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沈颜五代
书怀寄友人 五代 · 沈颜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江湖劳遍寻,祗自长愁襟。
到处慵开口,何人可话心。
登楼得句远,望月抒情深。
却忆山斋后,猿声相伴吟。
县令范传真化洽亭 五代 · 沈颜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前有浅山,屹然如屏。
后有卑岭,缭然如城。
跨池左右,足以建亭。
斯亭何名,化洽而成。
碎碑记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乙巳岁冬十二月
钟陵
章江剑池
临川
时天久愆雨。
水泉将涸。
风不便行。
维舟于岸左。
岸左有小渚。
小渚之间。
垂舟之介揭厉而获碑。
为介者异而告。
发而视之。
字残阙
存者十七八。
考其文。
则故临川内史颜鲁公之文。
识者以为公牧临川日所沈碑。
其文亦多载鲁公之德业。
辄碎败而已。
会同济者谓余曰。
鲁公沈是碑也。
必将德业不称于后世。
故沉之。
今子既不能文而补之写传之。
亦不可复沈之于浚流。
俾后人睹是碑者。
抑亦昭鲁公之德业也。
子亦蔽人之善欤。
不然。
胡碎之而已。
余曰吁。
秦嬴政初并天下。
天下大定。
海内一统。
于是出行郡县。
登诸名山。
刻石记功德焉。
及其仁政不修。
后之人语及秦嬴政者。
咸以为虐君也。
尧舜无为而治。
巍巍荡荡。
俾凿井耕田者。
知帝力
历于万纪。
厥道愈光。
今之人语及尧舜者。
咸以为圣君之至。
若岘首之碑。
睹者堕泪。
斯乃荆之人感羊公之德化
故泣而思之。
设使羊公之德化不及于荆人。
则是碑也不能感荆人之泣矣。
鲁公之德业。
史传载之矣。
遗俗传之矣。
夫德业者。
病不著于当世。
岂病扬于后世乎。
鲁公德业。
史传不载。
虽全是碑。
亦不能扬鲁公德业于后世。
夫如是。
碎之何伤。
化洽亭记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宁国临县径之东南。古胜地也。
顷属兵兴以后。尽目焉。
稂莠蔽川。嘉树不长。
氛烟塞路。清泉不发。
幽埋异没。谁复相之。
是邑汝南长君。治民有瘳。
任人得逸。乃卜别墅。
就而营之。前有浅山。
屹然如屏。后有卑岭。
缭然如城。跨池左右。
足以建亭。邱陇高下。
足以劝耕。泓泓盈盈。
涟漪是生。青青。
疏篁舞庭。斯亭何名。
化洽而成。民化洽矣。
斯亭乃治。长君未至。
物景颓。长君既至。
物景明媚。物之怀异。
有时之否。人之怀异。
亦莫如是。懿哉长君。
雅识不偫。愚不纪之。
孰彰后人。时乾宁三年仲夏十有九日记。
宣州重建小厅记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江南
宣州实为奥区。
凡厥贡之盛。
厥土之饶。
则古所良也。
暨钜盗起芒砀。
环弊于四方。
是邦载罹窘阨。
虽城隍仅免。
而外无孑遗矣。
兵部裴公庆馀去任。
窦常侍聿自来临。
莅事未几。
遽为秦彦所据。
奸连邻憝(一作憝)
一旦拥兵渡江。
引党赵锽以代已任。
是岁南徐刘颢作乱扬州
继丧师律。
二境流离。
人不堪命。
宏农王方作自淝水
爰奋义旗。
询于同盟。
则田公司空首决宏谋。
及维扬克定。
秦彦就诛。
宣人有言曰。
何独后予。
徯其来苏。
宏农王允悯是诚。
我公复励兵进讨。
悉锐逆战。
亟为崩之。
及追蹙保垒。
兵食内空。
而外不绝商。
市无改肆。
知人和在彼。
乃冒围宵奔。
我公追擒之。
自此江表略定。
大顺元年建子月
孙儒大据维扬。
又来寇我。
举不以义。
自老厥师。
复为我公擒之。
其众尽渍。
宏农王去宁扬土。
公嗣总藩条。
子嘉公之勋。
就转左仆射观察
于是明年建宁节度
明年司空
宣城荐属戎事。
便厅久缺。
司署者进言曰。
盍葺诸。
公曰。
民室未完。
民逃未复。
于是用文德以来之。
既来而安之。
不期岁。
车者阗阗。
舟者联联。
比屋滞货。
盈市溢𢌅。
司署者复进言曰。
民室完矣。
民逃复矣。
