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皇子 东汉 · 窦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六
大司空融、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侯,以藩屏京师。
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建国,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
故《诗》云,「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高祖圣德,光有天下,亦务亲亲,封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
陛下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褒德赏勋,亲睦九族,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
皇子赖天,能胜衣趋知趣,陛下恭廉克让,抑而未议,群臣百姓,莫不失望。
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重社输入尖古合旧,厌塞众心。
臣请大司空上舆地图,太常择吉日,具礼仪(《后汉·光武纪》,「建武十五年三月大司空融等奏议。制曰:』『可,』」)」。
李通辞位议 东汉 · 侯霸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王莽篡汉,倾乱天下。
通怀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
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
功德最高,海内所闻。
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
夫安不忘危,宜令居职疗疾
欲就诸侯,不可听(《后汉·李通传》)
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南朝宋 · 范晔
 出处:文选卷五十
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
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为尔。
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兼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
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
亦有鬻缯盗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势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
萧樊且犹缧绁终见菹戮,不其然乎!
自兹以降,讫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
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高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
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
若格之功臣,其伤已甚。
何者?
直绳则亏丧恩旧,挠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
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
故高秩厚礼,允荅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
建武之世,侯者百数,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馀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
留侯以为高祖悉用故人,郭伋亦议南阳多显,郑兴又戒功臣专任。
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
故依本第,系之篇末,以志功次云尔。
隋高祖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一
孙资阴谋。
晋宣入辅。
郑译矫制。
隋文受遗。
自此而有魏人。
从斯以迁周鼎。
盖天厌乱德。
神诱其衷。
若妄指河冰。
遂成王业。
误击金鼓。
仍启霸国也。
况体貌奇特。
仪表绝人。
太祖之钦明。
异其风骨。
宪王之聪察。
惮以非常。
韦鼎一见以委诚。
赵公闻名而进女。
是以称刘季之灵怪者。
不谋同词。
说中兴之应谶者。
往往偶语。
属周多世故。
祸难荐臻。
始以后父之尊。
遂受托孤之寄。
骑虎不下。
掎角是因。
不利孺子
非唯管叔之言。
社稷输人。
宁止休公之对。
所以尉迟举魏。
从乱如云。
王谦据蜀。
其徒若市。
遂能驱驾豪杰。
委任忠良。
不下庙堂。
天下大定。
然后讴歌允集。
文物满庭。
卿云晓聚。
长星夜扫。
拱揖而朝偫后。
升坛而类上帝。
绍舜禹之遗躅。
汉魏大名
于是流旷荡之元风。
浸淳古之膏泽。
削秋荼之繁令。
革亡国之哀声。
加之以恪勤。
广之以质素。
太阳满昆虫之穴。
湛露垂行苇之苕。
教人七年。
亦可以即戎矣。
俄属陈朝丧德。
江海扬波。
自绝于天。
结怨于下。
乃以开皇八年十月
少昊之秋气。
动文昌之将星。
下蜀汉之舟。
翩翩龙跃。
集幽并之骑。
萧萧马鸣。
一苇而可以横大江
三令而可以陵汤火。
蒋山苦战。
子文之魂魄飞扬。
建业大崩。
叔宝之金汤不守。
既遭岸上之虎。
非复水中之龙。
斩伯噽以谢陈人。
陆机而慰吴士。
春波暂洗。
污俗咸新。
秋露一零。
弊化斯改。
乃下制曰。
今率土大同。
含生遂性。
内外职位。
遐迩黎人。
家家自脩。
人人克念。
使不轨不物。
荡然俱尽。
此乃忧勤之心。
见于动静。
故使六合之中。
观如晓日。
八纮之内。
若遇新晴。
况复尽力于人。
励精为政。
躬亲以率下。
因心以感物。
烟火万里。
风雨四时。
野有击壤之歌。
天无垂象之诫。
元□丹徼。
烟燧不惊。
玉槛金河
波澜久息。
天子登云台而访道。
实垂拱而无为。
公卿指日观以推诚。
愿升中而每竭。
可谓尽美矣。
未尽善也。
然天性既猜。
素无学术。
意不及远。
政惟目前。
是以牝鸡司晨。
谗人罔极。
剖符罕山河之固。
同盟多剪黜之悲。
恩不终于有功。
罚每深于无罪。
启阋墙之兆。
借实沈之兵。
杨素决其波。
张衡注其隙。
柳远草制。
房陵尚遥。
穆子授戈。
竖牛仍在。
祸非天降。
衅是人谋。
是以知隋运之不永矣。
君子曰。
昔陆孟知中兴之微。
宣帝始重儒术。
李通称汉家之命。
世祖专信谶文。
时好既行。
其流遂广。
子云符命。
尹敏伪言。
即其类也。
高祖少爱不经之谈。
遂好迂诞之说。
所以王劭顺旨。
袁充取容。
赏溢邱山。
恩深江海。
岂不弊乎。
又祥瑞者。
圣人之应也。
至若八百集于孟津
六王至于陔下。
周人岐山之北。
晋众江汉之南。
负乐就陈。
携手适宋。
牛马内向。
偫盗外奔。
宗社乂安。
黎民不散。
此瑞之上也。
若乃连珠共轸。
的砾清汉之涯。
合璧齐辉。
光芒黄道之上。
四时不爽。
百谷用成。
家有孝慈。
人怀礼义。
此善之应也。
至如白鹿朱雁
璚露卿云。
鸠雀异毛。
草木殊状。
此并沐我皇泽。
煦我帝
圣人圆城之中。
天子生成之物。
岂足表太平之日。
显休明之辰。
而隋主好之。
意不能尽。
遂令巧伪相半。
何其薄哉。
石虎之有中原也。
膻胡臭羯。
牧马驱羊。
子女殁于淫昏。
文物尽于锋镝。
犹得厌六马。
驾四麟。
燃连理之材。
煮白雉之肉。
若天道不惑。
应降以灾。
由斯而谈。
断可知矣。
隋之眷眷。
复何为哉。
问曰。
晋克金陵
功多者属吏
隋平建业
德俊者尤□岂争名于朝。
事必须此。
将廉耻道尽。
莫畏书乎。
君子曰。
晓兵之家。
因敌变化。
故有功成请罪之义。
君命不受之谈。
今者王浚乘风。
贺若先战。
苟有大利。
何细瑕。
方知责兵士之污宫闱
军司之隐玉帛。
岂不狭乎。
始知范燮后入。
孟侧不前。
郤克有词。
冯异不语。
时无君子。
斯焉取斯。
岂与夫自伐无惭。
奋髯直出。
而相类乎。
又问曰。
王者初兴。
必有佐命。
莫不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白云之郁应龙。
