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夔唐末至五代
宁州道中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城枕萧关路,兵日夕临。
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
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
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
寻九华王山人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
扪萝盘磴险,叠石度溪危。
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
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金陵张乔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殊乡会面时,辛苦两情知。
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奇。
吟馀春漏急,语旧酒巡迟。
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
送日东僧游天台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
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
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
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郑山人郊居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谷口今逢避世才,入门潇洒绝尘埃。
渔舟下钓乘风去,药酝留宾待月开。
数片石从青嶂得,一条泉自白云来。
竹轩相对无言语,尽日(一作肆目)南山不欲回。
宣州延庆寺益公院咸通中入讲,极承恩泽。)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嘿坐能除万种情,腊高兼有赐衣荣。
讲经旧说倾朝听,登殿曾闻降辇迎。
幽径北连千嶂碧,虚窗东望一川平。
长年门外无尘客,时见元戎驻旆旌。
当阳袁皓明府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人为县在南京,竹绕琴堂水绕城。
地古既资携酒兴,务闲偏长看山情。
松轩待月僧同坐,药圃寻花鹤伴行。
百里甚堪留惠爱,莫教空说鲁恭名。
杜郎中茶山修贡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道澄澜彻底清,仙郎轻棹出重城。
采蘋虚得当时称,述职那同此日荣。
剑戟步经(一作摇)高障黑,绮罗光动百花明。
谢公携妓东山去,何似乘春奉昭行。
郑谷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冰赋附诗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深山穷谷凌人凿,颁赐从来天下闻。
别有川池捐弃者,终思采斫献明君(《文苑英华》卷三八。)
甘露寺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五言排律 押齐韵
