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元范”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广析疑论 隋末唐初 · 释法琳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
李远舍人者。曾读斯论。
意所未详。便以示沙门法琳
请更广其义类。乃答曰。
蒙示辛氏与净法师齐物论大约两问。词旨宏赡。
理致幽绝。既开义府。
特曜文锋。举佛姓平等之谈。
别偫生各解之说。陈彼此之两难。
辨元同之一门。非夫契彼寰中。
孰能震斯高论。美则美矣。
疑颇疑焉。何者。
寻上皇朝彻。始流先觉之名。
法王应物。爰标佛陀之号。
智慧者。盖分别之小术。
般若者。乃无智之大宗
分别缘起。所以强称先觉。
无知性寂。于是假谓佛陀
分别既于外有数。无知则于内无心。
于外有数。分别之见不亡。
于内无心。诱引之功莫匮。
甚秋毫之方巨岳。踰尺鴳之比大鹏。
不可同年而语矣。庄生云。
吾亡是非。不亡彼此。
庸讵然乎。所以小智不及大智。
小年不及大年。惟彭祖之特闻。
非众人之所逮也。况三世之理不差。
二谛之门可验。是以圣立因果。
凡夫有得圣之期。道称自然。
学者无成道之望。从微至著。
凭缮剋而方研。乘因趣果。
藉熏修而始见。彼既知而故问。
余亦述而略答。详夫一音普被。
弱丧由是同归。四智广覃。
真如以之自显。自显也者。
唯微唯彰。同归也者。
孰来孰去。盖知随业受报。
二鸟不嫌其短长。因湿致生。
两虫无择于飞化。不存待与无待。
明即待之非待矣。请试论之。
阚泽有言。孔老法天。
诸天法佛。洪范九畴。
承天制用。上方十善。
奉佛慈风。若将孔老。
以匹圣尊。可谓子贡仲尼
跛鳖陵于骏骥。欲观渤澥。
更保涓流。何异蔽目而视毛端。
却行以求前路。非所应也。
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
王濛谢尚。人伦之羽仪。
次则郗超王谧刘璆谢容等。并江左英彦。
七十馀人。皆学综九流。
才映千古。咸言性灵真要。
可以持身济俗者。莫过于释氏之教。
宋文帝何尚之王元保等。亦有此谈。
如其宇内并遵斯教。吾当坐致太平矣。
尚之又云。十善畅则人天兴。
五戒行则鬼畜绝。其实济世之元范
岂造次而可论乎。中舍学富才高。
文华理切。秦悬一字。
蜀挂千金。法琳徒砺铅刀。
何以当兹奇丽也。不量管见。
轻陈鄙俚。敢此有酬。
示麻续组耳。李舍人重释。
涣然神解。重疑顿消。
仍以斯论。广于视听。
故得二文双显。各其志乎。
乞归乡上表 唐 · 叶法善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道士臣某言。
臣江海野人。
素无道业。
涧饮木食。
枯槁自居。
属圣朝宗道之门。
大兴元范
臣得沐皇化
服事五朝。
竭忠尽诚。
披肝沥胆。
一有所补。
万死无恨。
况属圣朝重张宇县。
再安品物。
凡在含识。
咸用昭苏
陛下不弃刍荛。
复收簪履。
臣愚陋。
过蒙恩渥。
假其列棘之司。
加以茅苴之封。
褒荣忻被。
泽漏泉扃。
然臣胡颜堪此大造。
灰身刎首。
不能上答。
前岁天恩赐归乡里。
残魂假息。
获拜先茔。
聚族联党。
不胜悲庆。
属亲姊莫年。
百馀三岁。
见臣还丘壑。
载喜载悲。
才逾一旬。
奄忽先逝。
死生有命
理则固然。
而骨肉有情。
岂无哀痛。
积年之疹。
一朝遂发。
形容枯劣。
殆不能胜。
往者虔奉纶音。
俾投龙璧。
奉使之后。
礼应复命。
心驰魏阙。
意欲骏奔。
病在江乡。
力难胜致。
自前年之冬末
骤辞南土。
去岁之夏首
才达东京
死魂馀步。
抑难训说。
宁有形枯心疾。
叨厕莫宜。
紫绶金章。
人臣极贵。
自非功高带砺。
不可锡其光宠。
况道本希夷。
无关视听。
谬膺匪服。
实玷国猷。
伏愿陛下特赐馀魂。
得归邱墓。
则物善遂性。
天覆无涯。
方违阙廷。
不胜攀恋。
无任恳祷之至。
谨诣朝堂上表以闻。
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
谨言。
禅林妙记后集序 唐 · 释元则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八
窃闻象分庖卦。
克赞神明之德。
训启箕畴。
载穆彝伦之叙。
自兹已降。
述者尤多。
莫不叶璿政而增辉。
仞金闺而耸价。
矧乎真乘上智。
津万有以兴言。
秘藏圆音。
警百灵而畅旨。
烛迷均于丽景。
清神比于甘露。
自非六璎践位。
四轮飞德。
岂能探赜至真。
研机妙本。
是知茂于道者
其教孔修
昌于业者。
其文伊焕。
伏惟皇帝陛下徇齐纂极。
圣敬凝旒。
十善扬仁。
化柔蟠竁之表。
四等调俗。
风高胥燧之前。
犹且峻元范而摛词。
藻常源而衍鉴。
霈垂汗綍。
留思给园。
遂以匠物之馀。
亲迂睿旨。
正名之末。
特缮嘉题。
僧等镕施之恩。
绍隆之泽。
爰初肃召。
载惕中襟。
伏以圣旨难晞。
元津罕涉。
空思测管。
嗟混沌之未开。
实赖叫阍。
时象罔其如得。
兰台太史左侍极应山县开国侯某。
奖鉴弗疲。
阅览无滞。
乃相与搴恕林之英萼。
缴耆山之迅羽。
搜八藏之殊珍。
控三点之灵液。
用成一部。
勒为十卷。
较其精诣。
事绝称言。
然以教海既中。
法门犹广。
虽要妙之旨。
已具前修。
而博赡之文。
终资别录。
窃以登荆山者。
思有献于连城
游楚滨者。
愿纳贡于包匦。
况龙宫逸宝。
照烂于情田。
鹿苑遗芳。
芬葩于字叶。
苟怀贞蔼
孰忘荐奉。
加以成贷有循。
明规在属。
方肆披简。
则琳琅毕炫。
拟之区别。
自分。
有导斯来。
譬东瀛之畎浍。
