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 · 僧景净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奥若常然真寂
先先而无元。
窅然灵虚。
后后而妙有。
元枢而造化。
妙众圣以元尊者。
其唯我三一妙身元元真主阿罗诃欤。
判十字以定四方。
鼓元风而生二气。
暗空易而天地开。
日月运而昼夜作。
匠成万物。
然立初人。
别赐良和。
令镇化海。
浑元之性。
虚而不盈。
素荡之心。
本无希嗜。
洎乎娑殚施妄。
钿鉓纯精。
间平大于此是之中。
隙冥同于彼非之内。
是以三百六十五种。
肩随结辙。
竞织法罗。
或指物以托宗。
或空有以沦二。
或祷祀以邀福。
或伐善以矫人。
智虑营营。
思情役役。
茫然无得。
煎迫转烧。
积昧亡途。
久迷休复。
于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弥陁诃。
戢隐真威。
同人出代。
神天宣庆。
室女诞圣于大秦
景宿告祥。
波斯睹耀以来贡。
圆廿四圣有说之旧法。
理家国于大猷
设三一净风无言之新教。
陶良用于正信。
制八境之度。
鍊尘成真。
启三常之门。
开生灭死。
悬景日以破暗府。
魔妄于是乎悉摧。
棹慈航以登明宫。
含灵于是乎既济。
能事斯毕。
亭午升真。
经留廿七部。
张元化以发灵关
法浴水风。
涤浮华而洁虚白。
印持□字融四照以合无拘。
击木震仁惠之音。
东礼趣生荣之路。
存须所以有外行。
削顶所以无内情。
不畜臧获。
均贵贱于人。
不聚货财。
亦罄遗于我。
斋以伏识而成。
戒以静慎为固。
七时礼赞。
大庇存亡。
七日一荐。
洗心反素。
真常之道。
妙而难名。
功用昭彰。
强称景教。
惟道非圣不宏。
圣非道不大。
道圣符契。
天下文明。
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
明圣临人。
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
占青云而载真经。
望风律以驰艰险。
贞观九祀。
至于长安
帝使宰臣房公元龄。
总仗西郊。
宾迎入内。
翻经书殿。
问道禁闱。
深知正真。
特令传授
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
诏曰。
道无常名。
圣无常体。
随方设教。
密济偫生。
大秦国大德阿罗本。
远将经像。
来献上京
详其教旨。
元妙无为。
观其元宗
生成立委。
词无繁说。
理有忘筌。
济物利人。
宜行天下。
所司即于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
度僧廿一人。
宗周德丧。
青驾西升。
巨唐道光。
景风东扇。
旋令有司。
将帝写真。
转模寺壁。
天姿汛彩。
英朗景门。
圣迹腾祥。
永辉法界。
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
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
北极众宝之山。
西望仙境花林。
东接长风弱水
其土出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
俗无寇盗。
人有乐康
法非景不行。
主非德不立。
土宇广阔。
文物昌明
高宗皇帝克恭缵祖。
润色真宗
而于诸州。
各置景寺。
仍崇阿罗本为镇国法主
法流十道。
国富元休
寺满百城。
家殷景福。
圣历年释子用壮。
腾口于东周
先天末下士大笑。
讪谤于西镐。
有若僧首罗含
大德及烈。
并金方贵绪。
物外高僧
共振元纲。
俱维绝纽。
元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
亲临福宇。
建立坛场。
法栋暂桡而更崇。
道石时倾而复正。
天宝初
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
赐绢百疋。
奉庆睿图。
龙髯虽远。
弓剑可攀。
日角舒光。
颜咫尺
三载。
大秦国有僧佶和。
瞻星向化。
望日朝尊。
诏僧罗含僧普论等一七人。
与大德佶和于兴庆宫修功德。
于是天题寺榜。
额载龙书。
宝装璀翠。
灼烁丹霞。
睿札宏空。
腾淩皦日。
宠赉比南山峻极。
沛泽与东海齐深。
道无不可。
所可可名。
圣无不作。
所作可述。
肃宗文明皇帝灵武等五郡。
重立景寺。
元善资而福祚开。
大庆临而皇业建。
代宗武皇帝恢张圣运。
从事无为。
每于降诞之辰。
锡天香以告成功。
颂御馔以光景众。
且乾以美利。
故能广生。
圣以体元。
故能亭毒。
我我建中圣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
阐九畴以维新景命。
化通元理
祝无愧心。
至于方大而虚。
专静而恕。
广慈救众苦。
善贷被偫生者。
我修行之大猷
汲引之阶渐也。
若使风雨顺。
天下
人能理。
物能清。
存能昌。
殁能乐。
念生响应。
情发目诚者。
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
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殿中监赐紫袈裟僧伊斯。
和而好惠。
闻道勤行。
远自王舍
聿来中夏
术高三代。
艺博十全。
始效节于丹庭。
乃策名于玉帐。
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总戎于朔方也。
肃宗俾之从迈。
虽见亲于卧内。
不自异于行间。
为公爪牙。
作军耳目。
能散禄赐。
不积于家。
献临恩之颇黎。
布辞憩之金𦋺。
或仍其旧寺。
或重广法堂。
崇饰廊宇。
如翚斯飞。
更效景门。
依仁施利。
每岁集四寺僧徒
虔事精供。
备诸五旬。
喂者来而饭之。
寒者来而衣之。
病者疗而起之。
死者葬而安之。
清节达娑。
未闻斯美。
白衣景士。
今见其人。
愿列洪碑。
以扬休烈
词曰。
真主元元。
湛寂常然。
权舆匠化。
起地立天。
分身出代。
救度无边。
日升暗灭。
咸證真元。
赫赫文皇
道冠前王。
乘时拨乱。
乾廓坤张。
明明景教。
言归我唐。
翻经建寺。
存殁舟航。
百福偕作。
万邦之康。
高宗纂祖。
更筑精宇。
和宫敞朗。
遍满中土。
真道宣明。
封法主
人有乐康
物无灾苦。
元宗启圣。
克修真正。
御榜扬辉。
天书蔚映。
皇图璀璨。
率土高敬。
庶绩咸熙。
人赖其庆。
肃宗来复。
天威引驾
圣日舒晶。
祥风埽夜。
祚归王室。
韨氛永谢。
止沸定尘。
造我区夏。
代宗孝义。
德合天地。
开贷生成。
物资美利。
香以报功。
仁以作施。
旸谷来威。
月窟毕萃。
建中统极。
聿修明德。
武肃四溟。
文清皇域。
烛临人隐。
镜观物色。
六合昭苏
百蛮取则。
道惟广兮运惟密。
强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
建丰碑兮颂元吉
祈雨感应颂 唐 · 裴曙
四言诗 押歌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七
二年。余从兄自左司郎中诏领虔州。不期月而令行焉。削其烦苛。存乎简易。惟德用乂。以康保民。端已而属吏自修。体道而风俗加让。除恶务本。□□等不法。非时而诛。施惠惟勤。王剑□穷苦。出钱以赈。原义制事。非礼罕言。尔日也。路不拾遗。人归其厚。戊申岁季夏闰月。远郊愆阳。于戏储潭。神之灵者。入庙而骄阳犹赫。陈祠而元冥召阴。我信既孚。伊神降祉。乾坤合德。风雨应期。表以随车。云不待族。昭其福善。雷无假震。越翼日而滂沱矣。发我枯瘁。长我黍稷。卓彼甫田。厥有秋矣。曷以报德。靡爱斯牲。曷以表灵。载葺其宇。夫供亿王用。俾无暴徵。转输泛舟。爰有易道。人无怨色。其财罕遗。天与和气。而变不生。则灾害匪常。休咎由政明矣。其宋也下堂顿首。其卫也举国兴师。神昭至诚。则不容易。岂比夫至理通变。发言馨香。神人叶和。天地之利。宜保膺元吉。翼戴休明。祸乱无因而生。福庆永垂后裔。则不典。敢赞颂声。颂曰。
