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政書類
傳記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扶风
○傅奕。本太原人。在隋末。徙至扶风。少好博学。
善天文历数。在隋为黄冠。甚不得志。 太史令庾俭。 耻
以术官。荐奕以代。既承命得志朝廷。自武德贞观年。
为太史令。性不信佛。每轻僧尼。至以石像为砖瓦之 (第 0169a 页)
○傅奕。本太原人。在隋末。徙至扶风。少好博学。
善天文历数。在隋为黄冠。甚不得志。 太史令庾俭。 耻
以术官。荐奕以代。既承命得志朝廷。自武德贞观年。
为太史令。性不信佛。每轻僧尼。至以石像为砖瓦之 (第 0169a 页)
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著作郎姚思廉次梁、陈二史。按《姚思廉传
隋承周,二祖功业多在周,今不论次,各为一王史,则先烈世庸不光明,后无传焉。帝谓然。于是诏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
太宗贞观三年诏岑文本等及令狐德棻次周史
按《唐书·太宗本 ……进周书表 宋李焘
《周书》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合五十篇。唐令狐德棻请撰次,而诏德棻与陈叔达、 庾俭 成之。仁宗时,出太清楼本,合史馆秘阁本,又募天下献书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秘阁是正其文字。今既镂板以 ……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已详,惟
太宗贞观三年诏岑文本等及令狐德棻次周史
按《唐书·太宗本 ……进周书表 宋李焘
《周书》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合五十篇。唐令狐德棻请撰次,而诏德棻与陈叔达、 庾俭 成之。仁宗时,出太清楼本,合史馆秘阁本,又募天下献书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秘阁是正其文字。今既镂板以 ……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已详,惟
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
太宗贞观元年,进士加读史一部。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太宗贞观元年,进士加读史一部。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太子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己详,惟 ……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 太史令庾俭
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
太子詹事裴举、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已详,惟
傅弈
按《唐书本传》:弈,相州邺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谅反,问奕:今兹荧惑入井,果若何。对曰:东井,黄道所由,荧惑之舍,乌足怪邪。若入地上井,乃为灾。谅怒。俄及败,奕以对免,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礼之。及即位,拜太史丞。会令 庾俭 以父质占候忤炀帝死,惩其事,耻以术宦,荐奕自代。奕迁令,与俭同列,数排毁之,俭不为恨。于是人多俭仁,
按《唐书本传》:弈,相州邺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谅反,问奕:今兹荧惑入井,果若何。对曰:东井,黄道所由,荧惑之舍,乌足怪邪。若入地上井,乃为灾。谅怒。俄及败,奕以对免,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礼之。及即位,拜太史丞。会令 庾俭 以父质占候忤炀帝死,惩其事,耻以术宦,荐奕自代。奕迁令,与俭同列,数排毁之,俭不为恨。于是人多俭仁,
《旧唐书》《天文志序》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徵以致理,以授人事,以考物纪,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守之所主,飞流彗孛之所应,前史载之备矣。武德年中,薛颐、 庾俭 等相次为太史令,虽各善于占候,而无所发明。贞观初,将仕郎直太史李淳风上言灵台候仪是后魏遗范,法制疏略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徵以致理,以授人事,以考物纪,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守之所主,飞流彗孛之所应,前史载之备矣。武德年中,薛颐、 庾俭 等相次为太史令,虽各善于占候,而无所发明。贞观初,将仕郎直太史李淳风上言灵台候仪是后魏遗范,法制疏略
元历,曰元和观象历,曰长庆宣明历,曰景福崇元历而止矣。高祖受禅,将治新历,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步之学, 太史令庾俭
、丞傅奕荐之。诏仁均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历。乃列其大要,所可考验者有七,曰:唐以戊寅岁甲子
均造戊寅历
积年一十六万五千三。
日法一万三千六百。
高祖受禅,将治新历,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步之学, 太史令庾俭 、丞傅奕荐之。诏仁均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历。时称戊寅历。其
大要,可考验者有七。唐以戊寅岁
积年一十六万五千三。
日法一万三千六百。
高祖受禅,将治新历,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步之学, 太史令庾俭 、丞傅奕荐之。诏仁均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历。时称戊寅历。其
大要,可考验者有七。唐以戊寅岁
