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代章集贤让拜相第二表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宋景文集》卷三九
臣某言:确挚上陈,危言若讷。猥烦敕晓,尚閟俞从。内省冒升,罔谐宁舍。臣闻力不胜而强用者,儋石益之则踬;视既劳而犹察者,舆薪值之亦昏。何则?才局于素定之倪,效屈于用多之广。早明兹理,敢誓固辞。伏念臣本自诸生,不经远物。虽图筮仕,止望易农。向缘迩禁之联,遂忝鸿枢之领。投髋婴屡缺之畏,蹑足微必胜之筹。众不可诬,事皆已试。宁足越司天宰之柄,上宪乾台之华。昏于已穷,踬乎强用。名器者天下之重,师尹者列辟尔瞻。滥始于兹,下安取法?抑又闻宜负而乘,小人之盗实招;不狩有鹑,无功之禄为刺。巧于室者,弗令挠而贻压;爱其器者,非欲满而就倾。如臣所怀,举皆类此。况今权纲俾乂,宪度交修。方当访弱翁之贤,总领众职;资胡广之问,练达朝章。无令萧枕之馀,首玷论思之地。伏望皇帝陛下念任人之尤重,谅省分之足矜。质臣以彼己之言,许停赞制;免臣以疾颠之咎,俾示曲全。耆哲在廷,俊髦布列,枚功而举,谋国必臧。沥危款以罄闻,仰睿音之垂可。
故右侍禁赠左屯卫将军高府君墓志铭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宋景文集》卷五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府君讳怀諲,姓高氏,爱之,其字也。以荫补殿前承旨。性方正孝爱,肃给好谋,长于治官。工执射,参剡有法。显考病痱甚,太宗惜焉,宠以崇仪使,领卫州三牧龙坊,且授君右班殿直,居家侍疾。崇仪之丧,泣血尽哀。帝识其才臣子,俾代父任。坊畜战马,茭谷费不赀,君建言覃、怀、邢、赵间多旷野美草,西并太行,莱牧所宜,愿时其出入,如著令,许之。岁减用十八,龁饮甘凉,闲佶倍孳。改右侍禁,入主骐骥院。以亲疾辞剧事,愿督永济仓,便晨昏焉。年三十九,以病卒,实景德四年。君娶阎夫人,生一男子若讷,字敏之,今为尚书礼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初,君与母夫人继终,阎夫人比遭大忧,护㡛柳,客窆卫下,抚幼授遗,间关穷年,操洁谊严,族姻称仁。女归男立,慈训双济。故敏之能兴孤生,入京师,以文策进士,以材选御史,以鲠谔官谏署,以淹该直书林。云阿华光,以侍以游。迹其致者,夫人力也。于是白上,累赠祢室至左屯卫将军,以长安县为太夫人汤沐。夫人之殁,后府君凡三纪,实庆历三年。敏之憔然苫中,悼厝安之缓,泣血奔问,则新是卜,得吉繇于开封府开封县吹台乡建邑村之原。以夏六月七日壬寅,奉祖妣考妣四丧,叙二竁于茔。遣门人状先德,诿予为志。予与敏之偕第同班,得以敦复世烈而叙之。曾祖奫,生祖,赠左千牛卫率府副率谕,谕生崇仪使审钊。高氏自副率以来,根德柢忠,盎然欲有为,咸屈于促算。屯卫将兴之,又不克。故代祉家祥,蟠蜿扶舆,敏之受而炽之,为朝龙光,天之向劝不诬哉!铭曰:
神理祐仁,弗丁厥身。子克奋兴,谱阀大振。追贲即安,还昭前人。
高观文墓志铭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宋景文集》卷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至和二年秋八月甲寅,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高公薨于京师之第,享年五十有九。既闻,上震悼,趣辇降酹其寝。既还,明日罢紫宸朝,出尚书右仆射制书告柩,赗币赙金系于庭,太常考行,谥曰文庄。以冬十月己酉,克葬公于开封府开封县褒亲乡之原。前此门人河东裴煜腾状来中山,取文志隧。予与公游也旧,谊不得让。哭寝门已,次其梗概曰:公讳若讷,字敏之,生十岁而孤,侍母夫人,客汲郡。生事日狭,取粗完即已。惟纵嗜于学,性警锐,过目辄记。自周汉迄兹数千载,救革质文,娓娓能言之。天圣初,以乡贡牒诣有司,声光闯焉,一日出诸儒上。