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龚奈何不能为国家容一正人龚每握笔叹恨
生平名节坏此秃管中矣江陵殁御史 饶位

琯顾云程交荐公仅引例复佥事衔致仕岁辛
卯有哱酋之变九卿台省举尚宝司丞周弘礿
阅视宁夏弘礿上疏揣愚 …… (第 6b 页)

参之其事八世咸忖孔子之从先进在周初之
礼乐公独阐其以野人为先进必溯黄帝尧舜
以上而及于衣裳文字未 立之
先盖圣人怀古
之思之远也此于志大道之行与追太一之礼
两案参之其事九世咸忖孔子得位必不图桓
文之伯功公 (第 15a 页)
者。功相万也。臣又闻管仲夺伯氏之邑。没无怨言。季羔刖
门者之足。亡而获宥。孔明黜廖 立之位。
死而垂泣。三子者。
可谓能用刑矣。臣伏思之。亦何代无其人哉。在乎求而用
之。考而奖之而已。伏惟陛下再 (第 25a 页)
同义而堂上射者所 立之位
亦名物者古人即通会
此意以命名也大戴礼虞戴德曰规鹄竖物履物以
射其心端色容正大射仪曰左足履物皆此义也 …… (第 23b 页)
  再到亭碑阴记
余于乾隆六十年自山左学政移任浙江至则使院
多颓败大堂梁柱久为虫蚀嘉庆元年余鸠工易而
新之冬市中火延及鼓楼门廨复葺之二年夏二堂
西听忽倾复葺之题其东小室曰澹凝精舍共费白
金将二千两宅内多老桂共十株补种梅桂桃柳百
馀株遭冻僵者强半西园荷池浚之花盛开岁至千

枝池上石桥余以为众影所聚名之曰影桥撰文为
记池中小亭旧无名余用放翁诗意名曰定香命诸
生撰赋青田端木国瑚赋独出冠时池东有屋三楹
旧名再到亭余校刻书籍碑版皆在此有碑仆瓦砾
中余 立之
亭下刋数语于碑阴以记近年之事若夫
内外居屋多破漏愿后来者继葺之也
  定香亭笔谈序
余督学浙江时随笔 …… (第 10b 页)
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沈深
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遂于大道后儒罕能通之
自魏王弼以虚空之言解易唐 立之
学官而汉世诸
儒之说微独资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颇采古易家
言而翻注为多其后古书尽亡而宋道士陈抟以意 (第 27b 页)
登于明堂。」共用谓之勇,言有勇而无义,死不登堂而配食,此即配食之义,位在堂之明审也。下为北面,三公朝 立之位
耳,宴则脱履升堂在庭也。凡献爵有十二、九、七、五、三之差,君礼大夫三献,太祝令进三爵于配食者可也。(
立之位。
遂为太丁正位。外丙以下虽有十嫡弟。不敢希觊。而方为独尊矣。且若太姒之出。只是伯邑考。而不能承重。初不 (第 364L 页)
 侍耕位于东西阶下北上。左右通礼谒者赞仪位于东阶下。又赞仪位于西阶下。相向北上。从耕宗亲宰臣位。在东南。诸判书台谏位。在其南。皆西向北上。庶人位。在其南少东十步外。耆民陪耕位。又在其南。皆西向。
  臣谨按。此田中序 立之位
也。则下文俱就观耕台下。依初位序立者。何为而言也。此台下序立 (第 132L 页)
宾礼所应有之告辞。如今笏记所载。非孔子独行之也。聘礼宜检。
入公门节〇过位。非过君之虚位。位者百官所 立之位
也。(如今之品石)下云复其位可验。
士昏礼父醮子节〇礼注云酌而无酬。酢曰醮。说文曰醮。冠娶礼祭也。盖 …… (第 34H 页)
也。〇溢者二十四分升之一。沈括曰秦汉以前量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
刘安礼节〇注曰安礼字立之。非也。 立之
字安礼。
文中子曰婚娶节〇易曰取女见金。(句)夫不有躬。(蛊之象)婚姻论财。圣人之所戒也。今人读易句 (第 36H 页)
也。不偏者。其所 立之位
也。不倚者。其所 (第 68H 页)
立之
体也。岂不各有所指乎。
御问曰虽有君子之德。而未至时中之域者。大贤以下所未能免。则君子而时中云者。语 …… (第 68H 页)
 楼象明曰矫则强也。荀子云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之曰桥君。矫桥通字。即坚持之意。〇今案荀子臣道篇云桥然强折。(矫作桥)总之矫者矢直也。
御问曰此章和字。与中和之和。同欤异欤。〇臣对曰中是至德。而久中则易倚。和是至德。而久和则易流。不倚不流。则中和而又能庸矣。未发已

