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奎北宋 1011 — 1068
泛照湖游天章 其一 北宋 · 吴奎
五言排律 押东韵
秦望奇峰北,天章(《嘉泰会稽志》、《舆地纪胜》作古)寺东。
石桥跨惊濑,云屋丽层穹。
片段磨砻密,高低结构雄。
盘基深凿岸,飞势耸凌空。
迥却熙蒸日,虚含自远风。
溪山形胜聚,川陆往来通。
竹影摇轩外,松声逼坐中。
孤烟惹樵叟,轻浪溅渔翁。
气象清无比,登临杳莫穷。
直须图画看,安得入神工。
欧阳永叔龙学陕府酌饮赠别 北宋 · 吴奎
 押有韵
陕郡太守来告别,翰林主人为置酒。
急唤寻常诗酒伴,要誇此会为难有。
席间骋辩何快哉,恰似纵丸临坂走。
诙谐往往笑绝倒,同异时时瞋掉手。
共怜奇伟出尘冥,却欲昏愚浪枯朽。
从来豪举必兼包,击节齐侯容九九。
我实鄙钝不晓事,贤公采取宁非偶。
择之文行众所珍,昔日乘槎犯牛斗。
年将老矣又分符,莫遣安排用庄叟(《祖龙学文集》卷五)
五云溪游照湖归 北宋 · 吴奎
 押庚韵
樵风漾归舟,飘然一叶轻。
曲岸忽超逸,远(以上四字《宋诗纪事》作超忽远四)山回抱明。
幽禽淡容与,荷芰相低倾。
野田足收穫,村叟时逢迎。
驩言无物役,得我游览情。
日脚暮云起,湖面蓼烟生。
秋光湛空碧,彷佛见重城。
候吏津亭外,稍闻笳鼓声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三 按:秋光四句据《宋诗纪事》引《云门集》补。)
云门寺留题灵运上人 北宋 · 吴奎
 押尤韵
云门入云深,树密山转幽。
溪亭脩竹里,激激玉泉流。
仁智所遐想,古今为胜游。
我乘休沐至,穷览殊难周。
金碧楼殿午,寒香松桂秋。
清风动高兴,飘越不可收。
禅师索题诗,捉笔事冥搜。
欲速驰思远,顷刻历九州。
象外有真物,惝恍难为求。
徒形陈熟言,羞涩为尔留(同上书卷七)
泛照湖游天章 其二 北宋 · 吴奎
 押词韵第六部
愁霖不肯已,阴结弥二旬。
吾游欲及时,秉烛出城门。
泛泛一舫航,密坐环亲宾。
爽气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俄顷万里晴,鬼魅伏清晨。
日光溜(四库本作涌)水态,照灼无涯垠。
轻烟缅以没,微风飙然振。
菰蒲动幽响,拨剌惊潜鳞。
浮沈戏鸥鹭,荡漾开萍蘋。
榜人发棹歌,渔翁理罾缗。
激越自成态,潇洒何其真。
清辉不可状,野思徒纷纭。
弭棹山之阿,行行问吾民。
莓苔粘侧径,马足绝纤尘。
青溪曲折度,茅屋经过频。
川涂斗开阔,夷路夹松筠。
右转耸云构,广除砻翠珉。
佛殿烁金碧,标榜自玉宸。
脩廊盘磴道,等级华堂新。
最后敞高阁,扃藏帝室珍。
冥心一薰拂,璨璨罗星辰。
大哉三圣笔,天纵妙入神。
名家数几百,较古谁为邻。
山头见塔影,树杪排嶙峋。
直上遽登造,爱奇忘艰辛。
秋容媚虚旷,蔼蔼扬奇芬。
群峰出圭角,万象皆缕陈。
森爽翠欲滴,苍茫寒袭人。
远心穷碧海,逸兴凌高旻。
踌躇下烟麓,盻眄行复询。
僧言右军,遗迹永和春。
兰亭有曩基,墨池含漪沦。
书室閟灵像,五亭馀圆囷。
次第与探历,毕景颐厥因。
简累脱纷滓,遗荣终幅巾。
逍遥自得场,此节固离伦。
愤耻以寄傲,则非吾所遵。
凉飙拂脩竹,暮霭起长津。
缨佩顾为忝,城郭宜尔亲。
回首已遥碧,恍然尘世分(同上书卷八)
北宋 · 吴奎
奚车一牛驾,朝马两人骑(使虏)
按: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八引《杂志》
欧阳修加恩制嘉祐元年九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欧阳文忠公年谱
敕:施厚而报丰,人之常;
诚至而礼简,事天之宜。
朕承先烈之丕基,祗畏勤绍,弗敢荒宁。
亶劳维疚,于昭降康,四海万灵,莫不底豫。
念所以报,必竭其诚。
乃即太寝之严,躬尚质之享,钦翼虔共,陶匏以荐,合祛大神,示格于祖考。
明灵降监,休应显孚,膺受福釐,均自近始。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太常寺兼礼仪事、轻车都尉信都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欧阳某,文字复于古雅,正道迈于伦类。
辨论坚确,救时为心。
在涅不淄,湜湜自信。
倚其演润,故置诸内署
藉其才识,故付之史笔;
赖其谋用,故试之大计。
有馀地,左右咸宜。
熙事思成,相仪克允。
峻其勋等,埤厥赋封。
尚体予衷,以孚邦家于休。
可特授依前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加上轻车都尉进封乐安郡开国侯食邑五百户,散官、勋、赐如故,差遣依旧。
欧阳修右谏议大夫嘉祐二年正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欧阳文忠公年谱
敕:禁密之重,朝廷所优,率从四岁之常,俾进两官之次。
示异等于疏品,表殊恩于迩臣。
推意之明,在予则至;
显忠之报,惟汝为深。
授受之间,善美良尽。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太常寺兼礼仪事、上轻车都尉乐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欧阳某,风谊醇笃,谋猷浚明
忧天下之心,物议许其恳到;
徇国家之急,朕志知其勇为。
矧夫统体之文,绰有雅健之气。
特立于世,能同于人。
姑用岁劳,升为谏长
未厌搢绅之望,徒收翰墨之长,亦为显承,当益章大。
可特授右谏议大夫,依前知制诰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散官、勋、封、赐如故,差遣依旧。