方天子委礼部取士,于是中山刘公筠大裒英才,得二百人,多海内选,公在第四。调彰德节度府推官,改著作佐郎,再迁太常博士。历三县,以办最称。台御史荐为监察里行,就改主客员外。进殿中,迁右司谏、直史馆、起居舍人,留知谏院。换刑部员外郎,知侍御史杂事。于是数见上言得失。蜀贾援外戚,得郎官、知蔡州。公劾贱丈夫乾没财利,不宜以私谒污二千石。内侍省大中人怙恩,声焰震赫,人争媚附。公斥言其尤,即日外迁。有诏累黍定尺,检制乐律。法不合,争论连年。公独以汉世货泉度寸,定古尺示诸朝,议者服其密。尝言中书、枢密院所与一统类,美风俗,今奏事离立,不改刻遽罢,不能究熟万几,宜复古坐而论道,使人自竭。帝韪其言。擢天章阁待制,益亲近。转礼部郎中,出为河东都转运使。召还。丁母夫人忧,号诉愿尽三年。国朝两省内外制而上有故者,卒哭辄夺哀。有不获命,惨袍幞到朝就职。自公得请,复遂著行服令,诏给实俸终丧。逮除,尽还旧官,拜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以吏部郎中进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庆历七年春,小旱,上忧甚。引公问《洪范》雨旸所以致休咎者。公推原五事以对。其议闳深博衍,上嗟叹之。后三日,引拜公枢密副使。见便座,上戒以和。公顿首言:「和无莫济者,有如乐焉,音异乃谐。若可否出一,是同也,同则生党」。时大臣执议见遌,故公谢及之,由是见谓为长者。天下无事,常宿屯三陲,募兵不止,度支财益绌。公议一切停募,料冗士以苏调给之残,诏可。康定时,西鄙骚绎,东南多盗,始置宣毅兵,州悉有之,捍镇方夏。士既饱衣食不事,悍不可制。公曰:「是本欲制贼,今反自贼,何赖为」?建择精锐者团籍北迁,以补戍人。守臣争言:「士素骄,骤遣必乱」。公固谓:「朝家威令整严,等辈孰敢」?既徙,无一上干法。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后二岁,由户部侍郎、检校太傅为枢密使。侬蜑袭邕州,杀守将。公曰:「南海可虞也」。或谓未然。阅旬,贼剽十馀州,乘流下番禺,入其外郛。南军不习斗,部校争长,连战辄北。贼遂张,啸亡命数万,岭南大疮。公谓当遣贵贤将节度诸部,以番落千骑怖之,可禽也。会大臣驰往,斩败将,鼓而南。贼尽锐薄前军,顾骑出其后,惊以为神,遂大败。南事平,帝议策勋,公欲让功臣,使得其处,即辞位,章五上,拒不省。公请愈牢,帝重违。又以公次当得宰相,虽解机务,犹以学士籍留自近。公喜曰:「天下士不吾责已」。公节分崖然,不与俗流,至浮屠神仙阴阳怪谲事,弗语也。在禁中论得失,无少回挠。及建白裁处,皆深自匿。令出,反从人问所以然。故献纳之益,初秘弗得详,久,知乃十一二。常谓承平久,吏忽事厖,必峻法治之。谓管夷吾、韩非责名实,赏信罚必,术最近,与儒家相辅,长利可兴云。公之次行军约束敕,白罢内降封拜,外戚不可辅政,皆著后法。执官尹不建节,谓具丘将屈贼自容,卒论死,谏止数赦,盖略施行所谓者。辅政七年,洁畏自将,和傅内外。谋议有不尽如素,或蕴诸内,绰然尚有馀。然未尝以不如素自解,亦不以有馀矜诸人。故仕虽贵,忌者不媢;已去位,间者不容訾;没,而士君子泣相吊也。公善观书,反复研讨,必得其意乃置,不诞漫莽卤贮之胸中。所学邃而该,殆不可及。所著文章二十卷,善文辞者贵之。公累官摄领难悉著,掇其显者,待制时,假节京西,为安抚使,在台兼理检使,知贡举再,使契丹一,知审刑院一,领吏部铨、三班院各再,侍经筵二,特召进读者一。爵开国公,阶光禄大夫,勋上柱国,邑二千八百,实户六百,功号自「推忠佐理」换「推诚保德」。大较如此。曾祖讳某,赠累太师;祖讳某,仕为崇仪使;考某,官右侍禁,并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考封祁国公。曾妣王夫人、祖妣马夫人,妣阎夫人,启魏、晋、秦三国,为太夫人。公娶太原王氏,封某国夫人。生五男子。曰彦辅,东头供奉官;曰保衡;曰安石;曰吉甫,大理评事;曰元规,太常太祝。初,公在庆历时,葬二令君于开封县之吹台乡,地稍庳,公恨之,将改卜。及是,诸孤迁二令君柩与仆射同茔,以昭穆为位,公志也。凡人见今世杰才卓行,其于奔走向服犹未闻如古人之贤,何欤?不得见而愈贵也。使千岁后视今为古,予知有藉公风烈者。长想太息,恨不得操鞭彗从公后以快其慕,为果不疑。铭曰:
