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太清楼侍宴记政和二年三月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三、《鸡肋编》卷中、《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政和二年三月,皇帝制诏臣京宥过眚愆,复官就第,命四方馆使荣州防禦使臣童师敏赍诏召赴阙。
臣京顿首辞。
继被御札手诏,责以大义,惶怖上道。
于是饮至于郊,曲燕于垂拱殿,祓禊于西池,宠大恩隆,念无以称。
上曰:「朕考周宣王之诗:『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其可不如古者」?
诏以是月八日开后苑太清楼,命内客省使保大军节度观察留后带御器械谭稹同知入内内侍省事杨戬内客省使保康军节度观察留后带御器械贾祥引进使晋州管内观察使勾当内东门司梁师成等伍人总领其事;
西上閤门使忠州刺史尚药局典御臣邓忠仁等一十三人掌典内谒者职。
有司请办具上,帝弗用,前三日幸太清相视其所,曰,于此设次,于此陈器皿,于此置尊罍,于此膳羞,于此乐舞。
内府酒尊宝器:琉璃、马瑙、水精、玻瓈、翡翠玉,曰:「以此加爵」。
致四方美味:螺、蛤、虾、鳜白、南海琼枝、东陵玉蕊,与海物惟错,曰:「以此加笾」。
御府宝带:宰相亲王以玉,执政以通犀,馀花犀,曰:「以此实篚」。
教坊请具乐奏,上弗用,曰:「后庭女乐,肇自先帝肄业,大臣未之享,其陈于庭」。
上曰:「不可以燕乐废政」。
是日视事垂拱殿
退,召臣何执中、臣蔡京、臣郑绅、臣吴居厚、臣刘正夫、臣侯蒙、臣邓洵仁、臣郑居中、臣邓洵武、臣高俅、臣童贯崇政殿阅弓马所子弟武伎,引强如格,各命以官。
遂赐坐,命宫人击鞠。
何执中等辞请立侍,上曰坐,乃坐。
于是驰马举仗,翻手覆手,丸素如缀;
又引满驰射,妙绝一时。
赐赉有差。
乃由景福殿西序入苑门,就次以憩。
诏臣蔡京曰:「此跬步至宣和,即昔言者所谓金柱玉户者也,厚诬宫禁。
其令子攸掖入观焉」。
东入小花径,南度碧芦丛,又东入便门,至宣和殿。
止三楹,左右挟,中置图书笔砚,古鼎彝罍洗陈几案台榻。
漆以黑,下宇纯朱,上栋饰绿,无文采。
东西庑侧各有殿,亦三楹。
东曰琼兰,积石为山,峰峦间出,有泉出石窦,注于沼北。
有御札「静」字榜梁间,以洗心涤虑。
西曰凝芳后曰积翠;
南曰瑶林;
北洞曰玉宇。
石自壁隐出,崭岩峻立,幽花异木,扶疏茂密。
后有曰环碧,两旁有亭曰临漪、华渚。
次有山,殿曰云华,阁曰太宁。
左蹑道以登,中道有亭曰琳霄、垂云、骞凤、层峦,百尺高峻,俯视峭壁攒峰,如深山大壑。
次曰会春。
阁下有殿曰玉华,玉华之侧有御书榜曰「三洞琼文之殿」,以奉高真。
旁有种玉、缘云轩相峙。
臣奏曰:「宣和殿阁亭沼,纵横不满百步,而修真观妙,发号施令,仁民爱物,好古博雅,玩芳缀华咸在焉。
楹无金瑱,壁无珠珰,阶无玉砌,而沼池岩谷,溪涧原隰,太湖之石,泗滨之磬,澄山茶,崇兰香茝,葩华而纷郁。
无犬马射猎畋游之奉,而有鸥、凫、雁、鹜、鸳鸯、鸂鶒,龟鱼驯驯,雀飞而上下。
无筦弦丝、鱼龙曼衍之戏,而有风竹韵,鹤唳莺啼,天地之籁,适耳而自鸣。
其洁齐清灵,雅素若此,则言者不根,盖不足恤」。
日午谒者执中以下入。
女童乐四百,靴袍玉带,列排场下,肃然无敢謦咳者。
宫人珠笼巾、玉束带,秉扇、拂、壶、巾、剑、钺,持香毬,拥御床以次立,亦无敢离行失次。
皇子王楷起居,升殿侧侍,进趋庄重,俨若成人。
执中等前贺曰:「皇子侍燕,宗社之庆」。
乐作,节奏如仪,声和而绎。
酒三行,上顾谓群臣曰:「承平无事,君臣同乐,宜略去苛礼,饮食起坐当自便无间」。
执事者以宝器进,上量满酌以赐,命皇子宣劝,群臣惶恐饮釂。
又以惠山泉、建溪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斗茶饮之。
上曰:「日未晡,可命乐」。
殿上笙、簧、琵琶、箜篌、方响、筝、箫登陛合奏。
宫娥妙舞,进御酒。
上执爵,命掌樽者注群臣酒曰:「可共饮此杯」。
群臣俯伏谢。
上又曰:「可观」。
群臣凭陛以观,又顿首谢。
又命宫娥抚琴擘阮
已而,群臣尽醉。
臣窃考《鹿鸣》之什冠于《小雅》,而忠臣嘉宾得尽其心,既醉太平之时。
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
在昔君臣施报之道,在于饮食燕乐之间。
太清自真祖开宴,以迄于今,饮食之设,供张之盛,乐奏之和,前此未有;
劝侑之恩,礼意之厚,相与无间之情,亦今昔所无,实君臣千载之遇。
而臣德輶智殚,曾不足仰报万分。
仲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召虎受命,锡以圭瓒,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然则上之施光,下之报宜厚。
而臣老矣,论报无所,切不自量,慕古人之□,谨稽首再拜,诵曰:
皇帝在御,政若稽古。
周宣王,燕嘉吉甫
曰来汝京,实始予辅。
厥初有为,唱予和汝
式遄其归,远于吴楚。
劳还于庭,饮至于露。
既又享之,其开禁禦。
有来帝车,相视其所。
于此膳羞,于此乐舞。
海物惟错,于以加俎。
何锡予之,实篚及筥。
箫鼓锵锵,后庭委女。
帝曰宣和,不远跬步。
人昔有言,金柱玉户。
帝命子攸,尔掖尔父。
乃瞻庭除,乃历殿庑。
绿饰上栋,漆朱下宇。
梁无则雕,槛不采组。
有石岩岩,有泉湑湑。
体道清心,于此燕处。
彼言厚诬,何恤何虑。
帝执帝爵,劝酬交举。
毋相其仪,毋间笑语。
有喜惟王,饮之俾饫。
臣拜稽首,千载之遇。
君施臣报,式燕且誉。
臣拜稽首,明命是赋。
天子万年,受天之祜。
按:《挥麈馀话》卷一,四部丛刊续编本。
景福殿使明州观察使杨戬亲堂侄茂实可借职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二、《摛文堂集》卷八
敕具官某侄:尔之诸父,率职禁廷,有劳当迁,许其回授,用锡尔秩,时乃异恩。
宜懋忠勤,往图报称。
可。
尚书刑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程公神道碑112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八、《浮溪集》卷二四、《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新安文献志》卷六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
明年春,天子在野。
敌索金缯无艺,府库不足,以民财继之。
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程振给事安扶督民输。
一日敌帅坐城闉,猥谓四人者曰:「吾国赋羊马于民,率比屋相甲乙。
若甲输而乙否,则执而诛之,谁敢违者」?
意民穷且变生,将投隙而逞。
四人同辞而对曰:「今天子蒙尘,臣民皆愿前死,虽肝脑不计也,于金缯何有哉?
顾诚无有塞责」。
敌帅大怒,问:「官长安在」?
欲加以罪而置其馀。
程公恐尚书坐之,遽前曰:「皆官长」。
敌帅不胜忿,四人皆死之。
建炎初,上即位,哀其忠,降玺书褒叹,各进官七等。
于是程公自承议郎朝议大夫,官其子若亲属二人,下饶州给葬事,遣官护视,厚赙其家。
言者谓未足酬公,复以端明殿学士告其柩。
公讳字伯玉饶州乐平人
大王父承宪、大父溥、父翱,世业儒为闻家。
翱以公故,赠朝请大夫
公少有轶才,未冠,求师友四方。
京师游太学,必秀出其辈类。
一时名士如张商英陈瓘张廷坚邹浩,悉见之迎门。
崇宁三年,车驾幸孔子,见诸生太学,公以高第补将仕郎,除和州州学教授,留为辟雍录
久之,迁博士
会诏近臣求人材可用者,或以公闻,召至政事堂,擢太常博士
以亲老丐外,得提举京东西路学事。
秩满,复留居东州
五年,奏立孟子冢祠,以公孙丑万章从祀,皆见听。
京西南路提举常平,入尚书膳部员外郎
逾年,拜监察御史
时大臣崇党相轧,若水火然,一时士大夫鲜不附丽。
公孤立行一意,屹然其间,人服其正。
迁辟雍司业,兼太子舍人,改国子。
初,见太子东宫,言「古者大祭祀,登馂受爵,必以上嗣。
既礼备载,且元丰彝典具存。
昨上有事明堂,而殿下不预,非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
太子瞿然曰:「初无人及此」。
由是骤加奖重。
后每进说古今治乱,辄向纳之。
左司员外郎,兼官如故。
时方腊暴浙右,声摇京师,公从容为宰相王黼言:「宜乘此时言天下弊事,庶几稍革,当天意、顺人心」。
怏然不悦曰:「上且谓挟寇,奈何」?
公知忌其言,不答,趋出。
然太子荐公甚力,外廷莫知。
会两省官缺,上曰:「程振老成忠实,必以为给事中」。
衔前忿不能平,白公资浅,且雅长辞令,止除中书舍人
已而中书侍郎冯熙载黜知亳州熙载,甚欲公劾奏,且以丑言诋之。
公不从,大怒,风言者论公有党,谪提举武夷山冲佑观时宣和三年也。
明年,复集贤殿修撰
丁内艰,寻除徽猷阁待制中书舍人,皆力辞不拜。
无几何,太子受内禅,是为渊圣皇帝。
渊圣念公久,趣还旧班,对便朝,问劳甚渥。
俄诏自中出,除尚书吏部侍郎
公以大臣不协,议论多驳,诏令轻改,失其事机。
如金人拿兵且半年,而至今不解者,以或和或战之说未一也。
裁抑滥赏,如黑白易分,而数月之间三变其说者,以庙堂不能忘私而多与其党为地也。
今日一人言之,以为是而行;
明日一人言之,以为非而止。
或出圣断隃度而不暇畴咨,或用大臣偏辞而遂形播告,所以动未必善,处未必宜,乃辄为之反汗焉,其势不得不尔也。
乃闻敌寇河北,力请合诸路兵掎角击之,以牵其势。
且曰:「彼猖獗如此,陛下犹欲守和议,而不使之少有所惩创乎」?
渊圣虽美其言,而夺于大臣,卒不能用。
连抗章求去,优诏不从。
吏部铨综有声,滋欲试之民事,除开封尹
先是大辟情或可矜,多取旨原贷,祖宗行之岁久,好生洽于民心。
崇宁以来,议者谓辇毂先弹压,凡情不当法,率巧请杀之。
公奏宜一准祖宗故事,遇得旨即著为令,令不载者,许援其比而行。
自此天府之囚,全活者不可胜计。
已而诏捕亡卒,获数千人,公请充入步军司而除其罪。
步军司请论如法,法当尽诛。
公以多事时,一日而杀千人,民必大骇,且未决,当系有司,宁无反侧之患?
