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易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續道藏
 是今日断无人能兴便有慨尧舜之道无人复任仁

 义之说无人复 明井田
学校之法无人复行之意然
 此所以待凡民而非所以论豪杰所谓豪杰亦不是
 世俗才智一流只是入孝出弟守先待 (第 21a 页)
  (坤则有其次矣以坤加复以乾加姤使坤就坤使数/乾就乾则有其方矣九数之间又分阴阳虽有九)
  (不离二类学者但 明九畴
之象居九卦之实/粗举象数因而求之如望瞳睛而知黑白也)
  (凡先天方圆图皆在人耳目之前不须图画可知 (第 44a 页)
 (悟尝曰吾晚得二士谓绎与尹焞也炳始学于张载/而事二程卒业仕为太常博士坐元符上书邪等人)

 (编管饶州卒大钧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张载每叹其勇为不可)
 (及仕终陜西转运从事大临通六经尤邃于礼每欲/掇习三代遗文旧 (第 21b 页)
 五十二大钧从张载学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居父
 丧衰麻葬祭一本于礼后乃行于冠昏膳饮庆吊之
 间节文灿然可观关中化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
 治道必自此始悉撰次为图籍可见于用虽皆本于
 载能自信力行载每叹其勇为不可及弟大临字与
 叔 (第 23b 页)
 悟乡遂之职无府史胥徒为在民举教之官而乡举

 里选之法定授民以十二职取以三征而赋敛 明井
 田
只定一夫之经界莱易薮牧有制而土地均表司
 徒司空必以亲民而民物得所以春官世妇掌女宫
 加男爵为六宫傅 (第 21a 页)
 (颐称其颖悟尝曰吾晚得二士谓绎与尹焞也炳始/学于张载而事二程卒业仕为太常博士坐元符上)

 (书邪等人编管饶州卒大钧大防之弟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张)
 (载每叹其勇为不可及仕终陜西转运从事大临大/钧之弟通六经尤邃于礼每欲掇习三 (第 49b 页)
(转运使从事卒大钧从张载学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冠婚丧祭一本于礼关中化之尤喜讲 明井)
(田
兵制悉撰次为图藉可见/于用载每叹其勇为不可及)吕大临(大钧弟学于/程颐与谢良)
(佐游酢杨时在程门号 (第 69b 页)
 (然文王岂遽自立千乘之/畿遽有万乘之兵车哉)
  周礼井田之制
 周礼致太平之书井田太平之纪纲也不井田则不
 可以行周公之道用周礼者可不先 明井田
之制乎
 然制度明则井田可以行议论定则井田可以复今
 考郑注分画殆有异同是岂先王制度或有不同欤 …… (第 5b 页)
 田贾人在市其家所受田则曰贾田每人在官者其
 家所受田则曰官田田赋所出以饲牛者曰牛田田
 赋所出以饲马者曰牧 田公
卿大夫有功而受赏者
 曰赏田此载师七等受田之制然也孟子曰仁政自
 经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是故 …… (第 9b 页)
 善乎此也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田公
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言
 井田形体之制亦既详且明矣夫井九百亩为方一
 里每夫受田百亩则一井九区步百为亩亩 (第 11a 页)
符上书邪等人编管饶州卒大钧大防之弟能守其师
说而践履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张
载每叹其勇为不可及仕终陜西转运从事大临大钧
之弟通六经尤邃于礼每欲掇习三代遗文 (第 55a 页)
之尤多其
与人语必因其所可及而喻诸义治经说得于身践而
心解其文章不作于无用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尤喜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悉撰次为图籍使可
见之行曰如有用我举而措之而已其卒也范巽之表
其墓曰诚德君子又曰君 (第 14b 页)
以圣门事业为己任
所知信而力可及则身遂行之不复疑畏故
识者方之季路从张载学能守其师说而践
履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如
悉次为图籍令可见用虽皆本于载而能自
信力行载每叹以为不可及伊川又云和叔
及相见则 (第 140a 页)
说而践履之。居父丧,衰麻葬祭,一本于礼。后乃行于冠婚、膳饮、庆吊之间,节文灿然可观,关中化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悉撰次为图籍,可见于用。虽皆本于载,而能自信力行,载每叹其勇不可及。弟大临字与
经,而六典复悟乡遂之职,无府史胥徒,为在民举教之官,而乡举里选之法定,授民以十二职,取以三征,而赋敛 明井田,
只定一夫之经,界莱易薮牧有制,而土地均表司徒司空,必以亲民而民物得,所以春官世妇掌女宫于男爵为六宫,
钧从张载学。居父丧,衰麻葬祭,一本于礼。后乃行于冠婚、膳饮、庆吊之间,节文灿然可观,关中化之。尤善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悉撰次为图籍,可见于用。
《吕大临传》:大临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
说而践履之。居父丧,衰麻葬祭,一本于礼。后乃行于冠昏、膳饮、庆吊之间,节文粲然可观,关中化之。尤喜讲 明井田
兵制,谓治道必自此始,悉撰次为图籍,可见于用。虽皆本于载,而能自信力行,载每叹其勇为不可及。弟大临字
《周礼·井田之制》
周礼,致太平之书;井田,太平之纪纲也。不井田则不可以行周公之道,用周礼者,可不先 明井田
之制乎。然制度明则井田可以行,议论定则井田可以复,今考郑注分画,殆有异同,是岂先王制度,或有不同欤。
  盖闻因云洒润,则芬泽易流;载响乘风,则音徽自远。无鲠亮清忠之气,虽潘江陆海,仅供覆瓿;为天地河岳之钟,则琨玉灵珠,自当寿世。近代石斋黄先生者,志存忠孝,学贯天人,了生死之一关,严忠佞之二字。明朝三百年养士之报,正学而后一人;漳浦九十峰积气所成,东溪之武堪接。生徒遍天下,仰宝座之春风;正气塞古今,留石坛之化雨。驱宣公于腕下,奏疏询为百代之光;驾陆子之书厨,词华岂但一时之冠。罔非继往,信足开来。观缁衣数传,见讲学正切于匡君;读续骚一篇,知忠臣必由于孝子。 明九畴
之义,所以佐书;洞三易之玑,亦以补系。丹心激韵,高律吕之声;碧血成歌,动乾坤之色。他如松花别业,早擅 (第 385 页)
区区慰仰。昨才还官。伏承下札枉留丌上。擎玩慰感。不容名言。且荷箕圣外纪之印惠。稡杂序列。实有奥旨。九 井九畴
之义。跃如于弁卷文字。盥手一览。已若有所得者在焉。蒙士之受赐大矣。益仰大匠用心之勤尔。不宣。
上巡使 (第 488H 页)
然犹可喜。况故旧之不以翟公门为可弃者乎。与之陟高巘。松声淅沥也。与之步前堤。雪月皎如也。倦而倚枕。则 九畴井田
之遗迹及西京土俗风谣民疾苦。无不罗列而陈之。孰使余忘离索之恨者非君也欤。既信既宿。言告其归。余何可以 (第 87L 页)
舜禹汤武之治。孔孟程朱之教矣。惟君为东方初头乘运启化之神圣。立万世小中华之根基。由是有若殷师之圣。而 明九畴
之法。设八条之教。历罗丽而至于我朝。列圣作而群贤出。治教明而礼义备。又自中原陆沉。独为唐虞鲁邹华脉圣 (第 21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