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为誓书与兄弟 东汉 · 徐淑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六
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列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回二之行。
淑虽妇人,窃慕杀身成义,死而后已。
夙遘祸罚,丧其所天,男弱未冠,女幼未笄,是以僶俛求生,将欲长育二子,上奉祖宗之嗣,下继祖祢之礼,然后觐于黄泉,永无惭色。
仁兄德弟,既不能厉高节于弱志,发明于暗昧,许我他人,逼我干上,乃命官人,讼之简书。
夫智者不可惑以事,仁者不可胁以德,晏婴不以白丸临颈改正直之辞,梁寡不以毁形之痛忘执节之义。
高山景行,岂不思齐?
计兄弟不能匡我以道,博我以文,虽曰既学,吾谓之未也(《御览》四百四十一引杜预《女记》,「淑丧夫守寡,兄弟将嫁之,誓而不许,为书曰:「云云。案《史通》云「徐氏毁形不嫁,哀恸伤生。」《通典》六十九,「晋咸和五年散骑侍郎贺峤妻于氏上表云:「汉代秦嘉早亡,其妻徐淑乞子而养之。亡后,子还所生。朝廷通儒移其乡邑,录叔所养子,还继秦氏之祀。」)
赠妇诗三首(《诗纪》作留郡赠妇诗。) 其一 东汉 · 秦嘉
 押词韵第七部
嘉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西溪丛话无尔字。○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改上掾为上计。并云。计。宋刻作掾。西溪丛话引此文。注。掾一作计。案汉法。岁终郡国各遣吏上计郑玄注《周礼》岁终则令群吏致事句。谓若今上计是也。其所遣之吏亦谓之上计后汉赵壹传。光和元年。举郡上计。《晋书》宣帝纪。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钟嵘诗品直题汉上计秦嘉及其妻往来书亦并称为郡诣京师。则作计为是。宋刻误也。冯氏《诗纪》又因汉有上郡。遂倒其文为上郡。更误中之误矣。)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玉台新咏一。西溪业话下。广《文选》十。《诗纪》四。又《文选》三十拟今日良宴会诗注引晚一韵作答妇诗。吴棫韵补三引返、卷二韵。○逯案。西溪丛话以此为徐淑所作。失之不察。)
与妻徐淑 东汉 · 秦嘉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六
不能养志,当给郡使;
随俗顺时,僶俛当去,知所苦故尔。
未有瘳损,想念悒悒,劳心无已,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
又计往还,将弥时节。
念发同怨,意有迟迟。
欲暂相见,有所属托。
今遣车往,想必自力(《艺文类聚》三十二)
上表言养兄子率为后咸和五年 东晋 · 于氏
 出处:全晋文
妾昔初奉醮归于贺氏,胤嗣不殖。
母兄群从以妾犯七出,数告贺氏,求妾还。
妾姑薄氏,过见矜悯,无子归之天命,婚姻之好,义无绝离,故使夫乔多立侧媵。
乔仲兄群哀妾之身,恕妾之志,数谓亲属曰:“于新妇不幸无子,若群陶新妇生前男,以后当以一子与之”。
陶氏既产澄、馥二男,其后子辉在孕,群即白薄:“若所育是男,以乞新妇”。
妾敬诺拜赐,先为衣服,以待其生。
辉生之日,洗浴断脐,妾即取还,服药下乳以乳之。
陶氏时取孩抱,群恒诃止。
婢使有言其本末者,群辄责之。
诚欲使子一情以亲妾,而绝本恩于所生。
辉百馀日,无命不育。
妾诚自悲伤,为之憔悴。
姑长上下,益见矜怜。
群续复以子率,重见镇抚,妾所以讫心尽力,皆如养辉。
故率至于有识,不自知非妾之子也。
率生过周,而乔妾张始生子纂。
于时群尚平存,不以为疑。
原薄及群以率赐妾之意,非惟以续乔之嗣,乃以存妾之身,妾所以得终奉烝尝于贺氏,缘守群信言也。
率年六岁,纂年五岁,群始丧亡。
其后言语漏泄,而率渐自嫌为非妾所生。
率既,与妾九族内外修姑姨之亲而白谈者,或以乔既有纂,其率不得久安而妾子,若不去,则是与为人后。
去年,率即归还陶氏。
乔时寝疾,曰:“吾母、兄平生之所共议也。
陌上游谈之士,遽能深明礼情?
