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退人者其亦如是邪伏因得
引去经略使李君国凤循行至处久留不去以十羊授
公牧公曰某以非才为省属天使命之牧 羊固 当然大
敌压境天使能出奇计歼之虽日烹百羊何害否则某
亦不保首领欲久为天使牧羊得乎李君默然元季处 (第 18b 页)
引去经略使李君国凤循行至处久留不去以十羊授
公牧公曰某以非才为省属天使命之牧 羊固 当然大
敌压境天使能出奇计歼之虽日烹百羊何害否则某
亦不保首领欲久为天使牧羊得乎李君默然元季处 (第 18b 页)
(分迷乱声色信谗言即无论其词巳内文明外柔顺/蒙难者固如是乎瞻天按图殷将亡岂三分服事至)
(德人语望来 羊固 因眼如望羊傅也他如献玉退怨/歌谓楚怀王子平王夫平王灵王弟也历数百年而)
(始至怀王至乃谓玉人为乐正 (第 11b 页)
(德人语望来 羊固 因眼如望羊傅也他如献玉退怨/歌谓楚怀王子平王夫平王灵王弟也历数百年而)
(始至怀王至乃谓玉人为乐正 (第 11b 页)
新于百世
固宜使臣之有请致烦明主之亲题扁特榜曰宣成祀
已隆于景定间罹兵燹遂致湮芜亦或举之复归于废
饩 羊固 在不胜祼享之疏灵光仅存竟何观瞻之具是
用徵工而集木力图撤故以从新卜地而迁举官为费
丛祠再整像设俄严翼 (第 25a 页)
固宜使臣之有请致烦明主之亲题扁特榜曰宣成祀
已隆于景定间罹兵燹遂致湮芜亦或举之复归于废
饩 羊固 在不胜祼享之疏灵光仅存竟何观瞻之具是
用徵工而集木力图撤故以从新卜地而迁举官为费
丛祠再整像设俄严翼 (第 25a 页)
次唐本初韵
霜屋午鸡唱出林群鸟繁谁欤驱物来澎湃如河源客
檐得南向仲冬气犹暄坐井窥青天迟觉阳乌鶱勉将
圣人意一对童子言九龄与玄文要之矢弗谖
古道苦埃壒微言易风波屈性以徇人椓丧寻斧柯游
心欲遐遗却挽尘鞅过屠 羊固 所愿有待迟蹉跎小楫
不受膝中流凭渡河来者倘未期我乐非无多
李简
字士廉庐陵人侨居吴之昆山操守 (第 21b 页)
霜屋午鸡唱出林群鸟繁谁欤驱物来澎湃如河源客
檐得南向仲冬气犹暄坐井窥青天迟觉阳乌鶱勉将
圣人意一对童子言九龄与玄文要之矢弗谖
古道苦埃壒微言易风波屈性以徇人椓丧寻斧柯游
心欲遐遗却挽尘鞅过屠 羊固 所愿有待迟蹉跎小楫
不受膝中流凭渡河来者倘未期我乐非无多
李简
字士廉庐陵人侨居吴之昆山操守 (第 21b 页)
与今淮南行中书省照磨曰惟敬者公之裔也以公
小像示余余作而叹曰九原可起吾从之矣乃再拜
而赞曰
心 晋道安 迹唐李泌道该百氏而通学究天人而秘齐
有夷吾则称伯汉有子房则成帝始逃佛老盖无为而
不为终佐唐虞亦正其义 (第 15a 页)
小像示余余作而叹曰九原可起吾从之矣乃再拜
而赞曰
心 晋道安 迹唐李泌道该百氏而通学究天人而秘齐
有夷吾则称伯汉有子房则成帝始逃佛老盖无为而
不为终佐唐虞亦正其义 (第 15a 页)
退人者其亦如是邪
伏因得引去经略使李君国凤循行至处久留不去以十羊
授公牧公曰某以非才为省属天使命之牧 羊固 当然大敌
压境天使能出奇计歼之虽日烹百羊何害否则某亦不保
首领欲久为天使牧羊得乎李君默然元季处多盗征 (第 3b 页)
伏因得引去经略使李君国凤循行至处久留不去以十羊
授公牧公曰某以非才为省属天使命之牧 羊固 当然大敌
压境天使能出奇计歼之虽日烹百羊何害否则某亦不保
首领欲久为天使牧羊得乎李君默然元季处多盗征 (第 3b 页)
