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厚宋 1100 — 1160
东山(一作林㟽诗) 宋 · 郑厚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小雨上东山,层层着意看。
寻泉行处僻,就石坐来寒。
赤舄归周旦,苍生起谢安
功能成底事,一抹暮云残(明黄一龙隆庆潮阳县志》卷一五)
寒食登韩亭 宋 · 郑厚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燔身介子意何忙,理迹昌黎道更光。
慷慨一封论佛骨,流离万里入蛮乡。
孤芳亭角留韩木,遗爱人心比召棠。
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五)
林和靖 宋 · 郑厚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前山后冢累累处士孤坟没草莱。
古宅更遭新烧火,荒林难觅旧栽
月香水影诗空好,鹤怨猿惊客共哀。
回首西泠桥外寺,晚来金碧拥楼台清郑杰《闽诗录》丙集卷七)
登䂬溪仙人岩 宋 · 郑厚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短帽依然九日风,岩头的的问仙翁。
神仙料不私将,乞与陈黄方薛公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三 《莆阳比事》:兴化县䂬溪仙人岩上有野橘,其实无时,得者以为瑞。庆历间陈方黄仲庸,元祐间亚夫、薛审皆以九日游岩,人得一,并登第。后郑厚郑樵继得之,试魁南宫,以草泽召。登岩尝赋诗云云。)
秦大观文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三
茂膺眷注,涣号王庭;
峻陟班联,视仪上宰
传闻四海,称赞一辞,伏惟欢庆。
恭以某官道德宗工,文章盟主;
箕裘相业,柱石朝家。
决科独步于桂林,致身横飞于槐府。
闻《诗》闻《礼》,训素承于义方
立德立功,业果优于康济
有大德而必得,慨无官而可酬。
高冠台阶,荣跻秘殿。
大名而增重国体,昭异数以厌服人心。
夷夏耸闻,赫赫黑头之真相;
简编罕见,皇皇青史之令名。
眷倚方隆,宠灵未艾。
某自维驽质,上托鸿钧。
小垒是拘,喜徒深于雀跃;
崇墀莫及,贺尚阻于凫趋。
第切情悰,难形拙讷。
贺李帅启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七、《八代四六全书》卷九
辕门仗钺,扫狂寇之陆梁;
天陛出纶,涣宸恩之优异。
廉印既还于旧贯,左符仍涣于新题。
内联八贯之官班,外拥中权之节制。
宠兼三接,荣冠一时。
除目所加,佥言惟允。
恭惟某官虎头封相,猿臂家声。
凛朔气以横秋,挺精忠而贯日。
雅量素推于邃密,清风时见于冲虚。
抱节起家,欲效鲤庭之训;
以身许国,遂多金印之祥,埒淮阴背水之功,迈翼德断桥之勇。
比者山溪之际,寇窃为群,蹂躏方州,震惊生齿。
属锋车之入觐,率王旅之徂征。
未经历于旬时,已殄歼于丑类。
初闻庙算,欣千载之难逢;
既策戎勋,沛九天之峻渥。
果见功名于韩、白,伫观政事之龚、黄。
某顷以蓬踪,叨居莲幕。
侧闻盛举,良慰卑悰。
抚官职之羁縻,恨关山之辽邈。
宾陪引步,阻观森戟之陈;
驿骑传音,敢后擘笺之庆!
张倅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三
仰膺成命,半刺巨藩。
赞美政于中和,试长才于关决。
先声所暨,公议攸归。
恭惟某官学有家风,才推国器。
用无施而不可,治所至而有声。
望重题舆,试展夷途之骥足;
眷隆当宁,行陪禁掖之鸳行。
自顾萍踪,行瞻芝宇。
谢帅臣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四、《启隽类函》卷五七
一行作吏,未应绝山吏部之交;
千里投公,何恨学蛮参军之语?
遽拜荐章之宠,爰增仕版之光。
谢固无私,情岂能已!
念慰藉之甚厚,怀喜以交并。
窃以百粤于岭海之南,五服曰要荒之外,气秽已分于庾峤,质清终变于贪泉。
人不畏其四知,仕咸罹其五瘴。
而化枳,虽云易地之使然;
薰之与莸,岂免同器而俱臭?
以道里既远则在所可忽,谓耳目弗知而靡所不为。
方数年以来,所习漫乖;
自近日以还,此风渐革。
监司郡守既公其赏罚,故顽夫污吏稍知所劝惩。
然操牍未免于干求,若剡章尤难其取予。
往者虽信而来者不可信,今日为然而明日未必然。
视所以、观所由、察所安,曾莫廋其肺腑;
扬以言、进以德、举以行,然后借之齿牙。
苟非有灼见之明,惟恐负失举之累。
伏念某脱身白屋,效力仕途,学术至迂而难极淹该,政经甚昧而未谙详练。
顾俗状尘容之可笑,亦瘴气蛮烟之堪嗟。
锥之处于囊中,乌能脱颖?
