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智禅师碑铭 唐 · 严挺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
夫圣人以仁德育物者。则醴泉潜应而涌。嘉禾不播而植。神功以不宰宁运者。则元宗会境而立。正法由因而备。然则有灵允荅。爰九畴而式叙。无为克成。超万象而宏济。暨今上文明。大开净业。溥福利真慈之泽。辟权智众善之门。精求觉藏。汲引僧宝。往必与亲。念则随应。张皇通达之路。腾演元亨之衢者。其惟我大智禅师乎。禅师讳义福上党铜鞮人也。俗姓姜氏。系本于齐。官因于潞。载鸿休于邦牒。践贞轨于家范。曾祖雁门。大父烈考。并栖尚衡门。禅师始能言已见聪哲。稍有识便离贪取。先慈矜异。遗训出家。年甫十五。游于卫。观艺于邺。虽在白衣。已奉持沙门清净律行。始为邺卫之松矣。乃远迹寻诣。探极冥搜。至汝南中流山灵泉寺。读法华维摩等经。勤力不倦。时月遍诵。略无所遗。后于夜分。端唱经偈。忽闻庭际若风雨声。视之。乃空中落舍利数百粒。又于都福先寺师事朏法师。广习大乘经论。区析理义。多所通括。以为未臻元极。深求典奥。时嵩岳大师法如。演不思议要用。特生信重。夕惕不遑。既至而如公迁谢。怅然悲愤。追践经行者久之。载初岁。遂落发。具戒律。行贞苦。自尔分卫。一食而已。闻荆州玉泉道场大通禅师以禅惠兼化。加刻意誓行。苦身励节。将投胜缘。则席不暇暖。愿依慈救。故游不滞方。既谒大师。率呈操业。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大师乃应根会识。垢散恼除。既而摄念虑。栖榛林。练五门。入七净。毁誉不关于视听。荣辱岂系于人我。或处雪霜。衣食罄匮。未尝见于颜色。有厌苦之容。积年钻求。确然大悟。造微而内外无寄。适用而威仪不舍。大师乃授以空藏。印以总持。周旋十年。不失一念。虽大法未备。其超步之迹。固以远矣。后大师应召至东都天宫寺现疾。因广明有身之患。惟禅师亲在左右。密有传付。人莫能知。后圣僧万回见禅师。谓众人曰。宏通正法。必此人也。神龙岁。自嵩山岳寺为偫公所请。邀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栖置法堂。滨际林水。外示离俗。内得安神。宴居寥廓廿年所。时有息心贞信之士。抗迹隐沦之辈。虽负才藉贵。鸿名硕德。皆割弃爱欲。洗心清净。斋庄肃敬。供施无方。或请发菩提。或参扣禅契。有好慕而求进修者。有厌苦而求利益者。莫不恳誓专一。披露尘恼。禅师由是开演先师之业。懋宣至圣之教。语则无像。应不以情。规济方圆。各以其器。陶津缘性。必诣其实。广燎明哲之灯。洞鉴昏沈之路。心无所伏。故物无不伏。功不自已。乃功无不成。迷识者以悟日新。爱形者由化能革。不远千里。曾未旬时。腾凑道场。延袤山谷。所谓旃檀移植。异类同薰。摩尼曜。众珍自积。其若是乎。如来以四谛法济三乘众生。以八正道示一切迷惑。其或继之者善。成之者性。非夫行可与真静齐致。道可与法身同体者。固难议于斯。开元十年长安道请禅师京城慈恩寺十三年。皇帝东巡河洛。特令赴都。居福先寺。十五年。放还京师。廿一年。恩旨入都。至南龙兴寺。曰。此人境之静也。遂留憩焉。沙门四辈。靡然向风者。日有千数。其因环里市绝荤茹而归向者。不可胜计。廿三年秋八月。始现衰疾。闭关晦养。不接人事。诫诸门徒曰。吾闻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非由人。当自勤力。以济神用。众以为付属之萌也。明年夏五月。加疾减膳。廿四日申酉之閒。有白虹十馀道。通亘辉映。久而不灭。廿五日际晚。摄念开颜。谓近侍数人云。本师释迦。示现受生。七十有九。乃般涅槃。吾今得佛之同年。更何所住。又云。卧去坐去。亦何差别。便右胁枕手。垒足而卧。此则知身非实。处疾不乱。奄忽弃世。无觉知者。皇帝降中使特加慰赗。寻策谥号曰大智禅师。即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以禅师能备此本行也。禅师法轮。始自天竺达摩。大教东派。三百馀年。独称东山学门也。自可璨信忍至大通。递相印属。大通之传付者。河东普寂禅师二人。即东山继德。七代于兹矣。禅师性笃仁厚。天姿通。取舍自在。深净无边。苦已任真。旷心济物。居道训俗。不忘于忠孝。虚往实归。尤见其渊默。有无不足定其体。名数安能极其称。元波难挹。高栋云摧。既离形器之表。当会神通之域。粤七月六日。迁神于龙门奉先寺之北冈。威仪法事。尽令官给。搢绅缟素者数百人。士庶丧服者有万计。自鼎门至于塔所。云绝雷恸。信宿不绝。棺将临圹。有五色祥云。白鹤数十。云光鹤影。皆临棺上。郁霭徘徊。掩而散。近古归墓灵相。未有如斯之盛也。禅师之季曰道深。力方坟而心静。弟子庄济等。营丰碑而志勤。伊余识昧。昔尝面禀。非以文词取拙。将为剋慕在怀。览江夏立铭。涕增横坠。睹太原成论。悲甚慨然。攀缘苦集。愿望都断。有太仆卿濮阳杜昱者。与余法利同事。共集禅师众所知见实录。其馀传闻。不必尽记。且离生灭是究竟无馀。镂盘盂乃古今难沫。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犹昔人稽首东向。献心庐岳者。以为恳慕之极。况镌刻永世。不犹愈乎。其铭曰。
契真慈者。道为物先。
灵力幽授。降劫生贤。
爰兹大士。寂照宏宣。
惠超三业。心空四禅。
德溥甘露。言感清泉。
翱轩宗极。念护无边。
犹彼檀施兮福未尝有。如彼戒瓶兮物无不受。
石无磷兮白不涅。耐霜兮竹亭雪。
今将离世兮无有量。永离盖缠兮辞生灭。
门人法侣兮无归仰。刻石雕金兮状高节。
庐山兮摧慕。瞻朗谷兮悲绝。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唐 · 万齐融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
我闻语寂灭者。
本之以不生。
而菩萨不能去资生立法。
谈逍遥者。
存之以无待。
而神人不能亡有待为烦。
吉□之降。
帝农教以耒耜。
苍灵之下。
后稷俾其播种。
维摩之毗耶。
稽首持钵。
尚诣于香积。
释迦之给孤。
洗足著衣。
犹乞食于舍卫。
□知夫食者不独乎人天。
农者岂惟夫政本。
阿育王灵塔寺者。
晋义熙元年之所置也。
昔孔雀氏宿童子之因果。
当金人之授记。
暨铁轮位正。
宝塔功成。
计鸟道之千里。
占人寰之一胜。
夜乂密迹以飞行。
僧护影而围绕。
虽方坛气象。
已萌青石之符。
而员顶光明。
未质白云之状。
迨观音应现而幽赞。
利宾虚求以昭发。
全身踊出。
僁如多宝之音。
一爪圆开。
宛是楼䢷之相。
神其不灭。
道在兹乎。
晋安帝允釐三才。
成就六度。
聿图兰若。
式印招提。
景行阿育王
故以育王灵塔为称首。
徒观夫轮奂规矩。
钩绳创制。
珠轩翠槛。
延袤中霄。
玉霤金池。
周罗上界。
环海之下流元气。
大地为衣。
围山之上结太清。
诸天作盖。
信方广一都之会也。
赤岸而千里。
右青□□□曲。
霞标莽苍。
幽幽迷鬼谷之祠。
日刹晶明。
的的识丈人之馆。
天花未雨。
宿传龙界之香。
地籁无风。
时起鱼山之梵。
则知定光诸佛。
天台赤城
罗汉偫仙。
谬昆崙之元圃。
□□法惟神授。
道乃人宏。
向使输柯王昧巴连之因。
初微此塔。
迦叶佛晦阎浮之迹。
殆旷兹山。
盖虚明之绝境。
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粤寺东十五里塔墅常住田者。
宋元嘉二年奉□□所立也。
宋文帝秉箓御乾。
作娑罗之外
感阇耶子砂糗之供。
制赐是田。
梁武皇握枢临极。
宝应之下生。
阿育王金粟之果。
敕蠲其赋。
日月盈止。
既有命以自天。
陵谷迭□□□动其如地。
梁普通中
沙门僧绶。
兹寺之应真也。
以发行为道场。
以直心为净土。
纯陁良田之喻。
遂笃志焉。
既种既戒。
载芟载柞。
察地道之化成。
观天道之时变。
晤是□无□□□始以常住名焉。
次有僧济上人
虚已净心。
䌷兹慧业。
披衣画其塍埒。
持戒整其疆畔。
苗而不秀。
有恨何及。
逮陈隋之季。
丧乱荐臻。
农野萧条。
鞠为茂草。
我皇家执大象。
乘飞龙。
陟丕上帝之耿命。
绍复先王之大业。
有山栖旷和上
道尊人杰。
德贵天师
中宗孝和皇帝亲降玺书。
愿同金辇。
击鼓而陈其入国。
造船而捧其登座。
故知二乘行道。
□□朱□四果适时。
还升紫殿。
虽植众德本。
南山之福田。
种诸善根。
存东皋之净业。
初湖之左右。
夹壤二区。
榛梗始艾。
菑畬粗立。
僧徒理胜。
力未赡农。
童牧因閒。
私窃种艺。
和上□蒙俗之贪垢。
负冥期之幽报。
乃推湖西易垄。
让为间田。
𭤑诤归之。
舂税就给。
惟割湖东十顷。
复古赐地。
穷海北渐。
曾山南麓。
楼子根盘以东峙。
富都股引而西注。
真陆水膏腴之沃壤。
实神灵滋液之奥区。
于是奠其畛畷。
孚其版籍。
农野罢侵。
田畯至喜。
人到于今称焉。
寺主简皎二法师
僧祇之龙象也。
就先畴之畎亩。
敦老农之底绩。
蒇事作制。
蓑笠来思者久之。
岁功未成。
生厓共尽。
流沙忽去。
荒凉紫陌之田。
影璧空存。
摇落青园之寺。
可为长太息者矣。
有惠炬阇黎
德业淳修。
曾统纲领。
道胜之韵。
生而能言。
禅悦之味。
老而弥笃。
用能纂其□始。
高轨可追。
庀其委积。
长算斯远。
与法言沙门
俗姓喻氏
贞已密行。
惠心苦节。
今屈知墅任。
垂将十年。
先是潟卤未斥。
涂洫未浚。
薹稗翳荟。
漫于农郊。
夫其心啬制度。
目□曲折。
荷锸畚土。
堙洼铲凸。
隤竹落。
揵石留。
溉高凑仰。
增卑培薄。
分⿱(杀●)水怒。
承达土气。
填淤游荡而时至。
馀波宽缓而不迫。
终古旱害。
浸以污潢。
不祈于积雪。
无禜乎小雨。
由是湖有千金之号焉。
当其春鳸司载
田事既饬。
产孚甲。
毓萌芽。
或藨或蓘。
实颖实发。
上农台而课长赢。
汶阳之稼如云矣。
及夫寒蝉纪时。
农乃登谷。
完积聚。
筑场圃。
孚不遗秉。
赢无□□□□庾而督收成。
海陵之仓非衍矣。
诗云。
绰彼硕田。
岁取十千。
其是之谓乎。
百谷既蒸。
万供既设。
满以众香之钵。
薰以毗耶
