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又为贞阳侯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王尚书通至,复枉示,知欲遣贤弟世珍,以表诚质,具悉忧国之怀。
复以庭中玉树,掌内明珠,无累胸怀,志在匡救,岂非劬劳我社稷,弘济我邦家?
惭叹之怀,用忘兴寝。
晋安王东京贻厥之重,西都继体之贤,嗣守皇家,宁非民望;
但世道丧乱,宜立长君,以其蒙孽,难可承业,成昭之德,自古希俦,冲质之危,何代无此。
孤身当否运,志不图生,忽不世之恩,仍致非常之举,自惟虚薄,兢惧已深,若建承华,本归皇胄,心口相誓,惟拟晋安,如或虚言,神明所殛。
览今所示,深遂本怀,戢慰之情,无寄言象。
但公忧劳之重,既禀齐恩,忠义之情,复及梁贰,华夷兆庶,岂不怀风?
宗庙明灵,岂不相感?
正尔回旆,仍向历阳,所期质累,便望来彼,众军不渡,已著盟书,斯则大齐圣主之恩规,上党英王之然诺,得原失信,终不为也。
惟迟相见,使在不赊,乡国非遥,触目号咽(《梁书》王僧辩传。)
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809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君讳公达
字大顺
薛姓
曾祖曰希庄
抚州刺史
大理卿
祖曰元晖
果州流溪县
左散骑常侍
父曰播。
尚书礼部侍郎
侍郎命君后兄据。
据为尚书水部郎中
给事中
君少气高。
为文有气力。
务出于奇。
以不同俗为主。
始举进士
不与先辈揖。
作胡马及圜丘诗。
京师人未见其书。
皆口相传以熟。
及擢第。
家令主簿
佐凤翔军。
军帅武人。
君为作书奏
读不识句。
传一幕以为笑。
不为变。
后九月九日大会射。
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
令曰。
中。
酬锦与金若干。
一军尽射。
莫能中。
君执弓腰二矢。
指一矢以兴。
揖其帅曰。
请以为公欢。
遂适射所。
一座皆起随之。
射三发。
连三中。
的坏不可复射。
中辄一军大呼以笑。
连三大呼笑。
帅益不喜。
即自免去。
后佐河阳军任事。
去害兴利。
功为多。
协律郎
益弃奇与人为同。
今天子修学官
有公卿言。
诏拜国子助教
分教东都生。
元和四年
年三十七。
二月十四日疾暴卒。
君再娶。
初娶琅邪王氏。
后娶京兆韦氏。
凡产四男五女。
男生辄即死。
给事至君后再绝。
皆有名。
遗言曰。
公仪之子已已后我。
其年闰三月廿一日
弟试太子通事舍人公仪京兆府司录公干以君之丧归。
五月十五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少陵原。
合祔王夫人茔。
铭曰。
宦不遂。
归讥于时。
身不得年。
又将尤谁。
世再绝而绍。
祭以不隳。
东林寺经藏碑铭 五代 · 李肇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释迦者流有十二部经。由儒之诗书易礼乐春秋。皆立言垂教之本。儒无文字。则天下久已大坏。三藏之说不行。西方圣人之教几乎息矣。若声闻乘之四谛门。缘觉乘之十二因缘门。菩萨乘之六波罗蜜门。以至佛乘之一切种智。生而知之则已。学而知之者。向微斯文。是必懵然不自知其术也。人主擅万乘之权。富有四海。至于生死报应之际。常必瞿然。有生之徒奔走之不暇。实由斯言之烜赫而致化。夫塔庙庄严之为像教。其用大矣。佛有天龙大会。未尝不以契经为事。佛灭后。大迦叶召千罗汉。结集法藏。阿难传焉。西土以胡文纪之。谓之梵书。科斗文字之类也。著以贝叶。谓之梵夹。杀青为简之类也。后汉天竺人摩腾。始至中国。出其文二十四章。翻为隶书。其后稍稍不绝。至沙门法护。遍游西国。达言语之不通者。究三十六书之体而还。梵书之诂训音义。然后大备。虽为道滋广。而难能亦甚。盖以事生六合之外。教出五常之后。时人无能知者。小则误于文句。大则失其宗旨。道安尝叹释经有五失本三不易。故信奉之代。亦以名臣佐而成之。自汉永平唐开元。祖述之士凡一百七十六人。有桑门之重译。有居士之覃思。有长老之辨论。有才人之撰集。校其经律论传记文集删改之。惣五千四十八卷。号为实录。其中贞观法师元奘作居多。五分其数有其一。其为该博。首出前辈。而历代精舍。能者藏之。方之兰台秘阁。而不系之官府也。五都之市。十室之邑。必设书写之肆。惟王公达于众庶。靡不求之。以至徼福祐。防患难。严之堂室。载之舟车。此其所以浩瀚于九流也。庐山山岳之神秀。而东西林为海内名刹。有惠远道安之遗风。四百馀年。钟磬之音不绝。然而三藏经论。阙而无补。元和四年云门灵澈。流窜而归。栖泊此山。将去。言于廉问武阳韦公。公应之如响。往年公夫人兰陵萧氏终。有钗梳佩服之资。而于荆州买良田数顷。收其租入。以奉檀施。至是取之。