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醫家類
法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雜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但天子宫内有路寝故应门之内有路门明堂既无
 路寝故无路门及以外诸侯但有应门耳顾命毕公
 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 召公
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
 故郑知二伯帅诸侯而入也伯既领之入应门故牧
 居应门外纠察诸侯后入不如仪者九州之 (第 38a 页)
 之不合此称六年朝诸侯于明堂七年致政于成王
 亦未可尽信洛诰称在十有二月周公诞保文武受
 命惟七年则七年致政明矣然七年春 召公
营洛周
 公乃命殷民丕作则大诰东征杀武庚命微子于是
 唐叔得禾王命唐叔归于周公其事皆在六年至七
 年 (第 7a 页)
 立待诸侯也发扬蹈厉所以象威武时也武舞象战

 斗也乱谓失行列也失行列则皆坐象周公 召公

 文止武也
 孔氏曰宾牟贾前所荅孔子之问虽为孔子所许贾
 犹有不晓者故反请问于孔子也免席避席也既 …… (第 7a 页)
 见当时各尽其道此盖孔子之所自得者若其得于

 苌弘者与贾之所言合
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
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 召公
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
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早济也久立
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郑氏曰成犹奏 …… (第 10a 页)
 而反也四奏象南方荆蛮之国侵畔者服也五奏象

 周公 召公
分职而治也六奏象兵还振旅也复缀反
 位止也崇充也凡六奏以充武乐也夹振之者王与
 大将夹舞者振铎以为节 …… (第 10b 页)
 也四成谓武曲四成舞者从北头第一位郤至第二

 位象武王伐纣之后南方之国于是疆理也五成谓
 从第二位至第三位分为左右象周公居左 召公

 右也六成复缀以崇者缀谓南头初位舞者从第三
 位南至本位谓六奏充其武乐象武王之德充满天
 下此执 …… (第 12a 页)
 灭商则至三表矣此再始以著往者也三成而南则
 至四表矣(家语曰三/成而南反)四成而南国是疆则又自北而
 南至二表矣五成而分周公左 召公
右则至三表矣
 此复乱以饬归者也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家语曰以/崇其天子) …… (第 14b 页)
 而后能如此且天下定矣王命周召分陜以主诸侯
 又命太公主征不庭此周之所以治也春秋傅曰自
 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又曰昔 召康
 公
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
 室是也 …… (第 18a 页)
 苟或不然虽包制干戈能弗用乎名曰偃兵实造兵
 之始也
 庐陵胡氏曰蓟即涿郡蓟县燕国之郡也孔安国司
 马迁及郑皆云燕国郡 召公
与周同姓陆德明云黄 (第 26a 页)
 帝 姓姬君奭
其后也然则岂黄帝之后封蓟者灭绝
 而更封燕郡乎而皇甫谧以 (第 26b 页)
召公
为文王庶子记傅
 无见又左傅富辰之言亦无燕也当考耳左氏云武
 王亲释微子缚使复其所此云投于宋者非也案 (第 26b 页)
 以霸为羞故此章遂不可通殊不知孟荀所辟谓春
 秋时五霸耳由桓文以前尧舜之四岳夏殷之二伯
 文武时周召为二伯成王时大公为侯伯康王时

 公
毕公为二伯是亦可羞乎学者考古不精多据后
 说以破前言不可不谨也
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 (第 14a 页)
 也以王道成于此故谓之成周然文王作丰武王作
 镐丰镐皆西周尔丰谓之宗周以文王庙在焉故也
 镐谓之宗周以武王庙在焉故也 召公
所卜者洛之
 上都周公所卜者洛之下都皆东周尔谓之成周者
 特下都也前则顽民之所迁后则敬王之所迁者是 (第 22b 页)
 则圣人欲善政善教之被于天下何道则可在乎得
 贤人为之辅佐欲得贤人以何道在乎从己之身以
 观之何者惟圣知圣惟贤知贤周公摄政则 召公