清风之集雕虎。
不以夷险易志。
不以远近隔心。
千载一时。
其来尚矣。
三代以前。
缅邈无际。
两汉之后。
声名可寻。
若乃庇俗匡时。
体国经野。
谋出心膂。
政待股肱。
但清济之入浊河。
波澜莫辨。
蚊虻之附骥尾
迟速罔知。
既因论讨之馀。
愿示悬衡之末。
君子曰。
神人无功。
达人无迹。
张子房元机孤映。
清识独流。
践若发机。
应同急箭。
优游澹泊。
神交太虚。
非诸人所及也。
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刘煜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
可谓天下之菁英。
帷幄之至妙。
中权合变。
因败为功。
爰自秦汉。
讫于周隋。
相薰。
惟有此矣。
萧何镇静关中
寇恂之安辑河内
亮相蜀。
张昭辅吴。
茂宏之经理琅琊
景略之弼谐永固。
刘穆之众务必举。
遵彦百度惟贞。
苏绰共济艰难。
高颎同经草昧。
虽功有大小。
运或长短。
咸推股肱之材。
悉为忠烈之士。
若乃威以静国。
谋以动邻。
提鼓出师。
三军贾勇。
置兵境上。
千里无尘。
内外兼材。
孔明景略也。
崔浩云。
王猛苻坚管仲
刘裕是德宗之曹瞒
孙盛云。
孔明善辅小国。
子产之流也。
斯言中矣。
授盖文元殿中侍御史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一
敕。
监察御史文元
直清励行。
宏济知名。
擢在宪司
绰然有裕。
董其军赋。
成绩可嘉。
宜增执之威。
仍佐登坛之律。
殿中侍御史
授嘉王运等检校司空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
书载尧典。首称睦族。
诗歌周德。实美维城。
朕嗣统百王。宪章三代。
义虽本于叙族。道无愧于尊贤。
式遵旧章。爰举成命。
嘉王运循王遹恭王通等。皆孝敬恭懿
敏裕齐庄。播兰茝之清芬。
炳圭符之瑞采。易淩沛献。
诗掩楚元。古人素风。
造次于是。师氏典训。
周旋以之。固可以超金紫之贵阶。
升台铉之崇秩。策勋诏爵。
以宠分茅。并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
上柱国。仍依百官例给料钱。
授嘉王运等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并给料钱诏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三
书载尧典。首陈睦族。
诗歌周德。实美维城。
朕嗣统百王。宪章二代。
义虽本于叙族。道无愧于尊贤。
式遵旧章。爰举成命。
嘉王运循王遹恭王通等。孝敬恭恪。
敏裕斋庄。播兰茝之清芬。
炳圭玉之符采。易浚沛献。
诗掩楚元。古人素风。
造次于是。师氏典训。
周旋以之。固可以超金紫之贵阶。
升台铉之崇秩。策勋诏爵。
以宠分茅。并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
仍依百官例给料钱。敕检校吏部尚书安王溶
检校兵部尚书颍王瀍。宜并从百官例赐料钱。
南郊赦文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五
门下。王者祗见宗庙。
情极于孝思。肃事郊丘。
义崇于严配。诸侯骏奔以助祭。
百灵肸蚃而降祥。感达神明。
斯为茂范。朕以冲昧。
获嗣丕图。奉累圣之耿光。
承上天之眷命。以简易宏宣政本。
以勤俭调顺化源。宵旰励心。
思臻至道。兢业寅畏。
于今四年。属兴伐叛之师。
未暇燔柴之礼。赖祖宗保佑。
上帝监临。氛慝澄清。
弓戈櫜戢。今因南至。
有事圆丘。荐诚敬于二仪。
申感慕于九庙。群祀来享。
至诚必通。既陈信以告虔。
宜覃恩而广泽。可大赦天下。
太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昧爽巳前。大辟罪巳下。
罪无轻重。巳发觉未发觉。
巳结正未结正。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惟犯恶逆巳上及故杀人。
官典犯正入己赃。不在免限。
左降官量移近处。巳经量移者更与量移。
如复资者。五品巳上中书门下速与处分。
六品巳下即任依常调选。丁忧去任。
服阕日亦与量移。如有亲故在上都
任于所司陈状。便与处分。
不必更待本州府申请。别敕因责授降资正员官。
