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四方其世享矣勿一说世享世世尊享我周无困勿/替皆欲公留而 去之意 新安陈氏曰此章之上)
(必有公答王之辞盖不许 王留后 之请也所以王言/公止我往归周矣公无困我是以不许留为困之其)
(辞危勿替刑以下其望远又上章言予冲子夙 (第 36a 页)
(必有公答王之辞盖不许 王留后 之请也所以王言/公止我往归周矣公无困我是以不许留为困之其)
(辞危勿替刑以下其望远又上章言予冲子夙 (第 36a 页)
主镐京言豳岐丰皆先王之旧都与洛为四辅
无斁其康事
陈师凯曰此章之上必有公答王之辞盖不许 王留
后 之请也上言予冲子夙夜毖祀成王全倚重于公
宜公未许留至此曰我无厌于安民之事是王能以
安天下自任而不 (第 25b 页)
无斁其康事
陈师凯曰此章之上必有公答王之辞盖不许 王留
后 之请也上言予冲子夙夜毖祀成王全倚重于公
宜公未许留至此曰我无厌于安民之事是王能以
安天下自任而不 (第 25b 页)
类如此不嗜杀人然后能一天/下孟子之言岂欺我哉乐音洛)留高唐英守相州唐
英阅城中遗民男女得七百馀人其后 节度使王继弘
敛城中髑髅瘗之(髑徒木翻髅音/娄瘗于计翻)凡得十馀万或告磁
州刺史李榖谋举州应汉契丹主执而诘之(诘其 (第 28b 页)
英阅城中遗民男女得七百馀人其后 节度使王继弘
敛城中髑髅瘗之(髑徒木翻髅音/娄瘗于计翻)凡得十馀万或告磁
州刺史李榖谋举州应汉契丹主执而诘之(诘其 (第 28b 页)
奉国都指挥使 南宫王继弘(南宫县属冀州九域志/在州西南六十二里)
都
虞侯樊晖以所部兵戍相州彰德节度使高唐英善待
之(高唐英契丹所署也见上/卷是年四月相息亮翻)戍兵无 (第 12a 页)
铠仗唐英以铠仗
给之倚信如亲戚唐英闻帝南下举镇请降使者未返 继弘 晖杀唐英 (第 12a 页)
继弘 自称 (第 12a 页)
留后 遣使告云唐英反覆诏
以 (第 12a 页)
继弘 为彰德 (第 12a 页)
留后 庚辰以晖为磁州刺史(磁墙/之翻)安国
节度使高奉明闻唐英死心不自安请满达勒署马步
都指挥使刘铎为节度 …… (第 12a 页)
特镇澶州而兵/乱契丹又使镇定州)冯道等四出安抚兵民众
推道为节度使道曰我书生也当奏事而已宜择诸将
为 留后 时李荣功最多(李荣先据甲库授兵与契丹战/诸将皆继其后故论功最多)
而白再荣位在上乃以再荣权知留后具以 …… (第 17a 页)
辛卯复以恒州顺国军为镇州成德
军(改恒州及顺国军见二百八/十三卷晋高祖天福七年)乙未以白再荣为成德 留后 踰年始以何福进为曹州防禦使李荣为博州刺
史(踰年之后乃知逐满达勒二人之功始赏之此/事与晋高祖天福二年 …… (第 18b 页)
后曰皇太后朝廷知成德 留后 白再荣非将帅才庚寅
以前建雄 (第 32a 页)
留后 刘在明代之 癸巳大赦(即位十三/日而肆赦)
吴越内牙指挥使何承训复请诛胡进思及其党(复扶/又翻)
吴 (第 32a 页)
虞侯樊晖以所部兵戍相州彰德节度使高唐英善待
之(高唐英契丹所署也见上/卷是年四月相息亮翻)戍兵无 (第 12a 页)
铠仗唐英以铠仗
给之倚信如亲戚唐英闻帝南下举镇请降使者未返 继弘 晖杀唐英 (第 12a 页)
继弘 自称 (第 12a 页)
留后 遣使告云唐英反覆诏
以 (第 12a 页)
继弘 为彰德 (第 12a 页)
留后 庚辰以晖为磁州刺史(磁墙/之翻)安国
节度使高奉明闻唐英死心不自安请满达勒署马步
都指挥使刘铎为节度 …… (第 12a 页)
特镇澶州而兵/乱契丹又使镇定州)冯道等四出安抚兵民众