或异声闻。
若化菩萨。
虚高座以影集。
时洪钟而□□□座而坐。
饭食经行。
嗅若香风。
味同甘露。
遍满一劫。
周流十方。
闻之者得未曾有
食之者咸登正位。
白衣之会龙国。
无掘郁金之香。
缁裳之集鸡寺。
不碎庵罗之末。
三藏大□□□金之奇贵。
一器沙弥
识麨坋之非重。
资我饭色。
师之力与。
都维䢷元宗
游方观化。
大□慈诱。
火耕水耨。
常有助于上农。
飞杖浮杯。
今载行乎中国。
上座释辨疑。
十城之僧主也。
□□□合。
金杵发其修徵。
寺主释惠敏。
九州之维䢷也。
风骨天成。
铁镇起其灵相。
咸能以如来之衣衣。
分如来之座坐。
育王之灵塔。
愿𧵍金钱。
育王之圣田。
思模石柱。
弟子早校兰书。
式典麒麟之阁。
晚游莲迹。
每参鹦鹉之林。
宾头卢之下空。
急见有能师子。
舍䢷私之入寺。
岂谓无知老人。
识异博文。
才非能赋。
阮公不事。
曾供香花。
顾越有缘。
遂瞻碑版。
满笈多之石室。
未掷其筹。
对轮王之金地。
且耕其笔。
多罗之叶。
而书偈云。
浑仪草昧。
象物纷拿。
或甲而乙。
或萌而芽。
万殊成类。
百宝攸嘉。
后稷播其种。
神农尝其华(其一)
燧人更运。
火正司职。
教以鼎饪。
炊之黍稷。
易兹毛茹。
成此粒食。
是之为人天。
是之为皇极(其二)
我闻维摩
曾语舍利。
如来大慈。
甘露上味。
又见阿难。
问是香气。
亦有以饭食。
以之为佛事(其三)
若长者主。
若声闻人。
天诸居士
地虚空神。
如闻饭气。
而亦来臻。
况生生之位□有待之为身(其四)
猗欤童子。
供兹砂糗。
法王大慈。
冷然虚受。
伊铁轮以授记。
灭度后。
何宝塔之庄严。
得未曾有(其五)
鸟道于许。
人寰在哉。
鬼神冥运。
风雨潜来。
白云涌出。
青□□开。
□千轮之莲迹。
建百福之花台(其六)
宋帝下生。
梁皇外护。
太稷赐畴。
司农蠲赋。
皋壤映发。
湖源灌注。
既鱼鳞于左右。
亦犬牙而盘互(其七)
菑畬平秩。
蓑笠来思。
爰疏畛畷。
是务锄犁。
三农□□万亩祁祁。
自膏腴而兼倍。
矧雨露与华滋(其八)
懿兹开士。
赏功司过。
悦以犒勤。
刑以肃惰。
东作方喜。
西成是课。
象耕鸟耘
终牛舂而马簸(其九)
千箱既积。
五谷斯分。
味蒸甘露。
□涌香云。
孰云菩萨。
而谓声闻。
搏须弥所不能尽。
曷毗耶之足薰(其十)
藐尔赤松
田白玉。
矧伊塔寺。
神通付嘱。
信矣育王
能生金
郑国之泥紫。
如富都之水绿(十一)
我来自东。
经行成趣。
净业斯辟。
善根方树。
式纪因缘。
匪在章句。
庶金田与石柱。
永巍巍以常住。
东林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四
古者将有圣贤。必应山岳。尼邱启于夫子。鹫岭保于释迦。衡阜之托恩。天台之栖顗。岂徒然也。故知土不厚则巨材不生。地不灵则异人不降。阴骘潜运。元符肇开。宿根果于福庭。大事萌于净土。其来尚矣。东林寺者。晋太元九年慧远法师之所建也。世居雁门楼烦。俗姓贾氏。童妙神悟。壮立精博。初涉华学。不读非圣之书。中留范经。尤邃是田之说。尝就恒岳。觏止道安。火遇于薪。玉成于器。虽根种诸佛。而果得一时。师子吼言。载闻顺喻。维摩诘答。更了空门。安住四依。修舍二法。和尚叹曰。吾道行者。惟此人焉。属朱序寻戈。缁徒逃海。道由兹岭。冥契宿诚。谓其徒曰。是处崇胜。有足厎居。居地若无流池。曷云法宇。大谁神庙。特异莲峰。结跏一心。开示五力。以杖刺地。应时涌泉。既殊祥。因立精舍。坚卧禁戒。宏演妙乘。浮囊毒流。木铎正教。首唱南部。转觉后人。以智慧刀。断烦恼锁。由是真僧益广。妙供日崇。隘其本图。宏其别业。乃进自香谷。集板安栖。即昙现之门生。邻慧永之阿若。相与撰平圃。踰层岩。在山之阳。居水之右。经其始而未究其末。有其所而未虞其劳。当是时也。桓元司人柄。斡国钧。以福庄严。因憍檀施。书日力之费。尽土木之功。缭垣云连。厦屋天耸。如来之室。宛化出于林间。帝释之幢。忽飞来于空外。至若奥宇冬燠。高台夏清。玉水文阶而碧池。瑶林藻庭而朱实。琉璃之地。月照灼而徘徊。旃檀之龛。吹芬芳而馝馞。相事毕集。微妙绝时。罗什致其澡瓶。巧穷双口。姚泓奉其雕像。工极五年。殷堪抠衣而每谈。卢循避席而累赞。道宏三界。何止八部宅心。声闻十方。足使诸天回首。观其育王赎罪。文殊降形。蹈海不沈。验于陶侃。迫火不爇。梦于僧珍。愿苟存诚。祈必通感。既多雨以出日。乍积阳以作霖。则有形图西来。舍利东化。或塔涌于地。或光属于天。谢客欣味而成文。刘斐诋诃而覃思。所以山亚五岳。江比四溟。地凭法而自高。物因词而益重。洎梁有崇禅师者。传灯习明。安心乐行。指拳犹昔。薪尽如生。次有果暀二法师。僧宝所钦。克和止观。法物为大。用继住持。上座昙杰寺主道廉都维那道贞等。皆沐浴福河。栖止净业。诸结巳尽。白黑双遣。众生可度。名色两忘。纂盛名于旧人。启新意于今作。重建雅颂。远托鄙夫。代斲有惭。岂云伤手。握笔馀勇。曷议齐贤。但相如好仁。名而激节。伯喈闻义。读曹碑而叙能。傥青包于蓝。冰寒于水。非曰能也。固请学焉。其词曰。
山兆发。真僧感通。
刺泉有力。呵神致功。
法仪外演。禅心内融。
性除遍执。门开大空(其一)
瞻礼云集。厎居峰薄。
越岭图胜。降平规博。
信臣檀施。护供兴作。
大起重阶。广言阿阁(其二)
严幢涌出。宝塔飞来。
尊容月满。法宇天开。
化城改筑。道树移栽。
清梵乐。石敞花台(其三)
金容海游。法影山荐。
毒龙业消。鱼子心变。
万里西传。一时东现。
华戎异闻。穹厚惊眄(其四)
远实法主。谢惟文伯
光颂累彰。德名增勒。
助起江山。声流金石
一言可追。千载相激(其五)
了性了义。或古或今。
止持绍律。定慧通心。
睹物情致。怀缘道深。
敢凭净业。永纪禅林(其六)
太子詹事王公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三
洪范五福。一曰寿。
三曰逌好德。全生养形者。
为寿而已。非有德而不彰。
履仁蹈义者。为德而已。
非有后而不昌。天生大贤。
神降元吉。倚福禄而登祚允者。
宿预公焉。公讳同晊。
字某琅琊临沂人也。
其先有子晋。以启其初牒。
将军剪。以固其元冑。
中尉吉。以大其儒门。
丞相导。以蕃其乡族。
自导至公。十有一代。
礼乐增业。衣冠济美。
天下之人。谓之著姓。
曾祖宽。陈侍中
祖诲之。皇朝秘书郎
父知。无禄早世。
皆先达之良也。公夙遭闵凶。
不禀严训。圣善所育。
孩提有成。体恬淡之性。
资醇醲之德。学无常主。
言不为华。践行而隐其辙迹。
袭明而晦其光耀。湛然以静。
渊然以默。故谈者无得而名焉。
仪凤调露之间。太夫人春秋高矣。
愿及亲以筮仕。岂要君而择禄。
繇是解褐邓州南阳丞。六安不乐。
吾闻其语。公则喜焉。
孝子之致养也。秩满。
济州司法参军垂拱中
冤狱起。州将嶭顗伏法。
以公坐是。失职十有馀载。
十年不调。人以为难。
公即坦然。仁者之处约也。
久之。选授吉州司法参军
以丁内忧。哀毁过于礼。
几至不全。丧服既除。
哀心未尽。遂不茹荤血于身矣。
神龙初调补司农寺主簿。时从父弟同皎选尚公主
驸马都尉。公以国亲。
封宿预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得而勿喜。知来者之不可却也。
寻坐驸马所累。调建州司仓参军
失而无愠。知去者之不可止也。
睿宗受命。亡辜开释。
授公申王府主簿。寻又增秩朝散大夫
于是乎见倚伏之回冗矣。居岁馀。
制摄安州都督府司马。除太子舍人
太子中舍人。历太子家令
宗正少卿。迁左庶子
东封之岁。表请归閒。
制授亳州刺史致仕。凡官历二纪。
将更五君。险阻则遇屯。
和平则之泰。康强则陈力。
羸老则向晦。命非吾有。
委运推移。身非吾有。
与时消息。动斯可效。
静斯可则。古之至人。
谓是全德。春秋八十有四。
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二日。遘疾终于京兆安兴里之私第。
皇上以公春华秋实之称。著于两宫。
故赠以太子詹事。饰终之礼。
厚莫重焉。有司以公天经地义之德。
冠乎百行。故谥之曰孝。
易名之典。善莫大焉。
公束带于朝。端然齐肃。
目不迕视。体无懈容。
其从官也。常避右职。
其御下也。务存大旨。
不矫举以求是。不忧务以近名。
所谓建陵之长者也。公雅好释典。
尤邃禅门。爰有别业。
使营精舍。悬车之后。
隐几于兹。不出户庭。
弥入真寂。斯所谓维摩之梵行也。
公身居显位。子至大官
万石集门。伯禽拜后。
而能谦约自退。忠俭有恒。
占田必先于穷僻。卜宅不更于爽垲。
所谓公绰之不欲也。公属之内。
开鲁馆者二人。六姻之中。
降虞嫔者再世。而能进不求宠。
退不失亲。远而不携。
进而不逼。斯所谓山甫之保身也。
诗曰。瑟彼柞棫。
民所燎矣。岂弟君子。
神所劳矣。宜王公之受兹茀禄。
式是繁祉。享高年以有终。
保令闻而不已者也。初公娶于安定皇甫氏
太子舍人德参之孙。洛阳县寡过之女。
温惠成性。徽柔作则。
降年不永。先公即冥。
安厝之日。公为郡掾。
虽班秩有等。邱封尚卑。
而精灵所宁。岁月滋久。
而公之克葬。礼用上卿
同于旧穴。是废王命。
祔于新茔。未达神理。
卜梦通感。子孙是依。
魂无不之。合乃非古。
开元十六年十月七日。葬我孝公偃师县首阳山之南原。
夫人旧茔之东。礼也。
嗣子太子宾客邱。懿文轨时。
清行动俗。为国大器。
作人元龟。不有教忠。
孰兴于嗣。不有移孝。
孰荣其亲。丰石未琢。
已拱。敷求作者。
枉逮门人。升阙里之堂。
实难论赋。表太邱之墓。
多愧题铭。铭曰。
泱泱淮水。世祚王氏。
于穆孝公。是为端士。
动合元化。静符真理。
以道观身。以忠教子。
北谛邙阜。南瞻洛川
还依旧穴。更表新阡。
从古之制。非今则然。
峨峨双垄。生烟。
大唐众义寺故大德敬节法师塔铭 唐 · 处玉璿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五