各归所应。
类南籥之宫徵。
以义相属凡建十章。
章分上下。
成二十卷。
经寻一千五百馀轴。
义列三百六十馀条。
所建十章。
辄成四例。
初二立真俗之境。
次双明染净之由。
中四坦修證之涂。
后两垂汲引之
相次为叙。
各隶多目。
俾大义粲然。
至言罔坠。
暧千门之列敞。
侈百隧之兼储。
同夫晓宿编珠。
诚不伦而磊落。
春丛缀锦。
谅非工而彬布。
实由元览深契。
故使奥旨冥归。
伊其不紊。
抑有凭矣。
然则一毛可以知凤彩。
故所录未多。
双飞不足罄凫洲。
故馀美难极。
既限金口之诲。
良无玉屑之讥。
其间剞削毫芒。
斟酌去取。
恐贻谬于千里。
每加审于三复。
粤以龙朔三年五月十七日
首奉纶言。
迄今麟德元年五月四日
前后二部。
汗青毕具。
前则简而能畅。
后则博而无杂。
庶可以振释网之宏纲。
总法门之要键。
开息心之胜躅。
备多闻之灵囿。
伏愿醍醐上味。
永沃神衷。
般若明珠。
长辉睿握。
斯文不坠。
真宗与日月俱悬。
兹福无量。
宝祚将穹壤齐固云尔。
议拜君亲状 唐 · 释元范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八
沙门元范。敢致状于中台王公侯伯偫僚等。
元范虽不班预议例。而窃有所闻。
前古大德庐山法师。遭时数运。
遂造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理致幽微。
问答元妙。将欲简白。
乍寻难晓。今略述内外典记
明證不敬之理。谨以状上。
请惩应拜之议也。夫天虽至元。
必著日月之明。地虽至寂。
必固山川之化。圣者虽声通冥运。
亦必假贤俊蕃辅。子于百姓者也。
君既使臣以礼。臣须事君以忠。
若不廷争于未然。则恐机发于已矣。
但佛法是区域之外。逾四大之尊。
超寰宇之表。越在三之义。
唱无缘之慈。宏不言之化。
冥功潜运。故曰沐而悠渐。
但中庸之人。以为无益者。
良不悟其所舍也。故先朝圣教序云。
阴阳之妙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佛道崇虚。乘幽控寂。
宏济万品。典御十方者乎。
今既慧日潜晖。像教冥运。
法和敬。非僧而谁。
故佛告信相菩萨曰。我说三宝。
唯是一体。无有别
斯像法传持。当于是矣。
若阿恕伽之礼小僧。谕邪臣以贸众首。
岂非体道之可尚乎。今欲令僧尼鞠躬于礼仪。
劬劳于拜揖。是致佛以拜人。
非人者以奉法。如弁舄翻加于首足。
实回换惑乱之甚矣。且王有常不臣者三。
暂不臣者五。不名者四。
不臣者一。尚书曰。
虞宾在位。舜不臣
诗曰。有客有客。
亦白其马。此承二王之后。
帝者尚所不臣。况僧当大圣之允。
奚足致敬君主。国之宾序。
胡豫失仪。而以不轻礼于四众。
用配敬于一人。此盖菩萨比邱。
情亡物我。况今尊卑位别。
殊非媲偶。又举净名而取稽首。
知法而招恭敬。昔函丈于新学。
不观机而授药。以中忘此意。
宗半字焉。既宴寂于正念。
发宿生而示悟。还得本心。
崇满字矣。于是以亡稽首。
无想接足。乃混缁素于一时。
泯性相于万古。斯并大士权诚。
未可小机普准。故涅槃经云。
我为菩萨说如此偈。今以声闻持戒腊之至。
执威仪之切。非以重傲慢悖君亲。
良欲崇国家利臣人者也。又顺正理论云。
诸天神众不敢希求受五戒者礼。如国君主亦不求比邱礼拜。
以惧损功德及寿命。故今欲行之以之教。
抑之以从俗之礼。窃为仁者不取也。
又僧尼族非蕃类。性简戎蛮。
禀中国而法四夷。承剔割而绍三宝。
据其教则有拜君亲为损。修其法以资家国有益。
恐匿圣言。祸钟自犯。
四分律云。使恭敬耆年不应礼拜白衣者。
正以弗縻于爵禄。异俗网于典诲矣。
王制曰。宗庙有不顺者黜以爵。
山川有神祇而不举者削以地。况僧尼索鬼神之敬。
反父母之礼。若使正教沦胥。
于是污鄙。恐神明所不交泰。
福庆所不流润。灾害几生。
祸乱几作。而含灵废成俗之化。
冑子阙启蒙之训。率土臣人。
顺风载靡。不可自新于师戒。
有助国于教化者也。梵网经云。
不拜君亲。鬼神明矣。
且濡沾不拜。为容节之失。
矧乃割截非束带之仪。瞢削无稽首之饰。
于庠序之风范。朝宰之变怪也。
佛是绝域异俗之化。靡中和顺动之气。
存亡之际。实寄于人矣。
大传曰。正朔所不加。
即君子所不臣。未若福其所训。
利其所禀。便其劳动而用之。
乘其利安而事之。故得百姓之欢心。
即一人有庆者也。又介冑不拜。
虑折其威。师帝不臣。
恐损其道。况衣忍铠。
祖甲。伏龙怖以袈裟。
慑魔威于抖擞。逃隶出家。
王亲降礼。波离入道。
父王致拜。故知道在则贵。
不以人为轻重。是以道破宏人。
人盖宏道者信矣。今遗法所以付于王者。
委护持仗流通也。以四众之微弱。
恐三宝之废坏。藉王者以威伏。
假王者以势逼。今使摄衣屈膝。
握拳稽颡。则连河之化。
于兹阙矣。诗云。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僧等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惧亏遗教之本意。辱同功之法服。
一拜之劳。不必加众僧之损。
一拜之敬。不必加万乘之尊。
顷僧等孜孜而不安其业者。非所以苟为庸庸之躯。
深存靡靡之化矣。恐焕然之美。
无润色于盛代。异国之求。
岂闻于当今者欤。必以经像为芜秽。
不足以崇仰。僧尼为臭腐。
不足为福田。睹教籍者目焦。
修揖拜者变伛。袭缁服则转筋。
谈典礼而齿龋。于是嫌而弃之。
天竺之风。畅中华之礼。
以万物为更始。策三大而自新。
则取善之基。徒使修立。
不若隔教网于区外。改容仪于物表。
臣而子之。足尽忠孝之节也。
即如史传不必为长夜。经子未必为太阳。
司成虽学而无倦。犹将阙焉于大训。
况助国之美。无闻乱矣。
