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陆贽中唐 754 — 805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 中唐 · 陆贽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南宫古乐,拂曙听初惊。
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
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
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
远音兼晓漏,馀响过春城。
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禁中春松 中唐 · 陆贽
五言排律 押冬韵
引用典故:五株封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
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一作正)浓。
高枝分晓日(一作月),虚吹(一作灵韵)杂宵钟。
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一作岁)寿,不羡五株封
(一作长,一作幸)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赋得御园芳草 中唐 · 陆贽
五言排律 押阳韵
阴阴御园里,瑶草日光长。
靃靡含烟雾,依稀带夕阳。
雨馀荑更密,风暖初香。
拥仗缘驰道,乘舆入建章。
湿烟摇不散,细影乱无行
恒恐韶光晚,何人辨早芳。
中唐 · 陆贽
 押侵韵
绕阶流㶁㶁,来砌树阴阴(《任江淮题厅》,见《语林》)
中唐 · 陆贽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姜泉流渺渺,夹砌树阴阴宋敏求长安志》十七《渭南县》。今按:《全唐诗》引《唐语林》,谓任江淮题厅诗句。第一句不同,第二句「夹」误「来」。)
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以题为韵次用)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于穆我皇。
受天明命。
与乾坤而合德。
配唐虞而齐盛。
成功斯著。
射中九霄之禽。
文教已宣。
道应千年之圣。
想彼禽矣。
雍雍可珍。
配玉帛于前礼。
齐山木于至人。
栖必择处。
翔无失伦。
候律南徂。
洞庭之芳草犹碧。
顺时北向。
上林之繁花已春。
苟应弦以启圣。
同杀身以成仁。
尔乃云收远天。
水落上苑。
风萧萧而劲夕。
日杳杳而低晚。
于是圣人悦年丰。
修武功。
有直斯矢。
有弨其弓。
因肃杀之候。
游苑囿之中。
彼雁于飞。
斜当禁掖。
带轻云之微素。
映遥天之晴碧。
虽逄蒙之绝艺。
莫敢措心。
固离娄之明眸。
其才能觌。
我弓斯张。
我矢斯射。
算分数之远近。
则舍拔而应镝。
质毛纷其已坠。
弦声振犹未释。
闻之者足蹈手舞。
睹之者目骇心惕。
彼贯心称妙。
穿叶无怍。
一则三年而后发。
一则百步以为约。
岂如料必中于飞动。
骋绝伎于寥廓。
雁以远而矢发。
矢既发而雁落。
异哉。
莫高者天。
戾天者飞。
彼抟空之逸翰。
尚无所违。
矧荒服之逆命。
曷不咸归。
则知皇圣有作。
夷夏无间。
鄙楚庄之戏猿。
晋平之失鴳。
固将威九𡉞而清八荒。
岂直落翔云之一雁。
东郊朝日赋(以国家行仲春之令为韵)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日为炎精。君实阳德
明至乃照临下土。德盛则光被四国。
天垂象。圣作则。
春分之节。时则罔愆。
顺周官之仪。事乃不忒。
于是载青旗。俨翠华。
盖留残月。旗拂朝霞。
咸济济以皇皇。备礼容于邦家。
天子躬整服以待曙。心既诚而望赊。
倏而罢严。更辟禁城。
五辂齐驾。八鸾启行。
风出郊而草偃。泽先路而尘清。
卷馀霭于林薄。动神光于旆旌。
初破镜而半掩。忽成轮而上征。
杲耀荣光。分辉于千品万类。
烟煴瑞色。均烛于四夷八纮。
一人端冕以仰拜。百辟奉璋而竭诚。
故曰天为父。日为兄。
和气旁通。帝德与日德俱远。
清光相对。帝心与日心齐明。
时也春事既用。夹钟律中。
登观台而瑞集。睹芳甸而农众。
东为阳位。故出拜于国东。
仲居时中。乃展礼于春仲
既而盛礼毕陈。钖銮回轮。
家有罄室。巷无居人。
备礼服之灿灿。殷游车之辚辚。
人望如草。我泽如春。
天德与圣寿。配朝日而长新。
伊兹礼之可持。历前代而修之。
汉拜庭中。成烦亵之细事。
魏朝岁首。失礼经于旧时。
国家钦若天命。率由时令。
矫前王之失德。修古典而施敬。
伯夷之掌礼。侔轩后以作圣。
恭承命于春卿。遂观光而兴咏。
望思台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桃野之右。苍茫古原。
草木春惨。风烟昼昏。
揽予辔以踌躇。见立表而斯存。
汉武戾嗣剿命地也。然后筑台以慰遗魂。
吁。自古有死。
胡可胜论。苟失理以横毙。
虽千祀而犹冤。当武帝之季年。
德不胜而耄及。浮诞之士叠至。
诡怪之巫继集。忠见疑而莫售。
谗因隙而竞入。忘嗜欲之生疾。
意巫诅而是因。将搜蛊以涤灾。
纵庸琐之奸臣。言何微而莫雠。
冤虽毒而奚伸。搆储后以挂殃。
矧具寮与齐人。旋激怒而诛充。
竟奔湖而灭身。异哉汉后。
因奸邪之是诱。俾冢嗣而罹咎。
彼伤魂之冥冥。故筑台其何有。
嗟尔戾嗣。盍入明以见志。
遽兴戈而自弃。谅君父之是叛。
虽窜身其焉寘。呜呼。
一失其理。孝慈两坠。
不其伤哉。夫邪不自生。
衅亦有托。信其谗兴。
利则妖作。恣鬼神之愆变。
实人事之纷错。故子不语于怪乱。
道亦贵乎淡泊。盖为此也。
水滔滔而不归。日杳杳而西驰。
时径往兮莫追。人共尽兮台隳。
焉莽焉。俾永代而伤悲。
月临镜湖(以风静湖满轻波不动为韵)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月配阳。含虚而明。
湖止水。体柔而平。
光无不临。故丽天并耀。
清可以鉴。因取镜表名。
月包阴以成象。水禀月而为精。
两气相合。实不入而疑入。
二美交映。伊本清而又清。
色皎洁而秋天愈静。波演漾而宵风乍轻。
类泗滨之磬见。疑合浦之珠明。
至明洞幽。至清无垢。
同元泽无远不遍。等达人以虚而受。
满不可恃。望之足戒以亏盈。
形或未分。鉴之则辨其妍丑。