未经改转者。量与进改。
亡官失爵。放归不齿者。
量加收叙。纵元敕云终身不齿者。
亦量与收叙。流人未到所在及巳到者并放还。
惟降死从流者。并与移近地。
如巳收叙者。量才录用。
并僧尼道士移隶者。亦与改还。
得罪人巳亡殁。家口未许归者。
一切放归。如有情愿留者亦任。
诸色得罪人中。如先敕云纵逢恩赦不在免限者。
并别敕安置者。亦并委中书门下量事状轻重。
节级处分。左降官及流人先有官者。
如巳亡殁。各还本官。
流贬人及诸色得罪人。所在身亡。
任其亲故收以归葬。仍仰州县量给棺榇。
优当发遣。诸色人中有痕累禁锢及逃匿者。
一切并与洗涤。常参官及诸州刺史
有先因停替。及以病解免。
并终制未授官者。委中书门下量才进拟。
勿令稽迟。选才命士。
所贵任贤。黩货鬻官。
深为贬法。纵思宽宥。
亦虑惠奸。其有伪官出身人近巳从流者。
与移近处。未处分者。
减等处分。未发觉者。
卖官买官人。并仰赦书到后一月内。
于所在纳官告陈首。得免其罪。
如不陈首者。巳后事觉。
不在免罪限。封畿之内。
供亿常殷。既渥恩施。
宜加沾给。其京兆府明年夏青苗钱。
宜放一半。财货之司。
奸屈皆有。切资政理。
以遏倖门。应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所管诸色官吏所由人户等。
欠负太和元年巳前诸色钱物斛斗等。各委本州尽理勘实。
如是贸易招状。入己隐欺。
即准条处分。如缘收贮年深。
盘覆欠折。水火漂爇。
事实有凭。如此之类。
除检责家产及摊徵元保外。如实无可纳。
空挂簿书。连年囚禁者。
宜各具色目闻奏。河南诸镇。
仍岁兵荒。百姓困穷。
宜有蠲免。其郓曹濮淄青兖海及沧德管内齐州明年夏税钱。
每贯放二百文。其税子每亩十分放二分。
诸道方镇。自兵兴以来。
或缘进奉助军。或缘本道徵发。
务求济办。多是权宜。
今寇贼既平。中外无事。
宜申典法。以救伤残。
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
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仍令御史台及出使郎官御史。并所在巡院。
严加访察。自沧景用兵。
所在逐急。须借诸州常平义仓斛斗。
权充军粮。宜令度支勘计。
速遣收籴。填数闻奏。
边防至重。悉宜有素。
器械仓廪。尤须精实。
比岁有司。屡以营屯奏报。
约计诸镇储蓄。合支数年。
尚恐生主吏欺罔。未加约束。
宜委度支与本道节度营田使子细勘会。自营田巳来。
所贮粮见在仓者多少。支得几年军粮。
具实闻奏。又缘边诸镇。
兵额虚实。器械色目。
亦仰闻奏。如涉虚谬。
判官必加惩责。有欠阙当议添置。
摭实。无挂空文。
纂组文采。贵货劳人。
奇技淫巧。荡心丧志。
将欲导其俭朴。必在抑其华饰。
率化天下。先自朕躬。
应缘乘舆服御宫禁供须。一事巳上。
当从俭约。自今巳后。
四方并不得辄以新样难得非常之物为献。其机杼织作。
有纤丽尤甚。若花丝布缭绫之类。
及幅尺广狭不中常度者。并宜禁断。
仍仰天下州府。敕到后一月日内。
所有此色机杼。一切焚弃讫闻奏。
并委观察判官严加检察。犯者以故违敕论。
县令政切亲人。纠曹职当举辖。
命于选部。非不择才。
比者令常参官得各举县令。所举不当。
虽有明文。法既因循。
遂开侥滥。自今后。
宜令诸州剌史及本道观察使。各举管内堪任县令录参军者。
仍须资考相近。并据阙申奏。
所举官如才职不称。刺史书下考。
如至赃犯□剌史停见任。观察使据事轻重。
临时处分。如政事修举。
课第殊尤。亦当明赏。
以劝能者。立法之意。
使人不移。苟私用之有名。
在公费而何害。天下州府两税占留钱。
每年支用。各有定额。
其回残羡馀。准前后赦文。
许充诸色公用。长庆四年二月三日制亦具言。
缘无分明条件。可使执守。
刺史每被举按。即以坐赃论。
须为立程。俾无甚弊。
其州府应合公用羡馀物。并因循旧例。
与格令不同者。并令尚书省御史台明立条件。
散下州府。使知所守。
永可遵行。缁黄之众。
蚕食生人。规避王徭。
凋耗物力。应诸州府度僧尼道士
及创造寺观。累有禁令。
尚或因循。自今巳后。
非别敕处分。妄有奏请者。
宪司弹奏。量加罚责。
其百姓中。有苟避徭役。
冒为僧道。所在长吏
量为科禁。古者理戎。
皆举成法。将卒有制。
阅有时。所以籍无虚名。
军无冗食。至于符守。
各奉诏条。诸道先发辖属支郡将士。
如闻衣粮解补。犹系使司
详其事理。颇非便。
宜委本使差官检元辖名额及赐粮等第文案。与剌史勘会。
除续准诏敕抽停外。据所合给钱米。
并以当州合送使钱米。依虚实糙熟。