高殿拂云霓,登临想虎溪
风匀帆影众,烟乱鸟行迷。
北倚波涛阔,南窥井邑低。
满城尘漠漠,隔岸草萋萋。
虚阁延秋磬,澄江响暮鼙。
客心还惜去,新月挂楼西。
张相公出征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得意在当年,登坛秉国权。
汉推周勃重,晋让赵宣贤。
儒德尼丘降,兵钤太白传。
援毫飞凤藻,发匣吼龙泉
历火金难耗,零霜益坚。
从来称玉洁,此更让朱妍。
鸳鹭臻门下,貔貅拥帐前。
去知清朔漠,行不费陶甄。
献画符中旨,推诚契上玄。
愿将班固笔,书颂燕然
溺赋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六
元微先生。澹虑澄情。
楼倚岳阳。湖观洞庭
渺漫兮若与乎天平。远指君山
一螺黛清。遥觇湘浦。
一片云明。轻楫巨舸。
载纵载横。或楚歌以应棹。
或渔唱以齐征。虽云吴楚之阔。
于焉瞬息之程。俄而浓云兴。
猛吹作。訇訇兮雷霆。
零零兮雨雹。波势兮奔腾。
波声兮渀瀖。或若积雪。
或若裂壑。楼岌嶪兮地如落。
欹樯侧帆。倏出歘入。
烟驰雾骤。神号鬼泣。
忽翼举。忽虫蛰。
波而解浪而倾者。亦一瞬而俱及。
雨既霁。风亦止。
呀呷馀波。振荡未已。
俄有呈其板而流者。碎其篷而飘者。
彼缄縢之箧。扃鐍之匮。
委翳波间。罔知所秘。
或一以脱命。或举族而咸坠。
沿汀绕滨。零落在地。
元微子指而泣曰。其嗜利则孟子所以恶交争也。
其欲速则仲尼所以悲不达也。孰有轻命若粪。
重贿如山。用一缕无继之力。
涉万仞不测之川。践险冒危。
既蔑履冰之诫。殒身覆族。
空衔没齿之冤。宏农子闻其言。
同其叹。此则以江以湖。
没不可援。今复有非波非涛。
溺不可算。窥之则茫然无岸。
由古及今。陷者如贯。
元微子矍然其词。泫然其悲。
何陆之为溺。而不维不持。
纷吾绪而乱余曲。尔其辨而析之。
乃曰。趜蘖是惑。
沉湎无时。混淆先后。
颠倒矩规。惟诞是习。
莫礼是持。散发裸体。
以遨以嬉。汨亲疏。
兀尊卑。情所至则至。
意所为则为。可庆者忽其庆。
可悲者忘其悲。龙章莫保。
凤德何衰。光逸则独窦求入。
伯有则壑谷忘归。子反不谋于军前。
败非天作。正平不拘于席上。
祸乃自贻。但骄其气。
益乱其机。兵济江。
玉树方舞。越人入户。
金斝犹飞。所以为酒之溺也。
至若贝含其齿。云耸其鬟。
苞藏其戾。矜持其妍。
斥巧若拙。移曲成端。
为媚斯极。荷宠益坚。
陈灵以衵服戏朝。俾君臣受祸。
骊姬以归胙献毒。使父子成冤。
齐庄以盗室取毙。郤犨以夺俪不全。
此所以为色之溺也。至若伊义莫顾。
惟贿是务。以谲以回。
不轨不度。沟壑难满。
锥刀必聚。莫兴知足之惭。
蔑有恶盈之惧。其帑溢。
其帛蠹。其贯朽。
腐。营营尚恐其力穷。
汲汲不思其日暮。复有白版为侯。
黄金作辅。南宫变屠贾之行。
西园成阛阓之路。求金求剑。
曾无就木之心。鬻爵鬻官。
但欲齐天之富。壬夫死而方觉。
雍子戮而未悟。此所以为贪之溺也。
至若专国之柄。操天之轴。
任其性情。随其嗜欲。
其喜也沉者浮。其怒也赢者缩。
易否为臧。化直为曲。
虽山重而可回。虽海深而可覆。
其门若市。其帑如谷。
背者斥。向者录。
言张其机。笑孕其毒。
誉之则铢而为钧。訾之则歌而为哭。
屏内外之气。侧天下之目。
稽其莽卓。考其产禄。
兵钤之在已。将神器之有属。
国玺行窃弄之手。宫闱开盗视之目。
自谓其投盖之力可图。殊不知燎原之火难扑。
既众叛而亲离。竟噬脐而齧腹。
此所以为权之溺也。是四者。
匪横其流。匪驾其舟。
有溺者。孰究其由。
其毒也必渍于骨髓。其痛也亦甚于戈矛。
虽扛鼎之力。触山之酋。
亦不能杼之以出。而况于纤离之俦哉。
元微子乃曰。始吾观涉水而溺。
则恍然而内惕。今复闻不波而沉。
则瞿然如大敌。且酒不可甘。
甘之则沉。吾命酒曰甘波。
色不可爱。忧之则溺。
吾命色曰爱河。衣所以被体。