高氏自渤海,徙占河东,为榆次人。世潜德弗融,久乃发祥,逮公大昌。以孤童奉母,羁旅京辅。轧出陋贫,化为伟人。由御史谏官,健健敷言,事有固争,不市直取名。我完吾履,弗授弗倚。一辞寤主,直都贵位。愤俗陵迟,令敝法刓。遂弛必衰,或悼后艰。自公佐王,辅乾为刚。不假借赏刑,以新故章。引荐俊良,惟力孜孜。斯谋斯猷,外莫闻知。澹于荣宠,峻节是甘。去位甚易,如肩释担。迩英之游,惟经术是毗。巷无密轮,奥无媵袿,谁市其门,谁侈而室。闻公之风,可以自律。初秦国多疾,公自调治,方剂天悟,亲向寿祺。公之属疾,自诊不可治,召见诸子,遗训逾厉。殁无以私,敢丐诸天子。天子贤之,嗟我师臣,显卒光哀,滂漏厥恩。予闻于古,曰仁者寿。公不六十,斯言叵究。有宰皋如,有树岑如。公安是居,千载不渝。
若讷上人弹琴 北宋 · 梅尧臣
押侵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于今。
莫作风入松,怀垄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续金针诗格序 北宋 · 梅尧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续金针诗格》(格致丛书本)
予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言谈诗,极有玄理。常鄙学者不知意格,徒摘叶搜奇,而不能入雅正之奥阃。希白评唐贤诗,讽诵乐天数联,言乐天之诗,尤长于意理。出乐天在草堂中所述《金针诗格》,观其大要,真知诗之骨髓者也。乐天寄元微之云「多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乃知乐天诗格自有理也。且诗之道虽小,然用意之深,可与天地参功,鬼神争奥。予爱乐天作金针之格,乃续之,以广乐天之用意,得者宜绎而思之。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景祐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自注:平声。)。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破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攲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原校:疑)。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雁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捲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自注:平声。)。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平蛮三将题名 北宋 · 狄青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
大宋皇祐四年夏,蛮贼侬智高寇广南,陷十二郡,据邕州。其年九月,诏以枢密副使狄公统兵南征,号二十万。明年正月己未,与贼战于邕之归仁,大破之。翼日复邕州,贼之馀党遁于铜柱之外。二月丁亥,班师至桂林。诏换河中旌节,召还枢密,凡从行将佐文武官二百三十一员,今记将官已下姓名于左:
宣徽南院使、彰化军节度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都大提举广南经制贼盗事狄青。
第一将下:
