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韦夏卿中唐 743 — 806
顾况茅山 中唐 · 韦夏卿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白鹄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
法尊称大洞(著作已受上清毕法),学浅忝初真夏卿初受正一)
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
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丘员外湛长史旧居 中唐 · 韦夏卿
 押词韵第三部
道胜物能齐,累轻身易退。
苟安一丘上,何必三山外。
云霞长若绮,松石常如黛。
徒有昔王过,竟遗青史载。
诗因野寺咏,酒向山椒酹。
异时逢尔知,兹辰驻余旆。
东都留守顾公神道碑铭 中唐 · 韦夏卿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洪维哲人,含道研几。
大方不器,正得思惟。
磅礡山立,危昂凤姿。
耽耽广厦,浩浩澄陂。
元化及物,圣主为时。
嘉猷式赞,密诰是司。
十馀年閒,造膝诡辞。
显仁藏用,孰得而知。
天地有公,辅相其宜。
综纲清辖,揭礼高闱。
貂蝉峨峨,亲侍玉墀。
帝思其人,则曰汝为。
乃齐九赋,乃张四维。
清浊是分,集于灵龟。
祈祈名士,天下观颐。
正直摧刚,诚明灭私。
孰云强禦,视若婴儿。
量人气折,触角用羸。
因智图难,尹正邦畿。
无念鳏寡,克宣明夷。
尼父有言,栽者培之。
于赫斗枢,迭为官师。
重光叠耀,近古攸希。
分政于东,宏训保。
方俟元宰,聿来膺斯。
呜呼不淑,栋干其萎。
神昧于仁,胡可度思。
宠赠端右,恩覃泽垂。
元宇深邃,龙光逶迤。
德音孔昭,视我丰碑。
东山 中唐 · 韦夏卿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自江之南。号为水乡
日月掩蔼。陂湖荡漾。
游有鱼鳖。翔有凫雁。
涉之或风波之惧。望之多烟云之思。
自朱方达于震泽。三百里而遥。
毗陵地高。林麓相望。
邱陵堆阜。隐嶙蝉联。
虽有崖㟧之形。终无峻极之状。
封域之内。罕名山焉。
有唐良二千石独孤公之莅是邦也。人安俗阜。
三稔于兹。文为宗师。
政号清静。有仁智山水之乐。
有风流遐旷之怀。如独鹤唳天。
孤云出岫。想见其人也。
公尝言谢公东山。亦非名岳。
苟林峦兴远。丘壑意深。
则一拳之多。数仞为广矣。
由是于近郊传舍之东。得崇邱浚壑之地。
密林修竹。森蔚其閒。
白云丹霞。照曜其上。
使登临者能赏。游览者忘归。
我是以东山定号。始于中峰之顶。
建茅茨焉。出云木之高标。
视湖山如屏障。城市非远。
幽闻鸟声。轩车每来。
静见水色。复有南池西馆
宛如方丈瀛洲。秋发芰荷。
春生蘋藻。晨光烱曜。
夕月澄虚。信可以旷高士之襟怀。
发诗人之咏歌也。自公之往。
清风寂寥。野兽恒游。
山禽咸萃。不转之石斯固。
勿伐之木惟乔。而继守数公。
实皆朝彦。虽下车必理。
或周月而迁。志在葺修。
时则未暇。贞元八年
余出守是邦。迨今四载。
政成讼。民用小康。
永怀前贤。屡陟兹阜。
芟荟蘙而出。夷坎𮃼而溪谷通。
不改池台。惟杂风月。
东山之赏。实中兴哉。
于是加置四亭。合为五所。
瞰野望山者位正。背林面水者势高。
笾斝区陈。宾寮有位。
琴棋閒作。箫管时闻。
从我之游者。咸遇其胜也。
尝以水通舟楫。陆阻车徒。
端径术于通津。剪樛于迥野。
凡五六里。抵于亭之南。
植山松以作门。树官柳以界道。
蟠旄麾于原上。骋骐骥于途中。
又有塞门陇坂之意也。懿乎创物垂名。
俾传来者。登山临水
每想古人。亦何谢石门林泉。
岘首风景而已矣。为文斲石。
于彼山阿。时贞元十一年岁在乙亥九月九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