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法安北宋 1024 — 1084年8月4日
禅师名法安
生许氏
临川人也。
幼事承天沙门慕闲。
年二十。
以通经得度。
游方谒雪窦显禅师
殁。
天衣怀禅师
众推其知见。
又遍历诸家。
耆宿指目。
为饱参。
来皈临川
黄山如意院。
败屋破垣。
无以蔽风雨。
求居之十年。
大厦如化成。
乃弃去。
下江汉。
航二浙。
天台
溯淮汶。
而还。
所至接物利生。
未尝失言。
亦未尝失人。
白首怀道
翩然无侣。
倚杖于南昌上蓝
又住武宁延恩寺
寺以父子传器。
贫不能守易。
以为十方。
草屋数楹。
败床不箦。
安乐之。
令尹纠豪右。
谋为一新。
笑曰。
法本以度人。
今非其发心。
而强之。
是名作业。
不名佛事也。
栖止十年。
而丛林成。
僧至如皈。
法云秀公昆弟。
且相得。
所居庄严妙天下。
而说法如云雨。
其威光可以为弟兄。
接羽翼。
而天飞也。
以书招云云。
读之一笑而已。
问其故。
曰吾始见
有英气。
谓可语。
乃今而后知其痴。
痴人正不可与语也。
问者瞬视。
久之曰何哉。
曰。
比丘法。
当一钵行四方。
既不能尔。
又于八达衢头。
架大屋。
从人乞饭。
以养数百闲汉。
非痴乎。
每谓人曰。
万事随缘。
乐法。
元丰甲子七月
命弟子取方文文书。
聚火之以院事付一僧。
八月辛未殁。
阅世六十有一。
坐四十有一夏。
赞曰。
怀禅师五坐场。
皆衰陋处。
而能使之成宝坊。
真能世其家者也。
秀公
架大屋养闲汉为痴。
正当以漫晋卿墨戏并按也。
法安
临川许氏子。
幼谢父母。
师事承天长老慕闲。
年二十诵经。
通授僧服。
则无守家传钵之心。
求师问道。
不见山川寒暑。
初依雪窦显
殁。
天衣怀
蒙印可。
栖法席数年。
同参皆推上之。
法云秀
尤与之友善。
年三十有七。
慨然以庄严佛土为己任。
初居黄山如意院。
破屋坏垣。
无蔽风雨。
师力新之。
未十年大厦崇成。
如天宫下降。
衲子归。
遂为丛席。
乃复谢去。
南昌某县。
又兴延恩
始至草屋数楹。
败床不箦。
师处之超然。
县尹士章
欲合豪右。
为师一新之。
师曰。
法本以度人。
今不发心而强之。
是名作业。
非佛事也。
固止之。
亦居十年。
众之地。
冬燠而夏凉。
钟鱼而粥。
钟鱼而饭。
来者息焉。
师所历足迹万里。
一钵萧然。
孳孳以接物。
利生为务。
因缘乖合。
一付之度外。
其居延恩也。
人视之不堪其忧。
是时法云秀公
有众千百。
说法如云雨。
所居世界庄严。
可以为兄弟接羽翼而天飞也。
以书招师。
师发书一笑而已。
元丰甲子岁七月示疾。
化于延恩寝室。
阅世六十有一。
坐四十有一夏。
营塔于后山。
距寺百步葬焉。
源清禅师
黄山谷曰。
我初发心。
实在延恩
安公告戒策励。
如父母师友。
中心以谓。
凡住山者。
法如是尔。
及游诸方。
罕遇如安公者。
以是提耳之诲。
不忘于心。
安公名称利养。
实不能与天下衲师争衡。
然此自不满安公之一笑。
山谷因为铭塔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