当与公私共论正之”。
寻遂丧亡。
率既年小,未究大义,动于游言,无以自处。
妾亦妇人,不达典仪,唯以闻于先姑,谓妾养率以为己子,非所谓人后也。
妾受命不天,婴此茕独,少讫心力,老而见弃,曾无蜾蠃式谷之报,妇人之情,能无怨结?
谨备论其所不解六条,其所疑十事如左:
夫礼所谓为人后者,非养子之谓,而世之不深案礼文,恒令此二事以相疑乱,处断所以大谬也。
凡言后者,非并时之称,明死乃至丧,生不先养。
今乃以生为人子,乱于死为人后,此妾一不解也。
今谈者以乔自有纂,不嫌率还本也。
原此失礼为后之意,《传》曰:“为人后者孰后?
大宗也”。
今乔上非大宗,率不为父后,何系于有纂与无纂乎?
此妾二不解也。
夫以支子后大宗者,为亲属既讫,无以序昭穆,列亲疏,故系之以宗,使百代不迁,故有立后之制。
今以兄弟之子,而比之族人之子后大宗,此妾三不解也。
凡为后者,降其本亲一等,以成人之性,奉父母之命,而出身于彼,岂不异婴孩之质,受成长于人,不识所生,惟识所养者乎?
鄙谚有之曰:“黄鸡生卵,乌鸡伏之;
但知为乌鸡之子,不知为黄鸡之儿”。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今以义合之后,比成育之子,此妾四不解也。
《礼传》曰:为人后者为所后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
若子者,义比于子而恩非子也。
故曰为后者异于为子也。
今乃以为后之公义,夺育养之至恩,此妾五不解也。
与为人后者,自谓大宗无后,族人又既已选支子为之嗣矣。
今人之中,或复重为之后,后人者不二之也,自非徇爵,则必贪财,其举不主于仁义,故尤之也。
非谓如率为嫡长先定,庶少后生,而当以为讥。
此妾六不解也。
妾又闻父母之于子,生与养其恩相半,岂包胞之气重,而长养之功轻?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故服三年”。
《诗》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凡此所叹,皆养功也。
螟蛉之体,化于蜾蠃
班氏之族,乳虎纪焉。
由此观之,哺乳之义,参于造化也。
今率虽受四体于陶氏,而成发肤于妾身。
推燥居湿,分肌损气,二十馀年,已至成人,岂言在名称之间,而忘成育之功?
此妾一疑也。
夫人道之亲,父子、兄弟、夫妻,皆一体也。
其义,父子,首足也;
兄弟,四体也;
夫妻,判合也。
夫唯一体之亲,故曰兄弟之子犹己子,故以相字也。
今更以一体之亲,拟族人之疏;
长养之实,比出后之名:此妾二疑也。
夫子之于父母,其情一也。
而有以父之尊,厌母之亲;
以父之故,断母之恩;
以父之命,替母之礼;
其义安取?
盖取尊父命也。
凡嫡庶不分,惟群所立,是君命制于臣也。
慈母如母,生死弗怠,是父命之行于子也。
妾之母率,尊命则由群之成言,本义则乔之犹子,计恩则妾之怀抱。
三者若此,而今弃之,此妾三疑也。
诸葛亮无子,取兄瑾子乔为子,乔本字仲慎,及有子瞻,以乔为嫡,故改字伯松,不以有瞻而遣乔也。
盖以兄弟之子犹己子也。
陈寿云:“乔卒之后,诸葛恪被诛,绝嗣,既自有后,遣乔子攀还嗣瑾祀”。
明恪不绝嗣,则攀不得还。
近代之纯贤,瑾正达之士,其兄弟行事如此,必不陷子弟于不义,而犯非礼于百代。
此妾四疑也。
《春秋传》曰:“陈女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言为己子,取而字之。
《传》又曰“为人后者为之子”,往而承之也。
取而字之者,母也;
往而承之者,子也。
在母,母之仁也。
蜾蠃之育螟蛉
在子,子之义也。
则成人之后大宗也。
苟能别以为己子与为后之子不同文也,则可与求礼情矣。
以义相况,则宗犹父也,父犹母也。
庄姜可得子戴妫之子,系之于夫也;
兄弟之子可以为子,系之于祖也。
名例如此,而论者弗寻,此妾五疑也。
董仲舒命代纯儒,汉朝每有疑议,未尝不遣使者访问,以片言而折中焉。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弃弃儿乙养之以为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
甲当何论”?
