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之纯
西园兰亭和韵 宋 · 李之纯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绿叶纤长间紫茎,人未始以名。
有时只怪香盈室,此日方传誉满城。
恩意和风扬馥郁,光荣灏露滴清英。
庭阶若不逢精鉴,何异深林静处生(《成都文类》卷七)
驾幸太学 宋 · 李之纯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羽卫金舆焕彩章,天街端去入虞庠。
严师致奠初加拜,延讲终篇不计行。
万乘屈尊先郡国,诸生赐坐亚侯王。
辅臣归美荣歌咏,首发清风政事堂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二六引《中州题咏集》)
论边帅屡易疏元祐八年二月 宋 · 李之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七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二一(第四册第三七四三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八
臣伏以西戎未附,边鄙用兵,守土之臣不宜屡易,盖欲责其实效,必须假以岁月。
帅臣总握中权,指授规画,日久而后士心信服;
料敌折冲,立威制胜,日久而后敌心知畏。
未有岁月浅近,施设尚疏,而可立武事也。
近者庆、渭二帅,召还移替,皆未成资。
若以护边有功,犹宜增秩以久任;
若以备敌亡状,岂当免过而优迁?
欲望精选才臣,付以阃外,应机制变,得以专行;
明示三载考绩之限,非以功进,非以罪黜,更不先期除代。
庶几边事整备,而戎人款服。
省吏颛处命令疏 宋 · 李之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纯传》
朝廷事下六部,但随省吏视其前后批,以制缓急之序,是为胥吏颛处命令也。
若大臣不暇省,宜令列曹长贰随其所承,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必禀而后决,毋拘于文,则吏不得舞权,而下情达矣。
论国论雍睦疏 宋 · 李之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纯传》
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
燮理阴阳,辅相之职。
间者国论稍亏雍睦,语言传播,动系观望,不可以不谨。
宋穆武高楚王绘像记元祐三年 宋 · 李之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成都文类》卷四五
楚王高氏讳继勋字绍先谥穆武太皇太后之大父,烈武魏王讳琼之长子。
世家谱系、始终德业,具载国史,见于御篆《克勤敏功钟庆之碑》。
兹举其略:真宗咸平三年,逆卒王均益州乱,王以崇仪副使益州兵马都监提举诸州军巡检事。
招安使雷有终以兵五百人授王,攻东郭二门,未下,引兵与贼战于弥牟寨,其众大溃。
追击至嘉州界,生擒百馀人,获伪黄伞金涂枪而还。
有终益以精卒,复攻二门,下之。
贼退保子城,王大建麾帜城上,诸将知已得城,于是有终进薄天长门,贼更出拒战,时会暮,王谓有终曰:「贼军乡罢,急击之可有功」。
王乃从数骑往驰贼陈,身被数创,血渍甲缕,马中矢死,更马以战。
入内都知秦翰以兵来援,贼知不可拒,还走入城。
王开围纵之,遂夜遁。
翼日,王率有终抚循城中,封府库,敕所部,秋毫无所犯。
既诛,天子赐书褒谕,以定蜀功进崇仪使
方王拔城,适有中使密传诏曰:「今贼婴城自守而久未下,外暴官军,内乏百姓,顾其策安决?
若纵之使跳去,彼乌合之众安能久伏林莽乎」?
败,正如圣略所出。
居亡何,贼党杨成海、谢才晟复收馀众保岩谷中,数招贷之,不出。
又以为绵、汉、剑门路都巡检使,乃募里中恶少年,辄伺知贼动静。
一日,徒步领轻兵驰历险阻,径所匿处。
贼不意王之至也,方解衣自如,莫知计所出。
王手格杀数人,馀麾众缚之,蜀为之无盗。
王在蜀有威名,号神将,黄发之老,犹能详道,畏爱威德,迨今不忘。
惟蜀之风,尊贤贵长,凡官守代去,必请绘神表,以永瞻敬,故王之弟崇仪副使继宣为兵马都监閤门使继元为本路兵马钤辖,侄供奉官遵裕走马承受公事孙庄宅使士言为两路兵马钤辖,皆图形于成都寺观;
独王阙焉,岂以扰攘方定,而未遑及是耶?
元祐戊辰,王之孙士敦以閤门通事舍人钤辖两路兵马。
至之日,首访耆旧,求拜王像而不得,怆然感慕,出家庙真容,写于安福寺正法禅院,见索鄙文,以志本末。
噫嘻!
王雄毅劲果,血甲犯陈,奋扬天威,震荡坤服,而贼以之平。
盖激发忠愤,以成武功,人更生,有大惠矣。
王之孙又欲论撰祖德,章示远裔,使知朝廷命将必择智勇,人臣报上决尽死力,故戡定寇难,所向无不克,彼勇暴者其敢侥倖而萌逆节乎?
此广考严亲,而民用警惧,可为万世戒,止患未形,于义岂不韪哉!
忠与孝人所耸闻而乐道,顾虽浅陋,而不敢辞已,辄叙其事,而继以诗曰:于显穆武,奕世多绩。
克嗣先烈,竭忠奋力。
躬犯行陈,贼之乱,讨平惟亟。
宣振国威,惠此梁益。
功成去久,孝孙至止,追怀感恻。
爰择净刹,图真素壁。
英气生动,桓桓之风,尚形于色。
邦人仰瞻,进退祗惕。
思恩厚,孰敢犯顺,凶悖潜革。
永靖厥后,王之馀泽。
大圣慈寺画记 宋 · 李之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成都文类》卷四五、《全蜀艺文志》卷四一、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民国《华阳县志》卷三○
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仆昔监市征历二年馀,或晚暇与朋僚游,所观者才十一二,比将漕七年,亦屡造焉,而未及见犹太半。
今来守是邦,俾僧司会寺宇之数,因及绘画,乃得其详。
总九十六院,按阁、殿、塔、厅、堂、房、廊无虑八千五百二十四间,画诸佛如来一千二百一十五,菩萨一万四百八十八,帝释、梵王六十八,罗汉、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神将二百六十二,佛会、经验、变相一百五十八堵,夹纻雕塑者不与焉。
像位繁密,金彩华缛,何庄严显饬之如是!
昔之画手或待诏行在,或禄仕两蜀,皆一时绝艺,格入神妙。
至于本朝,类多名笔,度所酬赠,必异他工,资费固不可胜计矣。
其铸像以铜,刻经以石,又不可概举。
此有以见蜀人乐善乡福,不吝财施者,盖自古而然,非独今日之侈。
自至德以后,写从官、府尹监司而下僚属真,迨于今凡三百九十人,有经数百年而崇奉护持无毁者,又以见蜀人敬长尊贤之心,虽久不替。
噫,其可尚也哉!
四方之人至于此者,徒见游手末技憧憧凑集,珍货奇巧罗陈如市,祇以为嬉戏衒鬻之所,而不知释子隶学诵持、演说化导亦无虚日,故以藏经大部、律僧长讲之数兼列云:诸院为国长讲计七十三座,诸院大藏经计一十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