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培” 相关资源
政書類
地理類
雜史類
編年類
別集類
该臣看得南赣界连东粤,自广逆叛乱之后,馀孽乘机窥犯。如瑞金、会昌俱系赣州所属,有两县界地沉香突聚贼寇,附佐启明伪王朱由植,称系丰城王之子,盘踞作祟。内有阉宦一名李元培,系奉命进广采珠之役,亦随逆附叛,俱被擒获。其伪王、伪官并伪敕印等项,见在彼中,俟查明另报外;此一役也,该抚镇调度有方,据报即发官兵急趋驰剿,如迅雷之击不及掩耳。兼之统兵各将领鲍虎等,身先士卒,环围截杀,一鼓荡平,捷功足纪。既经塘报前来,臣谨缮疏具题,伏乞圣鉴,敕部议覆施行。因叙述塘报,字限逾格,统祈鉴宥。缘系塘报擒获伪王事理,为此具本专差官董亮赍捧,谨题请旨。顺治六年六月十八日,总督江南江西河南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臣马国柱。
朱批:皇父摄政王旨:这捷功著察叙。阵擒伪王朱由植等即就彼正法。 李元培 的亲家属财产一并察奏。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三一~三二 (第 140 页)
朱批:皇父摄政王旨:这捷功著察叙。阵擒伪王朱由植等即就彼正法。 李元培 的亲家属财产一并察奏。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三一~三二 (第 140 页)
士掉头不肯出。柴门深掩长蓬蒿。向来挥手谢朱蔡。此事尤能超俗外。况复前冬抵车书。万古纲常得尔赖。(处士 李元培。
钟城蔡弘得,朱光谦。皆蔡济恭门下士。答车南圭书。见桦宕羡语。)
问汝何所思。所思北海湄。昔闻富宁情怀 (第 464L 页)
问汝何所思。所思北海湄。昔闻富宁情怀 (第 464L 页)
台臣宋文述疏后。饬朝臣教。
命刊关西宾兴录教(附注。都正崔昌迪。差江原道岭东分教官教。关北经义生 李元培。 除北关兼分教官教。)
新及第闵耆显,金履度特除馆职教
李提督后孙熙章唱第日除职教(附注。 …… 经史讲义四十五○总经[三](戊午选湖南关西关北诸生。特下条问。湖南之全州李徽鉴。罗州林炳远,洪乐钟,朴宗汉。光州奇学敬,高廷凤,朴圣濂,金孝一。南原赵英祚,金秀民,李五奎。长城边相璨。灵光李广镇。淳昌杨宗楷,杨宗乙,柳东焕,卢稚。益山李得一,苏洙性。昌平金履廉,郑在勉。务安金通海。高敞柳永履。兴德黄一汉。关西之平壤李春馦。龙川金德弘。龙冈金道游。关北之镜城 李元培 等附对。)
[易]
[书]
[诗]
[春秋]
[三礼]
弘斋全书卷百九
命刊关西宾兴录教(附注。都正崔昌迪。差江原道岭东分教官教。关北经义生 李元培。 除北关兼分教官教。)
新及第闵耆显,金履度特除馆职教
李提督后孙熙章唱第日除职教(附注。 …… 经史讲义四十五○总经[三](戊午选湖南关西关北诸生。特下条问。湖南之全州李徽鉴。罗州林炳远,洪乐钟,朴宗汉。光州奇学敬,高廷凤,朴圣濂,金孝一。南原赵英祚,金秀民,李五奎。长城边相璨。灵光李广镇。淳昌杨宗楷,杨宗乙,柳东焕,卢稚。益山李得一,苏洙性。昌平金履廉,郑在勉。务安金通海。高敞柳永履。兴德黄一汉。关西之平壤李春馦。龙川金德弘。龙冈金道游。关北之镜城 李元培 等附对。)