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
《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夫异姓不相后,礼之明禁,以仲舒之博学,岂暗其义哉!
盖知有后者不鞠养,鞠养者非后,而世人不别,此妾六疑也。
又一事曰: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
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
乙怒,杖甲二十。
甲以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自告县官
仲舒断之曰:“甲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于义已绝矣!
虽杖甲,不应坐”。
夫拾儿路旁,断以父子之律,加杖所生,附于不坐之条,其为予夺,不亦明乎!
今说者不达养子之义,唯乱称为人后,此妾七疑也。
汉代秦嘉早亡,其妻徐淑乞子而养之。
亡后,子还所生。
朝廷通儒移其乡邑,录所养子,还继秦氏之祀。
异姓尚不为嫌,况兄弟之子!
此妾八疑也。
吴朝周逸,博达古今。
逸本左氏之子,为周氏所养,周氏又自有子,时人不达者亦讥逸。
逸敷陈古今,故卒不复本姓,识学者咸谓为当矣。
此妾九疑也。
为人后者止服所后,而为本父服周,一也;
女子适人降所生,二也;
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三也;
诸侯之庶子,不得服其母,四也;
庶子为王,不敢服其母,五也。
凡此五者,非致人情,《礼》称以义断恩,节文立焉。
率情行者,戎狄之道也。
患世人未能错综礼文,表里仁义,乱于大伦,故汉哀,以诸侯嗣天子,各还尊其私亲,以为得周公严父之义,而不知其大悖国典。
夫未名之子,死而不哭;
既名之后,哭而不服;
三殇之差,及至齐斩:所禀所受,其体一也,而长幼异制,等级若此。
又今世人生子,往往有杀而不举者,君子不受不慈之责,有司不行杀子之刑,六亲不制五服之哀,宾客不修吊问之礼,岂不以其蠢尔初载,未夷于人乎?
生而杀之如此,生而弃之,受成长于他人,则追名曰“本吾子也”,乃全责以父子之恩,自同长养之功,此妾十疑也(《通典》六十九)
诗品中 其二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汉上计秦嘉徐淑诗,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
为五言者,不过数家,而妇人居二。
徐淑叙别之作,亚于《团扇》矣。
古歌 隋 · 无名氏
杨文公谈苑曰:徐锴江左中书舍人。时徐淑校理。古乐府中掺字者多改为操字。盖章草之变。谐曰:非可一例言。若渔阳掺者。三挝鼓也。弥衡作汉阳掺挝。古歌云云云。叹服。
边城晏闻汉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诗话总龟二。)
崇德 其三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八、《都官集》卷三
甚矣,今之士靡而无实也!
凡上之所以招之者非其道,下之就利而动者日至,其至均一术也。
蒙上之待,且有欿然大过于人上者。
故天下之士,陷于其利而幸于或然,靡靡焉莫之能御也。
为之制者,不闲其利之招,而厌其人之归,是命之市而耻其嚣,饮之酒而恶其醉也。
今夫必以声律之艺,以待天下之士。
议者曰:举古之里选,责今之郡县,贤不肖不可究而奔竞出,犹以市人而问其田,徒纷稂莠而害稼,故不若责士之难能而有司之易白者为愈也。
臣对曰:非然,未之思耳。
夫所谓声律者,贤者难之,童子易之,明有司白之,不然亦不白也
且谓待而得者将尽贤乎,将贤不肖杂处乎?
使今人人观本行于乡党,责岁举于郡县,借不免乎贤不肖杂进,亦使士之不肖而觊是举者伪为君子矣。
设若今不廉其隅,不角其圭,弃屠刀而操册书,解犊鼻而袭褒衣,有司可得而制乎?
