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大通1109 1035 — ?
全宋诗
释大通号善本俗姓董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人。
及长,博极群书而无仕宦之意。
与弟善思往京师地藏院,选经得度,习毗尼。
东游至姑苏,礼圆照于瑞光。
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渡淮,留太守岩。
久之,出住双林,迁净慈,寻徙法云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今录偈二首。
禅师名善本
生董氏
仲舒之后也。
其先家太康仲舒村。
大父琪。
父温。
皆官于颖。
遂为颖人。
初母无子。
祷于佛像前。
誓曰。
得子必以事佛。
即蔬食俄娠。
及生本骨相秀异。
方晬而孤。
母育于叔祖玠之家。
既长博学。
操履清修。
母亡哀毁过礼。
无仕宦意。
辟谷学道。
隐于笔工。
然气刚不屈。
沈默白眼公卿。
嘉祐八年
与弟善思。
俱至京师
藉名显圣地藏院。
试所习为大僧。
其师圆成律师惠揖者。
谓人曰。
本它日当有海内名。
乃生我法中乎。
圆成使听习毗尼。
随喜杂华。
夜梦见童子。
如世所𦘕善财。
合掌导而南。
既觉曰。
诸佛菩萨。
加被我矣。
其欲我南询诸友乎。
圆照禅师
道振吴中
径造姑苏
谒于瑞光。
圆照坐定。
特顾之。
默契宗旨。
服勤五年。
尽得其要。
其整顿提撕之纲。
研练差别之智。
纵横舒卷。
度越前规。
一时辈流。
无出其右。
圆照倚之。
以大其家。
以季父事圆通秀公
庐山栖贤
出入卧内。
如寂子之于东寺
元丰七年春
九江游淮山。
遍礼祖塔。
浮山岩丛之胜。
终焉志
遂居太守岩。
久之出世。
婺州双林六年。
浙东道俗追崇。
至谓傅大士复生。
移住钱塘净慈。
圆照之后。
食堂日千馀口。
仰给于檀施。
而供养庄严之盛。
游者疑在诸天(或云西天)。
时号大小 神考(或作哲宗)闻其名。
有诏住上都法云寺
赐号大通禅师
又继圆通之后。
本玉立孤峻。
俨临清(或云千众)众。
如万山环天柱。
让其高寒。
然精粗与众共。
未尝以言徇物。
以色假人。
王公贵人
施舍日填门。
厦屋万础。
涂金镂碧。
如地涌宝坊。
八年
请于 朝。
愿归老于西湖之上。
诏可。
遂东还。
庵龙山崇德
杜门却扫。
与世相忘。
又十年。
天下愿见。
而不可得。
独与法子思睿俱。
与余善。
为予言其平生。
曰。
临众三十年。
未尝笑。
及闲居时。
抵掌笑语。
问其故。
曰不庄敬。
何以率众。
吾昔为丛林。
故强行之。
非性实然也。
所至见尽佛菩萨行立之像。
不敢坐伊蒲塞馔。
以鱼胾。
名者不食。
其真诚敬事。
防心离过。
类如此。
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
屈三指谓左右曰。
止有三日已而。
果殁。
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
塔全身于上方。
阅世七十有五(或三)。
坐四十有五夏。
赞曰。
出云门之后。
望雪窦为四世嫡孙。
平居作止。
直视不瞬。
及其升堂演唱。
则左右顾。
象王回旋。
学者多自此悟入。
方其将终之夕。
越僧梦归兜率天。
味其为人。
居处服玩。
行己利物。
日新其德。
不置之诸天。
尚何之哉。
善本
族董氏。
仲舒之后也。
其先家大康仲舒村。
大父琪。
父温。
皆官于颖。
遂为颖人。
母无子。
祷白衣大士。
誓曰。
得子必以事佛。
即蔬食俄娠。
及生骨相秀异。
方晬而孤。
母育于叔祖玠之家。
既长博学。
操履清修。
母亡哀毁过礼。
无仕宦意。
气刚不屈。
沉嘿白眼公卿。
嘉祐八年
京师地藏院。
经得度。
习毗尼。
随喜杂华。
夜梦见童子。
如世所画善财。
合掌导而南。
既觉曰。
诸佛菩萨。
加被我矣。
其欲我南询乎。
圆照道振吴中
造焉。
一见知为法器。
特顾之。
服勤五年。
尽得其要。
其整顿提撕之纲。
研练差别之智。
纵横卷舒。
度越前规。
一时流辈。
无出其右。
圆照倚之。
以大其家。
元丰七年
遍游居浮太守岩。
出世住婺州双林。
钱塘净慈。
圆照后。
法席冠江浙。
时号大小本云。
上闻其名。
有诏住上都法云寺
赐号大通禅师
师玉立孤峻。
未尝以言徇物。
以色假人。
王公贵人
施舍填门。
而精粗与众共。
八年
请于朝。
愿归老西湖
诏可。
遂东还。
庵龙山崇德
杜门却扫。
与世相忘。
天下愿见不可得。
师临众三十年。
未尝笑。
及闲居时。
抵掌笑语。
问其故。
曰。
不庄敬何以率众。
吾昔为丛林。
故强行之。
非性实然也。
所至见佛菩萨行立之像。
不敢坐。
伊蒲塞馔。
以鱼胾名者不食。
其真诚敬事。
防心离过。
类如此。
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
屈三指谓左右曰。
止有三日
已而果殁。
有异禽。
翔鸣于庭而去。
塔全身于上方。
阅世七十五。
坐四十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