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徐州事宜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八
右。
张愔狂愚。
敢阻朝命。
但虑强邻潜导。
故使之然。
或闻移牒出军。
屯于境上。
外示攻胁。
其实卫之。
倘诸军进攻。
事至危迫。
度其不能济也。
则必执以为功。
既居将相之崇。
又有讨伐之绩。
不待朝廷加地进律。
徐方去矣。
虽万万无之。
亦不可不虑。
诚在率励整训。
合力急攻。
但一方底平。
则四方知惧。
倘向淹时月。
未就诛夷。
则不如委以州师。
俾其传达。
苟安反侧。
以为后图。
但运路通流。
师律精劲。
更命文武兼材之臣。
徙为三州节度
且扬徐乖远。
控摄异宜。
移镇则兵力难分。
遥制则威重不足。
愚夫武校。
积习常情。
欲其复制旌旄。
不隶邻道。
得人以授。
必易为理。
又防闲暴慢。
皆在其初。
实由藩镇岁深。
没于其位。
将校窃报恩之义。
子弟蓄乐祸之心。
陛下务人之安。
含垢屈法。
因以授仕。
其风寖然。
臣以为三载考绩。
先王之制。
或惜其为理。
就加爵秩者。
不过五年。
则必交代。
不幸物故。
虽其子亦可继之者。
麾下有可代之者。
则必授于诸镇。
而命其帅于朝。
不得已则命于邻壤。
又其次也。
擢其介。
又其次也。
设有龃龉者。
则以严师临之。
以大顺责之。
人各有心。
固思自效。
凡举事固计其当否。
而不计其济否。
易曰。
师出以律。
否臧凶。
正谓此也。
位与望未至。
而骤居之。
其败必速。
又使人人有觊倖之心。
此四方所以多故也。
酌理道之源。
尊朝廷之柄。
柄归于上。
则事理于下。
但修之近者。
则远者自至矣。
制于易者。
则难者自化矣。
如此则纲维毕举。
利泽潜流。
自古霸王之道也。
易曰。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伏惟陛下留念。
以前淮右未平。
徐方犹梗。
师徒淹久。
率土同忧。
臣自十数年间。
礼官言司言之任。
愚陋无补。
冒掖垣
又思。
汉朝梅福
南昌之微。
犹远陈时政。
敢以血诚管见。
博采偫情。
辄竭肝肺。
因陈本末。
理有似迂而寔近。
言有过直而不诬。
干黩宸严。
莫识忌讳。
心魂震越。
伏待刑书
无任恳款惶悸之至。
谨奉状陈奏以闻。
谨奏。
月夜泛舟重送许校书联句序783年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公范江西辟书。驾言即路。
其出处之迹。与婉婉之画。
鄙人不腆。已为之序引。
且吴抵钟陵。二千里而遥。
凡我诸生。怆离宴之不足。
故再徵斯会。秋月若昼。
方舟溯沿。笑言不哗。
引满造适。公范乃握管作三字丽句。
仆与二三子联而继之。申之以四五六七。
以广其事。如其风烟月露。
与行者居者之思。各见于词。
张评事襄阳觐省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二
廷尉评张君。以温文敏直。
为修身策名之具。其于㪺挹风雅。
导咏情性。成乎馀力。
粲为清词。故尝拥盛府之传。
諠士林之誉。自中发外。
岂徒然哉。春三月
钟陵汉南。䌽衣班然。
脂辖首路。将欲问诗礼于堂下。
谒旌旆于辕门。汉南之渴贤下士
张侯之清声茂实。翔集之美。
其可逃乎。仆以不腆。
钟陵从事之末。君即我公之南容也。
故得揖光尘于门阁。接笑言于杯斝。
交欢而庄敬。既醉而温克。
乐未几也。别又继之
偫贤以地经旧楚。有离骚遗风。
凡今宴軷歌诗。惟楚词是敩。
以官命轻重。为编次前后云。
京兆少尹西厅壁记800年2月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汉制。
三辅丞秩六百石。
东汉秩千石。
魏晋京兆郡
则曰治中。
至隋则曰司马。
又曰赞治
国家沿前代之故。