土法门。显密圆通事理无碍也。又见
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也。
序正流通三分者。 晋道安 法师。判释东流一代时教。
为序正流通三分。序者端绪也。如丝之得绪。能尽一
茧之丝。经之得序。能知一经 (第 0705a 页)
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也。
序正流通三分者。 晋道安 法师。判释东流一代时教。
为序正流通三分。序者端绪也。如丝之得绪。能尽一
茧之丝。经之得序。能知一经 (第 0705a 页)
从汝等皆当信
受我语。尽文为流通分。
【钞】汉明以来。经至震旦。弘法之师。随文讲解。无有
科判。至 晋道安 法师。方判大小诸经。皆有三分。谓
序正流通。后西天亲光论至。与其三分义同。又此
方出家之士。自汉以来 (第 0567b 页)
。皆随师姓。如三支之类。后 道安 法师。谓既舍俗姓。以从释迦。宜合一切。俱从
释姓。后增一阿含至。世尊果云。万流入海。同一咸
味。四姓 (第 0567b 页)
受我语。尽文为流通分。
【钞】汉明以来。经至震旦。弘法之师。随文讲解。无有
科判。至 晋道安 法师。方判大小诸经。皆有三分。谓
序正流通。后西天亲光论至。与其三分义同。又此
方出家之士。自汉以来 (第 0567b 页)
。皆随师姓。如三支之类。后 道安 法师。谓既舍俗姓。以从释迦。宜合一切。俱从
释姓。后增一阿含至。世尊果云。万流入海。同一咸
味。四姓 (第 0567b 页)
教筌[(ㄇ@(企-止))/弟]不壅于来世虽分
三分上下贯通经曰初中后善即其义也三下推其
元由弥天即东 晋道安 法师也襄阳习凿齿初访安
云四海习凿齿安对曰弥天释道安自尔人以弥天
称之初因秦王请僧讲楞伽经讲者但平读 (第 0399a 页)
三分上下贯通经曰初中后善即其义也三下推其
元由弥天即东 晋道安 法师也襄阳习凿齿初访安
云四海习凿齿安对曰弥天释道安自尔人以弥天
称之初因秦王请僧讲楞伽经讲者但平读 (第 0399a 页)
踊良久。乃迎以葬之华阴。先是
母梦。从晏尉抚。如平生云。既而曜州牧。娄继英。招住
洛阳福先弥勒院。盖 晋道安。 翻经设浴之地也。天祐
三年。诏赐紫衣。梁唐之兴。皆被宠署。晋天福间。诏入
梁苑副录左街僧事。开运初。 (第 0195b 页)
母梦。从晏尉抚。如平生云。既而曜州牧。娄继英。招住
洛阳福先弥勒院。盖 晋道安。 翻经设浴之地也。天祐
三年。诏赐紫衣。梁唐之兴。皆被宠署。晋天福间。诏入
梁苑副录左街僧事。开运初。 (第 0195b 页)
梁明彻
夏氏。吴郡钱塘人。六岁丧父。即出家于上虞
王国寺。性好学。尤多感激奋厉。尝遇客读 晋道安 传
云。少孤为外兄所养。因歔欷呜咽。良久乃巳。他日究
寻。见安弘法之美。抚髀叹曰。人生斯世可不尔乎。 (第 0258b 页)
夏氏。吴郡钱塘人。六岁丧父。即出家于上虞
王国寺。性好学。尤多感激奋厉。尝遇客读 晋道安 传
云。少孤为外兄所养。因歔欷呜咽。良久乃巳。他日究
寻。见安弘法之美。抚髀叹曰。人生斯世可不尔乎。 (第 0258b 页)
而求之也。以是篇聚之外别有僧
制焉。今时比丘或住一林居一院。皆和众立
条。约束行止。俾不罹于愆失也。 晋道安 法
