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書類
春秋類
論語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得封上蔡邕传以皂囊封上窦武传武奏收曹

   节长乐五官史朱瑀盗发武奏是也又边郡兵
   事警急则有奔命书由驿驰送如今之军报考
    丙吉
传称驭吏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
   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
   知匈奴入云中代郡 (第 12b 页)
   无平可知又杜佑通典引何比干事误以比干

   为何敞之字遂称敞与张汤争治狱尤为纰缪
   也
  汉书 丙吉
列传吉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
  右监
  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汉官曰廷尉员吏百四
  十人其十一 …… (第 9a 页)
  曹事覆治御史检劾事
  唐六典永安二年御史中尉高穆奏置司直十人
  𨽻廷尉位在正监上
  职官分纪后魏职令 廷尉少卿
第四品上第二清 …… (第 17b 页)
 隋

  隋书百官志高祖受命置 大理寺卿少卿
各一人
  不统署又有正监评各一人司直十人律博士八
  人明法二十人开皇三年罢大理寺监评及律博
   (第 20a 页)
  官解云小官啬夫各擅其职谓仓库少内啬夫之
  属各自擅其条理所职主由此言之少内藏聚似
  今之少府但官卑职碎以少为名 丙吉
傅少内啬
  夫白吉曰食皇孙亡诏令注云少内掖庭主府藏 (第 40b 页)
  (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又领州治中从事九年督/将军张嶷等讨汶山郡叛羌十一年南夷豪帅刘)
  (胄反扰乱诸郡庲降都督张翼讨之不克丞相亮亭/以忠代之遂斩胄平南土加忠奋威将军封 博阳)
  (侯
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故都/督常驻平彝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
  (越巂郡亦久失土 (第 5a 页)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后徙金城昭帝末与霍
 光定策立宣帝封营平侯为后将军宣帝神爵元年
 西羌杨玉等背畔充国年七十馀上老之使 御史丙
 吉
问谁可将者对曰无踰老臣者矣又问将军度羌
 虏何如当用几人曰百闻不如一见请行至金城图
 上方略乃大发兵 (第 3b 页)
 我地地肥美可共击居之欲与羌合宜豫为备敕视
 诸羌毋令解仇义渠安国备羌至浩亹为虏所击失
 亡甚众时充国年七十馀帝使 御史大夫丙吉
问谁 (第 35a 页)
 端坐而逝乡人遂于凉州南关厢建阁移其身饰以
 泥至今称为肉身菩萨
 巴尔斯梵僧僧焚修于巴尔斯寺夷目供养已久明万历
 二十六年田乐达云恢复松山驱 丙吉
入寺见僧端
 坐令斩之血出如乳操刃者立毙后改巴尔斯为大靖
 寺被回禄卜者以为枉杀高僧之故乃立祠塑像火 (第 17a 页)
  卷三十六      史记九十六

   张苍      周昌
   任敖      申屠嘉
   韦贤      魏相
    邴吉      
黄霸
   韦玄成     匡衡
  卷三十七      史记九十七
   郦食其     陆贾
  (第 22a 页)
  来降汉先使语吉吉将吏卒数百人往迎之众颇
  有欲还者因斩杀其渠率遂与俱入汉以军功侯
  二千户
博阳 邴吉
家在鲁本以治狱为御史属给事大将军幕 …… (第 26a 页)
  贤良举为杨州刺史颍川太守善化男女异路耕