再更其名。
至开元初
命为少尹
其员二。
其品四。
纲纪众务。
而分贰之。
上助官师表则之重。
而佐其慈惠。
董掾史属城之理。
而推其功善。
大积而不挠。
中行而有伦。
和协辑睦。
宣明教令。
非文行政事之全者。
不得居之。
贞元十六年春二月
诏宏农杨于陵达夫吏部郎中莅其职。
先是达夫之佐元侯也。
四入御史府
天台也。
五为剧曹郎
懿文菁华。
履行直温。
折中宪令。
克勤细大。
是宜典司名命。
列侍左右。
而犹以吏理扬历于浩穰之府。
抑天之爱人。
俾覆露于毂下耶。
或姑阅其能。
而将大授之耶。
初西厅少尹视事之堂。
大历中
其长黎氏。
以胜势之近。
取为亭沼。
故移创于是。
自后厥官罕备。
居之者不推本所代。
而斯宇寖废。
达夫之拜未浃旬。
其僚继之
于是达夫徵缺员以循旧常。
宏必葺以办攸处。
用宿其业而修其方。
凡所颛督。
武备厩置
刑书纠禁。
工徒启塞。
右曹之事。
大凡天子县内之理。
无不赞也。
无不抗也。
称职者或退其品而选于近侍。
或进其材而擢为大吏。
六官
分十联。
皆其迁次然也。
以旧记湮落。
虑失其传。
今断自太极元年而下。
列其名氏岁月。
俾风采相属。
且为故志云。
上巳日刘尚书宴集北池序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
才智宏杰者其人尊。
政教易简者其民泰。
时节和畅者其游盛。
地形盘郁者其宴雄。
尚书刘公
挺天姿之英特。
采人心之愉乐。
上巳之暄淑。
趣北池之汗漫。
操四驾。
腾百祥。
皇皇煜煜。
气象飘动。
真高会也。
况乎九天之泽。
滂沱下澍。
新握龙节。
保宁坤维。
苟或风流褊俭不耀。
是则欲憔悴宠荣也。
岂承荷锡命之意乎。
岩岩西蜀
古称天府之奥也。
江山数千里。
羌蛮万馀落。
岁时风俗豪侈。
凡所好尚。
奇伟谲怪。
遭值此际。
得摅胸襟。
故尤为壮观矣。
先期旬日也。
严经术。
洗涯岸。
洞篁筱。
炽台榭。
有事之辰也。
拥幢盖。
宾客
寅及于近郊。
卯及于北池。
其降车也。
鼙鼓发。
登舟也。
丝桐揭。
解缆也。
百戏作。
览水府。
摧江蓠。
叱天吴。
拉冯夷。
跃龟鱼。
腾蛟螭。
琴高
啸宓。
引蓬壶以回泊。
若云蔚而霞帔。
一何壮也。
及乎耳烦目剧。
绵趣静境。
稍自引去于空阔。
水波不动。
四罗郡山。
簪裾坐于天上。
思虑游于象表。
又何旷也。
观夫水嬉之伦。
储精蓄锐。
天高日晏。
思奋馀勇。
实有赤县。
两为朋曹。
献奇较艺。
钩索胜负。
于是划万人之浩扰。
豁一路之清泚。
南北稳彻。
中无飞鸟。
爰挂锦彩。
从风为标。
烂然长虹。
横拖空碧。
乃计才力。
量远迩。
一号令。
雷鼓而飞。
千桡动。
万夫呼。
闪电流于目眦。
羽翼生于肘下。
观者山立。
阴助斗志。
肺肠为之沸渭。
草树为之偃悴。
揭竿取胜。
扬旌而旋。
观其猛厉之气。
腾陵之势。
崇山可破也。
青天可登也。
若使移于摧坚陷阵之地。
宁有对宇宙乎。
夫文质殊涂。
古今异宜。
君子作事。
得时也。
是都也。
有军旅焉。
有南诏焉。
西戎焉。
尚或以清流激湍。
一觞一咏。
宾客之娱者。
是不知变也。
而识者咍之。
其观一时之能事。
成千古之休烈
在今辰也。
岂与夫永和少长咸集。
同日而言哉。
自顾薄劣。
尘厕下介。
谬处陈璋之任。
被命首叙。
敢逡巡乎。
请赋八韵。
以耀兰亭诸子也。
先是故太师韦公。
因是令节。
课宾寮赋诗。
乃取诸黄裳以为韵。
尚书继之以青。
盖欲使其五色相宣耳。
庄恪太子哀册文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三
大唐开成三年岁次戊午十月乙酉朔十六日庚子皇太子薨于少阳院。
十七日辛丑。迁座于大吉殿。
十一月乙卯朔二十四日戊寅。命册使太子太师右仆射门下侍郎国子祭酒平章事郑覃副使中书侍郎平章事杨嗣复持节谥曰庄恪
十二月乙酉朔十二日景申。葬于骊山之北原庄恪陵。
礼也。玉琯岁穷。
金壶漏尽。祖奠告彻。