罗而致之幕下,莫藉为媒。
自甘随鸷鸟之群,谁肯作骐骥之顾?
夫何际会,有此提撕!
兹盖伏遇某官道以心传,仁为己任。
泰山北斗而为世所仰,春风夏雨则在天有功。
乐从珠履之游,广借布衣之誉。
河内太守喜闻洛阳年少之才,而水南山人起自东都多士之列,遂令顽钝,亦预甄镕。
某敢不身检自将,官箴克谨?
虽居乎矮屋之下,在转之清波之中。
愧丈人厚而知丈人真,诚垂静听;
待国士遇而为国士报,敢负此心!
汤武伊周孟子扬雄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汤、武非圣君,伊、周非纯臣孟子非贤人,扬雄非君子。
成汤放桀于南巢,唯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夷齐扣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此汤、武之罪也。
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召公不悦,周公作《君》以自解。
伊尹、周公之罪也。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闻诛一夫矣,未闻弑君。
三宿出昼,于予心以为速。
沈同燕可伐欤,吾应之曰可。
孟轲之罪也。
「周公以来,未有汉公之懿」,此扬雄之罪也。
按:《艺圃折衷》,商务印书馆本《说郛》卷三一。又见宋余允文《尊孟辨》卷下。
汤武论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艺圃折衷
君,天也,父也,元首也。
天不常雨泽而潦旱,为下土者倾而陷之,可乎?
父不理生产而博饮,为子孙者鸩而戕之,可乎?
头目昏重,一身之累,于腹心股肱者谋而易置之,可乎?
其不可也必矣。
汤、武之罪当无所逃。
彼其自恕,与天下后世恕之者,不过曰诛一残贼,而拯亿兆于涂炭,行大义者不恤小节,兴大利者不顾小害。
是又不思甚也。
为汤、武者能保其子孙皆贤明仁圣否乎?
如身后之付不可必,盍亦姑忍是时,冀其将来矣,何遽为称首以启天下无君无父之心,使殃毒之流纷纷如也?
蜂蚁之有君,其群不敢攘而代之,分数定也。
使汤、武不为乱臣贼子倡,未必后世敢兆是乱也。
《商书》:「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
使汤禽兽也,则安而有之;
若犹人也,恶得不惭?
夷、齐雠周而饿死,君子曰义士,则不义之名将有归矣。
若曰应天顺人,汤、武岂得已哉,此书生所知也,愚夫编民且不晓此,特以根夫纳民心者为是说。
伊周论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艺圃折衷
伊尹、周公,非纯臣也,非经行也,不可为后世法也。
蹠犬吠尧,各护其主,臣无二心,天之致也。
伊尹去汤就桀,丑桀归汤,去就之险,迹同奸谋。
使兵家得引为反间,伊尹自取之也。
桐宫之放,与夷羿唯阿耳,此岂人臣所当为者哉!
冢宰居摄,召公不悦,非谓敢遂有之也,亦意其启当时之衅,开后世之端尔。
是以效伊尹而不得尽其心者为霍光,效周公而不得尽其心者为王莽
董卓、曹氏代汉,司马代魏,刘裕代晋,纷纷至于五代,未尝不托迹伊、周以阶乱。
故曰伊尹、周公非纯臣也,非经行也,不可以为后世法也。
万章之于伊尹,曰:「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欤」?
愚于周公亦曰:「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任,固可代欤」?
孟子(一)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艺圃折衷、《尊孟辨》卷下
《春秋》书「王」,存周也。
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仲尼之本心也。
孟轲非周民乎?
履周之地,食周之,常有无周之心,学仲尼之叛者也。
周德之不兢,亦已甚矣,然终其虚位,犹拱而存也。
使当时有能唱桓、文之举,则文、武、成、康之道业,庸可几乎?
者徒以口舌求合,自媒利禄,盍亦使务是而已乎!
奈何今日说梁惠,明日说齐宣,说梁襄,说滕文,皆啖之使为汤、武之为,此之贼心也。
譬父病亟,使商臣为子,未有不望其生者,如之何而安明诸不救之地哉?
,忍人也,辨士也,仪、秦之雄也。
其资薄,其性慧,其行轻,其说如流,其应如响,岂君子长者之言也?
其免于苏、张、范、蔡、申、韩、商、李之党者,挟仲尼以欺天下也。
使数子者皆咈其素,矫其习,窃仁义两字以藉口,是孟轲而已矣。
要之,战国纵横捭阖之士,皆发冢之人,而能以《诗》、《礼》也,是故孟轲诵仁义,犹老录公之诵法也。
老录公,诵法卖法者也。
诵仁义,卖仁义者也,安得为仲尼之徒欤?
