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答抚台庞惺庵揭(支大纶/)
蒙檄发洪某不道款目命职廉之比者诹诸故老质诸
闾闬悉无影响而怨家姓氏皆乌有 子虚尤
无足据过 (第 25a 页)
  答抚台庞惺庵救侍郎洪朝选书(支大纶/)
蒙檄发洪朝选不道款目命职廉之比者诹诸故老质
诸闬闾悉无影响而怨家姓氏皆乌有 子虚尤
无足据
过承重委展转思维弥日亘夜谬谓兹举必不可为亦
必不能成请借前箸筹之彼献计者类云分宜之贵也 (第 9a 页)
书为大夫之无者贷 宋无
饥人叔向闻之曰郑之罕宋
之乐其后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国乎民之归也施而不
德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第 7b 页)
  答抚台庞惺庵揭(支大纶/)
蒙檄发洪朝选不道款目命职廉之比者诹诸故老质
诸闾阎悉无影响而怨家姓氏皆乌有 子虚尤
无足据
过承重委展转思惟弥日亘夜谬谓兹举必不可为亦
必不能成请借前箸筹之彼献计者类云分宜之贵也
竟以 (第 13b 页)
 (旧评曰景与宋并为赋宗贾谊与相如并为赋圣则/知小招不专奇子虚不专丽矣况赋体原分楚汉魏)
 (晋六朝为三截惟唐 宋无
赋耳西河以六/朝新体为楚汉妙裁真是辟门凿山之技)
 (蔡大敬曰西河赋大约度取江淹而江/无其形似思规庾 (第 1a 页)
  (顺天居五年为守帅张柔贾辅所知延为上客二/家藏书皆万卷经博览无不贯通宪宗元年世祖)

  (以皇弟开邸金莲川召经询以治道条上数十事/遂留王府是时连兵于宋经力陈 宋无
败亡之衅)
  (王不宜空国而出宜修德俟时因进七道议七千/馀言宪宗在蜀师久无功复劝世祖禀命行在遣) (第 24b 页)
   其四
危机岂在明衅酿巳深成剑石真吴寇娃宫有越兵奢
淫亡自取孤愤死难平愁杀城南树昏鸦未息争
   姑苏台           宋无

妖艳分明构祸胎黄金瑰丽更危台笙歌夜倚东风醉
粉黛春从南国来原草翠迷行辇迹野花红发舞衣灰
豪华肯信今为 (第 22b 页)
   重建和靖书院记      郑元祐
宋礼部侍郎和靖忠肃河南尹公绍兴七年用崇政殿
说书召遄奉外祠居吴虎邱先生没七十有五年吴守
陈君芾乃始绘像建祠而勉斋先生黄公干为之记端
平间提举常平曹君豳请于朝易祠为书院乃始买田

为经久计江南内附书院夺于僧有司以尊前贤励后
学不可泯泯遂已也于是度府治东南陬故宋检法厅
事及常平提干厅事基大德十一年山长王达即检法
厅基建大成殿前无门径旁无两庑后虽克复故址而
仍就简陋士盖病焉元统二年新安吴 晞颜
来为山长
剔蠹弊撙浮滥积力稍久有志重建然犹惧或中阻于
是请今大府时中书右丞耿公督餫吴下闻而善之公
既 …… (第 23a 页)
童廉公刚明古称第一 晞颜
请新书院公曰治不本于
学岂稽古崇德之谓哉即选从事某董程役而籍书院
之粒米在廪者粜之得中统钞八千六百贯 …… (第 23b 页)

晞颜
每每太息曰先生学继濂洛道被海宇所恃者断
不系于一祠宇之兴坠然已何幸而一再获长先生祠
下哉既不佞无以绍 (第 24a 页)
   谒三高祠        吴一鹏

垂虹亭畔三高像犹有馀风激懦夫北面何心縻爵土
东游随地是江湖冥冥霄汉飞黄鹄漠漠郊原漫绿芜
斜日瓣香增太息吴淞回首片帆孤
   三高祠          宋无
退能合天道隐亦是人豪借问祠前水如今几个高
   本朝春秋二祀祝文
功高南越遂成烟水之游迹远东曹遽动莼 (第 48a 页)
清恪讵宠生灭词肯教夷夏错未为尧舜用且向
烟霞托我亦摆尘埃他年附鸿鹤
   游楞伽寺          宋无
萝径入苍霭钟声来翠微招提在何许云外一僧归 (第 43b 页)
   灵岩寺         陆俸
霸主馀基礼佛坛愁心落日倚阑干猿啼洞口烟萝暝
僧扫阶前木叶乾麋鹿自游孤月晓鱼龙欲动五湖寒
东风不管兴亡恨吹遍梅花万树攒
   灵岩寺上方        宋无
霸业消沉烟树浓吴王台榭梵王宫屧廊人去土花碧
香径僧归秋叶红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徙穴雾迷空 (第 30b 页)
   吴江长桥        李坦之
架木为梁若路平朱阑步步接空明江湖日夜流虹影
城郭东西隔水声贾舶聚桥朝作市戍楼挝鼓暮归营
三高祠畔垂杨柳撩乱春风吊古情
   吴江石桥新成       宋无