哀笳将引。庭灭燎而月寒。
路摇旌而风紧。皇帝念主鬯之缺位。
佩觿之夭年。铜楼巳闭。
银牒徒悬。方追思于对日。
遽冥寞而宾天。典册具举。
文物咸备。爰诏侍臣。
显扬上嗣。其词曰。
皇矣帝绪。肇基绵古。
种德尊道。宗文祖武。
上圣开成。天下和平。
储祉发祥。是生元良
覃吁之初。岐嶷用彰。
蕴才游艺。玉裕金相。
既免孩提。是加封殖。
俾维城于东鲁。锡介圭于上国。
辞荣朱邸。正位青宫。
尊师重傅。养德含聪。
畏驰道而不绝。问寝门而益恭。
招贤警戒。齿冑谦冲。
冀日跻于三善。奉天慈于九重
汉庄好学。既显于外。
魏丕能文。方循于内。
美不贰于颜过。嘉得三于鲤退。
焜耀甲观。铿锵瑜佩。
方积善于为山。何反真而游岱。
呜呼哀哉。忧兢损寿。
沉疴始遘。偫望并走。
百灵宜祐。吴客之问徒为。
越人之方靡救。占前星之掩曜。
东朝之降咎。天垂象而则然。
人由巳而何有。呜呼哀哉。
税驾承华兮即宫夜台。凤笙长绝兮蜃辂徐来。
启青宫而右出。历元灞而左回。
度凋林兮魂断。入旷野兮心摧。
水助挽而幽咽。云带翣而徘徊。
悲佳城之巳掩。见新庙之方开。
呜呼哀哉。授经兮曷期。
执绋兮增欷。九原作兮何嗟及。
七日还兮安可希。有少海之波逝。
西园之盖飞。商山之羽翼巳散。
望苑宾客咸归。瑟彼玉简。
閟于泉扉。用传信于文字。
愿不昧于音徽。呜呼哀哉。
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 中唐 · 冯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
能树休勋。
著茂功。
丰人爵。
列天秩。
焜耀当代。
恢张其门者。
几何人哉。
不有营缮乎。
先宗庙而后宫室。
不有禋祀乎。
怆春秋而感霜露。
大和甲寅岁
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陈郡殷公侑建家庙于京师永平里之东北隅
礼也。
前此表陈其情。
诏报曰俞。
勿亟成功。
度思来格。
于是乎讨献尸奠盎之茂典。
徵以茧栗浴兰之通制。
冬十有一月卒亥。
工部卫尉骑省府君李氏周氏刘氏三太夫人神主。
克祔于其室。
自西徂东。
靡陋靡丰。
守经据古。
处约为恭。
追惟我氏之权舆。
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
桓灵间为谏议大夫
冀州刺史
避党锢弃官。
挈家属南渡江。
栖于曲阿
迈德流芳。
或隐或显。
粲于家牒。
播于人闻。
十九代至工部府君讳楷字文绚。
高宗朝四岳举高第。
释褐拜雍州新丰
累迁大理丞
天授中以议狱平反。
为酷吏所陷。
台州永宁丞。
今上大和八年七月
诏追赠工部侍郎
卫尉府君讳元觉字元明。
十八明经出身。
工部府君处明夷之时。
持法不挠。
谪居而殁。
未归旧阡。
茹荼调选。
求为宁海
既克营护。
祔于先兆。
遂大布之衣。
终身不言禄。
工部府君同日追赠卫尉少卿
骑省府君讳怿字易从。
少负志气。
博学善属文。
弱冠游太学
籍甚于公卿间。
天宝末
知天下将乱。
乃促装东归。
侍太夫人版舆徙居吴郡
吴中士大夫得从府君游者。
乡党以为荣。
本道采访使李希言辟为从事
奏授试昆山
浙东节度使薛兼训请为谋。
奏授试右卫兵曹参军
并不就。
事具今东川节度礼部尚书杨嗣复府君神道碑。
元和至宝历中
累追赠左散骑常侍
于戏。
三君皆位不充量。
道屯于时。
赠典累锡。
覃恩逮及。
天其或者将厥后必有达人畴庸。
缵服在于兹者。
不然。
陈郡之庞鸿魁梧。
磊砢昭彰若此。
陈郡公大度宏略。
自诚而明。
垂髫而早闻立志。
负笈而见赏先达。
佐轺轩不辱于绝域。
礼闱有声于奉常
尔其起草弥纶。
剖符恺悌。
五谏之宏益。
十连之劳徕。
徵拜名卿。
出乘元戎。
奋饿夫为齐氓。
化乱邦为善部。
襁负始至。
壶浆遽迎。
锡命就加。
玺书亟降。
时以为贺。
公以为忧。
人洪人。
沧人郓人。
既尸祝之。
又讴歌之。
