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韦皋中唐 745 — 805
天池晚棹 中唐 · 韦皋
七言律诗 押沃韵
雨霁天池生意足,花间谁咏采莲曲。
舟浮十里芰荷香,歌发一声山水绿。
春暖鱼抛水面纶,晚晴鹭立波心玉。
扣舷归载月黄昏,直至更深不假烛。
赠何遐(第三句缺一字) 中唐 · 韦皋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
箭发囗云双雁落,始知秦地有将军
(一作寄)玉箫玉箫者,江夏姜使君青衣也。皋微时,客于姜,与之有情,以玉指环及一诗遗之,订后约。久之,玉箫郁念成疾死,姜以环著中指葬焉。后皋镇,生日,东川献歌姬,亦名玉箫,而貌正同,中指肉隐起如所著玉环,时以为感皋章再生云。) 中唐 · 韦皋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引用典故:鱼书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谢政刑箴表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辰象在天。睿文昭焕。
体宏述作。义著箴规。
发挥刑政之源。黻藻皇王之道。
况理包系象。词正典谟。
岂惟炯诫心灵。实乃化成天下。
伏以刑清则功济化育。政治则俗致和平。
大哉圣言。允叶天听。
臣职守方镇。宣扬教化。
仰观睿藻。伏时休。
思欲纪在盘盂。周旋佩服。
不若悬之日月。垂范将来。
是用课率柔翰。形于传写。
刊于琬玉之上。表于府署之门。
示文武之楷模。为古今之殊观。
其碑刊刻已毕。见立屋宇。
谨令修装三本。随状奉进。
臣艺能薄劣。笔札无功。
贵竭臣子之诚。式扬君父之德。
轻尘旒扆。伏用兢惶。
谢赐御制纪功碑铭表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言当道监军使李先寿回。奉宣圣旨。
及伏奉手诏。赐臣御制□华光荣加于望外。
藻饰皆以典成。仰瞻日月之文。
乾坤之德。拜恩□无不照。
德无不容。□物推诚。
爱人以礼。四门载辟。
百揆时叙。加以天□词锋生□谐于律吕舒词义正于典谟。
虽汉称五。魏有三祖。
挍词比义。何足等夷。
□奉成规以柔远。岂敢言功。
神武以清边。才将展效。
□臣等□录微功俯纡睿藻。恩光照曜于遐迩。
文□倬轶于古今。臣□庆幸□为言非臣敢望征□譓□踪归于圣主清□难陈□遇于上□集大绩此皆□仗天威。
在臣何有。又云宣皇风□布□率伏南诏夙禀成策。
得以宣明。岂敢贪天之功。
以为微臣□力□眷私又云一心奉国。百虑□公又云永光史策名臣□一□特诏皇储。
发挥□妙恩荣昭彰于四海。文翰辉□于□去造期于尽命。
以理戎蛮。无□受恩至深□陈之□。
皇太子监国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臣闻上承宗下镇黎元。
永固无疆。莫先储两
伏闻圣躬以山陵未祔。哀毁逾制。
因乖摄卫。至今未安。
若更忧劳万机。伏恐旬月之间。
未得痊复。皇太子睿质已长。
淑问日彰。四海之心。
实所倚赖。伏望权令监抚庶政。
事无大小。一切咨禀。
候圣躬痊愈。即归春宫。
如此必冀圣体速就康宁。庶政免令壅滞。
臣位兼将相。受恩最深。
今之所陈。是臣职分。
特望陛下俯从人望。克崇万代之业。
