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文苑傅附见艾南英傅中
鲁论四书通义三十八卷
 论字孔壁号西麓江西新城人天启中以贡生授颍
 州州同官至福州府同知 徐养元
赵渔同编四书集二十八卷
 养元字长善渔字问源俱唐山人
陈仁锡四书考二十八卷 四书考异一卷 (第 20b 页)
 (正黄旗满洲/雍正五年任) 杨馝(正黄旗汉军/雍正八年任) 何师俭(浙江山/阴人雍)
 (正十一年以/驿传道升任)
  驿盐道
  徐养元(直𨽻唐县人顺治/二年以佥事任)
 王瑨(山东潍县人顺治/三年以参政任)
 高显光(山西沁水人顺治/六年以佥事任) 余应魁(辽东锦州人 (第 19b 页)
  唐山县学在县治西元至正三年建明洪武二年知
县刘安礼重建正统十二年知县孔彦雍成化十

一年知县祁司员弘治初知县谢鹏正德十二年
知县赵聪嘉靖十二年知县张天禄万历三年教
谕谢君锡四十年知县郑宗周补修

  本朝顺治五年邑人佥事 徐养元
康熙七年知县孙缵
各重修

  内邱县学在县治北宋大观间建明洪武三年重建
永乐二年重修明知县王洪灏 (第 50b 页)
  梁清标(正定人庶吉士)   张之俊(正定人)

  翟文凤(饶阳人郎中)   赵 渔(唐山人)

   徐养元(唐山人)
    连擅场(永年人知县)

  苏名世(肥乡人副使)   成克巩(大名人大学士)

  杜 芳( (第 57b 页)
  赵家俊(柏乡人) 高从谦   张若麒(隆平人)

  冯 瑾(安平人) 郭金铉(安平人) 吕 善(邢台人)

  张师孔(沙河人)  徐养元(唐山人)
 陈大伦(唐山人) (第 73a 页)
  张绍先(字重光钜鹿人万历进士授泾阳令累迁通政使熹宗时趋珰燄者至谓宜并祀圣庙绍
先力促批驳且云脱有不测愿独当之寻乞归本朝顺治初起为光禄卿迁工部侍郎悉心殚职为一
时臣寮之望寻以老告归卒赠副都御史祭葬如例顺治十四年祀乡贤)


   徐养元(字长善唐山人崇祯进士)

  (本朝顺治初授兵部主事历官湖北提学道公明廉洁士论归之以忧归杜门著书教学者必以孔孟为

  法所成就甚众卒祀乡贤)


(第 7b 页)
  张绍先(字重光钜鹿人万历进士授泾阳令累迁通政使熹宗时趋珰燄者至谓宜并祀圣庙绍
先力促批驳且云脱有不测愿独当之寻乞归本朝顺治初起为光禄卿迁工部侍郎悉心殚职为一
时臣寮之望寻以老告归卒赠副都御史祭葬如例顺治十四年祀乡贤)


  徐养元(字 长善
唐山人崇祯进士)

  (本朝顺治初授兵部主事历官湖北提学道公明廉洁士论归之以忧归杜门著书教学者必以 (第 7b 页)
  高 瓒(字大用邢台人少贫好读书常走百里外借友人书抄诵之以岁贡授乐陵训导日聚诸

生讲解经史迁大同谕乞归惟以教诲著述为事至老不倦)


  本朝

   徐养元(唐山人明末进士入)

  (夲朝累官湖广提学副使归嗜学著书诱奖后进负笈从游者不远千里门下士多所成就有四书集说

  行世卒祀乡贤)
  广平府

  周

  荀 卿(名况赵人年五十游学于齐齐襄王时卿最为老师适楚为兰陵令著书数万 (第 20b 页)
  五女(皆戴良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
(者之/风焉)︹晋︺周顗母李氏(汝南人字络秀顗父浚出猎/遇雨止络秀家会其父兄不)
(在络秀与一婢于内宰猪羊具数十人馔甚精办/而不闻人声浚使觇之独见一女子甚美因求为)
(妾其父兄不许络秀曰门户殄悴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庶有大益矣父兄许之遂生顗及嵩)
(谟顗等既长络秀谓之曰我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汝不与我家为亲亲者吾亦何惜馀年顗)

(等从命由此李氏/遂得为方雅之族)︹南北朝︺︹宋︺徐元妻许氏(新蔡人/年二十)
(一丧夫子甄年三岁父揽悯其年少以更适同县/张买氏自誓不行父逼载送买氏自经气绝家人)
(奔赴良久乃苏买知不可夺夜送还揽氏/归 徐氏养元
父季元嘉中年八十馀卒)︹唐︺董昌
   龄母杨氏(世居蔡昌龄事吴元济为吴房令母尝/密戒曰逆顺成败儿可 (第 40a 页)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三十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 杂咏

** 挽海盐 徐长善
令室朱节烈孺人

#+BEGIN_VERSE
「 节义须眉若个知况复香闺簪珥儿居恒无事见犹少况值干戈 (第 0158b 页)
徐元妻许氏
按《宋书·孝义孙棘传》:新蔡徐元妻许氏,年二十一,丧夫,子甄年三岁,父揽悯其年少,以更适同县张买。许自誓不行,父逼载送买。许自经气绝,家人奔赴,良久乃苏。买知不可夺,夜送还揽。许归 徐氏,养元
父季。元嘉中,年八十馀,卒。
蒋弘谨妻史氏
按《宜兴县志》:史氏,蒋弘谨妻。生子五岁而寡,时年二十有
,以更适同县张买。许自誓不行,父逼载送买。许自经气绝,家人奔赴,良久乃苏。买知不可夺,夜送还揽。许归 徐氏,养元
父季。
《赵伯符传》:伯符子倩,尚文帝第四女海盐公主。初,始兴王浚以潘妃之宠,故得出入后宫,遂与公主
,道冠古今。万历四十年,知县郑宗周重修两庑,敬一亭,及环学周围墙垣。皇清顺治五年,泜水冲没。邑人佥事 徐养元
重建,生员张慎修,儒官祝蓬督理。康熙七年,泜水复溢,棂星门及周围墙垣俱坏,知县孙缵重修先师殿五间,东
武庙 县北二十里。
帝尧祠 县北山上。按《唐山县志》:庙在尧山,嘉靖中,知县杨大韶迁于宣𡺱山。邑人 徐养元
以祀非其地,于顺治三年复建于尧山。知县郑宗周置祀田三十亩,以供焚修扫除之役,寺僧领种。〈以上《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