食所以充肠。苟朝脯而不匮。
寒暑而有装。岂假积粟于廪。
储货于囊。且药所以攻百疾。
百疾蠲而药不止者。鲜不及其殃。
吾命财曰药江。士患不达之名。
不立之身。苟达苟立。
在守其真。何必竞升沉之路。
争轻重之钧。狼子野心。
昵之害人。吾命权曰狼津。
噫。生于世。
不溺于四水者。吾谓夫颜闵之伦。
刑议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六
议曰。
刑可以立乎。
尧舜不能去。
不亦深乎。
曰。
贰于法而行之。
苟违之者。
是不由砥。
终而紊之。
则孰若严刑而使知畏。
姑以一宇言之。
立其墙垣。
崇其闬闳。
犹有穴而入者。
而况于不设乎。
汉轻其法。
阱民于祸矣。
之而不是乎更(疑)
呜呼。
致金于路。
坐拾者以盗否。
焚舟议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六
秦伯伐晋。
两用孟明皆败绩。
用之不怠。
复伐于晋。
晋人不出。
遂封殽尸。
霸者以武为功乎。
昔楚子败晋。
□□京观以昭武功。
楚子不从。
曰。
所以称武者。
以有七德也。
我无一焉。
其可称哉。
今稽秦师。
蹇叔之忠谏。
纳子之狂谋。
劳师欲以袭国。
殽及彭衙之败。
只轮不返。
渡河焚舟。
示其致死。
晋不与敌。
遂霸西戎
亦未为胜也。
况两败一胜。
与敌乃亡尺全寸。
焉足为功哉。
夫饥虎馁狼。
一意于吞噬乎。
吾见晋之悬门不发者。
君子多矣。
复宫阙后上执政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六
子云有言曰。
琴瑟郑卫调。
俾夔因之。
亦不可以致箫韶。
董仲舒云。
琴瑟不调。
甚者必改而更张也。
舜承尧禅。
当太平至理之后。
犹且放四凶。
举八元八恺。
而后百揆四门。
方克调序。
当今承百王衰弊之末。
继万法隳散之馀。
皇纲不序。
事无旧贯。
阁下掌国之钧。
提人之柄。
将循其旧而就为治乎。
将择其善而渐以化乎。
将新其辙而革其弊乎。
某诚不敏。
粗达利病之源。
常欲得布露蕴蓄于执政
以助教化。
则与躅人之喜愠。
随声而是非者。
固不同其轨矣。
夫广引古事。
以黩左右。
盖类庸医。
不审疾病。
掊聚众药。
合为一法。
希有或中耳。
况今下笔者。
言登庸之善。
则皋夔萧曹。
语字牧之能。
则龚黄卓鲁。
此亦阁下饫于听视矣。
今不敢远为徵譬。
请质而言之。
阁下将循其旧而就为治耶。
且四海生灵。
火陷密网。
举手摇足。
如在桎梏。
其怀革弊刬讹之政。
如旱苗之待甘雨。
若循其旧不为之制。
信其治不为之忧。
蠹不剔则坏及根本。
毒不抉则疽及骨肉矣。
以此知循旧之难也。
阁下将择其善而化以渐耶。
且知人之道。
圣哲犹难。
仲尼有以貌以言之失。
则阁下所为善者。
其欲询于人乎。
其欲取于言乎。
取于言。
言未必信。
询于人。
人未必诚。
盖浇竞日久。
煽为朋党。
内则巧诈万变。
外则絜矩自任。
同于已者。
互推互挽。
出于已者。
挤辱如仇。
访于人有是有非。
听于人有端有曲。
虽秦鉴之明。
尧羊之触。
未免其挠且惑。
此以见择善之难也。
阁下将欲新其辙而革其弊耶。
在今日时之讹。
俗之坏。
况大兵久役之后。
救其衰残。
未有首于此也。
前车已覆。
后车岂可蹑而行之。
固当改辙易涂。
以取其不倾不蹶。
道路之人。
亦知此为至计。
况廊庙帷幄之画。
岂不以是为急哉。
然民困已久。
如涸泽穷鳞。
噞喁馀喘。
更沃之沛泽。
则有苏活之望。
若顾而哀之曰。
吾未能卒致其泽。
命贯而挈之。
俟有水之地。
则舍而放诸。
则是鱼之反不如噞喁于涸泽矣。
此以见新辙之难也。
然则为政之道。
固在乎人。
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
今大兵之后。
生民陷于涂阱。
九州四海。
固仰首于吾君吾相。