轻霭不起。纤尘莫过。
沉璧彩而为镜。碎金辉以成波。
皓质未判。空闻田鹤之唳。
香风乍度。暗传莲女之歌。
万象皆总。湛清光而不动。
极望靡穷。凝虚皓而如空。
照同心千里之外。洞游鳞百丈之中。
棹影乍浮。如上天边之汉。
桂华不定。多因末之风。
白昼诚穷。残夜将短。
临远峰而欲落。沉馀景而犹满。
月之德也朗而迥。水之性也柔而静。
照有馀晖。光无匿影。
满而将缺。顾兔自殊于太阳。
导之则流。无禽岂同于旧井。
原夫德无不应。理必相符。
湖以柔而藏月。月因朗而彰湖。
不私其明。明则有裕。
无逆于物。物乃不孤。
异投珠而按剑。等藏冰而耀壶。
惟水月之叶美。与君子而同涂。
冬至日陪位听太和乐赋(以文德光宅天敬万寿为韵)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乐自上古兮和洽是闻。
日至南极兮阴阳肇分。
名太和而顺气。
取初阳而配君。
则知天授圣而正历。
应天放勋
惟至也去阴就阳。
惟乐也偃武修文。
八佾初陈。
杂鸾凤而容裔。
九奏既毕。
降佳气之氤氲。
尔其顺元辰。
乾德
赫容卫之森肃。
俨宸位之恭默。
班礼乐于千品。
陈贽币于万国。
济济皇皇。
威容孔彰。
望北辰以列位。
指南山而献觞。
庆云协符。
荣观台之加丽。
太阳临照。
煴魏阙而增光。
于是太常导干羽而前曰。
八音自设。
千古靡隔。
所以赏诸侯之功。
畅圣君之泽。
失其度则惉滞寝兴。
适其仪则上下咸格。
清净顺气而不扰。
和乐自心而来宅。
可以导情欲。
可以涤烦剧。
既而笋簴齐列。
笙竽互传。
偕肃肃而合雅。
亦啾啾而同元。
备以四夷。
识四海之无外。
成于九土。
知九德之咸宣
崇易简岂同于濮水
务德化宁比于钧天。
既损之而又损。
盖斯焉而取焉。
故所以移风易俗。
发号施令。
周天地而不流。
匝寰宇而无竞。
斥郑卫而不御。
畅柔和而全正。
偫黎足蹈而手舞。
百僚仪肃而心敬。
则知一人作则。
万邦维宪。
来远人以干舞。
播声颂而吹万。
则郑之细。
晋之思。
不可以劝。
汤之放。
武之伐。
而犹有怨。
岂比我照二仪。
形九有。
舒太和之至德。
居盛阳之元首。
咸有典而有则。
固可大而可久。
明明我后。
于斯万寿。
登春台赋(以晴眺春野气和感深为韵)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春发生以煦物。台居高而处明。
俯而望焉。舒郁郁之和气。
登可乐也。畅怡怡之远情。
触类斯感。众芳俱荣。
风出谷以天霁。云归山而景晴。
俛视平皋。傍临远峤。
穷汉苑以周览。匝秦城而回眺。
林峦彩翠。浮佳气于遥天。
宫观参差。丽飞甍于夕照。
望莫若兮望远。感何深兮感春。
登其台则历阶而至极。应乎律故阴惨而阳伸。
令行斯顺。泽布惟均。
视虽微而必审。思何远而不亲。
懿夫情之诱人。人罔或舍。
时之感物。物莫能假。
台有春而必望。春何情而不写。
条风始至。散灼灼之红桃
谷雨初收。润萋萋之绿野。
天何言哉生众汇。人有灵兮感元气。
既望春而可乐。亦升高而足贵。
赏同沂水。聊舞雩以咏歌。
登异观台。宁睹蜡而增欷。
周望既极。含情则多。
媚迟日之未下。爱清风之屡过。
目以心远。野悠悠而气和。
可以乐芳时之景物。壮皇室之山河。
岂比夫羁士登楼而作赋。硕人在轴而为歌者哉。
春无物而不滋。台无远而不览。
岂老氏之或论。伊潘生之所感。
稽其趣时之规远。创意之义深
春非台而何乐。台非春而罔寻。
故望春者惟台是履。登台者惟春是临。
繄在物之可用。必从时之所任。
傥自下而可托。庶升高而至今。
鸿渐赋(以鸿渐路适之为韵)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深不测者道。大无疆者空。
空非羽而何适。道匪人兮孰通。
通于道者。是谓君子。
适于空者。莫如渐鸿。
故圣人托象以明义。务勤以饬躬。
将自迩而图远。必因卑而致崇。
始其素卵新化。青春戏融。
一之日乳哺衡阳之曲。二之日翱翔彭蠡之中。
且爰居以乐水。亦从正而养蒙。
毳毛其成。洞庭之芳草初绿。
弱羽云就。武陵之繁华已红。
而见其进。未知其终。
美夫姿淑伟丽。飞鸣有检。
动靡求栖。游皆远险。
思奋志于寥廓。且藻容于菱芡
升不越次。先冒履木之危。
进而得中。孚及于磐之渐。
渐如何其。往有攸措。
方去渚而戾止。俄跻陵而遐顾。
风水遥辅于羽毛。烟云未通于道路。
嗈嗈相召。惊月夜而乱趋。
肃肃连行。拂天池而径度。
信梁燕之莫俦。岂谷莺之足慕。
亦犹九层起于累土。千里始于投迹。
琢玉者日就其功。为学者月将其益。
皆自微以成著。固何求而不适。
异夫出陆抟空。骧首矫翮。
顺寒暑以攸往。亘山川而罔隔。
以言乎鸟也。尚不忘进。
以言乎人也。如何勿思。
思者所以志道。进者所以修辞。
诚既往而莫返。冀将来而可追。
蒙亦有望于斯渐。敢不肃然而勉之。
奉天改元大赦制(平朱泚后改建中五年兴元元年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门下。致理兴化
必在推诚。忘已济人。
不吝改过。朕嗣守丕构。
君临万方。失守宗祧。
越在草莽。不念率德。
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
期有复于将来。明徵厥初。
以示天下。惟我烈祖
迈德庇人。致俗化于和平。
拯生灵于涂炭。重熙积庆。
垂二百年。伊尔卿尹庶官。
洎亿兆之众。代受亭育。
以迄于今。功存于人。
泽垂于后。肆予小子。
获缵鸿业。惧德不嗣。
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
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
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
不察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
情不上通。事既壅隔。
人怀疑阻。犹昧省已。
遂用兴戎。徵师四方。
转饷千里。赋车籍马。
远近骚然。行赍居送。
众庶劳止。或一日屡交锋刃。
或连年不解甲冑。祀奠乏主。
室家靡依。生死流离。
怨气凝结。力役不息。
田莱多荒。暴命峻于诛求。
疲氓空于杼轴。转死沟壑。
离去乡闾。邑里邱墟。
人烟断绝。天谴于上。
而朕不悟。人怨于下。
而朕不知。驯致乱阶。
变兴都邑。贼臣乘衅。
肆逆滔天。曾莫愧畏。
敢行凌逼。万品失序。
九庙震惊。上辱于祖宗。
下负于黎庶。痛心腼貌。
罪实在予。永言愧悼。
若坠深谷。赖天地降佑。
神人叶谋。将相竭诚。
爪牙宣力。屏逐大盗。
载张皇维。将宏永图。
必布新令。朕晨兴夕惕。
惟念前非。乃者公卿百寮。