夫王而作则者大雄。见而遄归者大宝。声被周汉。义逸齐梁。学比犉毛。富如昆玉。道饰其行。俗赏其音。或内秘灵知。或外见常迹。起伏不拘于□代。出没所谓于须臾。孰有以兼之。公得其门也。惟大德俗姓卢讳敬节范阳人也。祖尚书远叶。栖志丘园。父乐司徒季英。閒居遁世。悯于稚子。逖以偫流。放令出家。不从文秩。上可以益后。下可以利人。不累庄严。足陪净藏。令投虔和上受业。年甫十岁。日诵千言。维摩妙高。飞峰口海。法华素月。吐照情田。奏梵音以云杨。感神明而雷激。厌俗之垢。王泽遐沾。落发之贞。天魔为慑。至二十九。入道具腊寺。举都维那二十载。清拔僧务。造长廊四十间。不日克就。光严帝宇。粹表祗园。结栋淩霞。飞檐振景。士拜左顾。靡怯风摇。人谒右旋。非忧雨散。亦尝柔外以定。定力振振。顺中以如。如心奕奕。笑法桥而虹断。切义舫之神移。莫不悼哉。何嗟及矣。以开元十七年七月十五日终于私房。春秋七十有五。窆于神和原。律也。门人处玉璿延阼等。念回茂。仰遥芬。怅颓景之不留。恨惊风之早落。师魂远何至。资影痛何孤。恐岸成川。起塔崇礼。式为铭曰。
迹满三界。神放六通。
教令递嘱。德位常融。
转延象世。运及都公
木选寒柏。山宝舒虹。
行高奖下。言贵居忠。
承远声色。道洽化无穷。
水摇鱼徙动。人断院悲空。
日影何旋北。山阴遽已东。
荒郊悲惨惨。烟气乱葱葱。
式作营于妙塔。用表列于仁雄。
柩窆归于泉壤。性遥拔于樊笼。
挫一代之浊命。流千古之清风。
述二大德道行记 唐 · 蔡景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大德檀越门徒。情深道义。
惠灯传照。朗晤心灵。
示诲之恩。碎躯难报。
今瞩赞佛之次。述二师之至诚。
辄申毫末之辞。式颂弥天之德。
庶望将来君子。知三宝之住持。
敬题行记。书之如左。
法师义纮。字宏济
东魏邺城人也。俗姓张氏
年七岁。依□马寺□□□□□息兹弟子天纵英灵。
聪惠明哲。文明初岁。
落发染衣。住谼谷寺。
勤于艺业。内外俱赡。
解行双美。妙善悉昙。
奉敕徵□□□□□二京翻译。于是参详圣旨。
□阐梵言。译金光明经萨婆多律掌珍诠等三百馀卷。
并诠辞證义。笔授缀文。
又补充□僧统司修窣堵波检校。寻被抽入荐福寺满世大德。
百坐讲说。频登胜席。
殿庭论议。擢以令名。
法师学海宏深。辞林迥茂。
阐扬□□名播二京。其时僧众咸号法师东魏大乘纮矣。
又补京慈悲寺都维那。复于内道场佛光殿转经行道。
面奉□□□□□□菩提迎接经像。至乾陁罗国。
迎得三藏邬帝弟婆将真容画像廿铺。舍利千馀粒。
三藏梵本二部。至京闻奏。
圣□严驾□□法师驰驿王城。方穷异域。
往来四载。途经一万八千。
供奉二朝十有三记。前后敕赐法衣道具。
随得转施。不以自资。
□□之怀无以加也。觐省重奏。
请归□道俗钦风。屈为谼谷寺主
其时州将贺兰温。六条儒雅。
八正居怀。辍□寺□□□补充大云寺师教授
于是宣扬妙旨。成庶品之津梁。
演畅微言。启含生之耳目。
众又举法师以为上坐。纲纪寺众。
□□□□□□准敕再涤释门。甄明戒律。
重补充清涤上座。法师精勤摄念。
策励持经。维摩法华。
日诵一遍。戒定惠解。
讵测浅□□□□□式题斯记。法师乾寿
字崇诠。义纮同郡人也。
俗姓李氏。年廿岁。
化乐寺崇□法师为传法弟子。学法华经惟识俱舍因明等论。
皆理极精微。妙穷法相。
證圣之岁。剃落披缁。
住谼谷寺。奉别敕补充当寺教授
法师于是广演谈元。深攻理趣。
威仪肃物。雅操超偫。
又补都维那。纲纪众事。
利益常住。轨范僧□修复伽蓝。
咸皆壮丽。故得宝坊金地。
月殿重明。严饰山门。
光扬佛日。缁徒济济。
士庶锵锵。三宝郁兴。
四众攸仰者。其惟法师住持之德也。
又以崎岖山路。剪拓修夷。
枯涸川原。疏泉汲引。
哀矜物类。济乏赒无。
悲敬双修。广行□舍。
此皆法师大悲之行也。又乃天资妙□巧惠殊伦。
智用合宜。动中规矩。
内怀至孝。无忝所亲。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
是谓孝道毕矣。恭穆仁慈。
谨敬谦□是谓礼仪备矣。未有已任孝别起津梁者哉。
故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法师志崇清净之福。以报鞠育之恩。
神用研精。敬□□室。
于是依山构宇。备设堂仪。
凿石疏□宏开洞室。池引八功之水。
炉焚六铢之香。七物咸珍。
众事周赡。长时供养。
通浴圣凡。法师四摄利生。
三悲鬻□融心二谛。观照五停。
积德难量。解行弥广。
略陈纲纪。题斯纪焉。
西方净土变画赞738年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法身无对。非东西也。净土无所。离空有也。若依佛慧。既洗涤于六尘。未舍法求。厌如幻于三有。故大雄以不思议力。开方便门。我心犹疑。未认宝藏。商人既倦。且息化城。究境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西方净土变者。左常侍御史中丞崔公夫人李氏奉为亡考故某官中祥之所作也。夫人门为士族之先。道为梵行之首。大师继踵。望尘而理印。命妇盈朝。闻风而素履。心王自在。万有皆如。顶法真空。一乘不立。以示见故。菩萨为胜鬘夫人。同解脱因。天女赞维摩长者。陟岵何至。哀哀缞绖。顺有漏法。泣血以居。念罔极恩。灭性非报。惟兹十力所护。岂与百身之赎。不宝缨络。资于绘素。图极乐国。象无上乐法王安详。圣众围绕。湛然不动。疑过于往来。寂尔无闻。若离于言说。林分宝树。七重绕于香城。衣奉天花。六时散于金地。迦陵欲语。曼陁未落。众善普会。诸相具美。于是竭诚稽首。陨涕焚香。愿立功德。以备梯航。得彼佛身。常以慈悲为女。存乎法性。还在菩提之家。偈曰。
稽首十方大导师。能于一法见多法。
以种种相导偫生。其心本来无所动。
稽首无边法性海。功德无量不思议。
于已不色等无碍。不住有无亦不舍。
我今深达真实空。知此色相体清净。
愿以西方为导首。往生极乐自在。
抚州宝应寺律藏院戒坛771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如来以身口意三业。
难调伏也。
净尸罗以息其内。
行住坐卧四威仪。
摄善心也。
明布萨以昭其外。
故曰波罗提木义是汝之师。
则憍陈如之善来。
迦叶波之尚法。
诸声闻三归约众。
十四年以八敬度尼。
羯磨相承。
其致一也。
至汉灵帝建宁元年
有北天竺五桑门支法领等。
始于长安译出四分戒本兼羯磨。
与大僧受戒。
曹魏
天竺十尼自远而来。
为尼受具。
后秦姚苌宏始十一年。
有梵僧佛陀耶舍译出四分律本。
而关内先行僧
江南盛行十诵。
至元魏法聪律师
始阐四分之宗。
传道覆。
覆传惠光
传云晖愿。
愿传理隐乐洪云。
云传遵。
遵传智首
道宣
宣传洪。
洪传法励。
励传满意。
意传法成。
成传大亮道宾。
亮传云一。
宾传岸超慧澄
传慧钦。
皆口相授受。
臻于壸奥。
俗姓徐
洪州建昌人
汉孺子之后也。
二十二寻师于临川楮山。
后五岁削发。
隶于高安龙冈寺。
遂受戒。
唐义净译经上足曰洪州灵杰。
其秉羯磨者曰两京清涤使法慧
钦智度冲深。
神用高爽。
行无权实。
身绝开遮。
阐律藏而日月光明骋辩才而龙象蹴踏。
江岭之外。
凛然风生。
开元末北游京师
东京福先大德。
常诵大涅槃经而讲之。
兼明俱舍论维摩金刚经。
每登讲座。
其下日有二三千人。
由是名动辇毂。
禄山作乱。
杖锡南归。
居于西山洪井双岭之间。
高僧观显之遗踪。
于寺北创置兰若。
山泉之美。
颇极幽绝。
钦虽坚持律仪。
而志在宏济。
好读周易左传。
下笔成章。
著律仪辅演十卷。
尝撰本州龙兴寺戒坛碑。
颇见称于作者。
大历三年
真卿忝刺抚州
东南四里。
有宋侍中临川内史谢灵运翻大涅槃经古台。
阶扃俨然。
轩构摧圯。
有高行头陀僧智清者。
首事修葺。
安居住持。
明年秋七月
真卿绩秩将满。
观察使尚书御史大夫赵国魏公
愿以我皇帝降诞之辰。
奏为宝应寺
仍请山林高行僧三七人。
冬十月二十三日
圣恩允许。
于是鼎新轮奂。
其兴也勃焉。
乃请止观大师法源法泉襄阳乘觉清源善宏罗浮圆觉佛迹十喻馀杭慧达当州海通海岸等同住董修。
以资景福。
佥以为学徒虽增。
毗尼未立。
明年三月
乃请钦登坛而董振铎焉。
仍俾龙冈道干天台法裔招提智融白马法允衡岳正觉同德义盈香城藏选龙兴藏志开元明彻等同秉法事。
于是远近骏奔。
道场侧塞。
圣像放光。
而龙王不雨者四旬。
僧尼等三百五十七人。
文士正议大夫卫尉少卿张廷皋脱俗归真。
其名曰瑰纲。
为称首焉。
又钦比年以来。
为受具者。
凡一万馀人。
江岭湖海之间。
幅员千馀里。
像法于变。
此皆钦教道之力焉。
临川在岭隅。
未尝宏律。
于是二众三百馀人。
请法裔敷演而依止之矣。
复有上都资圣寺高德曰还本律主。
伟兹能辨。
深嗟叹而赞美之。
请于寺东南置普通无碍禅院
院内立镇海观音道场。
请善宏居之。
以开悟心要。
云一上足曰智融。
精持本事。
如会尊众。
乃命智光等于普通道场东置律藏院。
创立戒坛
以伫钦公之来仪。
且施肇纪之不朽。
经营未几。
坛殿郁兴。
庶乎渡海浮囊。
分毫绝罗刹之请。
严身璎珞。
照耀有摩尼之
则入佛位而披伽梨者。
名香普薰。
神足无极。
其可胜纪而芜绝乎。
唐大历辛亥岁春三月
抚州史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书而志之。
许八拾遗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758年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北堂
诏许(一作天语)辞中禁,慈颜(一作家荣)(一作拜)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一作行子)倍辉(一作恩)光。
(一作赠)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一作新)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誇父老,寿酒乐城(一作竹引趋庭曙,山添扇枕凉。十年过父老,几日赛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一作限)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杭州馀姚县龙泉寺大律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九