仙郎出守,猛虎渡河。
祐贤进善,崇正黜讹。
黄霸颍川晏婴东阿
轻关易道,禁暴屏苛。
列邑循吏,异亩嘉禾
士农工商,阡陌宏多。
时雨不降,储潭是过。
幽庙肸蚃,连山嵯峨。
天地合气,鱼龙跃波。
随车霢霂,通昔滂沱。
实发实颖,载谣载歌。
精意以荐,至诚伊何。
牲不爱羊,酒盈其牺。
天下之利,期在惟和
绣药师佛观世音菩萨赞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三
万圣本愿。同归乎慈。一致乎至。有若东方药师琉璃光佛。洎大悲观世音菩萨。其威神德力。最著于偫生。倬然于人间者也。我季妹是用图厥晬容。永以成功。其发念也。泪逐声尽。福随响至。其成功也。灵以指集。庆将缕延。如其经文。则曰火不焚。水不溺。鬼不灾。祅不厉。矧乃无妄之疾。有生之害。何从而来哉。且圣功元化。阴骘潜护。宜于自然。动亨元吉。彼解焚拯溺。禳灾祓厉之功。又安得而施之。赞曰。
伊圣力。溥如天。
吾何愿。寿百年。
第二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二
右。臣伏以五始混成。
岁为元吉。四时分理。
春实发生。伏以陛下嗣帝鸿名。
受天成命。百神降福。
愿等于山河。万国归仁
思陈其玉帛。臣限从戎役。
阙奉朝行。又及新年。
皆承覆露。每瞻初日。
如奉圣明。前件鞍马等。
稍似驯良。并非淫巧。
冀充庭实。用达边情。
干冒陈献。伏增战越。
辩易九六论 其四 与董生言易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
国语又云。
董因迎公于河。
公问焉。
曰。
吾其济乎。
对曰。
臣筮之。
得泰之八。
曰是谓天地配亨。
小往大来。
今及之矣。
何不济之有。
韦昭云。
泰三至五震象为侯。
阴爻不动。
其数皆八。
与贞屯悔豫义同。
刘子曰。
此说用互体有震。
桉董因之言天地配亨。
是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之爻。
夫泰乾坤体全。
内外位正。
内为身。
外为事。
卜得国事也。
以外卦为占。
六五居尊位。
故统论卦下辞曰。
小往大来。
爻遇归妹。
故曰天地配亨。
何必取互体也。
复性书中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七
或问曰。人之昏也久矣。
将复其性者。必有渐也。
敢问其方。曰。
弗虑弗思。情则不生。
情既不生。乃为正思。
正思者。无虑无思也。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
又曰。闲邪存其诚。
诗曰。思无邪。
曰。已矣乎。
曰。未也。
此斋戒其心者也。犹未离于静焉。
有静必有动。有动必有静。
动静不息。是乃情也。
易曰。吉凶悔吝。
生于动者也。焉能复其性耶。
曰。如之何。
曰。方静之时。
知心无思者。是斋戒也。
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
寂然不动者。是至诚也。
中庸曰。诚则明矣。
易曰。天下之动。
贞夫一者也。问曰。
不虑不思之时。物格于外。
情应于内。如之何而可止也。
以情止情。其可乎。
曰。情者性之邪也。
知其为邪。邪本无有。
心寂然不动。邪思自息。
惟性明照。邪何所生。
如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
情互相止。其有已乎。
易曰。颜氏之子。
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
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问曰。本无有思。
动静皆离。然则声之来也。
其不闻乎。物之形也。
其不见乎。曰。
不睹不闻。是非人也。
视听昭昭而不起于见闻者。斯可矣。
无不知也。无弗为也。
其心寂然。光照天地。
是诚之明也。大学曰。
致知在格物。易曰。
易无思也。无为也。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曰。敢问致知在格物。
何谓也。曰。
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
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
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
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
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
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易曰。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此之谓也。曰。
生为我说中庸。曰。
不出乎前矣。曰。
我未明也。敢问何谓天命之谓性。
曰。人生而静。
天之性也。性者天之命也。
率性之谓道。何谓也。
曰。率循也。
循其源而反其性者道也。道也者。
至诚也。至诚者。
天之道也。诚者定也不动也。
修道之谓教。何谓也。
故曰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修是道而归其本者明也。教也者。
则可以教天下矣。颜子其人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说者曰。
心不可须臾动焉故也。动则远矣。
非道也。变化无方。
未始离于不动故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说者曰。不睹之睹。
见莫大焉。不闻之闻。
闻莫甚焉。其心一动。
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
其复之不远矣。故君子慎其独。
慎其独者。守其中也。
问曰。昔之注解中庸者。
与生之言皆不同。何也。
曰。彼以事解者也。
我以心通者也。曰。
彼亦通于心乎。曰。
吾不知也。曰。
如生之言。修之一日。
则可以至于圣人乎。曰。
十年扰之。一日止之。
而求至焉。是孟子所谓以杯水而救一车薪之火也。
甚哉。止而不息必诚。
诚而不息则明。明与诚终岁不违。
则能终身矣。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则可以希于至矣。
故中庸曰。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徵。
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
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悠久无疆。如此者。
不见而章。不动而变。
无为而成。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尽也。问曰。
凡人之性。犹圣人之性欤。
曰。之性。
之性也。其所以不睹其性者。
嗜欲好恶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