 仲尼见互乡童子而门人惑以 (第 10a 页)
召公
之贤孔门之哲
 尚疑周公惑仲尼故将欲知人必先自修身以至于
 圣人之域然后从而观人则无不知矣虽亲亲为大 (第 10a 页)
 之此之谓宰相之事不如此不可以为政然必得其
 君然后可以如此然获乎上必信乎友舜之道信于
 四岳而后获乎尧禹之道信于契皋陶然后获于舜
 周公不为 召公
所说则周公以为忧求所以释 (第 6b 页)
召公
 
之意而作君 (第 6b 页)
召公
既说周公获乎成王矣管仲见
 信于鲍叔而获乎威公子产见信于子皮而获于郑 (第 6b 页)
 谓以行为验虚言无益于善也玷缺也言圭之缺尚

 可磨而平之言之缺无如之何允信也展诚也奭
 公
名尚书篇名古文周田观文王为割申劝宁王今
 博士读为厥乱劝宁王古文似近之割之言盖也言
 文王有诚信之德 (第 31a 页)
 作乐以行礼由礼以节乐则宾主之情斯和乐而不
 流矣
 河南程氏曰二南之分以周公主内治故以畿内之
 诗言文王大姒之化者属之周南以 召公
掌诸侯故
 以畿外之诗言列国诸侯大夫之室家被文王大姒
 之化而成德者属之召南此为得之谓之南者言其 (第 5a 页)
 馀论孔氏颖达曰尸用适而无父者非其宗庙之祭
 则其尸不必同姓石渠论云周公祭天用太公为尸
 是用异姓也白虎通又云周公祭太山用 召公
为尸
 盖天地山川得用公也
 案尸者神像也此尸谓宗庙之尸外祀之尸可异姓
 宗庙之尸必同姓尸必以昭穆从 …… (第 18a 页)
 正东为右西为左故治朝之位以东为尊王族故士
 虎士在路门右大仆大右小臣在路门左毕公率东
 方诸侯入应门右 召公
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王出
 入必以右也诸侯则西一门常掩谓之宾门惟客至
 乃启君臣出入皆于东故曰臣统于君 (第 43a 页)
 子爵号三也大君典盛行异四也大人圣人德备五

 也许慎左传说施于夷狄称天子于诸夏称天王于
 京师称王杜预谓天子王者之通称鲁成公八年天
 子使 召伯
来锡公命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无义例 吕氏大临曰古者于中国称天王于夷狄
 称天子夷狄非王法所 (第 49a 页)
 案二伯为六官长记不言六官而言五官者大宰尊
 即为长不待言五官中又命一人为二伯也盖三公
 即六卿之兼官而二伯即三公之分职顾命召六卿
 而 召公
毕公毛公即三公毕公率东方诸侯 (第 14a 页)
召公

 西方诸侯即二伯不必三公止论道不分职亦不必
 一公处内二公处外亦不以东伯尊西伯次也朱氏 (第 14a 页)
 某甫仲叔季惟其所当伯仲皆在上所以为字者在
 下如伯牛仲弓叔肸季友之类是也至于五十为大
 夫但言伯仲而冠之以氏伯仲皆在下如 召伯
南仲
 荣叔南季之𩔖是也孔子诸弟子相字未有以伯仲
 在下者盖皆不为大夫也孔子虽为大夫但称仲尼
 哀 (第 50b 页)
 意齐侯自见为牧伯之后窃取方伯连帅之权而因
 以为利耳未几齐桓晋文踵其馀迹而牧伯不出于
 王命强大得专行于弱小矣然王使 召伯
赐齐侯以
 侯伯之命是犹有待于王命也晋文致天王于践土
 而策命晋侯为侯伯君子以为何异于要而取之况
  …… (第 6b 页)
 之典何尝利其土地人民而夺之乎若外无可封之
 地即文之四友武之十乱亦止于畿内授之采邑周
 之周召毕荣皆畿内也其后周公封鲁 召公
封燕别 (第 16b 页)
 命次子守其采邑若其贤才则世为公卿则春秋周

 公 召伯
之属是也诸侯降于天子故大夫不世爵禄
 若有大功德亦得世之 王氏炎曰在其国为世子
 则可以世国入为大夫 (第 53a 页)
 祁犁使晋而主赵简子其不复以私交故贬其礼也
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涂迩故也今
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
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 召公
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 (第 41b 页)
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 召公
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
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佚逸通召邵通/棺衣并去声用)
 (棺之棺/平声 …… (第 42a 页)
 宫中而葬于墓与成人同墓涂乃远当舆其棺乎载
 之也问礼之变也史佚成王时贤史下殇欲葬墓如
 长殇从成人也长殇有送葬车者则棺载之矣 召公
 