不繁禁而获安。不革情而得志。
文王至圣也。犹学于虢叔
孔子至明也。尚师于郯子
王者至尊也。犹父事三老。
兄事五更。及其释奠。
躬执爵而跪之曰。穆穆焉。
恂恂焉。虽至孝之事严亲。
罔以加也。是以大易蛊爻不事王侯。
大礼儒行不臣天子。故知道以贵之为贵。
不以轻贬为轻。伏想僚寀。
谈诮正士。为之蠹害。
将生螟蟘。而议为拜者。
非朝廷之上策也。原夫正法西基。
迄于兹日。已过千载。
有太平焉。自大教东流。
方七百岁。虽历变市朝。
隆之莫替。其中圣主贤臣。
计馀可数。未尝拘检意况。
铣削僧尼。信知阔达之资。
为日久矣。间者有执权少主
谋篡微君。私佞自媚。
陷坠家国。又一二蕃小。
雄雌互举。虽暂诛除。
寻革前弊。夫若此者。
可以攘袂鼓肘。怒目切齿。
大视而叱之。岂不忠烈之壮观也。
今我大唐应九五之期。四三皇之位。
八纮共轨。四海同文。
百辟守法度于有司。三宝畅微言于汲引。
则道俗资勋。家国延祚
可不盛欤。可不盛欤。
敕以宋朝暂革此风。少选还遵旧贯。
良为爽其恒情。议在不失常理。
幸俨而思之。宏而护之。
家国之政若隆。忠孝之诚必著。
冥功潜润。根条槃蔚。
好爵自縻。禄秩优宠。
华萼继允。绪荣。
福庆之内资。思宏益而外护。
岂不居生勿坠。常保胜期者欤。
今谨疏内外典礼。请循照察。
沙门释范敬白。龙朔二年五月五日上。
杭州开元寺新塔碑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九
汉永平中
佛教初至洛阳
始置寺处腾二德。
古者官之庭府称寺。
盖宾而尊之。
比于曹署。
此其源也。
杭州开元寺
梁天监四年豫州刺史谯郡戴朔舍宅为寺。
寺号方兴。
名僧惠圜营建之。
处士元范宾恭增饰之。
至开元二十六年改为开元寺
庭基坦方。
双塔树起。
日月逝矣。
材朽将倾。
广德三年三月
西塔坏。
凶荒之后。
人愿莫展。
太常卿杭州刺史张公伯仪
忠简帝心。
威静吴越
驻车跪礼。
徘徊感叹。
乃舍清白之俸。
为君为亲。
修而复之。
兵部员外郎侍御史范公伦。
人之圭璋。
国之俊彦。
法师释昙献上座释云寺主释崇远都维那释惠达释法祥长乐寺释昙景等。
戒香扶其永誓。
道力护其成功。
于是剑南荆杨之巨材。
诸郡倕输之懿匠。
竭耗神明。
三年毕事。
结仡。
穿贯颢气。
晃爚景象。
烘若镕金。
距卑跻高。
凡为七级。
级有佛事。
环回㫬转。
幢网通映。
如梵释宫。
践乎上府。
俯视万井。
有若棋布。
仰瞻天宇。
在身下。
傍眺江山。
列在掌端。
过乎阯隈。
倾峰动崖。
岌业其侧。
既镂以丹素。
饰以青紫。
掀肠闪目。
百变百移。
如有灵物。
𡻭峗棱层。
雷嵬攒栾。
摽江压湖。
孤岛突天。
不可名也。
霞照丹户。
如开日宫。
风摇和铃。
若下天乐。
声彻自顶。
轮荫空界。
影入清江。
形镇大地。
所济者广。
巍巍度门。
先大德释怀亮。
住持之固。
如山不动。
先法师释道贞。
华严秘宗。
香象至底。
先法师释藏晖。
三藏扃钥。
吾方启之。
过去入缘。
在世慈愿。
不有偈颂。
其如佛恩。
华尝官是邦。
感深霜露。
忝大常一面。
兵部为寮。
敬申其美。
以佐法门之宏观。
其文曰。
亭亭揭坚。
迥出江甸。
秋天泬寥。
百里独见。
如海浮来。
如地踊现。
以壮州邑
以调偫心。
饵药解病。
依丹济深。
曹郎署
共布黄金。
述书赋下 唐 · 窦暨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我巨唐之膺休。一六合而阐幽。
武功定。文德修。
高祖运龙爪。陈睿谋。
自我雄其神貌。冠梁代之徽猷神尧皇帝陇西李氏讳渊官至殿内少监右骁卫将军大丞相封唐王及受禅即位革隋为唐又王右军书柱作爪形时观者号为龙爪书高祖王褒得妙故有梁朝风格焉)
太宗则备集王书。圣鉴旁启。
虽蹑闾井。未登阶陛。
质讵胜文。貌能全体。
风骨。总法礼(文武皇帝讳世民神尧子当贞观年中鸠集二王真迹徵求天下并充御府
武后君临。藻翰时钦。
顺天矜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则天皇后沛国武氏士彟女临朝称尊号曰大周金轮皇帝时凤阁侍郎石泉王公方庆晋朝丞相导十世孙有累代祖父书迹保传于家凡二十八人缉成一十一卷后墨制问方庆方庆因而献焉后不欲夺志遂尽摹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人到于今称之右史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序具纪其事)
睿宗垂文。规模尚古。
飞五云而在天。运三光以窥户睿宗皇帝天后第四子性淳和好书史尚古质书法正体不乐浮华)
开元应乾。神武聪明。
风骨巨丽。碑版峥嵘。
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
诸子多艺。天宝之际。
迹且师于翰林。嗟源浅而波细开元天宝皇帝仁孝慈和兼负英断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英特自诸王殿下已下多效吴嗣李涂虽有工夫不能高远开元中八分书北京义堂西岳华东岳封禅碑虽有当时院中学士共相摹勒然其风格大体皆出自圣心)
汉王童年。自得书意
夙承羲献。守法不二汉王元昌文皇帝弟)
惠文靡倦。博好敦劝。
恨夫有始无终。灰烬成空。
苟惧存而投阁。徒荣殁而升宫。
尚可谓梁园笔壮。乐府文雄。
累圣重光之盛业。六书一艺之精工。
非所以抑至人之徇已。服勇士以雕虫。
责繁声于韶濩。徵艳色于苍穹者也岐王元范追册惠文太子开元皇帝弟时天府图书为张昌宗窃换张氏诛后归薛稷没为王所得初不闻奏后虑焉乃尽焚之言乐府文雄者王多能好事有文词特为歌者所唱)
