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史鈔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僖四年左传管仲说太公为王官之)
(伯云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是王官之伯分/主东西得征其所职之方故 孙子威 武烈烈然而四海)
(之外截而整齐分主东西则威加一国而已而云四海/者不知所主何方故总举四海言之截然整齐 (第 28a 页)
(伯云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是王官之伯分/主东西得征其所职之方故 孙子威 武烈烈然而四海)
(之外截而整齐分主东西则威加一国而已而云四海/者不知所主何方故总举四海言之截然整齐 (第 28a 页)
行)谨按上王恐三误 以其
承黑商立子(五叶右四行)谨按商恐帝误 文武之先不窟
(六行)宋板之作不 故 孙子威 武烈烈然(六叶右一行)孙子作
得云 则威加一国而已(同上)国作面 定本作侵字(七叶)
(右五行)侵作 (第 15b 页)
承黑商立子(五叶右四行)谨按商恐帝误 文武之先不窟
(六行)宋板之作不 故 孙子威 武烈烈然(六叶右一行)孙子作
得云 则威加一国而已(同上)国作面 定本作侵字(七叶)
(右五行)侵作 (第 15b 页)
以四国及之者以一笑之微残民毒众几获其君而
怒犹未怠焚雍门之茨侵车东至海故以四国主之
为忿兵之大戒见诸行事深切著明矣(董子曰顷公/齐桓之 孙霸)
( 主之馀业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有怒鲁卫/之志伐鲁入其北鄙伐卫败之新筑大国往聘慢而)
(不敬晋鲁俱 (第 16a 页)
怒犹未怠焚雍门之茨侵车东至海故以四国主之
为忿兵之大戒见诸行事深切著明矣(董子曰顷公/齐桓之 孙霸)
( 主之馀业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有怒鲁卫/之志伐鲁入其北鄙伐卫败之新筑大国往聘慢而)
(不敬晋鲁俱 (第 16a 页)
残民毒众几获其君而怒犹未怠焚雍(于用/反)门之茨
侵车东至海故以四国主之为愤兵之大戒见(音/现)诸
行事深切著明矣(董子曰顷公齐桓之 孙霸 主之馀/业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
(有怒鲁卫之志伐鲁入其北郊伐卫败之新筑大国/往聘慢而不敬晋鲁 (第 11b 页)
侵车东至海故以四国主之为愤兵之大戒见(音/现)诸
行事深切著明矣(董子曰顷公齐桓之 孙霸 主之馀/业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
(有怒鲁卫之志伐鲁入其北郊伐卫败之新筑大国/往聘慢而不敬晋鲁 (第 11b 页)
权谲类皆如
此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八
年景卒官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子安嗣安坐党 鲁王霸 死奋弟祺封都亭侯卒子纂嗣纂妻即滕允女
也允被诛并遇害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煚汉尚书郎徐令权
母 …… (第 116a 页)
王随居丹阳建兴中孙峻专政公
族皆患之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祐焉初孙和为太
子时全主谮害王夫人欲废太子立 鲁王 朱主不听由 (第 119b 页)
此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八
年景卒官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子安嗣安坐党 鲁王霸 死奋弟祺封都亭侯卒子纂嗣纂妻即滕允女
也允被诛并遇害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煚汉尚书郎徐令权
母 …… (第 116a 页)
王随居丹阳建兴中孙峻专政公
族皆患之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祐焉初孙和为太
子时全主谮害王夫人欲废太子立 鲁王 朱主不听由 (第 119b 页)
翊(侄孙/秀)孙韶(伯父河/河子桓) (韶子楷丞/桓侄孙)
吴主五子
孙登 孙虑 孙和 孙霸 孙奋
魏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及豪杰并起
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 …… (第 2b 页)
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
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 鲁王霸 觊觎滋甚陆逊吾粲
顾谭等数陈适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霸支党
谮愬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 …… (第 63b 页)
庙京师号清庙其后皓在武昌
吴兴施但因民之不堪命聚万馀人劫谦将至秣陵欲
立之但兵败谦被执皓酖之并杀俊 孙霸 (第 64b 页)
子威 和同母弟也和 (第 64b 页)
太子霸 (第 64b 页)
鲁王 宠爱崇 (第 64b 页)
吴主五子
孙登 孙虑 孙和 孙霸 孙奋
魏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及豪杰并起
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 …… (第 2b 页)
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
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 鲁王霸 觊觎滋甚陆逊吾粲
顾谭等数陈适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霸支党
谮愬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 …… (第 63b 页)
庙京师号清庙其后皓在武昌
