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诸军为唐末帝(题拟) 唐 · 佚名
 押屑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续世说》作「除」)生菩萨,扶起一条铁(见《旧五代史》卷四六《唐末帝纪上》、《续世说》卷七。)
答四明法师绛帏试问三十章(并序 天禧元年二月 北宋 · 释仁岳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三
天禧改元春二月四日延庆座主出山家教义凡三十条,褰绛帏问诸子。
其词惟要,其旨甚微。
俾无或者兴布教之功,令不敏者奋强学之志。
门人仁岳率尔而对,斐然成章。
非求鲁国一字之褒,盖请武津四择之诫。
既有传写,故兹叙云。
一问:三藏初果苦忍真,何故复云灭非真谛?
四皆称谛,为谛真耶?
为谛俗耶?
答:原夫三藏理唯一真观有四谛,理因观显,故云「苦忍真」;
理显观忘,故云「灭非真谛」。
何者?
盖由灭无之真,离幻之俗,虽则知苦断集,修因證果,皆生灭之事行,非空寂之理体。
究论法性,何所迷悟。
大师云「三藏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
然而由于苦忍方明于真如,析色尽处乃见于空。
虽能析、所析俱非是空,而见空者,由于析色故也。
是知苦忍真明、灭非真谛义无相违。
又上必下显,谛俗则谛真,岂前后异耶!
二问:因缘停心与支佛正观何别?
答:因缘停心者,则为初心行人多愚痴之心,起断常之见,是以令观三世因缘,对而治之。
荆溪云「三世相续故不断,三世迭谢故不常」等。
此但略知因缘生相,未知因缘灭相。
支佛正者,非秖三世而已,乃至能百千万世。
复知生而知灭,兼谛俗而谛真。
二观稍殊,不可相滥也。
三问:诸文皆云「支佛因缘断惑」,相如何?
答:诸文异说,今试粗陈。
若如《阿含》所明,中乘因缘相,有逆有顺。
从无明至老死名顺,从老死至无明是逆。
生灭皆然,此乃大概而说。
若如《四念处》,委辨推寻破之相,或以爱支为首,或以取支为首,亦有逆顺。
且如爱支为首者,即推贪爱因何而生,即知此贪因爱而起,乃至行因无明,无明过去一切烦恼。
又顺推,此爱能生于取,取生于有,有生未来二十五有生死等。
破者,爱即现在污秽五阴性念处,乃至无明即过去污秽五阴性念处。
又若于有即善不善五阴性念处,乃至未来生死即果报生死无记性念处,是名逆顺观察破四颠倒。
颠倒灭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上皆略义,采《四念处》文义)
取支为首者,即见惑之人也,逆顺推破例如爱支。
又如《止观》明禅境中,寄修辨发,以有支为首。
又《释签》明四教因缘,皆从爱起。
如此诸说不同者,良由根性有殊,故修入不等。
今准《辅行》判缘观,凡有二种。
一者推果知,二者推因知果。
若《念处》及《止观》即推因知果也,《释签》即推果知也。
然此二种之义,应用《念处》为正,以正能顺因缘之义故。
因缘既以无明为首,今爱取即无明也。
大师广示修相,良在兹焉。
四问:《阿含》既但说三藏,何故八万诸天便发大道?
答:良以渐顿法门,体元不二,大小根性,理本无差,盖遇熏不同,故得脱有异。
今诸天悟大,岂孤然哉。
审应昔世曾以小乘谛境修乎大乘观智,今闻本境即发宿种也。
譬如先置毒药服于酪中,今再服酪,即能杀人也。
然由如来知机知时,随熟随脱,故但用生灭四谛,而赴大小两缘。
此即显露不定教也。
问:在鹿苑时,秖云诸天得法眼净。
至般若会,方乃指云获无生忍,是则声闻等众,不知诸天便发大道,据此莫成秘密教义耶?
答:比见学人,多作此说,诘其所以,言无所从。
且秘密教者,乃是备谈渐顿等教,各对大小诸机,互不相闻,方名秘密,非谓小益不知大益为秘密也。
鹿苑中秘密之相,如《大论》说诸菩萨所见无量阿僧祇入得二乘,无量阿僧祇入得无生忍等是也。
今八万诸天但为说小,与诸声闻同见同闻,何秘密之有哉。
大师亲指为显露不定,岂不信乎?