分数折计。割入留州钱米数。
勘会讫。州使各具分数闻奏。
应缘解补支给。并委本州。
使司更不缘得收管。诸道诸州所置将吏。
如非原额。周事之外。
更随閒剧。务从省。
方镇刺史在京。除官所须。
收补随从人数。有司即为节限。
他时替罢。仍令随使停解。
其方镇交代之时。及知留后官。
不得辄有补置。如违。
委巡院官具事目申台司录奏。其违犯官。
重加科贬。所补人并本职停解。
史职在分忧。得以专达。
事有违法。观察使宁不纠绳。
如闻远地多未遵守。州司常务。
巨细取裁。至使官吏移摄。
将士解补。占留支用。
刑狱断结。动须禀奉。
不得自专。虽有政能。
无所施设。选置长吏
将何责成。宜委御史台及出使郎官御史严加察访
观察奏听进止。本判官不能匡正。
刺史不守朝章。并量加贬降。
若所管州郡。控接蕃夷。
军戎之閒。事资节制。
须得使司共为条理。即不在此限。
邦畿之内。物役殷繁。
事苟不均。人何以济。
如闻近年以来。京城坊市及畿甸百姓等。
多属诸军诸使诸司。占补之时。
都无旨敕。差科之际。
顿异编氓。或一丁有名。
则一户合免。往年制敕。
无复遵行。宜委本军本使及京兆府切加提举
元和二年八月京兆府所奏敕及长庆元年制度节文处分。自先朝以来。
累有赦令。防奸除弊。
条目甚详。至如闭籴禁钱。
横徵暴赋。两税物估之虚实。
四方进献之丰省。再三处分。
非不丁宁。出令不行。
名实自爽。从元和二年巳后所有敕令。
宜委中书门下及内外百司按事施行。勿踵前弊。
仍令御史台严加纠察。诸色出身。
三卫最滥。假冒官荫。
妄用优劳。补既过多。
亦失实。既参选叙。
命此理人。积岁倖门。
诚宜杜塞。其三卫三二年且不得补。
待先补人数尽无。如更要补。
委有司条疏。严为限制。
每所补注。挟名替阙。
如便可停废。亦诣实奏闻。
礼著从人。诗称下嫁。
义当选尚。俾各有行。
其六宅十宅诸王县主。宜令每年于选人中。
择其情愿者配尚。授官之日。
量加优赏。罢秩之后。
仍减两选。其初婚者。
更有赐与。使备行礼。
如非士类。不在选限。
其该载未尽处。委中书门下别条疏闻奏。
量能授用。允属于群材。
举善推贤。是先乎公族。
经学可以宏教本。高尚可以观时风。
宗子中有才行著明。文学优异者。
宗正寺具名闻荐。比类加奖。
诸色人中。有精究经术。
洞该今古。求志不期闻达。
委所在长吏具以名闻。国家与吐蕃
甥舅之好。彼此无虞。
自今巳后。边上不得受纳投降人。
并擒获生口。缔构兴运。
翼赞昌期。勋镂鼎彝。
名光册。载怀夙烈。
何日忘之。武德巳来配享功臣将相
名迹尤著。节义显闻。
而子孙陵替。官阀废坠。
未经甄录者。委中书门下搜访允嗣。
特加优异。故尚父汾阳王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子孙中未经甄奖者。
每家与一人正员官。磐石之亲。
义资敦叙。秾华之庆。
道备肃雍。文武庶僚。
中外执事。或敬恭厥位。
或祗奉严禋。爰考旧章。
用申庆泽。亚献循王遹终献恭王通等各赐物一百匹。
侍正衣进圭捧圭各赐物五十匹。亚献终献正衣各赐物四十匹。
大长公主长公主王郡主县主各赐物有差。内外文武见任及致仕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巳下加一阶。
合入三品五品欠考未合叙者。待考足日听叙。
素王设教。崇儒配于斯文。
虞宾在庭。想遗风于先烈。
微言不坠。令德攸彰。
文宣王之后及二王三恪各与一子官。其祠庙委所在量加修饰。
礼重睦亲。化先合族。
慈训克承于椒掖。宠光宜首于观津
太皇太后皇太后二等巳上亲。皇后三等巳上亲。
中书门下各择有才行者量与改官。无官者各与出身。
皇五等巳上亲。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五品巳上加一阶。六品巳下及前资常选散官
选日优与处分。未有出身陪位者。
每家放一人出身。应陪位皇五等巳上亲。
太皇太后皇太后三等巳上亲。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巳上加一阶。诸亲四等五等并诸色陪位官。
五品巳上加一阶。六品巳下及白身人并赐勋两转。
前资及有出身者各减一选。推恩之令。
所以申孝爱。褒赠之典。
所以极哀华。爰加宠章。
用举徽数。常参官及诸道州府长官父母见存有官封者。
并量与五品致仕官及阶并邑号。如巳有者。
量与进改。如官巳至五品巳上者。
即与五品阶。父母亡殁未经追赠者。
量与赠官及邑号。辅弼之臣。
钧衡是属。既当大庆。
爰锡殊恩。中书门下节度使平章事者。
宜特加一阶。如本阶巳至正三品巳上者。
