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道恒后秦 346 — 4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6—417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僧人
蓝田人
家贫,少失二亲,事继母以孝闻。
后出家。
学赅内外,才思清敏。
鸠摩罗什游学,并助译经,有盛名。
后秦姚兴爱其才,逼返俗入仕。
于是潜入深山。
有《百行箴》等。
全晋文
道恒蓝田人
师事鸠摩罗什,与同学道标齐名。
秦主姚兴敕二人还俗,固辞,遁迹琅邪山中。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蓝田人
史失其氏。
年九岁。
处士张忠见之谓人曰。
此儿有好相。
仕必为王者辅
出家必光显佛乘。
吾恨老不及见也。
幼孤。
事后母以孝闻。
家贫。
鬻图书以自给。
年二十。
后母亡。
服终为沙门
罗什入关。
往依之。
什爱其高才。
道标齐名。
姚兴二人神俊。
有经纶术业。
乃下诏。
尚书令姚显
敦逼罢道。
二士于是上书陈情。
其略曰。
汉光武成严陵之节。
魏文帝管宁之高。
阶下天纵之圣。
议论每远辈尧舜
今乃冠巾两道人。
反在光武魏文下乎。
又书与罗什僧䂮
使劝谕之。
必欲其反初服。
皆奏章。
敷叙其事。
略曰。
唯圣人为能通天下之志。
业已毁除毛发。
服不正之服。
今使复簪绅立朝。
非通其志也。
大秦龙兴
异才辈出。
等。
未为超卓。
于是一众恳乞。
乃得寝免。
叹曰。
名真道之累也。
乃逃去。
遂没于琅琊山中。
晋义熙十三年
寿七十三。
著释叙论百行箴。
亦有文。
蓝田人
年八九岁。
与群小儿。
聚沙为佛塔。
隐士张忠见之曰。
此儿有日龙二理。
仕官则位至公辅。
为道则振隆大法。
恨吾老矣。
不得见之。
少而偏孤。
事后母以孝闻。
家道清贫。
固穷守慎。
手学书读卖。
以供养母。
终服。
与同学道标
俱有名誉。
及什公入境。
并参详译。
姚兴甚相赏遇。
谓有经国之才。
有敕。
法服。
诏曰。
卿等体闲乐道。
服膺法门。
皦然之橾。
诚在可嘉。
但朕君临四海。
治急须才。
方欲招肥遁于山林。
抚陆涚于屠肆。
况卿等周旋谙旧。
朕所言尽。
各抱干时之能。
而潜独善之地。
此岂朕求贤之至情。
卿等笃化之深趣。
昔人云。
国有骥而不乘。
方遑遑而更索。
此之谓也(云云)。
释道恒
蓝田人
年九岁戏于路。
隐士张忠见而嗟曰。
此小儿有出人之相。
在俗必有辅政之功。
处道必能光显佛法。
恨吾老矣。
不得见之。
少失二亲。
事后母以孝闻。
家贫无蓄。
常手自画缋以供瞻奉。
而笃好经典学兼宵夜。
至年二十后母又亡。
行丧尽礼服毕出家。
游刃佛理多所兼通。
学该内外才思清敏。
罗什入关即往修造。
什大嘉之。
及译出众经并助详定。
有同学道标
亦雅有才力。
当时擅名。
相次。
秦主姚兴二人神气俊朗有经国之量。
乃敕伪尚书令姚显
令敦逼罢道助振王业。
又下书等曰。
卿等皎然之操。
实在可嘉。
但君临四海治急须才。
今敕尚书令令夺卿等法服助翼赞时世。
苟心存道味宁系白黑望体此怀不以守节为辞也。
等答曰。
奉去月二十日诏。
令夺等法服。
承命悲怀五情失守。
等才质闇短染法未深。
缁服之下誓毕身命。
并习佛法不闲世事。
徒废非常之业。
终无殊异之功。
光武尚能纵严陵之心。
魏文管宁之操。
抑至尊之高心。
遂匹夫之微志。
况陛下以道御物兼弘三宝。
愿鉴元元之情。
垂旷通物之理也。
又致书于什䂮二法师曰。
别已数旬每有倾想。
渐暖比休泰耳。
小虏远举更无处分。
正有愦然耳。
顷万事之慇须才以理之。
近诏二人令释罗汉之服寻大士之踪。
然道无不在。
愿法师等勖以喻之。
什䂮等答曰。
盖闻太上以道养民。
而物自是其复有德而治天下。
是以古之明主审违性之难御。
悟任物之多因。
故尧放许由箕山
文轼干木于魏国
高祖四皓终南
叔度辞蒲轮于汉岳。
盖以适贤之性为得贤也。
等德非圆达分在守节。
少习玄化伏膺佛道。
至于敷折妙典研究幽微。
足以启悟童稚助化功德。
陛下施既往之恩。
纵其微志也。
后频复下书。
阖境救之殆而得勉。
乃叹曰。
古人有言。
益我货者损我神。
生我名者杀我身。
于是窜影岩壑毕命幽薮。
蔬食味禅缅迹人外。
晋义熙十三年卒于山舍。
春秋七十二。
著释驳论及百行箴。
作舍利弗毗昙序并吊王乔文。
并行于世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