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类元社坛植松一株犹得古之遗意似可法
    也
祭祀志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诏岁祀太社太稷三十年
正月始用 御史中丞崔彧
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得地四
十亩为壝垣近南为二坛坛高五尺方广如之社东稷
西相去约五丈社坛土用青赤白黑四色 (第 22a 页)
保子孙于万世可以福苍生于无穷矣臣猥寄外藩不
明大体加以性识愚戆干冒宸严不胜战慄陨越之至
二十年 刑部尚书崔彧
上疏言时政十八事一曰开广
言路多选正人番直上前以司喉舌庶免党附壅塞之
患二曰当阿哈玛特擅权台臣莫敢纠 (第 30a 页)
市以戒为臣之不忠者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三月以陈天祥为监察御史会
右丞卢世荣以掊克聚敛骤升执政权倾一时 御史中
丞崔彧
言之帝怒欲致之法世荣势燄益张左司郎中
周戭因议事微有可否世荣诬以沮法奏令杖一百然 (第 12a 页)
 过者三因名三跳涧
佳吉寨马邑东南六十里宋杨将军屯兵处又西南五

 十里太和岭西北有六郎寨址存
元忠臣故宅在司马泊村传为崔斌 崔彧
故里门石狮
 犹存
古峰台在庄头村高四丈中空可匿百人厥土坚实矢
 石不能攻
神婆迹在洪涛山顶俗传神妪 (第 67a 页)
 司必给印文以杜奸欺又言诸官吏受赃在朝诣御
 史台在外诣按察司自僧格许空诸司以故反覆牵
 延今宜遵成宪中书省奏仍请以彧为右丞世祖曰
  崔彧
不爱于言惟可使任言责宝泉提举张简诬彧
 皆无验简系狱病死成宗初乞迁他职不许曰卿若
 辞避其谁抗言彧居 …… (第 5b 页)
 延亡辜得出铁木迭儿怒曰此左丞相罔上也帝曰
 此朕意耳泰定四年复召为中书右丞诏以诬搆状
 示天下天历初迁御史中丞用中丞 崔彧
故事加平
 章政事许乘小车入内寻以平章政事兼翰林学士
 承旨奎章阁大学士命修经世大典加封鲁国公移
  (第 9a 页)
  属宜随所在放遣为民毋重失人心
招内地民户之流移江南者使复业

  刑部尚书崔彧
言江南既定中原之民相率南迁以
 避徭役者十八九数年之间亡失十五六万馀户去
 家就旅岂人之情赋重政烦驱 (第 10a 页)
 相史天泽悉奏罢之其后至元十七年七月广东宣
 慰使特穆尔布哈言官豪隐庇佃民不供徭役宜别
 立籍各万户军交参重役宜发还元翼二十三年
 部尚书崔彧
言大都高赀户多为僧格所容庇凡百
 徭役止令贫民当之今后徭役不问何人宜皆均输
 有敢如前以贿求人容庇者 …… (第 6b 页)
 投下户依民例应站役十九年五月沿海左副都元
 帅石国英请站户苗税贫富不均者宜均其役有诏
 中书集议行之二十三年 刑部尚书崔彧
言军站诸
 户每岁官吏非名取索赋税倍蓰民多流移请自今
 非奉旨及省部文字敢私敛民及役军匠者论如法
  …… (第 12b 页)
 调发使臣烦扰官吏乞取民不能当是以逃窜宜比
 旧减半或三分去一就见在之民以定差税招逃者
 复业再行定夺帝嘉纳焉至是 刑部尚书崔彧
复以
 内地百姓流移江南者已十五万户乞降诏招集免 (第 16b 页)
 选官覈实定其殿最以明黜陟其廉访司官亦令省

 台同选为宜从之
三月诏自后诸司毋得奏举官属专令中书奏拟
 先是至元十九年十二月 御史中丞崔彧
言选用台
 察官若由中书必有偏徇之弊御史宜听本台选择
 从之至是省臣言枢密院御史台例应奏举官属其
  …… (第 16b 页)
 务他人又得辄请责以整饬其效实难自今铨选请
 如前制非由中书议者毋得越奏诏从之
大德元年四月中书省及御史台议定台宪举官事宜
 副万户阿喇卜丹 御史中丞崔彧
等陈台宪诸事省
 台集议言乞依旧例御史台不立选其用人则于常
 调官选之惟监察御史首领官今御史台自选廉 (第 17b 页)
 库管勾一人理问所理问副理问各二人知事一人

 提控案牍一人都镇抚司都镇抚副都镇抚各一人
  元史 崔彧
传曰至元二十年彧以刑部尚书上疏
  言时政十八事请在外行省不必置丞相平章止
  设左右丞相以下庶几内 (第 57b 页)
  台譬如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为虎一旦摧抑