左卫将军、荆湖北路兵马钤辖王遂,西京左藏库副使孙节(战没于阵,赠忠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如京副使贾逵,西京左藏库副使竹炳,文思副使时明,管勾机宜、太子赞善大夫冯炳,权石州军事推官武纬,管勾粮草、殿中丞霍建中,走马承受公事、入内内侍省内西头供奉官张若水、李若讷。
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充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安抚使、广南经制贼盗孙沔,内园使、陵州团练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充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安抚副使、广南经制贼盗石全彬。
第二将下:
庄宅使、荆湖南路兵马钤辖刘几,文思副使张宪,六宅副使孙昂,供备库副使邓守恭、夏元崇,内殿承制、閤门祗候孙宗旦,管勾机宜、都官员外郎郑纾,勾当公事、殿中丞王纲,管勾粮草、效用侍其浚。
秘书监、知桂州、充广南西路都钤辖兼经略安抚使、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余靖。
第三将下:
皇城使、广南西路兵马钤辖李定,供备库副使史青,内殿崇班武防,虎翼都虞候吕斌、张远,管勾粮草、大理寺丞章询,经制贼盗司、走马承受公事、入内内侍省内西头供奉官李宗道,西头供奉官李达,管勾机宜、守将作监主簿余仲荀,勾当公事权邕州节度推官黄汾,转运使、管勾随军粮草、都官员外郎孙抗,转运判官、都官员外郎宋咸,提点刑狱、同计置粮草、司门员外郎朱寿隆,文思副使高惟和。
其年二月,曲赦广南东西路,甄劳能,减租赋。其死事者给棺殓,录子孙。溪峒首领不从贼者,悉加恩赏。又宣德音荆湖、江南,询疾苦,蠲赋役。杂犯死罪已下,并从虑减。四月,又诏以青为枢密使,孙沔授给事中、枢密副使,余靖迁工部侍郎,石全彬授宫苑使、利州观察使,孙抗授司封员外郎,宋咸职方员外郎,朱寿隆考功员外郎,高惟和左藏库副使。王遂而下,定功为五等。第一等者转官五资,余增秩有差。
按:僧宝珍篆额,区华区诚镌。 《桂林石刻》上。又见《汾阳金石类编》。
谕若讷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三、《司马公文集》卷六九
熙宁六年冬,光在洛,有衢州僧若讷袖书来见,曰:「仁宗皇帝时,若讷得召对化成殿,命讲所学经,且作颂三篇。上甚喜。后数日,中使赐若讷紫衣,若讷辞曰:『臣所为不远千里求见明主者,欲献其所学,庶几广之于天下。今陛下乃赐臣紫衣,非臣志也,臣不敢奉诏』。使者三返,终辞不受。上飞白『安净』二字以赐,若讷然后举手加额,受而藏之。若讷野僧也,生江湖间,一旦万乘之主召入禁中,面访所学,授以二字,盖师号之类也。天下僧受师号者,何可胜纪,有能亲屈帝笔如若讷之光荣者乎?若讷是以不敢忘先帝不赀之恩,思有以报之。向聚吾师所述之经五千馀卷,合为一藏,命曰《报恩经藏》。遍请朝廷辅佐之臣撰文书石,瑑而立之。今又将刻所赐二字于石,以传于后。子为我序其事而记之」。光谢曰:「光,儒者,素不习释氏书,将何以发明上人之学,与受赐之由?且文辞鄙陋,何敢辄寓名诸公之末,自陷不知量之罪乎」!若讷固请不已,曰:「若讷去冬已尝犯寒至洛,值子西适秦,不克见而返。今兹复来,非有它求,欲得记文而已。若讷岂不知朝廷贵人及四方之士能文者甚众,欲为斯记者亦不鲜。若讷皆不愿得,而唯子之求,何子拒我之深乎」!光甚愧其言,因谕之曰:「上人之志于光,勤且厚如此,光敢无辞以为复!抑仁宗皇帝既嘉上人不受命服,赐以二字,岂师号之谓邪?盖以褒劝上人之德也。上人亦尝思其指乎?夫『安净』,德之美者也。既曰『安』矣,则于物宜无求;既曰『安』矣,则物不得而间之。是故安如磐石,虽加减万钧,不为之低昂;净如清水,有一毫入之,则累矣。上人既能知先帝之大恩,当谨守圣言而力行之,以无负先帝之所期,乃所以报也。经藏奚为哉?况光之文又足求邪」?
