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阳冰
阮客旧居 唐 · 李阳冰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
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
恶溪铭 唐 · 李阳冰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天作巨堑,险于东南。
岌邱㘚呀,苍山黑潭
殷云填填,怒虎甝甝。
一道白日,四时青岚。
鸟不敢飞,猿不得下。
舟人耸棹,行子刺马。
知雄守雌,为天下蹊。
烜赫如此,人将畏之。
水德至柔,狎侮而死。
畏而不死,宁取于彼。
庶子泉铭 唐 · 李阳冰
四言诗 押漾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贤哉宫相,牧此滁上
政成务,心閒迹放。
探幽近郭,选奇謺嶂。
疏石导泉,飞流泻涨。
蓄泄潭洞,嵚空演漾。
澄注县瀑,千名万状。
能谐吏隐,吻合意匠。
退食自公,尔和予唱。
遗检舍局,体逸神王。
勒铭层崖,来者斯尚。
忘归台铭 唐 · 李阳冰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謺嶂回抱,中心翠微。
隔山见川,沟塍如棋。
环溪石林,春迷四时。
曲成吏隐,可以忘归。
龚邱县令庾公德政碑颂 唐 · 李阳冰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荀藐古之良宰也。榆次碣之。庾公今之贤百里也。龚邱颂之。姑无其能。孰□□□议者谓庾公之政尤矣。公初告偫吏曰。昔孝宣忧元元。以为经国致理。先乎令长。乃择郎官御史。出宰县邑。我自任城骤居五百石。非才何以当之。誓务整苏疲人。祇若明命。乃崇礼让。省刑罚。纾力役。辟土田。宣慈务宽。训俭示德。润作时雨。和为春风。于是齐鲁丕变。井闾咸复。三载考绩。一方归最。都督侍御史清河张公曰昌。牧伯之贤也。训俗驭官。劝直沮枉。述职之地。类能称之曰。方诸爽气。日暮更清。比之松筠。岁寒转茂。题以上下之目。出乎偫萃之表。百城千里。异声同欢曰。以伯达之良牧。赏次孙之茂宰。宜矣。公名贲。字文明。其先颍川人。成周之时。世为掌庾。因以命族。公其冑焉。公之考曰钦嗣。为兖州别驾。王父曰元汪。为寻阳。曾王父曰师则。为蜀王文学。楷模继代。龟麟接武。大历中。邑老彭滔等三十五人。以公⿰(亡攴)柔之大。咸愿刻石褒美。申于元戎。元戎允答。县人以阳冰与公周旋。备详德行。俾之作颂。多愧能文。辞曰。
于穆庾公宰字之良。
化洽百里,风播一方。
邑老上请,愿言颂德。
元戎嘉之,金石乃刻。
元日悬象税千亩(甲悬政象之法阙下金吾不许曰职在佐天子以平邦国浃日而敛之 又乙家渭滨千亩京兆府什一税之辞云非九谷) 唐 · 李阳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司马之职。悬政一时。
封君之富。比竹千亩。
高标魏阙。事昭晰于周官。
近数渭滨。理详明于汉典。
所以平邦国之度。通货殖之宜。
传称百王。其道不易。
著乎三代。厥义难渝。
方今区宇乂宁。刑辟不用。
百工以理。庶绩其凝。
实由悬法有孚。执古以道。
宁从变俗之礼。以紊守官之政。
敛在浃日。孰云其非。
至如什一而取。井田遗制。
九谷之外。均输未闻。
苟修篁之可率。且丹橘其何赋。
金吾不许。实懵大猷。
乙也有云。雅符旧典。
两端是扣。片言斯折。
李大夫论古篆书 唐 · 李阳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
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
惜其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
缅想圣达立制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
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
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
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
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礼。
于鬓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
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
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
随手万变。任心所成。
可谓通三才之气象。备万物之情状者矣。
常痛孔壁遗文。汲冢旧。
年代浸远。谬误滋多。
蔡中郎以丰同礼。李丞相将束为宋。
鱼鲁一惑。泾渭同流。
学者相承。靡所迁复。
每一念至。未尝不废食雪泣。
揽笔长叹焉。天将未丧斯文也。
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皇唐圣运。
逮兹八叶。天生剋复之主。
人乐惟新之令。以淳古为务。
以文明为理。钦若典谟。
畴兹故实。诚愿刻石作篆。
备书六经。立于明堂。
为不刊之典。号曰大唐石经
使百代之后。无所损益。
仰明朝之洪烈。法高代之盛事。
死无恨矣。阳冰年垂五十。
去国万里。家无宿舂之储。
出无代步之乘。仰望紫极。
远接丹霄。若溘先犬马。
此志不就。必将负于圣朝。
是长埋于古学矣。大夫衔命北阙。
抚宁南方。苟利国家。
专之可也。伏望处分。
令题牍。及到主人。
寒天已暮。闇烛之下。
应命书之。霜深笔冷。
未穷体势。傥归奏之日。
一使闻天。非小人之已务。
大夫之功业。可否之事。
伏惟去就之。阳冰再拜。
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唐 · 李阳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皓九世孙。蝉联圭组。
世为显著。中叶非罪。
谪居条支。易姓与名。
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
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
长庚入梦。故生而名
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
得之矣。不读非圣之书。
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
所为著述。言多讽兴。
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
驰驱屈宋。鞭挞扬马。
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故王公趍风。列岳结轨。
偫贤翕习。如鸟归凤。
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
天下质文。翕然一变。
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
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今古文集。遏而不行。
唯公文章。横被六合。
可谓力敌造化欤。天宝中
皇祖下诏。徵就金马。
降辇步迎。如见绮皓。
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谓曰。卿是布衣。
名为朕知。非素畜道义。
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
出入林中。问以国政。
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丑正同列。害能成谤。
格言不入。帝用疏之。
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
咏歌之际。屡称东山
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
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
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
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
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
羽人驾丹邱耳。阳冰试弦歌于当涂
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
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
公又疾亟。草稿万卷。
手集未修。枕上授。
俾余为序。论关雎之义。
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
终惭杜预。自中原有事。
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
十丧其九。今所存者。
皆得之它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缙云县城隍神记 唐 · 李阳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城隍神祀典无之。
吴越有之
风俗水旱疾疫。
必祷焉。
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
八月既望
缙云县李阳冰躬祈于神。
与神约曰。
五日不雨。
将焚其庙。
及期大雨。
合境告足。
具官与耆耋偫吏。
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
以答神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