曰。为不善者非性耶。
曰。非也。
乃情所为也。情有善有不善。
而性无不善焉。孟子曰。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夫水。搏而跃之。
可使过颡。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所以导引之者然也。人之性皆善。
其不善亦犹是也。问曰。
岂不有情耶。曰。
圣人至诚而已矣。之举十六相。
非喜也。流共工
驩兜。殛鲧。
窜三苗。非怒也。
中于节而巳矣。其所以皆中节者。
设教于天下故也。易曰。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易曰。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
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圣人之谓也。问曰。
人之性犹圣人之性。嗜欲爱憎之心。
何因而生也。曰。
情者妄也邪也。邪与妄则无所因矣。
妄情灭息。本性清明
周流六虚。所以谓之能复其性也。
易曰。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论语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能正性命故也。问曰。
情之所昏。性即灭矣。
何以谓之犹圣人之性也。曰。
水之性清澈。其浑之者沙泥也。
方其浑也。性岂遂无有耶。
久而不动。沙泥自沈。
清明之性。鉴于天地。
非自外来也。故其浑也。
性本勿失。及其复也。
性亦不生。人之性。
亦犹水之性也。问曰。
人之性本皆善。而邪情昏焉。
敢问圣人之性。将复为嗜欲所浑乎。
曰。不复浑矣。
情本邪也妄也。邪妄无因。
人不能复。圣人既复其性矣。
知情之为邪。邪既为明所觉矣。
觉则无邪。邪何由生也。
伊尹曰。天之道。
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者也。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非予觉之而谁也。如将复为嗜欲所浑。
是尚不自觉者也。而况能觉后人乎。
曰。敢问死何所之耶。
曰。圣人之所明书于策者也。
易曰。原始反终。
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
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情状
斯尽之矣。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然则原其始而反其终。则可以尽其生之道。
生之道既尽。则死之说不学而自通矣。
此非所急也。子修之不息。
其自知之。吾不可以章章然言且书矣。
处分贤良方正等科举人 中唐 · 穆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四
朕自郊上元。御端门。
发大号。与天下更始。
思得贤隽。标明四科。
令群公卿士。暨守土之臣。
详延下位。周于草泽。
成列待问。副予虚求。
昧爽临轩。俾究其论。
正辞良术。精义宏谋。
绎之旬时。深见忠益。
言刈其楚。列而第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第三等人庞严第三次等人吕术第四等人韦曙中立李躔第四次等人崔嘏崔龟从任畹第五上等人韦正贯崔知白陈元锡。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第四第人李思元
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第四次等人崔。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第三等人吴思第五等人李商卿。
咸以懿学茂识。扬于明廷。
况当短晷之辰。颇著论思之美。
粲然高论。深沃朕心。
永言藏器之规。岂忘絷驹之义。
宠之命秩。允答嘉猷。
其第三等人第三次等人。委中书门下优与处分。
其第四等人第四次等人第五上等人。中书门下即与处分。
请申禁天门街左右置私庙并按品定庙室数奏851年11月 唐 · 令狐绹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太常礼院奏。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平章事崔龟从奏。
准令式合立私庙祔。准会昌五年十二月敕。
百官并不得京城内置庙。如欲于京城内置者。
但准旧于所居处置庙。即不失敬亲之礼。
伏以武宗时。缘南郊行事。
天门街左右有庙宇。许令私第内置。
若令依旧会昌五年敕文。尽勒于所居处置庙。
兼恐十年间。私庙渐逼于宫墙。
齐人必苦于吞并。臣具详本末。
冀便公私。今请夹天门街左右诸坊。
不得立私庙。其馀围外远坊。
任取旧庙及择空闲地建立庙宇。应立庙之初。
先取礼司详定。兼请准开元礼。
二品以上祠四庙。三品祠三庙。
三品已上不须兼爵者。四庙外有始封祖。
通祠五庙。三品已上不得过九架。
并厦两头。其三室庙制。
合造五间。其中三间隔为三室。
两头各厦一间虚之。前后亦虚之。
每室中西壁分之一。近南去地四尺。
开一埳室。以石为之。
可容两神主。庙垣合开南门东门。
并有门屋。馀并准开元礼及元和曲台礼为定制。
其享献之礼。除依旧礼使少牢特牲馈食外。
有设时新及今时熟馔者并听。仍请永为定式。
诗一首 唐 · 广文诸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
三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唐语林》七《补遗》)
《唐语林》七《补遗》云:「李卫公颇升寒素。旧府解有等第,卫公既贬,崔少保龟从在省,子殷梦为府解元。广文诸生为诗云云。卢渥司徒以府元为第五人,自此废等第。」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纪事》为素)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又《云溪友议》云:「后之文场困辱者,若周人之思乡焉。皆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唐诗纪事》及《全唐诗》无名氏诗句同,亦均只存后二句。
敬亭庙祭文 唐 · 崔龟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维开成五年岁次庚申九月甲戌朔十四日丁亥
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龟从
谨遣长男详等。
以牢醴驼马之奠。
致祭于梓华府君之神。
惟神托迹灵山
兴自宋时
昔之贤守。
已形歌诗。
斯邦之人。
虔奉灵威。
有危必祷。
有疾必祈。
嘉报昭应
响答影随。
龟从谬忝观风。
志抚茕釐。
苦心剋己。
神其鉴知。
顷以请祷。
伏拜庙墀。
惝恍昔梦。
悟于斯时。
爰自秋夏。
疾作体羸。
因舍官俸。
补庙之隳。
涉旬有间。
药与医宜。
昨暮得梦。
灵告寿期。
庙有偶人。
宛其容姿。
于戏。
神理昭晰。
不可度思。
顾惟琐陋。
神实保持。
遽备薄荐。
以谢以祈。
扶疾操管。
恭述其辞。
冀获良已。
斋戒率袛。
大具牢醴。
乐以侑之。
仰答神佑。
庶民不欺。
尚飨。
崔龟从平章事 唐 · 崔玙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一