仍放朝谢。
欧阳修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嘉祐三年六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欧阳文忠公年谱
敕:「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商颂》之明训也。
朕念夫神皋奥区,大众所聚,俗有五方之异,吏有百司之繁。
贵近豪弁,轻犯法禁,迫蹙则已苛细,宽纵则有放纷。
尹正之才,不止乎决事无留、当官有守而已。
维其明智足以照物,厚重足以镇浮,先事以销其萌牙,临文以破其机械,俾夫下国,有以依放,则庶几乎古之治矣。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充宗正寺修玉牒官、刊修《唐书》、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兼判尚书礼部、兼判秘阁秘书省上轻车都尉乐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欧阳某,道德仁义,固其深蕴;
文学政事,矧乃兼长。
老于词禁之中,未惬󲦤绅之望。
今详试以烦剧,命允釐于浩穰,宠以延阁之拜,优以京辅之授。
尔其念古训而用乂,毋曰时异,稍艰乎施设也。
可特授依前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兼畿内劝农使、仍旧刊修《唐书》、兼判秘阁秘书省散官、勋、封、赐如故。
卫士之变乞责降杨怀敏庆历八年二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七、《宋史》卷三一六《吴奎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五
臣窃见自行春令以来,连阴不解,此《洪范传》所谓「皇之不极,时则下人有伐上」者。
卫士之变起于肘腋,赖宗庙神灵、陛下仁圣,即时擒获。
然流闻四方,惊骇群听,不祥之甚也。
《传》称「主忧臣辱」,陛下此日可谓忧矣,未知任其辱者果何人邪?
臣闻干当皇城司六人,其五已被谪,独怀敏尚留。
外人咸谓陛下私近倖而屈公法,臣窃为陛下痛惜之。
况中外传闻,获贼之际,陛下宣令勿杀,而左右辄杀之,裂其支体。
此必有同谋者恐事露泄而杀之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也?
乞以事上闻不必穷主名奏皇祐二年九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七
御史许风闻,事有非实,朝廷能容容之,不能容,罪之可也。
若必穷主名,则后无敢以事告御史者,是朝廷自蔽耳目也。
乞慎择知州皇祐三年四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太祖革唐末、五代之弊,削外诸侯威权,专用文臣假守列郡,名品虽下,而眷待之意,固异常僚,故才者得以设施,不才者难乎冒进。
太宗、真宗钦承前宪,遴选守臣,责效既严,败官亦鲜,故能措世于盛平。
陛下求治之意,固祖宗所同也,其如知州之选,汎滥太甚。
京朝官为通判两任,例皆除授,不计人才,虽于中书呈验,而卒无可否之意。
其顾待禄赐与通判知县监押殊无所异,又往往待阙至一二年,故士人厌薄,有辞知州而求监当者。
请以天下州、府、军、监地望,分为等数,其推择叙迁、顾待禄赐,考校沮劝诛赏之法,更为条令而必行之。
论以礼法待君子奏皇祐三年四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七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宋史》卷一七○《职官志》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五
臣伏以国家谨礼法以维君子,明威罚以御小人。
君子所顾者,礼法也;
小人所畏者,威罚也。
繇文武二选为士大夫,是皆君子之地也。
傥不以礼法待之,即是废名器而轻爵禄也。
七十而致仕,载之《礼》经。
臣下引年而自陈,分之常也;
君上推恩而固留,权之至也。
自三代以来,虽衰微之世,未有不谨斯礼以塞贪冒、耸廉隅也。
近者光禄卿勾希仲、吏部郎中、直昭文馆陆轸等并以年高,特与分司
初欲风动群伦,而在位殊未有引去者。
乞早以臣前所奏施行。
乞复孙复旧资奏皇祐三年五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复坐狂人孔直温赠诗,由国子监直讲谪降,再更大赦,未复旧资。
况复素不与直温相识,若遂沈弃,恐知名士为奸徒所诬,则善良难以自立。
乞治魏瓘废格诏书事奏皇祐三年六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陛下前因祀明堂下诏,凡求恩泽若免罪内降指挥者,所承官司毋得施行。
敢废格诏书,请论如法。
论水灾奏皇祐三年八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国朝诸臣奏议》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九朝编年备要》卷一四、《宋史》卷三一六《吴奎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宋元通鉴》卷二五、万历《莱州府志》卷七、《古今图书集成》庶徵卷一三
臣窃见近岁以来水不润下,盗贼横起,皆阴盛所致。
陛下寅畏天命,宜格善祥,而反应以灾沴,其故何哉?
