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丁骘
诗一首 宋 · 丁骘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秀出眉山有庆门,风流长与蜀山存。
翰林未老生曾嫡,想见累累百世孙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一七 《咸淳毗陵志》:骘与二苏同年,有女适二苏从子彭孙,得甥,东坡报以诗,骘赓云云。)
乞蠲除韩存宝罪名贬斥何正臣元祐二年九月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韩资乞除雪父存宝罪,未赐施行。
窃以存宝被刑之初,只因何正臣希意求合,略不推原本情,曲加锻鍊,置之重法。
正臣勇于谋身,轻绝人命,致先朝有误杀人之名。
今二圣在上,命近臣推原,详究一切枉陷,虽杖笞之罪皆得申理,况如存宝
乞检会诉理所奏状,蠲除存宝罪名,还其在身官爵,贬放正臣等附会惨刻之恶。
〔贴黄〕存宝枉遵诛戮,出于何正臣附会朝廷,遂得待制
存宝正申雪,则正臣当正典法。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五。
上哲宗乞讲筵开陈祖宗故事元祐二年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一七、《群书会元截江网》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九
臣伏见本朝祖宗之德,具在方册,威明仁厚,不惟有益于当时,皆可为法于后世。
窃惟陛下即位以来,首延儒臣,侍讲禁中,如《论语》《孝经》,皆圣贤之言行,固足以启沃上心,导明睿性。
臣愚欲乞既讲罢经义,更以祖宗故事一二端为陛下开陈。
仍乞晓谕侍讲臣僚,豫先编叙六圣典故可以取法于后来者,以备讲筵听纳。
庶几前圣、后圣所为所行,如合符节威明仁厚之德,源源相继,天下幸甚。
上哲宗论寄禄官宜分左右元祐二年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国朝诸臣奏议》卷六九
臣窃见官制已行,流品混并,不足以激劝来者,适足以长奔竞之风。
且如官制未行已前,自前行郎中,今朝请大夫是也;
考满当迁,进士出身则迁太常少卿,今朝议大夫是也。
进士出身,则迁司农少卿卫尉少卿
司农卫尉少卿光禄少卿,然后转少府监
如此三迁,凡十二年。
今自朝议大夫一迁为中散大夫,旧所谓光禄卿是也。
中散一迁,即为中大夫,旧所谓秘书监是也。
中大夫一迁为太中大夫,旧所谓谏议大夫是也。
太中大夫一迁为通议大夫,旧所谓给事中是也。
通议大夫一迁为正议大夫,旧所谓六部侍郎是也。
官制未行已前,侍从臣寮自礼部迁户部,自户部吏部
常调臣寮自工部刑部,自刑部兵部,三迁凡十二年。
今自不合今日之务,而良有害。
公卿大夫所以不怿于官制者以此,亦在上之人损益之而已矣。
盖隋、唐二十有九,而今寄禄阶二十,补荫入流者甚众,一岁之选至千万计,岂特赏延世禄而已邪?