欲史佚棺敛于宫中如成人史佚畏知礼者 (第 42b 页)
召公

 史佚问周公周公言岂不可史佚遂用 (第 42b 页)
召公
之言棺
 谓敛于棺 孔氏颖达曰此论葬下殇之事下殇谓
 八岁至十一岁也园圃也故云舆机而往也若成人 (第 42b 页)
 案师傅保之职有甚尊者如周成王时太公为大师

 周公为太傅 召公
为大保此三公也有不甚尊如周
 礼大司徒之属有师氏保氏此皆与王燕者也而子
 初生即择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 …… (第 39a 页)
 抗世子法于伯禽此必武王初崩周公即用此法太

 公为太师 召公
为太保而周公身为太傅即使伯禽
 君陈与吕伋王孙牟辈与成王游处元年之冬周公
 以流言辟居东都而太公 (第 43a 页)
召公
固为师保伯禽辈日
 在左右抗世子法原未变也明年秋感风雷变而公
 还则成王已悔悟矣至五年迁奄而伯禽出封 (第 43a 页)
 于四门之外
 存疑郑氏康成曰九采九州之牧典贡职者也二伯
 帅诸侯而入(孔疏案顾命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 召公
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
 居外而纠察之也(孔疏伯既领之入应门故牧居应/门外纠察诸侯后入不如仪者)
  …… (第 14b 页)
 月以奄地封伯禽为鲁侯公羊子曰封伯禽以为周
 公也六年命太公康叔为方伯分监东诸侯七年周
 公复政于王二月王如丰三月命 召公
如洛度邑命 (第 23a 页)
 犹安坐也成谓已成之事也总干持盾也山立犹正
 立也象武王持盾正立待诸侯也发扬蹈厉所以象
 威武时也武舞象战斗也皆坐象周公 召公
以文止
 武也 王氏肃曰武乱武之治也皆坐以象安民无 …… (第 30b 页)
 之时舞人总持干盾以正立似山不动摇象武王持
 盾以待诸侯之至也武乐之舞发扬蹈厉象太公威
 武之志武舞之坐象周公 召公
以文止武也 张子
 曰总干而山立是舞中有一人象武王之治者然以 …… (第 31a 页)
 注则尽美如大武亦有失行列之事乎且失行列又
 何以成周召之治
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
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 召公
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
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立 …… (第 32a 页)
 象南方荆蛮之国侵畔者服也(案武王无伐荆蛮事/大约如逸书所言庶)
 (方不服分师俘之若侯来伐靡集于陈/百弇伐卫陈本伐磨新荒伐蜀诸事)五奏象周公
  召公
分职而治也六奏象兵还振旅也复缀反位止
 也驷当为四声之误也武舞战象也每奏四伐(孔疏/每一) …… (第 32b 页)
 也四成而南国是疆者谓武曲四成舞者从北头第
 一位郤至第二位象武王伐纣之后南方之国于是
 疆理也五成而分周公左 召公
右者谓从第二位至
 第三位分为左右象周公居左 (第 33b 页)
召公
居右也六成复
 缀以崇者缀谓南头初位舞者从第三位南至本位
 故言复缀此并熊氏说皇氏不云次位舞者本在舞 …… (第 33b 页)
 城杞汴州雍丘县济河而西武王伐纣事毕从怀州
 河阳县南度黄河至洛州从洛城而西归镐京也
 陆氏德明曰蓟即燕国都或封蓟者灭绝而更封
 公
于燕乎(案武王时齐鲁燕皆未封故武庚之乱青/兖冀豫四州皆反蓟灭封燕大率皆武庚)
 (后/事) 应氏镛曰 (第 38a 页)
 羞故此章遂不可通殊不知孟荀所辟谓春秋时五
 霸耳由威文以前尧舜之四岳夏殷之二伯文武时
 周召为二伯成王时太公为侯伯康王时 召公
毕公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