皇太子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殿下体重离之明。
储贰之重。
所以克昌九庙。
式固万方。
天下安危。
系于殿下。
位崇将相
志切公忠。
先圣察知。
早承恩顾。
人臣之分。
知无不为。
将以上荅眷私。
罄输肝鬲。
伏以圣上嗣膺鸿业。
睿哲英明。
攀感先皇。
志存孝理。
上追殷宗之德。
谅闇未尝发言。
军国万机。
委于臣佐。
所宜竭诚翊戴。
以致雍熙。
但付托未得其人。
处理多亏公正
今则偫小得志。
隳紊纪纲。
官以势迁。
政由情改。
朋党交构。
荧惑宸聪。
树置腹心。
遍于贵位。
潜结左右。
难在萧墙。
国赋散于权门。
王税不入天府
亵慢无忌。
高下在心。
货贿流闻。
迁转失序。
先朝屏黜赃犯之类。
咸擢在省闼府署之间。
至今忠臣陨泪。
正士吞声。
遐迩痛之。
谓之不可。
伏恐奸雄乘便。
因此谋动干戈。
危殿下之家邦。
太宗之王业。
伏惟太宗栉沐风雨。
经营四方。
列圣兢兢。
年将二百。
将欲传于万代。
永保无疆。
岂可以一朝委任王叔文王伾李忠言等三人小艺之臣。
付以军国重务。
恣其黩乱。
坐致倾危。
日夜忧危。
不胜愤激。
捐躯报国。
今则其时。
特望殿下即日奏闻。
斥逐偫小。
天下事务。
出自殿下之心。
则四方获安。
忠臣得以戮力。
受恩两朝。
寄任崇重。
惟知竭节。
以效恳诚。
伏惟殿下扫除之。
吐蕃露布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全宋文卷八一九八、《四明文献集》卷三、《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全蜀艺文志》卷四三
尚书兵部韦皋等言。
臣闻天讨有罪。
兵应者胜义者王。
夷不乱华。
师直为壮曲为老。
多助之至。
四极爰凑。
贞观则同罗击延陀。
元则九姓殄默啜
曰商莫不来享。
犯汉虽远必诛。
德风鴹乎河源。
武节憺乎月𩨳。
率宁人之有旨。
先元戎之启行。
用信威光祖宗。
不以贼遗君父。
恭惟皇帝陛下宣昭义问
敉宁武功。
缵八叶之鸿图。
奋四征之雄略。
怀枭鸱。
销祲沴。
禀仰太和。
剪鲸鲵。
清郊原。
扫除偫秽。
王犹允塞。
我武惟扬。
奇干善芳。
各脩贡职。
条支若木。
咸顺旨令。
邈积石之遐陬。
吐蕃之丑类。
侵败王略。
倍奸齐盟。
乘边将之弛兵。
瞰戎亭之虚候。
为蛇豖。
食上国。
尽盗河湟。
帅蝥贼。
摇我疆。
再惊畿甸。
骑壒敢于深入。
銮跸至于亲屯。
然授兵。
协以谋我。
尚纳污而含垢。
通事以结和。
清水之盟未乾。
好畤之师已聚。
指泾灵而缴赂。
闯盐夏以捣虚。
夷德无厌。
弗悔衽金之祸。
楚氛甚恶。
辄兴衷甲之谋。
蠢尔为雠。
整居匪茹。
维时南诏。
慕化中朝。
先零之质诸。
虽尝并力。
麋人之率百濮。
罔不离心。
顿颡于边。
受命于吏。
匈奴之右臂。
羁南粤以长缨。
燕貉输致骑之勤。
晋戎成掎鹿之势。
彼既失铁桥之险。
我遂克峨和之郛。
盍窜匿于龙堆。
复虔刘于鳞塞。
戕我守将
堕我陴隍。
脩戈矛予与同仇。
靡室家不遑宁处。
臣等请奋其旅。
以歼乃雠。
凤翔振武灵武之骑猎其西。
邠宁太原泾源之兵震其北。
率山南熊罴之挍。
东川貙虎之师。
乌蛮挠其腹心。
回鹘捣其肘腋。
众素饱矣。
壹大治之。
诸将陈洎等。
统五万军。
出十一道。
济师西颢之半。
策勋北陆之初。
荡平七城。
斩馘万级。
获铠械五十万计。