爰有怀琳。厥迹疏壮。
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
高风甚少。俗态尤多。
吠声之辈。或浸馀波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怀琳之伪迹也有姓谢名道士者能为茧纸尝书大急就两本各十纸言词鄙下跋尾分明徐唐踪迹烜赫劳茹装背持以质钱贞观中敕频搜寻彼之钱主封以诣阙太宗殊喜赐缣二百疋怀琳乃上别本因得待诏文林馆故在内之本有贞观印焉顷年在右相林甫家后本在张怀瓘处寻博易与李起居)
若乃出自三公。一家面首
欧阳在焉。不顾偏丑。
䫜翘缩爽。了袅黝糺。
如地隔华戎。屋殊户牖。
学有大小夏侯。书有大小欧阳
父掌邦礼。子居庙堂。
随运变化。为龙为光欧阳询长沙人纥之子幼孤陈中书令江总收养书出于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官至率更令太常少卿子通亦能继美拜纳言封渤海公
永兴超出。下笔如神
不落疏慢。无惭世珍
然则壮文矶而老成。与贞白而德邻。
如层台缓步。高谢风尘。
纂焕嗣圣。体多拘检。
如彼珷玞。乱其琬玉虞世南会稽人荔之子迹居四公之上官秘书监礼部尚书永兴公子纂孙焕皆能继世授武官在仗宿卫初隋有猛将来护儿子恒济皆负才学入唐继登三事故陆元方所云来护儿儿把笔虞世南儿带刀言物极则反一至于此也)
河南专精。克俭克勤。
伏膺告誓。锐思猗文。
恐无成于画虎。将有类于效颦。
虽价重衣冠。名高内外。
浇漓后学。而得无罪乎褚遂良河南人兼爱子尚书左仆射河南公兼爱名亮东都人
柬之效虞。疏薄不逮。
少保师褚。菁华却倍。
超硕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颣陆柬之吴郡人仁公子虞氏之出官为著作郎薛稷河东太子少保
房文昭则雅而和。隐乃讹。
精神乏气。胸臆馀波。
若蘋萍异品。共泛中河房乔字元龄清河彦谦子官司空太尉文昭公
殷公王公。兼正兼署。
大乃有则。小非无据。
骐驎将腾。鸾凤欲翥。
题二榜而迹在。叹百川而身去殷仲容陈郡人不害之孙令名之子奕世工书尤善书额官至礼部郎中汴州安业寺额京师裒义开业资圣寺东京太仆寺灵州马观额皆精妙旷古王知敬太原人门传孝义工正行善署书与殷殊涂而同归兼草书弟知慎工图画兄官至秘书少监当时双绝与仲容齐肩天后诏一人署一寺额仲容题资圣知敬题清禅俱为独绝洛川长史德政二贾碑在修行寺东南角即知敬之迹极峻利丰秀清禅资圣寺至今路人识者驻马往普济度寺即父令名手踪皆为后代程式
王秘监则首未全贞。尊道重德。
或终纸而结字。或重模而足(遵句反)墨。
濩落风规。雄壮气力。
播清誉而祖述。屡见赏于有识。
如曲圃鸿飞。芳园桂植王绍宗琅琊人修礼子官秘书少监
虔礼凡草。闾阎之风。
千纸一类。一字万同
如见疑于冰冷。甘没齿于夏虫孙过庭虔礼富阳右卫曹参军
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
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馀兴。
若遗能于学知。遂独其颠称张旭吴郡人左率府长史俗号张颠
虽宜官售酒。子敬挥帚。
遐想迩观。莫能假手。
拘素屏及黄卷。则多胜而寡负。
庄周之寓言。于从政乎何有(后汉师宜官工书嗜酒每遇酒肆辄书于壁远近咸观酒因大售计价偿足而灭之王子敬以帚泥书壁观者如市已上皆言旭之可比)
湖山降礼。狂客风流。
落笔精绝。芳词寡俦。
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
雍容省闼。高逸豁达。
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贺知章维摩会稽永兴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规检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百寮饯送赐诗叙别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眷言离祖是用赠诗宜保慎行李也儿子等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焉仍拜其子典设郎子曾为朝散大夫郡司马以伸侍养知章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元年冬十二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良玉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愿追二老之奇踪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而长往舟壑靡息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兵部尚书者也)
广平之子。令范之首。
娅姹钟门。逶迤王后
武都先觉。翰墨泉薮。
子敬元常。得门窥牖。
侍中穆。异代同友。
于孔门而升堂。惜颜子之不寿徐峤之东海广平太守子浩中书舍人国子祭酒李造陇西武都公言侍中穆即子云僧虔
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如在。
光和之美。古今远代。
昭刻石而成名。类神都之冠盖韩择木昌黎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