与一子正员八品官。祖父母先亡殁。
各与追赠。巳追赠者。
更与改赠。节度使与一子正员九品官。
东都留守度支盐铁使观察处置都团练防禦经略招讨使。及神策金吾六军将军上军统军威远镇国军等使皇城留守
各与一子出身。父母先亡殁未经追赠者。
各与追赠。礼仪使大礼使京兆尹
各与一子正员九品官。大祀有严。
殷荐尤重。凡在厥职。
宜特加恩。应郊庙升殿行事官。
普恩之外。宜更加一阶。
如合入三品者。量减三考。
入五品者。量减两考。
仍待考足日听叙。其合选人与减一选。
礼奉郊禋。任亲殿省
忠劳既竭。甄录宜优。
内行事官。三品巳上更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更加一阶。内侍省及内坊官。
四品巳上各赐勋五转。五品巳下各赐勋三转。
应从驾至郊庙者。普恩之外。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白身赐勋两转。陈列威容。
肃清警卫。载加宠锡。
用示恩私。神策六军威远营左右金吾皇城将士。
应缘大礼仪仗宿卫御楼立仗等。普恩之外。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巳下加一阶。
仍依旧例。赐物有差。
其神策将士应在京畿诸县者。亦各有赐物。
应缘大礼职掌行事官。并修撰仪注及留守副留守仓库卿等。
普恩之外。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要荒地远。
职贡方来。既睹郊礼之盛仪。
须覃庆赐之殊泽。鸿胪礼宾院应在城内蕃客等。
各有赐物。诸道知上都进奏院在城各赐勋三转。
应缘大礼四方进奏疏及贺官各赐勋三转。艺术所资。
优假宜及。况因大赉
当给新恩。翰林待诏供奉并诸色直见任及前资员外试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无官者赐勋两转。爰执豆笾。
克恭荐飨。或赞引叶于义矩。
或祗饰奉其事功。心毕干勤。
理当褒奖。郊庙行事斋郎减二年劳。
室长掌座礼生赞者。减一年劳。
无劳可减者便放出身。崇元馆行事学生斋郎礼生
番考巳满。所司缘大礼部却追入行事。
各减一选。国子监学生陪位者赐勋一转。
中书门下仪制官各加一阶。应缘祗供作官直司长上诸州行纲考典两县耆寿诸色番役当上在城并量留十月番者各赐勋两转。
飞龙闲厩宫苑典引掌扇内园总监栽接少府将作内作中尚武德军器内外弓箭库等诸司诸使下白身人及无品直司定额长上杂匠巧儿黄衣长上监门直长杂仗三卫七色引驾细引执扇角手弩手彍骑武士天文观生历生漏生典鼓典钟工人乐人主衣主膳主酪典食胡食手宰手掌闲幕士御士医工兽医门仆药僮御书手书手典书流外行署等各赐勋两转。夫务仁寿莫若敬耆老。
厚风俗莫若劝名节。天下百姓妇人年九十巳上。
各赐米五石。绢两匹。
绵一屯。羊酒有差。
版授下州刺史郡君。八十巳上。
各赐米三石。绢两匹。
版授上佐县君。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先巳旌表者量加优恤。
并委令长赉米帛就家宣赐讫。具名申本道。
一时闻奏。极天而峻。
既多镇定之功。赴海不穷。
且有朝宗之义。五岳四渎。
宜令本州刺史备礼致祭。大报之德。
咸秩当行。常祀虽定于岁时。
遍祭因宜乎柴燎。载慕前王之令德。
复想古人之义风。名山大川。
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各令所在以礼致祭
亡命山泽。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复罪如初。
赦书有所不该者。所司具作条例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主者施行。
云台功臣(拟词科题)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七、《苕溪集》卷二三
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用麒麟阁故事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以示不忘。
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卓茂以德,馀皆以功,皆能以功名始终者也。
甚矣,功名之难全也!
岂惟其全之难,抑其全之者为尤难,何也?