[易]
[书]
[诗]
[春秋]
[三礼]
弘斋全书卷百九
而此后凡系似此风习。一切严禁。
命刊关西宾兴录教(附注。都正崔昌迪。差江原道岭东分教官教。关北经义生 李元培。 除北关兼分教官教。)
关西。莫曰尚武。河朔待以齐鲁。则是亦齐鲁已矣。才智不拘地阀。用舍何界远迩。浿水 …… (第 36L 页)
。知之若茶饭菽粟。则其效必有之。其可忽哉。○才见关西金道游。授之以朱子书。庸识吾与之意。际览关北儒生 李元培。 条对经义者。毫缕分析。可知有实见得处。虽谓之北方学者。亦非夸言。故持平李载亨之后。寥寥无闻。岂曰无之 …… (第 37H 页)
特未之闻也。况蔼蔼秉文之士。多在丰镐之间。而我家丰镐。惟关北是耳。人能秉文。足为光荣之一端。镜城幼学 李元培。 曾令付军职。给马起送。而年老路远。未能上来云。 (第 37H 页)
元培 处给新印经书及御定雅诵朱书百选各一帙。仍差镜城等北关兼分教官。使之训课经传及朱夫子书。来头北之人士。 (第 37H 页)
皆明习经传与朱夫子书。登于道臣之荐剡者。比今日倍蓰。则此 元培 诚心训课之功也。以此分付。分教官系是六品以上窠。亦令该曹。升付司果。然后分教官下批教旨成送。)
新及 (第 37H 页)
命刊关西宾兴录教(附注。都正崔昌迪。差江原道岭东分教官教。关北经义生 李元培。 除北关兼分教官教。)
关西。莫曰尚武。河朔待以齐鲁。则是亦齐鲁已矣。才智不拘地阀。用舍何界远迩。浿水 …… (第 36L 页)
。知之若茶饭菽粟。则其效必有之。其可忽哉。○才见关西金道游。授之以朱子书。庸识吾与之意。际览关北儒生 李元培。 条对经义者。毫缕分析。可知有实见得处。虽谓之北方学者。亦非夸言。故持平李载亨之后。寥寥无闻。岂曰无之 …… (第 37H 页)
特未之闻也。况蔼蔼秉文之士。多在丰镐之间。而我家丰镐。惟关北是耳。人能秉文。足为光荣之一端。镜城幼学 李元培。 曾令付军职。给马起送。而年老路远。未能上来云。 (第 37H 页)
元培 处给新印经书及御定雅诵朱书百选各一帙。仍差镜城等北关兼分教官。使之训课经传及朱夫子书。来头北之人士。 (第 37H 页)
皆明习经传与朱夫子书。登于道臣之荐剡者。比今日倍蓰。则此 元培 诚心训课之功也。以此分付。分教官系是六品以上窠。亦令该曹。升付司果。然后分教官下批教旨成送。)
新及 (第 37H 页)
经史讲义四十五○总经[三](戊午选湖南关西关北诸生。特下条问。湖南之全州李徽鉴。罗州林炳远,洪乐钟,朴宗汉。光州奇学敬,高廷凤,朴圣濂,金孝一。南原赵英祚,金秀民,李五奎。长城边相璨。灵光李广镇。淳昌杨宗楷,杨宗乙,柳东焕,卢稚。益山李得一,苏洙性。昌平金履廉,郑在勉。务安金通海。高敞柳永履。兴德黄一汉。关西之平壤李春馦。龙川金德弘。龙冈金道游。关北之镜城 李元培
等附对。)
…… 宗乙对。夫子尝曰吾犹及史之阙文。又曰多闻阙疑。鲁史之阙文而不为补苴。盖亦以疑传疑。述而不作之义也。
元培 对。臣窃以为春秋之阙文。恐是鲁史之阙文。而非春秋之阙也。如无月而有日。有时而无月等处。非大义理紧事实 (第 206H 页)