以待其脱涂出阱也。
使吾君为尧为舜。
固在吾相之左扶右翼。
齐桓公管仲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竖刁易牙
则国乱而无主。
身殁而不殡。
如此则匡持裨赞。
系于臣不系于君也。
今阁下莅事以来。
以为天下安乎危乎。
贾谊居汉文升平之代。
犹言今所安者。
抱火而厝于积薪之下。
而寝其上。
矧今日生民。
首未去其压。
足未释其缚。
乃欲循常之辙以安辑还定。
犹为饥仆者谭翊日之膳。
将何所济哉。
夫欲安其民。
则莫若择守宰
夫欲固其本。
则莫若去奢侈。
夫欲官之治。
则莫若为官而择人。
夫欲弊之革。
则莫若限田而定赋。
夫朝廷之立。
在固本根。
本根固则兆庶安。
兆庶安则盗贼息。
盗贼息则基于太平矣。
欲安其兆庶。
莫若择守宰
守宰良则人民安。
人民安则无逋逸。
如抱沉痼者偶所亲之卫养。
焉肯舍其亲而从疏乎。
苟不精择其守。
慎选其宰。
信虚声。
徇请谒。
是致祸于民。
而思其安。
如挟弹以驱林。
恶禽之惊也。
决防以涸泉。
怪鱼之逝也。
汉宣帝诏曰。
与我共治天下。
其惟良二千石乎。
故承平之代。
号为得人
内外肃穆。
时风一变。
如是则守宰之任。
其可容易乎。
其可轻受乎。
今远方郡邑。
民抱愁痛。
嗷嗷然如婴儿之望父母也。
朝廷命牧守。
邑宰
以何道而取耶。
其有忘慈惠之心。
蕴聚敛之志。
不思疾痛。
但恣刻剥。
役尪瘵以从欲。
饰厨传以邀名。
天路高邈。
叫诉无所。
居者以远而吞气。
行者以赂而设誉。
纵使贪过桀蹠。
亦可高枕夷
如此则流毒于下。
岂有既乎。
故曰欲安其民。
莫若择守宰也。
夫世态骄奢。
竞相扇习。
生民益痛。
时风益讹。
昔有谏舜用漆者。
以其漆不已至于象。
象不已至于珠玉。
夫塞其源。
绝其流。
犹有浸渍溃防之穴。
而况决其源。
疏其流。
其可罪诸洋溢乎。
且古者车服仆隶。
悉系于位。
上不得踰制。
下不得僭上。
贞观开元之初
位至丞相
其导从不过十数人而已。
迨林甫秉政。
内挟邪以固宠。
外托势以立威。
胜已者巧法以诛之。
异已者倚公以斥之。
内外畏恶。
林甫亦自审其曲。
由是出入严其兵卫。
如见大敌。
自后执政者。
嗣其馀风。
至今不衰。
下至散班冗职。
但力可致者。
即前有驱。
后有殿。
固莫问于品秩矣。
至于崇德雅望。
亦不能复其本。
纵心有所恶。
皆有类聚者瞽惑。
不得固其节矣。
且月俸既有限。
馀给既无数。
以有限之入。
供无度之费。
俾其分一职。
当一位。
不掊不敛者。
亦鲜矣。
车服仆隶之为费。
尚且如此。
矧复后庭曳绮罗饰粉黛者。
其费如何哉。
故因赂而仕。
由贿而达。
牛骥皂隶。
汨为一流。
居外者恃内之权。
恣其刻削。
居内者恃外之遗。
益其侈靡。
耗民之
如城之狐。
蠹民之力。
如社之鼠。
枯骸朽皮。
尽取后已。
阁下其不痛心乎。
其不抆泣乎。
夫四方程式。
自辇毂出。
傥阁下剋已以行。
俾四海知所法。
则其为革弊刬讹。
不啻沃汤于砌雪也。
故曰欲固其本。
莫若去奢侈也。
自大驾南巡。
官失其守。
冀贩缯织畚之伍。
有安刘灭项之才。
于是烂羊续貂。
首尾颠倒。
苟无董正
是紊国经。
元宗平内难。
有功者多横行自负。
姚梁公当国。
光武故事。
请不任功臣以政。
优其禄秩。
寘于散地。
使不干禁忌。
无韩彭菹醢之戮。
保子孙爵禄之庆。
阁下不以是为虑乎。
书曰。
官不必备。
惟其人。
国家设庠序之官。
盖说礼敦诗之本也。
苟非其人。
焉可妄授。
今贵游豪冑。
言国庠
凡受其官。
意若获谴。
故朝廷职事。
亦以为寻常。
莫知大学为国之本。
本颠则枝叶从之矣。
焉有文明之代。
轻易儒学。
齿其位者。
曾不知书之颠倒。
而欲以此发明大义。
阐扬大道。
是犹责瞽者以元黄。
语聋者以律吕。
举是一隅。
则百辟其选。
岂可不摭其名责其实也。
故曰欲官之治。
莫若为官择人也。