大朴既雕。
淳源不复。
生人溺于迷妄。
自拔无由。
我梵惟哀之力。
现灵东方。
雷起偫蛰。
间生龙象。
调御人天。
巍巍乎大明烛幽。
而品物知向矣。
噫。
稠林枝干。
荣枯不息。
火宅烟焰。
起灭相寻。
于众生速坏之身。
有诸佛常存之性。
垢衣缠宝而不见。
浊水求珠而未得。
法无高下。
根有浅深。
由是启禅那證入之门。
立毗尼摄护之藏。
土因水而成器。
火得薪而待燃。
惟此二宗。
更相为用。
律行严用。
奉则净无瑕缺。
戒定光深。
照则测见本源。
次修定门。
而自调伏。
云何为大定。
地虽倾而不动。
云何为修我。
心虽寂而无住。
然后登般若之岸。
上楞伽之峰。
以此身为法身。
了无得为真得。
或有默修元契于文义。
受教顿悟于宗师。
不由门阶。
径造堂室。
微尘学者。
时得一人。
复有大悲空隘而不穷。
宏誓海涸而不尽。
俯从像法。
以导世间。
则我大律师其人也。
师讳道一。
字法籥
馀杭严氏。
生族姓之家。
是为因地。
作如来之子。
宁有本缘。
故祖考不书。
尊上乘也。
体峻山岳。
神閒江海。
机对敏洽。
应受融明。
自襁褓至于成童。
颜色无违。
视听皆正。
年甫八岁。
辞亲就师。
鸿鹄入冥
自然方外。
莲花出水。
不染泥间。
十七预剃度。
龙泉寺
受具于光州岸律师
行相珠圆。
涤流镜澈。
始就山阴讲涅槃经。
师既归而为众敷阐。
同时听者。
奉以为师。
恭惟此经。
佛最后说。
教旨深圆。
故草元著义。
法华经大事因缘。
授声闻记。
口诵心奉。
誓尽当来。
金刚经灭度无边。
悉离诸相。
诵起信论。
涤除邪妄。
开导心宗。
常所受持。
皆为义释。
于华严入普贤性海。
维摩不二法门
凡历见闻。
莫非心證。
从文悟理也。
白日顿明于世界。
飞鸟自在于空中。
从理乘如也。
尝谓天台观门。
往誓深教。
吾所归也。
夫垢因戒净。
惠定以生。
未有爱尚存而坐登三昧。
每叹曰。
持心系于刹那。
求道本于清净。
使学徒解怠。
由轨范不明。
教之兴衰。
在我而已矣。
乃获一席。
信心必随。
尝讲大乘。
方摄齐登座。
侍者布席。
微爽律文。
即命撤席。
浣衣以俟明日。
其检身激下。
皆此类也。
自是江南律学
砥砺弥精矣。
至若齐场星列。
谈座云绕。
四众仰山王之高。
万里赴龙宫之会。
远夷逾海而来听。
长老顺风而请益。
至仁生灭。
至辨成简。
判析疑问。
阳和解冰。
宏敷妙理。
止水观月。
化童蒙为上智。
伏我慢为调柔。
引诸佛戒定之池。
浴众生轻重之垢。
垢自流去。
池常湛然。
又以儒墨者般若之笙簧。
词赋者伽陀之鼓吹。
故博通外学
时复著文。
在我法中。
无非佛事。
李大理升期崔河南希逸尝抚本州。
麾幢往复。
故成御史广业卢华州元裕兵部韩员外赏屈身郡邑。
䑳舸洄沿。
及乡人故汴州何司户寒同与叩绝韵于清风。
味元机于永夕。
庐山师友。
今古一时。
诚愿密宏。
崇修本寺。
导容缨网。
高殿栋宇。
工人殚其百栌。
信士竭其千金。
佛宫严丽。
一方胜绝。
写大藏经。
手自刊校。
学者赖焉。
广常住田。
通给无阂。
凡圣均焉。
天竺寺造慈氏变相。
凭高为台。
与众均福。
光灵肸蚃。
如在会中。
永以报生育劬劳之恩。
光先师训诱之德。
不离宴坐。
应者归。
天宝十三年春
忽洒。
饰道场。
端理经论。
惟铜瓶锡杖。
留置左右。
具见五天大德。
十八罗汉。
幡盖迎引。
请与俱西。
二月八日
恬然化灭。
报龄七十六。
僧腊五十七。
生以其日。
灭亦如之。
昔同来舍位之辰。
今是菩萨往生之日。
古先大士。
无此明徵。
先时院庭有百合两本。
对发白花。
月轮。
照于昏夜。
呜呼。
慈云既归。
花亦彫萎。
物感如是。
人哀可知。
至某月日。
迁厝于寺之西偏。
江岭淮湖。
缁麻缟素。
荼毗之会。
声动山川。
寂寥原野。
人亡地古。
悲夫。
一为人师。
六十年矣。
远名利故不游京国。
乐閒安故不出户庭。
有请方去。
故深慈密行。
莫得而究焉。
门人之冠者一行禅师惠罕法师津梁寺乾应律师苏州东林寺怀哲律师
湖州开元寺惠灯少明之记。
长者宝藏。
修身执持。
导师化城
无处瞻仰。
眷属之贤。
有若族人神都等。
如来影中。
怖畏都尽。
力生今地。
哀号不穷。
以华曾史之风。
尚竺乾之道。
追书本行。
见托斯文。
铭曰。
苕溪教源。
因戒生定。
百千人俱。
见性情净。
裂除意网。
磨拂心镜。
虽会一乘。
终修万行。
说法登坛。
天龙谛听。
须弥峰顶。
白月孤映。
彼迷方者。
从我得正。
报尽生尽。
归自法身。
最朝涕泣。
江上门人。
炬灭阴夜。
舟沈海津。
雪山灵草。
无复青春。
欲报之德。
苍苍罔极。
既断言语。
又非空色。
假言喻空。
观我为则。
虎邱西寺经藏碑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
阖闾之葬海浦也。水银为溟渤。
黄金为凫雁。精气为白虎。
是名虎邱。东晋王珣王珉
舍山造寺。生公忍死待西国经来之所也。
山中塔庙。叔父有功。
叔讳七觉。字惟旧
容相端静。神龙初
八岁剃度。万言一览。
学际天人。尝以唵𭊘禅林万法之母。
法从数起。乃读外书。
小馀大馀。以为證据。
维摩所谓通达善道。法华所谓通达大智。
受经于叔父。根钝智短。
曾不得乎少分。至德三年
示终本山。付嘱门人澹交曰。
此山法事。莫不圆对。
而经藏犹阙。澹交僧宝俗姓何
庐江次宗。其冑奉佛。
不敢废师之命。自至德贞元
龙在戊寅。绍建方毕。
瞿昙教迹。不舍有表。
不住无表。般若用中。
坛摄其六。顶摄其四。
譬如无根。安得有华。
故觉华长者得定如来授记。鹿仙长者得释迦如来授记。
宝手菩萨得空王如来授记。皆因造藏而得作佛。
从虚空藏流出一切。一切流出四大
四大藏一亿大藏。四亿小藏。
围绕涌出。状莲花
灌于四藏。流出十二
从十二。分为三藏。
一声闻。二菩萨
三真如性海藏。海水可量。
虚空不可量。虚空可量。
菩萨摩诃萨成就众生变化随感不可量。菩萨摩诃萨修行地位。
有分剂故。故可量。
诸佛真如性海。无分剂故。
故不可量。灌于三藏。
流出八万四千。修多罗摩诃为上首。
于是有法宝藏。甚深微密藏。
妙花光云等无尽在色究竟天。
众生福薄。不得瞻睹谟呼罗摩海醯首罗大自在神。
天树云音日轮速疾执金刚神。净光香云最上严身众神。
清净华髻栴檀树光足行神。雷音幢相雨花妙眼道场神。
净花普照无等燄主空神。永断迷惑普游净空主方神。
示现宫殿乐胜庄严主昼神。普得净光诸根尝喜平等护音寂静海音主夜神。
摩竭提国有金刚藏。中有摩尼宝王。
变现自在。雨无尽宝严好花。
是诸菩萨演说如来广大境界。慈目宝髻。
发生喜乐。可爱乐正天王十方海中一切宝王。
吐云弥覆。流出教纲。
其佛号法水觉空如来。持器仗夜乂王。
力坏高山夜乂王。毗楼博乂。
燄口海光龙王等。甚可怖畏鸠槃荼王。
美目端严鸠槃荼王。日光天子。
月光天子。星宿王天子。
威德明天子。各各恒沙恒沙眷属相与掌护。
南海楞伽山下娑竭罗龙宫。其光明藏大地劫尽诸方等诸经。
纳于龙宫。其赡部洲大藏六万卷。
中藏六千卷。小藏四千卷。
大悉地有空有不空。广略平等。
譬如万法出一尘中。千论百疏。
一尘流出。帝释宫殿因陀罗网一珠映八千亿珠。
法界义中。法身法性
百佛世界。细一毛端。
析一毛端。成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
法身演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法。是身为陀罗尼
涌法海藏。众法宝藏。
舍乘敷。花顶众
密耶护藏。言顿显也。
此皆奢摩他毗钵舍那定惠之力。观见如来等
依识摄有舍藏。理发于心而形于
内外俱朗。不其然乎。
斯文淳一。非敢戏论。
佛相好。赞佛功德。
从佛知见中来。颂曰。
雪山绀宫。等虚空耶。
叔父付嘱。澹交续耶。
妙华光云。香普熏耶。
娑竭所指。摩醯护耶。
喝剌呼嚧。归命护耶。
佛顶尊胜陁罗尼幢铭 唐 · 僧昔真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粤惟尊胜者佛也。
陁罗尼者法也。
敬知佛法高妙。
最胜最尊。
四生不测其源。
三天罔观其相。
胜妙无极。
将喻佛顶也。
如来为善住天主所说。
灭七返之深殃。
朽骨蒙沾。
息三涂之苦寿。
自我法王韬逝。
灭迹金河
后有天竺梵僧佛陀波利
是应真菩萨。
传教东来。
至永淳二年
重届唐国
闻奏大帝。
天下流传。
标幢相于长衢。
操银钩于金偈。
拂尘影者。
灭罪恒沙。
况乎受持。
镌题书写。
大矣哉众法之王。
妙矣哉人天敬仰。
厥有信士黎城县尉曹公。
委佛法不思议焉。
遂刻记妙幢。
兹亡女之灵矣。
惟亡尼惠寂。
宿承静命。
童真出家。
学戒□乂未蒙进具。
禀灵梵网。
从政法王
持诵维摩法华。
以为游神之菀也。
广德二年十一月
忽为北狄浸淩。
南奔云骑
朱旗□电玉剑如霜。
挥霍目前。
潜身无暇。
惠寂因恐。
坠井殁焉。
臻尝收焚。
灰散诸寺。
呜呼。
丧我法宝。
落我眼光。
痛割吾心。
伤汝非命。
至大历六年十月十四日
招魂想念。
建幢于县西北尧山乡。
迁座于六井古社坛之东。
左临大路。
敬崇毕矣。
其状也。
玉柱楞层。
耸涌青莲之上。
金铃晃曜。
璨垂化塔之傍。
内雕宝像之容。
外刻陁罗之咒。
平座镇势雄之地。
峰珠辉大梵之天。
嗟乎。
逝川有舟。
夫何往而不敏。
其词曰。
妙哉佛顶。
雄乎大圣。
夜壑明灯。
昏途宝镜。
逝者乘兮灵光。
所寿生兮清净。
入佛刹。
归真境。
黯玉质兮无形。
悲宝幢兮有咏。
述书赋下 唐 · 窦暨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我巨唐之膺休。一六合而阐幽。
武功定。文德修。
高祖运龙爪。陈睿谋。
自我雄其神貌。冠梁代之徽猷神尧皇帝陇西李氏讳渊官至殿内少监右骁卫将军大丞相封唐王及受禅即位革隋为唐又右军书柱作爪形时观者号为龙爪书高祖王褒得妙故有梁朝风格焉)
太宗则备集王书。圣鉴旁启。
虽蹑闾井。未登阶陛。
质讵胜文。貌能全体。
风骨。总法礼(文武皇帝讳世民神尧子当贞观年中鸠集二王真迹徵求天下并充御府