发之节。既双言中和。此章亦双言中和。安得有异同乎。
御问曰不倚然后。可以中立。则中立二字之中。已包不倚之意。而既曰中立。又曰不倚何也。或曰中立即不偏也。此论果何如。中立而不倚一句。或问则曰中立而无依。则必至于倚。其下又有强弱之说。章句成于或问之前。故犹未及发尽底蕴耶。〇臣对曰中立不倚。臣既有立表之喻。盖其所 立之
地虽中。而若其所 (第 70H 页)
立之
体或倚。则均为不中。必兼中立而不倚然后。位体俱中矣。中立之为不偏。岂非确论乎。至于强弱之说。尤发精微 …… (第 70H 页)
 载纯曰仁渊天三者。有浅深之别耶。镛曰仁是根基。渊是涵养。天是成德底气象也。载纯曰天是成德之谓。则仁与渊。犹是工夫时耶。镛曰以其仁其渊之其字观之。则俱是成就底意。不当以工夫看。若就三者而分言之。则天即是成德之极工也。〇秉模曰只言浩浩其天则可以包仁与渊。而必更多此两句何也。镛曰只言浩浩其天则不过外面包括。并说仁渊则乃是开示蕴奥也。载纯曰此大本。与首章之大本同欤。镛曰本篇之不显中字久矣。此大本二字。有一柱擎天之势。恐其义与彼无异矣。〇载纯曰立者何义。镛曰大本二字。为所性之全体。则立是孟子立命之意也。为中字之转义。则立是商书建中之意也。
 
载纯曰原来偏倚二字有两义欤。镛曰偏者以所 立之
位而言也。倚者以所 (第 96H 页)
立之
体而言也。假如立表于盘。立盘之正中。是不偏也。表之直竖。是不倚也。不偏似横说。不倚似竖说。若使盘表位 (第 96H 页)
 奭周对。子孙以前后相次。尊卑各为一行而已。非必谓分左右。而其序昭穆则一也。至于序事则固兼同姓异姓。而有事于宗庙之中者。各有当 立之位。
初不相混于东西阶 (第 241H 页)
立之位
也。 (第 241H 页)
 正至朔望条。正至既别于俗节则其祭品亦当比俗节有加。而只有果盘茶酒。无佗馔品。至俗节条。反有时食及蔬果何也。炙则此虽不言。而有酒则必有殽。故依佗献礼设炙何如。入门就位。本在设馔后。而以事势言之则入门后。当有陈设之举。故今以就位一节。移之于入门后设馔前。恐无妨于礼意耶。序 立之位。
既无主妇并参之文。故只以重行西上亦何如。茶盏托。今人家所不用故阙之耳。出主今人家罕有出主椟前之举。故 …… (第 221L 页)
 
设位陈器条。家礼用两倚。而今考妣安于一椟。则不必用两倚。故只设一倚耳。祔位妻以下则于阶下。非但有骇于今俗。且东阶上既设酒注盏盘等卓子。又设祔位于其下。恐似不可。且阼阶下既是序 立之
处。则设祔位于此。势亦难便。妻以下只当次于东序祔位之末何如。茶具既不用故不设。汤瓶所以点茶。亦当不用 …… (第 224H 页)
祔位则在于各位之间。何如。
谓妻以下则子孙等在其中也。盖以夫或父祖拜跪于阶下故也。正寝或不能如制。序 立之
位。在厅事之端。则如所示行之当矣。既云洒扫正寝则庭阶等包在其中。设祝已于通礼见其例。此不须复言。士大 …… (第 224L 页)
虞祭亚献条云虞祔以后主丧者之妻。此亦可疑。若又舅存而姑没则长子妇亦为主妇耶。且神位以右为上。而至于序 立之
位。妇人在西。丈夫在东者何也。笏虽无官者亦当执耶。
礼器曰质明而始行事。疏云质正也。谓正明之时。少牢 (第 227L 页)
 设炬虽不设无妨云。古所谓烛。非蜡烛也。火炬亦谓之烛。今所谓烛。蜡烛也。不能遍照。今以蜡烛照馔于堂上。以火炬代堂下之烛照陈馔床及序 立之位
如何。卓上铺油纸。虽无古礼。依俗用之何如。
庭下虽设燎又无妨。士丧礼疏云以布缠苇。以蜡灌之。谓之庭燎 …… (第 235L 页)
匙箸必使欹斜颠倒之何义也。辞烦则不达。会心则终得。更须察见。
 启门条立于门东者。似是正寝门外阶下序 立之
位。而 (第 240H 页)
于阖门则曰皆出。于启门则曰皆入。若本来序 立之
处则当曰升降。而不当曰出入。来谕曰出是从阶下之位而出。入是入就位也。未知从其位而出者从此而出于何所也 (第 240L 页)
 文稿导柩右旋辨曰欲从西阶而下则导柩右旋。取其便也。右者从死者言。柩北首则西阶即柩之右也云云。谨按左右旋之义。自左向右谓之左旋。自右向左谓之右旋。如历家所称左旋右旋。其义亦如此。然则今以柩之自左向右谓之右旋。恐于文义有妨。臆意柩既北首则导柩者亦当北向。自右而旋向左则从西阶而下实便矣。既夕礼还重左还。疏车马在中庭之东。以右还向