旧日之制,岁得任其子弟者,易以为三岁之制,复易为六岁,而犹患其滥,则殆非岁数之近、荫补人之多故也。
今若于定制之外,复增岁数,则士大夫绝望于荫补,沮事之议将不可止,非所以顺人心,助和气,而官冗之弊又未必能去。
为今之策,莫若因仍岁数远近,而渐责其试法,试而中于法者,然后入仕,则是第存荫补之旧名而已,无入仕之新患。
顺于人心,所利有五:不增荫之期,无所觖望,一利也。
公卿之子弟患于不学,而今责其试法,则自劝于学,二利也。
得好学之人以为政,不病于民,三利也。
一不中选者犹欲再而中选,再不中选者犹望三而中,不绝其望,四利也。
官冗之弊可以渐省,五利也。
岂惟荫补,凡天下之入仕者皆为试法以考之,使人人勇于自试,而止取百人则百人而已,数百人则数百人而已,终无意外之滥。
虽行之万世,未见其弊,又不失虞舜赏延、文王世禄之旨矣。
乞贬窜何正臣元祐三年三月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臣伏自去岁及今凡四上章疏,论列何正臣不法,未蒙施行。
正臣之恶未惩,臣之言终不已。
盖自二圣临御,登进老成,黜弃凶邪,天地民人无不欢悦。
而独正臣者置而不问,天下有识之士窃有疑焉,不知其何缘而幸免也。
太学之狱至于六七,而沈季长、叶涛、王沇之、叶唐懿、余中、沈铢、孙谔、龚原、周常等无辜被罪,太学生非理而死者,不可胜数。
泸州之狱,疑似不明,而高秉、董钺、内臣韩永式等,削籍远窜,韩存宝身首异处。
方是时,生灵惊扰,追呼逮捕,略无虚日。
正臣怙权冒宠,不一二年措身侍从之地,简忽骄怠,出入士大夫间,自以为得计。
罪恶至此,鬼神所不容,典法所不赦,而偃然游于江湖之上,日与蔡卞等登高赋诗、饮酒啸歌,乐以卒岁。
臣不识正臣者何缘而幸免也。
刑部大理治天下之狱,郡县小臣一杖之枉、一罚之失,皆书而为罪。
正臣者,舞文巧诋,过于罗织;
持法刻深,甚于党锢。
方是时,御史谏官不指其非,执政大臣同恶相济,任其横逆如此。
今二圣在上,青天白日,而犹置而不问,故有识之士所以疑而未解,臣之区区,所以论列而未已也。
伏愿二圣以祖宗社稷为念,发于睿断,消除元奸,追夺其号名,窜流于穷裔。
非独以舒天下冤抑之气,亦足以慰九泉无告之魂。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九。
请下御史台体访小人造作谤议奏元祐三年三月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臣窃闻近有小人多兴谤议,密相传报,惊动中外之听。
或虚称朝廷升黜臣僚,或妄言台谏官非意弹斥百官,或文致奸言以厚诬近臣,或造为恶名以玷辱多士,如五鬼十物之类是也。
其实出于被罪流落之人,私挟喜怒,阴遣子弟门人,出入朋比,互为声援。
上则欲惑乱君臣,以成疑似之祸;
下则欲离间同心,转相猜忌,以隳久大之业。
此其用意岂浅哉!
不可不察也。
唐穆宗之时,有八关十六子之说,为后世讥笑。
今二圣居上,区别善恶,进贤退不肖,元首股肱,夙夜孜孜,励精求治,惟恐不及。
非有穆宗之时八关十六子之事,而奸倖者犹能巧作飞语,公然喧播,自京师以达四方,扇摇流俗,为害不细。
不于此时痛行禁止,则恐浸以成俗,伤薄风化,臣切忧之。
伏愿陛下特降睿旨,下御史台体访其主名,付之吏议,置于典法,以消谗邪横逆之党,天下幸甚(《皇朝文鉴》卷六一。又见《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二,《经济类编》卷三三,《古今图书集成》交諠典卷一〇九,《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一。)
原无年月,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九补。
乞诏省司长官举荐曾由诗赋出身及特奏名入仕者充内外教官元祐三年四月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窃睹明诏,欲于后次科举以诗赋取士,天下学者之幸也。
然近时太学博士及州郡教授,多缘经义而进,不晓章句对偶之学,恐难以教习生员。
臣愚欲乞下两省馆职监长贰、外路监司,各举二人曾由诗赋出身及特奏名入仕者,以充内外教官
盖经义之法行,而老师宿儒久习诗赋不能为时学者,皆不就科举,直候举数应格,方得恩命。
今或举以为教官,当能称职。
伏乞二圣早降睿旨,使四方多士一变妄诞穿凿之风,而趋规矩准绳之学。
天下幸甚。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九。
请禁绝登科进士论财娶妻奏 宋 · 丁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皇朝文鉴》卷六一、《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三二、《渊鉴类函》卷一七五
臣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
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丐,小不如意,弃而之它。
市井驵𩦱出捐千金,则贸贸而来,安以就之。
名挂仕版,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为得计,玷辱恩命,亏损名节,莫甚于此。
陛下上法尧、舜,旁规汉、唐,开广庠序,遴择师儒,自京师以达天下,教育之法远过前古。
而此等天资卑陋,标置不高,筮仕之初,已为污行,推而从政,贪墨可知。
臣欲乞下御史台严行觉察,如有似此之人,以典法从事
庶几惇厚风教,以惩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