师伤戒律之未全。痛威仪之多缺。故弥缝其 …… (第 0241a 页)
法社
节度。至于宣律师。立鸣钟轨度。分五众物仪。
章服仪归敬仪。此并附时傍教相次而出。凿
空开荒。则 道安 为僧制之始也。后魏世宗宣
武帝即位下诏曰。缁素既分。法律亦异。道教
彰于互显。禁劝各有所宜。其僧犯杀 (第 0241b 页)
制焉。今时比丘或住一林居一院。皆和众立
条。约束行止。俾不罹于愆失也。 晋道安 法
师伤戒律之未全。痛威仪之多缺。故弥缝其 …… (第 0241a 页)
法社
节度。至于宣律师。立鸣钟轨度。分五众物仪。
章服仪归敬仪。此并附时傍教相次而出。凿
空开荒。则 道安 为僧制之始也。后魏世宗宣
武帝即位下诏曰。缁素既分。法律亦异。道教
彰于互显。禁劝各有所宜。其僧犯杀 (第 0241b 页)
「云居膺禅师因僧问羚羊挂角时如何。师曰。六六
三十六。」
【好个六六三十六。斩草为筹数不足。踪迹羚 羊固 不同。
痴狂猎犬空相逐。】
「曹山章禅师因僧扫地次曰。佛前扫佛后扫。答曰。
前后一时扫。师曰。与我 (第 0166a 页)
三十六。」
【好个六六三十六。斩草为筹数不足。踪迹羚 羊固 不同。
痴狂猎犬空相逐。】
「曹山章禅师因僧扫地次曰。佛前扫佛后扫。答曰。
前后一时扫。师曰。与我 (第 0166a 页)
总释名题巳竟。
△十别解文义。
将释经文。大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此三分之兴。始自 晋道安 法师。弥天高判。后西域
诸菩萨疏释东来。皆分三分。始知晋符西释。诚乃
古今不易之恒规也。序。谓序述。 (第 0074c 页)
△十别解文义。
将释经文。大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此三分之兴。始自 晋道安 法师。弥天高判。后西域
诸菩萨疏释东来。皆分三分。始知晋符西释。诚乃
古今不易之恒规也。序。谓序述。 (第 0074c 页)
反见为难。更增蒙昧。其馀纤悉玄理。
菩萨阶位。备载义疏及发隐。自当检阅(释经。分序正流通。此
方始自 晋道安 法师。后西域诸菩萨疏释至。皆分三分。始知晋符西释。诚乃古今不易之恒规也。序谓序
述。亦绪也。致也。乃 (第 0698a 页)
菩萨阶位。备载义疏及发隐。自当检阅(释经。分序正流通。此
方始自 晋道安 法师。后西域诸菩萨疏释至。皆分三分。始知晋符西释。诚乃古今不易之恒规也。序谓序
述。亦绪也。致也。乃 (第 0698a 页)
。岂取遗金哉。季子大惊。而问其姓。公曰。吾子
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名哉。释子者。古来出家。随师
姓称。 晋道安 法师。受业于佛图澄。白曰。师莫过佛。
舍俗出家。宜称释子。后涅槃经来东土。方知佛世。
皆称释子也。称 (第 0295b 页)
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名哉。释子者。古来出家。随师
姓称。 晋道安 法师。受业于佛图澄。白曰。师莫过佛。
舍俗出家。宜称释子。后涅槃经来东土。方知佛世。
皆称释子也。称 (第 029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