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洪秉哲” 相关资源

地理類
史鈔類
別集類
(八闽/志)
陈睍丰有后史岩之陈炜俱长兴尉(长兴/志)
王槛三衢人通直郎湖州德清县丞(刘漫/瑭集) 洪秉哲
(第 35a 页)
晦叔
丹阳人嘉泰二年进士历归安簿迁嘉
兴通判直宝章阁(镇江/府志)
沈与求摄归安尉(见龟/溪集)
赵希白宋 (第 35a 页)
  乾隆五十三年春,台湾逆匪林爽文等平;天子赏功黜罪,一一视诸臣所应得者,以昭国典。前太子太保、福建水师提督、一等海澄公黄公以缓师获重谴,皇上念其先以病躯莅事、素著劳绩,恩命回籍。越一载夏五月,考终于家。公之冢孙袭封海澄公嘉谟、诸子中书滉、 通判秉哲
、生员湘等以公闭门思过,感愧时深,遗命勿从厚葬,勿乞诔铭;惟今世世子孙咸志生成异数,是以行状、墓志俱 …… (第 1129 页)
恩命回籍,感切再生,日惟有持佛号、祝圣寿无疆而已。
  次年,疾愈甚。夏五月,考终。临终,嘱诸子滉、 秉哲
、湘等及长孙嘉谟曰:『吾家世受国恩;吾感沐圣慈天高地厚,俯赐矜全,今已不能图报。汝子孙,其各奋励矢志 (第 1132 页)
   哀月岩李参奉(匡吕)
   哀江汉黄太史(景源)
   哀艮翁李京尹(献庆)
   哀芝溪宋处士(载道)
   哀小瀛 洪进士(秉哲)
   哀修井郑尚书(景淳)
   哀震泽申承旨(光河)
   百岁老人李知事(墣)(八首)
    哀江汉黄太史(景源)
   哀艮翁李京尹(献庆)
   哀芝溪宋处士(载道)
   哀小瀛洪进士 (秉哲)
   哀修井郑尚书(景淳)
   哀震泽申承旨(光河)
   百岁老人李知事(墣)(八首)
  
放长啸。仰视天懵懵。辽鹤空自返。禹碑与谁穷。傲骨埋荒丘。奇气摩远空。众窍纷嘈哳。我耳从此聋。
哀小瀛 洪进士(秉哲)
我于世寡偶。晚得芝与瀛。二子东方豪。希音抱咸韺。紫阁环万松。诗坛抗峥嵘。春花与秋菊。琴樽纵复横。冲 (第 167H 页)
。仰视天懵懵。辽鹤空自返。禹碑与谁穷。傲骨埋荒丘。奇气摩远空。众窍纷嘈哳。我耳从此聋。
哀小瀛洪进士 (秉哲)
我于世寡偶。晚得芝与瀛。二子东方豪。希音抱咸韺。紫阁环万松。诗坛抗峥嵘。春花与秋菊。琴樽纵复横。冲 (第 167H 页)
东简。二女婿。曰朴献源,李澈。宜淳娶县监李普运女。二男东艺,东采。二女婿。曰李在安,安锡良。庶女二。 洪秉哲,
韩光渊妻。华淳娶左议政李思观女。无子。以族子东万为后。文淳娶大司宪李彝章女。亦无子。子东采。涑子相裕 …… (第 35L 页)
男近默。次幼。二女归郑海容,金汉钟。肯柱三男。进默,退默。次幼。一女归尹元镇。赵有继子云翮。林有一子 秉哲。
李有二子济明,济▣。二女归林叙镇,韩性履。良浩少也。见公于士友间。容止端重。文辞华赡。心窃期以远大。 (第 40L 页)
   共龙兮拈韵赋
   赋粜
   赠别金君子明
   寄金上舍(珩吉)孟刚
   李戚(廷哲)
   洪上舍(秉哲)
少瀛翁挽
   送族弟景行(载运),晋吾(载进)游四郡。
   送尧叟四郡之行
   春尽后感赋
    共龙兮拈韵赋
   赋粜
   赠别金君子明
   寄金上舍(珩吉)孟刚
   李戚(廷哲)
   洪上舍 (秉哲)
少瀛翁挽
   送族弟景行(载运),晋吾(载进)游四郡。
   送尧叟四郡之行
   春尽后感赋
  ……   除夕杂言
   辛酉元日
   将发昌平行。寄赠归洞老人。
   发向昌平
   安竹道中
   过南坡 洪先生
书院
   天安倅李戚(承默)出迎。洪令(若浩),李镇安(趾亨)亦会。
   踰车岭
   锦江
  ……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崇政大夫行吏曹判书兼知经筵春秋馆事,艺文馆提学,成均馆大司成南坡 洪先生
墓志铭
海左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志铭
   堂叔通德郎公墓志铭(并序)
   县监都公墓志铭
  
