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史鈔類
載記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法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王为群姓
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
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
社 厉山氏 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
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
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第 4b 页)
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
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
社 厉山氏 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
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
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第 4b 页)
子水位也(杜赵鞅姓盈宋姓子水盈坎/乃行子姓又得北方水位)名位敌不可干
也(杜二水俱盛/故言不可干) 炎帝 为火师(杜神农有火/瑞以火名官)姜姓其后也
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杜/既) (第 10a 页)
也(杜二水俱盛/故言不可干) 炎帝 为火师(杜神农有火/瑞以火名官)姜姓其后也
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杜/既) (第 10a 页)
待暴客剡矢弦弧以威天下是也
平庵项氏曰圣人之仁即天地之生大宝曰位即崇
高莫大乎富贵也自此以下以包牺氏 神农氏 黄
帝尧舜氏实之皆圣人之富贵者也财者百物之
总名皆民所利也理财谓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所
以利之也正辞谓殊 …… (第 7a 页)
人创立其事不必
观此卦而成之盖圣人作事立器自然符合于此
之卦象也非准拟此卦而后成之故曰盖取
包牺氏没 神农氏 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 …… (第 9b 页)
案致天下之民动也各得其所明也
(通论)合沙郑氏曰十三卦始离次益次噬嗑所取食货而
已食货者生民之本也 神农氏 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
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 (第 10b 页)
平庵项氏曰圣人之仁即天地之生大宝曰位即崇
高莫大乎富贵也自此以下以包牺氏 神农氏 黄
帝尧舜氏实之皆圣人之富贵者也财者百物之
总名皆民所利也理财谓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所
以利之也正辞谓殊 …… (第 7a 页)
人创立其事不必
观此卦而成之盖圣人作事立器自然符合于此
之卦象也非准拟此卦而后成之故曰盖取
包牺氏没 神农氏 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 …… (第 9b 页)
案致天下之民动也各得其所明也
(通论)合沙郑氏曰十三卦始离次益次噬嗑所取食货而
已食货者生民之本也 神农氏 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
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 (第 10b 页)
言天命之匪解也其伐商也上以顺乎天下以应乎
人故曰燮言无惭德也 范氏曰太姜 炎帝 之后太
任太昊之后太姒大禹之后太姒生十子武王周公
皆圣人也其馀皆为显诸侯遍于天下太姒之德也
殷商 (第 15b 页)
人故曰燮言无惭德也 范氏曰太姜 炎帝 之后太
任太昊之后太姒大禹之后太姒生十子武王周公
皆圣人也其馀皆为显诸侯遍于天下太姒之德也
殷商 (第 15b 页)
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说者谓三)
(代建正不同故于易之首卦各见其义孔颖达曰案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 列山氏 黄帝一曰归藏)
(氏既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东莱吕氏深善连山归藏同是代号 (第 48a 页)
(代建正不同故于易之首卦各见其义孔颖达曰案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 列山氏 黄帝一曰归藏)
(氏既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东莱吕氏深善连山归藏同是代号 (第 48a 页)
