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沈度
曾几留客亭 其一 宋 · 沈度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汩汩多尘事,长怀鸠杖游。
每因门可款,岂为醉相留。
静契竹林胜,幽非草树秋。
公今国耆艾,砥柱屹中流。
其二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持节推仍世,林园记昔游。
深藏事幽讨,长辔讵淹留。
已见山无盗,欣同(《吴都文粹》卷二作闻)岁有秋。
时容一啸咏,窃比晋名流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七)
平江府围田奏乾道元年二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一七(第六册第五九三二页)
被旨开掘长州县习义乡清沼湖围田一千八百三十九亩,益地乡尚泽荡围田一千五百亩,苏台乡元潭围田一千五百八十八亩,樊洪瀼围职田三百三十二亩,营田一千九百六十九亩。
费村瀼围田一千六百六十二亩,昆山县大虞浦围田二十六亩。
小虞浦围田一百六亩。
新洋江围田一百七亩,昆山塘围田三十三亩,许塘围田二十六亩,六河塘围田一十三亩,常熟县梅里塘围田二亩,白茆浦围田二百三十一亩。
乞招置阙额开江兵卒疏浚白茆等十浦奏乾道元年三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二四(第五册第四九四六页)、《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昆山常熟白茆等十浦,相视疏浚先后之序,约用工三百二十二万七千三百有奇。
今体访彼处耆老所开港浦,并通澈大海。
遇潮即海内细砂随泛以入,潮退而砂泥澄坠。
设一举开浚,昼停夜积,不数年以旧填淤。
今若依旧招置阙额开江兵卒,常熟昆山每县各一百人。
仍于本府见管使臣内选差二员部辖,相视紧缓,见今淤塞之所,次第开浚,通泄水势,不数月诸浦可以渐次通澈。
如虑潮水带上砂泥停积,即候徐来委逐县措置官船于要紧浦内摆泊,用开江兵卒驾船,每遇潮退,随之摇𦨻,常使砂泥随潮退落,不至停积,实为久便。
赈济广德军乾道七年正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
广德军灾伤尤甚,欲望支降米二万硕,水运至本军,委自守倅拘收赈粜。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八(第六册第五八二五页),又见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七(第六册第五八六二页)。
修筑练湖乾道七年十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三○(第五册第四九四九页)
被旨置修筑练湖,相视上下两湖石䃮三座,旧有启闭闸板,岁久板本不存,因此走泄。
内横坝石䃮系纵水归下湖,今已冲损,及姚婆石䃮最为切要,走水尤多,欲依旧置闸板启闭。
监督添用桩木,随闸板高下填筑固护,及南北斗门损漏,一切各已整治。
窃观上湖地形比下湖高仰,西向地形。
石䃮之侧有数丈损阙,比之东向,其岸稍低。
两湖草地滩脚若浚治,近岸即就土可以增堤,高固湖身,复依古者作上峰,就湖堆积。
如此则蓄水必多,不独以通利纲运,亦以灌溉民田。
乞造舟船运米料奏乾道八年四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二五(第六册第五六六九页)
浙西逐州年额合发上供苗米及和籴米料,窃闻近州多乘急下诸邑
名则和雇,科扰不一。
相度欲下浙西逐州各措置造三百五十料舟船,专一应副相兼船运米料。
黄衡改合入官奏乾道九年四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
皇太子领尹临安左司理杨坦等援引祖宗典故许乞改官,已得旨,候今任满,改合入官。
录事参军黄衡于法在诸曹官之上,与杨坦等事体寔同,未曾陈乞,欲望依杨坦等已降恩旨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五二(第三册第二六四八页)
论掌管钱物官系虚设冗员奏隆兴二年九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一之五(第六册第五一四六页)
浙东诸酒库见置掌管钱物官七员,浙西三十一员,止是勘司收支系押簿历,既不理任,亦不批书,设有课利亏欠,官物销折,并不干预,显是虚设冗员,徒有费耗。
乞仍旧增置催促物斛等官奏乾道八年五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
隆兴二年减罢催促物斛等官四员,自后乏使,乞仍旧增置。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四之一二(第六册第五五八九页)。又见同书食货四八之一二(第六册第五六二八页)。
乞夏秋税租与合纳丁绢一同奏乾道八年九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
湖、严、处州绍兴府人户合纳丁绢近已均减,据人户合纳丁绢凭由,从本县印给,填写姓名,各随都分责付户长交收,前去巡门俵散讫,关申本县照应。
今尚有人户合纳夏秋税租不成端疋,布帛、米谷、丝绵等,细民多是合钞给凭由,即与上件丁绢事体一同,窃虑属县重叠追催。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五之一七(第六册第五四一六页)。又见同书食货七○之一五一(第七册第六四四六页)。
乞戒饬州县不得多收税奏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五之一六(第七册第六一六四页)
州县催科二税苗米,增加斛面,多收欠数,将堪好物帛印以油墨,退回挂欠。
更有产去税存,不与除豁;
已纳未销,复行追逮。
乞戒饬州县,不得故犯。
如尚敢违戾,许监司按劾。
默堂先生文集序绍兴十七年三月 宋 · 沈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默堂先生文集》卷首、《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三
孟子没,道学失传,异端竞起,浅闻多岐,莫适所从,不求其本而从事于末,《六经》载籍为之晦蚀。
学术颇僻,汩丧良性,不知夫圣人之所以为学,徒相率为口耳诵数之馀,夸多斗靡,以文辞相矜。
汉唐以来,以儒名家,杰立而不世出者有矣。
然论性有以为善恶混,有别而为三品者,故论笃者莫之与也。
夫性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私得也。
性而不知,其离道而违仁也远矣。
宋兴,河南二程夫子受学于濂溪周茂叔先生,讲明道学,究圣贤之蕴,发千载不传之妙,学者趋之如水赴壑。
时唯龟山杨先生睹奥入室,尊所闻而行所知,尽得其传焉。
明道德之归,以觉斯人,以善天下。
然是道也不绝如线,则有陈公知默以刚明果毅之姿,得师友源流之正。
自其少也,亲炙了翁而翁器之,谓能任重而致远。
及其后见龟山先生,师事执经不惮寒暑。
其始遗之以书,致笃信好学之义与孳孳为善之说,及夫伊尹之所觉,周公之所思,孔子之所负,颜子之所乐,而质诸龟山
自是服勤三纪,渐摩道德之场,明致知格物之理,究穷六经,考其至当之归。
其著述微辞奥义,穷幽探颐,使斯文之不坠,为世模楷,岂区区汉唐之士以多文自富,务为辞章以惊眩末俗所可比儗哉!
故平居履践,立朝进退,莫不以是,无惭古人之大节,果以是垂后而名世。
不幸遭摈斥于时宰,不大施于用而赍志以没,学者至今悲之。
余昔从公受业左右几二十年,尝以《存诚斋铭》示诸学者,谓万物皆备于我,非自外得,反求诸身而已。
反身而至于诚,则合内外,同物我,无分于天人,且成己乃所以成物,学者有进于斯,则何患不造古人之域!
余服膺高坚,因得其遗文五百一十四篇,釐为二十二卷,序而刊之,广诸同志。
苟有志于学者探索而求之,则源流固有在矣。
公讳字知默,榜所居之室曰「默堂」,故后学以默堂先生称焉。
其立朝节概则有行状在,可考而知也。
绍兴十七年三月日门人沈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