赫赫许昌。翰苑文房。
徵前贤而少对。当圣代而难方田琦雁门人德平之孙工八分小篆署书图画写洪崖子张氲云楼并雪木行于世官历豫蕲许等州刺史兼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德平武德功臣兵部尚书
卫包蔡邻。功夫亦到。
出于人意。乃近天造卫包京兆人工八分小篆通字学兼象纬之术官至尚书郎蔡有邻济阳人善八分本拙弱至天宝之閒遂至精妙相卫中多其迹)
荥阳昆弟。内外光华。
挥毫美丽。自是一家。
幼弟曰逾。丹青大誇。
信斲玉而剖石。即拣金而披沙郑迁及弟迈遇并工八分崔氏出中书令湜之甥迁官至浚仪季弟逾善山水天宝中知名梁宋)
温良之德。书画兼美。
诚依仁以游艺。同上善之若水(皇室李权工八分弟枢工小篆侄平钧亦善小篆兼妙山水并冠绝一时淮安王神通曾孙官历金州刺史侍御史平钧富词学江陵掾)
诗兴入神。画笔雄精。
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
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右丞王维摩诘琅琊人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李思训太原少尹缙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幼弟紞有两兄之风闺门之内友爱之极)
史侍御惟则必优世业。阶乎籀篆。
古今折衷。大小应变。
如因高而瞩远。俯川陆而必见史惟则广陵殿中侍御史谏议大夫白之子白善飞白)
吾家世业。赵郡李君。
峄山并骛。宣父同偫。
洞于字学。古今通文。
家传孝义。意感风云李阳冰赵郡人父雍门湖城家世住云阳承曰门作尉冰兄弟五人皆负词学工于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苍颉后身澥子腾冰子垍并词场高第幼子曰广勤学孝义以通家之故皆同子弟也)
延安君则快速不滞。若悬流得势。
三原君则婉媚巧密。似垂杨应律(吾舅讳绘彭城人延安都督姨兄明若山西平原人京兆三原县尉大理评事
宋儋李璆。擅美中州
李师王而意浅。宋祖钟而体流宋儋藏诸广平人高尚不仕户部侍郎宇文融荐授秘书省校书郎作钟体而侧戾放纵迹不副名开元末举场中后辈多师之李璆陇西御史大夫杰之兄子性速达轻财重义笔迹紧媚亦有声于代为狄宇清李渐
员外萧公。名成于薛。
安西变体。光润愉悦萧公名诚陵人梁之后起家奉礼郎开元初时尚褚薛公为之最拜右司员外郎善造斑石文纸用西山野麻及虢州土谷五色光滑殊胜子彭
张氏四龙。名扬海内。
中有季弟。功夫少对。
右军风规。下笔斯在张从申长史文场擢第弟从监察御史从仪灼然有才从申志业精绝工正行书握管用笔其于结密近古所少恨历览不多闻见遂寡右军之外一步不窥意多拓书阙其真迹妙也)
吕公欧钟相杂。自是一调。
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崄峭。
其于小楷。尤更巧妙吕向东平开元初上美人赋忤上时张说作相谏曰夫鬻拳胁君爱君也陛下纵不能用容可杀之乎使陛下后代有愎谏之名而得敢谏之直与小子为便耳不如释之于是承恩特拜补阙赐䌽百段衣服银章朱绂翰林待诏频上赋颂皆主讽谏兼皇太子文章及书官至给事中中书舍人刑部侍郎词学业当代莫比有子曰广聪利俊秀有吏才拜监察御史
吾兄则书包杂体。首冠众贤。
手关目瞥。瞬息弥年。
比夫得道家之深旨。习阆风而欲仙(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
马家刘氏。临效逼斥
安西兰亭。貌夺真迹。
宓妃遗形于巧素。再见如在之古昔翰林书人刘秦妹归马氏)
押署则缝僧权似长松挂剑。尾满骞如盘石卧虎(徐僧权中山人满骞富阳人
繁多乃怀充怀珍。稀少乃延祖允祖(唐怀充晋昌人姚怀珍武康人陈延祖长城人范允祖顺阳人
时有。何妥近睹。
虽正姓名。美其傲古。
恨连书于至宝。无尺牍之行伍(沈炽武康何妥外国人翊子梁中书侍郎名作当时书證)
印验则玉斲胡书太平公主武氏家玉印有四胡书今多墨涂存者盖寡梵云三藐母驮四字也)。金镌篆字。
少能全一。多不越四。
国署年名。家标望地
独行龟益(即魏王恭家印)。并设窦暨范阳功曹窦暨书印)
贞观开元止于二太宗元宗所用印)
陶安东海。徐李所秘徐祭酒峤之李起居造印)
万言方寸。翰囿所类延王友窦永书印)
张氏永保张怀瓘印)。任氏言事。
古小雌东朝周顗东晋仆射周顗印)
审定窦蒙议郎窦蒙书印)亭侯袭贵。
猗欤刘郑。门承貂珥。
义仰彭城金部郎中刘绎书印)。邺周印异相国邺侯李泌宣州长史周昉印)
或有惭于稽古。谅无乏于雅致。
虞和表闻于明皇帝。齐穆书答于竟陵王
表称委尽。书乃备详宋中书侍郎虞和明皇帝表论古今妙迹正行草楷纸色褾轴真伪卷数无不毕备表本行于世真迹故起居舍人李造得之齐司空穆公琅琊王僧虔景陵王子良书序古善书人评议无不至当本行于世其真迹今御史大夫黎翰得之)
藻鉴则梁高祖巧而未博武帝时撰书评)邵陵王博而未至萧纶亦撰书评)
庾中庶失品格。拘以文华梁庾肩吾撰书品论)
傅五兵比亡年。广于职位梁傅昭撰书法目录)
名录编于司马王府司马姚最撰名书录)。善状集于散骑左散骑常侍姚思廉集善书人名状)
李亚相著藻饰之繁右御史大夫李嗣真撰书品)张兵曹粗习玩之利(率府兵曹鄂州长史张怀瓘撰十体书断上中下)
考数公之著称。多约传而立记。
余不敏于登高。岂虚言而求备。
敢直笔于亲睹。非偏誉于所嗜也。
小司空韦公曰述。职该艺府。
才同史笔。茂族挺生。
圣朝閒出。若乃阐异闻之旨。
接片善之勤。则必忘疲吐握。
不閒风尘。所谈而改观成市。
所宝而增价为珍。小擅声于自我。