吴兴施但因民之不堪命聚万馀人劫谦将至秣陵欲
立之但兵败谦被执皓酖之并杀俊 孙霸 (第 64b 页)
子威 和同母弟也和 (第 64b 页)
太子霸 (第 64b 页)
鲁王 宠爱崇 (第 64b 页)
冢西斗
鸡翁舍南上少时所尝游处也明年复下诏封贺弟子
侍中关内侯彭祖为阳都侯赐贺谥曰阳都哀侯时贺
有孤 孙霸 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食邑
三百户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
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 (第 48a 页)
鸡翁舍南上少时所尝游处也明年复下诏封贺弟子
侍中关内侯彭祖为阳都侯赐贺谥曰阳都哀侯时贺
有孤 孙霸 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食邑
三百户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
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 (第 48a 页)
公绪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叔父才卒
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浚讨五溪以胆力称迁偏将军营
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 鲁王霸 注意交绩尝至其廨
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然卒绩袭业
拜平魏将军乐乡督明年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 …… (第 6b 页)
哉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
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遭二宫之变抗言
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 鲁王霸 出驻夏口遣扬竺不得
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
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朱据字子范 …… (第 30a 页)
弟苟有
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
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
阿附 鲁王 轻为交构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而宿留
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
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 (第 43a 页)
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 鲁
王 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 …… (第 43a 页)
欲言因以付之虚实难明故不著于篇
凯弟允字敬宗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
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 鲁王霸 与和分争阴相
谮构允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后为衡阳督军 …… (第 78a 页)
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蜀相诸葛
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拜尚
书仆射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 鲁王 傅仪嫌二宫
相逼近乃上疏曰臣窃 (第 80a 页)
鲁王 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
今之宜宜镇四方以为藩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 …… (第 80a 页)
依焉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落带恪果以苇席裹
其身篾束其腰而投于此冈时年五十一恪长子绰为
骑都尉以交关 鲁王 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第 98a 页)
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浚讨五溪以胆力称迁偏将军营
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 鲁王霸 注意交绩尝至其廨
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然卒绩袭业
拜平魏将军乐乡督明年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 …… (第 6b 页)
哉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
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遭二宫之变抗言
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 鲁王霸 出驻夏口遣扬竺不得
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
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朱据字子范 …… (第 30a 页)
弟苟有
