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化基北宋 944 — 1010
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 北宋 · 王化基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现能飞钵底龙。
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宋李庚天台续集》卷中)
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 北宋 · 王化基
五言排律 押青韵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
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其一 北宋 · 王化基
 押尤韵
美璞未成终是宝,精钢宁折不为钩(感怀)
按:《玉壶清话》卷八
其二
 押真韵
文章换一枝秀,清白传家两弟贫(送梁助)
按:《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三引《杨文公谈苑》
澄清略淳化二年九月 北宋 · 王化基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九、《续资治通鉴》卷一六
其一,复尚书省,曰:国家立制,动必法天。
尚书省上应玄象,对临紫垣,故六卿拟喉舌之官,郎吏应星辰之位,斯实乾文昭著,故事具明。
方今省署,名实未称。
三司使额,乃近代权制;
判官推官勾院、开拆、磨勘凭由理欠孔目勾押、前后行,皆州郡吏局之名。
请废三司,止于尚书省六尚书分掌其事;
判官推官,设郎官分掌二十四司左右司公事,使一人掌一司;
孔目勾押、前后行为都事主事令史
勾院、开拆、磨勘凭由理欠等司归比部左右司
如此即事益精详,且尽去州郡吏局之名也。
六卿如阙,即选名品相近、有才望者权之;
郎官如阙,则于两省三院选名干有清望者,依资除之。
二十四司公事,若繁简不同,望下本省府属参酌其类,均而行之。
其二,慎公举,曰:朝廷频年下诏,以类求人。
但闻例得举官,未见择其举主。
欲望自今先责朝官有声望者,各举所知,其举得官员则置籍,并举主名姓籍之。
所举之官,实著廉能,则特旌举主;
若所举贪冒败事,连坐举主。
陛下自登宝位,十年于兹,七经选抡,得人多矣。
然下僚远官,不无沉滞。
望令采访司及州郡长吏廉察以闻,籍以待用,则下无遗材矣。
其三,惩贪吏,曰:贪吏之于民,其损甚大。
屈法烦刑,徇私肆虐,使民之受害甚于木之受蠹。
若乃用非其人而不绳以法,虽夷、齐、颜、闵不能自见。
盖中人之性,如水之在器,方员不常,顾用之者何如尔。
望令诸路转运使副兼采访之名,责以觉察州、府、军、监长吏得失,俟其澄清部内,则待以不次之擢,置于侍从之间。
所贵周知物理,能备顾问,且足为外官之劝也。
其四,省冗官,曰:古人建官,初不必备者,惟得其人也。
国家封疆虽踰前世,而分设庶官实倍常数,意欲尽笼天下之利,而民物转加凋弊。
二十年前,江、淮诸郡,扬、楚最居要冲,务穰事众,地广民繁。
然止设知州一人署领官事,其馀通判官推官及州官等,悉皆分筦榷务、仓库。
当时事无不集,兼少狱讼。
其后十年,臣任扬州时,朝廷添置监临使臣等职,实逾本州官数。
诸州冗员,似此非一。
今以朝官、诸色使臣县令簿、尉等高卑相折而计之,一人月费不啻十千,以千人约之,岁计用十馀万千,更倍万约之,万又过倍。
使皆廉吏,止糜公帑;
设或贪夫参错其间,则取于民者又加倍焉。
望委各路转运使副,与知州同议裁减。
若县簿、尉等官自前多不备置,可兼者兼之,如此则冗官汰矣。
其五,择远官,曰:负罪之人,多非良善,贪残凶暴,无所不至。
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
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
若自今以往,西川、广南长吏不任负罪之人,则远人受赐矣。
上清太平宫钟记端拱元年七月 北宋 · 王化基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金石萃编》卷二二五
粤自气初别类,物已流行。
统万汇以强名,道其大也;
诱群生而示化,教以行之。
大既无隅,惟体玄而象立;
行虽有约,因假物以信彰。
庶洞达于观闻,俾咸遵于警策。
崇以列真之宇,用集灵仙,助其扣寂之音,必资利器。
器之大者,钟实存焉。
而盖日月运行,钟司其□;
阴阳启闭,钟体其宜。
犹圭表之节晦明,若震雷之权号令。
节不差则□□秩,权不紊则岁功成。
爰则象以播形,期导人而敷教;
使声闻于群动,冀响应以知归。
则勤行之流,声始而善作;
□诱之者,声终而恶悛。
信无刑之章程,真善闭之关键。
其为用也,讵可诬焉?