大推美于其人。彼凡百而驰名。
既往遇此公。而其德唯新。
可谓千载一时。孤标绝伦矣韦述京兆尚书工部侍郎
及乎验德力之工拙。知古今之优劣。
余稽古而玩能。因假能而有说。
匪徒姓名记录。面首超越。
相质披文。虚空岁月者矣。
是用相如。抚新迹而忘怀。
岂甘赐也望回。抱遐心而结舌。
终冀乘时出处。备展名节。
其或萃傅岩钟绍京南康中书令光禄大夫聚宝捐金川流海纳)而会颍川家伯讳瓒邠王司马耽玩达旨固求不匮)。归右史(李造拂镜旁通倾心善价)而入补阙(席巽安定右补阙心专务得家业或遗)
祭酒徐浩法则道存徵求非利)翰林之寻绎张怀瓘兄弟怀瑰盛王府司马翰林待诏俱好无厌亦能臆断)乌台(潘履慎荥阳监察御史克遵能事采玩芳猷)粉署之敦阅蔡希寂济阳金部郎中习学润身假借盈惬)
给事之道宏(族兄给事中志宏雅道不倦虚求)。仰议郎之区别(家兄锐思穷源增辉改观)
韩生委输韩滉颍川给事中委质虑远推诚道博)。滕子拥决(滕升歙州婺源县取舍若流通利泉薮)
张氏旁求怀瓘海陵人皇鄂州司马利无推斥道在专精)。陆家胥悦陆曜吴郡人卷缉馀芳事穷前志)
释朏超彼岸东京福先寺僧良朏新罗人俗姓林氏遇捐衣钵逸冠侪流)。梅仙行无辙(高志宜渤海同官气合古风利加能事)
温播金声(温晁太原国子簿悉心景慕徒众博求)。崔含冰洁(崔曼倩清河鄠县浩汗经营见如不及)
若惊陈赵陈闳颍川陈王府长史赵微明天水人或志敦习学自悦古能皆玩之无斁也)。贾勇徐薛(徐守行东海监察御史薛邕河东郎中或推古招致或究能跧拔并求之不已)
关郭双奋飞(关伪陇西人郭晖太原人或规规耽好或楚楚传写)。潘袁两倾竭(潘淑会稽人袁明陈郡人或披寻洽道或耽籍乐贫)
簪缨布素。申道閒设。
既辐辏而川流。并观光于后哲。
速珠玉之无胫。可得略而言曰。
长安则穆聿(聿咸阳庞店人少以贩书为业后至德中因告讦徵搜古迹并强佔石泉公则天皇后所还书功白身受金吾长史改名祥蹈险邀荣乘危射利)王昌辽东人词荒智役)导其源。叶丰括州人貌恭性僻)田颍长安人志凡识滞)委其躯。
拾遗市骏。怀宝飞凫。
洛阳则杜福河南人论熟行巧)刘翌洛阳人节苦心廉)穷弥固。齐光河南人道寡业微)赵晏河内人智专别识)乐忘劬(此四人者洛阳贩书者)
皆誇目动利。实繁有徒。
诗不云乎匪斧。语有之曰反隅。
若或徵数子之运用。甘千里之殊涂。
则我鸡犬而无来无往。子衣裳而不曳不裾。
成一家之憬彼。睽四海之友于言通货利)
事符道因。心与日亲。
几变灰律。涉历冬春。
互为宾主。往返周秦。
左翊吾兄。业穷幽远(名锡同州别驾
龙兴张揖。道契贞淳(与潘淑献书拜官今任龙兴县
雅兴闭关以随扣。古风开卷以袭人。
不然者。何穷独而恣怡悦。
何市朝而贪隐沦(言尚往来)。众矣森然。
往哲来贤。一朝而星罗入眼。
百代而云披及肩。身已没兮若休。
迹遗芳而可传。彼金印玉玺。
丰碑货泉。虫篆制而八分閒矣。
正隶兴而稿草行焉。不可量乎所睹。
又何极乎备宣。若乃流誉前代。
效绩当年。录军机而羽括鹰隼。
述国命而发挥貂蝉。通亲友以感节。
启咨谋以闻天。接武波委。
嗣芳鳞连。则余不让于赋颂。
敢分媸而别妍。恃乎幼好而晚知之至熟也。
曲察而直言之无愧者。将拭目而众别轻。
言入掌而百忧写。尔其苔缣縠。
衡理蜀幅。花麻黄绚。
缁赭绀绿。沦压而迩蠹亡文(蓄非其人虽迩朝亦朽蠹)
保持而远完缄卷(处之得地虽远古亦完全)。上智所以悬解(直晓)
中庸所以交战(疑之)。取迷伊他。
贻笑鄙贱。则有乌丝褾首。
紫玺露面。好丹时更。
悲素色变。状元豹之雾隐
规雕虎之风扇。虽置水弥旬。
移装屡遍。益深沈于直质。
乃容易于览见。嗟乎。
舍不疑于古疏(高)。取凭假于俗眩(昡惑)
诱浅情于末兴。肆凡赏而留盼。
何其妄哉。宁知立法而亏真。
作德而还淳。忘情是悦。
代有其人(言定是非)。必也易背以时(时在正夏
受彩无欺。敏洽和之妙道。
得润软之成规(用面调适候阴以成)。疏密苦乐。
殊形异宜(厚薄完蠹)。上约下丰。
始增末裨(接上下前后例)。沽将实名。
位充合离(改折署榜馀地)。或附卷均端。
足使其夷(薄而蠹者)。或鸣砧妥帖。
然后呈姿(厚而完者)。探寻源流。
志逸肥遁。缉合剪截。
躬劳不闷。明齐短长。
闇结分寸。诚忽忽于或躁。
袪悢悢之遗恨。至如虹萦丝带。
鸾舞锦褾。青閒绫文。
出之衣表。檀心鼊首。
金映银络。舒囊貌妍。
抚卷香作。多此饰类。
又难详备(并言检讨装背也)。若乃见稀意欲。
虽可弃而昆山片玉。玩久厌充。
虽可宝而纨扇秋风。竞舍兹而易彼。
誇视审而听聪。或芟秽于匿迹。
或丧真于矜工。夥哉耳设。
鲜矣目穷。因既原乎识量。
遂悬别其淹通。已分流而兹在。
徒并骛而争雄(言申博易)。假使作伪心劳。
乱真首出。眯目童幼。
摧残纸笔。终令君子弃瑕以拔材。
壮士断腕以全质。期补劳于得丧。
励采葑于始卒。子猷在焉。
曷可无其一日(言务宏道。夫喻大始于事卑。
方崇极于类聚。况物著公器。
赏推善主。异清白而非弓裘。
岂孙谋而绍宗祖。抑如
舜命禹。道必贵乎声同。
天无亲而德辅。归可保于授受。
靡自私而禦侮。故知乖其趋者。
则密戚而心捐。合其轨者。
则举储而掌传。亮玉白之利末。
望吾徒之义先(先言传付后总乐成以终也)。至其罢琴闲堂。
散帙虚牖。阅新连之卷轴。
倾旧满之樽酒。畅怀古而遗形。
逢时以濡首。炎凉所寄。
偃仰无咎。烟积孤松。
春过五柳。想薜萝而在眼。
狎鸾凤而盈手。善邻得朋。
知我益友。暗遗名利。
卧度卯酉。遂志愿兮苟若斯。
生可凭兮死不朽。虽金翠溢目。
陶匏聒耳。徒润色于多欢。
实无阶于竞美。贤贤易色。
勿药有喜。茅居食贫。
陋巷饮水。誓将敦素业而毕矣。
振清风而何已。辞曰。
资乐道兮善莫大。佐元览兮寄所赖。
芝兰满室兮遗美芳。朋友忘言兮古人会。
想贤玩迹俨如在。史册悠悠几千载。
唐故上都龙兴观三洞经箓赐紫法师邓先生墓志铭 唐 · 郑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据真格。功行满千者身登仙。