五问:通教受接之后,合作后二教位次修證,《大品》经文何故只以第十地为果耶?
答:此由大品十地,兼含衍门三教之义耳。
如初地菩萨名为伏忍,二、三两地名柔顺忍,四地已去名无生忍,乃至游戏神通净佛国土等皆通三教也。
故《辅行》中释十地为如佛云。
若被接者至此,既破一品无明,亦能八相,故云如佛,岂非十地名义通三教耶?
若尔,何故《辅行》明被接云谓用前教,有始无终,已用七、八,不至九、十,即用后教,有终无始,但用向地,不须住行。
中续接之,故得名接
此岂非被接之后依后教位次耶?
答:若据经文,则无别位。
大师得经深旨,自以十地通于三教,故荆溪具约两教位次,引而伸之,欲令被接之义区以别矣。
引广决略,乃作者之意焉。
六问:通教菩萨约何义留习润生?
答:留谓固留,非观力未充,不能进断。
何则?
以此教菩萨已于性地及八人地中伏结顺理,为诸众生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
如三藏菩萨,于中忍中,三祇行行至已办地,自合真理必显,正习皆除。
如三十四心,有何不可。
但以度生心广净土时长,故扶之以誓愿慈悲,留之而润生化物。
所以须留习者,为无妙应之真体,故用作受身之本矣。
故《妙玄》云通教亦得有应,但是作意神通,灰身灭智,无常住本。
约何起应,斯为诚證矣。
七问:俱舍以尘沙为习气,如何留之润生?
答:大师明通教习气,凡有二种,谓烦恼障、法障之习气,法障即界内尘沙也。
若留习润生者,此正为烦恼之习气耳。
以由烦恼是染污无知,无明为体,能招生死故。
尘沙是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不招生死故。
应云菩萨为润生,故须留烦恼之习。
为化物,故须破尘沙之习。
则知二习其体稍殊。
八问:方等既有四教,为是文文皆须四解,为复各有文诠耶?
答:或皆须四解,或各有文诠,逗会多途,不可一揆。
如大师释《请观音经》,始从病相,乃至系念数息,闻咒得益,并约十种行人说之,即皆须四解也。
如释《十六观经》,正为顿机,不通渐入,即各有文诠也。
一经具明四教,各有文诠,如《净名》之类也。
所以须四解者,为部教俱带;
《请观音经》各有文诠者,为部带教不带(《十六观经》)
故知方等教相难明,不可一概也。
九问:般若既只衍门三教,何故《仁王经》说四无常偈?
答:斯乃以藏助于衍也。
且彼经云:「普明王依过去七佛之法,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千亿偈竟」。
第一法师王说偈,即无常等四。
岂非正宣般若,傍演无常?
所以然者,普明既为斑足所捉,将赴其死,恐王恋著身命国土,是故偈意皆劝舍身及国土等。
至闻偈毕,诸王皆證三门空定,还是衍门得益之相耳。
故今家明通等三教,俱用藏教而为助道,即此意也。
十问:通教三乘共行,如何菩萨远边?
答:三乘同观幻有,皆取但空,从大分,故云共行。
菩萨非止偏空,兼知中实,从利根,故得远边。
是知若云共教,则菩萨须在当分,唯得近边,乃有局定之妨也。
若云通教,则菩萨或被后接,即得远边,乃有从容之美也。
一家所立名义之巧,其若是乎。
十一问:别教独菩萨法,如何二乘近边?
答:且如通教,不名共教者,盖有菩萨远边之义也。
今亦例然。
所立别教,不名不共教者,盖有二乘近边之义也。
但以方等、般若中,别教二乘共闻,为近边义耳。
盖《大论》约菩萨与二乘不共闻,立不共般若,今别教既有共闻,则非不共闻,故约此义说于近边矣。
十二问:别教不谈即理,何故能造之心是佛性耶?
答:此教真如在迷,能生九界,虽不即理,真如岂离于心。
如《妙》云,别教法界不出于心,今谓即不即理。
譬如一源之水(佛界真如,分为九派(随九界缘),九派虽异一源(事不即理),派水岂殊源水(心是佛性)
是则能造之心终日不即,终日是性也。
若尔,何异圆教不即不离义耶?