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
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
阿附 鲁王 轻为交构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而宿留
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
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 (第 43a 页)
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 鲁
王 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 …… (第 43a 页)
欲言因以付之虚实难明故不著于篇
凯弟允字敬宗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
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 鲁王霸 与和分争阴相
谮构允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后为衡阳督军 …… (第 78a 页)
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蜀相诸葛
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拜尚
书仆射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 鲁王 傅仪嫌二宫
相逼近乃上疏曰臣窃 (第 80a 页)
鲁王 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
今之宜宜镇四方以为藩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 …… (第 80a 页)
依焉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落带恪果以苇席裹
其身篾束其腰而投于此冈时年五十一恪长子绰为
骑都尉以交关 鲁王 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第 98a 页)
琅邪后家临沂都乡南仁里太原王氏出自离次子
威汉扬州刺史九世 孙霸 居太原晋阳后汉连聘不
至霸二十世孙泽雁门太守生昶魏司空京陵穆侯
昶五世孙缉散骑侍郎生慧龙后魏宁南 (第 3b 页)
威汉扬州刺史九世 孙霸 居太原晋阳后汉连聘不
至霸二十世孙泽雁门太守生昶魏司空京陵穆侯
昶五世孙缉散骑侍郎生慧龙后魏宁南 (第 3b 页)
视不明听不聪之罚也是时权意溢德衰信谗好
杀二子将危将相俱殆睹妖不悟加之以燎昧道之甚
者也明年太子和废 鲁王霸 赐死朱据左迁陆议忧卒
是其应也东馆典教之府鹊堕东馆又天意乎 太元
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第 22a 页)
杀二子将危将相俱殆睹妖不悟加之以燎昧道之甚
者也明年太子和废 鲁王霸 赐死朱据左迁陆议忧卒
是其应也东馆典教之府鹊堕东馆又天意乎 太元
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第 22a 页)
县恩泽侯表博阳侯食邑于汝南郡之南/顿县平台属常山郡博望属南阳郡乐成侯食邑于南)
(阳之/平氏)贺有孤 孙霸 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
侯(散悉亶翻/骑奇寄翻)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师古曰复/扶目翻)尝有阿 (第 29a 页)
(阳之/平氏)贺有孤 孙霸 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
侯(散悉亶翻/骑奇寄翻)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师古曰复/扶目翻)尝有阿 (第 29a 页)
臧文仲曰禹汤/罪已其兴也勃焉)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
眚勿复劾三公(复扶/又翻) 汉主立其子永为 鲁王 理为梁
王(晋书地理志刘备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其土地所出孙权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自)
( (第 17b 页)
眚勿复劾三公(复扶/又翻) 汉主立其子永为 鲁王 理为梁
王(晋书地理志刘备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其土地所出孙权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自)
( (第 17b 页)
儋耳珠崖(儋/耳)
(珠崖汉武帝开以为郡属交趾州元/帝以后弃之聂尼辄翻儋都甘翻) 八月吴主封子
霸为 鲁王霸 和母弟也宠爱崇特与和无殊(为后吴废/和诛霸张)
(本/)尚书仆射是仪领 (第 25b 页)
鲁王 傅上疏谏曰臣窃以为 (第 25b 页)
鲁王
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
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且二宫
宜有降杀(杀 …… (第 25b 页)
主乃命分宫别僚二子由是有隙(史言和/霸之隙)
(亦两宫僚属交搆/以成之别彼列翻)卫将军全琮遣其子寄事 鲁王 以书
告丞相陆逊逊报曰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
以要荣利(私出谓出私门/也要一遥翻)若其不佳终为取 (第 33b 页)
祸且闻二
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寄果阿附 鲁王 轻
为交搆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而宿留阿寄(日磾事/见二十)
(一卷汉武帝后元二年宿音/秀留音溜阿相傅 (第 33b 页)
从安入声)终为足下家门致祸矣琮