武后君临。藻翰时钦。
顺天矜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则天皇后沛国武氏士彟女临朝称尊号曰大周金轮皇帝时凤阁侍郎石泉王公方庆晋朝丞相导十世孙有累代祖父书迹保传于家凡二十八人缉成一十一卷后墨制问方庆方庆因而献焉后不欲夺志遂尽摹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人到于今称之右史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序具纪其事)
睿宗垂文。规模尚古。
飞五云而在天。运三光以窥户睿宗皇帝天后第四子性淳和好书史尚古质书法正体不乐浮华)
开元应乾。神武聪明。
风骨巨丽。碑版峥嵘。
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
诸子多艺。天宝之际。
迹且师于翰林。嗟源浅而波细开元天宝皇帝仁孝慈和兼负英断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英特自诸王殿下已下多效吴嗣李涂虽有工夫不能高远开元中八分书北京义堂西岳华东岳封禅碑虽有当时院中学士共相摹勒然其风格大体皆出自圣心)
汉王童年。自得书意。
夙承羲献。守法不二汉王元昌文皇帝弟)
惠文靡倦。博好敦劝。
恨夫有始无终。灰烬成空。
苟惧存而投阁。徒荣殁而升宫。
尚可谓梁园笔壮。乐府文雄。
累圣重光之盛业。六书一艺之精工。
非所以抑至人之徇已。服勇士以雕虫。
责繁声于韶濩。徵艳色于苍穹者也岐王元范追册惠文太子开元皇帝弟时天府图书为张昌宗窃换张氏诛后归薛稷没为王所得初不闻奏后虑焉乃尽焚之言乐府文雄者王多能好事有文词特为歌者所唱)
爰有怀琳。厥迹疏壮。
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
高风甚少。俗态尤多。
吠声之辈。或浸馀波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怀琳之伪迹也有姓谢名道士者能为茧纸尝书大急就两本各十纸言词鄙下跋尾分明徐唐踪迹烜赫劳茹装背持以质钱贞观中敕频搜寻彼之钱主封以诣阙太宗殊喜赐缣二百疋怀琳乃上别本因得待诏文林馆故在内之本有贞观印焉顷年在右相林甫家后本在张怀瓘处寻博易与李起居)
若乃出自三公。一家面首
欧阳在焉。不顾偏丑。
䫜翘缩爽。了袅黝糺。
如地隔华戎。屋殊户牖。
学有大小夏侯。书有大小欧阳
父掌邦礼。子居庙堂。
随运变化。为龙为光欧阳询长沙人纥之子幼孤陈中书令江总收养书出于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官至率更令太常少卿子通亦能继美拜纳言封渤海公
永兴超出。下笔如神
不落疏慢。无惭世珍
然则壮文矶而老成。与贞白而德邻。
如层台缓步。高谢风尘。
纂焕嗣圣。体多拘检。
如彼珷玞。乱其琬玉虞世南会稽人荔之子迹居四公之上官秘书监礼部尚书永兴公子纂孙焕皆能继世授武官在仗宿卫初隋有猛将来护儿子恒济皆负才学入唐继登三事故陆元方所云来护儿儿把笔虞世南儿带刀言物极则反一至于此也)
河南专精。克俭克勤。
伏膺告誓。锐思猗文。
恐无成于画虎。将有类于效颦。
虽价重衣冠。名高内外。
浇漓后学。而得无罪乎褚遂良河南人兼爱子尚书左仆射河南公兼爱名亮东都人
柬之效虞。疏薄不逮。
少保师褚。菁华却倍。
超硕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颣陆柬之吴郡人仁公子虞氏之出官为著作郎薛稷河东太子少保
房文昭则雅而和。隐乃讹。
精神乏气。胸臆馀波。
若蘋萍异品。共泛中河房乔字元龄清河彦谦子官司空太尉文昭公
殷公王公。兼正兼署。
大乃有则。小非无据。
骐驎将腾。鸾凤欲翥。
题二榜而迹在。叹百川而身去殷仲容陈郡人不害之孙令名之子奕世工书尤善书额官至礼部郎中汴州安业寺额京师裒义开业资圣寺东京太仆寺灵州马观额皆精妙旷古王知敬太原人门传孝义工正行善署书与殷殊涂而同归兼草书弟知慎工图画兄官至秘书少监当时双绝与仲容齐肩天后诏一人署一寺额仲容题资圣知敬题清禅俱为独绝洛川长史德政二贾碑在修行寺东南角即知敬之迹极峻利丰秀清禅资圣寺至今路人识者驻马往普济度寺即父令名手踪皆为后代程式
王秘监则首未全贞。尊道重德。
或终纸而结字。或重模而足(遵句反)墨。
濩落风规。雄壮气力。
播清誉而祖述。屡见赏于有识。
如曲圃鸿飞。芳园桂植王绍宗琅琊人修礼子官秘书少监
虔礼凡草。闾阎之风。
千纸一类。一字万同
如见疑于冰冷。甘没齿于夏虫孙过庭虔礼富阳右卫曹参军
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
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馀兴。
若遗能于学知。遂独其颠称张旭吴郡人左率府长史俗号张颠
虽宜官售酒。子敬挥帚。
遐想迩观。莫能假手。
拘素屏及黄卷。则多胜而寡负。
庄周之寓言。于从政乎何有(后汉师宜官工书嗜酒每遇酒肆辄书于壁远近咸观酒因大售计价偿足而灭之王子敬以帚泥书壁观者如市已上皆言旭之可比)
湖山降礼。狂客风流。
落笔精绝。芳词寡俦。
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
雍容省闼。高逸豁达。
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贺知章维摩会稽永兴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规检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百寮饯送赐诗叙别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眷言离祖是用赠诗宜保慎行李也儿子等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焉仍拜其子典设郎子曾为朝散大夫郡司马以伸侍养知章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元年冬十二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良玉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愿追二老之奇踪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而长往舟壑靡息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兵部尚书者也)
广平之子。令范之首。
娅姹钟门。逶迤王后
武都先觉。翰墨泉薮。
子敬元常。得门窥牖。
侍中穆。异代同友。
于孔门而升堂。惜颜子之不寿徐峤之东海广平太守子浩中书舍人国子祭酒李造陇西武都公言侍中穆即子云僧虔
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如在。
光和之美。古今远代。
昭刻石而成名。类神都之冠盖韩择木昌黎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
赫赫许昌。翰苑文房。
徵前贤而少对。当圣代而难方田琦雁门人德平之孙工八分小篆署书图画写洪崖子张氲云楼并雪木行于世官历豫蕲许等州刺史兼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德平武德功臣兵部尚书
卫包蔡邻。功夫亦到。
出于人意。乃近天造卫包京兆人工八分小篆通字学兼象纬之术官至尚书郎蔡有邻济阳人善八分本拙弱至天宝之閒遂至精妙相卫中多其迹)
荥阳昆弟。内外光华。
挥毫美丽。自是一家。
幼弟曰逾。丹青大誇。
信斲玉而剖石。即拣金而披沙郑迁及弟迈遇并工八分崔氏出中书令湜之甥迁官至浚仪季弟逾善山水天宝中知名梁宋)
温良之德。书画兼美。
诚依仁以游艺。同上善之若水(皇室李权工八分弟枢工小篆侄平钧亦善小篆兼妙山水并冠绝一时淮安王神通曾孙官历金州刺史侍御史平钧富词学江陵掾)
诗兴入神。画笔雄精。
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
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右丞王维摩诘琅琊人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李思训太原少尹缙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幼弟紞有两兄之风闺门之内友爱之极)
史侍御惟则必优世业。阶乎籀篆。
古今折衷。大小应变。
如因高而瞩远。俯川陆而必见史惟则广陵殿中侍御史谏议大夫白之子白善飞白)
吾家世业。赵郡李君。
峄山并骛。宣父同偫。
洞于字学。古今通文。
家传孝义。意感风云李阳冰赵郡人父雍门湖城家世住云阳承曰门作尉冰兄弟五人皆负词学工于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苍颉后身澥子腾冰子垍并词场高第幼子曰广勤学孝义以通家之故皆同子弟也)
延安君则快速不滞。若悬流得势。
三原君则婉媚巧密。似垂杨应律(吾舅讳绘彭城人也延安都督姨兄明若山西平原京兆三原县尉大理评事
宋儋李璆。擅美中州
李师王而意浅。宋祖钟而体流宋儋藏诸广平人高尚不仕户部侍郎宇文融荐授秘书省校书郎作钟体而侧戾放纵迹不副名开元末举场中后辈多师之李璆陇西御史大夫杰之兄子性速达轻财重义笔迹紧媚亦有声于代为狄宇清李渐
员外萧公。名成于薛。
安西变体。光润愉悦萧公名诚陵人梁之后起家奉礼郎开元初时尚褚薛公为之最拜右司员外郎善造斑石文纸用西山野麻及虢州土谷五色光滑殊胜子彭