答:圆教性具九界,起于修九,全修是性,故云不离。
但由迷修,各自谓实,故云不即。
别教真中无九,须断九归真,故不谈即理。
九中有真,而依真生九,故能造是佛性。
今人见事理不即之说,作霄壤顿异而解者,能造是性。
此如何通?
真如随缘不可与言无也。
十三问:别教理性既有三因,何故别修缘了?
答:理性有三因者,皆但中之德也。
别修缘了者,皆二边之行也。
边既非中,修则成别。
何哉?
先以声闻空心断于见爱,次以菩萨假智断于尘沙,斯乃从空边而入有边,用别惑而除通惑。
如此二边缘了具足,始为中道遮照方便,须登初地,正显但中,即三因横在佛界。
故《妙》云,别教虽有三德之语,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别义。
若三皆在修,前后而得道理成纵。
故知性中缘了不是修中缘了,岂同圆教,正因缘了全是三千空假中,修德缘了即性德缘了。
不可烈火而滥圆伊。
十四问:别人初心为甚不修中观?
答:盖边表之中,如云外月,用虽全于遮照,但是清净真如体不具于见思,安能起对法界。
况复本来迷久,顿悟为难。
既著有心强,则缘中力弱。
故令始行先观偏真者也。
十五问:今家以即、离分于圆、别。
既判《华严》具此二教,彼经何文谈即谈离耶?
答:荆溪谓《华严》「经意兼含,义难分判」。
祖尚斯说,今何敢评。
然而委寻大师引用彼经證于圆、别,亦可意解。
且如《止观》引「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等證于圆教,《玄义》亦引此文證于别教,故知谈即不谈即,难得显文,但以得意不得意,而分两教。
何者?
圆人谓心具而造,则诸法无生,即在其中矣。
别人谓心不具而造,则诸法自住,离在其中矣。
若乃诸位行相,或一多相即,或次第别陈,荆溪已在诸文备载,此不繁述。
十六问:既将《华严》心造一切,以立千如妙境,是则彼经已明开显。
何故云开权局此?
答:正由《法华》能开《华严》,故得将心造之文,立千如之境。
荆溪明《法华》佛慧须发四味兼带之大小,岂不以乳味兼权之教,全同醍醐一实之诠。
如大师判《华严》为枝条,《法华》为根本。
须会枝别,以入本圆。
今引用者,从会入后说也。
十七问:既云《法华》是醍醐,何故《大经》云「从《摩诃般若》出《涅槃》」耶?
答:所判二经俱是醍醐,盖有两番次第熟脱。
若云《法华》是醍醐者,即初番熟脱,八千声闻、无量损生菩萨等是也。
若云《般若》出《涅槃》者,谓钝根之人于《法华》不入,更用《般若》洮汰,方至《涅槃》,即后番熟脱。
五千起去、人天被移等是也。
虽有两番,初番为正。
荆溪云「《法华》已开,功非彼得。
大阵既破,馀党不难」也。
十八问:经云我闻,何故须用四教解释?
答:若释《法华》前经,盖明部教兼带等别,机缘大小之殊。
若释《法华》,意在开偏,会实。
又复应以藏通等四入顿渐等四。
拣前四味,我闻不同,显出《法华》,我闻亦异,则所闻法体超过八教。
故《妙乐》云「若消诸经,但用藏等」,其文稍通。
若释《法华》,无顿等八,举止失措。
问:《法华》既尔,《涅槃》云何?
答:《妙乐》释我闻云「《大经》显圆」,今乃义开耳。
故知二经不无少异。
十九问:释方便品题云「妙达于方,即是真秘」。
既开显已,那得云秘?
答:观乎真秘之言,不同隐秘之义。
若为实施权,权名隐实,则方便之名正当隐秘。
若开权显实,实外无权,则方便之名即是真秘。
盖指权方之秘,即是实相之真,故云真秘。
又十界百界,即空即中。
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云真秘也。
二十问:常观三德,能所俱四,试陈行相。
答:此《妙乐》观心四一之文也。
文以三德对理教行三,和合三法成假名,人即观行如来等。
而云能所俱四者,盖显境观不二也。
何则?
且所观之四者,谓迷中三道即本有三德,众生妄我即理性如来。
能观之四者,谓见思王数修空假中,如是三观亦全三德,还用妄我为观行如来。
是则两重四一,皆即障是德,举妄全真。
能观所观只一四一,故知境自照境,心不知心。
佛之知见,于兹悟入。
二十一问:释一大车体及具度等,既皆从果德,如何用此为十乘观法耶?