推道为节度使道曰我书生也当奏事而已宜择诸将
为 留后 时李荣功最多(李荣先据甲库授兵与契丹战/诸将皆继其后故论功最多)
而白再荣位在上乃以再荣权知留后具以 …… (第 17a 页)
辛卯复以恒州顺国军为镇州成德
军(改恒州及顺国军见二百八/十三卷晋高祖天福七年)乙未以白再荣为成德 留后 踰年始以何福进为曹州防禦使李荣为博州刺
史(踰年之后乃知逐满达勒二人之功始赏之此/事与晋高祖天福二年 …… (第 18b 页)
后曰皇太后朝廷知成德 留后 白再荣非将帅才庚寅
以前建雄 (第 32a 页)
留后 刘在明代之 癸巳大赦(即位十三/日而肆赦)
吴越内牙指挥使何承训复请诛胡进思及其党(复扶/又翻)
吴 (第 32a 页)
冬十二月吴越王镠以行军司马杜建徽为左丞
相
二年冬十月吴越王镠复修本朝职贡壬午帝因梁官
爵而命之镠厚贡献并赂权要求金印玉册赐诏不名
称国王有司言故事惟天子用玉册王公皆用竹册又
非四夷无封国王者帝皆曲从镠意
三年秋八月丁亥遣吏部侍郎李德休等赐吴越国王
玉册金印红袍御衣 闰十二月吴越王镠遣使者
沈瑫致书以受玉册封吴越国王告于吴吴人以其国
名与已同不受书遣瑫还仍戒境上无得通吴越使者
及商旅
明宗天成元年春三月吴越王镠有疾如衣锦军命镇
海镇东 节度使留后 传瓘监国吴徐温遣使来问疾左
右劝镠勿见镠曰温阴狡此名问疾实 (第 27a 页)
相
二年冬十月吴越王镠复修本朝职贡壬午帝因梁官
爵而命之镠厚贡献并赂权要求金印玉册
称国王有司言故事惟天子用玉册王公皆用竹册又
非四夷无封国王者帝皆曲从镠意
三年秋八月丁亥遣吏部侍郎李德休等赐吴越国王
玉册金印红袍御衣 闰十二月吴越王镠遣使者
沈瑫致书以受玉册封吴越国王告于吴吴人以其国
名与已同不受书遣瑫还仍戒境上无得通吴越使者
及商旅
明宗天成元年春三月吴越王镠有疾如衣锦军命镇
海镇东 节度使留后 传瓘监国吴徐温遣使来问疾左
右劝镠勿见镠曰温阴狡此名问疾实 (第 27a 页)
契丹克相州驱妇女而北
契丹主将攻相州梁晖请降契丹主赦之许以为防禦
使晖疑其诈复乘城拒守契丹主命蕃汉诸军急政相
州食时克之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女而北胡人掷婴
孩于空中举刃接之以为乐留高唐英守相州唐英阅
城中遗民男女得七百馀人其后 节度使王继弘 敛城 (第 36b 页)
契丹主将攻相州梁晖请降契丹主赦之许以为防禦
使晖疑其诈复乘城拒守契丹主命蕃汉诸军急政相
州食时克之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女而北胡人掷婴
孩于空中举刃接之以为乐留高唐英守相州唐英阅
城中遗民男女得七百馀人其后 节度使王继弘 敛城 (第 36b 页)
部署河决原武五月己未回鹘遣使者
来乙亥魏州内黄民武进妻一产三男子河决滑州鱼
池旱蝗秋七月戊申朔彰德军 节度使王继弘 杀其判
官张易鸲鹆食蝗丙辰禁捕鸲鹆庚申郭威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癸亥契丹鄚州刺史王彦徽来奔庚午杀成
德军 (第 6b 页)
来乙亥魏州内黄民武进妻一产三男子河决滑州鱼
池旱蝗秋七月戊申朔彰德军 节度使王继弘 杀其判
官张易鸲鹆食蝗丙辰禁捕鸲鹆庚申郭威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癸亥契丹鄚州刺史王彦徽来奔庚午杀成
德军 (第 6b 页)
退而谓人曰是将死
矣相州梁晖杀契丹守将闭城距守德光引兵攻破之