谏伐西夏疏(元丰五年) 北宋 · 滕元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九、《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八
臣素无学术,老不读书,每欲披竭愚忠,上补圣明万一,而肝肺枯涸,卒无可言。近者因病求医,偶悟一事,推之有政,似可施行,惟陛下裁择。臣近患积聚,医云:「据病当下,一日而愈;若不下,半月而愈。然中年以后,一下一衰,积衰之患,终身之忧也」。臣私计之,终不以一日之快而易终身之忧,遂用其言,以善药磨治,半月而愈,初不伤气,体力益全。因悟近日臣僚献言,欲用兵西方,皆是医人欲下,一日而愈者也。其势亦未必不成,然终非臣子深忧君父,欲出万全之道也。以陛下圣明,将贤士勇,何往不克,而臣尚以为非万全者。俗言「彭祖观井,自系大木之上,以车轮覆井,而后敢观」。此言虽鄙,而切于事。陛下爱民忧国,非特如彭祖之爱身。而兵者凶器,动有危亡,其陷人可畏,有甚于井。故臣愿陛下之用兵,如彭祖之观井,然后为得也。臣切观自古善用兵者莫如曹操,其破袁绍,最有巧思,请试为陛下论之。袁绍以十倍之众,大败于官渡,仅以身免,操敛兵不追者何也?以缓绍而乱其国也。绍归国益骄,忠贤就戮,嫡庶并争,不及八年而袁氏无遗种矣。向使操急之,绍既未可以一举荡灭,若惧而修政,用田丰而立袁谭,则成败未可知也。其后北征东胡,讨袁熙、袁尚。熙走辽东,或劝操遂平之,操曰:「彼素畏尚等,吾今急之则合,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遂引兵还,曰:「吾方使公孙康斩送其首」。已而果然。若操者,可谓巧于灭国矣。灭国,大事也,不可以速。譬如小儿之毁齿,以渐摇撼之,则齿脱而儿不知,若不以渐,一拔而得齿,则毁齿可以杀儿。故臣愿陛下之取西夏,如曹操之取袁氏也。方元昊强时,遇臣猛将尽其智力,十年而不敢近。今者主弱臣强,其国内乱,陛下使偏师一出,斩名王,虏伪公主,筑兰、会等州,此真千载一时,天以贼授陛下之秋也。兵法有之,同舟而遇风,则胡越相救,如左右手。今秉常虽为母族所篡,以意度之。其世家大族亦未肯俯首连臂为此族用也。今乃合而为一,坚壁清野,以抗王师,如左右手。此同舟遇风之势也,法当缓之。今天威已震,臣愿陛下选用大臣宿将素为贼所畏服者,使兼帅五路,聚重兵境上,号称百万,蒐乘补卒,牛酒日至,金鼓之声,闻于数百里间,外为必讨之势,而实不出境。多出金币,遣间使辨士离坏其党与。且下令曰:「尺土吾不爱,一民吾不有也。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有敢攘其地、掠其人者,皆斩」。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人情不远,各欲求全,及王师之未出,争为先降,以邀重赏。陛下因而分裂之,即用其酋豪,命以爵秩,棋布错峙,务使相仇,如汉封呼韩邪通西域故事。不过于要害处筑一城,屯数千人,置一将以护诸部,可使数百年面内保境,不烦城守馈运,岂非万全之至计哉!臣愿陛下断之于中,深虑而远计之。夫为人臣计与为人主计不同,人臣非攘地效首虏无以为功,为陛下计,惟天下安,社稷固耳。陛下神圣冠古,动容举意,皆是功德,但能措太山之安,与天地等寿,则竹帛不可胜纪,而尧舜禹汤不足过也。议者不知出此,争欲急于功名,履危犯难,以劳圣虑,臣窃不取。古人有言:「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刘洎谏唐太宗曰:「皇天以不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辨若讷』,庄子言『至道无文』。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人臣爱君,未有如洎之深切者也。