答:众生本心,具佛果德,虽迷转三道,必体包十乘。
故《辅行》云:「理性车体,具度资成。
白牛观照,在一念心」。
是知理乘全驾于佛乘,因德岂惭于果德,所谓不动而运,不行而至,善恶不离于车体,故言更无馀乘。
果理要在于行门,方名等赐诸子。
《妙》云「人天善恶与法界同,故父果车是子理车」。
但开其情假名等赐,即其义也。
二十二问:大通应佛只在同居,何故名结缘本土?
答:若唯谈权教,可云应佛只在同居。
今既已说圆乘,即是法身,而依本土。
如《法华》中龙女所赞,指释迦作遮那之身,劫火所烧,以娑婆为寂光之土。
大通身土岂不然乎。
二十三问:声闻之法,的就何义开为经
答:的就偏真之理,开为实相之理,所谓三千三谛,统摄自在,故称王。
《释签》云「三乘已證权理,以理开理易明」,今据此也。
二十四问:博地在事,那云理即?
答:只缘在事,故云理即,盖指三障之事即三德之理。
故《妙》云「理无所存,遍在于事」。
亦可云理即简于后五事即之义,名字乃至究竟,岂非解行因果等事耶?
如《妙玄》云「圣人得事,凡夫得理」,《记》释曰「圣人得于因果化他感应之事,众生但得非因非果迷中之理」,故知理即简非事即,乃贬斥之义耳。
二十五问:性德之行,何故须闻性恶?
答:不闻性恶则无性德之行。
何哉?
众生本来未曾离恶,若迷性具,须藉别修,故先空次假,缘理断九。
茍或了恶是性,从性立行,不亦性行须闻性恶耶?
且如圆人依第六王数为发观之始,既知王数即是性恶,用此发观,岂非性行?
是则性恶全是智照无减之义,孱然行起真流无作之义明矣。
经云「不断痴爱,起诸明脱」,斯之谓欤。
二十六问:圆教四谛约何义故得称无作?
答:但约苦集理具,则知道灭空虚。
以理不可除,故功无所作。
从本迷故,全菩提涅槃为烦恼生死;
于今悟故,全烦恼生死为菩提涅槃。
四不相倾,一一绝待,皆由四谛元是一理故也。
《大经玄义》云「非苦非苦因,非苦尽非苦对,而是一实」等,岂一实理而有作为取?
二十七问:毕竟空观纤尘不立,何故空中具一切法?
答:三谛俱空,方名毕竟,一切诸法,悉在其中。
且如真谛空有具二乘界法,俗谛空有具菩萨界法,中道双遮空二边具佛界法,中道双照空佛界具九界法。
不前不后,非一非三。
三谛顿亡,即纤尘息矣,百界圆足,即诸法宛然。
是知三千俱空,未始不具;
三千俱假,未始不空。
此唯一家所谈,他莫能及。
二十八问:同体如何说九界权相?
答:若据同体言之,则百界一念,不可分别。
今说九界权相者,盖佛界九界,不分而分。
则非权非实,而权而实也。
何者?
虽九权皆实,而相相宛然。
净之与秽,参而不杂。
且如地狱一界,虽具十界,岂以地狱性相便同畜生等性相耶?
故知九权是三千少分,不妨非局而局,无差而差。
一实是三千全分,故能非遍而遍,差而不差。
但以一实不出九权,少分不离全分,故云同体也。
若理若果,莫不咸然。
荆溪云「物理本来性具权实」,又云「至果契本权实」。
岂同他宗谓理无九界,果唯一真?
同体权相,何由可说。
二十九问:一切依正或云众生业感,或云诸佛变现。
是二何者为定耶?
答:二义相须,不可偏判。
若共依正千差,苦乐万品者,乃众生业感也。
如云苦乐由生,非佛所作,然此业感复是诸佛妙应,随众生心而为变现,盖折伏摄受,令成熟得脱。
如云乐由佛,不关众生,虽诸文中随缘别陈,究论二义,不可暂缺。
良由众生心地三千与佛心地三千不殊,故得染净互通,感应无忒。
众生迷,故于佛依正而计差别;
诸佛悟,故于众生依正而得自在。
是知果中胜用,不异三道流转。
又如圣人变化所造,不出众生三世变造。
故云亦令众生变心所见。
三十问:人有生死,物有凋变,何故经云世间相常住?
