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成王冠辞 先秦 · 无名氏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家语》曰:武王崩。成王年十三而嗣立。周公摄政以治天下。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周公命祝雍作颂曰:
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衮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家语》冠颂解。《诗纪前集》六作成王冠颂。)。
成王冠辞 先秦 · 无名氏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大戴《礼》曰:成王冠。周公使祝雍曰达而勿多也。祝雍曰:
使王近于民。远于佞。近于义。啬于时。惠于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篇。博物志五。《诗纪前集》六。)。
国风·唐风 (今山西省太原一带
陆曰:唐者,周成王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尧、夏禹所都之墟,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其南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因改为晋侯。至六世孙僖侯名司徒,习尧俭约遗化,而不能以礼节之,今诗本其风俗,故云唐也。)蟋蟀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一章)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二章)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三章)
按:蟋蟀三章,章八句。
鸱鸮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一章)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二章)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三章)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四章)
按:鸱鸮四章,章五句。
信南山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脩成王之业,疆理天下,以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一章)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
既沾既足,生我百谷。(二章)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三章)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四章)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五章)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
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六章)
按:信南山六章,章六句。
下武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焉。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一章)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二章)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三章)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四章)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五章)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于万斯年,不遐有佐。(六章)
按:下武六章,章四句。
假乐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假乐》,嘉成王也。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保右命之,自天申之。(一章)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二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
受福无疆,四方之纲。(三章)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
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四章)
按:假乐四章,章六句。
公刘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公刘》,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将涖政,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一章)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
既顺乃宣,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二章)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
乃陟南冈,乃觏于京。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三章)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四章)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
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五章)
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止基乃理,爰众爰有。
夹其皇涧,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六章)
按:公刘六章,章十句。
泂酌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一章)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二章)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三章)
按:泂酌三章,章五句。
卷阿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一章)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二章)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三章)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四章)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五章)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六章)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七章)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八章)
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九章)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诗不多,维以遂歌。(十章)
按:卷阿十章,六章章五句、四章章六句。
烈文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于乎前王不忘。
按:烈文一章十三句。
昊天有成命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按: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
执竞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执竞》,祀武王也。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
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
降福简简,威仪反反。
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按:执竞一章十四句。
噫嘻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按:噫嘻一章八句。
阴符 其十二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成王将加元服,周公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御览》六百八十四引《周书》)。
祷书 其一 西周 · 鲁周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史记。鲁周公世家》:「初,成王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云云。亦藏其策于府。及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祷书,乃泣,反周公。」)。
祷书 其二 西周 · 鲁周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史记。蒙恬传》:「公旦自揃其爪,以沈于河云云。乃书而藏之记府。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沈书。」案即《书。金滕》事。《书》谓代武王,《史》谓代成王,为异。)。
鬻子(案《汉志》道家《鬻子》二十一篇,小说家《鬻熊说》一篇,《隋志》仅道家一卷,《意林》一卷六篇。今本逢行圭注十四篇,以《群书治要》校之,实三篇见存。不录,录其佚文。) 其七 西周楚国 · 鬻熊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周成王年六岁,即位享国,亲以其身见于鬻子之家而问焉,曰:「昔者先王与子修道而道修,寡人之望也。亦愿以教。敢问兴国之道柰何」?鬻子对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于君王,《政》曰:「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位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周成王曰:「受命矣(贾谊《新书。修政语》下)」。
鬻子(案《汉志》道家《鬻子》二十一篇,小说家《鬻熊说》一篇,《隋志》仅道家一卷,《意林》一卷六篇。今本逢行圭注十四篇,以《群书治要》校之,实三篇见存。不录,录其佚文。) 其八 西周楚国 · 鬻熊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周成王曰:「敢问于道之要柰何」?鬻子对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于君王。《政》曰:「为人下者敬而肃,为人上者恭而仁,为人君者敬士爱民,以终其身」。此道之要也」。周成王曰:「受命矣(同上)」。
鬻子(案《汉志》道家《鬻子》二十一篇,小说家《鬻熊说》一篇,《隋志》仅道家一卷,《意林》一卷六篇。今本逢行圭注十四篇,以《群书治要》校之,实三篇见存。不录,录其佚文。) 其九 西周楚国 · 鬻熊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周成王曰:「敢问治国之道若何」?鬻子对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于君王。《政》曰:「治国之道,上忠于主,而中敬其士,而下爱其民」。故上忠其主者,非以道义,则无以入忠也。而中敬其士,不以礼节,则无以谕敬也。而下爱其民,非以忠信,则无以谕爱也。故忠信行于民,而礼节谕于士。道义入于上,则治国之道也。虽治天下者,由此而已」。周成王曰:「受命矣(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