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倪天隐
宋 · 倪天隐
 押删韵
物外风尘不染颜宋李龏梅花衲》)
周易口义发题 宋 · 倪天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
先生曰:夫《易》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以垂万世之大法,三才变易之书也。
自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
故爻有九六,以尽阴阳之数;
位有三画,以尽三才之道。
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以尽天下之用;
明健、顺、动、入、止、说、陷、明之体,以尽天下之理。
然而伏羲之时,世质民淳,巧伪未兴,诈端未作,故虽三画,亦可以尽吉凶之变。
自神农至尧舜,莫不取法八卦之象,以为大治之本。
历夏沿商,以及桀纣之世,民欲丛生,奸伪万状,礼隳乐缺,天下纷然。
故三爻不能尽万物之消长、究人心之情伪。
文王有大圣之才,罹于忧患,观之世,小人在位,诈伪日炽,思周身之防,达忧患之情,通天人之渊蕴,明人事之始终,遂重卦为六十四,重爻为三百八十四,又于逐卦之下为之《彖辞》。
故天地通变之道、万物情伪之理一备于此。
然谓之《易》者,按《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也,不易也,变易也」。
颖达作《疏》,洎崔觐、刘正简皆取其说。
然谓不易、简易者,于圣人之经缪妄殆甚。
仲尼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是言凡兴作之事,先须正名,名正则事方可成。
况圣人作《易》,为万世之大法,岂复有二三之义乎?
按,扬子曰:「阴不极则阳不生,乱不极则德不形」。
又《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又云:「生生之谓易」。
是《大易》之作,专取变易之义。
盖变易之道,天人之理也。
以天道言之,则阴阳变易而成万物,寒暑变易而成四时,日月变易而成昼夜。
以人事言之,则得失变易而成吉凶,情伪变易而成利害,君子小人变易而成治乱。
故天之变易,则归乎生成而自为常道;
若人事变易,则固在上位者裁制之何如耳。
何则?
在位之人,茍知其君子小人相易而为治乱,则当常进用君子而摈斥小人,则天下常治而无乱矣。
知其情伪相易而成利害,当纯用情实而黜去诈伪,则所为常利而无害矣。
知其得失相易而成吉凶,当就事之得而去事之失,则其行事常吉而无凶矣。
是皆人事变易,不可不慎也。
故《大易》之作,专取变易之义。
谓之《周易》者,自伏羲画卦,文王重之,又从而为之彖辞,至周公又为之爻辞,仲尼又十翼之,数圣相继,其道大备于周,故曰《周易》。
谓之上经、下经者,自《乾》、《坤》至《坎》、《离》三十卦谓之上经,自《咸》、《恒》至《未济》三十四卦谓之下经。
然则所以分上、下二经者,以简帙重大,故分之也。
《乾》、《坤》者,天地之象;
《坎》、《离》者,日月之象,故取以为上经。
《咸》、《恒》者,夫妇之义;
《既济》、《未济》,人伦终始之道,故取以为下经。
先儒亦常谓不分之即无损于义,分之亦无害其实,但以简帙重大而分之也。
《乾》传者,《乾》卦名也。
传,传也,言传述圣人之法,以示万世也。
按:《周易口义》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桐庐县题名记嘉祐七年四月 宋 · 倪天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八
三代分土,诸侯世国,以治斯民。
民曰,「吾君也,其可逃」?
诸侯曰,「吾民也,其可解」?
故其心相孚,而化治日起。
且其地大不过百里,岁淹月积,其纤悉视民,不翅如照,矧瑰材玮行,其能久闭约于其閒哉?
官以器任则土能尽,士以乡进则民事悉。
万县以概,国其有忽而不治者邪?
秦坏先王法,废为郡县,其守令丸移而弈易,萍转而蓬飞。
斯民曰,「彼且去,吾善庸何为?
吾恶庸何伤」?
官者亦曰,「吾且去,是非吾民,吾安能汩汩自劳苦为」?
故其孚诚不交,而卒以茍道,而曰欲归民于三代,是弃食以求饱也。
或曰,「三代以侯治,汉唐以郡县治,其治一,其乱也均,适一时之宜者,不必皆先王之法」。
是大不然。
夫宿奸臣蠹,譬诸蚊,群阳辟天,晓日发旦,则声丧影灭,投迹自晦。
及微阴敛昏,万景垂夕,则复薨然起嘬噬之患矣。
贤否相易,其昏明之交乎。
抑有大不可者,夫郡县之官凡几位,天下之贤士凡几人,虽尧舜之明,汤文之智,不能必察而材诸位,况纷纷然若百货之市,其屡迁而亟贸也。
呜呼!
生灵之伸屈,存乎令守,取锻鍊成案,取正于法而已。
是令尤为亲切于民。
桐庐,故吴分富春县置,属吴郡
隋仁寿始用属睦。
中閒隶属不常,然狱讼、赋役便于睦,故我宋因之。
自钱氏以地归江南,刁公以直道自信,出宰是邑。
自尔以濒海幽遐,不为要壤,而风教不能浃。
斯民不识仁义之化,亦往往受敝。
主上至仁,始用荐者得补令,而閒为得人。
及其敝,言上者以私,而民之得善令者天也。
荣君资中文敏而明,务以静治,雍容阅案籍,得雍熙以来为令者姓氏,第而刊之。
其政之善恶,则皆昭然著在人口。
贤者少,不贤者众,则其官人之得失可以鉴,而后来者足以自发,俾其企善而惩恶,亡斯民之病,以为石羞。
嘉祐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按:《严陵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乾隆《桐庐县志》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