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至道北宋
刘阮 北宋 · 郑至道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采药归来世代赊,洞门方此扫烟霞。
碧潭清泚弄明月,翠巘高低飘落花。
芳草已迷当日路,白云空想旧人家。
自惭不是浮觞侣,谩向山前醉帽斜(《天台续集》卷中)
北宋 · 郑至道
 押东韵
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流波下圳通《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
谕俗文 北宋 · 郑至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县令之职,所以承流宣化,于民为最亲。
民不知教,令之罪也。
予自至官,观尔百姓日以争讼,来至于庭。
其间多违理逆德,不孝不悌,凌犯宗族,结怨邻里,以至婚姻之际,多事茍合,殊无恩义;
五服之亲,问以服纪,全然不知;
浮浪盗贩之人,日益加众。
如此者,皆由风俗鄙陋,教道未至,兼修学从宦之家少,小人无所观法。
若不晓告而加之罪,是罔民而刑之也。
今采诸经传,择其文理易明而可以感动人之善心者,为《谕俗》七篇。
百姓各以此更相训教,率而行之,礼义之风,必从此始。
若顺尔旧俗,反予教言,恣意任情,必犯刑禁。
谕俗文 其一 孝父母 北宋 · 郑至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故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所以为厚德之报也。
周文王事父王季,每鸡初鸣,则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左右曰:「今日安否如何」?
左右曰安,文王乃喜。
其有不安,则左右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步。
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
凡食上,必自视寒暖,食下,问所膳,然后退。
其后,武王亦如此事文王,不敢有加焉。
然则不孝其亲,而欲子孙事我以孝,岂可得也?
汉石奋上大夫,老归于家,其子石建郎中令,已老,每五日一归省,入诸子之舍,问侍者取其亲中衣,身自洗濯,复与侍者,不敢令其亲知之。
夫贵者之事亲犹如此,况于贱乎!
晋王祥性至孝,继母不慈,每使扫除牛下,愈恭谨。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欲生鱼,时天寒冰冻,解衣,将剖冰求之,忽有双鲤跃出,其孝诚所感如此!
虽然,此言其能养父母者也。
孝之道,又不止于能养而已。
孟子曰:「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礼记》亦云:「居处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涖官不敬,非孝也;
朋友不信,非孝也;
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灾及其亲,敢不敬乎」?
《孝经》曰:「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如此,则所谓孝者,又贵乎修身谨行,不辱其亲,非独养口体而已。
今尔百姓,父母在则私分异财,离居各食,从妻子之欢,忘天性之爱。
且《礼》曰:「父母在,不有私财」。
又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则出之;
子不宜其妻,父母曰:彼善事我。
行夫妇之礼,没身不衰」。
然则,私货财,顺妻子,岂为孝乎?
其二 爱兄弟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兄弟者,同受形于父母,一气所生,骨肉之至亲者也。
《诗》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言死丧则相恤也。
又曰:「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
言患难则相救也。
卫宣公有子二人,曰伋、曰寿。
伋被谤,宣公遣往齐,使盗待于路,欲杀之。
寿知以告伋,使勿去。
伋曰:「弃父之命,不可」。
寿遂先行,为盗所杀,伋后至,曰:「寿何罪?
请杀我」。
盗又杀之,故诗人作《二子乘舟》之诗,思之也。
晋王祥、王览,异母兄弟也。
母朱氏待不慈,被楚挞,览年数岁,辄涕泣抱持之。
朱氏屡以非理使,览辄与俱,又尝使妻,览妻亦往共之,朱氏患之,乃止;
又尝使人以毒酒杀,览知之,与争酒饮,朱氏遂夺之。
自后朱氏与馔,览必先尝之。
夫异母兄弟犹如此,况同母乎?
南唐江州陈氏,七代同居,族人数百口,每食,铺广席,以次就坐;
又犬百馀头,共食一槽,一犬不到,馀犬为之不食。
禽兽犹如此,况于兄弟乎?