丹青神化。
寅亮天工。
将寄陶钧。
必归才望。
故汉中大业。
魏邴克赞其谟谋。
开元盛时。
姚宋同匡其治理。
尝览前载。
缅怀斯人。
寤寐以求。
梦卜终协。
适当举众。
不让知贤。
户部尚书判度支崔龟从
道峻嵩华。
志淩霄汉。
气包元精。
识迈前哲。
岩廊符瑞。
礼乐英华。
宏通多鉴物之明。
坚直抱佐时之术。
而学穷源委。
词涌涛波。
吐论素励于公忠。
理躬不踰于信厚。
烈火方炽。
圭璋更寒。
飞霜已严。
犹翠。
自出入剧职。
回翔清途。
经历五年。
恭勤一贯。
粉署洁赐衣之操。
掖垣高白凤之文。
澄清宣威。
节制持重。
暨位延旧德。
再掌地图。
任切良材。
柄耑国用。
闾阎不困。
帑藏有馀。
邦赋程均节之能。
军食表供须之效。
我有好爵。
本邀茂勋。
况乎国桢。
宜在人杰。
是用命汝。
同心弼予。
升于鼎司
执此政柄。
吉甫德全于文武
彦回望著于台衡。
既谐具瞻。
允元辅
当酌古训。
以恢今猷。
帖人部喉舌之雄。
免计曹经费之务。
期尔镇抚
式彰显荣。
于戏。
惟木从绳。
载怀药石之戒。
惟风偃草。
冀流霖雨之功。
与其顺美以昭忠。
不若尽规而辅德。
与其严刑而就理。
不若齐礼以安人
伫闻嘉言。
共底交泰。
无令伊傅
独美典坟。
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渤海举人自代状 其二 某官崔龟从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三
伏以内史故事。例带银青
尹正旧仪。平揖令仆。
必资髦硕。方备次迁。
臣特以鲰儒。猥丁昌运。
位崇八座。官绍三王。
况驾有上仙。车当晏出。
务烦厩置。役重津途。
傥让爵之不思。则败官而斯疚。
前件官荆岑挺价。赤堇扬锋。
禀松筠四序之荣。包金石一定之调。
由中及外。自诚而明。
昨者故鄣利迁。朝台受律。
隐之清节。无愧于投香
江革归资。唯闻于单舸。
必能集同轨之会。奉因山之仪。
使桴鼓稀鸣。建瓴流化。
伏乞特回凤诏。以命龟从
成圣朝棫朴之诗。减微臣维鹈之刺。
干黩旒扆。伏用兢惶。
崔龟从岭南节度使 唐 · 封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八
门下。
庾岭之南五诸侯
番禺总其襟带。
他管之务。
岂相侔焉。
琛赆丛凑
蕃夷交错。
非廉平之操不可以励其风。
非干敏之才不可以齐其俗。
副我所任。
惟时之良。
中散大夫宣州观察使崔龟从
襟灵坦夷。
器局沈厚。
温玉外朗。
澄澜中深。
慎言克保其枢机。
养德善周其藩屏。
早藉重价。
历登华资。
望高纶綍之工。
才见版图之极。
常镇关辅
人怀去思。
试操铨衡
刃有馀利。
洎乎重剖符竹。
初命廉车
江左奥区。
宣为右地。
一去临莅。
五更炎凉。
风猷溢闻。
课第居最。
陟明之典。
谁实尔先。
吾以登斋坛。
授戎柄。
百越稽颡。
双旌建牙。
可谓宦游峻途。
儒者极致。
旌尔懿效。
服吾宠光。
仪曹居八座之荣。
副相柏台之首。
重以朝命。
崇其使车。
尔宜广施惠慈。
远去珠玉。
无使伯周独擅名于合浦
隐之未继美于贪泉。
伫闻淑声。
用益休命。
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等使。
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878年8月7日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曾祖翃,皇任御史大夫,赠户部尚书谥忠惠公
祖重,皇任河东县,赠潞州都督
众仲,皇任衡州刺史,赠司空
公讳凝。
字成庶
太原人
礼法冠昏。
著于雅族。
国朝忠惠公
克振农烈。
河东衡州
皆德优位下。
宜其集祉于当世也。
公幼孤。
英发有神检。
整襟受业。
瑞气郁然。
偫辈莫敢轻狎。
相公郑公肃。
实公舅也。
一见耸异
子约为师友。
孝爱识度。
宜其大成。
年十五举孝廉上第。
其为文根六经。
必先劝试。
都邑六冈铭。
益振时誉。
魏相国扶主贡籍。
选中甲科。
崔公操首辟鹾府。
周相国墀镇东蜀。
裴公休廉问宣城
操币者交于门。
视其所知。
知其立矣。
崔公龟从入相。
鄠县校理集贤。
孔公温业宣州
辟为上介。
韦公有翼初为御史丞。
盛选僚属。
公首状拜监察。
鄂州盐铁使赃状上闻。
有力者持为滞狱
公驰传即讯。
涉旬辨决
殿中侍御史
崔魏公出抚淮甸
奏为节度判官
始以省秩命服。
似助准的。
著之美谭。
崔太保慎由浙西又拜徵左史
而大誇得人之盛。
礼部员外
宣宗朝尝待制
独被顾问。
正色谠言。
不附权戚。
内署进拟。
竟为所挤。
兵部考功员外
前史称第一流必为第一官。
唯公资望。
人谓无愧。
司封郎中
相国萧公寘判版籍。
请公分佐其务。
俄拜长安
政无私挠。
奸猾革心。
郑公处诲总宪纲。
公以考功郎中知杂事
不示峻厉
僚吏自肃。
相国夏侯公用为中书舍人
旋以同列或非清议。
遂移疾乞免。
同州防禦使御史中丞
赐金紫。
励精为治。
表率列城。
吏民守阙乞留遮道
宰相言状。
上降玺书褒允。
竟谢疾。
葺居华下。
中外之议。
谓公不司文柄。
为朝廷阙政
竟拜礼部侍郎
澄迈在内廷。
悬入相之势。
其弟保殷干进。
自谓殊等。
不疑党附者。
又方据权。
亦多请托。
攘臂傲视。
人为寒心。
公显言拒绝。
及榜出沸腾。
以为近朝难事。
噫。
仁人之勇。
其可力夺哉。
久之。
时宰竟用抗己。
内不能平。
遂至商于之命。
尚书御史大夫以塞偫议。
商病属邑颇滨于都。
主吏骤更。
破产而不给。
南鄙山阻。
属役尤难。
公俾相资赡。
得以均济。
又治赋羡银。
例皆推估以优俸。
公命即赍月市驿驷。
横扰既绝。
谣讼溢境。
明年检校常侍
廉问湖外。
理潭如商。
罔不慰悦
先是内外使臣江陵理棹
则缘境数州。
皆弊挽舟之役。
公举奏条。
约结官缗。
以僦水工。
自是行役不淹。
遂安逸。
又支郡牧守。
选用素轻。
小大之狱。
不能专断。
系验往复。
动涉岁时。
公命擢法以降。
得自裁决。
苟或滞冤。
方许诣府陈理。
奸绝宿稔。
政赖涤烦。
此皆勤恤之尤者也。
上初即位。
讲求名德。
徵拜兵部侍郎
至京未几。
以本官判盐铁
峻望所服。
科条自振。
征挽之入。
岁中兼倍。
然赋财制用。
不可以私干。
当路者多不便。
遂以秘书监分务。
生徒有言于洛下者。
公神意无忤。
且曰。
吾岂受其任而怠其事者耶。
幸非得罪于君耳。
何憾。
既更岁。
持权者以公论所归。
遂将复用。
遂以大河南缀之内园。
橐奸傲法。
人不聊生。
公捕伏辜。
都下震肃。
汴州黑风之变。
帑藏一空。
今滑橐中令
虽持军有术。
力且不振。
时公方领鹾务。
因诏旨遂使便宜。
以漕米二万石立赈悬给。
中令复大柄。
推功上前。
且行陟劝之典。
乃加检校礼部尚书
按察宣歙池三郡。
公即治未期。
人知化矣。
既而贼党济自九江
且将入屠至德。
公命偏将樊俦扼险以候。
继俦违命轻进。
遂斩之以徇。
令既必行。
人亦自固。
淮南环其境皆为盗有。
公命强弩据采石。
陈旆以为声援。
次将马频又以舟师乘夜鼓噪。
立解和州之围。
明年
凶渠复大入。
都将王涓亦自永阳赴敌。
公宴劳加礼。
且谕曰。
盗匿诈情。
吾尽得之。
缓则抵虚以自张。
急则始降而脱死。
无他谋也。
今席胜益骄。
吾城不劳而可缀。
奋臂而可东。
前无絙发之碍。
若知吾坚壁待之。
其势自衄。
将军第按甲稔威。
以伺其隙。
慎无与之骤战也。
涓意锐。
自州日趋四舍。
南陵
未会食而阵。
遂死之。
明日
中贵人复敛败卒。
尚四五千人。
伤痛之声。
与尘埃相杂而至。
江南雅自怯。
独幸北军以为援。
乃闻涓败。
相顾失色。
赖公前策涓不足恃。
拒守益严。
又城下水乏。
而泉自跃出。
人心不摇。
竟免攻围之患。
其后日夕抚循。
常若盗复至者。
先是有星直寝廷而坠。
术者谓保境之劳。
足以暴列于上。
因遂请告。
灾变可攘。
公曰。
东南国用所资。
