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于頔中唐 ? — 818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 中唐 · 于頔
引用典故:南金
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丽则风骚后,公然我词客。
晚依方外友,极理探精赜。
吻合南北宗,昼公我禅伯
尤明性不染,故我行贞白。
随顺令得解,故我言芳泽。
霅水漾清浔,吴山横碧岑。
含珠复蕴玉,价重南金
的皪曜奇彩,凄清流雅音。
商声发楚调,调切谱瑶琴。
吴山为我高,霅水为我深。
万景徒有象,孤云本无心。
众木岂无声,椅桐有清响。
众耳岂不聆,钟期有真赏。
高洁古人操,素怀夙所仰。
觌君冰雪姿,祛我淫滞想。
常吟柳恽诗,苕浦久相思。
逮此远为郡,蘋洲芳草衰。
逢师年腊长,值我病容羸。
共话无生理,聊用契心期。
丘员外湛长史旧居 中唐 · 于頔
 押纸韵
引用典故:丘也同耻
萧条历山下,水木无氛滓
王门结长裾,岩扃怡暮齿。
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
依依瞩烟霞,眷眷返墟里。
湛生久已没,丘也亦同耻。
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让授子方太常丞 中唐 · 于頔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四
刘玄佐倪士荣以佐之功先朝为太常丞。时臣与士荣同登朝列。
见其凡劣实鄙之。今臣功名不如玄佐
某之凡劣。不若士荣。
若授此爵。更为叨忝。
释皎然杼山集序 中唐 · 于頔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四
诗自风雅道息。二百馀年而骚人作。
其旨愁思。其文婉丽。
亡楚之变风欤。至西汉李陵苏武
始全为五言诗体。源于风。
流于骚。故多忧伤离远之情。
梁昭明所撰文选。录古诗十九首。
亡其名氏。观其辞。
东汉之世。亦苏李之流也。
建安中王仲宣曹子建鼓其风。晋世陆士衡潘安仁扬其波。
王曹以气胜。潘陆以文尚。
气胜者魏祖兴武功。于二京已覆。
文尚者晋图帝业。于五胡肇乱。
观其人文兴亡之迹。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宋高祖平桓元。
定江表。文帝继业。
五十年閒。江左宁谧。
魏晋文章。郁然复兴。
康乐侯谢灵运独步江南。俯视潘陆。
其文炳而丽。其气逸而畅。
驱风雷于江山。变晴昏于洲渚。
烟云以之惨淡。景气为其澄霁。
信江表之文英。五言之丽则者也。
迨于齐世。宣城元晖亦得其词调。
涵于气格。不侔康乐矣。
梁陈已降。虽作者不绝。
而五言之道。不胜其情矣。
吴兴开士释皎然字清昼
康乐之十世孙。得诗人之奥旨。
传乃祖之菁华。江南词人。
莫不楷范。极于缘情绮靡。
故辞多芳泽。师古兴制。
故律尚清壮。其或发明元理
则深契真如。又不可得而思议也。
贞元壬申岁。余分刺吴兴明年
集贤殿御书院有命徵其文集。余遂采而编之。
得诗五百四十六首。分为十卷。
纳于延阁书府。上人以余尝著诗述论前代之诗。
遂托余以集序。辞不获已。
略志其变。上人之植性清和。
禀质端懿。中秘空寂。
外开方便。妙言说于文字。
了心境于定惠。又释门之慈航智炬也。
游方之内者。何足以叩元关。
谢氏世为诗人。岂佛书所为习气云尔。
潭州法华院记 中唐 · 于頔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四
长沙郡安国寺。寺之北偏。
法华院结构始毕。光明宏敞。
依之者其有旨乎。即我湖南御史中丞杨公。
竭孝思。追大福。
报罔极于所恃也。于戏。
法性离也。言说非法也。
然舍言说。无以辩了义诠实相。
繇是经教生焉。佛说九部。
法华为最。其逗机也。
韬灵珠于髻上。指众实于藏内。
药草沐茎叶之雨。诸子悦羊鹿之车。
其会真也。以开示误入诱偫迷。
令得佛知见。以会三归一为上乘。
知法真际。至于如是
如是相。了缘起。
叩寂灭。亿劫诸佛。
乃能知之。其馀声闻辟支。
如稻麻竹苇。不得其微密也。
若有受持读诵。勇猛坚固。
我为胜因。果亦随之。
扬州龙兴寺阿阇黎灵祐。钻研岁久。
深解义趣。常为宝函。
以授信心。仍大署其背曰。
功满三千。其道乃圆。
百福万善。充塞沙界。
中丞先太夫人荥阳郑氏。以闺门尊重之德。
奉西方清净之教。归命道士
且业是经。时有明晦。
我无閒断。居无几。
实盈其数焉。常愿极精虑。
罄泉贝。大依佛事。
共扬光烈。呜呼。
风树之感。霜露之悲。
入肺肝者。可胜道哉。
今位登方伯。轻千乘之贵。
捐万钟之禄。隳心裂胆。
虔绍前志。此所谓不敢一日而忘其亲也。
先是此地葱茜。含绝世之异。
观者百辈。曾无颂声。
公乘时多暇。高步廊庑。
密获胜势。其心快然。
因心计手指。付于匠吏。
经时而成之。堂殿崔嵬以切云。
轩廊䆗窱而疏风。皎严净而无尘。
若释梵之天宫。大德僧怀远。
秀掩圭璧。操陵霜雪。
是故启请。为其主张。
加之以田产。因之以臧获。
受用具足。无遗乏相。
尝闻于经曰。造塔庙。
建形像。旃檀沈水
彩画装铰。如是功德。
福不唐捐。伏知必有以资窈冥。
辟往路。挥斥万有。
腾陵三界。巍巍尊识。
补贤圣处。信决定矣。
其或否者。我教其诬乎。
恭惟先太夫人诚敬斋庄。高明惠和
道可以裨补阴教。礼可以绸缪妇则。
早居穆伯之器。有贤子三人。
始在童孺。则自教诲。
非雅言正味。不道不食。
使中和淳粹之气。饱饫其腑脏焉。
中司洎令弟兵部郎中大理评事凌。皆擢进士高第
以清风累德。文学政事。
振休声于宇内。议者谓玉昆金友
三山峙立。三川横流焉。
后之君子。非但宝地。
睹此志。可以知上有圣谟之美。
下有大孝之嗣矣。公永怀恸绝。
不忍握管濡墨。以文字自导其意。
见托序述。乃惕然而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