今天下黔首。
不惮征赋。
而惮力役。
明敕屡降。
非不丁宁。
州县奉私。
曾不遵禀。
既因循未用。
亦有所未尽焉。
盖侨寓州县者。
或称前贤
或称衣冠。
既是寄住。
例无徭役。
且敕有进士及第。
许免一门差徭。
其馀杂科。
止于免一身而已。
今有侥倖辈偶忝微官。
便住故地。
既云前曾守官州县。
须存事体。
无厌辈不惟自置庄田。
抑亦广占物产。
百姓惧其徭役。
悉愿与人。
不计货物。
只希影覆。
富者称物产典贴。
永绝差科。
贫者以富籍挤排。
助须从役。
利入私室。
害及疲民。
无利润者。
转见沉沦。
有膏腴者。
坐取安逸。
衣冠户以馀庆所及。
合守清廉。
既恃其不差不科。
便恣其无畏无忌。
且古画地之数。
限人名田。
一则量其贫富。
一则均其肥瘠。
今凡称衣冠。
罔计顷亩。
是奸豪之辈。
辐辏其门。
但许借名。
便曰纳货。
既托其权势。
遂恣其苞囊。
州县熟知。
莫能纠摘。
且州县所切。
莫先科差。
富贵者既党护有人。
贫困者即窜匿无路。
上逼公使。
下窘衣资。
怨嗟之声。
因伤和气。
苟权利之路绝。
请托之幸除。
即民必泰。
俗必阜矣。
何以塞其门。
杜其隧。
在定其税额而已。
自一品至九品
各限其田。
田有恒。
即赋有限。
无路广占矣。
既绝其广占。
即富者无苟免之徭。
贫者无非次之役。
则凋瘵何有夫不苏。
时俗何有夫不安。
故曰欲弊之革。
莫若随田而定赋也。
是四者。
固为政之纲也。
将欲安其人。
丰其俗。
实未有先于此道也。
复有急于是者。
盖朝廷之法也。
夫法者。
士庶之所以共。
固不以士则废。
庶则用。
所以一而行之者。
欲人之鲜过也。
苟轻者以赂而重。
曲者以势而直。
纵朝廷示于人。
虽一子不为信。
而况有势有赂者。
焉肯凛畏哉。
今朝廷之法。
不及州县之条。
州县之条。
违者必有刑。
所以人知惧。
朝廷之法。
犯者未必罪。
所以人莫畏。
是以冠履杂处。
首尾倒置。
国君之威。
不行于世。
牧伯之令。
反信于时。
如此则风俗日已漓。
国柄日已陵。
不其痛欤。
不其惜欤。
今为政者。
未尝以此为痛。
盖各急于私。
不计于法。
设有其行典者。
悉贫而寡援。
俾其受罚而兴怨。
蓄愤而不能诉。
鬼神有知。
固纳其诉。
则伏阴愆阳。
繁霜苦雨。
岂不职于此哉。
石碏杀其子。
君子以为义。
叔向戮其弟。
仲尼以为直。
今阁下当此大柄。
岂有舍其义与直
而混其名与龌龊者为偶哉。
今法不患不制。
而患不行。
事不患不立。
而患不公。
苟以用法必公。
不以豪强而曲直。
则不出户可以见四方之承禀。
不下席可以知兆庶之休戚矣。
代宗朝用杨绾为相。
性清俭。
时论推之。
及为相。
郭汾阳河中节度使
惮之。
妓乐减半。
验于此。
即四方凛畏当国者操守耳。
陈平对汉文云。
宰相者。
上佐天子燮理阴阳。
内亲附百姓。
镇抚四夷。
使御史大夫各得其职。
今阴阳调乎。
百姓亲乎。
四夷柔乎。
内外之职各得其任乎。
欲阴阳之调也。
狱无滞讼。
官无滥政。
农桑无失时。
公府无加赋则里有歌。
巷有颂。
和声达于上。
休气属于下。
阴阳何有于不调哉。
欲百姓之亲也。
不夺其力以营台榭。
不劫其才以具土木。
不掠其粮以给犬马。
不赋其财以资交结。
闻民之病。
如子之病。
闻民之馁。
如已之馁。
百姓何有于不亲哉。
欲四夷之柔也。
省刑罚。
薄赋敛。
谨庠序之教。
申孝悌之义。
乡里识尚齿之敬。
路知事长之礼。
然后固其关防。
禁其侵掠。
橐其戈革。
示以恩信。
四夷何有于不柔哉。
欲内外之职得其任也。
命各举所知。
随材引用。
不以位微而不录其言。
不以地寒而不取其行。
称文者授以文学之任。
然后考其文之臧否。
称武者授以兵卫之任。
然后验其武之勇怯。
称理者授以亲人之任。
然后责其理之优劣。
称钱谷者授以度支管榷之任。
然后课其钱之盈虚。
实者升之。
不副者黜之。
其升黜皆及其所举。
故人不以党而进。
亦不以独而退。
