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答某携书 北周至隋 · 释智诜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四
辱使至止,并以诚言,披阅循环,一言三复。文清渌水,理破秋毫。贫道戒行多阙,化术无方,宅身荒谷,四十馀载。狎鱼鸟,侣樵歌,习禅那,思般若,以此卒岁,分填沟壑,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伏惟相王殿下,德隆三古,道振百王。公攘臂而归旧里,衣锦而还本邑,百姓有再生之期,万物起息肩之望。搢绅君子,捧玉帛而来仪;慷慨丈夫,委干戈而伏道。昔长卿返蜀,徒擅清文;邓艾前来,未能偃武。公华阳甲族,井络名家,捧日登朝,怀金问道,剑南长幼,并俟来苏。岂藉微风,自然草靡。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续高僧传》)。
历阳十咏(己巳五月,历阳张令梦臣采县境陈迹十题,要余同赋) 其四 遏胡城(县西北三十里。按县谱,昔石虎南侵,晋相王导筑此垒以遏之) 北宋 · 贺铸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狂胡昔凭凌,阔步长淮外。
难(自注:去。)此百雉城,万甲屯要害。
时平一登望,江山互襟带。
想像文献公,清风宛如在。
秦及六国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先韵
《稽古诗》何始乎秦?闰统之始也。曷为繇秦而及六国?僭号之始也。前乎此,无闰与僭乎?蚩尤惟始作乱,有穷距康,寒浞弑相矣。盗贼之靡,予无责焉,是以托始乎秦也。秦自非子肇邑,文公列侯席,累世之积威,成祖龙之兼并。其取精也多,其用物也宏。始乎秦者,与秦以一统也,名与而实不与。君子曰:“六王毕,四海一。”秦既一统矣,我可不一统之乎?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有之,自秦。秦虽一天下,而不可以为正也,闰也。曷言乎?其为闰也,气盈朔虚,定四时之成者,所以销阴阳之杂役。小役弱乱五德之运者,所以当百六之穷。故秦之自号,虽窃皇帝之名,而未获王者之正。犹夫六国虽窃王者之名,而并失诸侯之正也。王之不正,始乎战国。王之不作,始乎东迁。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七雄啖食《春秋》,复亡乎《战国》焉。《春秋》亡,而复继以《稽古》之诗,述而不作也,比而窃取也。《稽古》之诗曷取?取文乎《本纪》,取义乎《春秋》。是以明闰统之始,明僭号之始。明其闰与僭之始,是以疾之至而诛之严也。诛始乎秦,繇秦而及六国,皆三王之罪人也。六国者何?燕、楚、韩、赵、魏及田齐也。
礼乐征伐诸侯出,流极终成无道天。
尊攘虽闻齐小白,虚名大抵自东迁。
召陵不问荆淫号,葵丘五禁亦徒然。
威烈始成三叛国,洋洋东海遂为田。
取千取百谁中止,相帝相王孰后先。
山东弛约南风弱,泗上群飞函谷烟。
须臾已见六王毕,接瞬安知嬴吕旋。
振古乾坤方一变,德功皇帝岂其然。
八字从兹为郡邑,名封自此绝蝉联。
赭山燔石威弥炽,灭古坑儒祸日延。
博浪一椎凶未戢,凉车一石臭初传。
当时倘就燕丹策,祖龙何必俟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