渊圣大以为然,卒如公请。
尚书刑部侍郎
久之,敌邀天子幸其营,公亟白宰相何㮚,思所以折敌之语,告于上而却之。
忽宣言翌日车驾出城,群臣失色。
已而敌求金不已,朝廷莫知所为。
公冒死直前,卒与祸会,寔靖康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也,得年五十有七。
初,公为中书舍人王黼以客沈积中河朔,欲觇敌图燕。
公语积中,当思异时覆族之祸。
积中佩公戒,至所部首以书谢公,盛言其不可之状。
公具以积中语告诸朝。
洎公左迁,童贯蔡攸卒兴是役,致变起肘腋,而公罹其凶。
故闻公之丧,士无贤愚,皆为之出涕。
公天资乐易,与人谈笑,极酝藉风流,至论事则挺然不可回夺。
宣和中,上皇崇道家之说。
公至东宫,渊圣问焉,公对甚悉。
其略曰:「周公作《鸱鸮》之诗,孔子以为知道,其言不过『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而已。
老子著《道经》,亦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盖老氏与孔子合者如此。
今不固根本于无事之时,而徒事目前土木之工,非二圣人之意也」。
他日渊圣为太上皇道之,太上皇颇欲去健羡,疏左右近习之臣。
杨戬方兴龙德太乙之役,惧不得肆,因谗家令杨冯将辅太子幸非常。
上皇震怒,执杨诛之,而渊圣之言亦废。
靖康中,公尹天府,言利者颇欲离间两宫,公心独鄙之,每调娱父子之间,甚有恩意。
如诏鞫龙德宫近侍梁忻之类,特宽其文,由是纤介之疑不行,闻者无不叹服。
公居乡,专趋人之急,以急抵公者,未尝辞。
族有五丧,积年不能举,命其子迈一日办之。
盖公之于书,无所不观,亦无所不学,属文敏赡,下笔不能自休。
书记翩翩,千里如对面语。
见之者把玩无斁,争藏弆为荣。
著《义语》及诗文七十馀卷,藏于家。
妻董氏,封硕人
子迈承务郎,传公学。
次未名,生公卒之某月。
迈以建炎二年十月辛酉,葬公乐平县嶂岭原太夫人茔之左,从公卜也。
呜呼!
士方平时,剧谈抵掌,以祸福死生自任,而谓人不能此直易耳。
及一旦临利害仅如秋毫,鲜不丧厥心而移其所守。
若夫规以身免而推祸于人者,比肩接迹也。
闻公之风者,亦可以少愧哉!
藻少以同郡登公之门,知公之详,宜莫如藻。
迈以国子司业程瑀之状来请,谨叙公之平昔而系之以铭。
铭曰:
祝融之苗裔兮,公鼻祖曰伯休
汉唐而南徙兮,家洎川之上游。
天既予公以修能兮,又重之以姱节。
冠切云而事君兮,景忠精之前哲。
氛祲忽其蔽日兮,神龙荡而失渊。
众惮殃而逭祸兮,公踽踽而直前
左欃枪而右窫窳兮,公胡独罹此患!
苟杀身而成仁兮,齐死生于夜旦。
纷众美曾不概见兮,独令名其庶几。
荡阴之节死兮,吾将从昔贤之所归。
徽猷阁直学士左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显谟阁直学士蒋公墓志铭绍兴三年二月1133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三、《浮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祖宗以来,天子与大臣论天下事,命台谏相应以义理之文,故百馀年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
熙宁中
大臣有欲更祖宗法者,恶士大夫言人人殊,始指公论为流俗,由是名节不竞三十馀年。
政和宣和,而天下以言为讳。
当是时,丹阳蒋公兴诸生,任中执法,独信其所学,为天子辨是非,屡击权臣,皆言人所难言者。
天子每改容嘉纳,许其忠精,然后天下知忠言未尝不用也。
顾风俗之衰,士乐缄嘿,谓吾君不能耳。
公虽以直道逡巡去国,卒老于行,不至辅相,然至今论宣和贤者,必曰蒋公云。
公讳猷,字仲远姓蒋氏
东汉时有封义兴𠙶亭者,其后分居丹阳金坛,故公为金坛人
曾祖、祖益,皆隐居不求仕。
父师锡,慷慨有大节,以公故赠光禄大夫
公幼庄重如成人,力学而敏,群诸生试有司,必处其上,诸老生皆器之。
甫冠,中元丰八年进士科,调主武进簿,移巴陵
县介湖湘,俗习文法,喜斗。
公初至,讼坌入,老吏以公年少易之,公听决如流,皆叩头服,豪右屏迹,政声流闻。
宣德郎、知江宁县
课最,部使者以闻,迁秩一等。
崇宁初,诏天下兴学,以公为信州教授,寻除监察御史
丁光禄忧,服除为尚书膳部员外郎,迁吏部
宗子学建,除宗正少卿,兼学制参详官,改太常
时诏原庙立僖祖殿,工既毕,言者以为当废。
朝廷下其议,公言有「其举之,莫之敢废也。
今既奉安祭告矣,奈何毁之」?
执政怒,送吏部,差通判南安军
逾年,直前议,复故职。
召试中书舍人,词令一新,为学者法。
邓洵仁夺职不论,黜知庐州
俄除集贤殿修撰,复拜中书舍人
召还,既对,上曰:「卿国之老成,朕未尝忘卿也」。
御史中丞,兼侍读
公力辞不可,则首论士风浮薄,「今群臣无他能,惟以善候伺人主,承望大臣为向背者,谓之才。
其或耿介特立,守正不回,则众指为愚而非笑之。
此风大不可长。
且大臣当辅佐天子,今奏事殿中,惟务雷同,略无可否。
其欲稍自异者,不过退有后言,为中伤计,此不可不察」。
又言:「臣近因陪祠禁中,见路寝尚仍祖宗之旧,瓦木涂塈皆故暗,有以见陛下薄于自奉,与土阶卑宫室何异?
愿推广圣心每如此,以保盈成」。
上嘉纳。
在京百司,自元丰皆隶六察崇宁中内侍省独乞不隶。
公论其非,上曰:「既名有司,不隶察何也」?
即以公言正之。
寻察内侍省数事以闻,上寝其奏,公极论曰:「臣观古之人君,于近习有功不滥赏,有罪不废法者,皆载之信史,号为贤明
臣职在执法,不敢缄默,以负陛下」。
于是内侍刘友端等皆降官。
因命大书公疏,揭之内侍省,其徒皆侧目。
杨戬建节,公言:「祖宗时未尝有此,昨童贯首隳旧制,当时士论已不平」。
帝曰:「有非常之功,则有非常之赏,童贯有战功多,不可以人而废」。
公徐曰:「杨戬何功」?
帝曰:「自朕即位以来,制作礼乐皆其手,亦非小劳」。
公曰:「事塞其源,则人无觖望。
若夫攀缘辗转,人人有意外之得,则所谓非常者,反为常矣」。
帝称善者久之。
公因言:「元丰时有选人兴水利,王安石欲改京官者,神考止令循资,于爵赏较秋毫如此,况节钺乎」」帝曰:「官爵得之易则名器卑,诚如卿言,然杨戬之命已行,当为卿杜来者」。
因诏三省、御史台,当遵守弹劾。
时三省吏迁官类至四品,又近倖率请建坟寺,及彊市民居建第,公悉论之,即降诏禁止。
赵良嗣献平燕书,除秘书丞,公言良嗣降敌狂妄,不宜出入禁中,后良嗣果败。
真州守贰更告讦,付公治。
李釜雅为时宰所恶,而贰陈求道者,宰相蔡氏族婿也,帝怒甚,且不测。
公平心处决,以不冤。
都水使者孟昌龄议河事,久不成,费以亿万计,公私骚然。
公言是役有必不可成之理,愿循元丰开修二股河故事,于从臣中选忠信可托者往视,可罢罢之。
因言:「自陛下即位,大河轨道,何以更为劳民费财,徇虚名,亏实效,臣窃未喻」。
上因震怒,曰:「朝廷事类如此,无事辄纷更,卿于台属中遣人往,具以实言」。
已而为大臣沮格,识者恨之。
范之才奉使淮南,还言滁水有鼎可出,诏之才求之,无所得。
惧辞窃且得罪,即督州县,发民畎水凿山,役不已。
公劾之才狂妄希进,并论其出使奸利状,上大怒,投之才千里外。
公既感上知遇,遂言东南应奉且十年,如花石器用之物,输内府、入权倖之家,不为不足,殚财力,事浮靡,愿一切罢之,其言反覆深切。
因论提举两浙常平徐铸以籴本钱畀漕司制造,广东转运使徐惕以虚名羡财进奉后苑兴作,乞重寘之法。
帝不从,公卧家待罪,诏起之。
因力请罢,迁兵部尚书,兼礼制局详议官,知政和七年贡举,改工部
月馀,迁吏部
吏部四选,事素繁猥,其长率怠于省治,吏得缘兹为奸。
公晨入坐曹,使人得自言,躬阅所诉,参稽律令可否,立疏于籍,第而行之,事以无壅,铨曹为清。
宣和二年,言者论公兼官众而事有不举者,罢吏部尚书,以徽猷阁直学士婺州
请投閒,改提举南京鸿庆宫
宣和四年,起知明州
以不乐应奉事,到官数日,复请奉祠而归。
七年,以刑部尚书召,兼资善堂翊善
公再至京师,顾同列皆新进少年,益不合,日求去。
会敌骑至京师,天子内禅,上皇东巡,公率同列上章乞迁避,不从,则躬乘城昼夜守。
既解严,天子命公持表候上皇。
童贯总兵扈从,有自疑心,渊圣皇帝贬环卫,窜池州
因命公持诏往,曰:「使退听而毋伤上皇之心,卿何以处之」?
公顿首曰:「愿陛下付臣,勿以为虑」。
渊圣皇帝喜,赐缣帛茗药遣行。
公及上皇于淮阴,言国事泣下,上皇亦泣。
因请间言:「童贯得罪天下,今朝廷正典刑,惟陛下财幸」。
上皇颔之,遂宣诏童贯即日趋贬所。
公侍上皇还京师,迁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复请閒,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建炎三年,避兵明州
明年属疾,上章请老,迁宣奉大夫致仕。
十一月某甲子,卒于昌国县蓬莱乡,春秋六十有六。
遗奏闻,上嗟悼,赠特进显谟阁直学士,下所属给葬事。
夫人刘氏,尚书祠部郎中淑之女,有贤行,后公二年卒。
二男子:曰谟,右承议郎、知封州
曰该,右承事郎
三女子,长适右从政郎、龙游丞吴恢,次适右从事郎惠安王悦,次尚幼。
孙四人:台卿右承事郎
和卿、冲卿元卿右承务郎
公资浑厚寡言笑,对家人终日如宾。
平生未尝以游辞伪色借人,矫情降意徼利。
其论事上前,不为苟合,虽人主盛怒,少间复前,反覆开陈,必尽理而后已。
其论荐皆一时名士。
平居无嗜好,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有文集二十卷,藏于家。
其为文一本经术,无益于时者未尝言,精深简古,似其为人。
绍兴三年二月十九日,葬公明州鄞县翔凤乡隐学山之东冈,以淑人刘祔。
左朝散郎许德之之状来请铭。
藻尝谓名节与功利若权衡然,常相为轻重。
士君子一志于功利,则名节衰矣。
此岂待事至而后择哉?
必有早正素定、不与世推移者。
方公在朝廷时,搢绅未尝有言名节者。
公屹然特立,专以启迪人主为心,撄逆鳞、批大郤,闻者为寒心失色,而公谆谆尽言不已,不啻如父子间。
洎岁晚困踬,一时辈流越官簿而升者踵相蹑,或以是尤公,公笑曰:「吾道犹是也」。
卒未尝少贬。
则公之所立,岂偶然者哉?
藻服膺公门,知公为最详实,诸孤又以礼请,敢不叙而铭诸?
铭曰:
君道主听,受言孔艰。
臣有周比,兴衰所关。
在昔祖宗,政以言订。
一人垂衣,万事龟镜
厥后靡靡,人因世移。
安得刚者,吾其与归。
堂堂蒋公,古之遗直。
德为凤麟,心则金石。
见义而作,直言靡思。
观者为,未尝少卑。
坐兹寡谐,材不极用。
至今善人,徒得君重。
国步中柅,间关异州。
不在其位,莫如我忧。
阖棺海山,因窆其域。
后人怀公,视此铭刻。
刘混康崇宁五年七月四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二、《茅山志》卷三
所奏事逐一降指挥讫,如更有所阙,但一一见示提举官
已差杨戬题额,已书,知之。
蔡卞亦已撰文
先生自来赣直,有所闻见灾福,但详细密奏。
花木已收,瑞香尤佳。
傅希列回,付诏书等及赐祠部,馀各赐紫衣、师号。
亲书画扇,暑热,可以召风镇心。
符子告求数帖。
傅希列等回,附物下项:沉、檀笺香各二十斤,生熟龙脑五斤,降真香十斤,四味果子二十魮,御书画扇头十个,香药二分。
按:崇宁五年七月初四日
奏论宦官之害疏靖康二年正月四日 宋 · 胡舜陟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传》曰:「羽翮不脩,不致千里。
闑内不理,无以整外」。
此言治远自近始也。
今国破主辱,宗社仅存,必欲振已颠之绪,成再造之邦,臣愿陛下治自近始,而近者莫若宦官
欧阳修著论切而当,皆汉唐已验之迹,诚可为后世鉴戒。
惟我祖宗鉴汉唐之所以亡而防微杜渐,其制尤备,城狐社鼠不得肆其奸。
自崇宁以来,祖宗之制隳废殆尽,而政事号令悉出阍寺,因循积靡,以成今日之祸,臣请为陛下言其本末。
蔡京当国,图为根深不拔之计,复萌移鼎不臣之心,遂结宦官,倚为肘腋,假以峻秩,付以事权,于是群小猬毛而奋起,膺节钺之重、位师傅之崇者比比皆是。
童贯握兵柄于外,以坏军政;
梁师成执国政于内,以坏朝政;
李彦掊克以害民;
杨戬营缮以伤财。
此则内侍之渠魁者。
其他营求声色,创造游晏,更新侈靡,市花木禽兽以荧惑人主之心术者,如王仍张见道、邓文诰之徒不可悉举,赏罚生杀出自其口,所喜则致之青云,所怒则挤之陷阱,差除举措悉由中出,宰相充位,奉行文书。
政和宣和间,其势尤盛,各立门户,公受货赂,以贩鬻官爵,凡驵侩下流、奴隶庸材,皆引以为公卿、侍从、牧守、使者,故政和宣和所除宰执尽出其门。
当时大臣梁师成书,显称门生,略无惭愧,士大夫相习成风,皆以附丽内侍为荣。
自大臣以至州县小吏,皆汲汲贪徇财利以为致身之资,礼义廉耻荡然不复张矣。
是以今日人才极乏,风俗极弊,生灵极弱,而夷狄凭陵,莫之能禦,职此之由也。
下中和勤俭,躬行敦朴,苑囿宫室声色狗马无所嗜好,此圣性卓然,自有远小人之资,虽有仇士良数十辈,岂能训导后进,以容悦圣心?
