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何承矩北宋 946 — 1006
文昭园闻提壶有感 北宋 · 何承矩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马家公子好楼台,凿破青山碧沼开。
啼鸟不知人事变,数声犹傍水边来(《方舆胜览》卷二三 《方舆胜览》:文昭园济州门外。兴国间,何承矩为守,园吏云:“昔属马家,今归赵氏。”因闻提壶有感,作诗云云。)
太宗论塘泊屯田之利端拱元年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五、《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三五(第七册第六○○四页)、《宋史》卷二七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三二二、《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宋元通鉴》卷七、《右编》卷四○、嘉庆《河间府志》卷一六
臣幼侍先臣关南征行,熟知北边道路、川原之势。
若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引水东注至海,东西三百馀里,南北五七十里,滋其陂泽,可以筑堤贮水为屯田,以助要害,免蕃骑奔轶。
俟期岁间,塘注关南诸泊淀水,播作稻田。
其缘边州军地临塘水者,止留壮城军士,不烦发兵广戍。
收水田以实边,设险固以防塞。
春夏课农,秋冬备寇,纵赡师旅,不失耕耘,不费国用,不劳民力。
如此则虏弱我强,彼劳我逸。
以强禦弱,以逸待劳,制匈奴之术也。
顺安已西至西山,道路百里以来,无水田处,亦望遣兵戍,以练其精锐;
将领,以去其冗缪。
夫边兵不患寡,患骄慢不肃而不精;
边将不患怯,患偏见自贤而无谋;
边备不患寇,患慢防而未葺。
若禦得其力,制得其要,何虑乎边尘不息、边患不除!
且有国有家,以足兵足食为本,水田之盛,诚可以限戎马而省转之费,实万世之利也。
请屯田疏淳化四年三月六日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
近年水潦频降,河流泛滥,坏州城民舍,蓄聚为陂塘,妨种艺。
欲因水利,大兴屯田以便民。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三七(第七册第六○○五页)。又见同书食货四之一(第五册第四八四六页)。
言边备疏咸平二年五月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宋史》卷二七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二、《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宋元通鉴》卷一○、《续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九
缘边战棹司,自陶河至泥姑海口,屈曲九百里许,天设险固,真地利也。
太宗置寨二十八,铺百二十五,命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馀,部舟百艘,往来巡警,以屏奸诈,则缓急之备,大为要害。
今听公私贸市,则人马交度,深非便宜。
若然,则寨铺为虚设矣。
治边议咸平三年四月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宋会要辑稿》兵二七之一三(第八册第七二五三页)、《太平治迹统类》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二、《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一、《宋元通鉴》卷一○、《续通典》卷一、《续资治通鉴》卷二二、嘉靖《河间府志》卷一六
契丹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
以驰骋为容仪,以弋猎为耕钓。
栉风沐雨,不以为劳;
露宿草行,不以为苦。
复恃骑战之利,故频年犯塞。
臣闻兵有三阵:日月风云,天阵也;
山陵水泉,地阵也;
兵车士卒,人阵也。
今用地阵而设险,以水泉而作固,建设陂塘,绵亘沧海,纵有敌骑,安能折冲?
昨者契丹犯边,高阳一路,东负海,西抵顺安,士庶安居,即屯田之利也。
顺安西至西山,地虽数军,路才百里,纵有丘陵冈阜,亦多川渎泉源,因而广之,制为塘埭,自可息边患矣。
今缘边守将多非其才,不悦诗书,不习礼乐,不守疆界,制御无方,动误国家,虽提貔虎之师,莫遏犬羊之众。
臣按兵法,凡用兵之道,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此料敌制胜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否则必败。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也。
伏望慎择疆吏,出牧边民,厚之以奉禄,使悦其心;
借之以威权,使严其令。
然后深沟高垒,秣马厉兵,为战守之备。
修仁立德,布政行惠,广安辑之道。
训士卒,辟田畴,劝农耕,畜刍粟,以备凶年。
完长戟,修劲弩,谨烽燧,缮保戍,以防外患。
来则禦之,去则备之,如此则边城按堵矣。
臣又闻古之明王,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齐桓、晋文皆募兵以服邻敌。
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有胆勇者聚为一卒,乐进战效力以显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赴远轻足善斗者聚为一卒。
此三者兵之练锐,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
况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
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
以蛮夷伐蛮夷,中国之形也。
陈汤西域而郅支灭,常惠乌孙而边部宁。
且聚胆勇、乐战、轻足之徒,古称良策,请试行之。
且边鄙之人,多负壮勇,识外邦之情伪,知山川之形胜。
望于边郡置营召募,不须品度人才,止求少壮有武艺者万人。
契丹有警,令智勇将统而用之,必显成功,乃中国之长算也。
按:《宋史》卷二七三本传。
言榷场事疏咸平五年四月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宋史》卷二七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二、《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一、《宋元通鉴》卷一○
榷场之设,盖先朝从权立制,以惠戎人,纵其渝信犯边,亦不之废。
戎退商行,似全大体。
今缘边榷场,因敌骑入寇,即已停废。
去岁以臣上言,于雄州置场买,虽赀货并行,而边氓未有所济。
望延访大臣,议其可否。
或文武中有抗执独见,是必别有良谋,请委之边任,使施方略,责其成功。
苟空陈浮议,上惑圣聪,只如灵州,足为證验,况兹北敌又非平夏之比也?
言边情奏咸平六年正月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四五六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
虏寇杀斥堠军士卒,夺马二匹。
并得虏界新城都监种文煦牒,请徙九村民以避劫掠。
寻各告谕,令为警备。
其榷场商旅见贸易不绝。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七之三(第六册第五四四九页)。又见同书蕃夷一之二五(第八册第七六八五页)。
请疏雄州古河渠疏景德元年四月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
乾宁军西北有古河渠抵雄州,可疏通,漕则不复入界河,免戎人邀击之患。
计浚治之役工凡二千万。
言边事奏景德元年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
临河观城县民石兴等数辈自敌寨逃归,具言挞览中矢死。
其夕候骑自澶州继至,寇闻驾起卫南,皆相顾失色,复有驰骑往来传报及击鼓欢噪,悉遁去。
民被驱掠甚众,无守视之者,因得脱。
招诱缘边人户事增改诏文奏景德三年五月 北宋 · 何承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三
昨准诏,缘边人户自修好后未复业者,令安抚司招诱之。
臣虑北境猜忌,以为招诱陷敌之人,事体非便,辄增「水旱逃移」等语,使彼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