五百者子得之。三百者孙得之。
昔许子何阴功密德。流于七世。
东晋而远游长史小掾三人登升。主簿而下七人度世。
是知元根灵荫。必有所逮。
太元真人长君。乘云龙白日上升。
常恨以激俗警弟。不能潜通隐化。
为剑解术。则终始混世。
乃灵真之本也。二事者先生宜其得之。
邓氏得姓在春秋。两汉魏晋。
继有贤杰。洪源演派。
或仕或隐。自累世咸居抚州麻姑山
乐天和。不以轩冕婴累。
洪嗣道高于世。开元中诏赠临川太守
生福唐尊师讳紫阳。以道法佑明皇帝为元门之师。
尝用下元术。使神卒朱兵讨西戎之犯境。
若雷霆变化。犬戎大败。
时称为神人福唐生华封尊师讳德诚
少随福唐侍内禁。元宗奇其颖悟曰。
斯子必为教主。因以巾简授之。
使居华封观。其交神通灵。
除害利人之事。备于先生所撰家纪。
先生即华封之从子也。讳延康
天机元挺。法相冲雅。
贞元初随师于会稽。受三洞笔箓。
寻复麻姑山。葆神茹气。
澹然与天倪元合。三景五牙二星八道之秘。
云章龙篆斋元醮会之法。神悟灵契。
悉臻宗极。屡为廉使郡守请敬师受。
排邪救旱。显应非一。
元元张𰍈之道。大行于钟陵间。
宝历中。旧相元公制置江夫人有疾。
忽梦神人云。何不求麻姑仙师。
元公遽命使祷请。既至而疾果愈。
夫人稽首奉箓。俱为门人。
复以明威上清之道授邹平公文于广陵凉公逢吉于夷门。
自是藩服大臣。争次迓劳。
太和八年秋。又诏至阙下。
嘉其道德。籍隶太清宫
暇日游龙兴观。见坛宇圯。
怵然曰。岂可使胜地堙废。
吾其居而化之。遂精严像法。
建济静治(音持)。洎幢节龙缯之用。
约数万计。不一二岁其功成。
皆斋章符醮之赠。固不封殖于民也。
开成初鸿胪少卿屈突谦妻李氏魅狐得孕。
厥害滨死。先生以神篆针砭。
既服而诞。则妖雏数首皆毙矣。
道尊而神昶。每与帝王言。
归于清净。与公卿言。
戒其止足。与将进者言。
勉于澹泊。与其徒弟子言。
勖之勤久。每传法授箓。
持炉焚章。俨容虔虑。
间不容发。故自三事巳降。
多执香火之礼。神都威仪与名德道士
半出于门下。法教之盛。
近未有也。昭肃皇帝兴唐观
访先生修真之道。宸旨嘉豫。
锡以紫服。后帝受箓于南岳广成师
先生为监度。上嗣位。
尔时于内殿访其元言。第以道德黄庭西升经旨应对。
若丹砂硫黄之事。置而不论。
居常惟食元气。微饮旨酒熊经鸟伸而已。
故甲子馀八十而颜朱无縠文。岂非嘘吸冲和栖真通粹之效欤。
前岁季冬。以坠足告疾。
止不能履。他无所患。
今年十月。忽料经典告牒。
及所撰科法仪轨。一以焚之。
弟子请其故。默而无复。
下会夜梦游神乡。殆非人间世。
后辄独坐叩头称善。门人问之。
答曰。吾今在天台修斋。
汝去无扰吾也。十一月庚申
形解于观之清室。享年八十有六。
据真为右弼王真人治桐柏金庭山。即天台之洞台也。
先生其授事于斯乎。且法不可绝。
家风宜有人承之。道德经以子孙祭祀不辍为贵。
则真冑之续。宜其然哉。
先生有子三人。长曰道牙。
舒州太湖丞。授三洞经箓。
次曰道石(本缺一字)。试协律郎
假职闽越。次曰道苗。
袭经符。奉斋戒。
以法教之系。驻于龙兴
道牙奉遗告护元舆归于故山。以十三年十二月三日
葬于抚州南城县故乡諲潭里湖头村灵山硖。祔曾祖父茔。
呜乎。浮游于四方。
云无心也。光赫于上京
教可行也。神于故乡。
孝不忘本也。畋授正一法于先生宇下。
今令似以铭石见托。既熟元范
非所宜辞。乃挥涕为铭曰。
修之身。其德乃真。
真不渝。与化为徒。
蟺乎剑乎。后何斯年举空衣于山隅。
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端拱元年十月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
大矣哉,我佛之教也!
化导群迷,阐扬宗性。
广博宏辩,英彦莫能究其旨;
精微妙说,庸愚岂可度其源?
义理幽玄,真空莫测,包括万象,譬喻无垠。
综法网之纪纲,演无际之正教,拔四生于苦海,译三藏之秘言。
天地变化乎阴阳,日月盈亏乎寒暑。
大则说诸善恶,细则比于恒沙。
含识万端,弗可尽述。
若窥像法,如影随形,离六情以长存,历千劫而可久。
须弥纳藏于芥子,如来坦荡于无边。
达磨西来,法传东土,宣扬妙理,顺从指归。
彼岸菩提,爱河生灭,用行于五浊恶趣,拯溺于三业途中。
经垂世以难穷,道无私而永泰
雪山贝叶,若银台之耀目;
岁月烟萝,超香界之自远。
巍巍罕侧,杳杳难名!
所以道资十圣,德被三贤。
至道起于乾元,众妙生乎太易。
总繁形类,窍凿昏明,绝彼是非,开兹蒙昧。
有西域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乘,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
芳猷重启,运偶昌时
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
堂堂容止,穆穆辉华。
旷劫而昏垫重明,玄门昭显;
轨范而弥光妙法,净界腾音。
利益有情,俱登觉岸,无成障碍,求诸疲羸。
冥昧慈悲,浩汗物表,柔伏贪很,启涤昏愚。
演小乘,声闻合其仪;
论大乘,正觉立其性。
灵悟而蒙福,藏教缺而重兴。
幻化迷途,火宅深喻,虽设其教,不知者众。
善念而无量潜臻,恶业兴而随缘皆堕。
词御四众,积行十方,澍华雨于金轮,护恒沙于玉阙。
有顷之风不可坏,无际之水弗能漂。
澄寂湛然,圜明清净之智慧;
性空无染,妄想解脱之因缘。
可以离烦恼于心田,可以得清凉于宇宙。
朕惭非博学,释典微闲,岂堪序文,以示来者。
如縻萤爝火,不足比之于皦日;
将微蠡量海,未能穷尽于深渊者哉!