  者让畔赐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居颍川入为太
  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 邴吉
为丞相封
  千八百户
西平于定国家在东海本以治狱给事为廷尉史稍迁
  御史中丞上书諌昌邑王迁为光禄 (第 27a 页)
死或下蚕室而魏丞相竟以丞相病死
子嗣后坐骑至庙不敬有诏夺爵一级为关内侯失列
侯得食其故国邑魏丞相卒以 御史大夫邴吉
(第 10a 页)
邴丞相吉
者鲁国人也以读书好法令至御史大夫孝
宣帝时以有旧故封为列侯而因为丞相明于事有大 (第 10a 页)
六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
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
安世赵充国魏相 邴吉
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
成龚遂郑弘邵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之属皆有
功迹见述于后累其名臣亦其次也 (第 16b 页)
(万年/郡) 丞相丙吉(鲁/郡)
蜀丞相诸葛亮(南阳/郡)以上忠臣一
十六人周太王子吴太伯(吴/郡)伯夷叔齐(并河/东郡)吴延陵季 (第 18a 页)
自臣之职分非陛下所宜临若臣不称职则宜黜退陛
下宜还宫帝惭回车而返又陈平 丙吉
者汉家之宰相
尚不问钱谷之数不问斗死之人故知自天子至于卿
士守其职分而不可侵越也况我大唐万乘之君卓绝 (第 10b 页)
   刘恺让其弟宪
永元十年初居巢侯刘般薨子恺当嗣称父遗意让其
弟宪遁逃久之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
之恺犹不出积十馀岁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上书曰
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
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也帝纳
之下诏曰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
后不得以为比乃徵恺拜为郎

   太仆来历諌废太子
延光三年江京樊丰等谮杀太子乳母王男 邴吉
等太
子思男吉京丰惧乃与阎后构谮太子安帝怒召公卿以
下议废太子太仆来历与太常桓焉廷尉犍为张皓议
曰经 (第 15b 页)
   丙魏同心辅政
元康二年魏相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数条汉兴已
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所言奏
请施行之相敕掾史按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
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
御史大夫丙吉
同心辅政宣帝皆重 (第 6a 页)
丙吉
为人深 (第 6a 页)
   后周世宗录囚如神
显德二年世宗亲录囚于内苑有汝州民马遇父及弟
为吏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世宗临问始得其实
人以为神由是诸长吏无不亲察狱讼
  滥刑门
   司马温公论汉宣帝滥赵盖韩杨之诛
以孝宣之明魏相 丙吉
为丞相于定国为廷尉而赵盖
韩杨之死皆不厌众心惜哉其为善政之累大矣周官 (第 21b 页)
   蜀汉杨颙谏孔明自校簿书
魏黄初四年汉诸葛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
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
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

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
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
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
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
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 丙吉
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
陈平不肯知钱榖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
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 (第 47a 页)
   汉王贺自谓活万馀人
天汉二年暴胜之为直指使者所诛杀二千石以下尤

多威振州郡至渤海闻郡人隽不疑贤请与相见不疑
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
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
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
终天禄胜之深纳其戒及还表奏不疑上召拜不疑为
青州刺史济南王贺亦为绣之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多
所纵舍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子孙有封吾
所活者万馀人后世其兴乎

   夏侯胜谓 丙吉
有阴德未死
元康三年 (第 39a 页)
丙吉
(第 39a 页)
博阳侯
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
保之功者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吉临
当封病宣帝忧其不起将使人就加印绋而 (第 39a 页)
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孟康曰姓高名/起瓒曰汉帝年)
(纪高帝时有信平侯臣陵都武侯臣起魏相 丙吉
奏事高帝时奏事有将军臣陵臣起)陛下慢而
侮人项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
因以予之与天下同 (第 24b 页)
   将众来降汉先使语吉吉将吏卒数百人往迎

   之众颇有欲还者因斩杀其渠率遂与俱入汉
   以军功侯二千户
博阳  邴吉
家在鲁本以治狱为御史属给事大将军
   幕府常施旧恩宣帝迁为御史大夫封侯二千
   户神爵二年代魏相 …… (第 25a 页)
   会赦以贤良举为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善化男
   女异路耕者让畔赐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居
   颍川入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
    邴吉
为丞相封千八百户
西平 于定国家在东海本以治狱给事为廷尉史稍
   迁御史中丞上书谏昌邑王迁为光禄大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