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辛炳南宋 ? — 1135
南园道堂 南宋 · 辛炳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纵步幽园晚未回,已驯鱼鸟莫相猜。
垂杨当路从教折,细草沿阶不费栽。
花树影中流水过,林梢缺处远山来。
一筇春事无人共,踏破空庭几点苔清乾隆陈廷枚《袁州府志》卷二四)
南宋 · 辛炳
 押齐韵
有节松筠方直操,无言尽成蹊(南园道堂)
按:明严嵩正德《袁州府志》卷五
乞优久被教养者奏政和四年七月二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三(第三册第二一九八页)
伏睹政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辟廱申明,乞将当年榜上名次通比,从一高者相压,已可其请,仍以在学月日先之,所以优其久被教养者。
欲乞颁降诸路州学,并依此施行。
乞申明租税布帛不成端匹无须各买钞奏宣和三年四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
本州先准降到詹度措置拘收钞旁钱等画一事件,续承本路提刑司牒,措置约束内一项,仓库受纳人户布帛不成端匹,虽以条听与别户合钞纳本色,仍合户出买钞旁钱,各户给钞,谓如十户共纳绢一疋,即买钞十副填十户所纳,丈尺各给。
臣今取会到本州倚郭一县人户数内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一户,各系纳夏税绢一尺,若人人买钞,即是四十户共纳绢一匹,合买钞四十副,通合纳绢三百六十二疋二丈一尺,合买钞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一副,其馀三县亦各多是下户。
不惟受纳拥并之际,印钞给散必致差互留滞,元降指挥既令依条,即无各户买钞之文,事属搔扰。
看详租税布帛不成端疋,合钞纳本色,已有见行令文该载,即无须令各买钞条法指挥
今来袁州虽已寝罢,尚虑诸路州县亦有似此去处,今欲申明行下。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九之一五(第五册第四九六九页)。又见同书食货七○之二六(第七册第六三八三页)。
神霄宫殿生三本灵芝宣和三年九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瑞异一之二四(第三册第二○七六页)
神霄宫知宫传教明一大师赐紫钟与存言:「今月十九日与道众朝直之次,睹神霄宫殿长生大帝君香案前银朱殿柱上生灵二本,一本九层,一本五层,其色粉黄,香润殊异」。
又据钟与存申:「今月二十日续于元生灵芝殿柱后相对枋上再生灵芝一本六层,及先中第二本内再生添一层,前后共三本,其色一同」。
睹此祥异,不敢隐匿。
浙西诸州军乞取常例钱奏绍兴二年五月十一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一七(第六册第五五一七页)
浙西诸州军博籴米斛约束以装卸欠折为名,加抬斗面及容纵专斗,乞取常例钱。
乞通注待次窠阙知县县丞绍兴三年正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三之一四(第五册第四六一六页)
访闻见今吏部称,系一时申请,无今后依此之文,显有妨阻。
欲乞应有非次并季阙知县县丞待次窠阙,并许通注。
请减福建冗官绍兴三年五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
艰危多事之时,冗食之官当减。
福建八州而添差至百八十馀员,理宜改正。
乞降等差遣邹况奏绍兴三年五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
况本非士类,乡评无闻,玷辱名臣之后,望授降等差遣
孟揆论诉浔州税务不合搜检随行私盐事奏绍兴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六之一五(第六册第五二四一页)
伏见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孟揆论诉浔州税务不合搜检随行私盐事。
八月九日,诏令广西转运司依公体究,申尚书省
契勘浔州昨勘结孟揆所犯录问伏辩,已于绍兴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具案闻奏。
广西提刑司申称,依公定夺,合从私贩盐法。
臣看详上项事理,若是转买到客人官盐,自有交引随盐照验,虽卖不尽斤数亦合批凿,元引于别州县住卖处为凭。
若无文引,即是私贩分明,岂容妄有陈诉,意望朝廷主张不用条法。
榷货务状亦声说,自来官员民庶辄于亭户或无引人处买到盐货,不以兴贩食用,皆是私盐。
今来本处案状申发一年有馀,必已在大理寺多日,本寺官拖照款状自可见得有引无引一节,便可检断。
若见得元初有引,即是本处搜捉取勘不当,其合干官吏亦合取旨行遣,不然,无可疏驳,亦无可体究,适所以彰朝廷用情废法之失。
欲望追寝八月九日指挥,只令大理寺依条施行。
行在职事及釐务官应诏事奏绍兴三年九月六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六八(第三册第二四三一页)
近者手诏以地震求直言于在外大小之臣,孰不愿尽己见?