答:若知常住之体具足三千,则生死凋变皆常住标帜之相也。
从本自尔,非今始然。
既知生是性生,乃至变是性变,性元不动,相岂非常。
但局情未忘,则生死相反。
傥唯心所见,则凋变皆如,自非性具之谈,安会相常之旨。
虽藏疏谓之不变,肇论谓之不迁,若以今望他,则皆有言无义。
荆溪云「永异诸说」,梁肃曰「抗折百家」,岂虚言哉,良有以也。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像赞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鸡肋集》卷六九
阿那婆娄吉底输,我观世音本名号
菩萨昔自礼佛足,忆念无数恒沙时。
有佛出号观世音,教我从闻思修入。
无有一机非耳悟,是故名为观世音。
菩萨乘彼佛威神,与彼佛慧正齐等。
从闻入流初亡所,所入既寂相不生。
闻所闻尽觉亦无,忽然超越世出世。
获大圆明二殊胜,三十二应度众生。
一名号与众多,恒沙诸佛等无异。
一首三首至百首,八万四千烁迦罗
二臂四臂目亦然,惟无心能通一切。
说一一咒一字义,其音遍满十方空。
悉知罪性无从来,是故名为施无畏。
诸大菩萨阿罗汉,亦各自说初悟门。
文殊师利普宣扬,赞观世音为第一。
旋机反闻闻自性,是佛一路涅槃门。
方便堪以教阿难,是故我今头面礼。
弟子补之历千劫,循声流转得飘零。
人天鬼狱无不撄,乃今日逢甚深法。
种微善根如许,因缘会遇闻此言。
然我不断三业根,云何得取无学證?
涕泪悲泣作是语,大悲灌顶开我顽。
我亦常得二殊祥,一耳所闻一梦睹。
我今日复为众说,稽首菩萨在世间。
有海傍士族姓贺,三世妙缋庄严相。
一贫女髽提鱼笱,晨朝过户言善哉。
汝善画此观世音,见观世音能识不?
若士不悦因谇语,汝安能识观世音?
髽女忽化白衣仙,彼鱼笱成百花筥。
𥈭然称叹欲作礼,菩萨与女恍皆亡。
此但衣食为善缘,而已获是感应力。
于今十方普供养,稽首贺氏观世音。
又复我昔居河壖,有大比丘号觉海
我从觉海求见性,教我自问还自应。
我缘宿障未能證,于觉海言不悟入。
系心成劳劳发瞖,悲魔入腑悲作狂。
梦观世音奇特容,而左手端起猛焰。
于猛焰中有佛首,满月严净而忧嚬。
我时觉已自思惟,将菩萨慈加护我。
无明毒火烧佛性,无嚬佛性佛无嚬。
尔时便得心清凉,悲狂顿消诸恼息。
未成念佛三昧果,而已获是境界祥。
于今我在行住间,稽首菩萨不思议。
我今为众说是事,听者同我增善根。
亦复随顺文殊言,赞闻思修为第一。
令汝离苦得解脱,是经所说非我言。
未信与信皆信持,无子能背父母者。
弟子补之夙供养,与具信士弟子谌。
从佛方便作此缘,或以文字或财施。
妙甘棠林他山质,以佛力故成旃檀。
刻此无相慈威容,触光遇影成休复
愿补之谌先父母,乘此愿力胜因缘。
在天修罗人非人,乃至一切受生处。
常闻菩萨救苦誓,如海潮音震三千。
此音历耳报无边,于眠睡中而大觉。
愿补之谌先父母,乘此愿力胜因缘。
过去未来及现前,所作诸因对复苦。
譬蚕作茧龟藏六,不知忏悔无脱时。
闻无畏施自了知,如劫波巾六结解。
愿补之谌先父母,亦复随顺文殊言。
从观世音耳门修,决定入此三摩地
愿我此一报身尽,亦得乘是胜因缘。
生菩萨处为众生,复得见我先父母。
以身力命报父母,如虚空尽无有时。
断身口意不善根,如维摩诘真忏悔。
汰除砂质求佳馔,心清净故佛现前。
如瓶扑落水散时,十方一切俱消殒。
普愿幽显诸大众,信与未信同一音。
穷娑婆界称南无,如菩萨音震天地。
又几大祥看经疏1115年5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石门文字禅》卷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苾刍某,伏遇亡叔协律大祥之晨,预诵金文,宣持秘号,所集殊因,并申资荐,往生净国者,谨具功德疏于后:右伏以恩爱别离,同谓之苦;
死生寿夭,已定于缘。
欲洗濯其苦因,必依投于僧佛。
某人伏念俱缘利国,致祸及身。
岂意一朝,遂成千古。
脱瘴乡其偶尔,登堂室之阒然。
谛想音容,疑远游之未返;
难居岁月,俄大祥之已临。
寡婶弱孤,持骨函而若绝;
偏亲幼弟,拜奠酌而长号。
皇天唯予善人,此理殆成虚语。