臣窃慕之,虽谪守在外,不当妄言,然自念旧臣,譬之老马,虽筋力已衰,不堪致远,而经涉险阻,粗识道路。惟陛下哀悯其愚,而怜其意,不胜幸甚。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并引(原作序,据宋大字本改)) 其一 北宋 · 苏辙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从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顺公七十四,神完气定,聪明了达。对之怅然,怀想畴昔,作二篇赠之。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仍将大雷雨,一洗百生尘。
祭外舅孙莘老文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呜呼!万物沄沄,随川而东,金石独止,何心于逢。天地雷雨,草木争长,松柏不春,以听年往。惟公岂弟而勇沈,足以制群轻之命;重迟而忠厚,可以寄不御之权。若拙也,而巧于慎独之行;若讷也,而辩于得意之言。孝友蒸蒸,内行玉雪,律贪敦薄,无有玷缺。心醉六经,仕则面墙,公为郡邑,禁止令行。往在熙宁,弼臣造膝,诬公怀奸,不工应卒。公蹈其机,寤乃自陈。人言公枉,我则观仁,虽疾犹美,如西子颦。元祐初政,公又大谏,不忮不侵,体国而论。公于相士,如九方歅,遗其皮毛,论其绝尘。凡在缙绅,多自公出,辕下千里,皆载称述。公侍母疾,结带三年,劳勤恐忧,鬓须皤然。流落归来,公亦既病,犹望公起,典司国柄。去归淮南,公病亦侵,人物眇然,我忧其深。二月丁酉,公择去化,厥明戊戌,公亦命驾。邦国殄瘁,诗人永怀,失二长者,我心险哀。我初知书,许以远器,馆我甥室,饮食教诲。道德文章,亲承讲画,有防有范,至今为则。小人有亲,又有官箴,公丧不临,敛不抚衾。溯风霣涕,亦陨我心,维当绝弦,以报知音。平生斗酒,同此臭味,敬奠以文,其举斯觯(《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三。又见《豫章先生遗文》卷六。)。
枉:《豫章先生遗文》作「椎」,义更胜。椎谓质朴,《史记·周勃传》:「其椎少文如此」。
劾豫章郡王宗谔奏(元丰三年十月) 北宋 · 满中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
豫章郡王宗谔,曾托处州监押黎若讷置什物,将损坏者非理退还。兼多受若讷馈遗,取玩好女乐,并不偿价。望付有司,论以国法,以为贵戚之诫。
按:《宋会要辑稿》帝系五之二,第一册第一一二页。
与张君实书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四、《跨鳌集》卷二一
年月日,太学生李新振衣弹冠,撰书再拜君实明公阁下、新非义足不登侯门,名不通豪贵耳。平居以贾生自许,故言有近乎自誉而非誉也。然则自誉者,古人多矣。高论以求知,矜诧以取信,少正卯不容于孔子,东方朔取讥于扬雄,舒元舆、员半干不售于盛唐之世。某不才,为言近似数子,而非数子之比也。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仆将有望于阁下者已几月矣。且某生二十有三年,无它知,喜与黄卷圣贤语,故于书无所不读,罗孔校孟,搜扬络韩,古人竹简,今人纸轴,百家九流,日与之偶。昔所谓董仲舒下帷卒业,三年不窥园者,殆将学之矣。且又有四方志,故尝走半天下,南经江淮,西过关陇,往来陕雒之郊,而索米长安者,尝再见秋。昔所谓司马迁自龙门历会稽,浮湘沅,涉汶泗,然后归而作史者,殆将学之矣。夫读书万卷,则下笔有神,文章骇人,则在处鬼物为之护持。少壮出游,则知山川形势,不守一乡,则通九州风俗。