端拱元年岁次戊□,□月甲寅,七日庚申建。
推□□□□臣、涪州管内观察使检校太保、知永兴军府事、兼提辖五州兵士公事柴禹锡起居舍人陕西转运使□□□,□□中丞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崇仪使永兴等州兵马驻泊都监王审钧,殿中丞陕西转运提点刑狱□□□□□,□候高班内品提点酒税方保言,殿中丞通判军府王扶供奉官兵马监押元范殿直、同监押□□□□□度,行军司马水丘隆,观察判官臧恕,观察支使崔宪节度推官赵湘立石,李邈题衔。
按:《金石萃编》卷一二五。又见《隆兴释教编年通论》卷二八(《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三套第四册),《父子合集经》卷一(《续藏经》第一编第一套第一册),《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大正藏》卷四九)。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左卫将军致仕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南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吴公墓志铭(并序 咸平五年三月 北宋 · 张舜宾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五八页
往者起自古公,遒迁都而渡水。
逮于泰伯□让国以推贤,而后太守名高,元臣望重,不泯西河之美,□符东汉之荣。
从此历年奇人靡绝,交相文武,次第轩裳,世□望族,至今匪移旌节。
公,大梁人也,讳元载字咸熙
曾祖赠邠国公,曾祖母追封晋国太夫人
祖赠齐国公,祖母追封秦国太夫人
皇考讳廷祚,赠燕王
皇妣追封燕国太夫人
先夫人李氏,早亡。
公即燕王之第二子也。
九苞应瑞,一角呈祥。
年未佩觿,便识趋庭之训;
岁将怀橘,先敦许国之心。
大宋建隆元年燕王密地,有敕除授将仕郎右春坊太子通事舍人
不出年,赐绯鱼袋。
建隆三年,国家以秦庭右限,群戎左邻,诸国若非英干,孰可抚临。
舆论以燕王名重当时,位权枢要,足以典斯巨屏,固彼咽喉。
天子以中外誉高,旋令出镇。
公念爱育恩厚,虑参省有疏,不欲暂违,是得同往。
建隆三年,宣补充秦州衙内都指挥使
燕王以义化仙煦,未期政成,夜犬不惊,晨羊罢市。
厥有雍民称困,秦郊告丰,嘉声四飞,遽入辰听。
承制命移节永兴
屏弃奸豪,苏活疲瘵,布理之要,有如在秦。
乾德二年,补充永兴军衙内都指挥使
无何,天不慭遗,摧我梁栋。
开宝四年,遗表授东头供奉官
太平兴国三年,补充閤门祗候
不出年,敕借西上閤门使,充契丹国正旦国信使
公春秋未壮,辞气迈伦,情动单于,弥欲相脔。
虽生睚眦,我乃不惧于临危;
纵发咆哮,我乃不忘于报命。
单于都知骨鲠,许促康庄,高格莫俦,大节难夺。
太平兴国五年,授扬、楚八州四军都巡检使,雅符人望,不徇斯言。
庶事尽公,□有欺诈,寇皆削迹,民贺息肩,讴谣之声,喧噎衢□,斑白稚齿,谁不欣然晏如也。
太平兴国九年,授西上閤门副使
不出年,授知陕府军府事。
来暮之歌,首盈耳矣;
悬鱼示约,次闻境矣;
劝课农桑,民不饥矣。
雍熙三年,授知秦州军州事,兼管界沿边都巡检使
玉冷难热,高更贞,爱物廉勤,悉同前日。
端拱元年,授西上閤门使检校司空
不出年,又授知秦州军州事,兼管界沿边都巡检使
将期居境,秦民共闻,挈老携童,壶浆塞路。
复临旧理,清风自高。
淳化二年,授使持节富州诸军事富州刺史
不出年,授知成都府事兼管内桥道事。
从晨至暮,案牍盈箱,公躬览悉周,全亡倦色。
讵容势援,是枉皆原,因得囹圄时空,居人安堵。
逮至获替离任,狂寇聿兴,聚众繁多,将图割据。
千寻碧嶂,横杀气以犹□;
四面青山,布遗骸而欲满。
□□公独全骨肉,安然得归,岂不谓天助善人,神扶有德!
谁料薏苡兴谤,囊衣有猜,自□□□□京路费犹寡。
后因□悉,脚膝酸疼,未许寻医,卒成谗搆。
亦非有志傲世,诚为无心拂尘。
□□出水名驹,遂俄然而就绊;
抟风巨翼,当一旦以□垂。
巧言如簧,信不虚矣。
淳化五年,责授郢州团练副使
公自叹时命,终无恨言。
至道二年,奉敕落责授,授单州团练副使
至道三年,授左卫将军致仕。
怡然道在,乐于修仁
解印陶生,谅不辜于此日;
归山谢傅,诚得趣于当时。
奈何宿𤵫无瘳,浮生若梦。
呜呼!
昊天不吊,哲人其萎。
公以咸平三年十一月三日薨于东京景宁坊私第,享年五十三。
咸平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归祔于西京洛阳县平乐乡张阳村,祔先王之旧茔,礼也。
兄弟五人:兄元辅左卫大将军,平川刺史,不幸早亡。
君子表机,文武不遂,时彦亲狎,手足友于。
清白在官,私门垂训。
观乎伟量,四溟才可盈其樽;
酌彼雄图,六合方得满其志。
长弟元范内殿崇班
动皆成礼,言必中规,宛有士风,不凋令□。
次弟元扆,宣州节度观察留后驸马都尉
爰从稚齿,便异诸童,不矜辨李之能,已慕偷灯之学。
天分岐嶷,神卫经行。
才及成人,高联国戚。
温良自牧,未见其继,芳躅以挺生,诚异人而间出。
次弟元吉供奉官閤门祗候
深蕴才术,克绍弓裘,凡所历官,政有可采。
次弟元庆供奉官閤门祗候
耽味坟典,翱翔古今。
势夺腾凌,胸蓄英。
一门称虎,夺贾氏之威名;
诸弟连龙,胜荀家之美号。
公娶太原郡郭氏,故郭中令之女,先公而殁,封太原县君
后娶清河张氏,故张侍中之女,封清河县君
后娶郭氏,是先县君之妹也,封太原郡夫人,今合祔焉。
胤子五人:长曰昭睿,不仕早亡。
次曰昭明,左班殿直
孝恭弥笃,岂斯须而暂亡;
天性是拘,每竟夕以如割。
次曰昭矩,将仕郎、守广文馆助教
疢心在服,泣血有类于高柴
垢面倚庐,执节可齐于陶侃
次曰昭用,未仕。
缠哀处默,终岁块然;
痛骨无□曾莞尔。
次曰天水□虽居童稚,皆有老□,自失所天,鄙于戏玩。
女一人,适寄班右侍禁刘承渥,是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刘太傅之子也。
德言温顺,既深契于宜家;
功容又俱,动不遗于母训。
噫!
孔子圣人也,时不我与,历聘诸侯,□得宾者,遂□□泣□,犹尝叹拘。
卜商,门人也,万一非偶文侯拥彗,仰同日月,时也,命也,昭然可知。
公举善惟人,出于当世;
竭□□国,赫其朝右。
太祖时,授加勋皆检校,凡五。
太宗时□加勋阶检校食邑凡七,□奖喻敕书凡三。
公至于忠信笃敬,奢俭相得,光绝前后,可为人师,备述奚尽,聊取梗概而已。
舜宾也□非挟笔,学昧怀蛟,屡接芳尘,久栖门馆。
次子殿直见托,敢录荒辞,乃为铭曰:
代今宋兮运之昌,岁为□今年之良。
丹旐悠悠兮出大梁,双轮轧轧兮指此邦。
□与日兮俱云□,身虽谢兮名益芳。
东齐野叟张舜宾撰。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七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