累抗章疏。猥以徽号。
加于朕躬。固辞不获。
俯遂舆议。昨因内省
良用矍然。体阴阳不测之谓神。
与天地合德之谓圣。顾惟浅昧。
非所宜当。文者所以成化。
武者所以定乱。今化之不被。
乱是用兴。岂可更徇偫情。
苟膺虚美。重余不德。
祇益怀惭。自今以后。
中外所上书奏。不得更称圣神文武之号。
夫人情不常。系于时化。
大道既隐。乱狱滋丰。
朕既不能宏德导人。又不能一法齐众。
苟设密网。以罗非辜。
为之父母。实增愧悼。
今上元统历。献岁发生。
宜革纪年之号。式敷在宥之泽。
与人更始。以答天休。
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兴元元年
正月一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
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
有以忠劳。任膺将相
有以勋旧。继守藩维。
朕抚驭乖方。信诚靡著。
致令疑惧。不自保安
兵兴累年。海内骚扰。
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灾。
朕实不君。人则何罪。
屈已宏物。予何爱焉。
庶怀引慝之诚。以洽好生之德。
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及所管将士官吏等。一切并与洗涤。
各复爵位。待之如初。
仍即遣使。分道宣谕。
朱滔虽与贼泚连坐。路远未必同谋。
朕方推以至诚。务欲宏贷。
如能效顺。亦与维新。
河南河北诸军兵马。并宜各于本道自固封疆。
勿相侵轶。朱泚大为不道。
弃义蔑恩。反易天常。
盗窃名器。暴犯陵寝。
所不忍言。获罪祖宗。
朕不敢赦。其应被朱泚胁从将士官吏百姓及诸色人等。
有遭其扇诱。有迫以凶威。
苟能自新。理可矜宥。
但官军未到京城以前。能去逆效顺。
及散归本军本道者。并从赦例原免。
一切不问。天下左降官。
即与量移近处。已量移者更与量移。
流人配隶。及藩镇效力。
并缘罪犯与诸使驱使官。兼别敕诸州县安置。
及得罪人家口未得归者。一切放还。
应先有痕累禁锢。及反逆缘坐。
承前恩赦所不该者。并宜洗雪。
亡官失爵放归勿齿者。量加收叙。
未复资者更与进叙。人之行业。
或未必兼。构大厦者方集于偫材。
建奇功者不限于常检。苟在适用。
则无弃人。况黜免之徒。
沉郁既久。朝过夕改。
仁何远哉。流移降黜。
亡官失爵。配隶人等。
有材能著闻者。特加录用。
勿拘常例。诸军使诸道赴奉天及进收京城将士等。
或百战摧敌。或万里勤王。
捍固全城。驱除大憝。
济危难者其节著。复社稷者其业崇。
我图尔功。特加彝典。
锡名畴赋。永永无穷。
宜并赐名奉天定难功臣。身有过犯。
递减罪三等。子孙有过犯。
递减罪二等。当户应有差科使役。
一切蠲免。其功臣已后虽衰老疾患。
不任军旅。当分粮赐。
并宜全给。身死之后。
十年内仍回给家口。其有食实封者。
子孙相继。代代无绝。
其馀叙录。及功赏条件。
待收京日。并准去年十月十七日十一月十四日敕处分。
诸道诸军将士等。久勤捍禦。
累著功勋。方镇克宁。
惟尔之力。其应在行营者。
并超三资与官。仍赐勋五转。
不离镇者。依资与官。
赐勋三转。其累加勋爵。
仍许回授周亲。内外文武官。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各加一阶。
仍并赐勋两转。见危致命。
先哲攸贵。掩骼薶胔。
礼典所先。虽效用而或殊。
在恻隐而何间。诸道兵士有死王事者。
各委所在州县给递送归。本管官为葬祭。
其有因战阵杀戮。及擒获伏辜。
暴骨原野者。亦委所在逐近便收葬。
应缘流贬及犯罪未葬者。并许其家各据本官品以礼收葬。
自顷军旅所给。赋役繁兴。
吏因为奸。人不堪命。
咨嗟怨苦。道路无聊。
汔可小康。与之休息。
其垫陌及税间架竹木茶漆榷铁等诸色名目。悉宜停罢。
京畿之内。属此寇戎。
攻劫焚烧。靡有宁室。
王师仰给。人以重劳。
特宜减放今年夏税之半。朕以凶丑犯阙。
遽用于征。爰度近郊。
息驾兹邑。军储克办。
师旅攸宁。式当褒旌。
以志吾过。其奉天宜升为赤县。
百姓并给复五年。尚德者。
教化之所先。求贤者。
邦家之大本。永言兹道。
梦想劳怀。而浇薄之风。
趋竞不息。幽栖之士。
寂寞无闻。盖诚所未孚。
故求之不至。天下有隐居行义。
才德高远。晦迹丘园。
不求闻达者。委所在长吏具姓名闻奏。
当备礼邀致。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
能直言极谏。及博通坟典。
达于教化。并洞识韬钤。
堪任将帅者。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闻荐。
天下孤老。𩻴寡茕独。
不能自活者。并委州县长吏量事优恤。
其有年九十已上者。刺史县令就门存问。
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旌表门闾。终身勿事。
大兵之后。内外耗竭。
贬食省用。宜自朕躬。
当节乘舆之服御。绝宫室之华饰。
率已师俭。为天下先。
诸道贡献。自非供宗庙军国之用。
一切并停。应内外官有冗员。
及百司有不急之费。委中书门下即商量条件。
停减闻奏。布泽行赏。
仰惟旧章。今以馀孽未平。
帑藏空竭。有乖庆赐。
深愧于怀。赦书有所未该者。
委所司类例条件闻奏。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
以其罪罪之。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门下。
致理之体。
先德后刑。
礼义兴行。
故人知耻格。
教令明当。
则俗致和平。
然后奸慝不萌。
暴乱不作。
古先哲后。
莫不由斯。
国家受命百七十载。
八圣储庆。
敷佑下人。
迈种宽大之德。
累蠲苛酷之令。
盖仁之所积者厚。
故泽之所流者深。
兹予小子。
获主重器。
懵于理乱之本。
溺于因习之安。
授任不明。
赏罚乖当。
立法以齐众。
而犯命愈甚。
兴戎以除害。
而长乱益繁。
贼臣蓄奸。
乘衅窃发。
九庙乏主。
兆人靡依。
猰㺄肆其吞噬。
豺狼穴于宫阙。
岁未云半。
载罹播迁。
仰惭穹昊。
俯愧臣庶。
敢爱霣越。
苟全眇躬。
诚惧益纵寇雠。
重辱宗社。
忍耻誓志。
庶补前羞。
赖亿兆宅心。
不忘先德。
诸帅勠力。
恭行天罚。
俾余寡昧。
再膺多祐。
总乾纲于既紊。
复天柱于将倾。
言旋镐京
不改旧物。
宗祧有序。
朝享有期。
重庆多。
深增感惕。
呜呼。
君者所以抚人也。
君苟失位。
人将安仰。
朕既不德。
致寇兴祸。