燔堡垒百七十馀。
遂贾勇而围昆明
将决胜而定青海
伪东境五节度大使论莽热。
释朔方之众。
维州之城。
九攻九却之计穷。
七纵七擒之威速。
连连执讯。
矫矫献囚。
不然我薪而自焚。
有如破竹之立解。
爄沸鱼溃。
瓯脱兔奔。
谷静山空。
行就马耆之僇。
区殚域灭。
讫闻智盛之降。
斯皆庙谟渊深。
神断天造。
明见万里。
运奇掌上之兵。
守在四夷。
制胜目中之虏。
勒功滇池之柱。
植表赤岭之碑。
一怒安民。
文之勇也。
三军用命。
克何力焉。
臣等承帝之明。
敌王所忾。
开远门揭候。
坐收西极之旧封。
紫微殿受俘。
重睹昆兵之茂绩。
臣等无任庆快激切屏营之至。
谨遣某官奉露布以闻。
再修成都府大圣慈寺金铜普贤善萨记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真如常寂。
色相假名。
法本无缘。
诚感必应。
大慈寺普贤像。
大照和尚传教沙门体源之所造也。
仪合天表。
制侔神工。
莲开慈颜。
月满毫相。
昔普贤以宏誓愿于南赡部州赞释迦文。
拔偫生苦。
而尘俗昏智。
莫睹真相。
虽同诸法。
究竟寂静。
而随所应。
为现其身。
即色即空。
皆菩萨行。
自昔镕范。
于寺之东。
像成功巨。
莫能缔构。
危栋泄雨。
颓墉生
狐狸枭鹫。
号啸昏昼
于戏。
明可以照幽晦。
教可以达偫迷。
何废兴之变阴骘于冥数。
大历初
有高行僧。
不知何许人。
曰斯像后十年而废。
二十年而复兴。
我今皇帝神圣纂图。
诏四方蓝宇。
修旧起废。
斯其明效也。
因降诞庆辰。
肃偫寮。
戒武旅。
上崇景福。
斋于斯寺。
观象王雄杰。
天眼慈瞩。
礼足谛视。
恍如有神。
而废故湫漏。
殆无人迹。
将何以昭诱沉沦。
发挥诚敬。
遂南迁百馀步。
度宏规。
开正殿。
因诏旨。
谕偫心。
千夫唱。
万夫和。
奋赑屃。
岑穹崇。
横絙运。
巨力拔。
始雷殷而地转。
歘云旋以山回。
面西方而圣教攸归。
镇坤维而蠢类知向。
于是平坎窞。
剪蒙笼。
横空准绳。
审曲面势。
连廊霭以云属。
三桥揭其虹指。
廓广廷之漫漫。
增重门之巘巘。
是知至道默存于浊劫。
元功必启于康时。
不然。
何神像巍巍。
冠诸有相。
久而弛废。
将有待而兴乎。
观其左压华阳之胜。
中据雄都之盛。
江灌其前趾。
玉垒秀其西偏。
足以彰会昌之福地。
宏一方之善诱。
安得不大其栋宇。
规正神居哉。
夫像设陵夷。
去圣弥远。
言教者必滞于物。
遗物者亦住于空。
将求乎中。
宏我至教。
乃择释子达真源之所归者。
于以居之。
受命方镇。
十有七年。
求所以赞皇猷。
裨大化。
尝以万□之心。
不俟惩诫。
靡然归善者。
释氏之教宏矣。
况冥祜昭报。
大彰于时。
崇而守之。
亦同归之理也。
是用上承圣意。
虔奉天心。
存像存教。
以劝其善。
贞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记。
宝历寺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大觉神用。
保釐偫生。
恍乎其若存。
皎尔而不昧。
随愿现量。
应祈无方。
苟修之必诚。
其效之必速。
宝历寺者。
剑南西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徒中书令南康王之所创也。
以守司西蜀
向二十载。
奉若睿旨。
缉宁遐夷。
兵休边陲。
人获富庶。
天宝为德。