高祖一见黥布以为淮南王,一见韩信以为上将军,一见彭越以为丞相,其后皆连城十数,南面称孤。
所与高祖清群盗、灭项氏而成帝业者,大抵皆三人之功。
其英谋伟略,非后世所能跂及。
史臣曰:「势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
嫌疑之势既成,谗间之祸必至。
当是时,虽欲图全,盖已晚矣。
矧自负功大,志意易骄。
光武深鉴乎此,天下始定,以三公卓茂,以厚礼聘严光,异时功臣,率不以任职。
至于封爵锡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奉朝请而已。
嫌疑谗间,何从而生?
非但如此,中兴之将,二十有八,其数乃多于高祖创业之时,后世无能识其意者。
以传考之,惟邓禹寇恂当腹心之任,略比、张耿弇贾复受爪牙之托,略比信、布,而此四人者,好学有识,故委寄特重。
其馀仅立一二功,或一节可观,无卓越积累之勤可以自负。
然后知光武多任将帅而分遣之,殆不使功高而难制,骄肆而祸及,其所以保全之,实在其始。
前世之将,虽有裂地封王之贵,而菹戮随之;
虽有高世惊人之略,而终为叛逆。
求为列侯奉朝请以终其身,生受恩宠,殁有显荣,而又能使后世之君思念之不忘,至绘形像如云台之臣,其可得乎!
呜呼,功名之难全,而全之者为尤难,岂不哉。
故并论之,以为后世之鉴,且以见云台功臣之荣,非得君如光武,未易致也。
谨记。
云台功臣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一、《盘洲文集》卷二八
汉世祖皇帝天人之符,龙飞白水,诛剪奸雄,不数年而得天下。
高祖、文、景之遗德馀烈在人未远,而帝之庙谟雄断,足以再造王家。
然锄颣夷荒,非得爪牙股肱之助,亦谁与共成丰功也哉?
究观斯时,有若邓禹寇恂、吴汉、耿弇之徒,凡二十有八人,皆感会风云,奋其智勇,以成中兴之业。
伟绩鸿勋,光被简册。
显宗绍述,追念先烈,乃以永平三年,图其象于南宫之云台,又以王常李通窦融卓茂继之。
马援椒房懿戚,抑而不与,以此知其选矣。
夫昔者明王之所以御其臣也,欲其蹈危履艰,竭节赴功,必有劝之之道,而不在乎高爵厚禄。
盖爵禄所及,第能荣其身,温其家,而不足以激劝后人。
故刻名钟鼎,纪绩旂常,书之司勋,藏在盟府,所以褒勋显德,莫不备至,而使来者悦夫有功见知,歆艳企慕,思奋功名之会,庆赏不加而人自知劝。
云台之举,不惟崇德报功,使其声名暴白于亿万世,以示先朝得人之盛,而彰夫佐命兴王,皆间世伟人。
盖将使忠臣义士瞻其容貌,而想其风采,景仰荣耀,愿踵后尘,所以激英风而动义槩,真得先王之要道矣。
台在兰台阿阁之间,西汉之所筑云。
吴申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六
所喻从祀曲折,乃向者令邸吏监学画到如此。
因问杨广文元范,渠住学久,亦云实然,遂依本画之。
近到都下遍问知识,亦皆云尔,决不误也。
咏史(上) 其四 光武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自注:光武在位三十年三公二十人下狱杀之二,欧阳歙戴涉;欲杀而赦之一,王梁;自杀一,韩歆;罢免六,邓禹宋弘伏湛李通窦融朱浮;畏祸而退者三,邓禹李通窦融。其他碌碌幸免。惟吴汉以功,谨质而不置田宅,保禄位三十年。用人如此,何以为国。所谓讲论经理者,亦尝见虞夏商周有骤进骤退,今年下狱,明年自杀之人乎。明帝号为好古,不能改父之道,遂使其后三公无权,政移宦竖,以亡其国。然则建武永平之际,所讲何经,所论何道,所学何学哉。始王莽哀章金匮,用卖饼王盛为四将,天下所共笑也。光武初兴,又按赤伏符用王梁大司空,以谶文用孙咸大司马,群情不悦,始以吴汉易,后欲以罪诛。夫名应赤伏符而有可诛之罪,则所谓刘秀者,何足道哉。且人情所不悦,而与《河图》《洛书》同宝,抑何悖也。)
卓太傅(在密县东三十五里大騩镇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五
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
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
几杖中兴礼,丹青御座亲。
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騩春(后汉书卓茂光武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今以太傅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朱祜传永平中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共三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