使生灵无告。
受制凶威。
苟全性命。
急何能择。
或亏废名节。
或贪冒货利。
陷于法网。
事匪一端。
究其所由。
自我而致。
不能抚人以道。
乃欲绳之以刑。
岂所谓恤人罪已之诚。
含垢布和之义。
涤清污俗。
咸与更新。
可大赦天下。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已下。
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
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已前左降官。
即与量移。
未复资者更与移近处。
流人及犯配隶藩镇效力。
并即放还。
亡官失爵放归不齿者。
量加收叙。
已经收叙未复资者。
更与进改。
其黜免人等。
有素著行能。
旁遭谴累。
特加录用。
勿以为负。
不有忠者。
谁复社稷。
不有劳者。
谁从巡狩。
连帅之重。
所以殿邦禦侮也。
二千石之任。
所以分忧共理也。
方镇将校。
勤奉戍役。
中外寮吏。
恪居官次。
国有大庆。
所宜同之。
内外文武及致仕官。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
仍并赐勋两转。
司徒中书令晟。
英特杰立。
光辅中兴。
再定皇都
一匡天下。
推恩之典。
贻庆无穷。
宜与一子五品正员京官。
侍中瑊。
沉邃忠厚。
服劳王家。
保全危城。
剪除大憝。
嘉乃茂绩。
次于宠章。
宜与一子六品正员京官。
镇国潼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骆元光
京畿渭南商州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尚可孤
邠宁等州节度使检校右仆射韩游瑰
奉天行营诸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戴休颜
咸秉大节。
著于艰难。
同勋叶忠。
翼我兴运。
宜各与一子七品正员官。
道节度使及行营都知兵马使兴元扈从左右金吾大将军等。
各与一子八品正员官。
诸道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应诸军赴上都收复将士等。
俱以纯诚。
奋其勇节。
连年带甲。
百战摧锋。
有忘身以效命。
有灭亲以徇义。
誓平国难。
如复私雠。
竞扬貔虎之雄。
克清枭獍之孽。
策勋行赏。
传嗣荣亲。
播乃功名。
与国终始。
去冬已来。
未经甄叙者。
即与超八资改转。
已经甄叙者。
更与超三资进改。
三品已上祖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量与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四品已下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亦授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其赏钱委所司即依元敕支给。
应扈从将士。
三品已上赐爵两级。
四品已下各加两阶。
仍并赐勋三转。
其祖父母父母封赠。
并准收京城例处分。
应扈从官。
普恩之外。
三品已上更加爵一级。
四品已下更加一阶。
若常参官祖父母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量授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诸州刺史
普恩之外。
赐爵一级。
诸道进奏陪位者。
更加一阶。
奉天定难及元从功臣
宜令本军本使即定名闻奏。
所司各准元敕优赏。
其诸道军镇及行营将士。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以下加一阶。
仍准今年正月一日制。
速与甄叙。
成德淄青魏博等节度并诸军应归顺将士等。
各蕴诚义。
积著功劳。
由朕失于抚绥。
顷岁暂怀疑阻。
寻能励节。
不替旧勋。
是资宴犒。
俾洽王泽
宜委所司即约额支计。
各赐钱物赏设。
仍委本道节度准前后敕。
速条疏甄叙。
其朔方并诸军应在河中管内及同州将士等。
自远赴难。
解其重围。
念兹功劳。
并未酬报。
虽遭胁制。
情有可矜。
应到行营未经甄叙者。
并准元敕超五资改转。
其赏钱比收京城将士例。
各给一半。
委本军兵马使条录名衔闻奏。
所司支计给付。
食实封者。
亦便配额。
令其请受。
应天下诸道诸军将士等。
如有年老。
及疾患尪弱。
不任军旅。
愿归乡里者。
并给终身优复。
州县切加安存。
勿令侵扰。
如无家可归者。
量给田宅。
使得存济。
见危致命。
先典所尚。
况忠卫社稷。
杀身成功。
朕于斯人。
义有加等。
太尉秀实
天授贞烈。
沮兹奸邪。
苍黄之中。
独蕴雄断。
将纾国难。
诡收寇兵。
凶谋既亏。
吾事果济。
忠诚奋发。
手击渠魁。
英风凛然。
振迈千古。
宜即差官致祭
并旌表门闾。
府县护其丧事。
缘葬所要。
一切官供。
仍于墓所官为立碑。
以扬徽烈。
其所赐实封五百户
嫡子正员三品官。
诸子授正员五品官。
中书门下即准元敕处分。
应诸道诸军将士有身死王事者。
委本道本使具名衔闻奏。
即与褒赠。
仍以在身官爵授其子孙。
内外文武官及诸亲诸色人等。
有横遭逆贼杀害者。
各听其家人亲识人于所司陈牒。
勘实闻奏。
亦与追赠。
如迹著忠烈
众所明知。
仍访其子孙。
量加优恤。
尚齿养老。
王风之首。
三代制理。
未或遗年。
朕将遵古典以兴化
本人心而教孝。
用优秩赐。
式慰里闾。
京兆府耆寿年八十已上。
并与版授刺史
赐紫
八十已下。
及诸州府耆寿年八十已上。
并与版授本县令
赐绯
天下侍老耆寿。
亦各与版授官。
如年九十已上者。
州县长吏岁时躬亲省问。
贫弱不能自存者。
量赐粟帛。
顷属多难。
人流俗弊。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赋役繁起。
农桑失时。
哀我瘅人。
汔可小息。
然以国计犹歉。
军实靡充。
未尽复除。
良增愧悼。
应天建中四年年终已前。
所有诸色逋欠。
在百姓复内者。
一切放免。
百司及诸军诸使举放利钱。
今年六月已前。
百姓欠负未纳者。
亦并停徵。
京兆府百姓。
普恩之外。
给复一年。
其供顿官吏。
京兆尹类例具名衔闻奏。
量与优奖。
古者计户以署吏。
因时而建职。
既不乏事。
亦无冗员。
今田亩污莱。
版图凋耗。
齐人编户。
托庇官曹。
贪吏猾胥。
诱为囊橐。
启奸隳业。
为害尤深。