盖与寻常投匦事体不同。
太常少卿唐恕首能应诏,乃未免同众人押出召保,伺候逐便,有亏礼意。
乞今后行在职事及釐务官应诏及逐时依格目上书,并实用公文印记,缴牒检鼓院投进,不在召保知在、逐便之限,仍令本院遵守施行。
彦弼等不赴台指挥有碍台令奏绍兴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一八(第四册第三六○七页)
三省点检都录事授官,即无不赴台谢之法。
所有今年二月十四日彦弼、杨从古、俞宗适等画降圣旨不赴台指挥,窃虑有碍台令。
乞镌去吕颐浩将相崇资以正赏罚劄子绍兴三年九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五
伏睹大廷宣制,罢吕颐浩左仆射,以使相宫祠
制辞优厚,无一字贬黜之意,臣所未谕也。
请蠲免南剑州两年上下四限钱银奏绍兴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四(第七册第五九八八页)
访闻福建路昨于建炎元年收到诸州军人户献纳钱银共约计钱一十五万六千馀贯,并出卖承信郎告共钱一万七千馀贯,并寄桩南剑州
后来本州承诸司指挥,取拨应付招募招杀建州军贼叶浓、并募枪仗手等,并各支用净尽。
近者户部根括上件银钱,行下转运、提刑司,共分认还一半,馀一半令南剑州认还,作三年六限带纳。
臣切详上件钱银除卖官告钱外,其馀并是当时科率人户,以献纲为名收簇到数,今支用既尽而勒令认纳,势必再歛于民。
契勘南剑州已纳到今年上半年两限钱银讫,若两司续各纳到两限之数,即还卖官告钱,已是增多数倍。
所有绍兴四年两年上下四限钱银数目浩瀚,敷歛无穷,乞特旨悉行蠲免,仍下本路诸州县揭榜民间。
如州县却敢以催献纳钱粮为名,追呼搔扰,并许人户赴安抚司陈告,申奏朝廷,重行黜之。
赵士䅳等人无故不赴台参奏绍兴四年二月一日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五(第一册第一三二页)
右监门卫大将军忠州防禦使士䅳等一十一员,于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朝见讫,人无故不赴台参。
累牒大宗正司告报逐官,回牒取到士轕等状,止称自从升换南环卫官及今二十六年,并不曾赴台参。
并昨来自东京建康府以来一搬宗室趋赴朝参,亦不曾台参,兼详《台参令》注,即不该载南班环卫官赴台参之文。
检准本台令,诸节度、观察留后刺史诸卫上将军副率到阙出使,仍参辞。
绍兴职制令》:「诸金吾卫上将军诸卫将军卫官」。
又本台令:「诸不赴台参者,无故过十日,同以见谢辞日为始,殿中侍御史具姓名申台取审状申尚书省太中大夫侍御史以上并奏,馀官拒过饰非准此」。
今契勘逐官依条令并合赴台参,兼检照得去年宣州观察使仲弼权知大宗正司事,在任替罢,到阙见朝讫,依本台条限趋赴台参。
及新授郢州防禦使安时朝谢讫,亦曾台参。
今来士䅳等不依本台条令趋赴台参,亦不伏取审,却一向他说,显是违本台条法,拒过饰非。
工部点检见实着役兵数奏绍兴四年二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七之二○(第八册第七六○六页)
开河兵级及部役干当官吏,依已降指挥量行犒设。
具到除役兵外六项、属官三项、使臣四项人吏贴司所支钱自五贯、三贯、两贯至五百文,虽有等差,然名色猥多,不无冒滥。
枢密院使臣七员何预开河之事?
转运司主管催驱工料官共八员,既逐州军官兵认定各有部役兵官何用驱催?
转运司主押官并贴司共五人,既兴工役,即别无大段行遣。
壕寨等官下人吏共三十二人,弹压官下使臣七员,皆是冗数,又弹压兵级二百人,何所用之?
不惟逐项侥倖支散,往往觊觎毕工,保奏恩赏。
兼役兵四千一百二十四人,访闻工部郎官点检得实,役兵只三千馀人,其馀多是影占。
逐处当直及壕寨官安顿,妄作名目,差留在严州借事,不知壕寨司元初检计开撩工料系若干土工都数?