帝王之美,莫大乎进贤、退不肖。
贤者进,则君子各以类升而阳胜,阳胜而善祥可致也;
不肖者退,则小人各以类伏而阴亏,阴亏而灾沴可销也。
今天下之人皆谓之贤,陛下亦知其贤,然不能进;
天下之人皆谓之不肖,陛下亦知其不肖,然不能退。
重以内宠骄恣,近习回挠,夷狄桀骜,奸邪交伤,阴盛如此,宁不致大异哉?
且朝廷之过,常在乎无事之时因循而不为,有事之后颠沛而失错。
中外臣寮平时建一策、举一官,虽有可取,皆沮抑而不行,又从而媒孽,谓之生事。
河北、河东盗贼,行路之人皆已传布,大臣不以为事,至执通判、伤巡检,然后仓皇于数路之间移易官守,立重赏以募之,不亦晚乎?
事将有大于此者,将如之何?
幸陛下留意。
乞以妄言朝廷者姓名付外施行奏皇祐三年十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
迎送契丹使三番之弊,所经道路,如被寇贼。
自罢寝以来,大河之北,人人鼓舞,以为陛下忧民革弊,不牵于私昵,不惑于浮议。
裁两月间,辄复纷纷,妄有攻夺。
明圣在上,而群小敢尔,若不绳以法,是朝廷不可为善治也。
乞以言者姓名付外施行。
乞谨守杜绝内降诏奏皇祐三年十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二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太平治迹统类》卷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宋元通鉴》卷二五
臣伏见陛下十数年以来,每降诏令及所行事,为横议所移,或奸谋所破,中外不甚为信。
以此皆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也。
自明堂下诏,杜绝内降,忠贤莫不增气,群小莫不革心。
愿陛下谨守前书,坚于金石。
虽甚宠爱之人,如敢私挠,必加之罪。
如是,则太平之风有望于兹矣。
乞立太祖太宗之曾孙奏嘉祐元年七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三、《九朝编年备要》卷一五、《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一、《宋史》卷三一六《吴奎传》、《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七三
臣闻王者以社稷为本,宗庙为重。
社稷必有奉,宗庙必有主。
今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嗣续未立,天地祖宗开发圣意,不然,何故陛下无大过、朝廷无甚失,辄降如此之灾异乎?
在礼,大宗无嗣,则择支子之贤者。
汉成之于哀帝孝和之于安帝,皆兄弟之子也。
若以昭穆言之,则太祖太宗之曾孙;
以近亲言之,则太宗之曾孙,陛下所宜建立,用系四海之心者也。
陛下春秋犹盛,俟有皇子,则退所为后者,颇优其礼于宗室,臣子之心,谁曰不然?
陛下勿听阴邪巧计,以误大事。
假如仓卒之际,柄有所归,致社稷宗庙不血食,书之史册,为万世愤,臣不愿陛下以圣明之质,当危亡之比也。
此事不宜优游,愿速裁定。
定之不速,必有奸人阴贼其间。
然亦不独陛下之过,辅弼之臣未闻力争,致宗祀无本,郁结群望,感召沴气,毒流天下。
所宜深罪,推之咎罚,无大于此。
论福康公主选尚乞依五礼之名存其物数奏嘉祐二年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一
臣闻古者婚姻,始用行人告以夫家采择之意,谓之纳采;
问女之名,归夫庙卜而获吉,以告女家,谓之问名、纳吉。
今选尚一出朝廷,不待纳采;
公主封爵已行诞告,不待问名而卜之。
若纳成则既有进财,请期则有司择日。
宜稍依五礼之名,存其物数,俾知古者婚姻之事重而夫妇之际严。
如此,则亦不忘古礼之义也。
欲俟公主出降日,令李玮家主婚之人具合用雁、币、玉、马等陈于内东门外,以授内谒者进入内中,付掌事者受之,其马即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