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法护隋末唐初 576 — 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6—643 【介绍】: 唐僧。
赵郡人俗姓赵
博通群典,善外书,好道术。
太宗贞观中,召主天宫寺
有《摄论指归》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其先赵郡赵氏。
祖康为济阴守。
子孙家焉。
隋初有赵恒者。
秀才
清河崔汪擢第。
时号四聪。
即其父也。
年十二。
连丁父母忧。
哀恸气绝者数四。
服除。
欲造河北
从名儒受业。
遇胜缘。
辄薙落。
无难色。
七日覆诵净名。
寻听毗昙于志念法师
听成实于法彦法师
登具之后。
随究律部。
复从嵩论师于彭城
采治摄论。
由是以摄论命家大业三年
应诏住化远寺。
俄又诏住慧日寺
时年三十二。
常讲中观涅槃摄论。
今上在秦邸。
别请名德五人。
居其列。
始摄论新本出。
或以其确削。
不足依任。
独得于心。
及唐论行良合。
人以为有先见之明云。
贞观十二年
诏住天宫寺
知寺任。
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卒于寺房。
寿六十八。
撰摄论指归二十馀篇。
行世。
性朴直。
而好道术。
每服金石药。
至是大发。
闷乱者数日。
门人慞惶。
夜诡言他物。
以饼滓进。
后闻其然。
正色曰。
吾之见欺。
当自克责。
且陷师于非义。
是何理邪。
嵩山沙门
智大者。
年九十馀简傲恬素。
不下山三十年。
讣闻杖策而至。
哭尽哀曰。
经论之士。
代未尝乏。
至于纯直。
唯斯人而已尔。
释法护
姓赵
赵郡人
祖康为济阴大守
子孙遂家焉。
隋初有赵恒者。
清河崔汪以秀才擢第。
时号四聪。
即其父也。
家门清俭礼素自居。
时冲幼。
戏则围坐登讲。
采花列供。
其父知为法器。
十二遭父忧。
未几又丁母艰。
哀恸气绝者数四。
服阕造河北卫部欲学儒术。
忽逢胜缘提诱。
诲以三界牢狱。
不以四大毒蛇。
如不早悟轮回未已。
便依而落发。
时年十五也。
留诵净名七日便度。
自是广讯经诰访无远近。
遂往志念所听毗昙。
法彦所听成实。
纵横累稔参预前踪。
又听律部薄闲持犯。
又往彭城嵩论师所。
以是摄论命家海内标仰。
伏膺请益无所辞焉。
指授幽明曲尽玄致。
大业三年
度僧化远。
应此诏。
名沾安陆
俄而有敕远召艺能。
住内道场。
时年三十有二。
既居慧日。
高彦成群。
常讲中观涅槃摄论。
伪郑既降太宗初入。
别请名德五人。
居其列。
自此校角摄论。
去取两端。
或者多以新本确削未足依任。
独得于心。
及唐论新出。
奄然符会。
以为默识之有人焉。
贞观十二年
敕召入龙潜宅天宫寺
知寺任。
勉人以得众穆如也。
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曛时不预。
因卒于房。
春秋六十有八。
善外书好道术。
约己薄食解衣赡寒。
结带终岁不饰容貌。
而贵胜所重通才咸萃。
先服石散大发数日闷乱。
门人之见欺当自责取。
然陷师于非道是何理耶。
遂不与言。
其礭固例如此也。
然好施忘倦。
房无圭勺之储。
但一床一蹬而已。
撰摄论指归等二十馀篇。
初亡嵩山沙门智大者。
年九十馀。
傲然恬素。
不出三十馀年。
闻哀杖策而至尽哀曰。
经论之士精苦之伦。
代有人矣。
至于纯直自然识量通雅者。
斯人殁后因绝踪矣。
中书杜正伦来吊而铭。
略之曰。
伊昔承恩诲深提耳。
及兹展觐恸兴床几。
颓泣可援沈差靡已。
庶在遐龄永陪高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