爵禄,重器也;
生齿,重蓄也。
今夫信一日之空文,而不求其素,率然委而加之,非所谓重也。
议者又曰:数取而慎择之,其庶乎?
曰:不然。
顺风扬砂,风急力穷,而嘉谷益驶。
不如沐之清澜,则瓦砾可得而择也。
且如明经之举,环数千里,或无一人应令者,非无经术之士也,是徒有待之之意而路不广也。
今夫圣贤有为,必先养士于学,观行于乡党,县大夫考其人之贤,升之郡,太守礼其贤,升之礼部,而告于天子。
礼部策以当世之务、先圣之术,而观其能,以告于天子,而定其论。
论定然后官,任定然后爵,位然后禄。
郡国所贡,贤者有赏,不肖者有罚。
陈汤有罪而缪侯夺爵,徐淑失辞而陈蕃免官,此二汉之所以比盛三代也。
议者又曰:士之习久矣,自大业以来未能改也。
士失其业而无攸归,反身率德则未至,不有讪上亡赖之患乎?
曰:不然,天下之事,未有一举而无遗策。
隋举进士,而不废志行修谨、清廉干济之科;
唐举进士,而有明经秀才之选。
使今岁诏郡国贡举一人,朝廷异其科以待之;
间岁勿停旧选,而加损太半之进;
且制宏词拔萃之目,使以布衣充选,以甄其材而后禄。
如此,士之挟声律记诵而进者益难,上之待贤能之礼加异。
行之数岁,自能靡道息而儒术兴,入官皆修洁之材,出类有魁垒之器,贤才不可胜用,天下奚其不治乎!
留别秦虞桓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十八
轻风忽起子规天,绿遍蘼芜上巳船。
玉案情多翻白雪,香泥恨重湿红绵。
油车渐近江城,春袖遥笼画阁烟。
徐淑秦嘉都绝世,一双花锦酒垆前。
汪庾齐之宝应亲迎赠诗四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城中无处不繁华,纨绮何心向俗誇。
琴在帏中书在几,宛如徐淑秦嘉
程在山时年六十 清 · 沈德潜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十
无官一身轻,名场久谢安薖轴。
有子万事足,膝前已长新鸑鷟。
平章卉木四时春,流眄烟波千里目
兴高得句写天怀,漱石枕流餐杞菊。
云窗雾阁和清词,秦嘉自合联徐淑
老我频年为探梅,逸园每到停轮毂。
主人留客入花林,卖文钱剩供肴蔌。
今岁君当六十辰,天伦乐事饶清福。
大妇同行小妇随张谓句。),凤毛侍母齐恭祝。
巢禽鸣噪当歌讴,山狖走趋代童仆。
我暌一水缺称觥,传闻韵事超凡俗。
十年准拟跻君堂,取醉安眠万花谷。
南乡子 寄赠程在山 清 · 沈德潜
 出处:归愚诗馀
云外结林亭,栖佚闲园忘名利。
高望六浮湖半角,盈盈。
客到常留共醉醒。

闺阁静而贞,礼聘名姝得宁(去。)馨。
和就新诗呼检点,卿卿。
徐淑秦嘉并有声。
东风第一枝 其一 题夫人绣字图辛巳 清 · 王又曾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二十
铅山蒋非磷先生心馀舍人尊甫也。少壮即赋远游,故舍人自髫龀以至成名,咸得太夫人钟之教焉。先生下世后,太夫人从奁箧中检得《咏》十诗遗稿,辄为和泪伸缕,绣成一㡧,并叙其所以,而自系三绝句于后。乃命工绘图,合装成轴,俾流示子孙,永章前美。丙子七月,偶客南昌舍人出示此图,属余题词其上。
墨缕频萦,金针暗度,鲛人泪渍东绢。
晓钟已动寒城,剪刀肯停小院。
心花意蕊,彷佛是、天孙云段。
想绣床、锦字回文,未有者般清怨。

描不尽、半生冷面。
题不了、傲人白眼。
偶吟处士梅花,更拈谢家翠管。
冰天雪夜,似再举、当年食案。
任倡酬、徐淑秦嘉,漫自镇常相见。
骆佩香秋灯课女图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四
秋风瑟瑟乌夜啼,寒光闪闪灯光微。
有人课女如课子,夜半书声犹未止。