门为便。重在门内。向北而左旋。向门为便云者。其义亦然。重必在门西。故以左旋向门为便也。沙溪之引执策右旋为證。未见其非。未知如何。
凡神位南向。以右为上。故西为右。序 立之位
北向。故西为左。见于家礼者皆如此。既夕车马之类。亦北向故云然。导柩右旋。岂非柩之右乎。
 朱子答范伯 (第 144L 页)
 尝见申公义庆家礼图。则祠堂阶下之屋。连接于祠堂南檐。状如丁字。而 国家所造 德兴大院君祠堂。则不为连接。而又南北相重。未知孰是。
家礼云。随地广狭。以屋覆之。盖广狭。据东西而言者也。是则 大院君祠堂南北相重者。似得矣。如是然后可容丈夫妇人。东西序 立之位
也。
  …… (第 148H 页)
皆出。祝阖门。盖主人主妇。自堂中香案前。而降复于阶下。序 立之
位。自序立位而出。然后祝乃阖门。则其阖中门。不亦较然乎。诸公皆考见备要曰。阖门注。主人以下皆出云者。 (第 161H 页)
者。别嫌明微者也。所谓嫌者。政指此等礼节。则在所当审也。况君既宗子而又年长。不得荐献。则使君只在其序 立之位。
而为君之弟者。替行年长者当行之事。亦岂能自安耶。
答百顺
内行无事来会。约也亦至。深可幸也。曾见齐家 (第 334H 页)
。盖物字本从勿。勿者说文州里所建旗趣民事。故称勿勿。周礼乡大夫五物询众庶。物即与事同义。而堂上射者所 立之位。
亦名物者。古人即通会此意以命名也。大戴礼规鹄竖物。履物以射。其心端。色容正大射仪曰。左足履物。皆此义 (第 28H 页)
  此贵庶贱庶承嫡之序。
仪礼通解。载宋朝奉爵令云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按长少而比嫡庶。则嫡庶为重。故无嫡子母弟然后立庶子。而不问其长幼。嫡庶而比昭穆。则昭穆为重。故无庶子然后立嫡孙母弟。而不论其贵贱。通解载此无后语。可知无异意。)
沙溪先生论祧主递迁之礼曰。庶孽无不可奉祭之义。但嫡兄弟尽殁后奉祭。○问亲尽之祖。庶曾孙与嫡玄孙。谁为奉祀。慎斋先生曰。庶曾孙当奉祀。○尤庵先生论庙中叙 立之位
曰。嫡庶之分虽严。昭穆不可乱也。庶叔在前行而立于行末。不当于嫡侄之前。两不相妨。(按此三先生之训。正 (第 211H 页)
 主人有母则是主祭也。而何以但曰特位于主妇之前也。又曰姑老不预祭。与此相反。
礼舅没则姑老。传家事于冢妇。不预于祭。不预于祭者。非谓都不参于序 立之位
也。言其不自执荐献之节也。祭也者。必夫妇亲之。宁有子为主人而母为主妇。子为初献而母为亚献者乎。
  (第 290H 页)
批。乃谓臣才学德行。允合辅弼之职。又曰。速出论道。以济时艰。臣于是乃伏审 殿下误以臣为贤。拔而置诸爰 立之位。
而责之以经济之事业也。臣尤窃悚惧闷蹙。罔知攸措。 殿下虽不知臣之不肖。误以为贤。而授之以不可堪之任。 (第 104H 页)
  乡会读约法
凡遮日铺陈器皿等。皆乡所掌之。有司尤宜早进排设。既会之后。乡宪先就北壁南向立。座首以下及副宪。就前北向。行再拜礼。乡宪答拜。(若座首年满七十。则与满七十者。同时行礼。)毕。有司引七十以上尊者及异爵者。皆就筵东向立。乡宪以下西向立。相对再拜讫。皆就北壁。乡宪居东。七十以上尊者异爵者。居西东上。乡所以下姑避筵外。于是。乡员以次俱进。皆北向立。(员多则作重行)再拜。乡宪尊者异爵者答拜讫。乡员皆就西壁。转作南行立定。乡所副宪就东壁。以齿序立。与乡员一时再拜讫。依所 立之位
定坐讫。副宪抗声读约束。坐中皆拱手整容以听。或相咨讲论。既讫。若有可议事。则佥议 (第 368H 页)
  

五先生礼说跋
人有五常之性。礼次于仁。在天为亨之道者也。皋陶陈谟。以庸礼继惇典。典曰天叙。礼曰天秩。谓其理本乎天也。而惇天叙之典者。要在于庸天秩之礼也。其仪章度数。至周而明且备焉。孔子设教。终以约礼为仁则曰复礼。进德则曰立礼。然则吾人率性之道。修道之教。其轨范都在于礼矣。人不可一日离其礼。天下国家。不可一日无其礼。所谓礼治则治。礼乱则乱。礼存则存。礼亡则亡。岂非确论哉。故教莫先于礼教。学莫切于礼学。自昔圣人之重礼也。其以是哉。呜呼。礼籍之亡久矣。穿凿之论作矣。人莫的可 立之位。
世莫兴可范之化。其在处常。尚多违则。况于随变之应。能得其中乎。人纪之不立。礼俗之不见。固其宜矣。不有 (第 18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