则内外之职。
何有不得其任乎。
自元和以降。
宰相闭关不接士夫。
游其门升其室者。
非有世故。
非有媒荐。
固不可偶顷刻之语。
周公一沐三握发。
公孙宏开东閤
邴吉不以吐车茵为过。
而乃致理
故太平之基。
非一士之功也。
借如大厦崇崇。
诚柱石栋梁之力。
然舍其栾栌榱桷。
此为何室哉。
今天下有倒悬之急。
实阁下夜以继日筹其事。
坐以待旦思其用。
忘寝食以待往来。
捐金帛以给贫困之也。
某家且贫。
读书著文之馀。
以渔猎奉甘滑。
今阁下居密勿启沃之地。
辄以渔猎为谕焉。
夫渔于泽。
遍水而布罟。
猎于林。
被野而设罝。
不遍不被。
是阙其具也。
及其获鱼得兔。
非一日之力。
今内外百执事。
亦罝罟之众目焉。
焉可一一责其获。
又焉得以不获而不设也。
然能不纵其跃。
不漏其走。
亦足助为渔猎矣。
苟或不掩其走。
不蔽其跃。
即捕之无亏其纲纪。
则后日之渔猎。
不患于遗矣。
惟不以词之繁。
试一二垂省。
幸甚幸甚。
题望春亭诗序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六
夫楼阁亭榭之建。
其名既殊。
其制亦异。
至于瞰江流。
跨岭脊。
延亲宾。
合歌乐。
晴朝月夕
肆坐放怀。
盖其致一也。
然则有以位名之者。
以氏名之者。
以景名之者。
以意名之者。
取近而言。
以位名之。
洪州滕王阁是也。
以氏名之。
江州庾楼是也。
以景名之者。
鄂州黄鹤楼是也。
以意名之。
今见望春亭焉。
望之名。
愚知之矣。
或曰。
志其始建之时也。
其未然乎。
四时相序。
春实称首。
春德发生。
德合仁也。
爱民之务。
莫先于仁。
仁以合天。
天以合仁。
治道尽矣。
意望者其在兹乎。
于是赋五言诗一章八句。
湖州录事参军新厅记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六
度材者定曲直于绳。
较物者决轻重于衡。
盖绳无欺。
衡无私。
故人所取镜也。
今使五邑之吏。
枉正无所逃。
千里之情。
毫釐无所差。
束其内外。
必蹈乎规矩。
戢诸桀黠。
知摄于刑宪。
斯郡主簿有绳衡之无私。
为得其任矣。
高阳许鎕。
以前秋曹椽端于谳狱。
诏宠之。
迁陟斯任。
自兵兴十五载。
事隳宿贯。
守国之法制。
禀朝之政令者。
由关而东。
郡亦无几。
吴兴遵国经。
体旧章。
上下谦敬。
确然不渝。
然此数万众兵之所给。
固系于土赋。
俾其役不重。
敛不烦。
吏不苛。
民不疲。
万目自正者。
全在提其纲乎。
君制事以义。
制心以礼。
节不为势易。
志不为强夺。
静以督其下。
故其下肃。
恪以莅其事。
故其事简。
由是众吏畏而庶务集。
仅致于讼息而刑置矣。
广明中
妖巢揭竿以犯帝阍。
遂俾翠华有西南之狩。
梁郑周秦之甲。
皆阁手无所敌。
凡五改火。
鸾驾外驻。
甲辰年
太守以彭门之师。
擒巢于莱芜
提其颅荐于成都
明年春
玉辇还阙。
遂以吴兴
帝念殊庸。
位不配德。
诏加防禦
以高其位。
始开幕延宾。
增吏拓制度。
是取督邮之旧署。
防禦使院。
然后合功廪户三掾之厅。
移居视印绳堕于此。
夫檐楹迫则耳目泥。
居处
则思虑昏。
今兹视于前则浅而露。
觇于后则湫而陋。
得无泥与昏乎。
而又丛蓧杂卉。
荫翳阶序。
列衙者乱其次。
授事者丧其局。
交肩骈足。
亵礼亏敬。
君乃命梓人。
择瑰材。
敞前楹。
豁南荣。
中唐
严层扃。
设外屏以肃其入也。
构环廊以庄其位也。
撤旧增新。
拥隘咸革。
列目之物。
罔不完美。
睹其显敞。
夺其暑。
居其奥密。
却其寒。
地斯清。
境斯胜。
足以豁听视。
爽精神。
导中和之性。
增冲澹之趣矣。
君子是以知蕴智者于事敏。
负才者应用周。
如水于器。
方员无所滞。
如丝于色。
元黄无不入。
如是则化为完。
易卑为高。
盖出于馀力乎。
况君行已之道。
及物之利。
其察也鉴焉。
臧否无匿。
其信也潮焉。