佩香女史宾王族,对雪曾吟柳絮曲。
嫁得才人渤海郎,秦嘉何幸逢徐淑
伉俪方谐玉树残,人间佳耦白头难。
锦瑟频年弹寡鹄,雌雏一个伴孤鸾。
手持竹素丁宁语,劝儿勤学儿毋苦。
女傅常怀宋若昭状元竟有黄崇嘏
衍波笺纸界乌丝,两汉三唐亲教之。
嫛婗上口娇莺似,辛苦分明绛蜡知。
有时课罢天将白,阿母还思作女日。
记得当初老伏生,一样灯前劳指画(夫人幼从尊甫学诗。)
偶倩良工写画图,衰翁展卷笑轩渠。
后妃即是能诗者,何必男儿始读书。
里行丁巳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七
吴江三十里,地号里村。
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
花草有静态,鸟雀亦驯驯。
从无夜吠犬,门不设司阍。
长廊三里覆,无须垫雨巾。
家家棹小舟,目不识车轮。
勾栏无处访,樗蒱声不闻。
丝萝不外附,重叠为天姻。
不知何氏富,不知谁家贫。
更有奇女子,嫁与贤郎君
秦嘉徐淑,才调俱超群(谓徐山民及珊珊夫人。)
双双来执贽,宾宾拜起频。
留住小眠斋,款如骨肉亲。
我喜风俗美,更感古意敦。
逝将去故土,十万来买邻。
非徒结,兼且联朱陈(谓秋史。)
有女此地嫁,有男此地婚。
庶几子与孙,永作羲轩民。
何孺人遗像 其一 戊寅 清 · 蒋士铨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七
凤有高梧玉有芽,胜他徐淑秦嘉
如何忽露从军影,一卷韬钤一镆铘。
归佩珊夫人懋仪兼柬奉长真内史席道华夫人并示内子 其三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四
海虞山下女相如,同擅清华赋子虚。
红粉关图前进士,簪花尚书
内家旗鼓龙门似,逸少须眉弟子居。
难怪钟嵘诗品少,一朝能得几班徐(《诗品》谓汉五言不过数家,而妇人居二,谓班昭徐淑也。仆谓近日闺彦又不翅数十家,而佩珊道华无与为比。)
注:归佩珊:即清代常熟女诗人归懋仪字佩珊
袁简斋先生 其二 清 · 席佩兰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深闺柔翰学涂鸦,重荷先生借齿牙。
漫拟刘惔知道蕴,直推徐淑秦嘉
解围敢设青绫障,执贽遥褰绛帐纱。
声价自经椽笔定,扫眉笔上也生花。
买陂塘 题奚虚白上舍榆楼感旧图,图为严茂才修能 清 · 谈印梅
 押词韵第十二部
叹人生、梦痕泡影,乔松谁见同寿。
客星忽坠馀杯水,失却词坛高手。
名不朽。
料夜夜、珠光剑气牛斗
图成感旧。
绿风薰,黄水涨,魂得暂归否。

重泉下,徐淑秦嘉并秀。
追随无异良友。
鸟原共命花连理,生死总成佳偶。
愁尚有。
曾记得、秋风画扇吟红豆。
柔肠回九。
便分付云林,生绡写出,此意向谁剖。
金缕曲四首小韫世嫂自失所天后,音问久阔,填此寄怀,即题其自然好学斋诗集) 其一 清 · 吴藻
 押词韵第十五部
一唱伤心曲。
古今来、才原妨命,慧难修福。
见说玉楼词赋手,偶向软红托足。
回首处、山丘华屋。
目断湘江云万叠,泪斑斑,不到千竿
歌楚些,放声哭小云世兄殁于楚中。)

秦嘉逝矣悲徐淑
不如它、寻常燕子,双飞双宿。
自是文章知己感,岂为天寒幽独。
愿长茂、女贞花木。
留得大家椽笔在,辑仙郎、遗稿联吟轴。
彤管吏,更须续。
刘伯端德配范菱碧所画帐额二十四番花信 其一 戊申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廿四番风转画叉,天教徐淑秦嘉
玉台一管生笔,遍为人间称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