。废却耳官宁有累。晒来腹笥本非贫。看如昨日灯前貌。去作何山松下尘。食报分明身后在。持家二子是传薪。 洪上舍(秉哲)
少瀛翁挽
黄牛背上气如虹。直到西湖夜雪中。灯下细评皆骨什。人间始识少瀛翁。坐分梅树衣冠古。杯出山厨笑 (第 311L 页)
耳官宁有累。晒来腹笥本非贫。看如昨日灯前貌。去作何山松下尘。食报分明身后在。持家二子是传薪。
洪上舍 (秉哲)
少瀛翁挽
黄牛背上气如虹。直到西湖夜雪中。灯下细评皆骨什。人间始识少瀛翁。坐分梅树衣冠古。杯出山厨笑 (第 311L 页)
棋不倦。李神仙亦不能敌。每良辰美景。自控瘦马。游梅溪霞谷之间。留连数日。兴尽而返。入洛好从洪公良浩, 洪公秉哲
游。诗轴甚富。癸丑卒寿六十七。
[洪元燮]
洪公元燮字太和。南阳人。北谷公致中玄孙也。公好治文章。宾 (第 37L 页)
职。当尽其责也。公善词章笔札。所著有竹里藁若干卷藏于家。配贞夫人李氏。通德郎万徽女。男殷老郡守。女适 洪秉哲进士。
郡守男履久。铭曰。
公惟厚德。貌颀识明。确于吏职。敦于士行。受 圣主知。自致功名。维时群从。同列朝右 (第 285H 页)
   乙巳。请跻配金浦重峰先生书院疏。(进士李仁寿等)
   癸酉请爵疏(儒生李道亨等)[洗马李度中制]
   甲戌请谥疏(生员卢希远等)[校理 洪秉哲
制]
   丙子倡义录序[清风金钟厚撰]
 [跋]
   倡义录跋[锦城吴铉胄撰]
 [传]
  
继 先王崇儒之德。为斯文树风之道。曷不盛哉曷不休哉。(批答见年谱)
甲戌请谥疏(生员卢希远等)[校理 洪秉哲
制]
伏以爵者。所以命德于生者。谥者。所以名行于死者。皆人主励世磨钝之具也。今有人德已膺命于其生。而 (第 568H 页)
  与洪洗马(直弼)
   与一乡书
守窝集卷之五
 书
   答金生(器铉)(丙子)
   与 洪校理(秉哲)

   答金云仲(致龙○戊寅)
   与家人
   与而华
   与从子宗伦
   与吴持平(熙常   与洪洗马(直弼)
   与一乡书
守窝集卷之五
 书
   答金生(器铉)(丙子)
   与洪校理 (秉哲)

   答金云仲(致龙○戊寅)
   与家人
   与而华
   与从子宗伦
   与吴持平(熙常
既有相知之愿。则不可自藏其本色。重自欺而欺人也。故玆暴之。以冀贤者待人之道。亦宜有尺度也。不备。
洪校理(秉哲)

亡兄遐乡寒士。杜门求志。足迹未尝及于当世大人之门。由是之故。大节虽已彰著。而举世初不知平日抱负之 (第 586L 页)
知之愿。则不可自藏其本色。重自欺而欺人也。故玆暴之。以冀贤者待人之道。亦宜有尺度也。不备。
与洪校理 (秉哲)

亡兄遐乡寒士。杜门求志。足迹未尝及于当世大人之门。由是之故。大节虽已彰著。而举世初不知平日抱负之 (第 586L 页)
录一卷。合四十八卷。分奉六匮。文献本自疏略。重经辛未之火。荡烬无馀。李玄锡所著翰苑考事。 洪秉哲
所辑本馆形止案及本馆誊录。始自 英宗庚申者。为一馆中龟鉴。余之为是职。适在于 纯宗实录纂修之时。时政 (第 60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