…… 宗乙对。夫子尝曰吾犹及史之阙文。又曰多闻阙疑。鲁史之阙文而不为补苴。盖亦以疑传疑。述而不作之义也。
元培 对。臣窃以为春秋之阙文。恐是鲁史之阙文。而非春秋之阙也。如无月而有日。有时而无月等处。非大义理紧事实 (第 206H 页)
色害甚于酒病。不可不知云。
先生于及门之士。经学许尹衡老,朴瑞。礼学许韩师朝,金致褔。质行许韩德骥, 李元培。 识务许朴廷圭,金枋。误谓暻以有见识操守。教诲不倦。而乃暻早衰善病。志力不强。未克副先生勉戒期待之重。 (第 519H 页)
先生于及门之士。经学许尹衡老,朴瑞。礼学许韩师朝,金致褔。质行许韩德骥, 李元培。 识务许朴廷圭,金枋。误谓暻以有见识操守。教诲不倦。而乃暻早衰善病。志力不强。未克副先生勉戒期待之重。 (第 519H 页)
处士屯坞林公(宗七)行状
公姓林氏。讳宗七。字来卿。以所居地。号为屯坞。系出全州。十二世祖讳
德所有。有不信诸。视玆特书。
屯坞林公(宗七)墓碣铭(乙丑)
北方倡道之宗曰松岩李章简公载亨。而龟岩 李公元培 私淑而兴之。今得吾宗儒贤秉德氏所为林公状而读之。公又龟岩高弟也。得以上承松岩之学。大龄醇德。巍然为人 (第 457L 页)
屯坞林公(宗七)墓碣铭(乙丑)
北方倡道之宗曰松岩李章简公载亨。而龟岩 李公元培 私淑而兴之。今得吾宗儒贤秉德氏所为林公状而读之。公又龟岩高弟也。得以上承松岩之学。大龄醇德。巍然为人 (第 457L 页)
后以名德相承。不旷于谱。曾祖讳瓆。祖讳廷灿。考讳锡贞。妣宜宁南氏亨老之女。讳㻠,讳璟祖,讳锡勋。庆州 李元培
女则本宗之三世及母也。郑氏晋州人显周之女。生三男一女。男长在衡,次在镇,次吉寿。女适晋州姜秀馨。在衡 (第 501H 页)
金甥圣集墓表
外曾王考朴公墓表
孺人柳氏墓表
先考竹西府君墓表
礼曹判书南公墓表
李生元培 墓表
李忠武公墓表
金生镇恒墓表
教官罗公墓表
赠户曹参判韩公墓表
碑
外曾王考朴公墓表
孺人柳氏墓表
先考竹西府君墓表
礼曹判书南公墓表
李生元培 墓表
李忠武公墓表
金生镇恒墓表
教官罗公墓表
赠户曹参判韩公墓表
碑
一石于外翁之墓。噫。今世孰知我外翁事者。公其记一言以表之。余忍以不文辞。乃感旧悲。今流涕而为之书。 李生元培
墓表
杨根北江上。有清江李公家世葬之地。公墓之南几步。负某而新窆于己亥者。即公七世孙元培之墓也。 (第 354L 页)
元培 年十九而夭。但有一女。其父母之哀之也固矣。苟使 (第 354L 页)
元培 庸众人也。其宗党之哭者。岂必曰吾门衰也。清江之后。世有名人。至今族大而昌。乃以一少年之存殁。卜其盛衰 …… (第 354L 页)
之意欤。 元培 字士春。世系俱载其先碑。祖父牧使徵夏。父曰德孚。母曰韩氏。郡守起愈之女。妻之父。正郎金鼎运。母。余之 (第 355H 页)
杨根北江上。有清江李公家世葬之地。公墓之南几步。负某而新窆于己亥者。即公七世孙元培之墓也。 (第 354L 页)
元培 年十九而夭。但有一女。其父母之哀之也固矣。苟使 (第 354L 页)
元培 庸众人也。其宗党之哭者。岂必曰吾门衰也。清江之后。世有名人。至今族大而昌。乃以一少年之存殁。卜其盛衰 …… (第 354L 页)