异日。
郑伯来朝。
韩侯入觐。
执圭有委蛇之状。
捧俎申洞属之容。
扬名立身。
养亲继孝。
贤臣之懿图彰矣。
君子之能事毕矣。
夫碑之于神道者
悬窆所用。
碑之于庙门者。
丽牲所资。
先祖无美而称之。
之为近诬。
先祖有美而不称之。
之谓不明。
古之人铭其功烈于鼎。
今人铭其德善于碑。
若然。
则转石他山。
搜词直笔。
垂悠久于刊刻。
托坚刚以居诸。
鼓音无穷。
钟庆不匮。
尽在是巳。
其铭曰。
帝里西偏。
天街右方。
三室两厢。
克建斯堂。
于惟浸昌。
云谁经之。
郓侯殷君。
云谁处之。
祖烈宗文
蔼然清芬。
扬名显亲。
教孝申敬。
是为率德。
可以观政。
莫之与盛。
比时备物。
追远复始。
无违享尝。
兹用受祉。
固在元祀。
祝嘏言具。
粢盛既饬。
罔绝敬齐。
如闻叹息。
有典有则。
顺考前典。
聿修明禋。
事死犹生。
为能飨亲。
爰奉爰尊。
于惟皇祖。
持法不回。
酷吏所挤。
竟孤其才。
佥曰哀哉。
穆穆王父。
天钟孝德。
啜泣封树。
归全兆域。
报曰罔极。
猗那先子。
超度名辈。
远图中辍。
贻庆后代。
元鉴不昧。
否道既倾。
复迷非远。
奉承如在。
钦若报本。
飞章沥恳。
秉钺有虔。
干城嶷然。
永怀悽怆。
长荐吉蠲。
于斯万年。
唐州杨八归厚823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引用典故:迁乔 凤凰池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铙旦夕吹。
浅草遥迎鹔鹴马,春风乱飐辟邪旗。
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
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时徐晦杨嗣复二舍人与唐州同年及第)
许孟容河南尹常侍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
吴公袁安河南尹守。皆能以廉平清肃。
驭吏教人。孰能继之
我有良吏。某官许孟容
才志甚大。言论甚高。
台阁间。蔼然公望
尝尹京邑。观其器用。
临事能守。当官敢言。
不吐刚以茹柔。不附上以急下。
政无烦碎。甚合众心。
及是转迁。颇有遗爱。
河洛千里。都畿在焉。
凡所选任。必归望实。
考言询事。非尔而谁。
不忘旧政。可立新绩。
仍以骑省。申而宠之。
杨嗣复库部郎中知制诰821年10月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权知兵部郎中杨嗣复
朕闻前代制诰中书令侍郎舍人通掌之。
国朝以来。或以他官兼领。
惟其人是用。不限于资秩职署焉。
予以为然。多繇是选。
前所命者。时称得人
研实覈名。次第及汝。
嗣复根于义训。播为令器。
文焕发而才秀出。不当汨没于郎吏间。
贞元中。汝父为中书舍人
甚称厥职。今使汝继书吾命。
成一家言。堂烜国华。
在于此举。尔宜兢兢祗励。
无陨其名。可库部郎中知制诰
郑絪吏部尚书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天官太宰
秩序常尊。
自昔迄今。
冠诸卿首。
非位望崇盛者。
不可以处之。
而朕即位以来。
凡命故相领者三矣。
迨此而四。
可不重乎。
东都留守防禦使检校刑部尚书御史大夫荥阳县开国公郑絪
邴吉之宽裕。
子产恭惠
合而为用。
藩辅四朝。
故事遗爱。
留于官次。
国之都府
半在东周
委以保釐。
人安吏肃。
重烦耆德。
入领冢卿。
昔魏用崔炎毛玠典吏曹。
一时之士。
以廉节自励。
国朝以宋璟(一作景)李乂选部
亦能遏绝讹伪。
振张纪纲。
官无古今。
得人则理。
吾言及此。
欲尔继之
吏部尚书
得乙请用父荫所司以赠官降正官荫一等乙云父死王事合与正官同802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官分正赠。荫别品阶。