增以清白之俸。而经营焉。爰即洪州诸寺。杂理其事。雕函饰轴。渍檗磨墨。僧谋而吏职。暑兆而寒就。先命度地之宜。以图建置。默设规制。悬成剞劂。乃结搆而浮于江。以至于东林。施为殿堂。用尊秘。得浮槎大德义彤为之主。受持洒扫者七人。以备名山之阙。而资学者之求。公之素志尔。初彤公受具于庐山浮槎寺。尝讨大藏。恶其部帙繁乱。将理之不可。遂发私誓。四十馀。果得志焉。于是搜远近之逸函坠卷。目在辞亡者得之。互文合部者兼之。断品独行者类之。本同名异者存之。以伪乱真者标之。又病前贤编次。不以注疏入。非尊师之意。并开元庚午之后。洎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相继新译。大凡七目四千九百馀卷。立为别。著杂录七卷以条贯之。命开元崇福旧录。惣一万卷。举以志函。随函以命轴。微尘句偈。如在常中。然后金口之说流于娑婆者。尽在于兹山也。五年。韦公薨。七年博陵崔公以仁和政成。悯默旧绩。由是东林以遗功得请篆刻之盛。其成公志。故家府从事李肇为之文曰。
多罗之教,神道不测。
迦叶承之,布西域兮。
毗尼之用,其法翼翼。
优波受之,垂作则兮。
昙之文,演畅宗极。
苾刍龙象,甚奇特兮。
三者之藏,倾如轥墨。
王公大人,为之饰兮。
韦公之绩,崔公之德。
及兹宝藏,何崱屴兮。
崇崇彤公,合发愿力。
传之历劫,千百亿兮。
炉峰之北,灵坛之侧。
系之迦陁,金石刻兮。
策问 其三十一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五、《艾轩先生文集》卷四
问:三代所以取民者有其度,所以养民者有其具,而其于轻重歛散也有其数。
三代之陈迹,尚或可寻,而秦、汉以来偶失之。
古者三年耕则有一年之积,以三十年通之,则有九年之积。
国有九年之积,则旱乾水溢之患非所患也。
以《禹贡》考之,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秷,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五百里米,是古人积粟,新陈相因,可以为九年之食者,其法在是也。
鲁人一岁无麦苗,则将告籴于他邦矣,是鲁之为国,且无兼岁之储也。
战国强秦,而先王之法破荡无几。
汉兴,至文帝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或未备。
及至数十年之后,太仓之红腐而不可食,是积粟之法,果为无得于古也?
常平之法用之于宣帝,帝之用其说而敬其人,甚至爵之以通侯。
此其为法也,虽不见于三代之前,而先王之美意在是耳。
周人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散利薄征,缓刑弛力,乃其最先者,故年饥用不足,其取民也不过什一,而又荒政行乎其间,此正后之人所以汲汲于平籴之意也。
常平行之于汉,历晋、宋而下用之。
义仓一事,用之于开皇,其后戴胄尝主是说,自王公达于庶人,以田莱多寡,歛之有差,是其为法也不徒尔。
盖忧民也为甚深,而其用法也为甚备。
仰惟主上以焦劳恻怛之意,而寓之于丁宁告戒之间,郡国之远,持节而发廪,且至无虚月也。
先王之成法,百世用之,而至此为严且密。
然一岁不登,民有饥色。
则法之本意,容或有未尽者乎?
试考之近代:贞观二年,始听立义仓;
十有三年,而常平之法出;
开元之初,其事又为甚详。
荆、扬、襄、夔、绵、益、蜀、汉并以常平积粟,而源源不绝如是也。
然二者久之则不能无弊,每于三岁,或以陈粟输之京辇,似非义仓本意也。
于天宝以后,常平之法坏,因循不举者垂三十年,乃至阅竹木茶漆以益其所售之数,则常平之法徒法耳!
唐人积粟之数,尚或可考,义仓为最,常平次之,以国朝熙宁之间较数岁以为常,则赢缩彷佛可知也。
今天下视前代之法,其增损有几?
苟为未尽,则救弊之方,其说焉出?
乌洲李氏世谱序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六、《澹轩集》卷五
初祖自唐末卜居光泽之乌洲,卒葬本村,世号员外坟,坟园占地,从广所抵。
伯祖长官尝虑从官转徙,为邻畔侵并,具言于邑大夫,给据以照。
属朝廷举行经界,里正行量步亩,又狭于当时所载,姑附见于删定之砧基。
岁在己丑,某尝率宗族环以版筑。
辛卯之春北溪泛溢,墙悉浸仆,基石仅存。
其兆域之内凡有二冢,居其中者特大。
数十年来,坟土消落,冢面之塼毕露,塼侧有文曰:「咸通五年二月葬」。
其左者差小,文曰:「咸通二年某月葬」,或有「李家冢」三字。
然世系悠悠,传录不一。
考于高曾以来志墓之文,或云有颖者出于青州之千乘。
或云唐大中间都官员外郎频为建州刺史,有惠爱,卒官下,时邵武、光泽未升郡县,隶建州境,子弟有不果归者留居于此。
大中改元咸通,适其时也。
质之本传,时有不合,岂登载之阙欤?