今尔百姓不明礼义,悖逆天性,生虽同胞,情同吴越,居虽同室,迹犹路人;
以至计分毫之利,而弃绝至恩;
信妻子之言,而结为死怨:岂知兄弟之义哉?
后汉薛包好学笃行,弟子求分财异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
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
田庐取其荒顿者,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
器物取其朽败者,曰:「我素所服习,身口所安也」。
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
呜呼!
兄弟叔侄之不和,皆因争财之不平,使能少慕薛包之风,岂复有争也哉?
其三 睦宗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亲者,身之所自出;
祖者,又身之所自出。
则爱吾身与吾亲者,不可以不事祖,推尊祖之心,顺而下之,则宗族者,皆祖之遗体,可不敬乎?
睦族者,尊祖之义也。
古者圣人,等人情之轻重,立为五服,以别亲疏,以定上下。
上以治祖祢,下以治子孙,旁以治兄弟。
岁时之间,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以礼义,使之生则有恩以相欢,死则有服以相哀,然后宗族之义重。
今尔百姓多逆人理,不知族属。
苟有忿怨,不能自胜,则执持棒杖,恣相殴击,岂择尊长也?
力足以胜之,斯殴之矣;
我富而族贫,则耕田佃地、车负担之役,皆其族人,岂择尊长也?
财足以养之,斯役之矣。
此皆风俗薄恶,人伦之深害也。
其四 恤邻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古者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五比为闾,使之相爱;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
五族为党,使之相救;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
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如此,则百姓之情欢欣交通,而和睦之道著矣。
孟子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盖为此也。
《礼记》言居乡之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十年以长,则兄事之;
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见父之执,不使之进,不敢进;
不使之退,不敢退;
不问,不敢对。
其于道路,则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
所任轻则并之,重则分之,以至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则古人所以待乡党之老者,又如此也。
乡饮酒之礼,于岁十二月,率乡党之民,会聚饮酒,以正齿位。
长者坐,少者立;
老者食以厚,少者食以薄;
所以示民以孝悌之道也。
其有祸患,则邻里之人同其忧。
故曰:「邻有丧,舂不相;
里有殡,不巷歌。
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
汉万石君居乡里,其子庆为内史,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闻之怒而不食。
庆惶恐请罪,万石君责之,曰:「内史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避,内史坐车中自如,岂当如此」?
自后,庆及诸子入里门,常趋至家。
王吉长安,东家有大枣木庭中,其妇取以啖,后知之,乃去其妇。
东家闻之,欲伐其,邻里共止之,因请吉,令还妇。
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
东家全,去妇复还」。
曹节素仁厚,邻人有失豕者,相似,诣门认之,不与争。
后所失豕自还,邻人大惭,送前所认豕并谢,笑而受之。
夫古人所以睦邻里者如此。
今尔百姓以富役贫,以强凌弱,以少犯长,岂知古人所以交邻里之意哉?
其五 重婚姻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男女有别,然后夫妇有义;
夫妇有义,然后父子有亲。
婚姻者,礼之本,所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先祖,下以继后世,可不谨乎?
是以婚姻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五者之礼,皆主人设几筵于家庙而受之,所以敬婚姻也。
古者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故斋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所以厚其别也。
夫幽则质于鬼神,明则證以乡党,然后行婚姻之礼,则男女不可以茍合也。
如此,及婚礼既成,男子亲迎,受之于母也。
母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教以为妇之道也。
既而出于大门,男先率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
盖妇人,从人者也。
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男先而女从,则从人之义也。
质明,妇执脩,以见舅姑,戒妇礼也。
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
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
古人于婚礼之义如此。
今尔百姓婚姻之际,多不详审;
闺闱之间,恩义甚薄。
男夫之家,视娶妻如买鸡豚;
为妇人者,视夫家如过传舍。
偶然而合,忽尔而离。
浮奢诱略之风,久而愈炽,诚可哀也。
其六 正丧服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孔氏曰:「三年之丧,何也」?