宣为其屏。
吾遽规脱祸。
则一方尚何赖哉。
誓与此城相存亡矣。
勿复为言。
竟寝疾。
犹日请监军使亲授规谋
以虞侵轶。
其储蓄缮完之利。
到今赖焉。
乾符五年八月七日
薨于位。
享年五十八。
上震悼辍朝。
发使临吊。
吏部尚书
惟公博厚深宏
端洁明懿
极天人之仪品
不陷于浮。
文学之宗师。
不炫其价。
俭惟国宝。
身革时风。
训闺门以孝慈。
育生灵以仁惠。
固已彰彰于四海。
奚俟赞扬而后显哉。
或曰。
近古所谓清贤。
止于乘德秉彝。
高拱以服物。
盖谓徵其材则浼其誉。
今王公声望。
足以贻于信史。
而状之所述。
先必功实。
损益之效。
岂相补哉。
愚曰。
君子践修以溉其本耳。
其外力或可济。
岂知之而不为。
公以是志其大者。
非汲汲于致用也。
斯可盖乎。
图忝迹门下。
义服终始。
兢命撰德。
唯以漏略为愧。
易名有典。
敢俟至公。
考功
窃以修名校德。
非无可久之规。
稽实图芳。
亦在饰终之典。
恭惟故府尚书王公。
标延雅道
藻耀儒林。
业裕匡时。
仁周济物。
洛下神仙元礼
威振边陲。
江南则谈笑谢公。
册府
必宏声价。
未浼风华
中外具瞻。
浅深莫际。
方启钓川之兆。
俄缠罢市之悲。
悫实不彰。
清尘遽远。
褒扬未尽。
增一字而何惭。
耸劝可神。
登九原而如在。
共仰推公之志。
敢忘报效之心。
克振彝章
必光佥议。
谨状。
黄齐助黄箓斋并然灯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五
伏闻三元大宥。乃诸天降福之辰。
九夜长幽。是厚地重阴之境。
将消积暗。爰假神灯。
上纳三光。下照偫爽。
经科所重。济护攸先。
今属序届中元。坛开黄箓。
三时朝忏。万罪蠲消。
辄备香油。同申供养。
伏冀鸾辉凤焰。凝光地府之中。
星布莲敷。散景泉扃之内。
尽超苦趣。永出冥津。
九祖生天。六亲介福。
灾祛未兆。善洽无疆。
奉上安家。并希元吉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五
伏闻妙道融真。高出混元之表。
天尊立教。光敷浩劫之先。
历代化人。随机济物
惟邦国。普及幽明。
俱赖神功。咸承景贶。
臣等叨逢圣运。夙禀真诠。
钦元元道德之宗。睹烈祖神仙之躅。
尚拘世网。未脱樊笼。
分地用天。恭守元儒之训。
节财约已。敢忘覆载之私。
今属至圣垂衣。元勋抚俗。
五兵罢警。百谷荐登。
野洽讴歌。人归富寿
九井降生之月。是三台诞瑞之期。
将报洪恩。莫先黄箓。
是敢博求众力。同备信仪。
严饰仙踪。遵依秘格。
披心十极。归命诸天。
然灯炷香。驰诚达恳。
伏冀三尊驻景。下察丹襟。
万圣回轩。旁流元泽。
上扶社稷。配天地以安祯
仰赞圣躬。同日月而辉焕。
台星福曜。常镇坤维。
将略庙谋。永宣井邑。
一方昭泰。四境乂安。
疫毒无侵。戈鋋不作。
臣等九元七祖。超度泉扃。
五族六亲。允蒙祯祐。
消平罪咎。和释灾凶。
农蚕克保于丰穰。幽苦咸期于扶济。
龙神镇守。风雨均调。
道化周行。灵威广被。
茫茫九土。扰扰四生。
承黄坛普忏之缘。因太上九龙之命。
俱升道果。普陟仙阶。
飘浮绝祭之魂。霜露沾零之魄。
勿为疵疠。各遂往生。
道力所覃。永叶元吉
张崇允本命南斗北斗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
伏闻三灵肇位。
万象禀形。
体阴阳之至和。
韫天地之真系。
于是挺才赋命。
各有职司
主死领生。
互分关键。
纤微具举。
考校无遗。
臣伏虑前世今生。
至于累劫。
愆违易结。
罪咎旋彰。
秉持未契于神明。
履行或亏于恭恪。
因星文临照。
值年命凶衰。
遂搆灾危。
罔知禳谢。
今则躬依玉化。
虔对瑶坛。
选卜良辰。
肃陈醮礼。
冀南宫六圣。
别赐生名。
北斗七真
明祛死籍。
三官消罪。
五帝除灾。
酬往愿于名山。
降休祥于圣泽。
又臣既颁诏命。
将赴阙廷。
江山有登泛之忧。
水陆有舟车之险。
资明祐。
俯契深诚。
获达帝乡
克赐元吉
敢忘修奉。
上答真灵。
臣不任。
西川青羊宫碑铭 唐 · 乐朋龟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四
原夫八十一天。
比太上之半寿。
六百万岁。
元始之初年
道渺邈以难穷。
体希夷而莫究。
在无象无形之内。
居太初太易之前。
龙汉之劫再成。
凤纪之文未立。
藏萌芽于浩素。
隐根干于庞鸿。
二神赑屃以俱来。
凿开造化。
三气氤氲而互进。
朴散胚浑。
元黄流而未凝。
清浊分而乍结。
日月星辰之内。
化出灵宫。
川源山岳之中。
变成洞府。
则知道为万气之祖。
德为百物之宗。
以二仪两曜为子孙。
以五行四象为枝叶。
当其洪肇先启。
紫极后成。
仰其高而弥高。
考其上而无上。
八公皓首。
当时之未有乾坤。
九老白眉。
厥后而初生天地。
探至真之理。
臻大道之元
列仙之境界延洪。
上士之齿龄逾远。
以六千春为两月。
尚叹浮生。
以七万岁为二年。
仍嗟短景。
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见之谓之仁。
和光而众曜皆惭。
挫锐而攒鍭尽碎。
元珠匪颣。
真璞无瑕。
学而知之者为中。
生而知之者为上。
三君五老。
睹兆人如醯鸡。
七圣九皇。
视百姓为刍狗。
煦千古而冰释。
成众善而泉流。
至明若蒙。
蒙间而万物俱照。
大巧若拙。
拙中而万事皆成。
为于不为。
用于无用。
黜口爽于五味。
杜耳聪于八音。
忘象忘言。
易脱一时之屣。
无关无楗。
难开众妙之门
九万灵仙。
聚集于一毛之孔。
三千儒术。
荒芜于独角之端。
故知道儒二门。
经纶一揆。
立清净为理。
体虚无为师。
以上天为大车之轮。
以列宿为大车之辐。
驾之以乾马之马。
挽之以坤牛之牛。
搬运无为之功。
覆载自然之道。
光而不曜
养正于蒙昧之中。
简而能廉。
修真于仄陋之内。
不可得而疏矣。
离之而匪遥。
不可得而亲焉。
用之而逾远。
不可退而让。
不可进而求。
被褐怀玉之人。
美之又美。
罔象求珠之士。
斯焉取斯。
世界而入壶中
维摩方丈之室。
缩地形而藏术内。
掩悉达王舍
有道之根。
修作立天之址。
无名之朴。
标为镇化之元
三千威仪。
恭谨于文风之教。
五百戒行。
肃清于释氏之门。
张天为弓。
调之以阴阳寒暑。
直道如矢。
激之以春夏秋冬。
一夫用之而无馀。
兆人用之而不竭。
日窟月窟。
隐身而曾作穴居。
南溟北溟
遁迹而聊游水府。
桃源蓬岛
从古有而今存。
槐市杏坛
见朝荣而暮落。
仙图秘密。
五千载而三传。
圣道灵长。
百万年而一代。
容易而学之者。
似纽石以为绳。
侮慢而求之者。
如钻冰而待火。
绝巧弃利。
显微阐幽。
坎离震兑之宫。
宫内而咸居羽客。
东西南北之斗。
斗中而皆住真仙。
身驾德车。
轮转于混茫之外。
手持寿柄。
指挥于开辟之前。
寂尔无营。
澹然自得。
化其不化。
则万化而皆成。
生其不生。
则偫生而尽遂。
虚怀待物。
旷意承时。
泰山于秋毫之中。
秋毫仍大。
纳昆崙于黍米之内。
黍米犹宽。
大象无形。
五岳空空而立也。
大信不约。
四时默默而行焉。
真宗之教皆成。
不宰之功益著。
太上金阙元元天皇大帝
则我巨唐之高祖
按国语曰。
周平王七载洎于秦。
至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即三十六代之圣孙。
赫赫日苗。
布荫于普天之下。
明明国叶。
垂芳于率土之滨。
当其幽原既开。
九气陶蒸而未已。
元化大阐。
六虚流转而勿休。
不二之教门。
稽真一之宗本。
浩风吹海。
三回之重作飞尘。
劫火销山。
五度之却为平地。
先逍遥于青运。
青运既周。
后汨没于赤明。
赤明复毕。
九十九万亿岁。
贮在弹丸。
五千五百重天。
藏于卵壳。
殷高宗御极之际。
周文王演易之初。
神光流入于琼胎。
瑞彩结成于金骨。
不坼不副。
诞弥于八十馀龄。
降瑞降祥。
过期于二万馀昼。
足蹈不灭之理。
手握长生之文。
包乾裹坤。