  之则风采薾然无复望矣伊寔特穆尔亦言其不
  可事遂寝
   崔彧
传曰至元十九年彧言台臣今惟御史有言
  臣以为台官皆当建白又选用台察若由中书必
  有偏徇合从本台选 (第 6b 页)
 器制度图写书成名曰至元州县社稷通礼上之
二十年二月诏以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社稷
 仁宗延祐六年二月改用中戊
二十九年七月建社稷坛
 至三十年正月始用 御史中丞崔彧
言于和义门内
 少南得地四十亩为壝垣近南为二坛坛高五丈方
 广如之社东稷西相去约五丈社坛土用青赤白黑 …… (第 11a 页)
  南植松一株北墉瘗坎壝垣悉仿古制别为斋庐

  门庑三十三楹志则云三十年始用 崔彧
议建社
  稷盖先一年议创建至是始告成工纪则约志成
  文年月不妨互见耳又志称坛高五丈方广如之
   (第 15a 页)
 以太祖开创所置位百司右故也
十三年正月巴延军次皋亭山宋主遣宗室尹甫吉甫
等以傅国玉玺及降表诣军前巴延受之军至湖州市
遣千户囊嘉特省掾王佑赍傅国玉玺赴阙二月令收
百官诰命符印七月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孟祺以故

宋金玉宝及牌印来上命太府监收之 十九年九月
敕各行省止用印一十一月改铸省印 二十一年三
月更定虎符 三十一年四月(成宗已/即位)得玉玺(先是正/月 御史)
(中丞崔彧
得玉玺于故臣之家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上之徽仁懿圣皇后至是手授于帝)
  (第 17a 页)
崔彧
进传国玺笺奏臣番直宿卫御史通通通事臣库
 库楚即卫所告曰太师国王孙拾得之妻真萦病一
 子甫九岁托以玉 …… (第 17a 页)
  一代受命自可为一代之玺更其文为一代之文

  秦不傅汉汉不傅魏可也独以秦玺为历代傅国
  玺不可也
  辍耕录曰 崔彧
进传国玺笺文乃杨桓所撰桓字武
  子兖州人精篆籀之学仕至国子司业库库楚拓
  跋氏成宗即位近臣以其事 (第 20a 页)
  嗣位云云疑误
辽道宗太康八年三月诏行秬黍所定升斗
元世祖中统二年八月颁斗斛权衡
至元十三年五月定度量

二十年五月颁行宋文思院小口斛
  刑部尚书崔彧
言宋文思院小口斛出入官粮无所
 容隐所宜颁行从之
  世祖时东平布衣赵天麟上策论同制度略曰昔
  有 (第 2b 页)
 老遂辞归俸给一无所受

诏御史台得自选其属
 初御史惟用汉人至是中丞 崔彧(字文卿/弘州人)
请参取蒙
 古人用之又言台察之选止由中书宁无偏党之弊
 今宜令本台得自选任从之(既而江淮省臣有欲敷 …… (第 50a 页)
 御史台臣言燕南河北山东去岁旱灾按察司已尝

 阅视而中书不为奏免税粮民何以堪诏令有司权
 停勿徵(时 刑部尚书崔彧
亦言自阿哈玛特用贪吏/河南北诸郡人不聊生江南既定中原之民)
 (相率南迁以避徭役者十八九数年之间亡失 …… (第 52a 页)
 初有诏采民间女子入内有司夤缘为害耶律铸(字/成)

 (仲楚/材子)请令大郡岁贡三人小郡二人庶不大扰至是
 复因 崔彧
言罢之
六月诏增给官吏俸
 初诏定官吏赃罪法自五十贯以上皆决杖除名不
 叙百贯以上者死崔彧言今百官月 …… (第 53a 页)
 (俟者正虑今日耳又何自辨乎寻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卒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海都太宗第五)

 (子哈什/王之子)
诏卢世荣为钞法下 御史中丞崔彧
吏罢之
 世荣既入中书即日奉诏理钞法之弊自谓其生财
 有法用其法当赋倍增而民不扰翰林学士董文用
 曰 …… (第 56b 页)
 避寒热既死且尽毛又可得乎民财有限右丞将尽

 取之得无有日剪其毛之患乎世荣不能对 御史中
 丞崔彧
亦极言世荣不可相帝大怒下彧吏欲致之
 法寻罢之
诏议立科举法不果行
 至元初丞相史天泽学士承旨王鹗等 (第 57a 页)
 凡省内外官府二百五十五所官六百六十九员
诏边军屯田