之意欤。 元培 字士春。世系俱载其先碑。祖父牧使徵夏。父曰德孚。母曰韩氏。郡守起愈之女。妻之父。正郎金鼎运。母。余之 (第 355H 页)
同知中枢府事赵公墓碣铭(并序)
歙谷县令洪公墓碣铭(并序)
海昌尉吴公墓碣铭(并序)
李元培 碣文
三渊集卷之三十
墓表
刘村隐墓表
任景华墓表
成均生员郑公墓表
从子
歙谷县令洪公墓碣铭(并序)
海昌尉吴公墓碣铭(并序)
李元培 碣文
三渊集卷之三十
墓表
刘村隐墓表
任景华墓表
成均生员郑公墓表
从子
。地之崇。处以戮民。身之癃。杖于公门。率礼而终。善哉顾言。鲜我为铭。泪在笔先。敢有溢辞。玷累公贤。 李元培
碣文
吾友李季祥有长孙曰 (第 61H 页)
元培。 质粹而才彪。咸称其麟厚凤瑞。而不幸年十九以没。季祥哭之恸甚。以为门户文献之托绝矣。又不忍其四尺蓬科易 …… (第 61H 页)
则幼幼之推。宜劝以勿殇。其忍以倦于文辞诸。 元培 字士春。生而语迟。过四岁。文舌俱通。于书史捷解强记。不劳而超其长者。肆笔作诗文杂体。有滔滔之势。尝随 …… (第 61L 页)
如此。余闻古之时观人气象。以敦重和缓。卜其遐到矣。至其眉寿之祝。亦勉以孝友淑慎者。以理取必则然。不识 元培 何坐而夭也。且季祥善人也。自其考梦滩公表里纯粹。仁有所积。而独未焘其后者何哉。岂所谓短长倚伏之理。在 (第 61L 页)
今衰末。一皆腾倒而然欤。余所甚惑。重为元培而哀之也。 元培 没于己亥五月二十三日。以七月某日。葬于杨根之古铜山下。从先兆也。李氏全义著姓。至清江公。益章彻。梦滩 (第 61L 页)
吾友李季祥有长孙曰 (第 61H 页)
元培。 质粹而才彪。咸称其麟厚凤瑞。而不幸年十九以没。季祥哭之恸甚。以为门户文献之托绝矣。又不忍其四尺蓬科易 …… (第 61H 页)
则幼幼之推。宜劝以勿殇。其忍以倦于文辞诸。 元培 字士春。生而语迟。过四岁。文舌俱通。于书史捷解强记。不劳而超其长者。肆笔作诗文杂体。有滔滔之势。尝随 …… (第 61L 页)
如此。余闻古之时观人气象。以敦重和缓。卜其遐到矣。至其眉寿之祝。亦勉以孝友淑慎者。以理取必则然。不识 元培 何坐而夭也。且季祥善人也。自其考梦滩公表里纯粹。仁有所积。而独未焘其后者何哉。岂所谓短长倚伏之理。在 (第 61L 页)
今衰末。一皆腾倒而然欤。余所甚惑。重为元培而哀之也。 元培 没于己亥五月二十三日。以七月某日。葬于杨根之古铜山下。从先兆也。李氏全义著姓。至清江公。益章彻。梦滩 (第 61L 页)
龟岩集序[金履乔]
往在 先朝。儒术范世。表章正学。有能诵习朱子书者。著令荐闻。 亲发经旨。驰驿就问。考其所存。然后礼有差等。关北之荐士曰 李元培。 以经对称 旨。除义禁府都事, 庄陵令。徵不至。遂赐经籍。为北关分教官。许令在家教授。北方学者。称为龟 (第 3H 页)
之君子。而信乎师友之有渊源。鲁邦之多君子也云尔。则不佞之愚。将不敢私幸而为斯文贺焉。岁戊申阳月下浣。 李元培
敬书。
送朴生(凤点)南归序
余性狭而拙。凡于人之所未熟谙者。不敢轻许而轻 …… (第 148L 页)
哉。余寒士也。无范忠宣之麦斛以付之。而只做不腆之语。窃自附于古人赠言之义云尔。丁未四月上浣。鸿湖居士 李元培 谨书。