把日捉月。
额列参午。
圆穹。
耳开三门
鼻立双柱。
白血紫脑。
苍肝青脾
项引三十五光。
齿含四十八贝。
七色青莲而随步。
千年白鹿以呈休。
桑田变双桧不彫。
江河枯而九井不竭。
苦县赖乡之里。
灵迹长存。
陈国涡泉之滨。
神踪不泯。
七百弟子。
指扶桑为故林。
九五帝君。
开日宫为旧馆。
详其元始。
稽彼厥初。
俯窥溟涬之前。
下视浑沦之后。
随机设教。
作九古之楷模。
应变无方。
为百王之轨范。
若乃岁起摄提。
肇开气象。
一十三圣之践祚。
万八千年之应图。
我太上圣祖应运降迹。
与天皇为师。
上清下浊之初开。
相离未远。
六合八纮之乍坼。
相去未遥。
正方圆上下之形。
定洪荒朴略之状。
川新融而水仍晦。
山始结而石未坚。
天上白榆
初生历历。
月中丹桂
乍出依依。
配四海于四神。
付五行于五帝。
是时乾象犹低。
坤形仍薄。
立极定位。
敷化建功。
我太上圣祖屑迹下降。
与地皇为师。
分配刚柔。
制定寒暑。
地增博厚。
天益高明。
圣力难穷。
神功靡测。
万木甲坼。
万草勾萌。
羽族毛偫。
区别于兑离之位。
介虫鳞类。
支分于坎震之宫。
四溟之水皆空。
未生鱼鳖。
五岳之形俱静。
未吐云霞。
已逾清海之年。
又离清海之岁。
二圣既理。
四表生光。
我太上圣祖博施济众。
与人皇为师。
三百六十之川。
初分血脉。
万一千五百之策。
乍配偶奇。
三壬三乙之神。
离胎于水木。
六丙六辛之将。
出孕于火风。
一百五十六代。
四万五千馀年。
始称通元天师
再号金阙帝君。
三名盘古先生
洎乎庖羲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以道宏济。
降迹为师。
仰观圆盖之文。
俯察方舆之理。
教之以画八卦。
指之以分三才。
助之以造书契之文。
制之以代结绳之政。
典坟自我而出。
经籍自我而生。
以佃以渔。
盖取明离之象。
一索再索。
用乎出震之功。
凤凰呈瑞于帝庭。
龙马负图于河洛。
享国一万八千岁矣。
洎乎连山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救时屈已。
下为帝师
付之以五运。
分之以四时。
助之以正万机。
明之以辨百谷。
变饮血茹毛之化。
移蒉桴土鼓之音。
毁穴焚巢。
上栋下宇。
范金合土。
燔黍擘豚。
制耒耜以济兆人。
作陶冶以利万物。
天雨粟以呈瑞。
地芸稼而彰稔。
农食嘉谷
山出器车。
洎乎有熊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隐身于崆峒之中。
放心于杳冥之外。
帝乃亲降辇路。
礼展师资。
能抠衣以趋隅。
遂屈膝而问道。
当是时也。
榆罔凌虐。
蚩尤作乱。
化鱼鳖为兵士。
以助王师。
变云雾为神祇。
潜扶军阵。
能弭兵于鹿。
致偃戈于阪泉。
东游青邱之乡。
北到洪堤之境。
受丹经于王屋
登苍冥于鼎湖
屈轶既生。
蓂荚复出。
若非大道。
孰可致斯。
洎乎金天氏之王天下也。
承姬水之源。
熊山之录。
告天类帝。
缵绪守文。
我太上圣祖乘九龙之辇。
降以为师。
号太极先生
说庄敬之典。
教之以顺时迎气。
昭配神明。
禋于六宗。
秩于偫望。
乾乾翼翼。
得礼之宜。
羽族呈休。
命之以鸟官为理。
分布九鳸。
以统八司。
景合璧以表灵。
凤衔图而示贶。
悉由至道。
彰此帝模。
逮至高阳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教之以解纷塞兑。
治国安民。
涤荡九黎。
陟明八凯
有龙野紫髯之凶丑。
有蛇身赤发之巨魁。
力拔不周。
首触山碎。
天低西北。
致日月之西行。
地亚东南。
使江海而东注。
追呼六甲。
役御百灵。
训之以微言之经。
教之以大顺之道。
乘元虬之迅驾。
或适幽陵。
御素螭以遐游。
或臻蟠木。
观吾仙
万年而一度开花。
睹我灵爪。
四劫而一回结实。
及乎高辛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敷道布化。
下济为师。
谭黄庭之妙言。
隐日遁月。
绿图之嘉号。
迁邑移城。
制九州之名。
六英之乐。
封勾芒以佐苍帝。
敕蓐收以翼白方。
岱岳而印金泥。
照寰区而开玉镜。
饮大活之井。
不夜之乡。
燔青鸾之膏。
充下仙之次馔。
擘黄骐之脯。
为上客之珍羞。
逮至陶唐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暂垂至理。
下降为师。
讲元德之经。
道巳匡于元化。
应丹灵之瑞。
名冀列于丹邱。
和煦清风。
不作鸣条之响。
雍熙黄发。
时闻击壤之声。
庖厨之肉脯自生。
胾肴失味。
山谷之醴泉潜涌。
曲檗无功。
达四聪以辟四门
立五事而敷五教。
鹿裘以食粝馔。
端拱于土阶。
挂鹤氅而饮流霞。
凝思于瑶圃。
有虞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谭无为之理。
讲离合之经。
三苗克悛。
四罪咸服。
百揆时序。
五典慎徽
怀明神之珠。
昭华之玉。
眉与发等。
表践祚之嘉祥。
寿与天齐。
彰延龄之景福。
甄一十六相。
用二十五臣。
致百辟以协和。
如鱼在水。
感兆人之归凑。
如蚁慕膻。
化灵气为天书。
何劳笔力。
结卿云为宝殿。
不假人工。
夏后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克匡王道。
爰作帝师
谭德戒之经。
行为国之法。
栉沐风雨。
刊槎山林。
九年理水之功。
为四载勤王之业。
卑宫陋室。
尽力于沟洫之时。
褴服缕衣。
饰身于黻冕之礼。
导马颊而奔流竹箭。
龙门而迅激桃花
救兆庶而皆免为鱼。
济陆土而永非成海。
胸罗玉斗。
挂天文之在躬。
手展瑶图。
悬国命之由已。
故知大道者三教之冠冕。
上德者百圣之宗元
成汤氏之王天下也。
我太上圣祖权离左极。
下为王师。
说长生之经。
体自然之道。
去三面之网。
开一目之罗。
兽远逝而莫萦。
禽高翔而不罥。
引万方而罪己。
六事以责躬。
话之以八素七真。
讲之以六虚十诀。
千岁桃花之蜜。
味掩朱浆。
九垓薤叶之蔬。
滋沾红露。
乘三光而电转。
驾六气以烟腾。
窥海渎如涓涔。
视嵩衡如茧栗。
餐风饮露。
跨空摄虚。
以十洲为少游之宫。
以六极为暂别之馆。
驱徭中士
役试上仙。
素发一茎。
悬起万斤之石。
绿筠数尺。
变成百丈之龙。
得之者七祖超升。
失之者一身迷误。
必在坚修慎习。
弃苦忘辛。
可以陶冶二仪。
埏填九土。
青羊肆者。
按本纪则太上元元大帝第二降生之所。
殷道否闭。
周德凌夷。
陆海沸腾。
百川振动。
山鸣谷吼。
雨啸风号。
历藏史以同尘。
弃柱下而隐迹。
东离魏阙。
西度函关
乘青牛宛转之车。
驾白凤逍遥之辇。
徐甲执御。
从仙帝以爰来。
尹喜占风。
知道君之必至。
暂别而三千甲子。
曾作赤童。
相逢而八百年龄。
永依
潜传妙诀。
暗付微言。
重为千日之期。
再结一时之会。
暂朝元始。
却上天中之天。
永奉宗师。
重归象外之象。
开寒灵之丹殿。
登众宝之琼台
坐紫金之床。
凭碧琳之机。
太清仙伯。
仗星光锦文之旗。
太极仙翁。
执月华命神之节。
皆拜手稽首。
以心观心。
于是敕青帝之青童。
化羊于蜀国
乘紫云于紫府。
降瑞于王宫。
将停不嗄之声。
须及来斯之乳。
闻喜至。
顿止婴啼。
爰初从赤子之声。
却变白头之士。
顷刻而身馀十尺。
须臾而面放五光。
头戴七曜玲珑之冠。
肩垂九色离罗之帔。
卫士逾亿。
从仙成偫。
感十方之众真。
遍满寥廓。
应八表之瑞气。
充塞虚空。
香散九微之烟。
花飞六出之雪。
将离蜀土。
化胡风。
远适流沙。
长移犷俗。
及身毒罽宾之国。
教头陀阿柱之王。
恣刚强愎戾之心。
起烹焚錾刺之意。
巨锜然汤以沸地。
我则入之如凉泉
积薪烈火以连天。
我则坐之如绀雾。
挟白挺者观如蓬草。
持赤刃者视若铅刀。
四天之兵众俱来。
声喧霆霹。
万里之神威共护。
力转山河。