嗟乎!
孔子生而周尊,孟轲生而周绝,何世人一视孔孟之心?
记曰:拟人必于其伦,宁从汉儒曰孔墨。
孟子(二)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艺圃折衷、《尊孟辨》卷下
京师坐鬻者愚远方之人,直百必索千,酬之当其直则售,意其知价也,知价不可复愚
酬之过其直则不售,意其不知价也,不知价则惟吾之愚,必极其所索而后售。
孟轲抱纵横之具,饰以仁义,行鬻于齐。
齐王酬之以客卿,且曰:「吾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齐王不知价者,遂愚齐王,求极所索而后售。
齐王徐而思孟轲之言,曰「王如用予,则齐王由反掌」,开辟以来无是理,悔而不酬。
亦觉齐王之稍觉也,卷而不售,抱以之它。
徐而自思,曰:「齐王之酬我其直矣,矫然不售,行将安鬻?
迟迟吾行」。
三宿出昼,冀齐王呼己而还其旧直,又是市井贩妇行鬻鱼盐、果菜之态也。
京师坐鬻,犹有小儿方啼而怒,进以饮,推而不就;
徐其怒歇而饥也,睨睨然望人进之矣。
之去齐留齐,儿态也夫!
孟子(三)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孟子沈同曰:「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
有士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
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
大夫爵禄制于诸侯,是诚古之道也。
孟轲既教齐、梁、滕之君,使自为汤、武,则是诸侯未尝受命于天子也。
沈同不敢以爵禄私人,齐制之也;
子哙不敢以燕私人,将复谁制之哉?
孟轲独能约燕于王制,而不能约齐、梁、滕于古道也?
按:《尊孟辨》卷下引《艺圃折衷》。
孟子(四)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吉人唯知为善而已,未尝望其报也。
为善而望其报,是今世委巷溺浮图者之处心也。
孟子滕文公曰:「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
是心何心哉!
武王伐纣而利之,非太王、王季、文王之本心也。
孔子泰伯三以天下让,亦曰周之有天下,泰伯不袭封也;
其逊国也,祗其所以为天下也欤。
泰伯虽知季历之贤,可以继绪保邦,而吾不若也;
如使泰伯包藏祸商之心也,夫何至德之足云?
按:《尊孟辨》卷下引《艺圃折衷》。
孟子(五)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今之诸侯取于民虽不义,不可谓禦人于国门之外。
取非其有,贼义也;
取充其类,尽义也。
是轻重之等也,是孟轲原情以处罪也。
至未能什一、去关市之征,复与攘鸡同科,何任情出入而前后自戾也如此?
按:《尊孟辨》卷下引《艺圃折衷》。
孟子(六)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析直薪者不费斧,讼直理者不费词。
《鲁论》二十篇,如圣君咨俞,如严父教戒,庄而亲,简而当焉。
孟子以游辞曲说簧鼓天下,其答陈代、告子、万章、公孙丑之问,皆困而遁、遁而支离。
想当时酬酢之际,必沮气赧颜,无所不至,所谓浩然者安在哉!
近世欧阳永叔、王介甫、苏子瞻之徒僻好其书,呜呼,斯文衰矣!
按:《尊孟辨》卷下引《艺圃折衷》。
孟子(七)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悟云迷失也,安云病人也,治云乱世也,喜之之辞也。
无忧无惧,喜孰云乎哉?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愚曰:王者之民驩虞如也,帝者之民皞皞如也。
齐、晋驱民于锋镝,汤、武拯民于涂炭,唐、虞措俗于恬愉。
是故商、周之书若有矜喜色,《虞书》二《典》如平居对语,庆贺之容不形焉。
按:《尊孟辨》卷下引《艺圃折衷》。
孟子(八)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
《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之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
其词约而缛,易而深,畅而可用。
《论语》、《易大传》之流,孟、荀、扬著书皆不及也。
以正合,以奇胜,非善也;
正变为奇,奇变为正,非善之善也;
即奇为正,即正为奇,善之善也。
按:《尊孟辨》卷下引《艺圃折衷》。
扬雄 宋 · 郑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一、艺圃折衷
谓菽为大愚也;
鹿为马,大奸也。
扬雄以《法言》僭《论语》,以《太玄》僭《易》,当时诸儒引春秋吴越之君比之,引《春秋》一王之法诛绝之,毋乃太甚。
此正如儿曹敛容危坐,以效老成,拜揖趋跄,以效宾主,罗蜃列瓦,以效俎豆。
长者见之,特一笑耳,何足深罪哉!
惟符命之作,非大奸则大愚,清净寂寞者为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