负是二者,故气宇廓落,志思洒然,酒肉交、儿女戏,未尝一日过门,而胸臆之论豪愤不已,所以每重然诺,赴人之急,而囊无留储,尝谓万金只马,不告姓名,推以赒人,盖王义方郭元振之细事,诚学术游从使之然也。比者西归,旅见左右,虽负戴迎遇,重于丘山,而希言无色,可敬而畏,如近冰玉武库,使人凛然。欲进一言而起其臭秽,辄复已矣。然丘墓之邑,桑梓之籍,实隶麾下,借未能求伸于清识,而苟有所闻见,亦可以备精思之馀,则虽以言陈,何伤乎彊聒!伏惟阁下以非常之才,应非常之诏,以不羁之学,求不次之用。辩论国家体,敷陈宗社计,执事造廷,待天子问,虽万刘蕡,不足介畏。讦宦竖则黄门骨寒,疏贵戚则近侍胆落,对御史所不能对,言宰相所不及言。论事回天,吐辞倒海,拔犀之角,擢象之齿,以为词刃,而螭头一言,士气增长。此阁下之素志,而仆亦与有操焉。且制举之废已十馀年,而豪迈有为不过窃进士之选。方今朝廷数路,旁招十科兼进,自以为不足以笼络天下之英隽,而兴复制举,以新儒林之耳目。而阁下独于此时自拔于蜀,其所推毂,相为后先者已得虢国公数人而已!是则一朝陈言,半夜悟主,昧旦而指期卿相矣!然后千金成诺,足以走冠盖,而一巾折角,足以作风俗。北斗以南,大海以北,风马牛所在,皆知所谓君实之名。仆于是时,将亦重其身于温隰,而摄阁下之踵,以就此选也。且株守一经,不能自植一家,雕篆数韵,不能耀名数世。仆之所愧,每每在此。幸不惜虚尺寸之地,以为仆之周旋,而仆之读书游观,浩闻多识,数事可谈,亦足以补助门下之万一。此其张本也。言乱不经,犹以青眼为望,不辱前席,且羞死矣。
上胡运使书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六、《跨鳌集》卷二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一
某不佞,往日读书穷山,槩观古今治乱废兴之迹。十年一室,千百年事,蝇头鬼名,悚悚方寸间,轩眉高谈,刷去尘土。便谓一日接贵人,不恤等差,左手持衣袂,右手挥松尘,吐朝野利病,出所著书要以惊怪。入官二年,始悟所养芒发,不可施设,如三日新妇郁闭气,仰视一世贵人,十九器宇潭潭,希言无色,可望而畏。启齿问士,不过邑里姓氏所从来。士人执板避席曰某乡、某家子,此外吞屏不敢发。贵人旦起坐堂,偶宾从考程案,送归迓来。有宴笑,有行乐,有歌舞俎豆之御,有琴音射仪之好,白昼酢酬,娓娓不穷,夜火照眉,已烂然困矣。孤孑之士,贫无牙颊,独庸翰墨、关所长,投贵人几下,真沙粒入沧溟,其相知无几耳。方今西北之患间作,黄河之役不解,法令涣易,财用未殷。士人班班,有能谈治道者,是人材可以言语取,而贵人不果赐閒燕。虎豹炳于犬马,鸾凤炳于燕雀,足以藻绣治具,光华圣旦。是人材可以文学取,而贵人未遑议。物外风气,猥入滓秽,何时而拔?此直某所以为病也。阁下三吴世家,世世区处文武士,持节入蜀,主持风会,以先士林,彊力大援不能赞一辞,而西南英特多出门下。窃度阁下不以言语取,则以文学取之矣!如此,而某又何病焉?旧献所业,已渎清重,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乞重行黜责林希奏 宋 · 陈祐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二、《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六、《续资治通鉴》卷八六
林希为中书舍人,草吕大防等责词,以司马光变法之初,指名老奸,略无忌惮。苏辙试贤良,而希言辙对策之时已有异志。至于文及甫造为刘挚甘心快意之事,亦希有以启之。陛下灼知奸党,明正典刑,而罪大责轻,人望不厌。况秘殿清职,近臣之优选;维扬会府,非待有罪之地。伏望圣明察希用心最为犯义,重行黜责,投之閒散,以申公宪。
朝请郎致仕蔡君墓志铭 宋 · 刘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三、《学易集》卷八