但陛下仁恕有馀,而罪或纵释,隆宽广问,而言或听从,故使贽御尚循故态。
臣何以言之?
盖臣尝论李彀奏状至详,谓不可提举京城所,其词痛切,不蒙施行。
臣又尝论京城所拘占店宅物业,沮上皇罪己之诏,乞赐废斥,不蒙施行。
又尝论内侍领外局非祖宗之制,乞行罢废,不蒙施行。
又尝论谭稹招制义军,为患河东,责降昭州,极为轻典,乞籍没其资产田宅,不蒙施行。
其馀台谏臣僚论内侍者多矣,亦不闻诛一有罪者,臣所谓罪或纵释者此也。
方都城围闭,诸将守禦,赏以劝功,岂宜轻举?
今日集百官宣府刘延庆转官,明日集百官宣府刘延庆转官。
延庆昔有邱山之罪,今无尺寸之功,不知何以得此恩数?
延庆善结内侍,人人喜为称誉,故旬日之间,两宣府制,赏及罔功,人心不服,将士孰不解体?
刘光国恃有内援,凶悖尤甚,殴将作监丞江徵,臣与台属论列,其言不行。
昌国闾闬鬻卦之人耳,遽命以官,即通朝籍,参谋守禦,与士大夫同列,内侍所荐也。
乘城者或迁秩或锡带,皆内侍所好者;
或责官或罢职,皆内侍所恶者;
城上今日行某事,明日罢之,明日又行某事,皆出于内侍建明。
其事无益,有同儿戏,人莫不笑之。
孙傅以枢臣总领守禦,每为掣肘,不得约束,他人为所陵轹,固可知矣。
台属有告臣者曰:城上见一中贵姓罗者,厉声谓士卒曰:见他官员不得唱喏,亦不得起身。
凶焰赫然,摧压士类,岂不沮忠臣义士之气乎?
又有一中贵人据敌楼,设卧具甚华丽,岂与士卒同甘苦者乎?
臣于始城守时见都人喧闹,欲殴此辈,遂尝内奏,乞不差内侍上城,面奉从臣所奏。
已而城上内侍旁午,皆因其所请,而使之往。
臣所谓言或听信者皆此也。
大抵小人言无忠诚,不可信,其间又有稍知书者,假书史以文奸言,此尤为害。
且如唐恪聂昌,天下皆以为小人,陛下亦用之者。
能傅会内侍,使之延誉耳,故陛下用之不疑。
臣窃意陛下遭今变乱,必自悔悟,不眷顾此曹矣。
臣近蒙圣旨,往开封府检察受纳金银,见陛下亲笔付王时雍内侍某人受纳,内侍某人免勾,此事既付有司,何烦宸翰如此?
当此扰攘中,又闻内侍有为王知章差遣者,是以知陛下眷顾此曹未衰也。
都城每有变,必先殴内侍,人情所恶可知矣,岂宜曲加恩意,使生头角?
陛下深居九重,日见大臣而已,台谏数请对论事,则陛下见士大夫至少,而金珰玉貂终日群侍左右,万一用其言于差除及号令政事,为害不细。
臣愿陛下所以处今内侍,宜法唐太宗不任以事,惟责以守禦扫除之职。
仍复祖宗法,官至内殿崇班,即转出。
凡奏乞事件,并申中书枢密院,不得专达,则今日致乱之源,庶可消革,而再造之邦,庶几有成矣。
取进止(《胡少师总集》卷四。又见《靖康要录》卷一五。)
「所」下原衍「有」字,据《靖康要录》删。
政和新修经史證类备用本草序 北宋 · 曹孝忠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九
成周六典,列医师天官,聚毒药以共医事。
盖虽治道绪馀,仁民爱物之意寓焉,圣人有不能后也。
国朝阐神农书康济斯民,嘉祐中两命儒臣图经补注,训义剖治亦已详矣。
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士之闻见益广,视前世书,犹可缉熙而赓续者。
唐慎微,近以医术称。
因《本草》旧经,衍以證类,医方之外,旁摭经史,至仙经道书,下逮百家之说,兼收并录,其义明,其理博,览之者可以洞达。
臣因侍燕閒,亲奉玉音,以谓此书实可垂,乃诏节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臣校正而润色之。
臣仰惟睿圣当天,慈仁在宥,诞振《三坟》,跻民寿域,肇设学校,俾革俗弊。
复诏天下进以奇方善术,将为《圣经》以幸天下万世。
臣以匪才,叨列是职,兢临渊谷。
而《證类本草》,诚为治病之总括,又得以釐而正之,荣幸深矣。
奉明诏,钦帅官联,朝夕讲究,删繁缉紊,务底厥理。
诸有援引误谬,则断以经传;
字画鄙俚,则正以字说。
馀或讹戾殽互,缮录之不当者,又复随笔刊正,无虑数千,遂完然为成书。
凡六十馀万言,请目以《政和新修经史證类备用本草》云。
政和六年九月一日中卫大夫康州防禦使勾当龙德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经、提举太医学曹孝忠谨序。
按:《證类本草》卷首,四部丛刊初编本。又见民国崇庆县志》卷一一,《中国医籍考》卷一○。
登闻检院钦宗皇帝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北宋 · 陈东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二、《陈修撰集》卷一、《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一○、《宣和遗事》后集
臣等闻自古帝王之盛,莫盛于
之盛,莫大于赏善罚恶。
尧之时有八元、八凯而未暇用,有四凶而未暇去。
尧非不知其可用可去也,意谓我将倦于勤,必以天下授舜,特留以遗之,使大明诛赏以示天下耳。
故《传》曰「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天下诵之,至今不怠。
臣窃谓在道君皇帝时非无贤才如八元、八凯而未用者,非无奸臣贼子如四凶而未去者,道君亦非不知之,特留以遗陛下。
又况方此夷狄侮慢中国,正欲收天下之心,求天下之策,以禦夷狄之难,以安中国之势。
然恶者未去,善者未得。
臣等窃为陛下先诛所谓奸臣贼子如四凶者,则天下皆晓然知陛下好恶所在,行见智者献谋,勇者竭力,忠臣义士莫不捐躯效死,为陛下用,于是贤才如八元、八凯者,可举而用矣,夷狄何足患哉!
欲知奸臣贼子如四凶者,曰蔡京,曰王黼,曰童贯,曰梁师成,曰李彦,曰朱勔之徒是也。
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
崇宁初,太上方恭默听断,起閒散之地,擢置宰司
天资凶悖,专权跋扈,首为乱阶,陷害忠良,进用憸佞,引置子孙,尽居要途。
变乱祖宗法度,快其私心;
窃弄朝廷爵赏,固其党与。
蠹竭国用,残暴生民,交结宦官,姑息堂吏,盘根错节,牢不可解。
乃偃蹇自肆,无复忌惮,包藏祸心,实有异志。
缙绅侧目,莫敢谁何,有识之士,比之王莽
所幸宗庙之灵,社稷之福,太上聪明睿知,洞照其衷,奸计败露,弗得窃发。
使若辅少主,其篡夺复何疑哉!
此非特臣等知之,天下共知之。
臣等闻顷时陈瓘任伯雨何昌言江公望皆曾论其奸状,故此数人者,为一斥,不复再用,至有饮恨而死者,天下怨之。
用事,奸人并进,王黼相继为相,位至公傅
骋柔曼之容,肆俳优之行,欺君罔上,蠹国害民,无所不至。
假应奉君上之名,置局私家,四方珍贡,尽入室,自奉之馀,始以进御。
卖官鬻爵,贪饕无厌,奸赃狼籍,缙绅不齿。
观其所为,大抵效
朔方之衅,实启之。
是时童贯实同其谋。
本与结为表里,因借助,遂握兵权,至为太师进封王爵
左右指使,官至承宣,阍卒庖人,防团是任。
古宦官之盛,未有其比。
实庸谬,初无智谋。
每一出师,必数千万,随军金帛,动亿万计。
比其还朝,兵失大半,金帛所馀,尽归私帑。
臣等盖尝闻之边人,之用兵,纪律不明,赏罚不公。
身冒矢石,未必获赏;
亲随,厚赏先及。
夫以师之耳目,常在大将旗鼓,进退从之,胜负系焉。
身去敌尝数百里,是致将不先敌,士不用命,以见败衄,挫辱国威。
士卒陷亡,不以实奏,所获首级,增数上闻,祖宗军政,坏乱扫地。
而又贪功冒赏,不察事机,朔方之兵遂致轻举,败我国盟,失我邻好。
今日之事,咎将谁执!
之所恃有梁师成,实联婚姻,以相救援。
师成之恶,抑何可言!
外示恭谨,中存险诈,假忠行佞,藉贤济奸。
盗我儒名,高自标榜,妄立名号,众称隐相。
欲揽国家之柄尽归诸己,欲使天下士大夫尽出其门。
端人正士往往望风疾走而避之,亦有不幸而遭其点污者。
一时苟贱无耻之人,争往从之,旋致显位。
王黼之进,实赖师成师成,如,内外相应,捷若影响。
为相臣,专秉国政,奉行师成之意而已,不闻天子之命也。
朝廷执政侍从,天下监司郡守,往往皆师成门生,蔡京父子奉之不暇。
至如去岁太上一日相二人,师成自谓皆出己意,闻者骇恨不已。
夫论相者,天子之职也,宦官擅权,乃敢僭拟。
浸淫不已,事必有大于此者焉,可胜寒心!
顷岁李彦以根括民田按行河北京东京西,威赫三路,所在州郡,据庙堂坐,使监司郡守列侍其旁,而列侍之辈,咸藉彦进,不敢辄违。
臣等闻中间曾有人诣太上论列此事,是时师成适在上侧,抗声言曰「王人在古诸侯之上」,使其人不得尽言。
遂致李彦凶燄益炽,夺民常产,重敛租课。
当职官吏稍有违忤,即讽监司捃摭他故,无辜送狱,士大夫愤郁而死者往往有之。
三路百姓破家流荡,不知其几,悉叹怨苦之声洋溢道路。
去年京东河北止以租钱及燕山免夫之征剥克太甚,盗贼四起。
正如两浙曩时清溪之寇,实由朱勔父子渔夺东南之民,怨结数路。
方腊一呼,四境响应,屠割州县数十,杀戮吏民动亿万计。
天下骚然,弥岁不已,皆父子所致,生灵何辜!
父子皆曾犯徒杖脊,始因贿事蔡京,夤缘入仕,交结阉寺,遂致超显,招权怙势,气燄可炙,出入禁闼无时,而卫士莫敢呵止。
侵移内帑无数,而有司不得会计。
其所请钱,号为收买花石进奉之物,其实尽以入己。
自初至今,不知其几千万数。
父子每以勾当公事为名,多挟官舟往来淮、浙,兴贩百端,骚动数路,蔑视官吏,仅同奴仆。
所贡物色尽取于民,四散遣人,尽行搜括。
士庶之家,一花一石,坟墓之上,一松一柏,辄用黄纸缄题,以充进贡。
撤民屋庐,削民冢茔,幽明受祸,所在皆然。
甚者深山大泽、穷崖断谷、江湖危险、人迹不可到之地,苟有一花一石实生其间,必作威福,逼胁官吏,期于必取。
间有不可力致,而官吏者,辄大怒詈,以不奉上之名归之
官吏畏惧此名,不免驱动百姓,极力攻凿,得而后已。
由是致人颠踣陷溺以陨其身者不知其数。
东南之民怨入骨髓,欲食其肉。
父子方且炎炎未艾,天下扼腕。
此六贼者前后相继,误我上皇,离我民心,天下困弊,盗贼滋起,兵革不休,遂致夷狄交侵,危我社稷。
太上哀痛,情实切至,前日诏书一出,观者如堵,妇人孺子亦常流涕。
臣窃谓太上罪己之诏播告四方,而等未正典刑,天下疑惑。
等平日收恩于己,敛怨于上,前此罪状未白,天下不无归怨于太上者,若不诛等六贼,将何以慰太上之心、雪太上之谤,以解天下之疑!