 诏边境无事本军屯耕以食
始置社稷
 至元初已诏岁祀而未立坛壝至是始用 崔彧
言置
 之
右丞相安图卒
 帝闻之震悼曰人言丞相病朕固弗信果丧予良弼
 命大臣监护丧事(后大德中追封 …… (第 25a 页)
 (规模弘/远矣) 御史中丞崔彧
得传国玺献之
 时穆呼哩曾孙索多(旧作硕/德今改)已死而贫其妻出玉玺
 一鬻之或以告彧召秘书监丞杨 …… (第 30a 页)
 未及而害已甚恐非朝廷意也太后闻之为减其役
 仍赐恤死者之家(太后之将幸五台也监察御史李/元礼上疏谏止台臣不敢以闻其)
 (复侍御史乌逊与中丞 崔彧
有隙取元礼章封入奏/之曰崔中丞私比汉人李御史大言谤佛帝大怒敕)
 (鄂勒哲博果密鞫之鄂勒哲曰往吾亦尝 (第 39b 页)
 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多少顷刻
 辄尽
 张康姓谱湘潭人少孤力学旁通经术江万里留梦
 炎皆推重之辟置幕下后隐衡山元世祖遣中丞
 彧
祀南岳就访隐逸具以闻召康至上都亲试所学 (第 33a 页)
 浙江通志方逢辰字君锡淳安人淳祐十年举进士
 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兼侍读除吏礼尚书
 俱不拜宋亡元世祖诏 御史中丞崔彧
起之辞不赴
 卒于家学者称为蛟峰先生 (第 11a 页)
 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文天祥死之日大风剔沙天地昼晦帝临朝叹曰文丞
相好男子不肯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自后连日阴晦
宫中白昼或秉烛行适正一天师张宗演来朝帝问之

对曰此殆杀文丞相所致也乃赠天祥特进金紫光禄
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庐陵郡
公谥忠武令佥枢密院事王积翁书神主洒扫柴市设
坛祀之丞相博啰初行奠礼狂飙旋地起卷主入云中
博啰等大惊改书曰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天始开霁
(此事据赵弼文/信公传修之) 癸卯 御史中丞崔彧
言台臣于国家
政事得失生民休戚百官邪正虽王公宰相亦宜纠察
近惟御史有言臣以为台官皆当建言庶于国家有补 …… (第 7a 页)
之按察副使程思廉曰民急就食岂得已哉天下一
家河南河北皆吾民也亟令纵之且曰虽得罪死不恨
章上不之罪也  刑部尚书崔彧
上疏言时政十八事
帝命中书行其数事馀与御史大夫伊实特穆尔议行 …… (第 12a 页)
 甲午禁近侍为人求官紊乱选法 申严酒禁有私
造者财产女子没官犯人配役 申私盐之禁许按察
司纠察盐司 五月己未免五卫军征日本发万人赴
上都纵平滦造船军归耕拨大都见管军代役 占城
行省右丞索多率战船千艘出广州浮海伐占城占城
迎战兵号二十万索多率敢死士击之斩首并溺死者
五万馀人又败之于大浪湖斩首六万级占城降索多
造木为城辟田以耕伐乌里越里诸小夷皆下之积谷

十五万以给军 六月戊子以征日本民间骚动盗贼
窃发呼图特穆尔蒙固岱乞益兵禦寇诏以兴国江州
军付之 初定官吏赃罪法自五十贯以上皆决杖除
名不叙百贯以上者死 崔彧
言今百官月俸不能副赡
养之资难责以廉勤之操宜更议增庶官月俸所增俸
钞惟赋之于民官吏不贪民必受惠其有以 …… (第 15a 页)
 至元初丞相史天泽学士承旨王鹗等屡请以科举
取士诏令中书议定程式未及施行至是和尔郭斯与
留梦炎等复言天下习儒者少而由刀笔吏得官者多
帝曰将若之何对曰惟贡举取士为便凡蒙古之士及
儒吏阴阳医术皆令试举则用心为学矣方下中书省
议而和尔郭斯罢事遂寝 十二月甲辰朔中书省臣

言江南官田为权豪寺观欺隐者多宜免其积年收入
限以日期听人首实踰限为人所告者徵以其半给告
者从之 乙巳 御史中丞崔彧
言卢世荣不可为相帝
大怒下彧吏欲致之法寻罢之 以丁壮万人开神山
河立万户府以总之 癸亥卢世荣言京师富 (第 27a 页)

章约苏穆尔自首偿矣他省欺盗者必多乞以省院台官
实都王巨济阿萨尔何荣祖扎尔固齐图固勒李佑吉丁
戎益 崔彧
燕真安祐巴延等十二人理算江淮江西福
建四川甘肃安西六省每省各二人特给印章与之理
算之间宜给兵以备使令 (第 20a 页)
玛尔乌克等同女真兵五
百人追杀内附民千馀人遣诺海率众平之 辛酉发
侍卫兵营紫檀殿 壬戌以甘肃行省右丞 崔彧
为中
书右丞 杭州平江等五路饥发粟赈之仍弛湖泊蒲
鱼之禁溧阳太平徽州广德镇江五路亦饥赈之如杭
州等路 …… (第 25b 页)
臣子为尊者讳又从而为之辞故罗氏亦有此言今)
(不/取) 徙江淮行枢密院治建康 甲辰中书省臣敏珠尔
崔彧
言僧格当国四年中外诸官鲜有不以贿而得
者其昆弟故旧妻族皆授要官美地唯以欺蔽九重朘 …… (第 26b 页)
加天下往往窃议
宜斩叶李以谢天下书闻帝矍然曰叶李廉介刚直朕
所素知宁有是耶有旨驿召淦诣京师 中书右丞
迁御史中丞奏太医院使刘岳臣尝仕宋练达政事
比者命其参议机务众皆称善乞以为翰林学士俾议
朝政又言行御史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