政和元年夏五月晦,南阳蔡君晋如属疾京师观德坊寓舍,高医、友人先后诊视。居十有六日,粤六月丁未疾革,属纩以俟,既绝升屋,而复废床浴栉,遂小敛。戊申大敛,设奠于柩,设明旌于庭。母长安县太君郭氏、弟承议郎芝号哭受吊,亲党内外悲哀感动。嗣子向自郓省疾,庚戌及门,徒跣哭踊以入。妻同安县君刘氏、季子容闻讣,继以孥行。七月辛巳,至自郓,如向始至。是月家如宋,遂以柩归。八月丙申,殡庆因资福院之东序,设几筵于家,设庐以殡。三年六月庚申,葬应天府宋城县七里村之原、先祖考墓之西北。晋如讳蕃。泗州推官、赠太师讳希言之曾孙,资政殿学士、赠太师楚国敏肃公讳挺之孙,直龙图阁、知秦州、赠朝散大夫讳某之子。以伯祖枢密直学士讳抗遗奏,授将作监主簿。年十七补太学生,治《礼》、《春秋》,有声场屋,屡以进士荐,不中第。调监润州丹阳县酒务,不赴,监京西作坊,岁造军器以万计,有劳迁秩,监京南排岸司。监楚州西河仓,转输数满百万,出纳无害,再迁秩。今上践位,通籍于朝,赐绯,知郓州阳谷县。迁通判润州事。州在东南为剧,数行太守,以治办称。擢管勾南外宗室财用。时拱州复建东辅,又改通判事。官罢入朝,朝廷深知其才,屡摄以事,欲显用之。会疾请致仕,遂不起,享寿四十八。初,官制行,换承务郎,凡十迁,官至朝请郎。二子学有家法,同时被乡荐。女㺱,嫁从事郎李袭誉,玊嫁宣义郎刘长历,琜、瑬尚幼。晋如端厚有局量,喜怒不形于色。居家孝谨,宗族无少长视为益友。与人交,悃愊无伪,人爱重之,无间言。好学勤笃,经史诸家,下逮传记稗官之言,无不读,求访异闻如弗及。手自抄书数十百卷,雠订完密,士大夫得其本,多赖是正。属文援据殚洽,语不陈习,多见倩托,人人各如自其意出。尤工于诗,有文集十卷藏于家。居官廉静不烦苛,遇事精察而喜宽,不肯诡激取誉,誉自归之。论者冀其施发振耀,大见于时,而寿不逾中人,赍志以殁,识不识咨嗟痛恨。河间刘某曰:我母燕国太夫人于晋如外王母寔同产姊,先公视长安君为从母妹,又嫁晋如长子,而玊复妇我嗣子,则圹中之文,舍我其谁宜为?然晋如少十馀岁,素强无疾,今反哭其死,又铭之,衰年感慨,顾视惝恍,虽太上忘情,亦何能已!既叙次之,系为辞章,以伸悲哀之意,告后之人。铭曰:
显允蔡宗,世有承兮。才谞诩诩,志绳绳兮。猗嗟若人,幼修能兮。诗书为车,礼为御兮。载籍绵邈,精独骛兮。盎然行事,彰庆誉兮。王涂廓通,来孔辰兮。翱翔容与,时且伸兮。云谁柅之,俾不振兮。梦有二竖,疾乃革兮。腹无三壬,寿何啬兮?慈老幼孤,哀忧极兮。佳城郁郁,睢之阳兮。我龟墨食,陬吉良兮。归哉先茔,永斯藏兮。自古皆死,惟德久兮。咨尔后人,嗣其有兮。著诸石章,传不朽兮。
跋东坡山谷帖 其一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云岩寺
东坡、山谷之名,非雷非霆,而天下震惊者,以忠义之效,与天地相始终耳,初不止于翰墨。王羲之、颜平原皆直道立朝,刚而有礼,故笔迹至今天下宝之者,此也。予于云岩讷室观此帖,皆其海上穷困时自适之语,然高标远韵,凌秋光,磨月色,令人手玩,一饭不置。若讷当藏之名山,以增云林之佳气。
答天宁讷和尚 北宋 · 释怀深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老来多睡胜春蚕,五蕴山头卓个庵。
随分饥餐渴饮过,不知何地见同参。
颂古一○一首 其十八 北宋 · 释子淳
押月韵
本地灵明无一物,几人认得黄金骨。
扶锹肩上便行时,大辩从来还若讷。
三月二十二日游昭山前一日讷禅师死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宥韵
今日天色佳,晴光与山秀。
道人邀我出,共访山中旧。
马首转岩阿,佛屋露螭兽。
残花趣春事,白水决崖溜。
山行乱人影,香火各奔辏。
禅师秋月空,遗像孤鹤瘦。
平生三昩句,高压岛与昼。
风吹水成纹,妙语本天就。
莫言鸠摩罗,临死出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