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宿甪里赠巡检滑县暴君丁亥二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七
金庭玉柱此灵区,上禀咸池气五车。
越客来时空有网,夏王去后已无书。
山家鸡犬春云里,水国蛟龙暮雨馀。
甪里先生今吏隐,较量商雒果何如。
将重游包山适遇秦散之少尉于杭州因赋赠庚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震泽具区天下奇。
能使吴越天为低。
三万馀顷恣吐纳,七十二峰相蔽亏。
西曰缥缈东莫釐。
缥缈幽绝尤难窥。
中有林屋洞天人迹所不到,到其处者飞仙以外惟娥羲。
又有毛公石坛,石公云梯。
峥泓兮萧瑟,窈窕兮融怡。
奇山胜水处处皆然也,高人逸士往往而有之。
昔游兹峰下,未访四皓祠。
人言甪里先生绮里季避秦高隐曾于斯。
至今须眉尚无恙,令我坐对长松大石心然疑。
望气诚知异人在,抗怀每与真仙期。
谁知山灵厌俗客。
天风吹船留不得。
名山一别四五年,万事无成欲头白。
黄金那见买青山,明镜惟闻铸华发。
山阿招隐若有人,惆怅年年桂花发。
朅来十日西湖边。
意中忽复怀西山
径买扁舟入吴去,旧游更访双烟鬟。
六十老翁意萧洒。
酒酣遇我孤山下。
手携一卷冰雪诗,不恨人间赏音寡。
怜君本是西山人,却向西湖跨官马。
虽云腰折为五斗,未免骨瘦无一把。
平生岂有辟谷方,容貌常如采芝者。
昔逢仙尉滑台君。
长身傲骨何轮囷。
今见诗翁淮海孙躯干短小髯绝伦。
一为西山吏,一为西山民。
鸥心龙性俱难驯,此中益信多畸人。
安得相从便卜邻,青鞋布袜遍讨包山
寿许资政静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齿冠洛耆,望侔商皓
书先人老,心与天游。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许世英(1873——1964.10.13)字静仁号俊人,晚年别号双溪老人安徽省至德县(今东至县)人。19岁中秀才,光绪23年(1897)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从此跻身官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成为中国近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1949年移居香港1950年赴台,受聘"总统府资政"。1964年病逝于台北。终年91岁,有《雪楼纪事》、《双溪诗存》等著作传世。
成氏有诗《社集赋上许(静仁)张(鲁)二耆老》《读许静老《读许静老<雪楼记事>赋此奉尘,即以为寿》《寿许静老》,骈文《记双溪老人诗叶》《许静先生九秩寿序》。许世英有亲笔所书《惕轩仁兄瀛洲校士记》七绝一首,另有诗《壬辰五月奉题惕轩<瀛洲校士记>》。
洛耆:“洛社耆英”的省称。文潞公香山九老,乃集中年德高者为耆英会,就资圣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奂画像其中,共十二人,文彦博富弼席汝言王尚恭赵丙刘况冯行已、楚建中王谨言张问张焘王拱辰。独司马光年未七十,潞公香山狄兼谟故事,请温公入社。见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
侔:相等。
商皓:“商山四皓”的简称。汉初商山四个隐士。名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留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一日四皓侍太子高祖高祖曰:“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之议。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书先人老:化用孙过庭《书谱》:“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天游:谓放任自然。《庄子·杂篇·外物》胞有重阆,心有天游。
笺:读许静老《雪楼记事》,赋此为寿:
老圃秋容好,新开介寿筵;东溟钓鳌手,西伯梦熊年;月旦甄多士,星槎领众仙;清言关国故,喜诵雪楼篇。
丙辰春有感,用次园《蓟县遇雨》韵一九七六年 当代 · 孙玄常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不信胡僧劫灰(《高僧传》谓汉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可问西域梵人。」后天竺法兰至,众人问之,曰:「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九重阊阖起风雷王维诗:「九重阊阖开宫殿。」此言四人帮窃踞中央,于七六年初掀起「批邓反右倾」运动。)
欲寻元无路,即夏黄公绮里季,与东园公甪里先生隐居商山避秦乱,称商山四皓陶渊明诗:「商山,伊人亦云逝。」),漫道严陵尚有台富春江严子陵钓台子陵名光,东汉初隐士。)
弃世畸人人亦弃,哀时词客客相哀。
吾衰已绝周公(时周总理逝世,四人帮禁止哀悼,故有此语。)呵壁问天百感来屈原放逐,见楚先王之庙,仰观图画,呵壁而问之,乃作《天问》。)
沚斋先生谢教壬辰 当代 · 林英男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蓬去随风日,归来画虎心。
悭缘无四皓,辄尔动高吟。
水瑟波犹荡,圯桥月未沈。
孤桐焚爨下,嚗嚗岂徽音。
注:蓬去句:曹植: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蓬草遇风而飞,用以喻人之流离飘零。
画虎:《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四皓:据《史记·留侯世家》: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
圯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孤桐句:《后汉书·蔡邕列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