八十一种之獯戎。
皆归清化
二千馀国之犷悍。
永革昏风。
俗既变矣。
道既成矣。
分身作佛。
济如来千劫之功。
降迹为师。
救王者万机之务。
至若铜浑测运。
玉历推祯。
天七五而一三。
及九乃满。
地八六而二四。
到十乃盈。
变通阳九之灾。
穷研百六之数。
宓羲轩昊之代。
无以免斯。
高辛唐虞之朝。
不能避此。
粤以广明元祀。
岁在上章。
月当大蜡。
巨猾开衅于天邑。
渠魁俶扰于国步。
兵缠九野。
偫臣咸议于省方。
蛇起陆风。
四岳齐迎于巡狩。
长鲸呀口。
闻欱沣吐镐之声。
封豕横牙。
冲列刃攒鍭之队。
牛蛇未搏。
食吾黎庶之膏。
象蚁未除。
穴我楼台之地。
尘蒙华盖。
盗梗天衢。
九龙齐驾于云舆。
玉轮西转。
万乘同回于坤轴。
金阙南开。
涉水则波神捧舟。
登陆则地祇扈跸。
太元城内。
化出行宫。
濯锦江边。
权安正殿。
执玉帛者数盈万国
列鹓鹭者位满千官。
鸡林之郡来朝。
鳌山解缆。
鹤拓之城入贡。
象驾来王。
当戎夷率服之辰。
诚文轨混同之日。
苗人未格。
方资益赞之谋。
扈氏延诛。
正赖允师之力。
熊韬豹韬之将。
俯立军功。
龙角羊角之山。
可追圣瑞。
二十八化。
犹乘白鹤而来。
一百六灾。
必跨苍虬而救。
潜扶宗社。
幽赞子孙。
赤光照灼于庭台。
太平显兆。
紫气晶莹于筱。
元吉尤彰。
稽彼变通。
明兹感应。
寻其灵迹。
果获宝砖。
上有古篆。
文曰太上平中和灾。
于是验其六字。
表此百祥。
击之即声类鸣璆。
观之则状如宏璧。
历周秦魏汉之代。
玉篆仍新。
经晋宋梁隋之朝。
银钩不故。
藏诸韫椟。
秘其缄縢。
克盛皇猷。
显标青史。
岁代绵邈。
疆井变移。
旧址苔封。
古坛芜没。
仙乡故里。
半落俗家。
真境馀风。
惟残瓦砾。
枯松夜月。
稀闻元鹤之声。
暮草秋烟。
空听莎鸡之响。
当时云洞
多隐狐狸。
昔日芝田。
尽生禾黍。
遐追灵迹。
显验休祯。
皇帝特下明诏。
创造灵宫。
恩赐内外。
行用库钱二百万。
爰徵班匠。
乃速厥功。
于是木神选材。
九层重构。
地祇献土。
百堵俱兴。
水伯进泉以为池。
山灵走石而作础。
巍峨云阁。
乍似化成。
岌嶪霞堂。
初疑涌出。
檐张羽翼。
栋压虹蜺。
粉壁霜凝。
丹楹火亘。
窗笼倒景。
户辟长霄。
塑像新成。
仪形乍降。
神情欲语。
似讲五千之文。
意貌将行。
远化十方之士。
金炉芬馥。
宝伞回旋。
乍睹出槛之羊。
犹疑跪乳。
初观如练之马。
尚虑嘶风。
庭剪蓬茅。
重生瑶草。
园除槿。
再吐琼花
冈阜崔嵬。
楼台显敞。
齐东溟圆峤之殿。
抗西极化人之宫。
剑阁之灵威。
尽归行在。
簇峨嵋之秀气。
半入都城
烟粘碧坛。
风引清磬。
故得五老下降。
四真俱来。
画地而成其江湖。
撮土而作其山岳。
坐致风雨。
可以倒洛倾河。
立起云烟。
可以反昼作夜。
化草木以成军旅。
变士马以成丛林。
如斯出师。
岂惟百胜。
如斯伐叛。
何啻七擒
是以天灾流行。
尽彼盈虚之理。
历数倚伏。
禀其否泰之宜。
左慈呼召于神兵。
鞭笞偫盗。
许逊指挥力士
剪荡狂妖。
所以阴骘兆人。
弥纶万里。
祁瞒丹水
累陈馘告之功。
牧野昆阳
累献遗俘之捷。
戈甲耀乎八水。
营垒塞乎四郊。
阵势云横。
军声雷动。
血洒空而骤雨赤。
沙涨野而飘云黄。
困兽摧牙。
长蛇畏尾。
效鄾人之宵溃。
观楚幕以昼空。
德均而义士致身。
气直而王师难老。
度日而长鸣金鼓。
曾不告劳。
终年而不解铁衣。
未尝言苦。
既而凤城光复。
龙德昭明。
枉矢当弦。
穿月之功奚用。
长竿在手。
撞天之势何为。
遂至修鲵脱泉。
狂兕入匣。
师道运末。
断领于赤心之徒。
禄山数穷。
劈腹于苍头之辈。
况逆巢干纪。
悖气凌空。
鸣蝼蝈七百馀龄。
聚豺狼数十万众。
伤残九土。
凌犯二京。
盖因祝天网以缓诛。
布仁风而宽戮。
遂偷生之五载。
并除恶于一时。
蚩尤之冢既成。
坚埋铁额。
长狄之喉已断。
永戢雕戈。
立此神功。
实资道力。
我太上金阙元元天皇大帝为天地父母。
帝王宗师。
历教三皇。
皆万八千岁。
候乎四气交会。
五运合同
国位永付于子孙。
圣祚上齐于日月。
克绍万八千之岁矣。
高祖神尧皇帝应天受命。
历数在躬。
以乡观乡。
去仙乡之无远。
上德不德。
增帝德以弥高。
辍九尺之班符。
封山印海。
追八景之仙辂。
辗雾盘云。
负扆垂旒。
当阳阐化。
太宗文武皇帝握乾阐坤。
修文偃武
大礼无体。
百礼而尽执根元。
大音希声。
一声而振动金鼓。
天锡勇智。
絷虎豹如束刍。
神助皇威。
跧蛟螭如结蚓。
还真返素。
游艺依仁。
以无绳为绳。
缚六雄与五霸。
以不器为器。
笼四海与九州。
然后争于不争。
则战争而永息。
欲于不欲。
则嗜欲而长消。
方士众臻。
真公来格。
安期异状。
大若匏瓜。
园客之茧殊形。
磊如盆盎。
垂衣一百五十代。
享国一万八千年。
伏惟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陛下克绍丕图。
统兹大业。
心悬寿镜。
身享福庭。
帝道中兴。
国根深固。
永保神器。
长正皇纲。
虎牙将军
领八千之勇士
龙头元帅
提百万之精兵。
永以镇定区中。
永以削平天下。
巨鳌毙而形躯塞海
长鲸戮而鬐鬣插天。
或炙或焚。
尽千山之木。
以烹以饪。
竭五湖之泉。
紫焰腥膻。
青萍膏血。
祅日堕落。
孛星陨坠。
苍旻开豁。
黑气消亡。
献巨逆之三颅。
告行朝之九庙。
耀武威于英代。
立京观于神州。
岁越大椿。
年逾巨浸。
天眷北顾。
备法驾以返尧庭。
帝泽东流。
乘仙舆而怀魏阙。
集偫牧以颁瑞。
朝诸侯于明堂。
摭逸搜沈。
兴灭继绝。
八龙云篆。
降禹稷之天书。
二武圣文。
商周之帝德。
中阶平而国泰。
德正而时雍。
宝祚之神功。
由太上之圣力。
端拱垂衣。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剑南西川节度使太尉中书令颍川郡王陈敬瑄
夏日高悬。
吐赫曦之可畏。
德星永聚。
实祥瑞以明标。
遥辟龟城
远迎龙驾。
献璿玑以酌大化。
如转碧天。
移蓬莱以作行宫。
似离沧海。
郭琪扇摇于行伍。
阡能搔动于山林。
韩秀升聚蚊为雷。
阳师古积萤斗日。
生擒者有同缚鼠。
诛戮者无异刲羊。
舞百兽于庭前。
堪标玉牒。
役五丁于麾下。
可碎铁山
文翁武侯之才。
萧猷浚之策。
未可与俦。
昔韦南康镇成都
二十馀载。
郭汾阳为辅弼。
二纪在朝。
比其勋庸。
量其惠化。
则请留九闺之储。
一裘之岁。
未为多矣。
耀陈氏剑南之政。
裴度淮西之功。
具载典彝。
永光勋绩。
行在都指挥使左神策军中尉十军军容田令孜
昆冈玉柱。
独力扶天。
大华金莲
张心捧日
佐圣而出。
为国而生。
有逾千越万之才。
有闻一知十之智。
暧然和气。
助青帝发生之仁。
卓尔高情。
仰素王垂训之道。
观帝符而五贼皆见。
握人镜而万象难逃。
聪可听其无声。
明可察其未眹。
弼时立德。
开国承家。
赏罚无私。
九土之诸侯怀惠。
恩威普度。
十军之将帅归心。
克已推诚。
虔心奉道。
古原层构。
敬之而无异丹台。
旧贯规绳。
仰之而如升白日。
礼无上之帝主。
事威仪之法王
神兽八千。
冲犀象如蝼蚁。
天丁三亿。
转海岳如萍蓬。
尚父之成功。
身居第一。
汉酂侯之著绩。
才独无双。
镂鼎铭钟。
纪勋颂德。
左仆射平章事萧遘
器业绝伦。
神秀贯古。
笔海压淮湖之浪。
学山凌衡霍之峰。
天植国桢。
文滋相业。
一匡皇化
八秉洪钧。
函丈之间。
布奇兵之亿万。
跬步之内。
安率土之蒸黎。
黄鹤频鸣。
召公之可控。
青牛不喘。
邴吉以难知。
吏部尚书平章事韦昭度
宗庙重器。
社稷令臣。
当昴位以星悬。
镇台阶而山立。
蕴圭璋特达之德。
植松贞固之心。
穷训典以立心。
正风正雅。
调盐以味道。
肥国肥家。
仲父上公
空就九三之位。
大临梼戭
虚垂二八之名。
兵部尚书平章事裴澈
泽马表瑞。
天骥呈祥。
雄节贯时。
清风涤俗。
银汉横空而高朗。
玉绳垂象之英华。
学川则四渎波澜。
书林则五松烟雨。
正气凛于朝野。
直道贯于羊肠。