应在京百司色役人及流外等。
御史大夫即与诸司使长官审详商议。
据见所掌事之闲剧。
定额闻奏。
仍校名送中书门下
务从减省。
副朕忧人。
以后应须署置。
并定名先奏。
仍永为常式。
今年正月一日赦书节目有所未行者。
所司并举而行之。
赦书或有不该。
即比类条件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
以其罪罪之。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遐迩。
咸使闻知。
贞元改元大赦制兴元二年正月一日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
门下。
王者体元立极。
钦若乎天地。
纂业承统。
严奉于祖宗。
所以敬事修诚。
务本敦孝。
尊其上以御于下。
谨其身而训于人。
百神允谐。
兆庶永赖。
立国之本。
斯其大经。
朕烛理不明。
违道招损。
往遭多难。
沦陷国都。
天地宗祧。
旷而莫主。
则是钦若严奉之义缺矣。
甚用惧焉。
洎复京师
遽将告谢。
有司以人力耗斁。
礼物废隳。
日居月诸。
岁聿云暮。
卜其吉日。
(一作甫)在上
齐心永怀。
坐以待曙。
而百辟卿士。
抗疏上言。
咸谓人心未宁。
不足以尽敬。
寇孽犹在。
不足以告功。
迫于偫情。
俯抑诚愿。
郊庙孔迩。
瞻言莫从。
悼心惭颜。
胡宁自处。
重以和平未洽。
灾沴荐臻。
去岁旱蝗。
两河为甚。
人流不息。
师出靡居。
加之以徵求。
因之以荒馑。
困穷殍馁。
转死邱墟。
关辅之间。
无积雪。
土膏未发。
宿麦不滋。
详思咎徵。
有为而致。
岂兵戎之后。
馀祲尚存。
将狱犴之中。
深冤未释。
又河中淮右。
逆将阻兵。
污胁齐人。
陷之死地。
虽欲自雪。
厥路无由。
抱义衔冤。
足伤和气。
此皆由朕爽德。
播灾于人。
为之父母。
实用愧耻。
今元阴已谢。
春日载阳。
勾萌毕伸。
幽蛰咸震。
思与海内。
同心自新。
发号更元。
用符天意。
宜改兴元二年贞元元年
正月一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以下。
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
罪无轻重。
咸赦除之。
先准敕令量移收叙人
所司据节文速与处分。
应河中胁从将士。
多是奉天赴难功臣
本居朔陲。
夙尚忠节。
岂以一夫诖误。
弃其累代勋庸。
朕于此军。
尤所不忍。
特宜洗涤。
待以初诚。
自非与官军决战。
死于锋刃。
其馀虽临阵擒获。
亦并释放。
如弃逆归顺者。
在身先有官爵实封。
一切如旧。
仍准前后制敕。
所在便给赏钱。
并与甄叙。
如有因危效节。
建立殊庸。
量其事绩。
特加奖擢。
李怀光若能翻然悔过。
刺身赴朝。
念其尝有大勋。
必当终始全护。
仍准前敕。
授之官封。
朕于功臣
庶亦无负。
淮西将吏百姓等。
皆被劫制。
久为匪人。
询事原情。
谅非获已。
今王师四合。
计日诛夷。
玉石俱焚
用增恻悯。
宜令诸道进军之日。
唯罪首恶一人。
自馀徒党。
悉从原宥。
如有归顺及立功者。
并准河中将士例褒奖。
夫为国之要。
在于审官
共理分忧。
守宰弥切。
阖境性命。
系乎其人。
将使里闾无愁苦之声。
风俗兴廉让之教。
得不慎简髦彦。
寄之化源。
自今已后。
诸州刺史有阙。
中书门下于朝官中精择有理人才术者授之。
刺史县令在任。
频年课绩尤异者。
擢授侍郎给舍郎官御史
中外迭处。
用观其能。
赏罚必行。
期于竞劝。
自顷选曹署吏。
唯以书判求人。
务骋浮华。
莫稽实行。
且能言者不必适用。
蕴用者或未能言。
为官择人。
其在精覈。
宜令清资常参官。
每年于吏部选人中。
各举所知一人。
任县令录参军者。
所司依资叙注拟。
便于甲历之内。
具标举主名衔。
仍牒报御史台
如到任后政理尤异。
及有赃犯事迹著明者。
司录举官姓名闻奏。
以为褒贬。
其内外官员及京城诸使名目。
御史审勘会。
商量并省停减。
仍集百寮定议。
务从简约。
息费便人。
其京外官职田及息利官钱等。
黠吏诋欺。
移易疆畔。
或贫人转徙。
捕系亲邻。
日月滋深。
耗弊弥甚。
亦令百寮议其折衷。
择善而行。
往以赋役殷繁。
人不堪命。
定为两税。
事额易从。
比属军兴。
或踰始制。
法无所守。
吏益为奸。
哀我劳人。
汔可小息。
自诸道州府
除两税外。
应有权宜科率差使
一切悉停。
京畿及近县所欠百姓和籴价值。
度支即勘会支给。
诸道非临寇贼州县。
已来点召官健子弟。
并宜放散。
任营生业。
应经陷贼州县。
百姓屋宇被灾毁。
并贫病老弱。
及遭伤损之类。
所在量加优恤。
使得安存。
天下名山大川。
并自古圣帝明王贤臣烈士祠庙坟墓。
各委当处长吏择日致祭
必资精洁。
以达志诚。
班爵有差。
所以序贤也。
廪秩有等。
所以明劝也。
今或高卑失序。
中外相踰。
至于卿士之家。
尚罹冻馁之患。
忠信重禄。
岂其然耶。
内外官禄及俸钱手力杂给等。
中书门下度支即参详定额闻奏。
应赴奉天及收城将士等。
并功存社稷。
节著艰危。
中心藏之。
岂忘酬报。
顷缘府藏空竭。
赏给未周。
乃眷勋臣。
实用增愧。
应准元敕合请赏钱人等。
委所司节减在官及百司费用。
据所有财物。
速与给付。
应在京城及诸道立功将士等。
先有诏旨。
并许甄升。
所司勘会。
淹历时月。
中书门下即准元敕处分。
诸军行营并河中朝邑被胁从将士。
家口在京及诸州府者。
宜令本道节度观察使安存赈恤。
各令优给。
应诸军诸使立仗见在城将士等。
共赐物七万匹。
制书有未该备。
所司速比类条件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
以其罪罪之。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赦书日行五百里。
遐迩咸知。
冬至大礼大赦制贞元元年十一月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
门下。君天下者。
受命于天地。继业于祖宗。
致其诚心。惟敬与孝。
违敬莫大乎废祀。亏孝莫大乎黩神。
朕以身。属承大统
纵欲败度。浸生厉阶。
兵连祸深。变起都邑。
六师播荡。九服震惊。
郊庙园陵。陷于凶逆。
神人乏主。将迨周星。
列圣大业。几坠于地。
违敬亏孝。罪由朕躬。
抚临万邦。甚用自愧。
侧身思咎。庶补将来。
股肱元臣。比义叶德。
爪牙众士。勠力同心。
诛大憝而都邑廓清。剪逋寇而关河厎定。
兹朕再与王公卿尹。洎亿兆之人。
备其盛容。修其礼物。
荐诚清庙。展敬圜丘
陈谢罪𠌤。告雪愤耻。
感慕惭惕。若无所容。
上帝顾怀。再新景命。
岂伊匪德。独鸿休。