曰:「称情而立文,以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损益也」。
创大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三年者,所以为至痛极也。
斩衰苴杖,食粥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人生天地之间,有血气之属,莫不知爱其类。
今鸟兽失其群匹,越月踰时,反其故乡,则翔回鸣号,然后能去之。
故有血气之属,莫智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
将由夫邪淫之人,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鸟兽之不若也。
将由夫修饰之君子,则三年之丧,若驷马过隙之易,然而从之,是无穷也。
故先王为之中制,止于三年,使足以成文理,则去之矣。
然则,何以期年?
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
其在天地之间者,莫不更始焉,故以期也。
九月以下,则渐杀之,使弗及也。
故三年以为隆,期、九月以为间,小功、缌麻以为杀。
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法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
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大功貌若止,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斩衰之哭,若往而不返;
齐衰之哭,若往而返;
大功之哭,三曲而偯;
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
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不言,大功言而不议,小功、缌麻议而不及乐:此哀之发于言语者也。
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
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
齐衰之丧,疏食水饮,不食菜果;
大功之丧,不食醯酱;
小功、缌麻,不饮醴酒: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
父母之丧,居庐寝苫枕块,不脱绖带;
齐衰之丧,居垩室,编蒲而寝;
大功之丧,寝有席;
小功、缌麻,床可也: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
斩衰布三升,齐衰布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
圣人取于人情,制为五服,其等降如此。
今尔百姓亲族死,问以服纪年月,皆言不知。
以此观之,则死时不为服,服而不终其制者,亦多矣,其去禽兽岂远哉!
其七 重本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赤城志》卷三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五、民国《天台县志稿》卷二○
古者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
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
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
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
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
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
若能其一,则仰以事父母,俯以畜妻子,而终身之事毕矣。
不能此四者,则谓之浮浪游手之民。
浮浪游手之民,衣食之源无所从出,若不为盗贼,即私贩禁物。
一旦身被拘执,戕于刑禁,小则鞭挞肌肤,大则编配绞斩,破荡家产,离弃骨肉,方此之时,欲为四民之业,而何可得也!
刘阮洞记 北宋 · 郑至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赤城集》卷一五、《名山胜概记》卷二一、《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二三
刘、阮洞,其传久矣。
余窃邑于此,访于故老,往往不知其所在。
比按图得之,以询护国寺僧介丰者,乃曰:「洞居寺之东北二里。
斜行山谷,隐于榛莽间,人迹罕及。
本朝景祐中,先师明照大师尝采药还,见金桥跨水,光彩眩目,二女未笄,戏于水上,如刘、阮所见,此水仙之洞府也」。
元祐二年春植桃数百本,所以追遗迹,继故事也。
明年三月十日丁丑,寺僧报桃花盛开,并以其景物之盛求名焉。
令率县尉缙云郭仪彦文、监徵开封曹𡨃得之来游,而黄岩主簿西安王沔之彦楚,与其弟宣德郎、知金华县事汉之彦昭继至。
乃相与幅巾杖藜,徜徉行歌,沿涧而上。
观渌波之涟漪,听寒音之潺湲,微风过之,馀音清远,飘飘然,犹锵佩环而朝玉阙也,遂名之曰「鸣玉涧」。
涧之东有坞,植桃数畦,花光射日,落英缤纷,点缀芳草,流红缥缈,随水西下:此昔人食轻举之地也,遂名之曰「桃花坞」。
自坞以北,行数步,攒峰叠翠,左右回拥,中有涧流,随山曲折,而游人之道从之;
及水穷而道尽,则有潭清澈渊澄,可鉴毛发,群山倒影,浮碧摇荡;
中有洞门,潜通山底,其深不测,虽淫霖暴至而不盈,大旱焦山而不涸:此寺僧见金桥之地也,遂名之曰「金潭」。
潭之南浒水浅,见沙中有盘石三,不没者数寸,可坐以流饮。
自上流浮杯盘,随流荡漾,必经三石之间。
俯而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