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之亲义资敦叙秾华之庆道备肃雍文武庶僚
中外执事或敬恭厥位或秪奉严禋爰考旧章用申庆
泽亚献循王遹终献恭 王通
等各赐物一百疋夹侍正 (第 9a 页)
               前 人
籍甚英风常怀眷属封疆有限寤寐增劳辱此月九日
告深慰情伫方秋尚热体中何如戎帐艰辛无乃为弊
吾以庸薄谬膺台铉既荷先帝拔擢之恩兼蒙今主责
成之寄政(一作/正)以皇齐大德世绍和风方藉威灵庶平
雠耻提携小国愿预藩臣还诏哀矜许垂容纳奉敕须
质便遣入朝部下诸将哀吾诚节一儿一弟无所遗吝

立志立义无负上天但故丞相诸子及湛海珍等并依
敕旨驰遣渡江主上又遣吏部尚书 王通
鸿胪卿谢岐
等至和州与司马行台共为盟誓而萧轨等决信叛亡
苟相陵易郁从东道驰至北郊既逼宫闱无容静默两 (第 5a 页)
其一其为
该博首出前辈而历代精舍能者藏之方之兰台秘阁
而不系之官府也五都之市十室之邑必设书写之肆
王公达
于众庶靡不求之以至徼福祐防患难严之 (第 11a 页)
  与苏先生(方孝孺/)
去年得叔度书已知执事念太史潜溪公之德欲为论
次遗事以传私心喜慰继以感泣旋闻从者校文关中
不知归期何时而某卧病山中无由过栝苍路使欲致
一书达所欲言至今未果自古圣贤君子道德言行信
于天下者如孔子孟子身没而言在者若无待于人之
传然由门人弗图其传也后世史官无所凭信往往剿
取异闻怪说以实其事或不知其姓字寿年之真读其

书者至今以为恨其次若杨雄 王通
俱号一世大儒咸
有所论著以发其蕴蓄亦若不待人言而后信矣然雄
以作美新媚莽受訾于世或者谓非雄所著殆后人 (第 8b 页)
  答王澹生(汤显祖/)
弟少年无识尝与友人论文以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
者非可易而学也学宋文不成不失类鹜学汉文不成
不止不成虎也因于敝乡帅膳郎舍论李献吉于历城

赵仪郎舍论李于鳞于金坛邓孺孝馆中论元美各标
其文赋中用事出处及增减汉史唐诗字面处见此道
神情声色已尽于昔人今人更无可雄妙者称能而已
然此其大致未能深论文心之一二而已有传于司寇
公之座者公微笑曰随之汤生标涂吾文他日有涂汤
生文者弟闻之怃然曰 王公达
人吾愧之矣而当其时
门下于弟则有所谓心与而目成者人谁无情而忍不
报施乎客曰吴士文而吾乡质文常有馀质常 (第 6a 页)
  答王澹生(汤显祖/)
弟少年无识尝与友人论文以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
者非可易而学也学宋文不成不失类鹜学汉文不成
不止不成虎也困于敝乡帅膳郎舍论李献吉于历城

赵仪郎舍论李于鳞于金坛邓孺孝馆论元美各标其
文赋中用事出处及增减汉史唐诗字面处见此道神
情声色已尽于昔人今人更无可雄妙者称能而已然
此其大致未能深论文心之一二而已有传于司寇公
之座者公微笑曰随之汤生标涂吾文他日有涂汤生
文者弟闻之怃然曰 王公达
人吾愧之矣而当其时门
下于弟则有所谓心与而目成者人谁无情而忍不报
施乎客曰吴士文而吾乡质文常有馀质常 (第 1b 页)
  六朝诗集序(薛应旂/)
今天下论诗者谓不关理论理者多病诗一及六朝不
遑究观而袭闻传听已槩拟其侈靡矣呜呼诗本性情
衰正污隆理无不在不有独见率同耳食未可与论诗
可与论理也乎哉故曰商赐始可与言诗也或谓六朝
诗恶得与三百篇比不知先民所询圣人所择狂夫采
薪咸为陈列故仲尼归卫而正季札聘鲁而观盖未尝
遗乎列国之风也齐梁间人士独非闾巷歌谣弃妻思

妇类耶昔 王通
氏圣之修者也其所续诗今不槩见然
观其称士衡之文以及灵运之傲休文之冶鲍照江淹
之急以怨吴筠孔圭之怪以怒 (第 15b 页)
神归枢
纽敬以火德传于尔陈远鉴前王近谋群辟明灵有悦
率土同心今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尚书左仆射平乐
亭侯 王通
兼太尉司徒左长史王玚奉皇帝玺绶受终
之礼一依唐虞故事王其时陟元后宁育兆民光阐洪
猷以承昊天之休命
  …… (第 27a 页)
旗侧席迟复
行人曹冲奉表齐都即押送也渭桥之下惟迟叙言泛
水之阳预有号惧
   为贞阳侯重答王太尉书 王尚书通
至复枉示知欲遣贤弟世珍以表诚质具悉
忧国之怀复以庭中玉树掌内明珠无累胸怀志在匡
救岂非劬劳我社稷弘济 …… (第 47a 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
籍甚英风常怀眷属封疆有限寤寐增劳辱此月九日
告深慰情伫方秋尚热体中何如戎帐艰辛无乃为弊
吾以庸薄谬膺台铉既荷先帝拔擢之恩兼蒙今主责
成之寄政以皇齐大德世绍和风方藉威灵庶平雠耻