思与普天。诞膺多福。
可大赦天下。自贞元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昧爽已前。
大辟已下。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
罪无轻重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
左降官量移近处。流人及藩镇效力。
并即放还。应有痕玷禁锢。
前后恩赦节文未该及者。亦宜洗雪。
勿以为累。李希烈僭逆不道。
诚所难容。朕悯念苍生。
务息征讨。频有诏命。
许其自新。若能归降。
依前敕待以不死。淮西管内将士官吏百姓等。
一切原宥。与之如初。
先有官封。亦皆复旧。
如能特建功效者。当别超擢。
若家口亲属在诸道者长吏绥抚。
各使安存。其归顺百姓。
仍委节度观察使刺史给空閒地。任便安居。
优复终身。全济。
待事平已后。听归本贯。
天下百姓。去年十二月已前欠负官税官租。
及诸色人逋悬。一物已上。
但不在官典复内者。一切免放。
内外文武官见任及致仕官。三品已上赐爵三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天下诸使诸将军士。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
白身人赐勋三转。自顷凶渠倡乱。
逆臣附奸。保据国都。
凭陵甸服。朕出次郊邑。
再迁巴梁。险阻艰难。
靡不经历。暴乱之后。
乃彰烈士之功。忧危之中。
方见直臣之节。录勋进善。
其可弭忘。应奉天兴元元年扈从立功并收京城将士食实封者。
各随文武与一子官。馀并加两阶。
仍赐勋三转。其文武百官应扈从到兴元府者。
五品已上赐爵一级。六品已下各加一阶。
合入三品五品者。不拘考限听叙。
其五品已下父母。未经追赠者与追赠。
应平河中将士。即准元敕。
速与甄奖。自建中四年已来。
有身死王事。义烈著明。
未经褒赠者。本道即具名衔事迹闻奏。
诸道有解退官健。州府长吏切务安存。
仍量以空閒田地给付。免其差役。
任自营生。社稷之勋。
以辅兴王业。统帅之任。
总制戎麾。参衮职者其德崇。
麾节者其功大。方镇乃国之垣翰
禁卫实予之爪牙。尹京实赖于肃清。
主计尤资于办集。所颁庆泽。
宜越常伦。司徒中书令晟。
宜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四品阶。诸道副元帅
各与一子六品正员官。中书门下平章事节度使
各与一子七品正员官。节度使及神策兵马使六军统军金吾六军大将军判度支侍郎
各与一子八品正员官。都团练防禦等使京兆河南尹金吾六军将军殿前射生兵马使
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多难以来。
三十馀载。克平祸乱。
属在戎臣。或节著艰危。
或勋高战伐。受任虽专于总帅
成功亦赖于偫材。懋赏推恩。
宜加裔嗣。诸道大将功业崇高者。
各与一子官。本使即详定。
录名闻奏。副元帅都统节度使下每道各二十人。
团练都防禦使下各十人。如大将子孙之中。
有艺业优长。性行纯确者。
本使具状闻荐。仍量事资给。
令赴上都。朕当随材授官。
以充侍卫。庶使忠臣之后。
与国无穷。故尚父子仪
先朝元勋。再复京邑
太尉秀实。以死为国。
节冠古今。宜各与子孙一人五品正员官。
自至德以后节度使大将。有忠烈绩效著明。
其后沦翳者。所司即条录闻奏。
与子孙一人正员官。诸色人应在贼中。
潜奉神主。顷已甄赏。
宜便赐优崇。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江淮转运使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滉
励精勤职。夙夜在公。
漕挽资储。千里相继。
事无𠌤素。人不告劳。
拯于凶灾。厥有成绩。
进封晋国公。关畿之内。
连岁兴戎。荐属天灾。
稼穑不稔。谷籴翔贵。
烝黎困穷。仓廪空虚。
莫之赈赡。每一兴念。
恻然痛心。宜令度支江西湖南见运到襄州米十五万石。
设法般赴上都。以救百姓荒馑。
如山路险阻。车乘难通。
仍召贫人。令其般运。
便以米充脚价。务于全活流庸。
庶事优饶。副朕勤恤。
立国之道。始于亲亲。
所以厚骨肉之恩。明教化之本。
况荐经艰故。宗族漂沦。
敦睦之情。有加常典。
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各与一子七品官
王郡王郡主县主。各与一子官。
出身应陪位皇亲五等已上。诸亲三等已上者。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五品加一阶。
六品已下及常选官散官等。简选日优与处分。
未出身人量授文武散官。如宗子中有德行才能者。
宗正卿具以名闻。当别奖任。
致理之本。在乎审官
审官之由。资乎选士。
将务选士之道。必精养士之方。
魏晋已还。浇风未革。
国庠乡校。唯尚浮华。
选部礼闱。不稽实行。
学非为巳。官必徇人。
法且非精。弊将安救。
宜令百寮。详思所宜。
各修议状。送中书门下
参较得失。择善而行。
有虞建官。三载考绩。
在汉为吏。或长子孙。
盖吏久于官。则人情不苟。
官久于事。则理化有成。
日者制度废隳。考课乖舛。
淹速靡准。升降无名。
欲令庶寮。何所惩劝。
自今已后。刺史县令
未经三考。不得改移。
其馀非在职绩效殊尤。亦不得越次迁转。
刺史停替。须待鱼书。
内外五品已上。及常参官在任年考已深者。
即量才效用与改。中外迭处。
以观其能。夫明目达聪。
务广闻见。或虑怀才抱器输忠纳谏之伦。
地处幽遐。无由自达。
永言于此。梦想不忘。
应诸色人。有长策济时。
忠规匡主。任具陈所见。
诣所居之州。委刺史略与讨论。
观其旨趣。但有裨治道。
不涉私情。便与附驿递进。
朕当亲览。自立两税。
经今百年。或初定之时。
已有偏并。或户口减耗。
旧额犹存。轻重不均。
流亡转甚。委度支即折衷条理。
以恤困穷。古者虽有水旱。
人无菜色。皆由储蓄不匮。
劝导有方。前代所置义仓。
国初亦循其制。被灾救乏。
甚便于人。即宜准贞观故事。
天下所垦见田。上自王公。
下及百姓。每丰稔之岁。
秋夏两时。州县长官以理劝课。
据顷亩多少。随所种粟豆稻麦。
逐便贮纳。以为义仓。
如年谷不登。即量取赈给。
官司但为立法劝谕。不得收管。
仍各委本道观察使逐便宜处置闻奏。敦本厚生。
必资播殖。当今所切。
莫甚于斯。自今百姓有垦辟田畴加于常岁者。
所加之地。不得辄徵租税。
刺史令长考课。亦以本界垦田多少为殿最。
今年蝗旱损甚州府。开春之后。
量给种子。使就农功。
天下应荒閒田。有肥沃堪置屯田处。
