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李守节忠孝论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河东先生集》卷三
我国家有天下之年,将以文绥万民,不以武靖四方。
盗筠结叛谋,陷泽以死,其子守节以潞下待罪,皇帝命舍之,反授单牧,国史载其事。
呜呼!
守节也,胡为生哉?
夫君臣以义立,父子以亲居。
义苟不胜于亲,则先其父,而后其君矣;
亲茍不胜于义,则先其君,而后其父矣。
臣子有家国而成身,有忠孝而立行。
不幸或不得其两全,则俯其一,以免污名也。
止可亡身以存行,不可亡行以存身。
守节也,于君不见其义,于父不见其亲,败家而倾国,绝忠而灭孝,万世之罪人也。
或曰:「守节之事,胡为不见义于君,不见亲于父也」?
予曰:「夫义者,道也;
亲者,情也。
道所以出于世教,情所以生于天然。
出于世者,不可以违;
生于天者,不可以逃。
守节之父谋逆之始,不能尽谏以制其乱,烦君于深虑,劳师于厚伐,己复从之,是于道也,失其义矣。
父既成于大逆,死于不善,安而顾其败,忍而居其后,是于情也,失其亲矣」。
或曰:「守节非不以谏其父,其父不听之,祸心久萌,奸朋固谋。
暨其父死,斩佐卒以降,如是,无乃可免于此哉」?
予曰:「不然。
谏之不以极其道,不如不谏矣。
夫谏有三焉:有公谏,有力谏,有死谏。
公谏者,谓评其事之可否,谕其端之始终,折以短长,取以逆顺,是为公谏也。
力谏者,彼众以是,我独以非,讦其不道以极其言,称其大祸以惧其意,进不以退,久不以止,是为力谏也。
死谏者,言既不从,情既不移,可杀己身以厌彼志,是为死谏也。
如此,始谓极其道耳。
守节岂能有是哉?
取其公谏也,则不能明于言;
取其力谏也,则不能刚其诚。
斯二者尚未果矣,矧能以死谏之乎」?
或曰:「古所谓三谏不从,则随而泣之。
守节之谏其父也,必以力谏矣,言必极于败祸,事必沮于凶奸。
如谓之随而泣之者,守节于父也,莫得其道哉」?
予曰:「古之所谓泣谏其父者,岂在父为大逆乎?
叛君谋国,残民兴师耶」?
或曰:「父之事既异于古,子之谏又加于古,复何使谏乎」?
予曰:「可以死谏矣」。
或曰:「子之意谓死谏也,以其筠之性既酷暴而隐忍,莫若以其谏不止而被诛于父也」?
予曰:「不然。
言不见听,乃可当其父之前,众之中,大呼而号曰:『今此之乱,违天地,欺日月,鬼神亦所以待诛也,夷狄亦所以不为也。
我言不从,汝逆必行,败而吾亦被戮矣,我不若先其汝败而前自死,以免其名为背君之贼也。
观汝之辈,后日死且百毒而加身,不及吾之万一耳』。
而后或刺刃以明心,或扼喉以断气。
茍实以力谏不从,即可用此以谏矣。
且不闻守节之有是哉,安能存其亲之情于父也」?
或曰:「若是,守节既不能之,失于孝也,故闻命矣。
其所以斩佐卒,降重城,莫于君也有忠乎」?
予曰:「夫斩佐卒,降重城,盖以其父已败,势已倾,不得已而为矣」。
或曰:「茍守节之无是心,即不斩且降矣。
乃其夙志不有其助父于逆,背君以叛。
当父未死之前,虽欲行,而被其所拘,未能也。
既父之死,而遂成其志矣」。
予曰:「若谓以父之所拘,即可窜身,驰匹马归朝廷,待罪于阙下,以明己之不从父于逆,用免其恶名也;
是其见于父力不能制其乱,于君诚不敢失其节也。
何其父败已死,而谓夙有志,而拘所不能行也?
纵实有之,己亦何自辨其心哉」?
或曰:「然。
守节能若子之言,逃归阙下,设父如此而后败死于外,当有他人肯以斩其佐卒以重城降乎?
苟非其守节,即不如是矣」。
予曰:「夫作叛者,筠为主矣。
筠若不固其祸机,虽奸党百万,何能作乎?
主既已亡,其下胡为勇哉?
一以失其势,二以惧其死,三以畏他人之先,四以乐有利于己,有此四者,孰不降乎?
何在独守节而能哉」?
或曰:「夫守节之当是时也,甚幼耳,年始迨冠,成长于贵富之中,未能知其人事矣,非不能如子之言」。
予曰:「若谓其幼而未能知人事,即何其见父之败能来降乎?
苟实幼而未能知人事,即亦不能有此也。
盖其卖君父以藏志,观存亡以射利,万代之奸贼也,甚其父之为不道矣」。
或曰:「皇帝何赦之,反授以位乎」?
予曰:「皇帝御民,赏罚各从其取舍也。
于彼为之即不忠不孝也,于我取之亦是其大过而少有功矣」。
或曰:「子若立朝廷,将奈守节何」?
予曰:「吾若居禄位,立朝廷,虽皇帝以赦之,吾疏请以杀之,用谢其天下之忠臣孝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