城中男子无少长皆屠之妇女悉驱以北后汉以 王继
弘 镇相州得髑髅十数万枚为大冢葬之德光至临洺
见其井邑荒残笑谓晋人曰致中国至此皆燕王为罪
首又顾张砺曰尔 (第 20b 页)
矣相州梁晖杀契丹守将闭城距守德光引兵攻破之
城中男子无少长皆屠之妇女悉驱以北后汉以 王继
弘 镇相州得髑髅十数万枚为大冢葬之德光至临洺
见其井邑荒残笑谓晋人曰致中国至此皆燕王为罪
首又顾张砺曰尔 (第 20b 页)
入中国心常不快若得复吾本土死亦无恨相州梁
晖杀契丹守将闭城拒守德光引兵攻破之城中男
子无少长皆屠之妇女悉驱以北后汉以 王继弘 镇
相州得髑髅数十万枚为大冢葬之德光至临洺见
其井邑荒残矣谓晋人曰致中国至此皆燕王为罪
首又顾 (第 61b 页)
晖杀契丹守将闭城拒守德光引兵攻破之城中男
子无少长皆屠之妇女悉驱以北后汉以 王继弘 镇
相州得髑髅数十万枚为大冢葬之德光至临洺见
其井邑荒残矣谓晋人曰致中国至此皆燕王为罪
首又顾 (第 61b 页)
五月己未,回鹘遣使者来。乙亥,魏州内黄民武进妻一产三男子。河决滑州鱼池。旱,蝗。秋七月戊申朔,彰德军 节度使王继弘
杀其判官张易。鸲鹆食蝗。丙辰,禁捕鸲鹆。庚申,郭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癸亥,契丹鄚州刺史王彦徽来奔。庚
时事,考龟袭吉,迁宅漳滏。庶克隆洪基,再昌宝历。主者明为条格,及时发迈。丙子,车驾北迁于邺。诏齐献武 王留后
部分。改司州为洛州,以卫大将军、尚书令元弼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洛州刺史,镇洛阳。诏从迁之户,百官
,以孝闻。有盗发羲冢,群虎逐之。文通庐于墓侧,虎见之,弭耳而去。赐羊酒束帛以旌之。
《册府元龟》:周 王继弘, 为河阳节度使。 继弘, 冀州南宫人,勇悍无赖,为盗,攻剽闾里。
李谷,汉末为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以中牟多盗,诱县人求其渊薮
《册府元龟》:周 王继弘, 为河阳节度使。 继弘, 冀州南宫人,勇悍无赖,为盗,攻剽闾里。
李谷,汉末为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以中牟多盗,诱县人求其渊薮
弘肇杨邠等遇害。夷其族。妻白氏。祸前数月而卒。无子惟一女适户部员外郎张贻肃。羸疾踰年。扶病就戮。〉 王继弘
〈五代薛史列传。 继弘。
冀州南宫人。少尝为盗。攻剽闾里。为吏所拘。械系于镇州狱。会赦免死。配隶本军。时明宗作镇致之麾下。𣈆 ……福中。为六宅副使。性负气不逊。禁中与同列分争。配流义州。岁馀。召复内职。迁领禁军。开运来。虏犯中原。 继弘
时为奉国指挥。使。从虏主至。相州。遂令以本军戍守。虏主留高唐英为。相州节度。使。唐英善待 继弘。
每候其第。则升堂拜 继弘
之母。赠遗甚厚。倚若亲戚。又给以兵仗。略无猜忌。会虏主死。汉祖趍洛。唐美遣使归款。汉祖大悦。将厚待唐美。使未回。 继弘
与指挥等共杀唐美。 继弘
自称留后。令判官张易。奉表于汉祖。人或责以见利忌义。 继弘
曰。吾侪小人也。若不因剩乘便以求富贵。毕世以奉。未可得志也。及汉祖杜重威至德清军。 继弘
来朝乃正授节旄。是岁。就检校太傅节度判官张易每见 继弘
不法。必切言之。 继弘
以为轻已。乾祐中。因事诬奏杀之。寻又害观察推官张制汉末。移镇贝州。就加检校太尉。广顺初。加同平章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