委当管节度使观察团练防禦等使刺史审细检行。以诸色人及百姓情愿者
使之营佃。如部署精当。
收穫数多。本道使刺史特加褒升。
屯田等节级优赏。如是逃户田地。
本主复业。即却给还。
辇毂之下。四方会同。
供应既多。难为准定。
急赋繁役。人何以堪。
宜令京兆尹度支计会。长安万年两县。
每季各先支贮备钱五千贯文。于县库收纳。
定清干官专知。应缘卒须别索。
及杂供拟并工匠等。县令专知官先对给价钱。
季终之后。申度支勘会。
应关和市和雇。并须先给价钱。
两税外。一物已上。
不得科配百姓。御史台朝廷纪纲。
尚书省治化根本。百度得失。
系乎其人。自顷制敕颁行。
所司多不遵守。王臣奉职
岂所宜然。委御史台左右丞切纠稽违。
无壅朕命。南郊太清宫太庙应职掌行事官。
郊庙摄将军中郎郎将留守副留守内定行从官。三品已上各赐爵一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并赐勋两转。
其诸色支供作官司直长上流外灼然要职掌者。并赐勋两转。
行事室长掌坐斋郎礼生赞者。减二年劳。
无劳可减者。简选日优与处分。
崇贤馆学生见在者。减帖策各一道。
国子监陪位学生赐勋一转。介公酅公各与一子官。
如无子孙。赐物一百匹。
神策六军殿前左右射生英武威远皇城右金吾街使将士。应缘大礼宿卫御楼立仗。
及守本库本营者。共赐物若干端匹。
天灾作沴。深儆予衷。
跼蹐忧惭。罔知攸措。
今谷价腾踊。人情震惊。
乡闾不居。骨肉相弃。
流离殒毙。所不忍闻。
公私之间。廪食俱阙。
既无赈恤。又复徵求。
财殚力竭。继以鞭箠。
弛征则军粮乏赡。厚取则人何以堪。
念兹困穷。痛切心骨。
思所以济。浩无津涯。
补过实在于增修。救患莫如于息费。
致咎之本。既由朕躬。
谢遣之诚。宜自朕始。
宜令尚食所进御膳。每日各减下一半。
宫人等每月惟供给粮米一千五百硕。飞龙厩马。
从今已后至三十日已前。并减一半料。
京兆府应差科百姓。及和市和买等诸色目。
事无大小。一切并停。
公私债负。容待蚕麦熟后徵理。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
门下。朕以寡德。
属当大统。皇天眷佑。
俾主兆人。惧不克承。
夙夜祇畏。缅怀前烈。
致于升平。予心浩然。
罔知攸济。小大之务。
曷尝不勤。刍荛之言。
亦莫不敬。虑每存于致理。
志常在于恤人。中宵屡兴。
终食累叹。一事乖弛。
惄焉疚怀。一夫罹殃。
恻若伤体。思与海内。
同臻大和。息其战争。
保其生业。降心从众。
实匪有辞。克已利人。
诚无所吝。然以视听有极。
思虑难周。况乎长自深宫。
安于近习。损益之理。
宁免过差。幽远之情。
固多未达。由是兢兢砥砺。
悔往修来。烛理所患于不明。
推心庶几于无负。日慎一日。
于今十有五年矣。上灵降鉴。
多士叶诚。五稼屡丰。
四鄙不扰。方镇辑睦。
干戈厎宁。边垒缮完。
殊方款附。协天地会昌之运。
实宗社无疆之休。庆既于元功。
礼有昭于大报。矧惟霜露之感。
永切孝思。禋燎之仪。
每勤精意。将申诚敬。
其在躬亲。是与公卿大夫。
虔奉牺牲。恭奠圭璧。
陈其文物。荐其馨香。
类秩于泰坛。朝享于寝庙。
率职来助。万邦攸同。
备物致严。百礼具举。
诚慕获展。神人允谐。
明发永怀。庆感斯集。
纯嘏所锡。岂惟朕躬。
思俾普天。均承惠泽。
可大赦天下。贞元九年十一月十日昧爽已前。
系囚见徒。大辟已下。
罪无轻重。咸赦除之。
其见于官司辩对者。亦并放免。
官人犯入已赃。不可令其却上。
已后勿以为累。左降官及流人。
并量移近处。其官已经量移未复资者。
还其阶爵。窜谪遐裔。
冀速沾恩。比者准制量移。
所司比例申牒。屡加盘覆。
累涉岁年。既甚淹迟。
且不均一。宜令吏部刑部审勘检本流贬及量移敕旨。
比类元犯事状轻重。两月内与处分。
内外文武见任及致仕家居。并诸军诸使将士等。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
从我巡狩。涉于艰难。
录其忠劳。宜有优异。
应从奉天扈从至兴元府文武官将士等。普恩之外。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
兵兴已来。垂四十载。
税额烦重。人已困穷。
因之以流离。加之以冻馁。
为人父母。实切哀伤。
诚由德化未孚。耗斁犹广。
每欲蠲复。使之小休。
迫于军储。有意未就。
姑示勤恤。减其田租。
惠贷非多。良深悯愧。
天下百姓。贞元十年地租斛㪷应合度支收管者。
宜并三分减收一分。如当管无属度支斛㪷。
即减放合送上都十分之一。其所放斛㪷钱物。
并委巡院官与观察经略等使计会。审勘定数。
分明榜示百姓。仍具申奏。
去年以来所有贷粮种子。并存百姓腹内者。
一切放免。富国安人
在于薄敛。必不得已。
简则易从。自顷削去烦苛。
定为两税。既无他挠。
颇便于时。朕推诚御人。
所贵在信。保此成法。
期于不踰。凡百有司。
所宜遵守。傥求取无节。
则因缘起奸。获利失人。
殊乖朕意。诸司诸使及诸州府。
除两税外。别有科配。
悉宜禁绝。近年以来。
因和市和籴欠负百姓钱物。并即填还。
已后官司应有市籴者。各须先付价直。
不得赊取抑配。因兹敛怨扰人。
水旱为灾。古人不免。
苟有丰蓄。则无凶年。
间属多虞。里闾凋耗。
如务求于日给。不遑虑于岁储。
一谷不成。人则艰食。
害至而救。其伤已多。
俾无馁殍之忧。将在备之而已。
宜委诸州府长吏。每年以当管回残馀羡钱物。
谷贱时收籴。各随便近贮纳。
年终具有无多少。报中书门下
申考功。以为考课升降。
如有替代。各分交领。
准前申报。若遇灾异不稔。
即量事给与百姓。辄有将充诸色用者。
以枉法赃罪之。其劝课百姓。
自置义仓。仍准贞元元年十一月十一日制处分。
立人之道。惟孝与忠。
孝莫大于荣亲。忠莫先于竭节。
惟尔师长卿校。洎乎方岳列藩。
保乂皇家。交修庶绩。
竭节之效。既昭乃诚。
荣亲之恩。宜洽国典。
内外文武清望职事官。并节度观察防禦团练经略等使。
父在未有官。量授检校五品官。
母在未有邑号者。各封邑号。
父母亡没者。量与追赠。
已经追赠者。更与改赠。
佐运之臣。纳忠之辅。
功既存于社稷。庆宜及于子孙。
故周锡土田。汉传带砺。
畴其爵邑。与国始终。
固以明报德之恩。劝为臣之节。
其或年代未远。利泽犹存。
祠宇已变于荒墟。裔嗣不编于仕籍。
思其人。犹爱其树。
况奠享乏主。而不加省录者乎。
兴灭国。继绝代。
所以礼先贤也。修宗庙。
敬祀事。所以教追孝也。
化俗归厚。此其大端。
应九庙配享功臣。及武德以来将相
名节特高。有封爵废绝。
祠庙无主者。宜许子孙一人绍封。
以时享祀。自今以后。
应有家庙。子孙但传袭封爵者。
并许享祔于庙。其有毁卖私庙及买之者。
各以犯教义赃论。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