太子詹事裴举、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徵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已详,惟 ……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 太史令庾俭
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
文有负其志。惜哉。山堂考索后周书类唐令孤德棻撰初周。柳蚪隋牛洪各尝论次。率多抵梧。唐初诏德棻与陈叔达 庾俭
同加修纂。历年不就。正观三年。与岑文本崔仁师撰次为纪八。传四十二。凡五十卷。书日先是苏绰秉周政。军国
粟特。安息。波斯。第四十二。 周书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合五十篇。唐令狐德棻请撰次。而诏德棻与陈叔达 庾俭
成之。仁宗时。出太清楼本。合史馆秘阁本。又募天下献书。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馆阁。是正其文字。今既镂板以 ……传焉帝喟然。于是诏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主魏。中书令封德彝。舍人颜师古主隋。侍中陈叔达 太史令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已详。惟五代
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淩历犯守之所主,飞流彗孛之所应,前史载之备矣。
武德年中,薛颐、 庾俭 等相次为太史令,虽各善于占候,而无所发明。贞观初,将仕郎直太史李淳风始上言灵台候仪是后魏遗范,法制疏
武德年中,薛颐、 庾俭 等相次为太史令,虽各善于占候,而无所发明。贞观初,将仕郎直太史李淳风始上言灵台候仪是后魏遗范,法制疏
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 太史令庾俭
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
郎张文收复采《三礼》,增损乐章,然因孝孙之本音。
傅仁均,滑州白马人也。善历算、推步之术。武德初, 太史令庾俭 、太史丞傅弈表荐之,高祖因召令改修旧历。仁均因上表陈七事:其一曰:「昔洛下闳以汉武太初元年岁在丁丑, ……入地上井,是为灾也。」谅不悦。及谅败,由是免诛,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及践祚,召拜太史丞。 太史令庾俭 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忤炀帝意,竟死狱中,遂惩其事,又耻以数术进,乃荐奕自代,遂迁太史令。奕既与俭同列,
傅仁均,滑州白马人也。善历算、推步之术。武德初, 太史令庾俭 、太史丞傅弈表荐之,高祖因召令改修旧历。仁均因上表陈七事:其一曰:「昔洛下闳以汉武太初元年岁在丁丑, ……入地上井,是为灾也。」谅不悦。及谅败,由是免诛,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及践祚,召拜太史丞。 太史令庾俭 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忤炀帝意,竟死狱中,遂惩其事,又耻以数术进,乃荐奕自代,遂迁太史令。奕既与俭同列,
》,曰《长庆宣明历》,曰《景福崇玄历》而止矣。
高祖受禅,将治新历,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步之学, 太史令庾俭 、丞傅弈荐之。诏仁均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历》。乃列其大要,所可考验者有七,曰:「唐以戊寅
高祖受禅,将治新历,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步之学, 太史令庾俭 、丞傅弈荐之。诏仁均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历》。乃列其大要,所可考验者有七,曰:「唐以戊寅
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孙,秘书丞魏征主齐,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文学姚思廉主陈,侍中陈叔达、大史令 庾俭
及德棻主周。整振论撰,多历年不能就,罢之。
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
贞观三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书为
上井,乃为灾。」谅怒。俄及败,弈以对免,徙扶风。
高祖为扶风太守,礼之。及即位,拜太史丞。会令 庾俭 以父质占候忤炀帝死,惩其事,耻以术宦,荐弈自代。弈迁令,与俭同列,数排毁之,俭不为恨。于是人多俭仁,
高祖为扶风太守,礼之。及即位,拜太史丞。会令 庾俭 以父质占候忤炀帝死,惩其事,耻以术宦,荐弈自代。弈迁令,与俭同列,数排毁之,俭不为恨。于是人多俭仁,
[十二月十三日]
十三日丙戌阴。晚发踰车踰岘。礼郎吴以翼。奉宁边新搆乡校还安香祝以去。故少避林薮间。午抵葱秀山客馆点午。信川倅柳晋三,遂安倅柳桢,兔山倅郑暹出待。葱秀名闻中华。果是胜地。削壁围绕。苍松落落中。有层岩作窟。窟之上巅。甘泉涌下三派。作条冰。西南丰凶。因其长短以占。今年则东条最长。中条为次。西条甚短。人谓明岁东南丰登。西
北不稔云矣。未发到平山山城底。曾闻城是卞韩古都。形胜奇绝。中有壮节公申崇谦铁像。送译官卞承亨,写字官刘义立等。历览以来。则山城东临猪滩。西当大路。四无对峰。不啻景致洒落。形胜无双。精舍东。果有壮节公庙。庙有正堂中堂。外绕墙垣。正堂中安申崇谦像。左右安卜智谦, 庾俭 弼像。皆铸以水铁。三人总是丽朝开国元勋。独崇谦平山人。而庾卜两将。地望相齐。故乡人立庙。并享三人于此 (第 303H 页)
十三日丙戌阴。晚发踰车踰岘。礼郎吴以翼。奉宁边新搆乡校还安香祝以去。故少避林薮间。午抵葱秀山客馆点午。信川倅柳晋三,遂安倅柳桢,兔山倅郑暹出待。葱秀名闻中华。果是胜地。削壁围绕。苍松落落中。有层岩作窟。窟之上巅。甘泉涌下三派。作条冰。西南丰凶。因其长短以占。今年则东条最长。中条为次。西条甚短。人谓明岁东南丰登。西
北不稔云矣。未发到平山山城底。曾闻城是卞韩古都。形胜奇绝。中有壮节公申崇谦铁像。送译官卞承亨,写字官刘义立等。历览以来。则山城东临猪滩。西当大路。四无对峰。不啻景致洒落。形胜无双。精舍东。果有壮节公庙。庙有正堂中堂。外绕墙垣。正堂中安申崇谦像。左右安卜智谦, 庾俭 弼像。皆铸以水铁。三人总是丽朝开国元勋。独崇谦平山人。而庾卜两将。地望相齐。故乡人立庙。并享三人于此 (第 30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