既不答逊言更以致隙 鲁王 曲意交结当时名士偏将 …… (第 33b 页)
色吴主由是发怒夫人以忧死太子宠益衰 鲁王 之党
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共谮毁太子吴主惑焉陆逊上
疏谏曰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
有差彼 …… (第 35a 页)
有
功全琮子端绪与之争功(端绪琮/之二子)谮承休于吴主吴主
徙谭承休于交州又追赐休死太子太傅吾粲请使 鲁
王 出镇夏口(姓谱吾本已姓夏昆/吾氏之后夏户雅翻)出杨竺等不得令在
京师又数以消息语陆逊(数所角翻下/同 (第 36a 页)
语半倨翻) 鲁王 与杨竺共
谮之吴主怒收粲下狱诛(下遐/稼翻)数遣中使责问陆逊逊
愤恚而卒(恚于/避翻)其子抗为建武校 (第 36a 页)
(珠崖汉武帝开以为郡属交趾州元/帝以后弃之聂尼辄翻儋都甘翻) 八月吴主封子
霸为 鲁王霸 和母弟也宠爱崇特与和无殊(为后吴废/和诛霸张)
(本/)尚书仆射是仪领 (第 25b 页)
鲁王 傅上疏谏曰臣窃以为 (第 25b 页)
鲁王
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
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且二宫
宜有降杀(杀 …… (第 25b 页)
主乃命分宫别僚二子由是有隙(史言和/霸之隙)
(亦两宫僚属交搆/以成之别彼列翻)卫将军全琮遣其子寄事 鲁王 以书
告丞相陆逊逊报曰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
以要荣利(私出谓出私门/也要一遥翻)若其不佳终为取 (第 33b 页)
祸且闻二
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寄果阿附 鲁王 轻
为交搆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而宿留阿寄(日磾事/见二十)
(一卷汉武帝后元二年宿音/秀留音溜阿相傅 (第 33b 页)
从安入声)终为足下家门致祸矣琮
既不答逊言更以致隙 鲁王 曲意交结当时名士偏将 …… (第 33b 页)
色吴主由是发怒夫人以忧死太子宠益衰 鲁王 之党
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共谮毁太子吴主惑焉陆逊上
疏谏曰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
有差彼 …… (第 35a 页)
有
功全琮子端绪与之争功(端绪琮/之二子)谮承休于吴主吴主
徙谭承休于交州又追赐休死太子太傅吾粲请使 鲁
王 出镇夏口(姓谱吾本已姓夏昆/吾氏之后夏户雅翻)出杨竺等不得令在
京师又数以消息语陆逊(数所角翻下/同 (第 36a 页)
语半倨翻) 鲁王 与杨竺共
谮之吴主怒收粲下狱诛(下遐/稼翻)数遣中使责问陆逊逊
愤恚而卒(恚于/避翻)其子抗为建武校 (第 36a 页)
年)欲豫自结数称亮美
以其夫之兄子尚女妻之(为后孙綝杀尚废亮迁全公/主张本数所角翻妻七细翻)
吴主以 鲁王霸 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恶乌/路翻)谓侍
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分部谓各分部党/若汉甘陵南北部) …… (第 24b 页)
数遂废
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故鄣县属丹阳郡贤曰秦鄣郡/所治也在今湖州安吉县界师)
(古曰鄣/音章)赐 鲁王霸 死杀杨竺流其尸于江又诛全寄吴
安孙奇皆以其党霸谮和故也(党霸谮和事见/上卷正始六年)初杨竺
少获声 …… (第 25b 页)
今大王宜深以 鲁王 为戒(谓 (第 37a 页)
鲁王/霸 也)改易其行(行下/孟翻)战战
兢兢尽礼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若弃忘先帝法教怀
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 (第 37a 页)
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
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诏敕不行于藩臣邪向
使 鲁王 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惊当/作兢)则享祚无穷
岂有灭亡之祸哉夫良药苦口唯病者能甘之忠言逆
耳唯达者 (第 37a 页)
以其夫之兄子尚女妻之(为后孙綝杀尚废亮迁全公/主张本数所角翻妻七细翻)
吴主以 鲁王霸 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恶乌/路翻)谓侍
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分部谓各分部党/若汉甘陵南北部) …… (第 24b 页)
数遂废
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故鄣县属丹阳郡贤曰秦鄣郡/所治也在今湖州安吉县界师)
(古曰鄣/音章)赐 鲁王霸 死杀杨竺流其尸于江又诛全寄吴
安孙奇皆以其党霸谮和故也(党霸谮和事见/上卷正始六年)初杨竺
少获声 …… (第 25b 页)
今大王宜深以 鲁王 为戒(谓 (第 37a 页)
鲁王/霸 也)改易其行(行下/孟翻)战战
兢兢尽礼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若弃忘先帝法教怀
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 (第 37a 页)
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
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诏敕不行于藩臣邪向
使 鲁王 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惊当/作兢)则享祚无穷
岂有灭亡之祸哉夫良药苦口唯病者能甘之忠言逆
耳唯达者 (第 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