如何抛拨?
虽四十州军差到人兵数目不同,亦须预先随多寡分认料数,况州军各有管押兵官部役,岂有役兵不足,虚认工科,却容影射差借之理?
逐人每日支破钱米既不着役,未委何人伪冒请领。
今来犒设给散,必有所归,窃虑上下通情作弊。
乞下工部取索本部郎官曾与不曾点检见实着役兵不同因依,如何究治?
委有上件影占差借虚数,即乞送所司根勘施行,所有官吏犒设亦乞减半支给,庶使着役劳苦之人不至怨愤。
张浚跋扈罪状乞赐罢黜疏绍兴四年二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三
窃闻知枢密院事张浚将到行在,不知陛下遂以枢廷处之邪?
中外之议有大不然者,臣不得不论也。
黄潜善所知,自兴元府曹官一二年引为侍从
潜善当国,一时所引,皆憸柔妄庸之人,而为之上客。
及虏人饮马长江,有窥江南意,欲避祸远去,乃建议出抚川陕,悉拣西北精兵自随,荣归故乡,引一时轻儇谀佞小人如刘子羽、程唐辈参议军事,以住陕西,以私意斩环庆路安抚使赵哲,复捃摭旧将曲端狱死,由是将士解体,溃叛降贼,而陕西州县残陷几尽,赤子肝脑涂地,皆浚之为也。
其后虏骑长驱,遂至兴元惧不知所为,遂引兵远遁,而虏亦稍自退归,辄妄奏获捷功状,欺罔朝廷,诛求聚敛,人不堪命,四川骚然,怨情刻骨,于是悔宣抚之来甚于贼也。
陛下初许便宜黜陟,盖以军事在远不欲从中制也。
辄立招贤馆,有视直龙图阁之命,以孺人号封参议官之妾。
陛下昨尝遣中使传宣抚问,乃与之加秩酬其劳,自古岂有人臣辄加官王人之礼?
其狂悖甚矣。
大抵本妄庸,幸际艰难,专制一方,志盈气满,遂欲飞扬跋扈
赖陛下圣明,辨之未晚,亟遣郎官持节召之。
知事节,当亟交割军事,即日就道,而乃偃蹇迁延,始则欲候秋凉进发,次则欲上冢焚黄,又欲候道路无虞然后赴阙,公然上章慢侮君命,闻者无不扼腕。
既到鼎、澧间,又擅差抚谕官骚扰州县,又檄荆湖八州军配出箭󸲑,又令川陕宣抚司计置牛角,取媚朝廷。
始则以轻脆暴恣败事,中则以跋扈偃蹇为物议所不平,卒又以谄媚冀脱。
伏望睿明察罪状,断自宸衷,乞赐罢黜,明正典刑,庶几少慰关陕横死之人,少解川蜀愤怨之气,亦以为人臣跋扈之戒。
伏候敕旨。
论列张浚不臣之罪乞早赐窜黜疏绍兴四年二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三
尝闻汉王恢请击匈奴而以亡失轻罪伏诛,故武帝之威终能远振四夷;
唐房琯乞复两京而以丧师陈涛被罪,故肃宗之功能再造王室。
人主将欲有为于天下,非大明黜陟不可也,而况妄作误国、犯分慢令、兼人臣之众恶,非特、琯一时败事之比者乎!
谨按知枢密院事张浚,本无才术,自任轻儇,偶当乏人之际,遂叨分阃之权。
付以便宜,使之黜陟,而乃不循分官守,妄自尊大,喜怒任意,措置乖方,生杀废置,不复知有朝廷。
既失五路,又扰四川,流毒之馀,及于邻路。
受命五年,丧师失地而归,人臣之罪,孰大于此?