自辍职瀛洲。
登庸昭代。
重持傅说舟楫
再秉皋陶钧衡
皆磨智刃而裁莽腰。
尽淬文锋而刳卓腹。
飞龙使杨复恭
甲门华冑。
鼎族令名。
三教精通。
九流澄澈。
体物则左张却立。
缘情则推先。
论昆仲而八龙掀鬐。
谈经史而五鹿折角
秉枢衡于累代。
贯名氏于百家。
吴季札之仙姿。
孔文子之敏惠。
青山蕴玉。
发偫岫以光辉。
绿水怀珠。
起一川之晶彩。
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苗允礼。
四渎比位。
五星炳灵。
清掩玉壶
轻金诺
智圆若月。
长垂助日之光。
辩注如川。
每凑为王之海。
秉气正直。
执心温恭。
王佐宏才。
帝臣重器。
当轴而身回地纪。
持枢而手正天文。
宿禀道门。
素钦直教。
信言不美。
常行质奏之词。
法语可尊。
每契和平之理。
枢密使骠骑大将军李顺融
三杰挺生。
千山发秀。
元礼龙门之峻。
庆及令孙。
少君鹤驾之高。
福兹灵叶。
掌万机之密务。
济一国之黎人。
公清而水镜含虚。
正直而朱绳让美。
博学则邱坟著绩。
操觚则锦绣成文。
实腹守真
弃百虑于襟怀之外。
虚心待物。
纳八荒于方寸之间。
监军使骠骑大将军兼三川制置都监刘景宣。
景宿呈祥。
卿云布彩。
风骨俊迈。
才量宏深。
淮南王之琼林。
骖鸾不远。
河上公友。
跨鹤非遥。
赞护克勤。
勋庸永著。
左街威仪明道大师尹嗣元。
大仙灵苗。
高族茂叶。
太上元元之上足。
文始真君之哲孙。
七岁悟道。
十三逢师。
紫玉之骨将成。
终游阆苑。
黄书之文已究。
即上朱陵
道士李无为。
国源清派。
天叶芳阴。
真诀千里。
穷研咸达。
仙经万卷。
讽览无遗。
皆同在师门。
结为道友。
三天凤玺。
化灵㤅以成书。
一粒龙丹。
驻童颜而度劫。
星冠月帔。
上礼于元皇
虹辔云舆。
前朝于大帝。
金蚕五斛。
暗吐仙丝。
琼节一双。
遥迎真侣。
自昔忠臣明主。
咸理国以升天。
应历运以救时。
苏生灵而毕绩。
少昊颛顼
皆上紫微之宫。
君奭太公。
俱乘碧霞之辇。
其宫室牖户。
台榭池塘。
似云雾之结成。
如丹青之写出。
七十二之福地。
三十六之洞天
神仙之窟宅相连。
青城为户牖。
真境之风烟不杂。
嶓冢为坛台。
可以济渡四迷。
开宏七部
仙衣非制而自有。
岂假纫针。
仙车不驾而自行。
曾无辙迹。
九重天上。
白玉为京。
千雉城中。
黄金作殿。
披衮服而身挂日月。
戴冕旒而坐镇乾坤。
天纲正而四气和。
国步而三元序。
手执长生之柄。
制定白驹。
心藏要道之根。
乘赤鲤
况乎代变时迁。
绵历于三千馀岁。
建邦立国。
峥嵘于四万馀年。
门巷新成。
人烟渐炽。
当时阛阓。
髣髴如存。
今日宫庭。
精新尤盛。
七色凤辇。
驾幸仍频。
九班龙舆。
巡礼弥敬。
太虚天馆。
常开不夜之门。
天极福堂。
永对长春之景。
气连碧落。
光掩赤城
臣职忝禁林。
身叨词客。
涉儒海而素浅。
渡文河而不深。
董仲舒五彩之蛟。
稀来笔下。
杨子云三清之鴳。
少到毫端。
愧无黄绢之才。
难纪紫烟之瑞。
词曰。
洪源肇开。
浩劫无际。
恍惚大道。
希夷象帝
太初既隐。
太始来继。
元黄在壳。
清浊未蜕。
天地之前。
亿千万岁。
山比我久。
如电之逝。
海比我大。
如丝之细。
与释比较。
空门永闭。
与儒并功。
章甫无势。
昭德塞违。
解纷挫锐。
设教随机。
应变无滞。
三皇益明。
五帝增睿。
率土皆泰。
偫生咸济。
楼观发轫。
函关挂轊。
罽宾阐化。
身毒布惠。
无状之状。
无声之声。
去莫可送。
来莫可迎。
强字之字。
强名之名。
太虚之上。
黄金为城。
杳冥之外。
白玉作京。
焕赫六极。
牢笼八纮。
万国同酌。
百壑咸倾。
莫得而竭。
莫得而盈。
浅而行者。
长居利贞。
深而行者。
永致太平。
凛凛烈气。
化作天丁。
郁郁劲草。
变为神兵。
火刀电耀。
霜剑虹明。
戮封豕。
瓜剖长鲸。
地古风变。
俗阜时清。
年代绵邈。
岁月峥嵘。
新宫是建。
永观厥成。
赫赫高祖
明明圣孙。
开凿造化。
刳剔胚浑。
把捉日月。
包裹乾坤。
鸾跄凤跱。
虎步龙蹲。
鸟卵之中。
可纳穹旻。
黍粒之内。
能藏昆崙。
尘波澄澈。
智浪渊沦。
迷罗自解。
莹镜难昏。
万象俱尽。
惟道独存。
三教争长。
惟道独尊。
心藏五贼。
国静九门
逢逢谏鼓
汛汛衢樽。
五方入贡。
八表争奔。
车徒川骛。
租赋云屯。
巍峨玉皇。
焕赫金箓。
灵宫八海。
水府四渎。
尧汤宝位。
舜禹天禄。
巨寇枭殄。
神州克复。
去召千神。
来臻百福。
天转碧轮。
地旋黄毂。
献玉十珏。
贡金九牧。
寒暑运行。
祯祥倚伏。
害蛟毙刃。
兕殪镞。
轩镜在握。
殷绳当木。
琼台九层。
银蚕五斛。
手指青牛。
骑白鹿
洞启括苍
天开王屋
皇根国叶。
帝宗天族。
明堂端拱。
元臣启沃。
四海万方。
无思不服。
九虬夭矫。
双凤回旋。
鹤驾清汉。
鸾骖紫烟。
累行盈百。
积功满千。
丹琼楼高。
上接九天。
碧玉坛峻。
下降八仙。
犬吠蓬岛
龙耕芝田。
地有谦道。
东走众川。
人居上德。
南御偫贤。
大活之井。
长生之泉。
延洪圣祚。
万八千年。
涅不缁
乌非染黑。
然于自然。
得于自得。
何以发蒙。
内辨其惑。
何以开悟。
中修其式。
如车指南。
似星拱北
隐见无常。
变化不测。
大象难包。
二仪益塞。
大智难展。
六合陋仄。
长生之柄。
永寿之域。
朝服刀圭。
暮生羽翼。
庙献三颅。
风清万国。
灵观新构。
偫仙来格。
琼宫宝台。
玉书金策。
丰碑岳立。
巨龟鳌逼。
词惟颂美。
文匪诞饰。
鸾鹤翘蹲。
龙蛇腾掷。
紫气氤氲。
赤光歙赩。
七圣握图。
九皇执敕。
梵宇无光。
儒宫失色。
端冕明堂。
垂旒御极。
运齐三五。
庆延万亿。
开辟寰宇。
咸仰道德。
永致中兴。
皆从帝力。
王重修敬亭昭威侯 南唐 · 张延嗣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夫神之依人。
而聪明正直。
人之奉神。
必专诚精恳。
故立庙貌乎以备致敬。
设祭祀乎以祈福应。
享致敬而主福应者。
其惟昭威侯欤。
况乎灵踪所来。
异感斯肇。
传之时俗。
文诸碑篆者久矣。
而以岚峰背拥。
句水傍奔。
松林锁烟。
阴物骇魄。
于彼江左
乃为名祠。
会昌岁。
相国崔公龟从按察当郡。
豁当时宵梦。
显兹后明灵。
自是祷赛云臻。
牲牢日盛。
指骨无惭于青骨。
倚山何愧于挂山。
其如屡革光阴。
旋倾檐栋。
雨痕䌽壁。
尘暗仪形。
未偶饰修。
罔资辉焕。
延嗣自皇帝御极初。
叨承宠渥。
共佐藩条。
时谒祠庭。
细观坏。
升元三载秋
暂朝丹阙。
以此上奏宸聪。
及拜青宫。
得不仰闻英听。
伏维大元帅齐王殿下忠符昌霸。
孝奉家邦。
克崇开泰之功。
聿赞升平之业。
遍流恩信。
俯念□神俄顾问庙之隳损者。
遂虔对以殿堂板阁。
廊庑官署。
遽降教令。
遣赍白金。
委之兴修。
益彼宏壮。
一期星律。
方毕工徒。
馀更䌽绘威容。
装换帏帐。
添列鞍马。
漆刷门窗。
仍置动用所须。
并造内外亭子廊屋等。
皆已周备。
噫。
得一之灵俨尔。
如在之敬肃然。
苟昭感无愆。
则钦崇靡怠。
用俾乎蘩斯荐。
庶几乎福善是徵。
雍熙之化无穷。
元良之基永固。
延嗣幸濡帝泽。
安测神功。
对坚珉非叙事所能。
衔令旨贵纪于兹在。
时升元四载六月二十一日记。
请九宫太一复为大祀奏咸平四年三月二十四日 唐末宋初 · 杜镐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宋会要辑稿》礼一二之一五(第一册第五七三页)
按《史记·封禅书》云:「天神贵者曰太一,太一之佐曰五帝」。
今礼以五帝为大祠,太一为中祠。
况九宫所主,风雨霜雪雷雹疾疫之事。
唐玄宗天宝中述九宫贵神次昊天上帝,类于天地神祇。
玄宗肃宗皆尝亲祀。
文宗太和中太常博士崔龟从请降为中祀。
至武宗会昌中,升次昊天上帝。
欲望复为大祀,用协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