顾何力焉。
而位日加崇。
禄日加厚。
思宏圣教。
以荅昌运。
遂以俸钱于府之东南择胜地。
建仁祠。
号曰宝历
章表上闻。
帝俞。
锡以银榜。
天文焕炳。
昭诚也。
因纪其缔搆之初。
述其经始之志。
用播贞石。
永贻将来。
间岁以军府多暇。
遵奉朝典。
行春布命。
涉江而南。
相彼原阜。
磅礡郁起。
势雄坤维。
阻浚流而人民不居。
眄近郊而黍稷斯茂。
惟蜀之土薄水浅。
居常垫隘。
将利其俗。
爰图尔居。
乃架双桥
通习险。
规地势。
分直绳。
人迁如归。
一日成市。
岂不乐我皇道。
丰其有家。
崇崇宝刹。
雄居厥右。
启奇致也。
于是增峻址。
列高墉。
规梵天而立制。
集班倕以骋巧。
邃殿耽耽以云蔚。
危楼蘧蘧以虹指。
千楹电烻。
万栱翚飞。
锦江澄明而俯槛。
雪岭晴开而入座。
用能崇福广化
网罗偫生。
晓钟清水月之音。
宵呗警昏沉之耳。
足以增闻者之惠也。
刊梵文于贞石。
炳万字于云幢。
所以导瞻仰之目也。
禅堂究无生之义。
广座喻莲花之旨。
所以诠语默之致也。
夫如是。
则飞沉动息。
十有二伦。
咸以见闻。
悟于观听。
孰不归于正而去其邪。
夫物无邪心。
则五福自顺。
五福自顺。
谅可以赞皇猷。
辅神用。
期宝历于无疆也。
有大德神捍者。
元学海蓄。
惠辨云涌。
智足以守正。
明足以闲邪。
扬孚德音。
不在于是。
爰命统缁张。
司宝坊。
俾像法之中。
复宏正见。
铭曰。
元真大览生灭空。
宏誓救物悲智中。
粤有精诚通寂默。
事随心愿回化功。
天长宝历本无穷。
徒以臣心赞厥庸。
空门悠远理难测。
仁祠诱善表至德。
俾归清净协厥中。
殊方诡类闻见同。
永资福惠庶莫极。
遐庆太平斯万亿。
宝园寺传授毗尼新疏记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真源本于静。习静者式乎烦。
情伪生于动。制动者存乎简。
昔我大圣如来。慈救像末。
肃全仪以轨众。持细行以护机。
俾外缘不竞。内荫皆□寿我法命。
留乎浊劫者。非毗尼之藏欤。
是以大士优波离传教引范。摄身端矩。
面月恒满。意珠常静。
自是龙像继世。光乎梵伦。
虽佛日久沉。而昏衢不昧。
其后三百年中。五部分流。
各从师说。犹江河竞注。
终合于沧溟。耳目殊用。
同归乎一体。及乎像法论正。
馀波东流。始以华文。
传译梵字。其赜微探奥。
合异归同。使元关洞开。
幽键莫闭。安得不枝罗三藏
派引偫流。繁简之旨。
与时而用宜矣。自饮光沦化。
六和紊绪。卑摩已失于词费。
惠远未适于深微。而太原素公
独得真奥。旁求證据。
辩惑稽疑。始立四分宗纪。
犹惧元源未畅。妙理或遗。
引而伸之。作开四分宗拾遗
抄轴盈廿。言成百万。
足使迷云开而圣旨明。邪网坏而偫心定。
然而学者尚以神分于广用。目倦于勤求。
道将得而心疲。理未究而意殆。
广文所以存义。文繁而义亡。
简言可以趣寂。言约而真契。
大历中。故相国元公以大臣秉教。
授属宏持。虑水杂甘露。
味亡纯正。爰命荐福寺大德如净
以为素公之疏传矣。五师之旨明矣。
意已得而象可忘。鱼其得而筌奚设。
将删彼證谕。独留精真。
使理契惟一。行归无二。
法筵清众。匪劳而著功。
其文弥冥。其道弥广。
不亦善欤。大德乃归心契冥。
精启圣意。故繁而必削。
简不遗真。可以趣元踪。
足以端觉行。元公由是上闻。
俾施行乎天下。坤隅三府。
各置律坛。斯蓝也。
炳异徵奇。著于前昔。
复建坛宇。俟兹宏扬。
属精义初传。编录犹少。
将使函文请益。披文究精。