六过居士自序
居士少而愚陋。百不如人。凡于世间事。无所通晓。而稍有自知之鉴。为己之心。不随世 …… (第 149L 页)
滋其学。以润其身。然后尊王父丈与不佞之名子字子之意。始可以无负而无愧矣。派卿其勉乎哉。壬寅午月下浣。 李元培 汝达敬书。
宗侄恂名字序
信伯。尔即吾家大宗之宗孙也。尔之仡然作七尺之丈夫。其已合其紒冠其首。而责成 …… (第 151H 页)
。李某之曰五世不坠者。亦未为知言也云尔。则尤岂不有光于前徽而为后人之所崇慕也耶。岁辛酉仲秋下浣。公山 李元培 敬书。
随身宝诀跋
余于昨年在忧时。身疾缠绵。不能自力看读。谨就周,程,张,朱五先生书。撮其尤关于学 …… (第 157L 页)
而不放倒尔。此余之所以有此事。而顾其乐简便僭节删之罪。则有不敢逃焉。岁丙申十一月上浣阳生日。鸿湖居士 李元培 书。
龟岩集卷之九
论
(第 157L 页)
送朴生(凤点)南归序
余性狭而拙。凡于人之所未熟谙者。不敢轻许而轻 …… (第 148L 页)
哉。余寒士也。无范忠宣之麦斛以付之。而只做不腆之语。窃自附于古人赠言之义云尔。丁未四月上浣。鸿湖居士 李元培 谨书。
六过居士自序
居士少而愚陋。百不如人。凡于世间事。无所通晓。而稍有自知之鉴。为己之心。不随世 …… (第 149L 页)
滋其学。以润其身。然后尊王父丈与不佞之名子字子之意。始可以无负而无愧矣。派卿其勉乎哉。壬寅午月下浣。 李元培 汝达敬书。
宗侄恂名字序
信伯。尔即吾家大宗之宗孙也。尔之仡然作七尺之丈夫。其已合其紒冠其首。而责成 …… (第 151H 页)
。李某之曰五世不坠者。亦未为知言也云尔。则尤岂不有光于前徽而为后人之所崇慕也耶。岁辛酉仲秋下浣。公山 李元培 敬书。
随身宝诀跋
余于昨年在忧时。身疾缠绵。不能自力看读。谨就周,程,张,朱五先生书。撮其尤关于学 …… (第 157L 页)
而不放倒尔。此余之所以有此事。而顾其乐简便僭节删之罪。则有不敢逃焉。岁丙申十一月上浣阳生日。鸿湖居士 李元培 书。
龟岩集卷之九
论
(第 157L 页)
恧乎。然其好善之心。则本乎秉彝之天而有不容泯焉者。故乐为之说。以自警发而振刷焉。壬寅九月上浣。同宗人 李元培
敬书。
孺人忠州朴氏殉烈实录
孺人。学生朴焰之女。以 英宗庚午生。年十九戊子。嫁为幼学李矩就第三子仁 …… (第 170L 页)
知。而其诚与勇。宜为后昆之遗法。而亦事行之不可泯者。故谨识而藏之。壬寅三月上浣。从子 元培 泣书。
农夫对
客有过余而问治心之道。余应之曰。余农者也。非知道者也。子欲学道乎。愿从知道者而问焉。 (第 171L 页)
孺人忠州朴氏殉烈实录
孺人。学生朴焰之女。以 英宗庚午生。年十九戊子。嫁为幼学李矩就第三子仁 …… (第 170L 页)
知。而其诚与勇。宜为后昆之遗法。而亦事行之不可泯者。故谨识而藏之。壬寅三月上浣。从子 元培 泣书。
农夫对
客有过余而问治心之道。余应之曰。余农者也。非知道者也。子欲学道乎。愿从知道者而问焉。 (第 17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