顷者金人犯陕西,惟环庆帅王似能坚守河西熙河张深能杀退金人,金人不敢留,五路以二人故有稍安。
既至,宜因用之,乃反罢张深、王似,代以赵哲辈,将士解体,已不为用矣。
及妄听关报,以为虏众可取,遽为富平之举,卒至覆军,所亡将士金帛粮料不可计数,遂失五路。
及其行法,又不当于众心。
富平之役,惟赵哲在众人中尚能当前,转战用命,势力不敌而溃,诸路略无策应,乃独诛,致其徒怨叛,后并力攻川口者是也。
浚初拜曲端大将,端素有威望,使统众固宜,及为富平之举,以为未可,力争之,怒,安置恭州,及败,宜厚谢而用之,乃信王庶一言,委端仇人康随夔路提举保甲提刑,罗织置狱,大暑中炽炭围之致之死,部曲又皆叛去。
其后日夜攻川口,公行文檄求者是也。
赵哲、曲溃卒拥陕西劲兵,力窥川口,虏人特因之耳。
又用赵开营财利、刮膏脂、行榷茶盐及隔糟酒法,苛细特甚,黎庶嗷嗷,无所告诉。
外召贼攻,内结人怨,四川之不亡者幸也。
凡朝廷所除监司郡守,至辄不许上,必己所命乃得赴。
张深已老,乞退,则令五日一赴宣司治事,此例安出哉?
甚者擅肆赦宥,一岁凡再,自古便宜,未如是之专也。
建炎三年十一月,虏人已渡江,后滕康、刘珏得十二月书,犹言虏人在云中,今岁定不南来,宜慎重勿妄动。
斥堠如此,疏缪可知。
荆湖南宣抚处置使用所管地分,遣李允文、王以宁假以便宜肆行生杀,遂乱两路。
且便宜朝廷止付之,岂当复以便宜付他人也?
下相付,何所不至哉?
败事而归,不自知罪,犹傲然偃蹇,逡巡留连,移文邸吏,令会计临安府葺治府地,谓朝廷权为己家物乎?
既被召,尽刷四川之物,以行科率之扰,敷及下户,尚敢托言那辍军钱物应付,解潜、程昌县欲以邀功,不知军钱物何所从出哉?
既罢宣抚处置使,而沿路妄有行移,至劄下峡州荆南、潭、筠、吉、虔、袁州兴国军计置箭󸲑,每州二三百万,及令川陕宣抚司计置黄牛角二千对;
又严以约束诸州,如难计置箭󸲑,即具因依回报。
既知其难办而故为此骚扰,其徒欲自市求进,不复恤人力之困也。
赖陛下灼见其奸,计置牛角一节更不施行,不然匮蠹所及,何时而已乎?
闻罢之,始则迁延不行,中则疑而有请,欲候至潭州道路无虞而后造朝。
近又奏乞至衢州留数日修治器甲,今闻政府虚位,则至衢州一日而行,星夜兼程,不复留滞,何前缓而后急耶?
自谓罪恶可以计免,名位可以力致,不畏邦宪,不恤人言,出入自如,何所恃赖!
陛下纵欲曲全体貌,未寘于法,奈天下公议何?
欲望英断早赐窜黜,以为人臣误国之戒。
伏候敕旨。
乞贬窜张浚绍兴四年三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七
臣近尝上章论列知枢密院张浚不臣跋扈等事,皆公议所共愤嫉不平,皆浚之辜负陛下擢用付与之恩,略无畏惮,一至于此,若不明正典刑,何以示臣子之戒?
臣窃思念,宥密之地,实掌兵机,方今行朝神武之兵拱卫清跸,无虑十馀万众,早夜激昂忠勇之气,咸愿报国,若者何施面目,敢居其上?
然而旬日以来,偃然自若,人情疑惑,岂不摇动!
臣职在言路,尤窃寒心。
伏望圣断赫然出臣章疏,亟降睿旨,重行贬窜,少慰天下忠臣义士之望,臣不胜幸甚,伏候敕旨。
〔贴黄〕访闻所领兵等已至行朝,已录白所奏章疏缴申照会讫,伏睿察。
再乞早窜黜张浚绍兴四年三月 南宋 · 辛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四
臣近尝论列知枢密张浚罪状,至今半月,未蒙施行。
亦偃蹇枢府,恃以为安,中外愕然,无不惊疑。
臣已录白奏状副本,申张照会去讫。
窃以威福者人主之大柄,赏罚者天下之公器,有福而无威,有赏而无罚,是犹天之有春夏而无秋冬也。
陛下历观古今之为人臣,有如浚之跋扈僭窃者乎?
有如浚之专恣误国者乎?
有如浚之欺君慢令者乎?
一犯于此,已不容于公议,况兼有众恶,其能逃于典刑哉!
欲望睿断检会臣前奏降付三省,早赐窜黜施行,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