公曰。
仓廪未实。
田野未辟。
于是薄其赋而省其徭。
给其乏而赈其饥。
不期岁。
耰秉犁。
橇蟠于泥。
如云之稼。
穰穰在畦。
司署者复进言曰。
仓廪实矣。
田野辟矣。
公乃许。
然后度材相址。
不愆匠事。
横梁虹亘。
山节峰峙。
嶪嶪崇崇。
观者改视。
公喜。
退顾人曰。
凡事之治不治。
无贤愚贵贱。
显然知异。
观此。
当其未治。
人咸慊之。
及其治也。
人咸荣之。
则吾于为政也。
岂不荣乎治哉。
我今欲刊成绩
宜付所能。
则沈氏子以文售。
子其何可辞焉。
乾宁二年乙卯秋九月八日记。
视听箴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人一其视而不一其明。故目有时盲。
人一其听而不一其聪。故耳有时聋。
盖目之盲。由物乱其睛。
耳之聋。由声惑其聪。
且玉者咸知其玉也。石者咸知其石也。
而珷玞乱焉。宫者咸知其宫也。
商者咸知其商也。而郑卫惑焉。
夫人者。孰欲弃真而取伪。
背正而归邪。谅视不详。
而听不审耳。俾视不详而听不审者。
岂不以珷玞郑卫之故乎。吁。
天下之大。万物之众。
其乱目惑耳者。非特珷玞郑卫而已。
则知非圣贤。其不惑于视听者稀矣。
妖祥辨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凡所谓祥者。
必曰麟凤龟龙。
醴泉甘露。
景星朱草。
所谓妖者。
必曰天文错乱。
草木变性。
川竭地震。
冬雷夏霜。
或者以察王道之废兴。
国家之治乱。
则乩考于是。
而不知君明臣忠。
百司称职。
国之祥也。
信任谗邪。
弃逐谠正。
刑赏不一。
货赂公行。
国之妖也。
三代以后。
废兴之兆。
理乱之故。
鲜不由此矣。
若向所祥者果祥。
则周道衰而麟见。
妖者果妖。
道盛而桑谷生庭。
不其明与。
祭祀不祈说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夫祭典之兴。
所以奉祖宗而表有功也。
非所以祈明神而邀福佑也。
故王者郊天地而立七庙。
诸侯奉社稷而置五庙。
士庶人各以其家。
功施于民则祀之。
以死勤事则祀之。
以劳定国则祀之。
列山氏之子曰柱。
能植百谷。
夏兴也。
周继之。
故祀于稷。
共工氏为九域。
其子曰后土。
能平九土。
故祀于社。
舜勤事而野死。
鲧障洪水而殛死。
冥勤其官而水死。
有虞氏黄帝而祖颛顼
郊尧而宗
夏后氏亦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鲧而宗
商人禘而祖契。
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
文王宗武王
故所谓奉祖宗而长有功也。
非所以祈明神而邀福佑也。
必以明神可祈。
福佑可量。
则三代不易世。
秦汉不更氏。
王者无明暗。
卿士无贤愚。
能尽其祭祀。
则享其福祚矣。
神必私于祷祈。
悦于肥腯。
而降其禧祥。
则王者尽尧舜也。
侯者尽桓文也。
水不为潦也。
火不为灾也。
年无寿夭也。
民无贫富也。
战无不胜也。
守无不固也。
祸无不殄也。
疾疹不生也。
国家无危亡也。
宗祀无废绝也。
是皆祈而不得。
祷而无应明矣。
然则经百代而不易其俗。
传百王而不革其风者。
诚有以也。
夫两国相持。
必有其胜也。
万邦各治。
必有其康也。
祈年者必有其丰也。
祈病者必有其瘳也。
祈仕者必有其迁也。
祈货者必有其饶也。
有一于此。
咸以神之佑也。
而不知人事之起。
匪成即败。
匪得即失。
用之有巧拙。
智之有先后。
岁有丰俭。
运有否泰。
非神之所置也。
于是废业而不为非。
竭产而不为悔。
奸巫乘之。
以语祸福。
竟不能明。
寖以成俗。
得非上失其正。
下效其为者乎。
登华旨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尝读李肇国史补云。韩文公华岳之巅。
顾视其险绝。恐慄度不可下。
乃发狂恸哭。而欲缒遗书为诀。
且讥好奇之过也如是。沈子曰吁。
是不谕文公之旨邪。夫仲尼之悲麟。
悲不在麟也。墨翟之泣丝。
泣不在丝也。且阮籍纵车于途。