五色何年补泬㵳百弓无地架琼瑶老龙千尺卧寒玉
雌霓半空横䌽绡天路行看星象逼江涛怒息水犀嚣
骑鲸便欲超银 (第 22b 页)
   东制置使知平江府事文天祥手诏
诏曰卿秉忠忱以济时难倡义旅以卫王室经营四方
如召虎奖率三军如武侯爰始常伯之英趣奋制阃之
寄将士用命遂迅扫于寇氛精神折冲益振扬于胜气
有嘉体国之志亟奏克敌之勋元戎启行周邦咸喜载
加钖赉式示眷怀今赐卿金二十两注碗一副金十五
两盘盏一副细色二十匹缬罗二十匹龙涎香三十饼
度金香盒一具十两清溲香三十帖龙茶十觔至可领

也故兹札示其体吾倚注之至意
   胡琴婢胜儿(出 宋无/
啽呓集)
吴俗祈恩泰伯祠争图舆马献新奇文王三让周天下
翻爱胡琴宠胜儿
 吴泰伯祠在阊门之西每春市人相 (第 13a 页)
   又序          赵孟頫
吴古为都会山水富甲东南长材秀民间出层见以济
时需独唐皮日休陆鲁望隐松陵为诗文相倡酬故吴
之山川自西子馆娃宫鹿游胥台残花遗草烟霾日噎
悒郁千载间皆能发而化之为诗余先子昔处是邦尝
往来吴中皮陆之风尚可想见辛卯秋客燕子虚与予
游甚稔每话具区山水之胜出所为诗风流蕴籍脍炙

可喜皆不经人道语子虚年未艾有能声诗且通史西
溪王中丞以茂才举之辞不就余观子虚多子负虽时
以卷舒岂若唐之皮陆真能隐于诗邪使子虚仕与诗
并进大篇长什当有写御屏者子虚姓宋旧以 晞颜

行世居晋陵家值兵难迁吴冒朱姓云元贞乙未中秋
吴兴赵孟頫子昂又序
   又序          冯 (第 45a 页)
      (元/)吴师道
靖节有高趣沉冥非酒徒画师宁识此偶出亦携壶
  渊明像           (元/)宋 无
环堵萧然瓢屡空不详姓字一衰翁此身自谓羲皇上
却堕閒人画卷中 (第 17a 页)
  礼部左侍郎曾公墓志铭
宣德七年春正月辛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

士曾公卒于北京之官舍予与少傅杨公往哭之士大
夫皆往会哭翊日予二人以闻皇上悼叹即命礼部赐
祭赠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命工部治坟茔兵部给舟
归其丧将行其季子种谒予拜且泣曰种父未卒前二
日属春坊庶子周公状其事行命种请墓铭于先生先
生幸赐之以慰先人于地下予闻而益悲念与公交好
三十年而今已矣奚可辞铭公讳棨字子启吉之永丰
人其先世出自武城西汉末郕国十四代孙讳据者避

王莽之乱率族人南迁散居南丰庐陵诸郡至宋兵部
侍郎江西湖广安抚使赠武成伯讳 晞颜
者公之高祖
也元翰林直学士讳德裕者公之伯祖也翰林编修知
制诰讳巽申者公之祖也考讳叔本妣张氏公幼颖敏 (第 12a 页)
  武夫雅敬日观轩然笑曰我果会卖芦柴和尚知

  我厚酬之见尧山堂外纪广平 宋无
赠日观诗云
  玉山道人苍壁立胸潴万斛松煤汁吐作千年古
  怪藤犹带西湖烟雨湿元气淋漓草木活太阴菌 (第 28b 页)
   送天渊禅师浚公还四明序
文辞之美者见之于世何其鲜哉非文辞之鲜也作之

者虽精而知之者未必真知之者固审而扬之者未必
至此其每相值而不相成唐有柳仪曹而浩初之文始
宋无
欧阳少师而秘演之名未必能传至于今盖理
势之必然初不待烛照龟卜而后知之也嗟夫浩初秘
演何代无之其不白于 (第 22a 页)
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看
六鳌濯足扶桑(此论豪放以/李太白当之)
  杜工部祠            宋 无
老病思明主乾坤入苦吟秋风茅屋句春日杜鹃心诗
史孤忠在文星万古沉祗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
 (据四明杨德周 (第 39b 页)
   跋钓鱼城志后       邹智
予尝观天下之大势矣立国于北者恃黄河之险立国
于南者恃长江之险而蜀寔江之上游也敌人有蜀则
舟师可自蜀涪江而下而长江之险敌人与我共之矣
由此言之守江尤在于守蜀也元南侵而必自蜀始岂
非有见于此与冉氏弟兄受知余玠而首画城钓鱼之
策王坚张珏且战且守至死不渝岂非有见于此与向

使无钓鱼城则无蜀久矣无蜀则无江南久矣宋之宗
社岂待崖山而后亡哉呜呼当兹城之成也 宋无
西顾
之忧元无东下之路使贾似道能用汪立使之策陈宜
中能用文天祥之策下游与上游齐奋内郡与外郡并
力天下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