然而道云未行,物亦拘否,或因罹于□□,乃往适于殊途。
待徵来复之言,必偶会昌之运。
皇上富有瀛海,端居穆清,法虚无以用心,贵慈俭以为宝。
□属文垂教,言皆合于玄机;
作事庇民,动悉符于天意。
每希□以凝想,欲跻时于太和。
谓专静守邦,必先于专动;
谓无为御世,必肇于有为。
庶几一致于理平,触类咸资于圣作。
繇是启帝王之盛业,建开拓之嘉谋。
或伸义于怀柔,或推功于吊伐,乃舞干而来远裔,亦提剑以征不庭。
则东南负海之邦,旋闻请吏;
□勇近胡之地,亲系降王。
指多垒以削平,俾万邦而率服。
然后奉祖宗而严禋配,丰稼穑以洁粢盛。
振久坠之阙文,举旷行之大典。
屡升泰畤,一祀青坛。
恭贽三牲,报本所以伸大礼;
亲耕千亩,劝农所以推至诚。
复念治国大端,树人为本,徵将相取材之地,在孝廉敦古之流。
于是笼罗英翘,躬自题品。
平衡一设,诚靡失于重轻;
悬鉴洞开,固不私于妍丑。
得人之盛,振古未闻。
斯乃成戎祀之功,尽贤能之选,举其大者,而无虚岁矣。
以其司牧蒸黎,邦家重柄,郡国至广,赋舆实繁。
以长物亲民,受惨舒之寄;
以庶官釐务,有利病之权。
每慎简于乃僚,俾励精而求理。
凡在推择,悉关圣心,恒运彀中之才,以成宇内之计。
斯乃用人熙绩,而无虚月矣。
加以求衣未明,负扆南面,虑德刑之未正,恐恩信之未孚。
体民间情,通天下壅,每临轩而决滞,恒旰食以忘劳。
斯乃勤政孜孜,而无虚日矣。
夫以圣神之理,运化无穷,体用则显诸仁,济功则至于道。
道启冥感,玄符上心,表惟德以动天,乃降神于右地。
建寿宫而云矗,俨玄像以星陈。
赐号太平,示清净以宁也;
尊名翊圣,知皇天辅德也。
其宫宇规模之盛,神灵肸蚃之徵,具载丰碑,不烦赓述。
爰命道士守真,主张其事,本宫器用,惟钟阙焉。
道士守真询彼传闻,得诸耆旧:昔李茂贞窃据之时,尝移古道宫楼观钟于天柱山,悬挂仅已百载,蔑无闻焉。
用声不同,然非哑而犹哑;
设器未当,虽弗虚而若虚。
必待盛时,始彰灵迹。
验其钟右,则志记昭然。
起云鹤之形,列天仙之状。
神异之物,于斯證焉;
感通之徵,兹又明矣。
道士守真具以上请,于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三日,诏移是钟归于本宫。
□所谓道有污隆,迹惟隐显;
道污则隐在唐季,道隆则显于我朝。
宛契珍符,聿归圣运。
大矣六齐之制,巍然九□□□。
层楼特建于新规,猛簴重悬于旧物。
伏兽之形菌蠢,畏鲸之响匉訇。
扬飙助威,则天地鼓橐;
震慑生动,则雷□□□。
魑魅以之遁形,愚聋以之抉聩。
使昏明不忒,动静叶宜;
动则警俗沉迷,静则与时休息。
足以彰明玄贶,启迪□□,庶符尊道之朝,来助不言之教。
臣恭承睿旨,俾志前闻,愧属思以榛芜,但凝神于恍惚。
器仍旧贯,如还赤水之珠;
文用纪年,遂刊他山之石。
时皇宋耕藉之元年七月九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