朝夕不忒。
俗茹其正。
吏饫其直。
叔向所谓明察之官。
忠信之长者。
于此而见矣。
斤涂毕役。
君以业于文。
且谓纪年表事。
春秋之曩志也。
兹厅之立。
既始于我。
而载祀莫纪。
无乃取议于将来乎。
其为我书之。
无虚美。
无加饰。
惟实是编。
足以贻后。
遂谨而日之。
请题于东墉。
以记厅之始。
乌程县东亭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七
相国赵郡李公讳绅。
宝历中廉问会稽日。
吴兴僧大光有神异之迹。
为碑文托郡守敬公建立于卞山法华寺
会昌中
诏毁佛寺。
此寺随废。
县令李式其碑。
相国先人乌程
遂移立于县东亭
迨今五十载。
其碑毁折。
汝南周生。
以明经赐命。
乌程
睹其废逸。
遂求于故老。
获旧文。
比类于折碑。
所失者数字。
因重刊于石。
所阙文字。
不敢臆续。
盖所以避不敏。
遵宣圣不知而作之诫也。
兼其旧传云。
东亭之池。
相国于县署。
学弄之岁。
乳母惰于保持。
相国坠于池。
人莫之觉。
食顷。
如有物翼出于池面。
家人方得以拯焉。
众方慑骇。
相国笑语无替于平日。
人咸异焉。
初有石数尺勒其事。
岁月绵远。
石失其处。
汝南生广其亭。
浚其池。
再刻其碑。
重叙厥由。
盖欲存县之故事也。
中和初宰此邑。
及期而代。
居閒闭关。
淡薄自得。
郡帅陇西公潜使人伺其所为。
知其安于贫。
乐于道。
阅百代而自娱。
未尝以阙物为挠。
由是官有乏。
必俾承乏。
而生所至以静理闻。
癸丑夏
复诏生宰乌程
民吏欣欣。
再遇宽政。
阁鞭听讼。
事简庭閒。
君子哉汝南
学古入仕。
有其经矣。
生家于阳羡
数世以经明获禄。
后偫从昆弟并一举而捷。
凡浙右之士。
因以向风国庠
闻其名。
咸亦推先焉。
夫善为政者。
虽欲人安而俗阜。
必当于事有立。
于意不忘。
以羽翼厥道也。
今徭赋既调。
风俗既安。
逋逸有归。
茕孑有依。
然后搜遗文。
刊坠碑。
此所以见兴废之心也。
新亭
疏洿池。
此所以见继绝之志也。
于戏。
当大兵之后。
民困于繁役。
克俾其民康。
其务均俗。
固母视于尹长矣。
今施政之暇。
人有馀力。
然后兴起废坠。
彰明故事。
非图远经久者。
孰能为此哉。
生既重立大光上人之碑。
遂命某纪其年月。
别立于石。
且以旌新亭之兴替有自也。
小池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七
宏农子始卜居于前溪。得地数亩。
构草堂竹斋。植修篁。
竹斋之前。有地周三十步。
因命僮执锸穴为池焉。逗前溪馀派以涨之。
流或时涸。则汲井以满。
环池树及诸菜果。可以左右俎机者。
暇则散襟曳筇。修吟自怡。
或从风微澜。或因雨暗溢。
则江湖之思满目矣。宏农子性洁。
不喜淆杂。故一卉一木。
爽静在眼前。池之上。
未尝许片叶寸梗。顷刻浮泛。
以是耕僮颇厌其役。客有知者。
诮其勤恳跬步之地。何所裨哉。
广不袤丈。深不逾雉。
竭其水不足以泽生物。穷其深不足以安龟鳖。
无蒲藻以潜其鱼。无波澜以方其舟。
孜孜矻矻。虚耗僮力。
言未讫。宏农子举颐而答曰。
尔以此小而无用乎。以其洁而鱼鳖不宅乎。
以其狭而舟楫非便乎。吾岂不欲深及于渊。
以滋液畦圃耶。岂不欲周植其蒲。
以繁育鱼虾耶。岂不欲广导其流。
以乘风沿溯耶。吾恐利于生植。
其见乎疏决无穷矣。聚夫鳞甲。
则动夫竭泽之鱼矣。凑其舟楫。
则起夫济涉之争矣。矧夫植其物。
则有⿱(北资)菉以盗其泽者。丛其藻。
则有虺蜮以附其伏者。利其济。
则有重载以掇其溺者。嘻。
水之利也众矣。其害也亦深矣。
故吾所以独洁此沼。亦以镜其心也。
将欲挠之而愈明。扬之而不波。
决之而不流。俾吾性终始对此而不渝。
岂效夫潴其水以豢鳞蓄介为艬(一作巉)僭之备。亦曰池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