如酬死继之勋。则厚赏延之宠。
追思乙父。励乃臣节。
捐躯致命。尚克底定尔功。
继代劝能。岂忘勤恤我后。
椒聊既称有实。未可无阴。
忠且忘身。优宜及嗣。
如或病捐馆舍。赠官当合降阶。
今则死卫国家。叙荫所宜同正
庶旌义烈。用叶条章。
沃洲山禅院记832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洲山之阳。
天姥岑之阴。南对天台
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
而金庭石鼓介焉。西北有支遁岭。
而养马坡放鹤峰次焉。东南有石桥溪。
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
其馀卑岩小泉。如子孙之从父祖者。
不可胜数。东南山水。
越为首。剡为面。
沃洲天姥为眉目。夫有非常之境。
然后有非常之人栖焉。晋宋以来。
因山洞开。厥初有罗汉僧西天竺人白道猷居焉。
次有高僧竺法潜支道林居焉。次又有乾兴支遁开威蕴崇实光识裴藏济度逞印凡十八僧居焉。
高士名人有戴逵王洽刘恢元度殷融郗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霞袁彦伯王蒙卫玠谢万石蔡叔王羲之凡十八人。或游焉。
或止焉。故道猷诗云。
连峰数千里。林带平津。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谢灵运诗云。暝投剡中宿。
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
还期安可寻。盖人与山相得于一时也。
自齐至唐。兹山寖荒。
灵境寂寥。罕有人游。
故词人朱放诗云。月在沃洲山上。
人归剡县江边。刘长卿诗云。
何人住沃洲。此皆爱而不到者也。
太和二年春。有头陀僧白寂然来游兹山。
道猷支竺遗迹。泉石尽在。
依依然如归故乡。恋不能去。
时浙东廉使元相国闻之。始为卜筑。
廉使陆中丞(一作和)之。助其缮完。
三年而禅院成。五年而佛事立。
正殿若干间。斋堂若干间。
僧舍若干间。腊之僧。
岁不下八九十。安居游观之外。
日与寂然讨论心要。振起禅风。
白黑之徒。附而化者甚众。
嗟乎。支竺殁而佛声寝。
灵山废而法不作。后数百岁而寂然继之
岂非时有待而化有缘耶。六年
寂然遣门徒僧常贽自剡抵洛。持书与图。
诣从叔乐天乞为禅院记云。昔道猷肇开兹山。
寂然嗣兴兹山。今日乐天又垂文兹山。
异乎哉沃洲山。与白氏其世有缘乎。
冷泉亭823年8月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冷泉亭
东南山水。
馀杭郡为最。
就郡言。
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言。
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
水中央。
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
广不累丈。
而撮奇得要。
地搜胜槩。
物无遁形。
之日。
吾爱其草薰薰。
木欣欣。
可以导和纳粹。
畅人血气。
之夜。
吾爱其泉渟渟
风泠泠。
可以蠲烦析酲。
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
岩石为屏。
云从栋生。
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
可濯足于床下。
卧而狎之者。
可垂钓于枕上。
矧又潺湲洁澈。
粹冷柔滑。
若俗士。
若道人。
眼耳之尘。
心舌之垢。
不待盥涤。
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