罟以佃以渔非徒使民皆知鲜食之利)
(抑亦去其害而安其居也羲杨/氏万里曰教民食肉自包 始)包牺氏没 神农氏 作斲
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吕音/训斲) …… (第 10b 页)
(飞走之类实害禾稼唯罔罟田渔之制立然后耒耜之/利见于天下 朱氏曰 炎帝 时民厌鲜食而食草木之)
(实于是始为耒耜以教天下故曰神农犁愚案耒耜之/说诸儒所论惟谢氏以为今之犁耒即 …… (第 11b 页)
巽为利市三倍亦各得其所之象 郑氏东卿)
(曰十三卦始离次益次噬嗑所取/者食货而已食货者生民之本也) 神农氏 没黄帝尧舜
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 (第 12a 页)
(抑亦去其害而安其居也羲杨/氏万里曰教民食肉自包 始)包牺氏没 神农氏 作斲
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吕音/训斲) …… (第 10b 页)
(飞走之类实害禾稼唯罔罟田渔之制立然后耒耜之/利见于天下 朱氏曰 炎帝 时民厌鲜食而食草木之)
(实于是始为耒耜以教天下故曰神农犁愚案耒耜之/说诸儒所论惟谢氏以为今之犁耒即 …… (第 11b 页)
巽为利市三倍亦各得其所之象 郑氏东卿)
(曰十三卦始离次益次噬嗑所取/者食货而已食货者生民之本也) 神农氏 没黄帝尧舜
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 (第 12a 页)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衣去声捆音阃)
神农 炎帝神农氏 始为耒耜教民稼穑者也为其言
者史迁所谓农家者流也(金氏曰太史公六家指要无农家至班固艺文志分
九流始有 (第 18a 页)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衣去声捆音阃)
神农 炎帝神农氏 始为耒耜教民稼穑者也为其言
者史迁所谓农家者流也(金氏曰太史公六家指要无农家至班固艺文志分
九流始有 (第 18a 页)
(兆之法杜注玉兆颛帝之兆/瓦兆尧之兆原兆周之兆)筮有连山归藏(陈氏师/凯曰杜)
(子春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康成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皇甫谧云夏人因 炎帝 曰连山殷人因黄帝)
(曰归/藏)周易者非是(蔡氏元定曰知旧说非是者禹/叙洛书时未有原兆与周易也)谓 (第 39b 页)
(子春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康成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皇甫谧云夏人因 炎帝 曰连山殷人因黄帝)
(曰归/藏)周易者非是(蔡氏元定曰知旧说非是者禹/叙洛书时未有原兆与周易也)谓 (第 39b 页)
五赐姓赐氏赐族之别
凡姓族异者所以别异人也犹万物皆各有名
以相分别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不得赐
姓降于天子也故隐八年左传云无骇卒公问
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
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
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以此言之天子因诸
侯先祖所生赐之曰姓杜预云若舜生妫汭赐
姓曰妫封舜之后于陈以所封之土命为氏舜
后姓妫而氏曰陈故郑駮异义云 炎帝 姓姜大
皞之所赐也黄帝姓姬 (第 3a 页)
炎帝 之所赐也故尧赐
伯夷姓曰姜赐禹姓曰姒赐契姓曰子赐稷姓
曰姬著在书传如郑此言是天子赐姓也诸侯
赐卿大夫 …… (第 3a 页)
祖为正姓者若 炎帝 姓姜黄帝姓姬周姓姬本
于黄帝齐姓姜本于 (第 5b 页)
炎帝 宋姓子本于契是始
祖为正姓也云高祖为庶姓者若鲁之三桓庆
父叔牙季友之后及郑之七穆子游子国之后
为游氏 (第 5b 页)
凡姓族异者所以别异人也犹万物皆各有名
以相分别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不得赐
姓降于天子也故隐八年左传云无骇卒公问
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
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
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以此言之天子因诸
侯先祖所生赐之曰姓杜预云若舜生妫汭赐
姓曰妫封舜之后于陈以所封之土命为氏舜
后姓妫而氏曰陈故郑駮异义云 炎帝 姓姜大
皞之所赐也黄帝姓姬 (第 3a 页)
炎帝 之所赐也故尧赐
伯夷姓曰姜赐禹姓曰姒赐契姓曰子赐稷姓
曰姬著在书传如郑此言是天子赐姓也诸侯
赐卿大夫 …… (第 3a 页)
祖为正姓者若 炎帝 姓姜黄帝姓姬周姓姬本
于黄帝齐姓姜本于 (第 5b 页)
炎帝 宋姓子本于契是始
祖为正姓也云高祖为庶姓者若鲁之三桓庆
父叔牙季友之后及郑之七穆子游子国之后
为游氏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