张氏四龙。名扬海内。
中有季弟。功夫少对。
右军风规。下笔斯在张从申长史文场擢第弟从师监察御史从仪灼然有才从申志业精绝工正行书握管用笔其于结密近古所少恨历览不多闻见遂寡右军之外一步不窥意多拓书阙其真迹妙也)
吕公欧钟相杂。自是一调。
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崄峭。
其于小楷。尤更巧妙吕向东平开元初上美人赋忤上时张说作相谏曰夫鬻拳胁君爱君也陛下纵不能用容可杀之乎使陛下后代有愎谏之名而得敢谏之直与小子为便耳不如释之于是承恩特拜补阙赐䌽百段衣服银章朱绂翰林待诏频上赋颂皆主讽谏兼皇太子文章及书官至给事中中书舍人刑部侍郎词学业当代莫比有子曰广聪利俊秀有吏才拜监察御史
吾兄则书包杂体。首冠众贤。
手关目瞥。瞬息弥年。
比夫得道家之深旨。习阆风而欲仙(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
马家刘氏。临效逼斥
安西兰亭。貌夺真迹。
宓妃遗形于巧素。再见如在之古昔翰林书人刘秦妹归马氏)
押署则缝僧权似长松挂剑。尾满骞如盘石卧虎(徐僧权中山人满骞富阳人
繁多乃怀充怀珍。稀少乃延祖允祖(唐怀充晋昌人姚怀珍武康人陈延祖长城人范允祖顺阳人
炽文时有。何妥近睹。
虽正姓名。美其傲古。
恨连书于至宝。无尺牍之行伍(沈炽文武康何妥外国人翊子梁中书侍郎名作当时书證)
印验则玉斲胡书太平公主武氏家玉印有四胡书今多墨涂存者盖寡梵云三藐母驮四字也)。金镌篆字。
少能全一。多不越四。
国署年名。家标望地。
独行龟益(即魏王恭家印)。并设窦暨范阳功曹窦暨书印)
贞观开元。文止于二太宗元宗所用印)
陶安东海。徐李所秘徐祭酒峤之李起居造印)
万言方寸。翰囿所类延王友窦永书印)
张氏永保张怀瓘印)。任氏言事。
古小雌文。东朝周顗东晋仆射周顗印)
审定窦蒙议郎窦蒙书印)亭侯袭贵。
猗欤刘郑。门承貂珥。
义仰彭城金部郎中刘绎书印)。邺周印异相国邺侯李泌宣州长史周昉印)
或有惭于稽古。谅无乏于雅致。
虞和表闻于明皇帝。齐穆书答于竟陵王
表称委尽。书乃备详宋中书侍郎虞和明皇帝表论古今妙迹正行草楷纸色褾轴真伪卷数无不毕备表本行于世真迹故起居舍人李造得之齐司空穆公琅琊王僧虔景陵王子良书序古善书人评议无不至当本行于世其真迹今御史大夫黎翰得之)
藻鉴则梁高祖巧而未博武帝时撰书评)邵陵王博而未至萧纶亦撰书评)
庾中庶失品格。拘以文华梁庾肩吾撰书品论)
傅五兵比亡年。广于职位梁傅昭撰书法目录)
名录编于司马王府司马姚最撰名书录)。善状集于散骑左散骑常侍姚思廉集善书人名状)
李亚相著藻饰之繁右御史大夫李嗣真撰书品)张兵曹粗习玩之利(率府兵曹鄂州长史张怀瓘撰十体书断上中下)
考数公之著称。多约传而立记。
余不敏于登高。岂虚言而求备。
敢直笔于亲睹。非偏誉于所嗜也。
小司空韦公曰述。职该艺府。
才同史笔。茂族挺生。
圣朝閒出。若乃阐异闻之旨。
接片善之勤。则必忘疲吐握。
不閒风尘。所谈而改观成市。
所宝而增价为珍。小擅声于自我。
大推美于其人。彼凡百而驰名。
既往遇此公。而其德唯新。
可谓千载一时。孤标绝伦矣韦述京兆尚书工部侍郎
及乎验德力之工拙。知古今之优劣。
余稽古而玩能。因假能而有说。
匪徒姓名记录。面首超越。
相质披文。虚空岁月者矣。
是用相如。抚新迹而忘怀。
岂甘赐也望回。抱遐心而结舌。
终冀乘时出处。备展名节。
其或萃傅岩钟绍京南康中书令光禄大夫聚宝捐金川流海纳)而会颍川家伯讳瓒邠王司马耽玩达旨固求不匮)。归右史(李造拂镜旁通倾心善价)而入补阙(席巽安定右补阙心专务得家业或遗)
祭酒徐浩法则道存徵求非利)翰林之寻绎张怀瓘兄弟怀瑰盛王府司马翰林待诏俱好无厌亦能臆断)乌台(潘履慎荥阳监察御史克遵能事采玩芳猷)粉署之敦阅蔡希寂济阳金部郎中习学润身假借盈惬)
给事之道宏(族兄绍给事中志宏雅道不倦虚求)。仰议郎之区别(家兄锐思穷源增辉改观)
韩生委输韩滉颍川给事中委质虑远推诚道博)。滕子拥决(滕升歙州婺源县取舍若流通利泉薮)
张氏旁求怀瓘海陵人皇鄂州司马利无推斥道在专精)。陆家胥悦陆曜吴郡人卷缉馀芳事穷前志)
释朏超彼岸东京福先寺僧良朏新罗人俗姓林氏遇捐衣钵逸冠侪流)。梅仙行无辙(高志宜渤海同官气合古风利加能事)
温播金声(温晁太原国子簿悉心景慕徒众博求)。崔含冰洁(崔曼倩清河鄠县浩汗经营见如不及)
若惊陈赵陈闳颍川陈王府长史赵微明天水人或志敦习学自悦古能皆玩之无斁也)。贾勇徐薛(徐守行东海监察御史薛邕河东郎中或推古招致或究能跧拔并求之不已)
关郭双奋飞(关伪陇西人郭晖太原人或规规耽好或楚楚传写)。潘袁两倾竭(潘淑会稽人袁明陈郡人或披寻洽道或耽籍乐贫)
簪缨布素。申道閒设。
既辐辏而川流。并观光于后哲。
速珠玉之无胫。可得略而言曰。
长安则穆聿(聿咸阳庞店人少以贩书为业后至德中因告讦徵搜古迹并强佔石泉公则天皇后所还书功白身受金吾长史改名祥蹈险邀荣乘危射利)王昌辽东人词荒智役)导其源。叶丰括州人貌恭性僻)田颍长安人志凡识滞)委其躯。
拾遗市骏。怀宝飞凫。
洛阳则杜福河南人论熟行巧)刘翌洛阳节苦心廉)穷弥固。齐光河南人道寡业微)赵晏河内人智专别识)乐忘劬(此四人者洛阳贩书者)
皆誇目动利。实繁有徒。
诗不云乎匪斧。语有之曰反隅。
若或徵数子之运用。甘千里之殊涂。
则我鸡犬而无来无往。子衣裳而不曳不裾。
成一家之憬彼。睽四海之友于言通货利)
事符道因。心与日亲。
几变灰律。涉历冬春。
互为宾主。往返周秦。
左翊吾兄。业穷幽远(名锡同州别驾
龙兴张揖道契贞淳(与潘淑献书拜官今任龙兴县
雅兴闭关以随扣。古风开卷以袭人。
不然者。何穷独而恣怡悦。
何市朝而贪隐沦(言尚往来)。众矣森然。
往哲来贤。一朝而星罗入眼。
百代而云披及肩。身已没兮若休。
迹遗芳而可传。彼金印玉玺。
丰碑货泉。虫篆制而八分閒矣。
正隶兴而稿草行焉。不可量乎所睹。
又何极乎备宣。若乃流誉前代。
效绩当年。录军机而羽括鹰隼。
述国命而发挥貂蝉。通亲友以感节。
启咨谋以闻天。接武波委。
嗣芳鳞连。则余不让于赋颂。
敢分媸而别妍。恃乎幼好而晚知之至熟也。
曲察而直言之无愧者。将拭目而众别轻。
言入掌而百忧写。尔其苔缣縠。
衡理蜀幅。花麻黄绚。
缁赭绀绿。沦压而迩蠹亡文(蓄非其人虽迩朝亦朽蠹)
保持而远完缄卷(处之得地虽远古亦完全)。上智所以悬解(直晓)
中庸所以交战(疑之)。取迷伊他。
贻笑鄙贱。则有乌丝褾首。
紫玺露面。好丹时更。
悲素色变。状元豹之雾隐
规雕虎之风扇。虽置水弥旬。
移装屡遍。益深沈于直质。
乃容易于览见。嗟乎。
舍不疑于古疏(高)。取凭假于俗眩(昡惑)
诱浅情于末兴。肆凡赏而留盼。
何其妄哉。宁知立法而亏真。
作德而还淳。忘情是悦。
代有其人(言定是非)。必也易背以时(时在正夏
受彩无欺。敏洽和之妙道。
得润软之成规(用面调适候阴以成)。疏密苦乐。
殊形异宜(厚薄完蠹)。上约下丰。
始增末裨(接上下前后例)。沽将实名。
位充合离(改折署榜馀地)。或附卷均端。
足使其夷(薄而蠹者)。或鸣砧妥帖。
然后呈姿(厚而完者)。探寻源流。
志逸肥遁。缉合剪截。
躬劳不闷。明齐短长。
闇结分寸。诚忽忽于或躁。
袪悢悢之遗恨。至如虹萦丝带。
鸾舞锦褾。青閒绫文。
出之衣表。檀心鼊首。
金映银络。舒囊貌妍。
抚卷香作。多此饰类。
又难详备(并言检讨装背也)。若乃见稀意欲。
虽可弃而昆山片玉。玩久厌充。
虽可宝而纨扇秋风。竞舍兹而易彼。
誇视审而听聪。或芟秽于匿迹。
或丧真于矜工。夥哉耳设。
鲜矣目穷。因既原乎识量。
遂悬别其淹通。已分流而兹在。
徒并骛而争雄(言申博易)。假使作伪心劳。
乱真首出。眯目童幼。
摧残纸笔。终令君子弃瑕以拔材。
壮士断腕以全质。期补劳于得丧。
励采葑于始卒。子猷在焉。
曷可无其一日(言务宏道。夫喻大始于事卑。
方崇极于类聚。况物著公器。
赏推善主。异清白而非弓裘。
岂孙谋而绍宗祖。抑如
舜命禹。道必贵乎声同。
天无亲而德辅。归可保于授受。
靡自私而禦侮。故知乖其趋者。
则密戚而心捐。合其轨者。
则举储而掌传。亮玉白之利末。
望吾徒之义先(先言传付后总乐成以终也)。至其罢琴闲堂。
散帙虚牖。阅新连之卷轴。
倾旧满之樽酒。畅怀古而遗形。
逢时以濡首。炎凉所寄。
偃仰无咎。烟积孤松。
春过五柳。想薜萝而在眼。
狎鸾凤而盈手。善邻得朋。
知我益友。暗遗名利。
卧度卯酉。遂志愿兮苟若斯。
生可凭兮死不朽。虽金翠溢目。
陶匏聒耳。徒润色于多欢。
实无阶于竞美。贤贤易色。
勿药有喜。茅居食贫。
陋巷饮水。誓将敦素业而毕矣。
振清风而何已。辞曰。
资乐道兮善莫大。佐元览兮寄所赖。
芝兰满室兮遗美芳。朋友忘言兮古人会。
想贤玩迹俨如在。史册悠悠几千载。
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791年 中唐 · 孟郊
 押微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溪
古树少枝叶,真僧亦相依。
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手持维摩偈,心向居士归。
空景忽开霁,雪花犹在衣。
洗然水溪昼,寒物生光辉。
维摩诘813年 中唐 · 孟郊
四言诗 押侵韵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貌是古印,言是空音。
在酒不饮,在色不淫。
非独僧礼,亦使儒钦。
感此补亡,书谢悬金。
开业寺碑 唐 · 李尚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一