为之后者,疑以传疑,迄未有以取正也。
绍兴戊寅,送妇翁之官御史府,道出云际,邂逅族人季英者,备言少时及见其家旧谱,则云:「初祖公达偕弟公远,实南剑望姓,以事往来吾里。
有高公者豪据乌洲,馆二公于别室,奇公达,妻以女。
高无子,罄其赀以奉焉」。
三者之说,未知孰是,要之云际所闻颇详,首末差若可信。
今谱目之曰员外,从长官公文旧称也。
自昔相传初祖之后分派为四,是则同考四子名皆从走,咸有隐君子之操。
当唐末丧乱,避难散处,以蕃以殖。
曰超,北徙云际。
建安刘侍郎夔所撰仲权墓表,则曰超生朱,朱生德荣德荣
登第太宗朝,仕至度支郎中
际山以南,李其姓者悉超之裔也。
其东徙邵武将渠之久里,曰赴、曰越,皆为茂族。
大丞相纲父子兄弟联芳接武,盖居将渠焉。
曰起,世其先庐,主产业,不乐徙,吾族其后也。
吕丱角侍诸父,闻讲道旧事,奉常公与仲权之孙演友善,同处太学,相谓兄弟。
又于外村上官必发家,得奉常公与其祖判官晋卿内简,目其妻李为大姐者,亦视仲权祖父。
以此推之,仲权正与司空同行。
又闻之从叔父字兴祖,尝言于镇岭族祖恩州故笥得片纸若祝文文藁者,称户曹之父大公祖,则十公二妣皆危氏。
仲权墓表考證世次,十公当名为起,昔洲之艮维有墟墓,环以石,居人皆曰公墓。
又北直户曹故址,变为滩碛久矣,惟公墓在。
近岁溪东民李与兄弟创田,于故溪中累石以障水,水势益西,灌啮公墓且尽。
登仕、删定二父犹无恙,迁之上兰口。
其存者内棺底盖而已,朱墨间错,漆色俨然。
太公葬浮际原,长官尝侍奉常公一拜其下,后无识其处者。
户曹有乡行,三长列上,得王氏版命,凡三镇之曲直取决焉。
五季间,人家质卖券契,经印押乃可施用,辛亥劫火之前尚及见之。
司空太宗时部民兵,督饷转海,溺水死。
少已志于学,五经皆手抄。
廷评公少孤,刻苦自立,学益富,作诗得少陵句法。
自是乌洲之李遂与闻家,代不乏贤焉。
若夫得姓者必出于陇西,至于命氏之由,蟠根奕叶,则备见于典膳丞延寿之序传,兹不复列云。
大宋淳熙四年岁次丁酉五月二十六日甲午,裔孙吕谨序。
王侍郎通扬漕启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七、《竹洲集》卷六
督府备员,尝陪入幕;
晚途起废,复贰乘轺。
仰德宇以焉依,附愚衷而若厉。
某官忠贯日月,名震华夷。
修玉帛于兵革之交,动金石以精诚之异。
大节若此,《诗》、《书》所称何以加?
厥功茂焉,之使其犹劣。
虽中外践扬之既久,而忠劳劝奖之未崇。
方贤智不足之时,正睿圣有为之日。
山待节,姑借重于漕台
魏阙流恩,即跻荣于禁路。
某数奇寡偶,屡试罔功。
嗟壮志之几何,已邻衰境;
念辜恩之若此,敢意荣途?
犹欣覆辙之馀,得托后乘之末。
大匠之规矩,当务持循;
而一时之英豪,且期亲附。
奉柬翰林侍读学士王公达 明 · 陈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璧水传经自昔年,瀛洲此日喜登仙。
儒官旧说词臣贵,学士原兼内相权。
晓簉鹓班联玉(联,民国本作“排”。),夜归琼署赐金莲
也知许国怀忠荩,一寸丹心铁石坚。
侍读学士王公达善墓 明 · 陈琏
 押词韵第四部
卓哉天游翁,行高学尤富。
蚤年拥皋比(比,康熙本原作“貔”,据民国本改。),烨烨腾芳誉。
后来教成均,寻复登玉署
上结九重知,声名益昭著。
赴玉楼招,哀歌闻薤露。
峨峨九龙山,今喜遂安厝。
嗟予旧同寅,道义交有素。
恒惭负明义,弗获重临顾。
遥遥许剑心,梦寐伤迟暮。
今秋来浙西,幸得拜公墓。
洁兹生刍奠,清酤渍绵絮。
空怀郭有道,不见王文度
揾泪下荒丘,风吹白杨树
陈公达定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对联 出处:江山万里楼联钞
豪气元龙,客死他乡,身后是非谁管得;
穷途庾信,埋愁何地,眼前宇宙我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