而况今日之事,王黼实专其谋,童贯实专其任。
败祖宗之盟,失中国之信。
创开边隙,实费枝梧,是致陛下新即宝位,遽劳北顾之忧,臣子之心不胜愤愤。
究其所由,蔡京坏乱于外,梁师成阴贼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从而结怨于辽、金,遂使天下之势危如丝发。
臣等窃谓此六贼者异名而同罪。
伏愿陛下乾纲夬决,断自圣志,擒此六贼,肆诸市朝,与众共弃,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庶几太上之志果成于陛下,岂不伟哉!
陛下方欲鞭笞夷狄,必先立我国威,以正内势。
六贼不灭,国威未振。
兼此六贼党与之盛,遍满中外,又养死士数百人,自为之备。
若陛下万一少从宽贷,止于窜逐,祸胎尚存,则肘腋之变,恐生不测,方之夷狄,殆有甚焉。
史有之曰:「去河北群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陛下诚不可不留神也。
而况蔡京王黼童贯盖尝阴怀异意,摇撼国本,顷年杨戬亦有是心。
所赖陛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数贼者计弗得行。
天下臣子切齿刻骨,有年于兹,常恨未得上方斩马剑,断其腰领,以告宗庙。
陛下其忍不诛乎?
杨戬虽死,愿陛下亦勿赦此贼,发其冢,暴其骨,以解天下之怨愤。
梁师成王黼之应也,之开边,师成实有助焉。
朱勔以奇技淫巧进,而官至建节,郑居中力争不可,至郁愤而死。
盖当时用建议北伐,遂有此除;
今朔方如此,当如何!
乃有稍闻警急,朝廷不暇安枕之际,父子遽先众人,欲尽室东下,计其情实,尤不可赦。
李彦据有西城所钱物,去岁东京盗起,斗米千钱,民兵缺食,中外忧之,乃发钱数千万往淮浙买米,运至东京,以规厚利。
前日太上诏罢西城所钱,令以其钱付之有司,闻尚欲强占,不肯交割,及至交割,所存无几。
宦官抗国,悖慢如此,尚复可容!
臣等愿陛下断然无疑,必杀无赦,使天下忠臣义士得信于今日。
《传》云:「去恶如农夫之务去草,芟夷蕴崇之,绝其根本,勿使能植则善」者,信矣。
今戎狄背叛,正为此六贼者起,陛下其忍惜此六贼以危天下乎!
使唐明皇早诛杨国忠,则禄山未必有以藉口。
幸陛下无小不忍于此也。
陛下赦而不诛,即恐天下共起而诛之矣。
夫舜之去四凶,亦见于受禅之初,未闻其犹豫也,可不鉴哉!
臣等窃闻道路之言曰「蔡京自谓有建立储贰之功」,此语尤为悖逆。
太上初立陛下为太子,天下共知断自宸衷,立嫡立长,古今大义,何与事!
而乃欲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耶?
此大不然者,愿陛下亟图之,然后赫斯怒而北顾,决策亲征,以威丑虏,彼虽跳梁不逊,岂无一念契丹昔日澶渊之祸乎?
臣等窃谓亲征之诏一出,虏人心寒胆落矣。
议者或谓兵食不足,未可轻动。
臣等窃谓不然。
陛下即位,天下归心,今更诛此六贼以快其愤,孰不效死为陛下用?
臣等虽布衣一介之贱,亦岂不能捐躯报陛下耶?
况闻比日朝廷募兵,日得数万人,皆一时忠勇精锐之士,兵不患不足矣。
诸司不急之务悉已罢去,而其财用尽归朝廷,富家巨室各有进献。
更若籍没六贼及他宦官幸臣素冒锡予、积聚货财不知纪极者,又何患财用之不足乎!
臣等不自揆度,辄以宗庙社稷安危大计献于陛下。
干冒宸严,罪当万死。
臣不胜俯伏待罪之至。
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靖康元年正月三十日 北宋 · 陈东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二、《陈修撰集》卷一
臣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曾同本学诸生等伏阙下上书,言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贼罪恶,乞行诛戮。
又于今月初六日独诣登闻检院上书,言父子等挟太上皇帝南去,窃恐迤𨓦渡江,假藉威势,遂生变乱,乞追数贼复还阙下,各正典刑,别选忠信可委之人往侍上皇。
前后二书,至今未蒙尽赐行遣。
虽闻王黼李彦已曾施行,然罪大谪轻,未厌公论。
父子释而不问,纵之南去。
师成尚在亲密之地,中外疑惑。
臣窃谓朝廷方因夷狄之难,未暇议此,以故未敢再有申陈。
然今日事势之急,殆有甚于夷狄者。
况夷狄之兵,皆由群贼误上皇所致。
今又挟上皇于危急之地,臣岂敢尚尔默默?
臣昨日闻诸道路之言曰,高俅近收其兄伸等书报,言上皇初至南京,不欲前迈,复为数贼挟之而前,沿路劫持,无所不至,上皇饮食起居不得自如。
数贼阻隔甚严,除其党与之外,不容他人辄得进见,虽高俅被宣欲进,亦复艰难。
上皇行至泗州,又诈传上皇御笔劄付高俅,令只在本州守禦浮桥,不得南来,遂挟上皇渡桥而南,以赴江浙,其随驾卫士,尽为群贼斥之而回。
闻方过桥之时,卫士攀望上皇车驾,失声号恸,童贯遂令胜捷亲兵挽弓射之,卫士中矢而踣,自桥坠淮者凡百馀人。
高俅父子兄弟在道傍,仅得一望见上皇,君臣相顾泣下,意若有所欲言者,而群贼在侧,上皇气塞声咽,不敢辄发一语。
道路之人莫不扼腕流涕。
臣虽至愚,粗知忠孝,传闻此事,不觉涕泪流臆,为陛下愤。
陛下父慈子孝,天人之所共知。
上皇今为天子之父,而乃受制奸臣贼子,一至于此,可胜寒心!
此臣所以汲汲为陛下言之也。
盖数贼之党遍满东南,而上皇随行之臣,如宇文粹中,又是蔡京甥婿,其弟虚中,闻亦窜而往。
蔡攸之子也,得守镇江,据千里山川要害之地。
宋㬇,蔡攸之妻党也,出领大漕,专数路金谷敛散之权。
童贯有亲随胜捷之精兵,朱勔有一乡附己之众恶,皆平时阴结以为备者。
一旦南渡,即恐振臂乘势窃发,控持大江之险,奄有沃壤之饶,东南千百郡县必非朝廷有。
是将倾陷陛下父子,使之离间,非特圣孝之养阻奉晨昏,而其事必有至难言者。
臣窃谓今日之势,夷狄非所患,所可深患而图之不可少缓者,正谓此尔,陛下何尚不忍于此也?
臣知之矣,必是梁师成阴有营救,致陛下未得奋发英断,臣请申言师成之恶。
臣每得之搢绅之言曰,师成为人真是奸佞,自其容貌观之,似不能言者,而稽察其衷,阴险祸毒,最为可畏。
盗我儒名,外示廉静,其实招权怙势,侵我纲纪。
上皇每进用一宰相、大臣以及侍从之官,师成必收其功以归诸己,故宰相大臣秉持国政,必惟师成之命是从。
王黼事之不啻父兄,蔡京父子趋事不暇。
师成气燄倾耸朝路,贤士大夫莫敢侧目。
至如文章之事,责在词臣,朝廷典诰,各自有体,师成必欲其文悉如己格,或一背违,辄行谮斥。
国家取士,至公之选,无如科举;
士大夫所恃以自异者,无如及第、出身。
人主所笼络天下英俊以求将相者,正在于此。
师成乃荐其门吏使臣储宏两次特赴廷试,赐第唱名。
宏自登第之后,依前使充使臣之役。
即是天子临轩策士,止可充师成趋走执役之吏尔,非特以左右奴仆玷辱士类,又所以轻侮朝廷选举之法。
宣和六年春上皇亲策进士八百馀人,皆以献颂上书为名,特赴廷试,率多师成之力,尽是富商豪子,先曾进纳,及非法补受官职、士大夫不齿之人,或白身不足以应进士举者,闻每名献师成钱七八千缗,师成便与奏请特赴廷试之命。
师成所荐既众,即又转令张补等将上,其他权幸遂相效以贳利,师成实启之。
每遇赐第唱名之日,师成必在上侧,临时奏请,妄有升降,以害公道,在廷之士往往解体。
国家选举之法为师成坏乱,几至扫地。
此事缙绅士大夫上至朝廷之所共知,第畏师成,不敢言尔。
师成平日受四方监司郡守以下馈遗不计其数。
又创置北司,以聚不急之务,专领书艺局,擅建官吏,剩立工徒,以进市井游手无赖之辈。
滥恩横赐,縻费百端。
京师土木之工,穷奢极侈,往往师成实董其事,因而偷盗官钱,不知纪极,倘不察其所为,而惑其足恭诈伪,必以为真能廉静者。
此所谓以直济佞,以廉济贪,大佞似圣,大诈似忠者也。
臣又闻师成在内朝,善观上意所向,随向随转,每以其性取之,夤缘为奸,窃弄威福,阴夺人主之柄。
正如美酒好色浸淫害人,而人常耽嗜无厌,不觉遭其害也。
臣恐师成今在陛下左右,浸润弥缝,无所不至。
陛下离明独照,洞察其奸,必不为其所惑。
师成与贯结为姻家,京、黼、勔、彦又其积年之朋党。
盘根错节,牢不可解。
师成不去,同恶尚存,深念陛下威福之柄未免窃弄于此人之手,群贼等辈倚为奥援。
陛下虽欲大明诛赏,以示天下,以慰太上之心,何得为哉?
数贼罪恶贯盈,陛下素所备知,不待臣区区之说,臣前书所陈,已可概见。
臣更请以比日所闻为陛下言之。
前此上皇传位陛下,盖其圣志素定,非临时仓卒之谋。
惟此数贼,实尝挠之,而蔡攸者沮遏尤力,赖上皇圣明独断,志莫之夺,赞襄之力,吴敏有焉。
陛下谦逊之际,闻数贼密请郓王皆来至殿上,而师成实为谋始。
比至事定,自知失计,乃争言曰:「太上之志,我实成之;
敏之策,我实授之;
定策之功,我实有之」。
人臣要君,莫此为甚!
天下共知数贼之心久欲不利于陛下,方陛下在东宫之时,各怀异意,欲伺閒隙,于是杨戬亦同其谋,臣前书已略言之矣。
又见比年都城妇女首饰衣服之上,多以韵字为饰,甚至男女衣著币帛,往往织成此字,皆是师成倡为谶语,以撼国本,群贼和之,更相誇尚,以动天下之心。
忠臣义士切齿刻骨,非一日也。
迨今传位之次,复肆奸谋;
其谋弗成,乃欲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始终阴慝,有如此者!
又况蔡京久事上皇,素有异心;
童贯蔡攸近为虏贼结为内应,欲分我中国而王之,反状败露,遂即逃遁;
朱勔父子势倾江浙,已二十年矣。
今此数贼同挟上皇而去,亦恐素志勿悛,未必肯利于上皇也。
万一祸有不测,而梁师成复从中起,陛下将何以处之?
愿亟图之,无使滋蔓难图也。
臣窃以今日夷狄恣行侵侮,而我上皇哀痛罪己,至避位而去,凡厥左右大臣及亲近用事之人,不问有罪无罪,率当引己归咎,自求贬放,为君分谤也;
岂有其君痛自罪己,而一时巨臣偃然自若,略不知悔?
则前日之事,咎将谁执!
矧今夷狄之衅,实自数贼启之,不知陛下何惮不诛而纵其远遁,使之幸免耶?
或尚使之出入禁闼而无所忌惮耶?