夫八龙荀里。荣问在于当年。驷马于门。馀庆消于终古。亦有汉将军之甲第。磨灭成空。鲁司寇之华堂。摧残巳尽。岂不以泡露倏忽。陵谷迁移。寂寥千载。烟尘四合。虽复武陵洲曲。时逢李衡之树。山阳苑中。颇见嵇康。竟未能激扬真界。取大壮于龙宫。钦崇妙境。授全模于象塔。是用神居肃穆。灵德支持。纵石尽而犹存。与金刚而不坏。鞠遗踪于茂草。彼或未思。攀胜果于坚林。我诚先觉。开业寺者。后魏黄门郎使持节卫大将军陜州刺史都督冀定瀛相殷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固安县开国伯李公舍山第之所立也。其地则前临漳水。金凤骋光而振仪。却负常山。玉马腾姿而绝影。东瞻峻堞。宛若香城。西据崇岩。依然雪岭。盖全赵之胜地焉。公讳裔。字徽伯赵郡元氏人也。圭璋盛德。代资卿相之材。钟鼎贵游。人负河山之气。便繁竹使。入天门而上八重。密勿槐庭。登太阶而步三级。朱轮趋阙。拜天子于南宫。黄閤当衢。肃偫公于北里。位望隆矣。欢娱极矣。乃喟然叹曰。假使门兼万石。不能遣生灭之源。家累千金。不能去吉凶之域。以为同生者物。异物者超生。滞教者方。离方者会教。挹三明而豁悟。乘公正以虚求。爰贬泰于丰家。庶推烦于朽宅。及其高台未毁。曲池犹浚。回季伦之业。作须达之园。昔我宴居。今成法宇。变歌梁于月殿。即下梵尘。移舞观于花台。还飘净雪。八功德水。波通西舍之池。四禅定林。影庇东邻之树。尔其考轮奂。度崇高。或仍旧而标迹。或惟新而广制。随方授矩。基阶因巨壑之形。审曲裁规。垣院取重峦之状。岧峣香阁。涌地神行。窈窕禅栖。中天化立。千门远闶。当断岫而全开。百栱危承。隐连峰而半出。垂珠缀玉。日月回薄于山窗。刻贙图龙。风云吐纳于岩栋。优填灵匠。尽变态而无穷。阇崛真容。极尊严而有睟。青莲目湛。犹纵观于南浮。丹果唇开。似微言于西竺。诡状千名而竞出。殊名万计以争陈。触类长之。能事毕矣。先是有沙门僧明昙宝等。并不知何许人。属魏氏之迁都。随孝文而戾止。咸以冥通胜范。夙證良缘。非声闻乘。是菩萨行。动机灵于物表。屈形相于人间。睹兹愿力。共谋经始。当由道资冥助。故使天降异人。大矣哉。谅福庭之最也。于彼延昌之末。锡其偃角之名。孝昌年际。改为隐觉。自魏历齐。僧徒弥广。德均鹙鹭。数若稻麻。洎乎周季道消。芟夷像教。斯虐主之称乱。甚魔王之未降。四百八藏之文。咸沦汲冢。飞锡乘杯之侣。悉陷秦坑。遂使多宝湮覆。支提废毁。散给勋臣。以充园第。可为长叹息矣。公之嫡孙袭固安伯祖元。缔感遗墟。果蒙恩赐。城侔越国。净王多后嗣之家。地拟齐廛。晏子据先臣之宅。既而苍精失御。赤运登符。大宏妙有。广标灵刹。慧日昏而还曙。法流塞而更通。祖元复舍旧居。而为净域。北堂安寝之处。重扇元风。东閤招贤之所。再流清呗。遂能上闻旒纩。光动丝纶。以公净业攸开。更以开业为称首。俄而燬室云谢。波旬纵慝。寰中法侣。尽涂地之灾。海内仁祠。多溺滔天之浸。惟此灵构。岿然独存。因大圣之依凭。威倾六贼。赖诸天之守护。壤隔三灾。苟非至德通神。奇工入妙。其孰能与于此也。皇明首出。大拯横流。絷醉象而定昆阳。斩毒龙而清冀野。反淳风于上叶。集甘露于中枝。都畿壮而帝服开。国土净而天冠敞。蜂台切汉。方演化于时和。凤刹临云。尚韬名于朝命。祖元第二子维摩武德年中赵定二州别驾。属乾坤渐泰。曦望初华。攀龙之茂绩既宣。展骥之休声克著。永言堂构。题目阙如。屡有申闻。情逾恳至。重使泽流元地。金轮转北走之途。涣发紫泥。银榜照东方之国。粤以贞观四年。还赐旧额为开业寺也。上座圆彻寺主圆镜都维那道英大德僧道宽智●(9970)圆一圆真道通慈伦道名等。并董修戒范。持护律仪。逸气于三空。汎仙舟于八解。鸠摩罗什。望景倾魂。雁门慧远。闻风动色。且夫难舍能舍。远人隆百代之基。从。君子积万年之祚。诚哉斯道。信而有徵。公第五子子雄。辅国将军平东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使持节豪州刺史鸿胪卿。进爵高都公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曾孙纬。皇朝宗正卫尉司农三寺卿金紫光禄大夫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都督户部尚书太子詹事怀洛蒲三州刺史袭高都公弟俊。皇朝扬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汴州封邱易州易县舒州太湖三县令朝议郎商州司马上骑都尉。箕裘递袭。凭蔗苑而弥昌。黻冕相承。托檀波而转盛。大仙幽赞。乡长则累叶无惭。大觉显仁。公侯则连华必复。讵比夫谢家遗宅。徒拟甘棠。韩国旧台。空传酸枣而巳。但此寺爰初缔葺。迄乎崇丽。公又发宏誓愿。图徽旷劫。乃建丰碑。将符镂鼎。嗟乎。十乌倾日。二鼠催年。空留白⿺(几二)之名。未勒黄金之字。俊第八子宣德郎行本录事参军事云骑尉悊。即公之元孙也。风神秀嶷。器业甄明。发挥经史。抑扬词翰。申鸿渐于上藩。屈鹏抟于中录。虽荣庥作牧。褰襜之位未登。而仕□还乡。衣锦之游斯在。钦惟旧德。祗若先功。望鹿园而拜首。登鹫山而礼足。于是仰挹缁徒。傍询碧殿。剪荒苔而相质。允属谋孙。访丽藻而披文。无遗小子。乃命从侄尚一制文焉。尚一学谢探微。词惭析妙。谢安庭序。叨承白雪之篇。韦孟宗祧。敢述彤弓之咏。庶使家风入偈。抗佛土以飞英。祖德惟真。积僧祇而不朽。重宣此义。乃为铭曰。
美哉东墅。
奂乎西第。
荣观一时。
湮沈千岁。
邪山易拥。
爱河难济。
徒徇假名。
竟迷真谛(其一)
达人蔼蔼。
情洞如如。
爰推别业。
式建精庐。
跨谷弥阜。
乘危蹑虚。
傍通碣馆。
直抵漳渠(其二)
淩云之□匪日而就。
广制弥新。
崇基即旧。
虬檐吐崿。
凤甍衔岫。
月落上楹。
星回中霤(其三)
有周灭德。
怠弃真宝。
胜彼伽蓝。
咸成鞠草。
洎于赤帝。
绍隆元道。
弊风一革。
慈云再造(其四)
汉东鹿走。
燕南狼籍。
毒被王城。
灾延帝石。
四魔怙乱。
三乘泯迹。
独此招提。
居然不易(其五)
功符化造。
事叶神凭。
妙物凝粹。
真人效徵。
皇家凤举。
帝室龙兴
一戎厎定。
五浊攸澄(其六)
法门既辟□源载返。
道贲㧙山。
恩孚柰苑。
鸡峰仞积。
鹤池波偃。
地绝风尘。
人多林远(其七)
七州论德。
四□标荣。
犹婴有待。
岂悟无生。
我祖腾懿。
天师配明。
还因梵笔。
永播家声(其八)
通命二 唐 · 李师政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七
或曰。
圣人陈福以劝善。
示祸以戒恶。
小人谓善无益而不为。
谓恶无伤而不悔。
然有殃有福之言。
乃华而不实。
无益无伤之论。
则信而有徵。
何以言之也。
伯夷馁矣。
启期贫矣。
颜回夭矣。
冉耕疾矣。
或侈侈隆富。
言罕及于义方
或皤皤寿考。
名不称而没世。
仁而不寿。
富而未仁。
书契已陈。
不可胜纪。
仲尼殃庆之言。
徒欺人耳。
文命影响之喻。
殆难信乎。
有敦善行而不怠者。
嗟斯言之长惑焉。
乃论而释之曰。
夫殃福盖有其根。
不可无因而妄致。
善恶当收其报。
必非失应而徒已。
但根深而报远。
耳目之所不该。
原始而究终。
儒墨之所莫逮。
故随遭之命。
度于天而难详。
夭寿之年。
考于人而易惑。
人之为赏罚也。
尚能明察而不滥。
天之降殃福也。
岂反淆乱而无伦哉。
故知有理存焉。
不可诬矣。
非夫大觉而遍知者。
孰能穷理而除惑哉。
卜商贾谊之为言。
班彪李康之著论。
但知混而谓之命。
莫辨命之所以然。
何异见黍稷于仓廪。
而不知得之由稼穑。
睹罗纨于箧笥。
而未识成之以机杼。
马迁嗟报施之爽。
积疑而莫之通。
范滂惑善恶之宜。
含愤而无以释。
皆睹流而弗寻源。
见一而不知二。
唯观释氏之经论。
可以究其始终乎。
为善为恶之报。
穷枝派于千叶。
一厚一薄之命。
照根源于万古。
辨六趣之往来。
示三世之殃福。
乃知形役而业无朽焉。
人死而神又焉。
或贤圣而受宿殃。
六通乏适口之膳。
或禽兽而馀福。
四足怀如意之宝。
为业既非一绪。
感报实亦千变。
业各异而随心。
报不同如其面也。
原其心也。
或先迷而后复。
或有初而无终。
或恶恒而罔悔。
或善悴而常崇。
或为功而兼咎。
或福微而慧隆
或罪均而情异。
或功殊而志同。
故其报也。
有先号而后笑。
有既得而患失。
有少贱而卒凶。
有始荣而终吉。
有操洁而年夭。
有行鄙而财溢。
有同罪而殊刑。
有齐德而异秩。
业多端而交加。
果遍酬而缕悉。
譬如画工布丹青之彩。
镜像应妍媸之质。
命招六印。
达季子之游谈。
业引万金。
果朱公之计术。
取青紫如俯拾。
有昔因之助焉。
达礼乐而固穷。
无宿福之资也。
读论者继踵。
而张文独享其荣。
说诗者比肩。
匡衡偏高其位。
或功勤可记。
而禄不及于介推
或咎隙当陈。
而爵先加于雍齿
韦贤经术。
远胜黄金之匮。
赵壹文籍。
不如盈囊之钱。
此岂功业之异哉。
故由宿命之殊耳。
或材小而任大。
宰衡无赫赫之功。
或道著而身微。
有栖栖之辱。
亦有德位俱显。
元恺列唐虞之朝。
才命并
吕受盐梅之寄。
二因双殖。
则兼之也如此。
一业孤修。
则其偏也若彼。
管仲释囚而登相。
李斯为相而被刑。
范睢先辱而后荣。
邓通始富而终馁。
非初讷而末辩。
岂昔愚而今智。
由果熟而泰来
以福尽而迍及。
若言败伍胥者宰嚭也。
非由昔殃。
张苍王陵也。
何关往福。
此为见缘而不知因。
有断见之咎矣。
若言业縻好爵。
不念同升之恩。
命偶仁风。
无愧来稣之泽。
此为知因而不识缘。
有背恩之罪矣。
若兼达其旨。
两遣其累。
进德修业。
岂有阂乎。
春种嘉谷
方赖夏雨以繁滋。
宿值良因。
乃藉今缘而起发。
膏泽而荒芜。
不垦之地也。
遇明时而贫贱。
无因之士也。
因缘之旨。
具诸经论。
触途而长。
皆此类焉。
若唯见其一。
不会其二。
咎累之萌。
伤其德矣。
观释典之所明也。
白黑之业。
有必定之与不定。
祸福之报。
有可转及于无转。
为德为咎。
唯禳可转之业。
若贤若愚。
无移必定之命。
夫大善积而灾销。
众恶盈而福灭。
理之必然。
信而不忒。
譬如药石胜而疾除。
水雨注而焚息。
巨堤之堰涓流。
萧斧之伐朝菌。
但疾处膏肓。
良药有所不救。
火炎原隰。
滴水固其无解。
邓林之木。
非只刃而可尽。
长江之流。
岂一块之能塞。
大德可以掩微瑕。
微功不足补大咎。
镌金石者难为功。
摧枯朽者易为力。
其业微者报不坚。
行坚者果必定。
不坚故可转。
必定则难移。
可转之难。
故三唱息巨海之波。
难移之厄。
则四果遇凶人之害。
刘昆
致反风而灭火。
唐尧大圣。
遭洪水之襄陵
准此而论。
未足惑矣。
晋文增德。
殄长蛇于路隅。
景兴言。
退妖星于天际。
此不定之业也。