镇守方隅。军务之暇。
躬览圣教。允思宏益。
夫博以冥要。世儒犹病。
简以邻道。真乘所先。
故曰苾刍清净。令法久住。
胡可以繁文而挠其静正。则荐福新疏。
精而易行信矣。昔尝莅职屯田。
佐元公于淮右。睹公达西方至教尚矣。
而代迁人谢。遗志在兹。
洎余宏传。同赞圣意。
遂以俸钱缮写新疏四十本。兼写法华疏三十本。
命宝园律大德光翌总而行之。爰集缁徒志行纯深表仪端素二十一人。
随给其疏。以成其志。
庶止作双就。纯而不杂。
彼翌上人者。往亲学于荐福。
性聪行贞。仪度可则。
又于庄严寺贞操大德院听授法华。同契三昧。
俾兹讲授。以发幽蒙。
其有后学履操精全。可传其道者
并刊名贞石。以示宗归。
为宝园灵坛传授毗尼新疏记。贞元十八年十一月一日建。
西川鹦鹉舍利塔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元精以五气授万类。虽鳞介羽毛。
必有感清英纯粹者矣。或炳耀离火。
或禀奇苍精。皆应乎人文。
以奉若时政。则有革彼禽类。
习乎能言。了空相于不念。
留真骨于已毙。殆非元圣示现。
感于人心。同夫异缘。
用一真化。前岁有献鹦鹉鸟者。
曰此鸟声容可观。音中华夏。
河东裴氏者。志乐金仙之道。
闻西方有珍禽。偫嬉和鸣。
演畅法音。以此鸟名载梵经。
智殊常类。意佛身所化。
常狎而敬之。始告以六斋之禁。
比及辰后非时之食。终夕不视。
固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
或教以持佛名号。曰当由有念。
以至无念。则仰首奋翼。
若承若听。其后或俾之念佛。
则默然而不荅。或谓之不念。
即唱言阿弥陀佛。历试如一。
曾无爽异。余谓其以有念为缘生。
以无念为真际。缘生不荅。
为缘起也。真际虽言。
为本空也。每虚室戒曙。
发和雅音。穆如笙竽。
静鼓天风。下上其音。
念念相续。闻之者莫不洗然而嘉善矣。
于戏。生有辰乎。
缘有尽乎。以今年七月
猝尔不怿。七日而甚。
驯养者知其将尽。乃鸣磬告曰。
将西归乎。为尔击磬。
尔其存念。每一击磬。
一称弥陀佛。洎十击磬。
而十念成。敛羽委足。
不震不仆。奄然而绝。
按释典。十念成。
往生西方。又云。
得佛慧者。殁有舍利。
知其说者。固不隔于殊类哉。
遂命火以阇维之法焚之。馀烬之末。
果有舍利十馀粒。炯尔耀目。
莹然在掌。识者惊视。
闻者骇听。咸曰。
苟可以诱迷利世。安往而非菩萨之化欤。
时有高僧慧观。常诣三学山巡礼圣迹。
闻说此鸟。涕泪悲泣。
请以舍利于灵山用陶甓建塔。旌其异也。
余谓此禽。存而由道。
没有明徵。古之所以通圣贤阶至化者。
女娲蛇躯以嗣帝。中衍鸟身而建侯
纪乎策书。其谁曰语怪。
而况此鸟有宏于道流。圣證昭昭。
胡可没已。是用不愧。
直书于辞。贞元十九年八月十四日记。
誓将士文 中唐 · 韦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上天不吊。国家多难。
逆臣乘间。盗据皇宫。
而楚琳亦扇凶徒。倾陷城邑。
酷虐所加。爰及本使。
既不事主。安能恤下。
是用激心愤气。不遑厎宁。
誓与偫公。竭诚王室。
凡我同盟。一心竭力。
仗顺除凶。祖先之灵。
必当幽赞。言诚则志合。
义感则心齐。粉骨糜躯。
决无所顾有渝此志。明神殛之。
迨于子孙。亦罔遗类。
皇天后土。当鉴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