江浙之变,萧墙之祸,不可不虑。
陛下若欲正厥典刑,当自梁师成始,不然则朝廷之上动辄掣肘,事未可图也。
臣愿陛下勿以臣布衣之言为无足采者,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陛下姑试行之。
仍愿陛下速降德音往上皇行在,告谕一应随行军兵,锡以厚赏,各使悉心协力,卫护上皇车驾。
亦乞亟命宰臣恭赍陛下亲笔奏请,往迎上皇早还京师,庶使不负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之志,陛下复全父慈子孝之美,以彰孝治之盛,天下幸甚。
臣为此书,而或见诘曰:「上方以夷狄为患,子独不能献一谋策以为上计,而乃汲汲于前日之事,毋乃不知前后缓急乎」?
臣应之曰:此大不然者。
夷狄之患,止于手足;
群贼之患,实在腹心。
腹心疾去,元首自全,手足浮疴,岂能为害?
今夷狄所欲,大则土疆,小则玉帛。
玉帛相通,自古有之,祖宗土疆,得之甚艰,何忍弃之?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岂不鉴之?
城下之盟,不足守也,岂不知之?
千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
今贼袭我,越数千里,其亡必矣,尚何疑之有?
师克在和不在众,同心同德,和之至也。
庙堂之上,帷幄之中,将相大臣,孰不从之?
陛下渊默雷声,乃赫斯怒,奋发英武,以殄丑陋,又何难焉!
此在睿谟必有以处之矣,如臣书生,岂敢妄议。
臣书所陈,必欲先诛六贼者,事系陛下父子天性之重、宗社生灵莫大之计。
臣谓今日之事,惟断乃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幸陛下留神。
荐渎天威,罪当万死,臣不胜战慄恐惧之至。
慎用人材疏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襄陵文集》卷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一
臣闻否泰以类相反,否则小人以类来,泰则小人以类往。
先王之智,不能遍知四方万里之远,使君子小人不乱于前者,要在求其类之所自,推而广之,如裘挈领,则顺者不可胜数也。
方今天下奸恶如织,芜秽郡县,戕贼黎元,凡才无烂羊之能,冒宠有续貂之叹。
吏部充塞,无阙以拟注,版曹空匮,不给于禄廪,若不一大铲革,恐终不可有为。
今以军兴多故,郡县赏遗,鞭笞良民,无直而籴,上下皆敝,公私甚劳,而奸宄无用之人坐縻仓廪之蓄,此所谓繁其华者伤其实,披其枝者伤其根者也。
愿诏吏部稽考庶官,凡由杨戬、李彦之公田,王黼朱勔诸道之应奉,童贯谭稹等西北之师,孟昌龄父子河防之役;
与夫夔湖南之开疆、关陕河东之改币、吴越山东茶盐陂田之利、宫观池苑营缮之功、后苑书艺局文字库所与之赏,淫朋比德,各从其类;
又若近习所引、献颂所采、效用有力、应奉有劳特赴殿试之流,此皆殃民蠹国、败俗妨贤,奸宄取位,赇贿买官,所叨恩数,不限高卑,一切褫夺,还其本秩。
若非此族而横窃名器,如横行节度之贵仕,秘阁延殿之华资,或以童稚奴仆而滥膺,或以商贾胥役而货取,人人论列,简牍徒繁,愿令吏部各具阀阅,诸台谏分使看详,上之朝廷,次第裁抑。
其坐公田得罪如鲜于可非理谴逐,宜自元断月日复其资秩恩数而升擢之,以劝忠谅。
然后位著清,贤能可进,生民安,国用节。
昔唐斜封墨敕官,一日停数千员不以为疑,今亦何难哉!
夫粪土为墙,匠石不能施涂塈;
郑卫调瑟,后夔难以致箫韶。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愿陛下顺天休命而一新之也。
朝请郎谢君墓志铭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
公讳孚,字允中建州建安人
曾祖易知,祖守靖,皆殖产自晦。
伯益,始读书,教子敦信义,以著见于乡里,赠武功大夫
母魏氏,赠令人。
公幼而秀迈,善属文。
年十八预乡贡,试礼部报闻罢,刻励务该贯,补太学生
元祐中革去声律,崇尚经术。
公程艺多占前列,即时为人刊播,后进者宗焉。
元符三年进士第,授真州司理参军,就差蕲州州学教授,改充荆湖南路学事司主管文字。
入为辟雍学博士,大臣交荐,召对便殿,擢秘书省校书郎,寻兼权符宝郎,除尚书比部员外郎
谒告归宁,未还台,迁为吏部
会遭父母忧,哀毁骨立,仅而胜丧。
服除,提举京西常平等事,赐对,留为尚书司封员外郎
未几除提举河北东路学事。
初肄业成均时,与刘炳俱以学《易》擅名,有窦盥者尝游从,俄同解褐,会言者论盥假于中选,坐斥久之,又进用矣。
复以及公,公之谒告也,蔡氏子攸委求壑源之货,公曰:「无似误辱相君见知,今行苞苴,岂所以报也」?
攸怒,故借盥以中公。
或劝公请覆试盥,必可自明,公曰:「反躬无愧足矣」。
出监齐州孙耿镇酒税务。
公起家即历清望,是贬也,或意其不复事事。
比至,临琐冗,亲簿书,不少懈。
镇民王言,豪且黠,胁持官吏,恣横甚,良善苦之,莫敢谁何。
公悉得其奸状,捕送州,寘之理,境中称快。
利州路转运判官,陛辞,天子褒其才识,将任用之。
汉中土瘠民贫,州郡岁计常不足,公为经画,财用裕如,革弊摘贪,号贤使者
童贯宣抚陕蜀,妄更盐法,民以为病,公奏罢之。
尝劾一郡将不法事,杨戬以书属公,公曰:「若徇私请使,远人无所赴诉,岂天子委付外台之旨?
宁负杨侯耳」。
又被言章罢归,未及朝见,感疾卒。
历阶至朝请郎,无横转,享年五十有四,实宣和二年五月癸丑也。
娶叶氏,赠安人
再娶业氏,国子直讲唐懿之女,封安人
子男二人:曰淙,迪功郎台州天台县
俄弃官,变名从桑门。
曰沇,缘舅尚书公遇郊祀恩,补官为右从事郎邵武军判官
二女:长适右迪功郎泉州南安县主簿
次适进士少颖
孙男曰端友,修进士业。
孙女尚幼。
公没之四年四月丁酉,淙等葬公于平江府吴县穹窿山麝香坞之原。
又二十有四年,沇持左朝奉大夫、新知肇庆府吴逵所述公行治状来谒铭。
公之任学事司属也,余先君为提举官,甚善公。
而沇事母孝,处内外姻睦,守官率职不苟,公虽不究施设而有子矣。
铭曰:
义不可守乎,公守之而气振;
命不可信乎,公信之而理顺。
三忤贵权,仕虽不进。
曾几何时,彼赫然者既已灰灭而无烬。
而公之言何表表乎其方传也,则知浮气之易消,而直道之宜殉矣(《斐然集》卷二六。)
业氏:按下句云其父唐懿之,则当作「唐氏」。
裁抑崇观以来所创置局务诏靖康元年五月七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八、《靖康要录》卷六
自崇观以来创置局务,如礼器制造,道史、《圣济》、内经校正,瑞应进奉,白身协律提举明堂所,类皆是京、攸父子窃权泛滥推赏去处。
可依臣僚上言裁抑,与杨戬王黼滥赏指挥一例施行。
务从酌中,以安人情,仍通报日下施行。
责授孟昌龄等诏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七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九、《靖康要录》卷八
孟昌龄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江州安置;
孟杨责授海州团练副使池州安置;
孟揆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抚州安置;
孟持落职放罢。
杨戬家财令开封府拘收。
民庶论诉蔡京等强买田产令诣实给还诏靖康元年七月十三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靖康要录》卷九
蔡京蔡攸童贯王黼孟昌龄朱勔李彦杨戬前以恃势强买人户田产屋业,致令失所。
今来如有陈状论诉之人,照验文契,如委是诣实,并与给还,却拘元直入官。
根括金银不得隐藏速送大金御笔靖康二年正月十一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三
累见金高尚书元帅台令,为金银表段数少,且留车驾在此,俟见足数,方可放还。
可依下项,并仰具所有数目明批上历,限十五日以前送纳,如有顾惜隐藏,却因搜检告首发觉,便行军法。
御史台文武百官、亲王公主王时雍等,僧道、技术官、放出宫人开封府戚里、医人、百姓、老娘、诸行头彭端等,公吏曾经祗应,倡优及两军祗应人,大小园子,曾在行幸局祗应人,内侍杨戬、贾蒙等下勾当使臣,曹刚等大宗正司宗室三衙曾经随辇官兵级、内东门司妃嫔并龙德宫入内黄院子卫士幕士等,各令知悉(《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四。又见《靖康要录》卷一五。)
「累」、「金」原作「果」、「今」,据右引改。
赵郡墓志铭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方舟集》卷一六
仰惟太宗皇帝顾念幽、燕、灵、夏皆我旧民,沦于羌狄,思有以羁縻之。
适夏人继捧纳地来归,因赐姓得升属籍,赐名保吉、保忠,至于西边能自拔于羌落,皆得援保忠故事。
此赵君亦得赐姓名,用此例也。
一日,君之子威州兵马监押赵某以状来告曰:「吾父死,朝廷遣中使宣谕,给钱百万以葬。
父子兄弟世蒙国恩,外固可略,而内不可无书」。
则按君状云:君之先出姜姓,春秋为陆浑,汉为鄯善,唐为吐蕃
牙帐在金城,为西平郡,魏为鄯州,隋仍为西平郡,皇朝为西宁州
君世宁州,君之世在本朝者为温希结。
生二子,曰温希锡勒,君曾祖。
曰罝勒斯赉,祥符间求内属,为莽沁首领,授宁远大将军,以败元昊功加河西节度使
生三子,董戬,检校工部尚书
辖戬,英宗时袭爵莽沁公,赐推诚顺化功臣元丰中封威武郡王
夏人许割地以畀,且间之,不从。
神宗朝献图夏人之策,诏褒其忠。
子默正,献洮、河二州地,赐姓名赵思忠是也,赠洮岷军节度留后
其子怀义元丰八年兰州进讨功加左藏库副使
祖曰温锡沁,元丰中以图果庄功迁瓜州团练使
考曰锡巳衮,元祐六年亦以果庄功为胜州刺史,赐姓名法温,封西平王,以子恩屡封安康王
君旧名尼玛丹怎,宣和间以其世有之地至西海内属,请赐于朝,赐姓赵氏名怀恩,授武功大夫,留京师
钦宗即位,加右武大夫思州观察
夏人合诸羌犯西宁,王师久不利,有旨令君往喻祸福,降者数万计。
光尧寿圣皇帝登极,封陇右郡王,加食邑
先是,君之母兄隆咱尔献土,赐姓名赵怀德大观初以招降藏希卜得功迁雄武军节度使,死赠开府仪同三司安化郡
至是金兵至陕,其子忠顺专兵河外,全家与金人战死。
君逃岷州山间,鸟珠访君所在,曰:「若归我,函谷以西可得也」。
君曰:「我世受南朝厚恩,义不负宋」。
乌珠以兵胁而追之,君遁走二丈沟间。
君泣曰:「我不负国死,此命乎」!
马一跃获免。
宣抚张公浚即以君节义表于朝,留主管随军机宜。
朝廷以君不从伪命,备见忠节,除熙州观察使,都总领河南兵将
绍兴初,有旨居成都
朝议欲收复熙河制置席公某、宣抚吴公某荐以君招抚,以和议寝之。
二十三年,改鼎州观察使,仍陇右郡,加食邑
二十七年,充成都府路兵马钤辖
三任九年,前后食邑至三千一百户,实封三百户
君精骑射,马上盘两石弓,的不虚发。
虽起边羌,世陶中国冠带礼义,而性资忠孝,故惓惓臣节,虽迫以九死莫屈也。
先是,君之造朝也,赐对便殿,徽宗问疆埸安否状,君曰:「独苦童贯扰边生事」。
本兵柄,意务恢拓,百计抚存,礼意固结。
君以倾诸羌以张大边势,虽阳与唯诺,而内沈鸷不变。
宦者杨戬至奏君谤讪大臣,欲徙逐之,故异日训词有「抑于权臣」之语。
君愤夏人以本朝故为世仇,必欲佐恢复以偿夙恨。
宣抚张公得之,置之腹心,以所服戎服金带赠之。
绍兴间,敌扬声一出卢甘,一出南山,一出虚秦,以疑我师。
君白吴玠,以卢甘道寒不可行,决来成、凤,不若重屯成、凤,扼褒斜。
已而敌至和尚原以败,奏君料敌之功,君力辞。
敌再和,君谓和议决不久,不若先事制胜为永利
时相方大主和议,有告君之言,外台观望,以君摇撼诞谩生事,械致君狱,赖尚书保全。
已而言者伏辜。
君自此绝口不言兵,而专意于浮屠竺乾之书矣。
完颜亮渝盟,议者服君先见。
偶三路捷至,君酌酒自贺,曰太平可待。
王师驻顺德不进,敌屯凤翔,川边摇动。
制置使王公刚中访君以近事,君闭目不答,强之,君不得已,曰:「始并力凤翔,则五路不必下。
今我师已老,凤翔之屯甚坚,非我之利可知」。
所得赐赉,前后散施,事佛给贫,馀则奉宾,道涂无虚日。
有不愿于君者,曰:「是羌儿种习,结客将何为?