邾文轻已而利民。
有德而无应。
楚昭引灾而让福。
言善而身凶。
乃必定之命也。
或同恶而殊感。
或善均而报异。
皆昔因之所致也。
何足怪之于一生哉。
孔子曰。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
又曰。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
佛之所云业也。
儒之所谓命也。
盖言殊而理会。
可得而同论焉。
命系于业。
业起于人。
人禀命以穷通。
命随业而厚薄。
厚薄之命。
莫非由已。
怨天尤人。
不亦谬乎。
诗云。
下民之孽。
匪降自天。
传曰。
祸福无门。
唯人所召。
此云天之不可而责之于人矣。
孟轲于鲁。
不憾臧仓之蔽。
仲由仕季。
无恚伯寮之谗。
则谓人之不可责而推之于天矣。
其言若反。
其致匪殊。
要而论之。
同归进德。
克已戒人。
以勖乾乾之志。
乐天知命
蠲其戚戚之尤。
夫然。
故内勤克念之功。
外宏不诤之德。
上无怨天之咎。
下绝尤人之累。
行之中和。
于是乎在。
古之善为道者
从事于斯乎。
昔者初闻释典。
信之不笃。
拘其耳目之间。
疑于视听之外。
谓前因后果之说。
庄周之寓言。
天上地下之谈。
相如之乌有。
睹奸回之漏网。
则为非而不惩。
闻忠直之逢尤。
则轻善而无劝。
甚哉此惑也。
知业则不然。
达业之君子。
无私而委命。
仰圣贤之清德。
敦金玉之高行。
无闷于陋巷之居。
忘怀于名利之竞。
所以毕既往之馀
启将来之长庆。
不顾流俗之嗤毁。
岂求乡曲之称咏哉。
夫种植不见其长。
有时而大。
砥砺莫睹其亏。
终损厥厚。
今形善恶之报。
为时近而未熟。
昔世吉凶之果。
须数终而乃谢。
譬如稼穑作甘。
不朝种而夕稔。
蒺藜为刺。
亦春而秋实。
而饱饫者。
因昔岁之馀谷。
不贤而富寿者。
前身之旧福。
天道无亲疏。
有盈缩。
天命。
可得除疑惑矣。
若夫虞夏商周之典。
之言。
道唯施于一生。
言罔及于三世。
则可惑者有六焉。
无辞以通之矣。
示为善之利。
谓爵赏及名誉。
陈为恶之害。
明耻辱与刑罚。
然逃赏晦名之士。
以何为利乎。
苟免无耻之夫。
不受其害矣。
何足以为惩劝哉。
可惑者一也。
云天与善。
降之以百祥。
谓神糺淫。
加之以六极。
伯牛德行而有疾。
天岂恶其为善乎。
盗蹠凶暴而无殃。
神岂善其为恶乎。
何祸福之滥及哉。
可惑者二也。
若云罪随形而并灭。
功与身而共朽。
善何庆之可论。
恶何殃而当戒。
若善恶之报。
信有而非无也。
食山薇以饥死。
何处而加之福。
脍人肝而寿终。
何时而其祸。
何善恶之无报哉。
可惑者三也。
若云祸福由其祖祢。
殃庆延于子孙。
考之于前载。
不必皆然矣。
伯宗羊肸之嗣。
绝灭于晋朝
庆父叔牙之后。
繁昌鲁国
岂祖祢之由乎。
可惑者四也。
若云观善察恶。
时有谬于上天。
故使降福流灾。
遂无均于下土。
然天之明命。
宁当闇于赏罚乎。
曾谓天道。
不如王者之制乎。
可惑者五也。
若云祸福非人所召。
善恶无报于后。
而百王赏善而刑恶。
六经褒德而贬过。
则为虚劝于不益。
妄戒于无损何贵孔子之宏教。
何咎嬴政之焚书乎。
可惑者六也。
然则善恶之所感致。
祸福之所倚伏。
唯限之于一生。
不通之以三世。
其理局而不宏矣。
何以辨人之惑乎。
防于恶也未尽。
导于善也多阙。
其取义也尚浅。
其利民也犹微。
比夫十力深言。
三乘妙法。
济四生于火宅。
运六舟于苦海。
高下之相悬也。
若培塿之与昆崙。
浅深之不类也。
匹潢污之与江汉
何可同年而语哉。
维摩诘明达
及舍利弗之聪辩。
经论详之。
可得而校。
足以逾项橐
孔某。
迈李老。
许由
墨翟
庄周
吞百氏。
该九流。
书籍所载。
莫之与俦。
诸异道。
不毁正信
虽明世典。
常乐佛法。
师事释迦
伏膺善诱。
岂不识其道胜而钻仰之乎。
梁补阙孟郊崔宏礼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四
观辞违盛德。
旷阻拜跪。
自始及今。
三改其时。
方寸之心。
戴慕何穷。
但以久寓之身。
无所取资。
故或丏于北。
或游于南。
秋夏逍遥。
途极还东。
业不增旧。
文不加新。
将往拜见。
愧无所容。
终乃因循。
惧日至疏。
执事方擅名于时。
出入两宫。
上悦对问。
外内公卿无疑议。
无间言。
斯乃前汉贾谊王褒之徒弗及也。
岂复能思观之在天下窃窃哉。
然观尝以未成名前。
高见揄扬。
远迩之人。
以观为执事门生。
然作公门
当人此言。
岂曰易乎。
岂曰荡乎。
诚敢望耶。
诚不敢望耶。
然每思念士有胜己者。
而上荐之执事
以恃知德之深也。
常用为心。
今有孟郊者。
崔宏礼者。
俱在举场。
静而无徒。
各以累举。
可嗟甚焉。
孟之诗。
五言高处。
在古无二。
其有平处。
下顾两谢
崔之文。
鸿健宏深。
度中文质。
言之他时。
必得老成。
言之今日。
粲然出伦。
执事导之辈流。
于观日深矣。
故得言。
今辄以二子之文布之下风。
执事岂以为党乎。
盖良匠之明。
有所无由而见者。
二子之美。
有所无从而求者。
盖以慕举尔所知遗其友之言。
慕之多。
以至不量力也。
孟子之文奇。
其行贞。
崔子为文。
如适所陈。
为行则磊落不常。
俱非苟取是之人也。
特惟哲匠执而匠之。
引而涂之。
未若观之愚也。
尝望处分维摩诘赞。
初若不安。
应命乃迟。
方今励精。
上或可观。
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833年12月 唐 · 李绅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贤劫千佛。生于后世。
法轮递转。应现随相。
或国王大臣。宰官居士
降生有地。不以色相。
故如来言。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为行邪道。
不以金色瑞相。莲花化生。
降胎示报。以潜灵圣。
上人姓唐氏。生于邑安吉
氏。奇孕而梦协灵祥。
在娠而不茹荤血。既生能言。
不为戏弄。未龀之岁。
思求佛乘。发念法华。
三月通贯。传梵音于性禀。
精护念于神契。经声一发。
而顽鄙革心。昼集夜持。
七部圆满。音声从容。
指顾闲雅。虽捷口利辩者。
皆随慕念。及登戒之岁。
僧仪首冠。西游长安
祥风达于函关。瑞相通于帝梦。
上人以持经为国。诣阙请见。
肃宗皇帝召对禁中。上拱而叹曰。
昔梦僧。口念大乘。
五光随发。音容宛若。
协我嘉徵。因赐名曰大光
以瑞唐姓。肃宗元年降诞之辰。
会斋于定国寺。因赐上人墨诏。
许以天下名寺持意往者住持。令内臣赵思温送于千佛寺
持经道场。经四七日。
而吴音清亮。常达圣听。
上异其事。令高力士以宣谕焉。
后居蓝田精舍。先期而寺僧梦天童来降。
称曰。大光经声。
于峰顶。师既晏坐。
自见神手从天而降。拊光之心。
师乃忆先达抱玉大师。常志师言。
令高法音。当有神辅。
夕梦神僧乳见于心。命光口饮。
自是功力显扬。神形不劳。
寻山探幽。偶坠穷谷。
龙泉莫测。沦溺其间。
心灵了然。无所惑乱。
因以本经多宝塔为诚。愿持十万遍。
恍然出泉。若有神捧。
后诏住资圣寺大师以慈亲在吴。
未答慈力。表乞归养。
恩未许还。犹系烦恼之念。
遂生无妄之疾。策蹇强力。
将投于泉。驴伏不前。
偫乌拂顶。心既时觉。
疾乃遂瘳。昔如来双鹊巢顶。
而定慧坚明。大师偫乌摩首。
而烦疑解脱。乃以宝轴加饰。
首戴法华。于千福寺行道。
日夜候命。有诏许还。
遂止乌程。崇修宝塔。
日持法华偈。以成往愿焉。
永泰元年。浙西廉察使韦元辅表大师为六郡别驾道场将念之首。
大历癸丑岁。文忠公颜真卿领郡。
余先人主邑乌程。余生未期岁。
乳病暴作。不啼不览者七辰。
师至。命乳母洗涤焚香。
乃朗念法华。至功德品。
遂起席而坐。拱而开目。
师饮以杯水。遂命乳哺。
疾乃随愈。大师视而笑曰。
汝何愿返之速乎。因以法师易余幼名。
贞元中。余甫弱冠。
再游霅上。舟泊之次。
大师伫于溪侧而笑。戏拊如儿童焉。
为州饮醉于馆。大师引宿于道场。
夜分将醒。白光满室。
然如昼。睹大师晏坐。
妙音方阐。若开毫相。
经音既息。亦随敛。
余是年西迈。辞大师于法筵。
抚余顶曰。尔得径山之言。
我则无以为谕。行矣自爱。
去留有时。空王教平等者护念。
大师永贞元年十二月黑月既夕。示灭于法华寺之经院。
号鸟坠。山木惊振。
异香飘馥。三日不息。
是日告刺史颜防善曰。去矣人世。
无牵梦泡。大师熙和畅达。
无入不得。随机见教。
经行无阂。维摩诘之俦也。
知机洞如。藏往察来。
默而不显。晋宝公之伦也。
经通梵界。瑞降天童。
灵相神光。照融显见。
昙上人之徒也。大哉明德。
慈悲护世。通异相于王宫。
示法轮之宝重。昏外识于黎庶。
惧色相之迷妄。是以居若长桥。
动如浮云。随鸥自亲。
入兽不乱。一衲四十岁。
无浣濯而居常香馥。一饭七十载。
资禅悦而肤体温然。余遭大师留驻于世。
而不睹大师寂灭之日。年逾耳顺。
昏寄尘劳。无法舸以济河。
悲火宅之迷室。忝门徒者。
追书梵宫。时予乌台旧僚天官敬君守郡吴兴
寄言刊石。铭曰。
多宝如来。闻经诵塔。
牟尼阐教。以宏正法。
受持三世。以成贤劫。
或降忉利。或生人天。
金相不显。真如默传。
明灯继燄。水月分圆。
示抱全德。资于上贤。
体实戒珠。心惟法镜
怀宝不迷。含光不竞。
希夷要妙。法凝清净。
发谕开蒙。藏机匿圣。
瑞协皇梦。功致天童。
声宣梵界。响宸聪。
降灵神手。捧溺龙宫。
迹隐三昧。心符六通。
金粟分身。普贤驰象。
譬喻言辞。明显相。
仁滋一雨。功归无量。
法性天高。慈门海旷。
我昔婴儿。迷蒙疾痼。
靡日沉魄。返年师驻。
梵音耳听。神光目睹。
白马先镳。迷津莫溯。
鼓音已息。慈云不浮。
宝树摧华。祥泉涸流。
稠林丧斧。苦海沉舟。
色相归空。法身无际。
莫测往来。谁分显晦。
三表阐仁。深乎晏谛。
自咏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今日维摩兼饮酒,当时绮季不请(平声)钱。
等闲池上留宾客,随事灯前有管弦。
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