各令所在长吏以礼致祭。书叙明目达聪。
垂拱而理。诗称济济多士
文王以宁。舍已从人。
故能通天下之志。弃瑕录用。
故能尽天下之才。昔在太宗
勤求理道。纳谏如响。
任贤勿疑。致俗于太平。
垂范于永代。朕获承鸿绪。
追慕圣猷。书之座隅。
常自儆励。朝夕翘想。
庶闻嘉谋。梦寐劳怀。
思得贤士。凡厥在位。
所宜共成。诸司官有陈便宜者。
各尽所见。条疏封进。
事有冤滞。政有阙遗。
悉当极言。无或隐避。
诏敕不便于时者。所司执奏以闻。
天下有蕴德怀才。隐居不仕。
委所在观察使表荐。当以礼邀致。
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或博通坟典。达于教化。
或详练故事。长于著述。
或精习律令。晓畅法理。
或该明吏术。可委理人。
或洞识韬略。堪任将帅者。
委所在州府长吏台省常参官详录行能举奏。仍牒报吏部
其所举人。并限来年七月内到京。
朕当亲试。应缘大礼掌职行事仗内引驾将军中郎郎将留守副留守
并诸道表状陪位法驾三引官等。三品已上更赐爵一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其郊坛宫庙行事官。
仍各赐勋两转。皇亲诸亲应陪位者。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五品加一阶。
六品已下及常选官。至选日优与处分。
白身人及诸色应陪位官等各赐勋两转。亲王大长公主郡主县主赐物各有差。
酅公介公各赐物若干段。行事室长掌坐斋郎礼生赞者。
各减一年劳。无劳可减者。
至简选日优与处分。崇贤馆学生减策一道。
国子监学生陪位者。及应缘祇应诸司作官直长长上流外要职掌。
内侍省白身。诸州行纲考典两京耆寿。
诸色番役当上在城并量留十月番人等。各赐勋一转。
鸿胪番客共赐物若干。神策六军英武威远皇城金吾街使诸军诸使将士。
应缘大礼宿卫御楼立仗及守本库本营者。共赐物若干端匹。
天下耆老。百岁已上者各赐锦帛五段。
米五硕。八十已上及鳏寡茕独不能自存者。
刺史县令各加优恤。应缘大礼加阶及赐勋爵等申报叙奏期限。
并准贞元六年十二月二日敕处分。馀依常式。
所司不须更作条件。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李晟司徒中书令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
云雷构屯。宇县兴难。
非山岳降神。不生良弼。
非股肱叶契。不集大勋。
高宗傅说。中兴殷邦。
宣王吉甫。重光周道。
天宝之季。寇陷二京。
时则先臣子仪。翼戴肃宗
戡定祸乱。再造区夏。
于今赖之。肆予小子。
获缵丕构。不克负荷。
失守宗祧。天祚我唐。
降生忠烈。有社稷之臣曰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充神策军节度鄜坊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京畿渭南渭北商华等州兵马副元帅上柱国合川郡王李晟
沈肃有勇。坚明能断。
闻难感愤。誓军徂征。
诚激于衷。义形于色。
自河之右。万里济师。
殷然雷奔。大盗慑骇。
属皇家不造。戎帅诱奸。
重兹播迁。郊甸震荡。
蓄锐养士。深垒固军。
以谋吞元凶。以义纠偫帅。
躬擐甲冑。率先启行。
布忠信为军声。持义烈为战器。
廓清氛沴。宁复皇都
宗庙载安。宇宙斯泰。
佐予兴运。时乃茂功。
德厚者任崇。业盛者报重。
升以元辅。建于上公
熙庶绩而翼宣九歌。扰兆人而敬敷五教。
用畴井赋。贻厥子孙。
与国咸休。永播丕烈。
司徒中书令。仍赐实封一千户
馀并如故。俟还京后。
所司择日。备礼册拜。
宣示中外。以彰元勋。
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平章事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
宰辅之任。献替为务。
内凝庶绩。外抚四夷。
调阴阳以成岁功。赞化育而熙帝载。
若金用砺。其弼予违。
如旱为霖。允从人望。
矧时属多难。弥切任贤。
朕未尝不朝夕论思。梦寐怀想。
道之所在。人远乎哉。
朝议大夫户部尚书御史大夫荆襄江西等道都元帅统军长史丰县开国公赐紫金鱼袋萧复。性质端亮。
理识精敏。约已宏物。
体方用圆。为邦必表其理能。
及霤亟闻于鲠议。动可成范。
立不易方。守尚书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荆襄江西等道都元帅判官赐绯鱼袋刘从一
贞白其行。温恭其文。
居简而适用必通。体和而临事有立。
持重能断。端悫有恒。
累更委任。多所宏益。
京兆府户曹参军翰林学士赐绯鱼袋姜公辅。志怀济物。
监必通理主文而谏。
忠靡退言。经始以谋。
事皆前定。道无屈挠。
智适变通。并可以参赞大猷。
光膺佥属。兵戎未靖。
期尔经纶。都邑未康。
期尔还定。予一人有过。
尔是用匡。伊万姓不宁。
尔是用乂。钦哉。
慎乃有位。罔瘝厥官。
复可守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封赐如故。
从一可守尚书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金鱼袋。
公辅可守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金鱼袋。
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
两汉制理。由乎审官
多以牧宰高第。入居台辅
黄霸颍川而次迁丞相卓茂由密令而超拜三公
盖以为国本于亲人。举贤先于称职。
旌能劝善。风化大端。
今革车荐兴。赋烦人散。
匡弼寡昧。属于才臣。
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副大使管内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魏国公张延赏。崇饬文行。
励精理道。践历中外。
所至有声。虑必周密
心无屈挠。简廉以肃吏。
慈惠以爱人。明以照奸。
和以定众。去若始至。
久而见思。秉志不渝。
课绩常最。以尔循良之化。
佐予绥兆人。以尔经纶之才。
佐予熙庶绩。仍资威重。
兼领蕃维。式慰甘棠之思。
且继缁衣之美。懋昭邦典。
勿替家声。可中书侍郎平章事
依前兼成都尹。馀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