且縻高官厚俸安用」?
欲稍裁制减削,至诬以狱。
乃愤愤卒。
卒以月,葬以月,年若干。
娶包氏、马氏、杨氏,先卒。
再娶马氏、王氏,皆封硕人
三子:长曰秉义郎叙州兵马监押
次安国,成忠郎,皆先卒;
宁国敦武郎威州兵马都监
二女,长适忠翊郎黄师闵,次适忠翊郎王褒
孙九人:康朝,忠翊郎
庆朝、昌朝、显朝,皆成忠郎
拱朝、光朝、翊朝,皆该奏未出官;
世朝、熙朝,早卒。
孙女,长适成忠郎王延章,早卒,次适王珏,二人在室。
窃谓《禹贡》之法叙等,《春秋》始而地,中而人,终而子,有进无退,无绝法也。
国家务复境土而嘉君之世,其有感于君之死而给复其窀穸事甚宠,石宜侈其书,不得辞。
铭曰:
国之用材,初不择地。
金玉珠贝,以远而致。
一善或进,有縻其类。
我德无疆,尔世不坠。
其自伊何,神鉴在天。
其来伊何,有土有田。
岂利尔私,冯类而迁。
旧壤吾民,一视同然。
材不弃遐,武谞惟杰。
陶染一新,冠带就列。
我岂尔徒,谁则猖獗。
阖门死事,有全其节。
奕奕其氏,滔滔其源。
籍国之属,父子弟昆。
爵秩惟王,仪大尔门。
既华厥躬,凡百子孙。
惟孝惟忠,其渐未止。
天心雨露,南北赤子。
跬武归疆,如隗之始。
谁刊吾语,以告诸史。
宋故太保大观文左丞相魏国公太师文忠京公墓志铭1201年10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七、《诚斋集》卷一二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孝宗皇帝宅忧,北虏遣使来吊,帝遣朝奉郎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京公假朝奉大夫、试礼部尚书往报谢焉。
汴京,虏遣使郊劳,用夷礼。
盖我以哀往,彼以吉逆,彼必欲行彼之非礼,夺吾之有礼,至临我以威,以张夷狄虎狼之强。
我卒能执吾之有礼,折彼之非礼,使君臣诎服,以伸吾中国礼义之尊者,京公以必死抗之也。
大抵自古及今夷狄之所恃以行其无道者,止以一死怖士大夫而已。
不知夫死之为说,施之畏死者则止者行,施之不畏死者则行者止。
然畏死者未必不死,正使不死,其辱有甚于死;
不畏死者未必死,正使必死,其荣有甚于不死。
异时吾国之士,吾见有出使而移疾惮行者矣;
见有不惮行,既行而不称职者矣;
见有不惟不称职,而辱命者矣;
见有虏人馁之,至于献诗请降,以乞壶飧者矣。
奚而然也?
畏死故也。
今京公执礼如执玉之坚,趋死如趋隅之安,毅然正色而不可夺,虏卒不敢加无礼,不惟不敢加无礼,又复委曲顺从,惟吾之听而莫之敢违。
奚而然也?
不畏死故也。
鲁哀公孔子曰:「敢问人道孰为大」?
孔子曰:「礼为大」。
弟子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孔子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伟哉,京公乎!
惟得孔子论礼之意,是以见礼大而夷狄小;
惟得孔子论士之意,是以见君命重而身轻,孰谓一死能动之乎?
当是之时,天下忠臣义士闻其风而说之,咸曰:「是可以相天子矣」。
至于今上,遂相之,天下尚迟之云。
公讳镗,字仲远豫章人
汉魏郡太守房之裔。
曾祖皋,祖德用,父祖和,皆赠太师
封袁国公,父卫国公
母徐氏、继母徐氏,皆封秦国夫人
建炎三年,金寇据豫章,恐城中之人图己,家质一壮男子,卫公同产四人莫敢往者。
吏持父母甚急,卫公慨然请行。
后尽戮质子,卫公逸水而免。
寇退,访父母,得诸野,奉以归,兄弟俱全,州闾称其孝感
公稚而翘秀,受孔安国尚书》,通子史百氏,试郡学必前列。
及大比,对《典》《谟》义,极陈禹皋赞舜深旨,考官惊异,谓有经纶业。
明年绍兴丁丑进士,奉大对以直闻,时年二十。
抚州临川县簿,令陈鼎有能名,公一日旁观其政,曰:「吾得之矣。
然陈以繁,吾以简」。
再转南康军星子县,地濒江,田病水,故多讼。
公核簿正,程里胥,缿筒顿清,善良得职。
郡计大半倚舟征,吏缘虐取,过者目为虎穴。
守属公董之,薄征通商,民誉蔼如,部使者王秬首荐之。
及公造朝改秩,小司寇,见公喜曰:「公才宜在天子左右,毋庸诣曹受邑」。
公固请自试治民,曰:「薄州县,荣中都官,士夫皆然,公独不然,可以泚孟晋之颡矣」。
江州瑞昌县,俗以终讼为贤,大姓磐据,持吏短长,夺攘民业。
忽有媪持牒庭下,公诘其由,莫知所对。
公曰:「必某大姓也嗾此媪者」。
逮其人下之吏,尽服其辜,杖而屏之邻境,尽取所攘以归其主。
始民乐公岂弟,至是一邑大惊,三年莫敢犯者。
部使者荐之,章交公车。
参知政事龚茂良荐公于孝宗,转主管官告院
先是,茂良豫章日得公笺奏之文,奇之,曰:「此汪彦章辈代言手也」。
庀职两月,诏从臣举良县令执法官给事中王希吕以公应书,即召见。
时帝方英明果锐,有雪雠耻、复境土志,夸者乘之,递进窾言,以规速化。
公言于帝曰:「天下固有落落难合之事,亦未有骤如意之事」。
帝曰:「天地尚无全功,天下安有骤如意之事」?
盖悟公之规也。
因极言州县俱困,民贫兵骄,士气隤靡,媢贤憎直。
帝曰:「卿议论通明,有用材也」。
是日除监察御史
公言事务存大体,不为苛刻。
至有浮躁险怪之士,或已拜官而潜入脩门造请者,或骋机巧以图近次名城者,或事谈说以营求儒林之官者,皆击去之。
帝谓大臣曰:「察官廉察,非小补也」。
大朝会摄殿中监,帝顾左右曰:「京某威仪雍容」。
又谓宰臣赵雄曰:「京某有公辅器」。
时士大夫有倡为从窄之议者,每事朘削,公言于帝曰:「此说一行,日窄一日,将下失人心,上亏国体」。
帝曰:「事不务宽大,气象自不佳」。
公曰:「继今有进此说者,愿必罚无赦」。
又言:「求才不如储才。
姑苏武昌缺一守臣,久未得其人,万一军旅仓卒,当属之谁」?
又言:「非尝任守臣者,勿除为部使者」。
又言:「天下有勇敢之才,不在军旅则在盗贼。
二者相耦,以为消长。
为盗不死,或抵黥流;
黥流而逋,还复为盗。
异时江湖大盗,亡卒半之」。
帝曰:「朕虑此深矣,何策而可」?
公言:「宜令诸路帅臣名为募兵,实招亡卒,员数有额,月日有限,自首免罪,赐名效用之军。
不过旬月,可以坐得精兵,潜消盗贼」。
帝皆施行。
卫公薨,既祥,除荆湖北路转运判官,举廉绌贪,不避势人,逮鳏振乏,不遗幽远。
兼摄江陵帅,训兵御众,威望凛然。
军民之政,至今为法。
召为郎,未行,继母秦国夫人薨。
既祥,复召为将作监,迁右司员外郎
北虏贺生辰使来,命公为傧。
值帝宅高宗之忧,公谂其使以帝方居庐,难以受礼,使人不可。
既不得见,又欲小留,公曰:「信使之来,以诞节也,诞节且过,何名而留」?
明日遂行。
帝劳公曰:「朕不见虏使,卿却之之坚之力也」。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虏又遣使来吊祭,遂以公为报谢使。
公行涉淮,故事,当于汴京受宴礼。
前三日,公与虏中郊劳使介康元弼瑶里仲通相见于宁陵,公请免宴,不从。
至汴馆,公请必不免宴,则请彻乐,宜如告哀、遗留二使近比。
遗之书曰:「盖闻邻丧者舂不相,里殡者巷不歌,圣人《礼经》之明训也。
北朝之治国家,道之以仁孝,齐之以礼义者也。
今某之来,繄北朝之惠吊是荷,繄本朝之哀谢是为。
北朝勤其远而闵其劳,遣郊劳之使,蒇式宴之仪,德莫厚焉,礼莫重焉,外臣受赐,敢不重拜?
若曰而必听乐,是于圣经为悖礼,于臣节为悖义也。
岂惟诒本朝之羞,抑岂昭北朝之懿哉!
敢请执事,将何以训之?
若不得请,有死无贰,无所逃遁,惟执事图之」。
一日之间,凡遣人以书辞者六七,口传者数十。
元弼等不从,公亦竟不诎。
公虑其以衡命诬我也,至期夙兴衣冠,往俟于位,元弼等遣人相踵趣公即席,又遣相礼者传呼邀请,其声不绝于两序之间。
公不为动,徐答曰:「若不彻乐,死不敢即席。
必欲即席,可取吾头以往」。
闻者震骇。
元弼等知不可夺,乃遣人谓公曰:「请先拜醪醴果实之锡,徐议去乐」。
公乃帅其属班于庭,北向拜受。
未毕,忽北典签者连呼曰:「北朝宴南使,敢不即席」?
其声厉甚。
于是公即趋退复位。
及门,甲士露刃闭关,公命吾典谒叱曰:「南使执礼,何物卒徒,乃敢无礼」?
遂排闼而出。
元弼等乃以闻其主,留馆七日,乃有免乐之命,后有宴亦如之。
帝闻公还,谓辅臣曰:「京某在汴死执不听乐,其节可嘉。
士夫平时孰不以节义自许?
临危乃见耳」。
公见帝,帝劳曰:「卿能执礼,为朕增气。
礼固不易执,执礼亦未易,何以赏卿」?
公谢曰:「虏畏陛下威德,非畏臣也。
使臣死于虏,亦臣子之常分,敢希赏乎」?
宰臣言使还应增秩,右丞相周公必大进曰:「增秩常典,京某奇节,惟陛下之命」。
帝曰:「京某今之毛遂也」。
即除权工部侍郎
初,公辞行,言于帝曰:「此行礼物与前小异,虏贪而无耻,当有以应之」。
果以为言,公答曰:「礼物颁于朝廷,使臣止于将命,丰约非所知也」。
虏无以诘。
至是,帝曰:「果若卿言」。
成都谋帅,帝曰:「京某人材磊落,可使也」。
敷文阁待制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公至蜀,念地险且远,天日万里,当使斯民如在辇毂。
首罢觇者以安疑情,躬阅讼辞以达幽枉,宾接小官以求人才。
肃整维纲,屏逐昏墨,抚字细民,辑睦将士。
旬月之间,仁声威誉洽于四蜀。
又念蜀民之贫,节用薄歛以裕其力,请岁蠲成都米估之征缗钱七万有奇,草估之征缗钱七万有奇,四路鹾酒折估之征缗钱九十馀万有奇,通三岁,凡二百七十馀万云。
后还朝,又请加数年蠲减之期,从之。
于是举全蜀之民,被朝廷之泽,若更生焉。
绍熙元年,夔、利告旱,发三万石以振夔之民,五万石以振利之民。
明年,东西蜀告旱,又以钱二万缗、二千石,仍请度牒五十以振六郡之民。
荣、资二郡尤甚,公请除前一年未输之秋租,又尽除是岁之两税,又请度牒一百,以为水旱之先备。
于是饥民免于捐瘠,大侵有如中熟,忘其水旱焉。
先是,威州之蛮,其俗相杀者,相偿以钱,即解而去。
至是,蛮有与吾兵人斗者,声言将入郛,守臣请避之。
公笑曰:「我在此,蛮何敢尔!