可胜言哉。
斯所以最馀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
丛山复湖。
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
有相里君造虚白亭
韩仆射皋作候仙亭。
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
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
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
如指之列。
可谓佳境殚矣。
能事毕矣。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
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
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王播刑部尚书诸道盐铁转运等使821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汉诸儒议盐铁者百辈。
终莫能罢。
以其均口赋利。
则贵贱尽征于王府矣。
而国家岁漕关东之粟帛。
以实京师
重事也。
并是两者。
非才勿居。
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中散大夫检校户部尚书成都尹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王播
昔我宪宗章武皇帝枭琳于
擒辟于蜀。
缚锜于吴。
而又继之以元济师道之役。
十五年间。
盖烦费矣。
然而资用饶而人不加赋。
朕甚异焉。
谋及耆艾。
以求其故。
皆曰蜀帅是时司筦榷者八年。
忠而能勤。
善于其职。
先皇帝咨访委遇。
用之不疑。
下竭其才。
而上专其任也。
是用徵自益部。
授之刑曹。
复以旧务烦之。
式所以藉尔奉力之熟耳。
于戏。
知人则哲。
宪考能之。
顾兹不明。
敢有贰事。
尔其追奉先眷。
佐予冲人。
忠尽始终。
以服休命。
可守刑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散官勋如故。
杨嗣复权知尚书兵部郎中821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吏部郎中杨嗣复
官天下之文武。重事也。
兵部郎中二员。一在侍从
不居外省。旁求其一。
颇甚难之。而执事者皆曰。
近以文章词赋之士为名辈。由此者坐至公卿。
娴达宪章。用是稀少。
而吏曹郎嗣复州里秀异。
议论宏博。宜其以所长自多。
然而操剸吏事。细大无遗。
用副虚求。允谓宜称
尔其试守兹任。为予简稽
苟能修明。旋议超陟
可权知兵部郎中。馀如故。
丞相礼部尚书文公权德舆文集序 唐 · 杨嗣复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唐有天下二百二十载。
用文章显于时。
代有其人。
然而自成童就傅。
以及考终命。
解巾筮仕。
以及钧衡师保。
造次必于文。
视听必于文。
采章皆正色而无駮杂。
调韵皆正声而无奇邪。
滔滔然如河东注。
不知其极。
而又处命书纶綍之任。
专考覈品藻之柄。
参化成辅翊之勋。
初中终全而有之。
得之于相国文公矣。
公讳德舆
字载之
天水人也。
族望祖宗之远。
当官行已之道。
语在国史。
铭于圹而碑于途。
此不敢详。
今所载者。
因缘文业而已。
蚤岁为淮南江西从事掾
管记室之任。
属词诣理。
奏入报可。
移文走檄。
疆事迎解。
登朝为起居舍人
驾部员外郎
司勋郎中