疾方增炽,哭不成声。
仰仗真乘,用资冥福。
伏念亡叔协律依如来无畏慈力,生菩萨有缘悲心。
摧落业障之山,倍增功德之海。
一念透脱,六根顿明。
已在人间,聪明更益其念;
尚留恶道,慧明即触其身。
决结龙华之后期,同副灵山之夙愿。
维摩诘所说经通论 其二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三七、《北山小集》卷一四
是经所说法,真俗、圣凡、净秽平等,不作异观,故在会菩萨自等观菩萨已下五十菩萨,及弥勒、文殊五十二菩萨也。
等观、不等观、等不等观所以为等观,亦去等观之著也。
是神通自在必自三昧中起。
三昧者,正定也。
是所谓神通妙用,亦法尔如然,故有定自在菩萨、法自在菩萨、法相菩萨也。
解脱神通亦是此身光明发现,故有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
是一切佛聚一切义海,故有宝积菩萨、辩积菩萨。
手有拯拔引接之义,菩萨常以法宝、法印拯拔众生,上至十地菩萨、四果诸天,下至地狱畜生饿鬼,高下平等,一以法宝、法印而拯拔之,故有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
所言法印如印印文,无先无后,无作无二,即时具足,无有差异。
字有先后而印时无先后,文有文义而印中无文义,然而普遍无碍,事理周圆,无作无二。
诸佛经中所言印者皆此义也。
常惨菩萨大悲无量,故喜根菩萨、喜王菩萨大喜无量,故辨音菩萨常说是法,故虚空藏菩萨法无尽,故执宝炬菩萨以法光明破冥闇,故宝勇菩萨负荷众生无所畏,故宝见菩萨无见而见是法见,故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法法互融无所碍,故无缘观菩萨不起真际,故惠积菩萨法无量,故宝胜菩萨无能胜,故天王菩萨最尊胜,故坏魔菩萨摧伏四魔与诸怨贼,故电得菩萨法如幻化,故自在王菩萨具不可思议解脱,故功德相严菩萨总持万行,故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法音无边,故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具大力,故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度生死海无疲厌,故妙生菩萨念念出生而常寂,故华严菩萨开敷佛华大庄严,故观世音菩萨具悲智,故得大势至菩萨具愿力,故梵网菩萨即烦恼网、即清净网不相留碍,故宝杖菩萨住佛威仪,故无胜菩萨无等等,故严土菩萨三千大千世界悉皆严净,法无不遍,故金髻菩萨、珠髻菩萨至法顶,故于是终之以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者。
如诸菩萨,具如是等法,即成佛果。
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已授佛记者,故然不离文殊师利清净根本智也。
善财童子遍参善知识已后,见弥勒与文殊是也。
北雁儿落带得胜令 明 · 汪廷讷
 出处:六十种曲 狮吼记 第二十二出
生菩萨好护持你要他似
鸠盘茶深相畏他虽然
犯淫心色界中你为甚
作嗔想心田内
全不发菩提。
怎免堕泥犁怪不得
天上垂凶曜却原来
人间应恶妻。
旦:大王爷不要破言
奴家回到阳间。
还要面目见人哩。
末喝介:休题阳世重欢会。
须知酆都无了期。
冈州栖壑和尚鼎湖 明末清初 · 伍瑞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昔日从师断二愚,别来原只在须臾。
肉身喜见生菩萨,法座前称老腐儒。
满月一帘天在水,香风万里露成珠。
凭师试展琉璃臂,入我罔城立雪图。
霞裳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四
薛调自是生菩萨陆远真为饤坐梨。
倘教宋袆分甲乙,都输妖冶谢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