此必侩者教之,若竿侩者之首于境,则彼不敢动」。
太守揭公之令以示之,蛮即退。
黎州旧以西兵戍之,一日与州兵相攻,兵刃接矣,其将又纵臾其下,人疑骇。
公视之若无事,绌其将而治其不咸者,夷汉按堵。
泸守张孝芳政严,兵杀孝芳及其家。
公明遣佐属抚谕以疑其党,亟发绵、潼劲兵以踵其后,未几泸卒自斩元恶,禽其党五十人以归,戮于市。
于是三边绥靖,朝廷无西顾之忧。
公请为祠官光宗曰蜀人方安京某之政,进宝文阁待制,俾因任焉。
在蜀四年,召为刑部尚书
今上御极,公上疏献四事:曰敬,曰公,曰勤,曰俭。
上嘉纳之。
命兼侍读,上前陈《春秋》一王赏诛大法,读吕公著新法奏议,皆酌古明今,随事寓讽。
上喜,因语金华诸儒曰:「京某进读,义理坦明,使朕意冰释,卿等说经,不当如是耶」?
于是大用公之意萌于此矣。
寻兼史部尚书
绍熙五年九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十二月,除参知政事
明年改元庆元四月,除知枢密院事
二年正月,拜右丞相
白麻出,在廷相庆。
公与同列倾豁肝胆,不忌不克,议疑从可,介而毋我,事疑从是,通而不比,心本宽厚,政出公方,与士钧礼,不为崇峻,匿瑕用长,不遗纤末。
然守典谨度,人纲人纪,外若旷然,中实截然。
其所主一遵孝宗成宪而已。
有戚畹命从中出员外幕僚者,有属籍近亲特增秩三等者,有禁中药者超为遥刺者,皆执不行。
寺人王德谦节度使,公与同列见上,力言不可。
上曰:「故事有之」。
公曰:「祖宗故事遵用,有可有不可。
真宗时,则有若刘承规将死求节钺,以王旦之言而不与,止与之以观察留后,今之承宣使也。
此治世之令典,可遵用也。
大观宣、政时,则有若童贯假开边之功,出少府之节,自此杨戬、蓝从熙又得之,谭稹梁师成又得之。
二圣北狩,中原涂炭,此之自出。
此乱亡之覆辙,不可遵用也。
高宗深创其祸,故初政之诏首言继自今不以内侍典兵。
其时有张去为者,及孝宗时甘昪者,二人非不亲近也,曷尝有此?
至于谏臣陈贾一言甘昪之罪,孝宗即逐去之,此又治世之令典,可遵用也。
愿陛下以令典为法,以覆辙为戒」。
上曰:「除德谦一人而止,独不可乎」?
公曰:「此门必不可启。
当除童贯时,亦云一人而止也。
节钺不已,必及仪同仪同不已,必及三孤三孤不已,必及三公」。
公于是力请裂麻。
上又曰:「不播告书赞而畀以告身,亦不可乎」?
公曰:「是掩目捕雀之喻也」。
上又遣中人以宸翰谕二三执政,公与同列上疏力争者至于三至于四,上乃绌德谦外祠,寻谪广德军,仍绌谪词臣吴宗旦,朝论以公比王文正公云。
时太上圣体未安,上每忧形天颜。
后寖康宁,上欲涓日上万年之觞,而宫臣又以小倦辞焉。
五年八月辛未,公乃呼宫臣端友等三人至中书面诘责之,泣而承命。
癸酉端友传太上圣旨,令皇帝上寿。
辛巳,上诣寿康宫奉玉卮。
礼成,辅臣于幄次贺上,上大喜,宫臣及属车豹尾中侍从仆御之臣皆贺,驩呼之声震于中外。
有司奏太庙太祖祏室生玉芝,上遂发德音,布告天下。
太史尝奏星纬失次,公劝上恐惧修省,以格天心。
边城每奏北虏事宜,公劝上不必问彼而自为备。
上喜年谷屡丰,因宴辅臣,公劝上勿恃小康而怠持守。
燕閒密勿之顷,动容出辞,必献敬戒。
至与同列在上前首发大议,陈宗社稷万世大计,有人所难言者。
六年正月,公与同列奏事退,公独留,力祈上丞相印绶。
先是,同列知其意,言于上曰:「京某公正无私,不可听其去」。
上曰:「丞相诚实,安得言去」?
及公有请,果不从。
闰二月,拜少傅左丞相
三月,公属疾,遂力申前请,凡六表,词皆哀痛。
上竟不许,诏药丞视之,且许肩舆入见。
六月慈懿皇后上仙,公力疾而出,发哀成服。
八月庚寅光宗升遐,公闻之不能出,因大恸,遂疾革。
至丁酉将逝,其子沆问以家事,不答,第长太息曰:「国家多故,何以枝梧」?
言讫而薨,享年六十有三。
先是,太史奏木星侵上相
遗表闻,上为震悼,以太保观文殿大学士致其仕。
上以居庐,从有司之请,免临奠及辍朝。
有诏公薨于位,礼宜优异。
于是赐之美槚以为,又赐之貂蝉火龙以为服,又赐之水银龙脑以为歛,又赐之白金三千两、帛三千匹以为赗,又赠之太师、谥之文忠以为恩,又命有司祭之脩门、命从臣中人护丧归葬以为礼。
哀荣典章,弥文备物,并用司马光薛居正故事,近世鲜俪也。
其孤沆祈免门祭护葬甚力,从之。
配卢氏,封令人,前十二年没,累赠魏国夫人
一子,沆也,承议郎主管佑神观。
三女:长卒;
次适从政郎、前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准备差遣黄铢太史后也;
次适宣义郎、添差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张忠纯,忠献孙也。
兄弟四人:铨、镃,皆以公补官;
仲氏镐,蚤世,官其子沂。
公之天资里和表爽,喜怒不留,色粹气平,可否无忤。
策第最蚤,或者易之,特于稠广诋以嫚语,公一笑,亦不孰何。
其宰瑞昌,有毁公于太守者。
后公摄帅江陵,毁者为幕僚,反侧求去,使人尉安之,且厚遇焉,其人感泣。
公常曰:「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至于善善贤贤,不啻己出。
其在政地,每挟一小方册,以书才行氏名。
上有问,必荐进。
于文无所不工,尤长笺奏。
仕虽至公台,独未尝掌制,谈者为恨。
其为诗源委山谷,而气骨卓伟,无寒瘦态。
有杂著三十卷,经学讲义五卷。
晚卜居,得宋齐丘宅,古松百章,岑嶎后先,因号松坡居士,堂曰真趣,楼曰山浦。
上为书堂名以赐焉,云昭汉回,上贯翼轸。
沆以嘉泰元年十一月壬申葬公于新建县桃花乡高坪德源山之原,走一介持书,以朝奉郎国子司业李公大异所作行状来请铭,铭曰:
朔狁其狉,阻兵以威,血人以娭。
一个行李,汉节适彼,鲜不失次。
堂堂魏公,往谢彼戎,吊我闵凶。
彼用夷礼,僸佅庭止,哀乐不类。
公辞以哀,十反莫回,盛服往哉。
彼乐不彻,吾首可折,吾节可夺?
虎夫负墙,铠争日光,刃磨秋霜。
公毅以叱,排闼以出,罔不辟易。
彼谂彼酋,乐彻礼优,竣事不留。
臣主相顾,嚚暴遄沮,敢或予侮?
公归脩门,孝宗亟称,皇威伸伸。
人望有岿,竟块厥位,频断大事。
大阍其觎,节纛其除,公还赞书
太上违豫,阏以亵御,公达舜慕。
二圣重欢,一言回天,兹不曰艰?
畴不将命,公当其綮,弥险弥劲。
畴不鸿钧,公迎其棼,弥艰弥峋。
维垣其贵,文忠其谥,哀荣寡二。
西山西偏,德源之原,名相之阡。
玉立之节,章水有竭,凛气无歇。
论时政阙失疏淳祐中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九○
臣滥吹班行,尸素无补,比者天久不雨,尝不量愚昧,冒万死裁一书,为陛下极言三事之失,且于其末致拳拳之忠,所冀圣心开悟,引咎责己,导谏敷恩,以解天下之惑。
今已踰旬,未闻有所施行,而天怒不解,旱势愈张。
四海臣民睹此钜异,愈益忧皇,咸谓祖宗求言,具有故实,惟靖康多难,不及举行此等所为,已非美證。
堂堂盛世,所当监其失而敬天怒,何乃袭其咎而玩天灾乎?
臣竦闻其言,退而追惟靖康以前之事,未尝不痛恨当时而重有感于今日也。
陛下自亲政以来,凡三更大化矣。
一更于端平,其失也轻。
再更于嘉熙,其失也滥。
又再更于淳祐,其失也专。
曰轻,曰滥,曰专,其事虽殊,其失则一。
今政瑟之更,几二年于兹矣。
始焉刚果之气未尝不翕然惟庆历元祐之趋,日慆月迈,志气不强,曾几何时而委辔中道,已逸而奔于崇、观、宣、之域矣。
尝即其实而考之,其事力反不及于崇、观、宣、,而證候则有类乎崇、观、宣、也。
且人才,国家之精神也。
乃者弓旌四出,非不招来,而难进易退,不肯轻出。
间有出者,亦不能尊信而用之。
其间如极论纲常者,执宪端平者,力拄阉戚者,肃清宫禁者,未尝无人,而御屏简记,几亡其姓名,夹袋荐扬,又遗于物望。
彼亦不过甘心空谷,绝意中朝。
方之崇、观、宣、,诸臣时望之伟,亦有如李纲者乎?
旧学之粹,亦有如杨时者乎?
耆德之尊,亦有如许翰者乎?
经术之奥,亦有如胡安国者乎?
直亮自许,亦有如崔鶠李光余应求者乎?
威望可倚,亦有如种师道刘韐宗泽者乎?
是人才反不如崇、观、宣、也。
兵者,国之爪牙也。
兵不精利,与空手同。
甲不坚实,与袒搏同。
古人无日不计军实,择令典者,正谓是也。
今子虚乌有之籍,在在而有之。
戍淮之兵,歼于战斗;
防江之兵,狃于骄惰;
淮东先锋,数仅二千;
荆楚壮士,十丧八九;
山西劲卒,类多乌合;
郡国禁兵,仅充厮役。
而倚以捍禦者,又多北来之军,圈豹养虎,祸变难测。
加以器械钝阙,戈戟凋残,蒙冲海鳅,率多坏烂,神臂床弩,半就消磨,驻队旧制之不存,克敌斗刁之不等,方之崇、观、宣、靖间,亦有十馀万之京城兵乎?
亦有二百万之诸道兵乎?
亦有二十七万之河南北兵乎?
亦有一百七指挥马步军乎?
亦有二百疋之天驷战马乎?
亦有五千座之京师炮乎?
亦有千馀两之宣阃造车乎?
是兵革之多,不如崇、观、宣、也。
财者,国之命脉也。
国家一岁通制国用,正当量入以为出。
而近年以来,横费亡艺,岁终会计,已加多六七千万,一朝御札,又岁新券三四十万。
督视之行,新楮以一千万计,银两以五十万计。
其他诸阃之非时科降,戎所之制造铠甲,制阃之临遣拨赐,合而言之,亦千馀万。
其他如宫掖之横恩,燕饮之用度,权奸之盗窃,郡守之囊橐,要路之苞苴,閒官冗吏泛滥之支吾,邸第宫观不急之营缮,又不可枚数。
府库所积,在在枵焉。
其视崇、观、宣、靖间,亦有大观西库三四千万缗之积储乎?
亦有诸路所积三千馀万之积镪乎?
亦有在京库务一千三百馀万之积货乎?
亦有诸监所铸九百万之钱乎?
亦有延丰仓四十万之积粟乎?
亦有宣和六库上供四百万乎?
亦有无额上供三百万乎?
亦有京师新收一百馀万乎?
亦有诸路免夫钱六千二百馀万缗乎?
虽曰半天下之势,不及全盛之时,然所积竟不能髣髴其万一,是财计反不如崇、观、宣、也。
虽然,人才不如,兵财不如,使振而起之,犹可勉强。
今所患者,无崇、观、宣、之事力,而有崇、观、宣、之證候。
何谓證候?