中书舍人
凡四任九年。
专掌诏诰。
大则发德音。
修典册。
洒朝廷之利泽。
增盛德之形容。
小则褒才能。
叙官业。
区分流品。
申明诫劝。
无诞词。
无巧语。
诚直温润。
真王者之言。
公昔自纂录为制集五十卷。
托于友人湖南观察使杨公凭为之序。
故今不在编次之内。
其他千名万状
随意所属。
牢笼今古。
穷极微细。
周流于亲爱情理之间。
磅礡于勋贤久大之业。
不为利疚。
不以菲废。
本乎道以行乎文。
故能独步当时。
人人心伏。
非以德爵齿挟而致之。
贞元中
奉诏考定贤良草泽之士。
升名者十七人。
及为礼部侍郎
进士第者七十有馀。
鸾凰梓。
举集其门。
登辅相之位者。
前后凡十人。
其他征镇岳牧文昌掖垣之选。
不可悉数。
继居其任者。
今犹森然。
非精识洞鉴其词而知其人。
何以臻此耶。
宪宗皇帝绍开中兴。
始以英明。
申威提法。
武功既愈。
文教是图。
元和五年冬
执政暴疾。
既瘖且痹。
未旬日而公作相。
宪章儒术。
润色王度
使和声顺气。
发自廊庙。
而鬯浃于幽遐。
我之所长。
时以推戴。
玉立冰洁。
无缁磷迁染之讥。
以文德自终。
岂徒然哉。
嗣复不佞。
发迹门馆。
曹台席
皆忝前躅。
公之元子中书舍人璩。
不幸短命。
其嗣宪孙。
泣奉文集。
求鄙词以冠篇首。
虽观于巨海。
难挹波涛。
而藉用白茅
所资诚敬。
其五十卷次第具在集目。
谨序。
九證心戒序 唐 · 杨嗣复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嗣复愚之至也。不知愚而所以愚。
每雕讹斲弊。求多誉而自饰。
曾未辩巧捷轻曲。为大妄之枝叶。
大愚之薮泽。但务躁进。
不欲静止。因读庄周孔圣九徵。
乃泫然流涕。扪心愧意。
方觉弛张不得其妙。通变不得其精。
于是火集中肠。冰寒肌骨。
同书绅之作戒。仰佩韦以自儆。
赞味斯语。欲寡其过。
乃屏繁机。操笔砚。
各随本事。妄有褒阐。
虽不作发挥圣作。亦表吁嗟尚其九徵之力也。
太行莫并其高。溟津莫同其深。
且物不能自大。因人而大之。
人不能自名。因事而名之。
即人可以鉴物。事可以鉴人。
物当鉴而振美无斁。人当鉴而垂誉无极。
其九徵之文。即鉴人者也。
救必坠。扶必颠。
登吉途。辩吉士
如沈疴之服良药。昏夜之有灯烛。
欣叹不尽。敢引类而侔之。
尝闻老氏教誇黄庭神验。读之万遍。
必得上升。上升之言。
诱聋俗耳。何者。
真隐之士。自保形骸。
道播四支。德耕五藏。
故述黄庭内景外景。并是修身修心之书。
以时人乐其远而不乐其近。贱其目而不贱其闻。
故易于易而不易于不易。难于难而不难于不难。
乃假立蕊宫。欲伸其说。
虚张琼户。使重斯言。
所以同于道者道以得之。同于德者德以得之。
以心付心。以口传口。
其要在一读其文。即一修其心。
读经万遍。即耳聪目明。
神清气灵。调卫理营。
六府和平。于是染妄不干。
筋骸自洁。同上清之真侣。
为出世之高人。指名喻仙。
以励行者。未可脂肥满腹。
营虑填胸。含蓄是非。
包藏喜怒。口念黄庭之字。
心迷碧落之门。如刻规矩于冰霜。
齐曲直于云雾。有何功德。
而自勤哉。于是念黄庭之人。
非修黄庭之事也。此九徵之书。
亦念至万遍。随而行之。
即知正知非。辩辱辩疑。
绝诈防机。百禄来依。
于是节贯青松。名高白日。
同上古之君子。为当代之令人。
风格难俦。贞华独立。
未可刚愎好犯。憸虐居中。
蹈虚迹危。甘佞乐拙。
口念九徵之字。身无一行可观。
如朽木强雕。难施斤斧。
腐铁虽淬。终乏光辉。
徒有虚劳。而无实迹。
夫筌者所以在鱼。得鱼忘筌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慎勿失鱼而空执其筌。失意而空守其言。
此是读九徵之夫。非行九徵之士也。
如药能疗病。必坚服之。
书能治身。必坚行之。
坚之至。无不愈矣。
即存身保命。力不减于黄庭。
心淡体闲。道更融于内景。
以其拔驰名救物之志。同深居避事之徒。
彼利一身。此利多人。
宏济邈然。孔圣之道长矣。