提携小国愿预藩臣还诏哀矜许乖容纳奉敕须质便
遣入朝部下诸将哀吾诚节一儿一弟无所遗吝立志
立义无负上天但故丞相诸子及湛海珍等并依敕旨
驰遣渡江主上又遣吏部尚书 王通
鸿胪卿谢岐等至
和州与司马行台共为盟誓而萧轨等决信叛亡苟相
陵易郁从东道驰至北郊既通宫闱无容静默两两 (第 69b 页)
足用若孔孟是已下之若 王通
之教河汾胡瑗之教苏
湖其成就人才犹有先王之遗意而未尽至周程张朱
五贤者出而后孔孟之教复兴甚哉教之难也 (第 16a 页)
   封马贤孙诏(东观汉记永和/六年十二月诏)
故将军马贤前伐西夷尅敌深入父子三人同命其以
汉中南郑之武阳亭封贤孙承先为 武阳亭侯
食租税 (第 15a 页)
   谢阎学士
东观英游久钦诸老南州俚士独守陈编念相望之迥
然知无因而至尔何期铨鉴俾预荐扬惟清切之司存
实作成于俊乂王言之制曰七史官之长有三风动四
方必训词之温雅诏垂万世在书法之简严维班马之
良不能继获麟之笔而燕许之体难以推倚马之才艺

不两能物无全美笔则笔削则削非曲学之可为见所
见闻所闻恐直情而难致古有斗米而作传近多千金
以致词好恶成一已之私褒贬失当时之实掩长卷以
窃叹抱遗经而自娱故魏收以轻薄寡不咸称秽史
虽隐沦不仕独著元经方今伟绩无前太平有象大
礼略封禅之记纯诚汰郊丘之仪声教万邦文质二代
追皇猷创业之永 (第 7a 页)
一旦归于士庶之家固无所用惟研也者自 王公达
于庶人所
通用也矧兹制作之妙备存人物仪刑之旧而其用则日新而
不穷宜为仲素之所贵重欤堂以研得名记为堂而 (第 15b 页)
 萧岑(字智远梁宣帝第八子封河间王改吴郡王位/至太尉及琮嗣位自以望重属尊颇有不法隋)
  (文帝徵入朝拜大将军/封怀义郡公遂留不遣)
  王通(字仲淹河汾人既冠西见隋文帝献太平十二/策不用东归其后累徵不起讲道河汾之上卒)

(第 52b 页)
朱荣
不如湍石之严子勿拜之木不唾之地其骨秀其名芳
此一古也得之游者也触目亦岂可少哉至如古器物
之好则 王通
尝失言焉其言曰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
好古者聚器器可聚也道如之何而可聚先儒固以此
讥河汾之不知道矣聚器之 (第 28a 页)
于用而已三代先秦古器往往流传至今使兑之
戈和之弓垂之竹矢离磬崇鼎一旦归于士庶之家固
无所用惟研也者自 王公达
于庶人所通用也矧兹制
作之妙备存人物仪刑之旧而其用则日新而不穷宜 (第 55b 页)
子毁东岳祠为书院也乃在明年五月
云得屋殿寝廊庑凡若干间以其中殿为重华殿重华
者即以祀舜配食者即伯夷叔 齐王通
薛瑄凡四人以
东堂为名宦祠名宦者凡四十三人汉黄霸周堪田延
年杜诗刘祐史弼杜畿晋王浚路述薛善元淑隋杨尚 (第 2b 页)
  黄虞稷
龙眠方复斋先生为江南望族行七予年二十复斋巳

六十九矣方氏诸名宿往来水绘园最久故复斋谈冒
氏掌故尤详所言同人赠答诗文多有本集他书所不
载者辟疆有姬人董白字小宛金陵人善书画兼通诗
史早卒辟疆作影梅庵忆语悼之一时名士吴园次以
下无不赋诗以赠温陵黄俞邰虞稷二绝更佳冒见之
哀感流涕其诗曰珊瑚枕薄透嫣红桂冷霜清夜色空
自是愁人多不寐不关天末有哀鸿半床明月残书伴
一室昏灯雾阁缄最是夜深凄绝处薄寒吹动茜红衫

(莲坡/诗话)
毛西河答赠黄俞邰诗二首云黄金高筑不曾逢敢道
才高气似龙客路经年乘下泽官斋卧日到高舂 王通
家有三珠树和峤身如千丈松何幸台城重会合秋宵
一听景阳钟虚传往日赋明河十载长淮未放舸秋尽
论诗逢沈约年 (第 24a 页)
  问古者国有大事必合天下之议所以集众思也
   王通
氏著续书尝曰议其尽天下之公乎夫黄帝
  有合宫之听尧有衢室之问舜有总章之访皆议
  之谓也黄帝尧舜尚 …… (第 36b 页)
  及之者请言之以观所学
欲尽天下之理者必并天下之智欲并天下之智者必
兼天下之谋并智合谋而天下之公尽矣天下之公尽

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古者国有大事常令议臣集议不
专于一人不徇于一说惟其当而已是故大臣之言必
用小臣之论必庸众思之集必绎一夫之见必伸故丘
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此
古之帝王所以用天下之议也 王通
氏论帝制恢恢乎
无所不容天下之危与天下安之天下之失与天下正
之千变万化而吾守中焉故曰议其尽天下之公乎 (第 37b 页)
   寄政府

东警宜更遣旧宦各边者经略辽事如巡抚未至可别
用即令兼管尤专而以李宁远佐之轻车熟路可恃前
遣止经略山海以西战将速调西人屡经战如 王通

贵徐隆萧如蕙辈使各带军丁千馀援蓟永全用三连
火器必易成功胜一时乌合远矣但西夏之劳或未尽
酬非先厚 (第 13b 页)
门无旁四达皇皇又吕与/叔克已铭洞然八荒皆在我闼)
问也真可以质诸人而无隐(以上说尧衢/室之问如此) 王通
氏均以
为尽天下之议(总上二股/见本题注)则尧之心固黄帝之心也(应/冒) (第 33a 页)