奉御笔也,事燕游也,崇土木也,逐君子也,讳谠言也,思权奸也,用戚里也,信宦官也,激盗贼也,致外患也。
御笔始于政和四年,初焉杨球之代书,终焉流弊之滋炽,或称诏,或称御笔手诏,或用御宝,或用长印,或有金填红刻指挥,由中而出,不在于中书门下之旨也。
当时三省,但奉行御笔而已。
陛下即位之初,压于权臣,潜光晦迹,不敢自大,所谓御笔,非惟不能,亦未知其为何许事。
粤自亲政揽权,蹊路渐熟,然亦未至于荡然也。
今轻视四海,玩弄诸臣,用力于区区术数之微,偃然自谓人莫已若矣。
女子、宦官、邸第戚里窥见罅隙,请托纷如,于是御笔沓至,往往夜漏十数刻,省吏传呼,晷刻不爽,大臣签押,奉行惟谨。
妨害政几,亏损观听,清明之世,为此弊倖。
陛下不欲为千万世之令主乎?
宰相不欲为千万世之贤相乎?
不然,何纵弛之如是也?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政和以后,游燕浸多,燕太清楼有记,燕承平殿有记,曲燕保和殿有记,幸鸣銮堂又有记,皆所以记一时燕游之盛。
而史臣书之不少隐讳者,将以垂子孙之鉴,为万代之劝也。
陛下富有四海,绍隆大业,亦几有年,谓宜兢兢业业,视为商监。
今得之道途,咸谓陛下内庭排当,寒暑不辍。
敌骑侵淮,未尽出境,而常舞酣歌,见于自逸。
湖寇鸱张,未尽扑灭,而耽乐饮酒,或至罢朝。
虽荐歌《云汉》瘨旱之诗,尚未下避殿减膳之诏。
始焉纵容,不过自恕曰:「吾惟今日耽乐耳,一日游逸,为害几何」?
不知是心一流,则自一日至于二日,而至于终身不改。
虽敌国急警燎原滔天,骎骎及我,亦罔闻知矣。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祖宗以来,宫室制度不至太广。
政和初始建延福宫,楼殿相望,跨越宫城
自是兴作不已,又即延福宫之旧基建保和殿,即诞圣之地作玉清和阳宫,即宫城之东建宝箓宫,叠石为山,号曰艮岳,亦汰侈矣。
陛下袭十三叶祖宗之业,所宜深监往失,以示古人卑宫之意,为天下先。
今得之传闻,咸谓陛下圣性好大,务营土木。
内而宫掖四面筑山,多取石于南内燕息之所。
虽未必果有兹事,然内臣附会,多以人所不知为说误陛下,而陛下不悟其非。
此岂可令众庶见乎?
外而龙翔兴建祠宇,每拓地于百姓生产作业之地。
虽非陛下本意,然奸臣附会,多以异说怵陛下,而陛下不悟其奸。
此岂可使外国闻乎?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政和元年陈瓘台州羁管。
崇宁六年邹浩永州安置。
此皆权奸当国,欺君玩世,借此以报怨也。
章琰李昴英之位,而又有区区之心,其排斥嵩之,论列陈韡,此其志岂有他哉,徒以国家比年以来气势微弱,精神萎薾,皆起于小人之误国,所以悉意极陈,将以补阙政而裨圣聪也。
不谓疏狂之言上触宸怒,一斥五月,不复召还。
前后臣邻言之屡矣,而陛下终不省悟,遂使二臣堕在远方,曾不得复齿缙绅之列。
岂盛世美事哉?
矧今敌国孔炽,盗贼横行,水旱交作,患至迫矣。
若不早霁,威严亟加,万一因他人激怒,或以之罪加之,则大体愈亏,非所以为挽回天心之术矣。
此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燕云之议,吕颐浩谓穷天下之力,竭天下之财,必无以善其后。
此忠言也,而御笔则以兴讹造讪罪之,此言为讳也。
京城大水,李纲谓变异不虚发,必有感召之由;
灾害非易禦,必有消去之策。
此忠言也,而以堤防不修即非灾异诋之,此言为讳也。
陛下自去腊以来,每有讳言之意,责实下诏,一讳言也。
风谕数语,二讳言也。
春官宣谕,三讳言也。
搜索怀挟,四讳言也。
逐二台谏,五讳言也。
去一词臣,六讳言也。
陛下讳言于其上,群臣缄口于其下,间有冒死一言,则上下相与仇视而深嫉之,不以微罪行,则以他事去之。
呜呼!
忠臣烈士所以极言敢谏者,非沽美名也,非好为不靖也,为人主心术虑也,为朝廷大体惜也,为生民大命计也。
而陛下一切厌薄之。
非特厌薄之,且憎嫉之矣。
非特憎嫉之,且逐而去之矣。
此岂盛世之美事哉?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蔡京之为中太一宫使也,既许之谢事,又使之削官,又使之居杭。
所为,一切罢之,所用一切去之。
谁曰不远矣?
上意决不向用矣?
曾未三年,而五日一朝赴堂治事矣。
又未几,而落致仕矣,领三省矣。
怀憾肆毒之久矣,苟可肆其一螫者,未尝不甘心焉。
积而至于祸败,尚忍言之哉!
今去相之奸与相埒,而忿戾不可解之之毒,则又过之。
观其厚结游士,密伺朝廷,多积金钱,直通宫禁,兼以空郿坞之积,以实水衡少府之储,穷水陆之珍,以供太官玉食之奉,此其意非但如此而已也。
安知其不以「北事只我了得」之语劫陛下乎?
又安知其不诈为辽使问何在之语以竦陛下乎?
此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祖宗戚属不得预政,非故疏之,其所以忧思深远至矣。
郑居中同知枢筦,勉徇后宫之请。
既罢免之,又申命之,中外交疑,道路指目。
陛下临御以来,未尝不以至公为务,而肺腑戚属屡玷班行,子姓怪民滥叨扈节,列辟猥归于嬖族,骄淫不减于曲阳,布列卿郎,日求速化,翱翔丞簿,时冀超迁。
材干者犹有可言,乳臭者是诚无谓。
远而节旄,误拟南阳之宠;
近而畿辅,有同恩泽之侯。
虽比之郑居中,固亦有间,然浸淫不已,亦非所以示天下之公也。
岂天下之大,果无一人可以供陛下之用耶?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童贯谭稹首祸燕云,杨戬、何所踵而起。
其初起于毫芒,其末流之祸,至于塞天地,亘古今。
陛下总揽权纲,岂不能深烛此理?
然便嬛侧媚,有以中欲,甘言巽入,有以顺情。
陛下虽未尝纵之,而凭依窃弄,盖有非陛下之所能尽知者。
故虚张科敛之数,其力可以移漕臣,而陛下不悟也。
凭依格杀之威,其势可以屈国法,而陛下不疑也。
典领营造,费用泥沙,至不赀也,而勘同钱缗,率用新楮,不肯循国计之常。
司宝玉,爱护不谨,罪当诛也,而转移主听,嫁祸他人,几不遵国法之常。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方腊才乱,连陷数州,诸峒结连,声势张大。
江西虔、吉以至建昌,盗贼间作,骚扰良民,以至此极。
陛下宽以御下,仁以结民,薄海内外,悉主悉臣,岂忍自坏于照临之下?
而比年或多梗化。
两淮流民,吾遗黎也,区处无术,侵迫畿甸,激而为寇,如往岁之绎骚者有之矣。
湖、衢、建昌之民,吾赤子也,凭恃险阻,雄长相角,激而为盗,如前日之陆梁者有之矣。
闽岭之盐丁,江湖之峒丁,皆王民也。
为守者不知抚循,与之争刀锥之利,夺衣食之源。
愤怨不平,激而为乱,如今之猖獗者亦有之矣。
始焉之激,常起于细微,终焉之忧,卒至于盛大,遂使横行数州之广,绵历旬时之多。
大师克之,犹未即功。
兹其为力,岂不戛戛乎其难哉?
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宣和五年秋,敌益兵云中,经营南寇。
其冬宗维寇河东宗杰河北,边遽倏闻,举朝失色。
今北边新兴,哨骑狎至,自,势欲饮江。
寿、泗,吾藩篱也,地界南北,敌所必攻。
骁将势穷,士马物故,则藩篱不可赖矣。
通、泰,吾根本也,地据斥卤,敌所必攻。
人民之生聚,亭灶之精储,公私之馀羡,悉皆破坏,则根本不可支矣。
福山,吾屏蔽也,去毗陵才二十五里,而惊尘游骑,直至于此,声势几摇于京邑,烽火直至于甘泉,则屏蔽又不可恃矣。
其如淮西诸郡,间被伤残,蜀西诸屯,时肆蹂践,远而至于广西一路,又有斡腹之忧,恫疑虚喝,其意直不肯置我于度外也。
天气尚热,变已如斯,秋风才高,祸尤惨烈。
陛下出自圣断,分命枢臣,进屯江面,仗国威灵,克胜而后朝食决矣。
然今岁之谍异于他日,料敌制胜,不宜轻易,行兵用师,不宜退却,定功行赏,不宜混淆。
一或反是,则何以起人心,兴事功耶?
此臣所谓有崇、观、宣、之證候者,此其一也。
天久不雨,其以是乎。
夫人物兵财色色不逮,而亡国證候无一而不相似,此臣所以痛哭流涕,为陛下言之也。
然而欲消證候,则自吾君一心始。
君心得其正,则志气清肃而天下之證候不生。
君心入于邪,则晶光掩黯而天下之證候皆非。
先民有言,阳明胜则德性用,阴浊胜则物欲行。
万事之得失,系于一心之正不正如何耳。
夫天下以一人为主,人君以一心为主。
君之方寸,物欲多门,挠之者众,攻之者繁,至可畏也。
大学》言治国平天下之用,而其本在乎正心。
仲舒论正朝廷百官之本,而其说则始于正心。
大哉心乎!
其理欲诚妄消长之源,而天下万事感应之机乎。
然尝论之,陛下之心其初未始不正也,自人心汩之,而心始不得其正。
陛下之心其初未始不诚也,自妄念挠之,而心始不得其诚。
陛下之心其初未始不清也,自阴柔浊之,而心始不得其清。
陛下之心其初未始不明也,自利欲昏之,而心始不得其明。
不能以礼制欲,而陛下之心始荡;
不能以义制事,而陛下之心始纵。
此心一萌于方寸之间,而证候已见于天下国家之大。
此无他,理与欲之界限不明,诚与妄之源流不别,而其应如是也。
然则澄其源,以为立政造事之本,其有大于正心乎?
陛下清燕之顷,试省察焉,凡亲政以来,聪明不及于前时,事业日负于初心者,谁实为之?
必其声色货利有以蚀吾之天也,便僻侧媚有以汩吾之天也,蜎蜎蠖濩之中,不能存道心而去人心也;
虚明应物之地,不能纯天理而除人欲也。
内降之多,必私心之胜也。
燕游之数,必淫心之荡也。
土木之崇,必侈心之汰也。
君子之疏,必敬心之衰也。
正论之嫉,必诚心之怠也。
奸邪之喜,必祸心之包也。
戚宦寺之积,必爱心之缠绕也,必畏心之芽蘖也。
盗贼外患之盛,必常心之骤反也,必惧心之少弛也。
是心之私起于方寸之端芒,其极至于结为国家沈痼弗瘳之疾,独不可克而去之乎?
臣愿陛下正其身之所主,不以私欲间之;
实其心之所发,不以妄念杂之;
养此心于虚明公溥之中,一此心于喜怒哀乐之后,叙庆历元祐之所以得,监崇、观、宣、靖之所以失,侧身修行,察诸迩言,凡事之背理伤道者,悉更革之,一动作而反欲为度,一云为而即诚去伪,万事皆善,十證并消。
孟子所谓有本者如是,而《大学》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也。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则人欲肆,妄念作,激而为崇、观,变而为宣、靖,不惟不能跻庆历元祐之治,而国家之祸,恐在丁未,不在丙午也,可不惧哉!
干犯雷霆,不胜震慄。
油葫芦 元 · 孔文卿
 出处:元曲选外编 东窗事犯 第一折
想十三人舞袖登城临汴梁
青城虏了上皇。
云:諕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唱:那其间无一个匣中宝剑掣秋霜。
杨戬是个帮闲攒懒元戎将。
蔡京是个传书献简头厅相
一个治家亡了家。
一个安邦的丧了邦。
虏得些金枝玉叶离了乡党。
若不是泥马走康王
沁园春 其八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押词韵第三部
唐十二陵,宋五六更,汝其司之。
笑坐井公孙,枉称尊大,食糜天子,苦问官私。
为告龙王,身今无尾,慎莫追寻蝌蚪时。
堪倾听,是池塘春草,梅雨萋迷。

两衙鼓吹如雷。
合笑煞钟山孔稚圭
看略具爪牙,在田为虎(蛙有名“黑虎”者。),并无冠帻,入水为鸡(田鸡一名水鸡。)
折足成蟾,无肠是蟹(虾蟆无肠见《埤雅》。),也夺东方锦袄披。
何年月,化宋家杨戬,骤躐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