途穷辄哭。岂始虑不至邪。
盖假事讽时。致意于此尔。
前贤后贤。道岂相远。
文公愤趣荣贪位者之若陟悬崖。险不能止。
俾至身危踣蹶。然后叹不知税驾之所。
焉可及矣。悲夫。
文公之旨。微沈子几晦乎。
象刑解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舜禹之代。
象刑而人不敢犯。
言象刑者。
以赭以墨。
染其衣冠。
异其服色。
凡为三等。
及秦法苛虐。
方用肉刑。
锯凿箠朴。
楚毒毕至。
而人犯愈多。
俗益不治。
其故何也。
非徒上古醇朴。
人易为化。
亦由圣智元远
深得其理故也。
夫法过峻则犯者多。
犯者多则刑者众。
刑者众则民无耻。
民无耻则虽曰劓之刖之。
笞之扑之。
而不为畏也。
何以知其然也。
夫九人冠而一人髽。
则髽者慕而冠者胜。
九人髽而一人冠。
则冠者慕而髽者胜。
民不知冠之髽之为胜。
但见众而为慕矣。
今免者多而刑者少。
人尚慕其多矣。
及刑者多而免者少焉。
以少为胜乎。
故曰法过峻则犯者多。
犯者多则刑者众。
刑者众则民无耻。
民无耻则虽曰劓之刖之。
笞之扑之。
而不为畏也。
凡民之心。
知恣其所为。
而不知戒其所失。
令辱而笞之。
不足以为法也。
何者。
盖笞绝则罪释。
痛止则耻灭。
耻灭则复为其非矣。
故不足以为法也。
虞舜染其衣冠。
异其服色。
是罪终身不释。
耻毕世不灭。
岂特已以为耻也。
人之见之者。
皆以为耻也。
皆以为戒也。
愚故曰非徒上古醇朴。
人易其化。
亦由圣智元远
深得其理故也。
时日无吉凶解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古者国家将有事乎戎祀。
必先择时日以定其期。
是用备物于有司。
习仪于礼寺。
俾臻其虑而戒其诚。
非所以定吉凶决胜负也。
后之惑者。
不详其故。
惟考时日。
妄生穿凿。
斯风不革。
拘忌益深。
至使凡庶之家。
将欲越一沟隍。
拆一葭苇。
必待择日而后为之。
搆一衡宇。
薙一榛芜。
必审方位而后为之。
且凶吉由人。
焉系时日。
夫四达之衢。
轮蹄未尝息也。
五都之市。
货贿未尝绝也。
万家之邑。
斤斧未尝断也。
七雄之世。
战伐未尝已也。
其凶也必由于人。
其吉也必由于人。
故吉人凶其吉。
凶人吉其凶。
一于人之所为而已矣。
然则惑者不知其在人。
有一不知(一作吉)
则罪于时日矣。
且以不谋之将。
不练之士。
有能以时日胜者乎。
不耕之土。
不实之谷。
有能以时日种者乎。
以铁为金。
以石为玉。
有能以时日济者乎。
是皆不能也。
则时日于人何有哉。
夫王者之兵以德胜
霸者之兵以义胜
其次以智。
其次以勇。
故古之名将。
未尝不以此而战胜也。
未尝不以此而立功者也。
谗国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知佞之谗谗忠。
不知佞之谗谗国。
故人君弗为意也。
且曰。
彼诚佞耶。
予不过宠一臣。
彼诚忠耶。
予不过黜一臣。
予受天命有天下。
岂少若人乎。
奈何咈予心。
而不知宠一佞而百佞进。
黜一忠而百忠退。
矧忠者寡而佞者众乎。
是以宰嚭谗子胥而吴灭。
赵高李斯而秦亡。
无极谗伍奢而楚昭奔。
靳尚屈原而楚怀囚。
愚故曰知佞之谗谗忠。
不知佞之谗谗国。
悲夫。
时辩 五代 · 沈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论者以五帝不迨于三皇。
时变也。
三代不迨于五帝。
时变也。
五霸不迨于三代。
时变也。
或曰。
时其在君乎。
在臣乎。
在民乎。
沈子曰。
在君不在臣。
在臣不在民。
在民不在君臣。
古若羲若轩。
若陶若虞。
时在君也。
殷武丁
周武王
齐桓公
晋文公
时在臣也。
若夏之桀。
殷之辛。
周之赧。
秦之二世
时在民也。
故时在君则为皇为帝。
时在臣则为王为霸。
时在民则为禽为虏为祸矣。
夫君德日勤。
时在于君。
君德不申。
时在于民。
愚故曰在君不在臣。
在臣不在民。
在民不在君臣。
吁。
唯明君而能知时之所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