而乃不践倖人之迹。长亲长者之车。
口出雅言。腹包至行。
常能外已。不私于身。
还同饮醴味。便是行云化雨。
德经曰。修之身其德乃真。
未有已不修而有真德者也。若使敬之如神明。
仰之如日月。一言出而千里响应。
一行著而四海趋风者。此修身而得之。
未有不修而得之者。嗣复年四十一。
造次至三品。人多称幸。
凡得其如高名厚利。唯恐不及。
自六七载。有拯物之愿。
无自拯之心。但力步烟霄。
蹑云霞之路。未足上亲天汉。
恐雨露之恩不浓。此贪名也。
非畏盈惧满慎终之心也。非知进退存亡之心也。
如此心未决。增负乘致寇之迫。
必待人而拯已。何力能自拯也。
今者洗心涤肠。祗德语。
尽夜慄慄。若临深谷。
必薄嗜捐华。袪情除妄。
至于白首。不敢中废。
孔子曰。凡人心难知于天。
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不可测也。诚哉是言。
有貌苦而心柔顺者。有貌和而心酷烈者。
有貌弱而心劲悍者。有貌刚而心慑怯者。
或美其言而失信。寡其辞而好凌。
近于礼而善谀。强其气而无节。
又有张君子之腹。陈小人之心。
衒虎豹之文。中犬羊之质。
又有外示躁挠。中实静安
不耀已功。阴施惠泽。
又有正言驭物。直道观人。
哺糟顺时。受污合俗。
又有礼下于人。言屈于已。
顾瞻其行。心之不同。
故不可悉识也。君子以此九事观人者。
以明镜瞩颜。毫微莫隐。
流光鉴物。曲直何逃。
彼之进不进。此知彼也。
此之退不退。彼知此也。
周于所验。已得于心。
以验明周。故存于目。
如于九徵之中。粗得一者。
生一叶。谁谓无芳。
桂长初条。宛然嘉木。
得二三者。如渔舟入浦。
不揖浊流。樵客登山。
不争俗路。得四五者。
如镆铘之两利不可当。璠玙之辉美不可并。
得六七者。如金石在庭。
欣逢雅韵。黼黻居箧。
喜观华章。得八九者。
如骊龙出海。光透万重。
鹏翼高抟。声闻六合。
如得其人。即倾意而邻向。
孰敢不勉。以副思齐之至也。
高者附之。卑者举之。
屈者伸之。沈者浮之。
德者师之。谦者友之。
亲者厚之。疏者礼之。
能自观也上之。谓他人之所观也。
知上之上慕哉。知下之下惧哉。
崔子玉座右铭诸葛亮有审心戒。
所以桎梏诳妄。羁锁满溢。
嗣复不敢类古人而创立题目。亦欲因古人而刊削是非。
便以九徵心戒为名。用绳准不迁之行。
正文之下。皆嗣复述耳。
时大和元年丁未岁夏四月十一日。谨题。
九證心戒后序 唐 · 杨嗣复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嗣复浅钝极矣。亦喜挹此说。
今者谬为纂释。倍感于心。
虽有是言。实无斯行。
日省其说。读而改之。
其达者恐我行不及言必忧。迷者喜我行不及言必笑。
丈夫既有言也。岂敢中道而废。
当不使相笑者笑。相忧者忧。
必有年矣。知余者表余心矣。
不知余者曷敢言志。当自省惕而行之。
论救杨嗣复李珏陈夷直状841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臣等闻向外传说纷然。
陛下皆遣中使
未测其由。
臣等相顾忧惶。
不知死所。
嗣复等所涉议论。
实负圣明。
臣等所以显书其罪。
不为末减。
只望止于窜逐。
用戒偫邪。
人称刑人于市
与众共弃。
陛下若以嗣复等罪状必不可容。
伏望且降使臣
就彼鞫问。
待得其罪。
显戮不迟。
如便遣使。
必遗后悔
文宗只缘贬宋申锡
更不按问。
至今人以为冤。
臣等于嗣复等。
实无情故。
所利者宗庙。
所惜者圣明。
不欲令一事骇听。
失天下之望。
若使四方将相
或以此为词。
臣等避罪不言。
无以塞责。
伏望陛下特回宸虑。
下纳愚忠。
臣等馀年。
方敢自保。
陛下若以臣等事君不尽。
情涉容奸。
先罪臣等。
实所甘分。
辄陈肝血。
不避严诛。
不任恳切兢惶之至。
谨俯伏待罪。
望速降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